武俠小說萬勝師
一、降龍十八掌:1. 見龍在田 2. 飛龍在天 3. 鴻漸於陸 4. 龍躍在淵 5. 羝羊觸蕃 6. 潛龍勿用 7. 利涉大川 8. 神龍擺尾 9. 密雲不雨 10.突如其來 11.雙龍取水 12.魚躍於淵 13.震驚百里 14.損則有孚 15.時乘六龍 16.龍戰於野 17.履霜冰至 18.亢龍有悔
二、掌風
三、通臂拳
四、八仙過海
五、蟠龍棍法
六、萬勝刀法
七、太極十三勢
八、萬劫刀法
九、毒陽功體
十、金鍾罩
十一、虛空藏挪移掌
十二、波羅心法
十三、借氣還原
十四、濁浪排空
十五、偷龍轉風
十六、游龍戲風
十七、三破神機
十八、金剛指
十九、地火功
二十、北冥神功
二十一、天山折梅手
二十二、天山六陽掌
二十三、芙蓉出水
二十四、參合掌(少林)
二十五、達摩掌(少林)
二十六、少林招式(72絕技):1、少林羅漢拳2、光明拳3、闖少林三十三路神拳4、偏花七星拳5、左右穿花手 6、少林雙圈手7、大摔碑手 8、波羅密手 9、大力金剛手: 10、般若禪掌 11、韋陀掌 12、少林神掌八打
13、千手如來掌 14、大慈大悲千葉手15、少林龍旋掌
16、少林散花掌17、少林握石掌18、一拍兩散掌
19、澄靜指 20、摩柯指決21、去煩惱指22、多羅葉指 23、無相劫指: 24、拈花指:
25、大智無定指26、一指禪功27、鐵指禪勁
28、少林十三抓29、寂滅抓30、因陀羅抓31、少林虎爪手32、拈花擒拿手 33、龍爪擒拿手34、十二擒龍手35、達摩劍法36、菩提刀法37、破戒刀法:38、慈悲刀法39、燃木刀法40、伏魔鏟法41、普門杖法42、大文殊杖法:菩提院專研。
43、達摩八法神禪杖法。 44、小夜叉棍法45、少林雙截棍
46、醉八仙棍法47、蜻蜓點水輕功提縱術48、九圖六坐像身法
49、大挪移身法50、阿羅漢神功 51、降龍伏象功52、心意氣混元功53、菩提心法諸邪不侵。有化毒的功效。菩提院專研。
54、達摩閉息功55、金剛不壞體神功56、十八手羅漢神打57、少林懷心腿58、如影隨形腿59、羅漢奪命槍法60、大韋陀杵61、毗盧鞭法62、少林鴛鴦枕63、少林童子功64、少林鐵帚功65、如意縮骨功66、少林破衲功67、袈裟伏魔功68、定珠降魔無上神功69、雜阿含功70、少林金剛伏魔圈71、一百零八大羅漢陣72、十八小羅漢陣
二十七、一陽指
二十八、六脈神劍
二十九、天地湧泉
三十、柴刀十八路
三十一、奇門三才刀
三十二、天如穹廬
三十三、盪劍回楓
三十四、碧落九重劍
三十五、地絕劍法
三十六、滅地劍法
三十七、彌勒棍法
三十八、二十四路伏魔杖
三十九、打魚棍法
四十、打狗棍法
四十一、回打軟鞭十三式
四十二、追魂鞭法
四十三、長空射雁
四十四、卷石破山
四十五、筆隨意走
四十六、曹全碑
四十七、赤壁賦
四十八、房玄齡碑
四十九、落筆成兵
五十、風舞動雲霞
五十一、大明倫火焰刀
五十二、秋蟬飲露
五十三、銀貂電閃
五十四、靈蛇出洞
五十五、金鉤破冰
五十六、夜叉探海
五十七、綠波香露刀法
五十八、蛟龍翻江
五十九、參合指
六十、腐屍功
六十一、連珠腐屍功
六十二、五毒血精
六十三、明靜火功
六十四、水柔劍法
六十五、白虎跳澗
六十六、鎖猴擒拿手
六十七、蜈蚣毒掌
六十八、生死符
六十九、天靈千列
七十、楊枝點柳
七十一、戲髓經
七十二、龜息大法
七十三、陀羅妙手
七十四、小無相功
七十五、無色禪
七十六、浮圖心法
七十七、吠陀心法
七十八、胎息法
七十九、普賢心經
八十、血魁禁
八十一、雷部三絕
八十二、毒陽功體
八十三、易筋經
八十四、北冥真氣
八十五、雲笈功
八十六、太極十三式
八十七、冰火脈
八十八、五斗米神功
② 三俠劍的內容簡介
《三俠劍》,長篇武俠小說,由清末民國藝人張傑鑫根據《施公案》和《彭公案》改編的評書作品。講述清康熙年間,黃天霸的先人們以勝英為首的俠客們替天行道,揚善除惡,得到康熙皇帝的贊賞,但也與一幫武林邪惡勢力結下了不解之仇,因而矛盾愈演愈烈。
以秦尤為首的武林敗類屢屢設計要殺害勝英及其師徒,使勝英等人時常身處險境。勝英等人無所畏懼,在群雄的幫助下,大破蓮花峪、棍掃蕭金台、智取沖天島、血戰黑水湖、劍掃金剛擂、五打蓮花湖、大鬧澎湖、大鬧巢湖,最終消滅了秦尤等惡勢力,逼迫澎湖御王張其善自殺,並促使台灣王鄭克爽接受招安,台灣回歸祖國。
