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的大俠笑什麼先生
Ⅰ 大俠的人物形象
大俠是一個漢語詞語。泛指通過自身力量幫助他人的對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的,且具備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勇氣、道德仁義,有大作為的人。多受儒家影響忠義等思想為其精神原動力。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Ⅱ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如何評價金庸先生
金庸先生於2018年10月30日仙逝,從此再無江湖武林,那麼如何評價金庸先生?我認為評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二,金庸除了寫小說,還創辦了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明報》,在經商上也取得了世大的成就,好友倪匡就曾說金庸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最有錢的文人,金庸在經商事業上成就也是一座高峰。
三,最值得宣揚的應該是金庸活到老,學到老的求學精神,金庸在2010年以86歲的高齡取得了牛津大學的博士學位,功成名就之後以如此高齡對學術的探索依然孜孜不倦,實在值得所有人學習。
Ⅲ 橫刀、名劍、笑三少是哪部小說里的人物
《刀劍笑》裡面的人物
1、漫畫
內容
一代盜聖盜取了唐門的《刀劍笑》決之後,潛心培養出三個風格各異,武功高超的徒弟:橫刀,名劍,笑三少。三個人有著不同的身世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信仰,但卻有著同樣一顆疾惡如仇,伸張正義的赤誠之心。霸氣十足的橫刀,瀟灑風流的名劍,痴情淡薄的笑三少,共同演繹了一段令人回味的江湖情仇
新武俠地位
由香港漫畫家馮志明一手完成的知名漫畫大作《刀劍笑》,風靡港,新,馬,不但在市場上創下了驚人的銷售成績,更造就了馮志明在漫畫界中新一代武俠掌門人的地位,而《刀劍笑》更是與《中華英雄》並稱香港武俠漫畫界兩大高峰,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設置都堪稱中國漫畫史上的經典,故事連載時間長達十六年,至今依然傲立江湖,堪稱奇跡。而2004年5月參展中國漫畫節,現已可在國內看到《刀劍笑》漫畫版.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電影
〖刀劍笑〗(1994) (The Three Swordsmen) 上 映:1994年 地 區:中國香港
演員: 林青霞 、劉德華 、徐錦江
導演:黃泰來
編劇:李世雄、史美儀、劉定堅 攝影:周紀常、周劍鳴
劇情介紹:
很久以前,有三個闖盪江湖的俠客:橫刀、名劍和笑三少。藏劍山莊莊主狄損邀江湖七門十三派擺賭,預測來年江湖排名比武的勝者,眾人以為非笑三少莫屬。異族族主燕敦王家族因敗於名劍家,舉家遷上險惡的孤山,其次女蝶舞化裝成名劍,在江湖中敗壞名劍的聲譽,長女綵衣被迫下嫁有殘疾的名劍兄。笑三少與蝶舞交手,揭其面紗,洞悉其用心。不久,笑三少幫內出了叛徒,指笑三少夜入皇宮,奸殺皇妃。引來橫刀和四大護衛捉拿笑三少。在蝶舞的幫助下,笑三少殺出重圍。為了弄清自己遭陷害的真相,笑三少再闖藏劍山莊,發現了燕敦王通過紅葉夫人贈殺人凶劍,又向官府告發他的事實。橫刀和官兵追至山莊,又得蝶舞施計調開官兵。官兵再次圍住笑三少,笑三少突圍不成,掉落冰河,蝶舞於危難中又一次救了他。橫刀同情被叛徒出賣的笑三少,不忍錯殺無辜,放笑三少與蝶舞逃走。皇帝下旨追殺笑三少,但這時笑三少與蝶舞已踏上孤山異族之地尋找刺客。顏綵衣生了嬰兒,隨名劍回到孤山。笑三少與名劍相遇,發生誤會,二人大打出手,後得知中了燕敦王之計,聯手對付燕敦王。燕敦王不敵,奪過綵衣手中的孩子擲出,趁亂逃去。笑三少替名劍家殺了宿敵,深得名劍母的好感,她支持笑三少和蝶舞的婚事。婚禮上,紅葉夫人突然出現,她揭露了燕敦王的陰謀。經過激烈的拼殺,燕敦王被笑三少處死。紅葉夫人身負重傷,臨死時透露顏綵衣是主謀之一。顏綵衣陰謀敗露,然後要名劍和笑三少決斗,誰贏了誰就可以去救蝶舞,說完就狠心地把嬰兒拋向空中,被笑三少騰空救回。名劍怒不可遏,舉劍殺向綵衣,綵衣又怨又恨,將名劍的劍順勢插入自己心臟,了卻一生。決斗的當天笑三少和名劍在打鬥中無意間發現蝶舞在棺材裡,救下蝶舞後笑三少和名劍笑別。至此,笑三少洗清了自己的不白之冤。
影片評價:
《刀劍笑》的漫畫在香港極有名氣,但內地知曉則大多是通過電影版的《刀劍笑》。劉德華的笑三少、林青霞的名劍、徐錦江的橫刀,演員選的好,不僅有造型,而且有神韻。故事情節也很出彩,可能情節細節處理剪輯的不夠好,情節有點突兀。導演在形式上有點模仿徐克武俠片風格,應該算得到徐克電影的精髓,且頗有自己的神韻,希望這類的「新武俠電影」能讓香港21世紀低迷的電影業復活!