傳統說書《三俠劍》,短打評書,由評書藝人張傑鑫於20世紀20年代創作並演出。
當時張在天津說書,發現所說傳統書目上座率逐漸下降,便集納《五女七貞》、《雙鏢記》、《永慶昇平》等書中的人物情節優長,糅進平素說書經驗、技巧,創作此書。書中很多人物也是清末小說《彭公案》的人物,或是《施公案》(《五女七貞》)人物的長輩。
現在流傳最為廣泛的評書版本是由有單田芳先生播講的《三俠劍》,《後續三俠劍》由任峰播講。
(2)武俠小說萬勝師擴展閱讀:
三俠劍武功真正排名:
第一名,飛飛上人諸葛劍 (艾蓮池的老師,和單老的有所不同)
第二名,今古聖人艾蓮池
第三名,紅衣女劍
第四名,大頭劍客夏侯商元
第五名,八十一門總門長歐陽修
第六名,海外奇劍尚懷義
第七名,九轉呢喃達尼佛空空羅漢(碧和的老師,據說也是最後金剛擂出場)
第八名,萬法歸宗一尊佛海空僧(金剛擂登場,昆侖派大教主)
第九名,獨棍神尼至上
第十名,飛天玉虎蔣伯芳
第十一名,血煉金剛碧和僧
第十二名,佛頂金鵬圓通僧。
第十三名,肩擔日月挾昆侖碧清僧(碧和的師弟)
第十四名,少劍客冷雲
第十五名,中八門總門長飛龍寺老方丈了光羅漢
第十六名,東海劍仙鄒明華(據說是天門俠鐵公山的師爺,東海老人魔的師兄)
第十七名,歐冶芳(據說到了以後,蔣伯芳被困平西王府,歐冶芳棍打平西王)
第十八名,金光羅漢海天僧(昆侖派小派主)
第十九名,劃地無形隱逸劍甘泉甘鳳池(歐陽修的徒弟)
第二十名,翠衣女劍尚淑賢(尚懷義的孫女,據說後來嫁給蔣伯芳了)
三俠是: 昆侖俠勝英 九頭獅子孟凱 鎮三山蕭傑。
三劍是: 武聖艾蓮池紅衣女劍張紫博 大頭劍客夏侯商元。
③ 金庸小說里都有那些門派
門:
五鳳刀門.神拳門.鷹爪門.雁行門.八極門.韋陀門.華拳門.鴨行門.八掛門.雷電門.葯王門.八掛門.西域金剛門.二郎拳門.一字慧劍門.血刀門.太極門.天龍門.聾啞門. 潭腿門, 玄指門, 五虎門, 雙子門, 五湖門, 中抓門, 七青門, 大聖猴拳門, 黑龍門 (飛狐外傳)鐵劍門 (碧血劍)
幫:
丐幫.鐵掌幫.長樂幫.屠龍幫.神農幫.海沙幫.巨鯨幫.黃河幫 (笑傲江湖)
派:
武當派.峨嵋派.古墓派.恆山派.華山派.嵩山派.泰山派.衡山派.青城派.逍遙派.星宿派.點蒼派.無量劍派.雪山派.金烏派.上清觀派.昆侖派.海沙派.仙都派.渤海派.八仙派..石樑派.太乙派.伏牛派.太別山派.九龍派.青海派.仙霞派.王屋派 (鹿鼎記)
五嶽派, 五嶽劍派 (笑傲江湖)
蓬萊派 (天龍八部)
家:
慕容世家.楊家.史家.祁家.胡家.鄭家.丁家.范家.田家.洛陽韓家.鄂北鬼見愁鍾家.苗家.溫家.湖北阮家.雲南沐家.辰州言家.孟家.
教:
日月神教.明教.波斯明教.全真教.神龍教.五毒教.天鷹教
會:
紅花會.天地會.
寺:
少林寺.天童寺.大輪明寺.清涼寺.
庄:
梅庄.曼陀山莊.陸家莊.玄素庄
其它:
福威鏢局.大理段式.靈鷲宮.秦家寨.白駝山.華山劍宗.西域少林.西藏密宗.桃花島.蒲田少林.俠客島
飛狐:九龍派.龍門幫.葯王門.少林韋陀門.潭腿門.華拳門.太極門.玄指門.
雷電門.黑龍門.鷹爪雁行門.五虎門.雙子門.五湖門.中抓門.鴨形門
七青門.天罡劍.三才劍.八仙劍.八極拳.哪吒拳.二郎拳.先天拳.地堂拳
燕青拳.金剛拳.昆侖刀.醉八仙.
雪山:興漢丐幫.天龍門.
連城:青教.洞庭幫.血刀門.鷹爪鐵槍門.太行門.萬勝刀
天龍:逍遙派.星宿派.蓬萊派.伏牛派.南海派.神農幫.清涼寺.靈鷲宮.秦家寨
一字慧劍門.姑蘇慕容氏.碧磷洞.赤焰洞.無量洞.虯龍洞.無量劍.金剛拳
射鵰:仙霞派
鹿鼎:神龍教.王屋派.天地會
笑傲:日月神教.恆山派.嵩山派.衡山派.泰山派.五嶽劍派.海砂幫.黃河幫.天河幫.金刀門
書劍:天山派.紅花會.蒲田少林寺.琵琶門
神鵰:古墓派.絕情谷
俠客:雪山派.金烏派.長樂幫.飛魚幫.鐵叉會.上清觀.快刀門.鶴筆門.青龍門.金刀寨
俠客島
倚天:明教.波斯明教.天鷹教.海沙派.青龍派.巨鯨幫.巫山幫.三江幫.西域少林
金剛門.神拳門.五鳳刀
碧血:石樑派.仙都派.渤海派.青竹幫.金龍幫.龍游幫.鐵劍門.