橫刀的霸氣就不解釋了。
林青霞飾演的名劍,一舉手一投足一頜首,揚眉地淡淡一笑。矜持中克制著驕傲,驕傲中優雅的謙遜。那一剎那傾國傾城,顛倒眾生的微笑和眼神,風華絕代,顛倒眾生。絕對的自戀足以迷惑世人心神,為之癲狂。
劉德華飾演的笑三少,帥氣逼人,雄姿英發,笑三少集多情、智慧、帥氣於一身,而且武功高強。
Ⅳ 金庸老先生是一代人的記憶,為何他的在中國的社會地位如此之高
金庸是華人武俠小說家的泰山北斗,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最著名的武俠小說家。而他的小說被形容成「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讀金庸的小說。」
雖然答主是古龍的粉絲,但是不得不承認,金庸應該是把武俠小說發揚光大,並且作品多,傳看廣的那個人。是他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中,找到了另一片天地,一個快意恩仇,刀光劍影的世界。
我想,金庸在中國的地位這么高的重要原因,是給了我們另一個天地。
今天,一代武俠大師金庸先生已然仙逝,但是他留下了的那十五本傳世的作品永遠不會消失,我心目中的郭大俠,楊過大俠也不會消失。
謝謝你,金庸大俠。
Ⅳ 金庸逝世,一代大俠落幕
第2155期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3033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鍾
金庸。
一個承載了無數少年夢想的名字。「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縱筆一生,留下的十四部經典武俠小說不僅念起來如詩如畫,他更是為80後、90後帶來了無限的記憶與夢想。然而,2018年10月30日,據報道,金庸逝世,享年94歲。
在此,文化產業評論僅以此文,悼念一代大師的離去,懷念一個時代的落幕。
武俠:最具中國特色的流行文化
在中國,甚至是華人圈層中,如果說最具影響力和中國特色的大眾文化,武俠文化當仁不讓。
中華的武俠精神可能需要追溯到老莊之道和墨翟之說。 道家中的游世思想與墨子所提倡的「兼愛」思想可以說是武俠精神的萌發,而《史記》當中的《游俠列傳》則首次以文學藝術形象展現了「俠」的魅力:「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在清代後期,《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俠義公案小說開始出現流行,給近代的《明清八義》《三俠劍》《雍正劍俠圖》奠定了基礎,而這些武俠小說,都統稱為舊派武俠小說。
新派武俠小說在五十年代中期的香港誕生,以梁羽生先生的《龍虎鬥京華》為開山之作,隨後金庸、古龍兩位大家登台,開啟了一個動人的武俠時代。1955年,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繼梁羽生之後,在《新晚報》發表武俠連載小說《書劍恩仇錄》。
縱觀梁、金、古三大武俠大家之作,可以發覺,梁先生文字風格較文雅,文學底蘊濃厚;古龍先生著墨放盪不羈,飄逸瀟灑;而金庸老先生,則是公認的武俠文化集大成者。
金庸的武俠作品有三大魅力:其一,儒釋道的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其二,跳脫題材,消解暴力;其三,剖析人性。
我們上面提到武俠精神的起源更多的來自於墨家和道家,自由、不羈、普愛天下人是俠的最初原意,這倒更像古龍先生的武俠;而金庸先生的武俠卻似乎沉重了很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金庸先生作品早期對俠義精神的解釋,以《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形象為典型。這種「天下為公」的思想其實更接近於儒家的「仁愛」,強烈的入世精神和道德責任感的藝術形象屢屢在金庸先生的筆下出現。中後期,尤其是以《天龍八部》為代表,金庸先生的作品則把儒釋道融合在一起,蕭峰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雖匈奴之血,然頗具儒家之風;段譽瀟灑不羈,天真浪漫,雖飽學天龍寺教誨,卻有一股子道家的風范;虛竹老實勤懇,慈悲為懷,雖成逍遙派掌門,但骨子裡依然是一個忠誠的小和尚。而到了金庸先生的後期,明顯我們可以看到他嘗試擺脫「俠的重擔」,讓武俠精神中的「游」的精神回歸。《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便是一例,最終《鹿鼎記》的韋小寶可以說徹底完成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精神解構和重新闡釋,就此金庸封筆。
而武俠文化最大的話柄就是暴力。俠,放盪不羈、快意人生,但解決手段卻是武鬥、暴力,這種題材如果掌握不好,很容易落入血腥殘忍、渲染仇恨的桎梏。而金庸的小說,則用道德和文字美學消弭了題材中的暴力因素。 在他的作品裡,我們看到的總歸是真善美的勝利,雖然曲折(或者不完滿),但丑惡最終終將終結。 在金庸的筆下,武功招式五花八門,加上老先生流暢的筆法,武鬥不再是丑惡的暴力,反而像舞蹈般悅目。
1981年鄧小平接見金庸
不過有兩個例外,《笑傲江湖》和《天龍八部》,前者我們下文再談,後者則是典型的「不完美的喜劇結局」,惡人最終都得到了終結,天下重歸太平,但是代價是所有人都所求不得(甚至在新版修訂中,段譽最終連王語嫣都沒有得到。)
而這種春秋筆法,則是金庸先生對人性、對人生的體味體悟、辛酸咀嚼之後的結果。 像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的後記中談到「然而,張三豐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太也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後期的作品,以《笑傲江湖》為典型,小說明面依舊寫的是武俠,但背後深藏著對政治與權力的思考若然紙上——君子劍岳不群的墮落、東方不敗的變態、左冷禪的陰險、任我行奪得大權的野心,甚至是林平之這些角色,與主角令狐沖的對比,我們看到了一個個被名譽、仇恨、利益和權力異化的人。與之前作品的對比,《笑傲江湖》武林中的勾心鬥角達到了一個巔峰。
正是金庸文學中這三大魅力,造就了集大成於一身的武俠文化,一個被承認為經典的武俠文化,一個流傳近70年仍魅力不減的武俠文化。
一個屬於全體華人的共同文化基因。
金庸IP與文化模因
文化模因(memo)是指文化領域內人與人之間相互模仿、散播開來的思想或主意,並一代一代地相傳下來。是1976年由理查·道金斯在《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這個概念一定程度上解釋了民族文化、文化圈層、文化壁壘、文化傳承等命題。模因的概念用另一個方式解答了文化傳承:文化就像基因一樣,一代一代的烙印、一代一代的傳播,變成一個人、一群人共同的特徵。這有些像榮格的集體無意識。
我們上一部分用了很長的篇幅講武俠文化和武俠精神的傳承變革, 就是想說,武俠文化很大意義上已經成為了我們這一代將要流傳下去的模因,一種文化記憶,一種文化精神。
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緬懷紀念金庸先生的原因所在,是他發揚、宏大了這個叫做「俠」的文化模因。
在近日發布的《2017—2018年度IP評價報告》中,智庫從電影、連續劇、網路 游戲 、網路文學、動畫、漫畫六個領域、300個文化產品、274個IP中評選的最有價值的中國IP, 金庸的《天龍八部》獨占鰲頭。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金庸的小說滋潤了一代香港民眾;從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陸開始悄然流傳金庸的作品;1979年,研究金庸作品的首倡由廈門大學發起;同年,台灣遠景出版社正式授權出版《金庸作品集》;1980年,大陸發行金庸小說(三聯版)1985年,大陸第一篇金庸研究論文出現;1988年以後,「金學」蔚然成風;1994年,北京三聯書店推出《金庸作品集》大陸簡體字版;2002年,廣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新修訂版金庸全集。
而金庸小說為中國文化產業可以說提供了豐富的養料,據統計,以金庸小說為改編的影視作品近百部,例如最早在1964年上映的,由峨嵋電影公司製作、李化為導演、江漢,歐嘉慧,上官玉等人主演的《雪山飛狐》,劉鎮偉在1993年執導的《東成西就》;香港無線製作的82版《天龍八部》;乃至去年蔣家駿執導,楊旭文、李一桐主演的《射鵰英雄傳》。