出現在數部小說中的門派:全真教.五毒教.少林派.武當派.青城派.峨嵋派.崆峒派.昆侖派
華山派.五台派.丐幫.鄱陽幫.鐵掌幫.八卦門
大理段氏.桃花島.白駝山
④ 金庸古龍小說門派、勢力名稱及武功並特點大盤點
補充一下明教:
教主:楊逍
前任教主:張無忌
再前任教主:陽頂天
武功:乾坤大挪移:A級武學,共分七級,類似借力打力,可將對手來招打向別處。練成者少之又少,有張無忌,楊逍(小成),陽頂天(被成昆激死) 聖火令:B級武學,共分七塊。上面記載「山中老人」霍休的武功精要,極為特異,招式詭變,含三分魔氣。在與周芷若聯手對付渡厄,渡難,渡劫三僧時,張無忌曾使用。練成者有波斯總教風雲三使,張無忌。
其他:青翼蝠王韋一笑:寒冰綿掌(開始用完要吸人血,療傷後好些)
五散人之說不得:布袋功(張大俠被裝在裡面提上光明頂)
明教人武功太雜,暫列這幾種。
門下:五行旗:銳金旗:白布包頭,每人持羽箭,標槍,短斧,兩軍對陣之用
巨木旗:青布包頭,每十人舉一重逾千斤的巨木,攻城之用
烈火旗:紅布包頭,每人背一油箱,內裝石油,火攻之用
洪水旗:黑布包頭,有水槍,水龍等武器,內裝毒水,水攻之用
厚土旗:黃布包頭,帶鐵盔鐵鏟,明教工程隊,毀城埋人之用
⑤ 所有武俠類人物排名
帝王
金庸寫過很多帝王,而且往往不惜筆墨,與對其他歷史人物不同。金庸筆下的皇帝千姿百態,各具風采,天雄成吉思汗,梟雄朱元璋,奸雄乾隆,甚至志大才疏的宋哲宗趙熙,都形影生動,如在眼前。
而金庸筆下的千古第一帝無疑是康熙。這個少年繼位,誅鰲拜,平三藩,收台灣,勝沙俄,開創了康乾盛世的一代大帝,在金庸筆下聰明天縱,憂國憂民,是一代明君。治理國家,處處顯著氣度和智慧。聽聞台灣台風災情,竟「淚光瑩然「,要裁減宮中衣食賑災。在五台山上,順治帝讓他「永不加賦」,他對韋小寶說:「我們滿洲人來做中國皇帝,總得要強過明朝那些無道昏君,才對得起天下百姓。」做皇帝而要對得起百姓,這樣的皇帝,兩千年的中國歷史,可找不出第二個來。
不單如此,還重友誼,有孝心。對妹妹的愛護,對太後的關心,都顯得誠摯真切。初聞父親可能未死的時候,欣喜若狂,五台山上見了順治,痛哭失聲。可見是個深情的皇帝。
很喜歡這個康熙的,雖然很多人都說金庸把他寫得太過完美了。
梁羽生也寫了很多皇帝,不過有點千篇一律,大多是奸惡昏庸之輩。同樣是康熙,居然一出場就殺害了自己的父親順治和尚。但也有例外,一代女帝武則天就被他寫得很好,英明大度,光彩照人。在他的筆下,武則天與傳統史書判若兩人,是一個卓越的政治家,一個真實的女人,一個傑出的皇帝,一個寂寞的英雄。誰又說歷史中的武則天,不可能是這個樣子呢?
梁羽生的武則天和金庸的康熙一樣,是被作者美化的人物,或者從他們的身上,可以看見作者寄託的某種理想。
古龍的書與歷史無關。溫瑞安的書歷史是背景,很少歷史人物。不過《說英雄誰是英雄》中也寫到了宋徽宗,有些小聰明,荒淫,自以為是,漫畫化的人物。黃易的書翻過一些,沒仔細看過。他寫的秦始皇和李世民,大概是梟雄一路。
公主
記得有人說過金庸有駙馬情結。男主人公幾乎個個做過駙馬。這當然不是事實。不過金庸倒是真的寫了很多公主。射鵰中的華箏,鹿鼎記里的建寧,天龍八部里的阿朱阿紫夢姑們,總之一大堆。《碧血劍》里有個九公主,溫柔美麗,因為喜歡袁承志,讓溫青青大喝乾醋。後來被父皇斬斷了一條手臂,讓人看著難受。這個九公主,後來出家做了尼姑,金庸在鹿鼎記中讓她再次出場,人到中年,美麗依舊。梁羽生也寫到了她,不過是個老年的獨臂神尼,教了徒弟呂四娘。
九公主是歷史上的人物,也的確被她父親斬斷了一隻手臂。大概封號叫長平公主。明亡的時候才15歲。但是不是出家做了尼姑而且武功高強,那我就不知道了。
香香公主不是公主,不過比公主更美麗,更高貴。這個人物的藍本是歷史上的香妃。不過比香妃要漂亮得多,也可愛可敬得多。
名將
金庸說《碧血劍》的真正主人公其實是寫袁崇煥和金蛇郎君。袁崇煥很多人應該熟悉的,作為和岳飛齊名的一代奇將,以書生領兵而能抗拒清兵十餘年,百戰雄主皇太極沒有辦法只好用離間計,其軍事能力之強,不輸於歷史上任何一人。但他的被人熟知,卻是因為被冤殺,而且是人間至慘。金庸應該是很尊敬這個人的,但小說卻是虛寫,碧血劍一書開始的時候,袁大將軍已經被冤殺了。
同樣是虛寫卻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溫瑞安蕭秋水系列中的岳武穆。溫瑞安讓岳武穆出過場的。武穆出場那一節,寫得氣勢極大,非常感染人。一首《滿江紅》被用遞增的方式間隔出現,武穆的豪情與悲壯被溫瑞安渲染到極致。而讓人嘆服的是,居然自始至終,溫瑞安讓讀者和蕭秋水一樣,只見到岳將軍的背影。也許對自己崇拜的人,反而看不清說不明,只能虛寫。
也是一代名將,金庸對徐達、常遇春是實寫的,讓他們出場了好幾次,但感覺就平平了。碧血劍里還寫到了祖大壽,雖然是個叛將,但金庸顯然對他很同情的。其實《倚天屠龍記》里的王保保,曾大敗徐達,也是一代名將的,是書中沒寫出來,只是個很一般的王爺世子而已。
大臣
金庸在《天龍八部》里說蘇東坡一臉大鬍子。不過是哲宗說的,東坡被貶外地,並沒有出場。出場的是范祖禹。范祖禹是宋翰林學士,司馬光的忘年之交,精詩通文,算是一代名臣。據說他見識頗廣,還懂醫學,橘紅有醫用價值,便是他發現的。順便說一下,金庸在這里反映的對新法的態度我很不喜歡。
《神鵰俠侶》里,耶律齊的爺爺叫耶律楚材,是蒙古國中書令。也就是大丞相。這個人大大有名,蒙古能夠最終攻下南宋,建國大元,實在與這個人做中書令分不開。在他的任期間,蒙古正式走向漢化,建立各種規章制度。難得的是這個人不單是傑出的政治家,還能詩會畫,精通音律。算是風雅人物,不是俗流。今天的頤和園有耶律楚材祠。
范蠡是金庸書中難得的以歷史人物為男主人公。不過不大喜歡這個人。
寫大臣而用筆最多,寫得最好的是梁羽生《萍蹤俠影》中的於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感覺這個人才是全書的靈魂,張丹楓在他面前,立馬變得輕重全無了。
姦邪
溫瑞安寫朝士,諸葛小花最有名,不過是虛構的。但是諸葛的對頭蔡京是大大有名的奸臣。蔡京字元長,王安石用而斥之,司馬光見他能幹,七天內廢免役法還是什麼法,就大大提拔。是個反復小人。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而蔡京居相位竟達十七年。也是個極聰明的人。聰明人總是能乾的。他的字便寫得特別好。居於宋四大家之中。溫瑞安筆下的蔡京是個優雅的反派。
金庸在《射鵰》中寫了南宋的幾個大臣,挺好玩,有些游戲的筆調。丞相韓佗胄出遊,百官相從,臨安府尹趙大人扮狗叫以討好他。讓人哭笑不得。中國官員的肉麻當有趣原是有傳統的。武則天為政,山東就有官員洗干凈自己當祭品祭天。
梁羽生在《鳴鏑風雲錄》里也直斥為姦邪不讓蔡京。不過好像近代史家有些不同意見,很有些人替他翻案。
詩人
這里的詩人也包括詞人。金庸的小說中,剛開始還讓主人公陳家洛、余魚同口占幾句詩詞什麼的,到後來的石破天韋小寶之流,乾脆目不識丁。有這種傾向,對詩人自然著墨甚少,印象里只有《鹿鼎記》中提到呂留良、顧炎武等幾個。呂、顧能詩,但更准確的說他們是文人而不是詩人。這中間的差別,大概和今天錢鍾書大師口中的文人與學者差不多。
梁羽生就不一樣,他最擅長的就是寫詩人才子,所以往往不惜筆墨。更甚是大膽地在《大唐游俠傳》里寫到詩仙李白。這個李白風流灑脫,豪爽大度,英氣逼人,很符合我的想像,所以對梁羽生甚是佩服。才子狷狂,李白是一種。納蘭容若又是另一種。我想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是在《七劍下天山》里認識這個清初第一大才子的。梁把納蘭寫得實在好,令我念念不能忘懷,高中時到處搜羅他的詩詞,現在還能背得出小半。「德也狂生也」,但其實他不狂的,是個深情不能自已的人物。
名妓
連大男人小說《水滸傳》都不免要寫到妓女,可見她們在歷史中的地位。曾有人斷言,少了名妓,中國的文化寶庫中要少了一半經典。這話有些誇張,但也說出了部分實情。
歷史中有名的妓女很多的。像《水滸傳》中寫到的李師師。做妓女做到皇帝的情人這么有品位,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師師很有名,歷代文人為之寫書做傳,今人更為她拍了一部長達數十集的電視劇。電視劇是何晴演的,那時候她真的很漂亮。
之所以提到李師師,是因為溫瑞安寫到了她。不過在溫瑞安的筆下這個女人很不尋常,讓人看著有些不舒服。溫瑞安有時候和黃易犯一樣的毛病,喜歡把每個人都誇張到很復雜。
金庸很少寫到妓女,不過在《鹿鼎記》和《碧血劍》中他寫了陳圓圓。因為怒發沖冠的典故,這個女人是很有名的。在金庸筆下,這個女人又實在美得誇張,《碧血劍》中,闖王的滿殿將領兵卒登時為她著迷,先是目瞪口呆,彷彿被她勾魂攝魄,繼而瘋狂,丑態百出。《鹿鼎記》中,韋小寶這色狼久經花叢,居然被一個半老徐娘迷得忘了自己姓甚名誰。
英雄
梁羽生在《大唐游俠傳》中寫到南霽雲,因排行第八,人稱「南八」,曾以單騎擊退寇邊擄掠的三百羌人鐵騎。民間傳之,「敢笑荊軻不丈夫,好呼南八是男兒」。安祿山叛唐,張巡守睢陽,南八其時是張巡部將,率數十騎突圍向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告急,請求援兵不得,居然又殺回睢陽城中。城破,與張巡等人被俘,叛軍勸降張巡,張巡不降,所以又去勸南霽雲。南霽雲不說話。張巡謂之曰:「南八,大丈夫不可為不義者屈。」雲笑曰:「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遂不屈。
不屈的南八給世人留下了一個永遠的謎,「將以有為也」,以南八才智,這句話自然不會是空話。如果給南霽雲一個機會,他會還給我們什麼樣的英雄史歌呢?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睢陽城破之日,南霽雲渾身浴血,遠遠望去,就似一個剛從顏料缸里拖出來的,自頭發到腳跟,都染得通紅的人。可是,正氣不死,南八也不死。千年之後,他又在香港的中國人的小說里復活,依然神威凜凜,英雄無敵!