在 游戲 產業中,由搜狐暢游研發運營的《天龍八部online》網路客戶端 游戲 和移動 游戲 已經成為網游金庸IP改編最為成功的典型;而在1996年由台灣河洛工作室研發的武俠RPG 游戲 《金庸群俠傳》更是一代玩家的記憶;以及1997年智冠 科技 發行的《神鵰俠侶》《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2011年搜狐暢游發行的《鹿鼎記online》、麒麟 游戲 發行的《書劍恩仇錄ol》、2012年完美世界發行的《神鵰俠侶ol》等等。
這些文化產品,不僅僅代表著金庸武俠文化的魅力和衍生,也將成為金庸武俠文化的注腳,讓俠義文化、武俠文化成為烙印在華人文化中的模因,世代傳承。
結語
繼梁羽生、古龍之後,金庸也走了,他帶走的是一個時代的記憶,一個充滿了俠義、自由、擔當、浪漫的記憶。金庸雖然走了,但是這個無限遐想和無限給養的武俠世界,將永遠流傳下去。
// 主題閱讀 //
Ⅵ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十四部小說的最強主角是誰
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金庸的小說,這可以是我是對金庸老先生最高的一個贊譽,金庸老先生用14部武俠小說為為我們這些武俠迷們描繪了一幅成人的童話,武俠小說,最讓人們容易談論的當然是,在這些眾多的人物當中,究竟誰才是最強的主角呢?神鵰大俠獨臂龍舞劍的楊過,心思淳樸,內功深厚的郭靖,降龍十八掌,天下無敵,優柔寡斷,擁有其人之福,而且又能將乾坤大挪移與九陽神功完美融合的張無忌,還是少年英雄,在雪山之間有如神鬼出沒的胡斐,或者是一劍逍遙的令狐沖,陰狠歹毒的金蛇郎君,質朴醇厚的袁承志。
男人最大的夢想是什麼?無上的權利,無盡的金錢,數不盡的美女當老婆,而且自己又可以嬉皮笑臉,完全不耀眼,別人又不敢嘲笑自己,別人總是阿諛奉承自己,韋小寶一個社會最底層出身的人把這一切都做到了,他是所有男人夢想中的樣子,韋小寶擁有所有男人想要的生活,他不是最強主角誰又是。呢?
Ⅶ 金庸書中最能稱上的大俠是
郭靖
在武俠小說中,自稱為俠客與互相吹捧為俠客者,多如過江之鯽,但能真正擔當起俠客之名的,則寥寥可數,而真正可擔當起為國為民頂天立地的大俠者,放眼整個武林,也只有郭靖一人而已。
什麼是俠?金庸在《神鵰俠侶》借郭靖之口,向楊過闡述了俠的含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而郭靖本人,則確實是遵照他的人生理想,用盡的一生的力量,來行使他心目中的俠道——真正的俠之道。當我們在武俠世界與現實人生中看了那麼多滿口仁義道德俠義為先卻滿肚子男盜女娼自私自利的偽君子時,難道不應該欽佩郭靖的赤子之心嗎?當我們看到那麼多明明心地善良明明武功蓋世完全有能力抵禦外敵保家衛國鋤強扶弱最終卻選擇隱居林泉的俠客,難道更不應該欽佩最終在襄陽城戰中帶著全家以身殉國的郭靖嗎?
俠之大者,當為郭靖。
童年時代的郭靖,便顯示了他非同尋常的俠氣,當時他在蒙古,一位普通人家的孩子,面對窩闊台的皮鞭與恐嚇,他捨命相救神箭手哲別,這種事情莫說是小孩子,就是武功高強的大男人,也不一定敢做的,而郭靖做到了,可知他在小小的年紀,便已是不畏強權之人。
之後他又在豹口之中,捨命救出鐵木真(成吉思汗)的女兒華箏,如果沒有與生俱來的赤子之心與善良勇敢,誰敢在豹口中救人?在那一刻,郭靖沒有想到自己已是處於極度危險之中,而是只想別人安危,為了別人,他可以舍棄自己的生命。
就連他的武功基礎,也是因為他不畏艱險得來的:江南七怪會找到他,是因為他與桑昆打架;他會練就全真教純正內功,也是因為他敢去爬百丈高崖(這不是一個普通男孩子能做到的事情。)
少年時代,當汗血寶馬在草原中亂蹦亂跳不可一世時,一大堆觀望者,只有郭靖一人敢去征服它——這就是郭靖,一個真正的男兒!汗血寶馬的出現是個機遇,草原中那麼多人,無人敢去招惹它,而郭靖敢,就因為他非常勇敢。
當鐵木真受著重重包圍之時,也是郭靖拚命相救,方才化險為夷——當時鐵木真是郭靖心目的恩人與英雄,他自然而然尊重他。
十八歲時,他為救兩只小雕,一箭射三雕,引起轟動,射鵰英雄之名由此而來。
面對一位如此純朴如此勇敢的真正男兒,看人奇準的鐵木真,不將自己的愛女許配給郭靖,難道許配給別人不成?