美人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人,其中西施排名居首。我想,除了因為「艷色天下重」之外,一生可歌可詠的傳奇故事也是人們記住她的原因。西施,字夷光,以艷色聞於天下。越稱臣於吳,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勾踐獻給吳王夫差。吳滅,傳說與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人不知其所蹤。與王昭君、楊貴妃、貂蟬一起被稱為四大美人。是美的化身與代名詞。
金庸寫西施,一半是虛寫,一半是實寫。美麗而且溫柔,深情宛然。雖然在書中金庸也同時用了很多筆墨來寫范蠡的深情,對西施的思念,但對我來說效果適得其反。「「那是浣紗溪畔的西施。是自己親去訪尋來的天下無雙美女夷光,自己卻親身將她送入了吳宮。」每讀這一句,便讓人有廢書長嘆之意。范蠡的殘忍,有甚於夏桀商紂者。
四大美人中,梁羽生也寫了楊貴妃。不過寫得很猥狎。有點奇怪梁羽生很推崇武則天,但不肯寬容楊玉環,不管怎麼說,她也是個犧牲品來著。
⑥ 五虎斷門刀的武俠小說
武功:萬勝門,挑`石斤`攔`切`封`閉`撥`壓`截。張家「連環三刀」「流星閃電」「八方風雨」「分花拂柳」 ——摘自 笑笑道人 《梁羽生武學寶典》Beta1版
兵器:萬勝門劉雲玉成名寶刀。劉雲玉周歲時其父劉展鵬用緬鐵鑄造,每年重淬一次,到十歲給劉雲玉,此後伴其十餘年。後傳給其侄劉希宏。——梁羽生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 (資料摘自梁羽生家園網路版)
《女帝奇英傳》第十六回 祝見章
原來這兩個武士,穿的雖是突厥武士的服飾,卻並不是擄走長孫璧兒子的那兩個武士。最奇怪的是他們都罩著面罩,一聲不響,只是和武玄霜啞斗,而且他們所使出來的武功,一個是青城派玄門正宗的點穴手法,一個是萬勝門的「五虎斷門刀法」,都是中原武林的上乘武功,即使是這兩派功夫傳到西域,也決不能使得如此精妙。武玄霜曾見過這兩派的掌門,拿來與這兩個武士一比,也並不見得比這兩個武士高明,但從他們的身形體態看來,又決非這兩派的掌門。
《女帝奇英傳》第二十回 南宮尚
白元化高聲叫喚,他的同伴卻還未露蹤影,南宮尚用左手刀舞開「五虎斷門刀法」封住全身門戶,阻遏了白元化的攻勢,右手長鞭揮舞,攔住了他的去路。雙方又激戰了十餘招,南宮尚稍稍佔得上風,但白元化的刀法仍然絲毫未亂。程達蘇皺眉道:「南宮尚怎麼連這個小子也收拾不來?」
《慧劍心魔》第二十五回 褚遂、褚葆齡
褚葆齡用青鋼劍來使出家傳的「五虎斷門刀」的刀法。這套刀法是褚遂畢生心血所創,兇悍無比。但因褚葆齡是個女子,太過兇悍的招數,對女子不大適宜,故此褚遂要她化為劍法,在兵器中,刀是屬剛,劍是屬柔的,化為劍法,就多帶了幾分柔勁。因此褚葆齡使的這路劍法,雖不及她的爺爺原來所創的刀法的霸道,但卻另具剛柔相濟之妙。
《慧劍心魔》第三十七回 劉芒
但木里的本領雖然比不上他,卻也是宇文虹霓手下四大武士之一,泰洛要想在三招兩式之下將他擊倒亦是不能。劉芒有了幾年的江湖歷練,雖然勇猛,卻非魯莽。他知道泰洛毒掌的厲害,決不和他硬碰,避開正面,與他游斗。劉家的五虎斷門刀法亦頗不凡,泰洛兼敵二人,一時間竟也無法對劉芒施展殺手。此時回紇的那隊精衛已經沖進營地,和木里的隊伍混戰起來了。
《慧劍心魔》第四十四回 鄭鎮國、南霽雲、南春雷、南夏雷、南秋雷、南冬雷、秦觀海
原來一敘起來,他們是同一個太師祖的,「五虎斷門刀」,從鄭鎮國開始分為南北兩支,秦觀海父子屬於北支,南霽雲屬於南支,這已經是五十年前的事了。分支之後,兩支都已三傳,後輩的人至南霽雲和秦觀海父親這一代由於世亂年荒,就斷絕了音訊的。
《武林天驕》第十二回 濮陽剛
那高個子見夥伴抵敵不住,便即上前夾攻。他用的是一把彎刀,直砍三刀,刀法頗為奇特。
檀羽沖識得是「五虎斷門刀法」,不覺又是暗暗奇怪,須知「五虎斷門刀法」是保定府田家的獨門刀法,在北方已經罕見,想不到卻在江南碰上,原來這兩個人都是北方來的,而且他們本來是完顏長之的門客,由完顏長之「薦」給湯思退的。矮的那個是獨腳大盜出身,復姓南宮,單名一個「造」字。江湖上人稱南山虎。那高個子則是復姓「濮陽」,單名一個「剛」字,他的哥哥濮陽堅是金國的大內衛士,他倒是「正途」出身的。
《狂俠天驕魔女》第二十四回 快馬韓
蓬萊魔女可以看出,這些人頭,都是給人用葯水煉過的,面目完整,神情如生,只是比生前縮小了一半有多。蓬萊魔女一路看過去,心裡越來越是驚疑,「只就我所認識的這幾個人而論,快馬韓的五虎斷門刀是武林一絕,鐵拐李的亂披風拐法也曾縱橫綠林,還有跳虎澗的柳麻子和飲馬川的楊大眼也都是一方之霸,這些人武功委實不弱,怎的都給人殺了?」再看到正中間圓石上那顆人頭,更是吃驚,那是山東綠林大豪、新任一股義軍首領的褚大海,此人不但武藝高強,而且性情豪爽,任俠仗義,素為綠林好漢推重。蓬萊魔女崛起之後,他起初不服,後來見蓬萊魔女力抗金兵,行事磊落,武功又是世所罕見,這才心悅誠服地與蓬萊魔女深相結納,自願作她的部屬,蓬萊魔女也很敬重他,不敢以部屬看待,而尊他以大哥之禮,因此這褚大海實際上就等如蓬萊魔女在山東的副手。此際,蓬萊魔女見褚大海也被殺害,不由得又是傷心,又是憤怒,心想:「兇手把這些人頭擺在此處,不知是何用意?可能會有人來,我且在此守候。求褚大哥在天之靈保佑,讓我捉著兇手,替你報這血海深仇。」當下將褚大海的人頭拿了下來,用一件衣裳包好,其他的人頭,她就無法一一收拾了。
《鳴鏑風雲錄》第一百零一回 李中柱
朱九穆道:「匆忙中我無暇問他。他說小王爺找我,我就來了。那人武功很高,使的似乎是正宗的五虎斷門刀法。」
《鳴鏑風雲錄》第一百一十二回 劉正傑、劉毅夫
奚玉瑾道:「新郎名叫劉毅夫,是劉正傑的侄兒。劉正傑有三個兒子,但本領可都比不上這個侄兒。據小鳳的爺爺說,劉正傑可能把掌門之位,將來不傳子而傳侄呢。」
蓬萊魔女道:「你的侍女嫁得這樣好的婆家,真是一樁大喜事了。但新郎既有繼任五虎斷門刀一派掌門人之望,他肯遠離家鄉,來到揚州入贅嗎?」
《瀚海雄風》第五十六回 劉瓊姑
劉瓊姑的刀法也是甚為狠辣,刀隨身轉,使出了四方盤斬的「五虎斷門刀」,這是她的家傳絕技,宜守宜攻,專破擒拿手的。不論對方從哪個方位攻來,都非中刀不可!
《風雲雷電》第二十三回 楊雁聲、楊浣青、羅浩威
她母親說道:「不錯,刀法是家傳的。但你爹爹卻另有師父,他從師父那裡學來的武功比家傳的高明得多。可惜你年紀還小,我只能教你一路刀法,你爹爹的其他本領,我懂得一半,卻是來不及教你了。」
武林天驕把羅浩威的住址告訴徒弟之後,跟著說道:「據我所知,羅浩威在青龍幫中,很受重用。但現在他卻不是在祁連山,而是奉派在外,聽說是到大都去了。大都和薊州相去不遠,他在大都辦完公事,大概總會回家走一趟的。這正是你替我傳技的好機會。羅浩威和你一樣,他也是幼年喪父,另有師承。褚家失傳的刀法到了他的手裡,給人知道,恐怕會惹起風波。所以你要代我叮囑他,叫他不可輕露。待將來時機到了,我會給他安排一個盛會,邀請各派掌門,說明原委,那時才讓他正式轉入五虎刀這一門之下,接任掌門。你代我傳技這件事情,當然也不可讓人知道。」
《風雲雷電》第四十二回 劉博
楊浣青聽得孟霆提及劉博的武學淵源,卻有意外發現的喜悅,心裡想道:「原來他就是五虎斷門刀劉家的後人,只不知他的輩份是羅浩威的師兄還是師叔?」
《萍蹤俠影錄》第十回 張風府
畢道凡打了個哈哈,迎上前道:「畢某幾根老骨頭何堪一擊?累得三位大人蒞臨山村,真是幸何如之!」為首三人,當中的那個軍官劍眉虎目,不怒自威,正是錦衣衛的指揮張風府,家傳「五虎斷門刀法」,天下無雙。左邊的那人面如鍋底,短須若戟,乃是御前侍衛樊忠。右邊的那個面色焦黃,雙眼凸出,卻是大內的高手貫仲。樊忠與畢道凡十餘年前在江湖上曾有一面之緣,首先說道:「畢大爺,咱們都是奉上命差遣而來。你可休怪,就煩你走一趟,咱們絕不會將你難為。」畢道凡冷冷一笑,正想出語回敬,忽聽得張風府縱聲大笑,搶先說道:「樊賢弟,你這不是廢話嗎?想那鼎鼎大名的震三界是何等人物,焉能束手就擒?咱們還是爽爽快快地直說了吧。畢大爺,今日之事,非逼得動手不成,就請亮出兵器,賜教幾招,你若闖得過我的寶刀,那麼天大的事,我一肩挑起,放你逃跑便是。至於在場的綠林道上英雄,正是相請不如偶遇,說不得也請一並動手啦。至於不是綠林道上的朋友,那咱們決不濫捕無辜,要走請便。」橫眼一掃,忽地揚刀一指,說道:「咦,這位秀才大爺,卻是哪條線上的好漢?」張丹楓笑道:「你是捕人的指揮,我是捉鬼的進士!」張風府大笑道:「那麼說來,咱們可也要較量較量啦!」貫仲適才在途中乃是先行,白馬就是他射傷的,瞥了張丹楓一眼,叫道:「哈,原來你也在此,妙極,妙極,這匹白馬可得給俺留下來啦!」張弓搭箭,彎弓欲射。