能成大事業者,必有其過人之處,童年時代少年時代的郭靖,雖然尚算懵懵懂懂,但仍以他的純朴頑強善良勇敢真誠而獲得大家的尊重,為他以後成為一代名俠奠定了基礎。
有人說,郭靖很幸運,像他這種資質魯鈍之人,會有此成就,全是由於他命好。事實是這樣子嗎?
大家想想吧,為什麼精靈古怪、聰明絕頂、美若天仙的黃蓉,不會愛上別的風流倜儻武功絕頂的男人,反而愛上了被瑛姑稱為「蠢笨如豬」的郭靖?想當年郭黃二人初遇,黃蓉假扮成為乞丐,沒人理會她,而郭靖卻視她如親人,甚至當黃蓉無意說要他的汗血寶馬時,郭靖也一口答應。這是汗血寶馬呵!漢武帝可是為了它而去侵略西域,從而犧牲成千上萬條生命的才能得到的寶馬。而郭靖沒有半點猶豫,就將它送給一位萍水相逢的小乞丐。當別人為了寶物而斗得你死我活之時,郭靖卻大方地將自己最喜歡的寶物送給別人,問世上,又有幾人可以做得到?黃蓉怎能不受感動?誰能不受感動?
為什麼洪七公肯教他「降龍十八掌」?如果不是洪七公看出郭靖是位罕見的有著赤子之心的俠道中人,難道像他這類嫉惡如仇之人,僅僅會為了黃蓉的幾個好菜,而將自己的絕學傳授於人?——後來不也證明這點嗎?郭黃兩人被楊康誣陷殺死洪七公,丐幫弟子欲將他們殺死,在自己的生死關頭,郭靖猶不想殺害丐幫弟子的性命。
為什麼郭靖能學會周伯通的空明拳並在周的善意謊言中熟背《九陰真經》?如果不是因為他不顧自己性命,替被毒蛇咬中的周伯通吸出毒血,他能與周結為兄弟並獲得絕學嗎?如果不是因為有一顆沒有雜念的赤子之心,又怎能在極短時間學會周的「雙手互搏」空明拳?
我們可以說,每次機遇都是郭靖自己爭取來的,跟旁人無關,他先向別人付出了真誠付出了一切,才得到別人認同。他的「金刀駙馬」之名是由他自己用命拼來的,他的愛情與絕世武功也是他自己爭取來的——當然他是無意的,唯其無意,來顯出他性格的渾然天成,淳樸真誠。我想,在當今世上,恐怕無人可以做到像郭靖那樣勇敢、無私、大方、正直,他只能出現在武俠世界中。
從某種意義上說,郭靖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郭靖的一生,除了獲得美滿愛情與絕世武功之外,他還做了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反金、抗元。
郭靖會反金不足為奇,因為他本為宋朝子弟,金朝六王爺完顏洪烈又是他的殺父仇人,國仇家恨,一齊迸發,自然而然他成為金朝的敵人。
但由簡單的家仇引發到對社稷百姓的關心,真正他引發到人生質的飛躍的事情,當為他在鐵掌峰讀了岳飛的《滿江紅》,岳飛對郭靖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他一生都是以岳飛為榜樣,因為岳飛,少年時代的郭靖種下了顆深沉的愛國愛民之心。
這也為他後來抗元奠定了基礎。
郭靖反金理所當然,但抗元,則需要掙扎。畢竟,他在蒙古長大,成吉思汗對他有長者之恩,拖雷對他有兄弟之義,這對於重情重義的郭靖,不能不說有很大的影響——身負殺父之仇的郭靖和楊康都長在當時的「異國」,也都深受「異國」之恩,但後來選擇絕不相同,就是因為兩人的人生觀不同。
郭靖後來成為真正的大俠,真正的英雄,一個人成為英雄,必然要經歷非常痛苦的掙扎。就是純朴如郭靖,也不例外。
少年時代的郭靖,曾助成吉思汗不少,成吉思汗東征瓦模子國時,郭靖是主帥,當時他還是一名只知報恩的純朴少年,渾然不知他已成為侵略者的幫凶,所以一旦城破,當他無力阻止成吉思汗屠城,當他看到無數生命死於蒙古兵的刀下時,內心所受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從那個時候,他就明白了侵略者的可怕,有了要與侵略者對抗的決心。
之後,少年郭靖曾有一度陷入了精神的危機,他終於學會了思考,一位懵懂無知的純朴少年學會思考,證明他已開始走向成熟。
但促使郭靖真正走向反對成吉思汗的道路,除了他目睹屠城之慘之外,還因為他母親李萍的死。
成吉思汗給郭靖錦囊,要郭靖侵略自己的祖國——南宋,並給部下發秘令,郭靖若從,封王封爵;若不從,殺無赦。李萍挑開錦囊,得知真相,母子欲出逃時,成吉思汗卻先從華箏那裡得知真相,抓住李萍來威脅郭靖就範,為了兒子能抗心無旁騖抗元,李萍選擇自殺。在死前對郭靖說不可像楊康那樣,淪為罪人。
李萍是偉大的,由此可知,英雄兒子也是英雄母親培養出來的!