《萍蹤俠影錄》第二十一回 雲重
雲重喘了口氣,揮刀又上,路明冷笑道:「你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流淚,且叫你知道厲害,看劍!」一口劍有如毒蛇吐信,隨著鐵牌進退伸縮,劍劍指向雲重要害。雲重展開五虎斷門刀法,渾身上下泛起一片銀光,時不時也在刀光之中發掌擊敵,雙方都是有攻有守,在方圓不及一丈的斗室之內,斗得非常激烈,地方狹窄,大家閃避都難,幾乎每一招都是硬打硬拼。
《散花女俠》第十七回 張玉虎
小虎子解下那口緬刀,在空中虛劈兩刀,說道:「這不就是!」一時興起,就在草坪上使出一路五虎斷門刀法,笑道:「你瞧,我還沒忘記呢!」於承珠道:「不錯,你的記性真好,再想想看,這路刀法是誰教給你的?」小虎子傲然道:「當然是我的爹爹,我爹爹是一個大英雄,大好漢!」於承珠忽道:「你爹爹的那片血衣呢?」小虎子又呆了一呆,喃喃說道:「血衣?」於承珠道:「是呀,血衣!這樣的事,你怎能忘得了?」
《白發魔女傳》第二回 守在孟家的錦衣衛
那個伏在門後的衛士,似乎是個頭目,一口刀橫掃直劈,呼呼生風,居然是「五虎斷門刀」的上乘刀法,另外兩名衛士,一個使熟銅棍,一個使七節鞭,也都是招沉力猛,王照希揮劍力戰,左盪右揮,連掃帶扎,打了片刻,那使熟銅棍的衛士中了一劍,跳出圈外,王照希劍挾寒風,伏身一躍,乘著一招得手,急下殺手,想先斃掉一人再算,不料使斷門刀的那個傢伙,招數著實滑溜,乘著王照希伏身進劍,驀地橫刀掃去,一招「鳳凰展翅」,徑斬對手上盤。王照希迫得放鬆那名使熟銅棍的衛士,擰身翻劍,把來襲的斷門刀格出外門,緩得一緩,那使七節鞭的衛士已撲了上來,使熟銅棍的也負傷再戰。
《江湖三女俠》第三回 楊仲英、楊柳青
那少女和她的兩個師兄一起應付強敵,險象環生。楊仲英又被那個什麼八臂神魔的門人絆住,移動不得,激戰中楊仲英受了敵人一抓,右肩鮮血淋漓,竟被撕去了一塊皮肉。幸得那名漢子剛才受了他一掌,功力亦已大減,要不然這一抓便是開膛破腹之災。那少女驚叫一聲,幾乎中了敵人一刀。楊仲英叫道:「青兒,用旋風掃葉五虎斷門刀!」少女聲入心通,招數霍變,刀光閃閃,自下挑上,護著下盤。那幾名敵人本來是欺她下盤不穩的,給她這路刀法使開,竟然不能得手。又戰了一陣,楊仲英大叫一聲,左肩又給抓裂,額上汗珠,竟似黃豆般大小,直淌出來。
《江湖三女俠》第三回 馬昆
馬昆、徐應龍、楊千彪、華四把等都是北五省成名的豪傑,各以斷門刀、虎尾棍、小金槍、日月輪馳譽一時,這四人是關東四俠的多年好友,不料而今遭了神魔雙老的毒手,割來人頭,煉成酒具,還用來款待他們。陳元霸首先忍不住,氣往上沖,雙目圓睜,便待發作,玄風道長鐵拐一擺,示意叫他暫忍,坐上首席,把「五虎斷門刀」馬昆的首級放入革囊,口中說道:「不敢有勞馬大哥作陪。」朗月禪師跟著也坐上次席,把徐應龍的首級收了。柳先開和陳元霸登時醒悟,知道大哥用意:既然一場激斗,勢所難免,那麼先收下故人首級,免受毀傷,也是正理。於是一一落坐,將楊千彪和華四把的頭顱收入革囊。
《風雷震九州》第一回 李光夏
那孩子道:「爹爹,你答應我給你幫手。我已學會了九宮步法,那套五虎斷門刀,我也練得十分純熟了。」那大漢嘆了口氣,說道:「孩子,你當這是好玩的嗎?這次來的敵人個個都十分厲害。待會兒他們全都上來之後,我與他們一交上手,你就立即溜走,東平縣楊家莊有位大英雄名叫江海天,咱們與他非親非故,但我相信他會照顧你,你可以去投靠他。」
《風雷震九州》第十五回 看守林道軒的衛士
原來江海天功力雖減,聽風辨器的本領仍是十分高明,聽出林清的孩子是用一條鐵鏈對抗那衛士的單刀,孩子使的是「尉遲鞭法」,衛士使的則是「五虎斷門刀」。孩子的招數也頗純熟,只是缺乏臨敵經驗,不懂得如何去破對方的刀法。
《俠骨丹心》第三回 車銳