自此,郭靖與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帝國決絕。以岳飛為榜樣,成為一名最堅決的抗元者。
郭靖會抗元,不僅僅是為了母親,更不是為了扶持南宋這個腐敗的小朝廷,而是為了社稷百姓,他曾經親眼目睹過元軍屠城的殘暴,他不忍心南宋土地陷入元軍的鐵蹄之中,更不忍心南宋百姓在殘暴不仁的元軍中,過著亡國奴的悲慘生活,所以他最後用自己的生命,來實踐他一生的理想。
郭靖思想之偉大,絕非普通俠客所能比。
什麼是俠,這才是俠,真正的俠!
俠之大者是什麼,是保家衛國,抵禦侵略。
由此可知,郭靖實際上就是武俠世界中的民族英雄,他是金庸小說中唯一寫出一生的人,《射鵰》是少年時代的郭靖,《神鵰》為中年郭靖,而到了《倚天》,通過百年後人之口,我們知道郭靖一家,除了郭襄之外,其餘人在襄陽城破之日,都以身殉國——所以說在金大俠小說中,真正自殺者不止喬峰,還有郭靖,他們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百姓而死的,浩然正氣,直貫長虹,他們才是武俠世界中真正的英雄。當然論起俠氣而言,喬峰則比不上郭靖。郭靖的渾然天成的俠道思想,喬峰不如。
這就是郭靖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也是大俠的一生!
俠之大者,當為郭靖!
Ⅷ 如何評價《笑傲江湖》里的莫大先生
莫大先生第一次露臉是在衡山城中的茶館,有人胡說劉正風金盆洗手是因為他們師兄弟不和,言語頗失分寸,所以有一位『身材瘦長的老者,臉色枯槁,披著一件青布長衫』,手中拉著胡琴的人說:『你胡說八道!』『忽然眼前青光一閃,一柄細細的長劍晃向桌上,叮叮叮地響了幾下』,桌上的七隻茶杯,『每一隻都被削去了半寸來高的一圈,七個瓷圈跌在茶杯之旁,茶杯卻一個也沒有傾倒』。這位老者就是瀟湘夜雨莫大先生!------他孤傲冷峻,氣度逼人
Ⅸ 喬峰、郭靖、楊過,金庸武俠中的大俠,誰是真的俠之大者
金庸武俠中永遠不乏大俠,但喬峰是金庸先生筆下的真正的俠之大者,註定笑傲群雄。與郭靖和楊過平庸出身歷盡千難萬險不同,喬峰一出場便是一個身懷武林絕技的人。喬峰在《天龍八部》首次出場便已經身懷絕技,觀眾朋友們經常調侃光聽喬峰出場自帶的背景音樂,此人武功絕非一般。的確,喬峰的武功在在《天龍八部》十分高,江湖人稱“北喬峰,南慕容”。金庸小說中的男主角都是從練武小白開始,一路披荊斬棘,最終習得上乘武功。之前年幼無知覺得段譽和虛竹似乎後續開了外掛,一路升級,現在想想喬峰自出場便巔峰,這才是真正大哥。而且喬峰在《天空八部》里憑借降龍十八掌戰無不勝。而《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雖然也會此武功,但遠沒有喬峰這樣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