朱、車二人既看出了秦元浩是武當門下,當下也就不敢輕敵,都亮出了兵刃和秦元浩動手。朱虎臣使的是一對虎頭鉤,功能專克刀劍。車銳使的是一口厚背刀,刀重力沉,使出的「五虎斷門刀法」也是非同小可。
《俠骨丹心》第三十一回 羅大魁
公孫燕說道:「秦嶺有幫強人,這幫強人的頭子名喚羅大魁、是使五虎斷門刀的高手,他有三個結拜兄弟,個個武藝不凡。「雲龍有個女兒名喚雲中燕。她的名字中有個『燕』字和我相同,所以我記得很清楚。」公孫燕是個愛說話的姑娘,常常喜歡節外生枝,她因為自己記不起秦元浩的名字卻記得雲中燕的名字,是以加以解釋。封妙嫦是「急驚風碰著了慢郎中」,心裡好不著急,問道:「雲中燕又怎麼樣?」
《游劍江湖》第三十九回 呂壽昆、呂思美
牟宗濤凝神應付,暗暗留心呂思美的刀法,心道:「金刀呂壽昆的五虎斷門刀法,果然是名不虛傳,幸虧這小姑娘雖得家傳,火候還差得遠。」成竹在胸,突然摺扇一伸,橫削出去,正是金刀呂家所傳的「五虎斷門刀」的一招刀法,名為「鐵牛耕地」。
《游劍江湖》第五十九回 程新彥
場子旁邊,有一個賣湯圓的擔子,爐火燒得正旺。那漢子拔出一柄腰刀,小姑娘手持一根木棒,兩父女對打起來。那軍官說道:「你不是要演吞刀吐火的嗎,誰耐煩看你們父女倆耍花槍?」
繆長風對雲紫蘿道:「這人耍的是保定劉家的五虎斷門刀法,這幾下刀法倒是如假包換的真功夫。」
《牧野流星》第七回 全大福
姓楊那漢子哈哈大笑道:「全大哥,憑你這一套威震大河南北的五虎斷門刀,莫說是那個乳臭未乾的小子,就是號稱天下快刀第一的孟元超,恐怕也未必敵得過你。要是他當真在此,那就正是最好不過了!」
《牧野流星》第七回 滄州石老師
繆長風冷笑說道:「滄州石老師所創的五虎斷門刀,本來也算得名門正派,不想出了你這樣的一個無恥之徒。你不做人,偏要做狗,焉能怪我罵你?哼,聽說你要和孟元超較量刀法,真是太不自量了。你是不值得孟大俠污了他的寶刀的,還是讓我替孟大俠教訓你吧!」冷笑聲中,雙掌翻飛。此時他已探出對方虛實,不過數招,只聽得「當」的一聲,全大福手中的緬刀已是給他打落。
《牧野流星》第十四回 勞超伯、劉挺之
那「劉大哥」名叫劉挺之,是「五虎斷門刀」掌門人勞超伯的師弟,「五虎斷門刀」攻守兼備,以法度嚴謹見長,即使碰上比自己更強的對手,就是不易落敗。劉挺之是本門第一高手,本領還在掌門師兄之上。
《劍網塵絲》第十二回 謝國鏜
有洛陽的名武師謝國鏜,他是徐中嶽的好朋友。一套五虎斷門刀法在江湖上大大有名。
《草莽龍蛇傳》第十一回 劉希宏
劉希宏的兵刃雖好,論武功卻終遜丁曉一籌,他展開萬勝門的「五虎斷門刀」法,挑、斫、攔、切、封、閉、撥、壓,一一用全,都被丁曉隨手化解,招數發出,每為所制。這一來,不但劉希宏奇怪,就是在旁邊看的楊振剛也感到驚異。他們看丁曉的劍法,很像太極劍法,但招數變化卻又與他們所知道的不同(他們只知道丁派的劍法,卻不知道丁曉是揉合了丁、陳兩家的)。
《龍虎鬥京華》第二回 婁無畏
兩人在船篷上擺好了門戶,繞著船篷追逐了兩匝,猛地便交起手來,那老者使的是北派劈掛掌法,發招迅疾,掌風凌厲。豹子頭漢子使的掌法可忒奇怪,有太極掌法,又有關外鷹爪門獨門的「三十六手擒拿法」,又有由萬勝門「五虎斷門刀」變來的「五虎奪魄掌法」,變化多端,又都是那麼純熟,絕不像是偷招的所可使出。每一種掌法非有十年八年功力都發不出,在太極掌與擒拿手中又夾雜著點穴手法,真不知他才三十左右,怎樣能學得到這幾派名家本領?兩人拆了三五十招,饒是那老者招數純熟,久經大敵,也只有招架的份兒。
《龍虎鬥京華》第二回 劉雲玉
柳大娘這二十多年來,可沒有扔下功夫,她獨家的「五虎斷門刀」,使得更為熟練了。這還不算,還加上從柳劍吟處學來的「太極劍」,化在刀法上,在萬勝門刀法中夾雜著太極劍法。真是招數神奇,變化莫測。羅五虎和王再越雖然也非弱者,雖然以二打一,可也只能勉強敵住,兀自欺不進身來。
《龍虎鬥京華》第十一回 劉雲英
劉雲英刷地將刀掣回,刀光一轉,又直取中盤,施展開萬勝門「五虎斷門刀」的絕技,點、崩、截、刺、扎,突擊猛斫,竄前竄後,忽進忽退,如生龍,如活虎,一口斷門刀,緊迫銀花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