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狡龍

武俠小說狡龍

發布時間: 2023-01-15 10:19:42

① 求武俠小說推薦

武俠
《紫川》
有點玄幻的味道,有不少搞笑的地方,尤其是前期,甚至可能感到文筆有點幼稚,當時都差點放棄,不過千萬不要放棄,後面很精彩~
《箭穿萬里》(未完結
主角以武功、軍隊、權謀爭霸天下,有不少香艷場景,有後宮的味道,但不會令人感到排斥(本人稍有點排斥後宮類,但這部不會,反倒很喜歡主角對感情的真誠及態度)。唯一可惜的是未完結
《慶余年》
仙俠類
《斗破蒼穹》
《邪風曲》
《無上真身》
《星神祭》想法很獨特,祭煉星球,非常精彩,雖說個人感覺最後結尾有點不是很令人滿意。
與《無上真身》是同一作者,兩部中能看到對方的影子,可以只看一部,也可都看。
《穿越之仙神屠戮》
主角突破後被追殺,被追殺後突破,從修真界到仙界,再到神界。
玄幻
《搜神記》 文筆非常好,這部可以說是我對小說熱愛的起點,從此一發不可收。
《蠻荒記》 此為《搜神記》的第二部
《無極魔道》
本人對現代的也不怎麼喜歡,甚至都因此有點排斥穿越類。
分類可能不是很准確,暫時想到這么多,但都是本人心目中的精品!
有些有簡介也只是一點個人感受,不是很准確,要得到詳細介紹還請自行查閱。沒有簡介的不代表不好,反而是個人認為最好看的幾部吧。

② 羨爾功名夏後,一枝高折鮮紅。大江煙浪杳無蹤,兩日黃堂坐擁。 只道驊騮開道,原來天府狡龍。琴瑟琵琶

這是揭示王惠命程的詩。王惠彼時已是年過半百的員外,與新進進士荀玫一起請人扶乩問道仕途,扶乩請來的神靈是伏魔大帝關聖帝君,也就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同時也是中國道教中的神話人物關羽。
這頭一句「羨爾功名夏後」說的是王惠五十歲登科,但詩後面說的都是當時未發生的事情,眾人全然不解,只有那扶乩的陳禮在一旁瞎解釋,說「天府夔龍」暗示王惠升任至宰相一職,那王惠聽了心裡自然高興。
不久,南昌知府缺員,王惠補位,百姓吏士夢中都怕他,各上司卻覺得他能幹,兩年後王太守被推升南贛道台。這里,王惠任職南昌恰符合「兩日黃堂坐擁」,黃堂指的是古代太守衙門中的正堂,而兩個「日」字上下疊加,正好是個「昌」字,合起來便是在南昌做太守的意思。
出任南贛道台後,王惠去查看台站,「大車駟馬,在路曉行夜宿」,一日到了一個公館,王慧進去舉頭看見正廳上懸著的一塊匾,紅紙上四個大字「驊騮開道」赫然醒目,王慧見此心裡一驚。「掩門用飯,忽見一陣大風,把那片紅紙吹在地下,裡面出現綠地金字,四個大字是『天府夔龍』」。不過這公館有蹊蹺,吳敬梓說這公館原本是舊人家的一所大房子,這舊人家是誰文中並未提及,只是想來也應該不是尋常普通人家。古時官員出門以驊騮開道,杜甫有詩雲:「驊騮開道路,鷹隼出風塵。」而「天府夔龍」杜甫詩中也曾用過,「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指的是輔佐帝王的良臣,所以這公館原來的主人想必也不簡單。王惠這時才知「萬事分定」,可惜他不知道,判詞的最後兩句足以扭轉命運。
王惠升任南贛道台時,江西寧王早已奉太厚密旨舉兵叛變,王惠做南贛道台的第二年,寧王就率兵破了南贛官軍。王道台見形勢不妙,叫了一隻小船准備黑夜逃走,不巧在大江中間遇上寧王的百十隻戰船,王道台被反手綁了活拿,而他的家人、隨從,甚至船家,都被殺的殺,跳水的跳水。
寧王曾聽聞王惠在南昌任職時的能力,便讓王惠招降,王惠顫顫抖抖磕頭謝恩後,寧王親自賜了一杯酒給他,而王惠本來就被繩子綁得心口都疼了,一飲而盡後,心便不疼了,正應了那句「一盞醇醪心痛」。
至於「琴瑟琵琶路上逢」,說的是與寧王狹路相逢。王惠在寧王軍中聽人說寧王是第八個王子,而「琴瑟琵琶」頭上正好是八個「王」字。
兩年後寧王被抓,王惠又是黑夜逃走,慌不擇路地趕了幾日後,到了浙江烏鎮,得蘧公孫相助,獲了二百兩銀子,「自此更姓改名,削發披緇去了。

③ 有部武俠小說,內容九陽一類,人物金玄白,小說名和作者我不知道。

簡介
蕭瑟小說《霸王神槍》中的主人公, 剛毅、熱情、善良。九陽神君沈玉璞、 槍神楚風神、少林大愚禪師、武當鐵冠道長、鬼斧歐陽珏的真傳。本是一名善良的少年,在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九陽神君沈玉璞及名列武林十大高手的槍神楚風神,少林大愚禪師,武當鐵道人,鬼斧歐陽珏的真傳。並且有了至少五位未婚妻。身負打敗天下第一高手和迎娶至少五位未婚妻的重任。在初出江湖的短短幾天內先後成為東瀛忍者的首領,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兄弟, 朝廷的武威侯 ,魔教教主,還找到了所有的未婚妻,武功更是突飛猛進。在別人有意與無意之中卷進了江湖恩怨,朝廷爭斗,雖然武功難尋敵手卻處處受人算計,雖然天真善良卻不能獨善其身。在經歷了重重驚險之後武功天下第一,富貴甲天下,艷福齊天,逍遙於世。
武功
九陽神功 追風二十九斧,萬流歸宗手法 龍象功,十八羅漢掌,般若掌 太極劍法,太乙劍法,亂披風劍法,一字慧劍,輕功身法:走天梯 寒梅劍法 守神、追魂、奪命三路槍法 必殺九刀
妻子
齊冰兒——表面上是太湖王之女,實則乃九陽神君沈玉璞和柳月娘之女,生性直爽、可愛,金玄白的妻子之一。 服部玉子——伊賀流的上忍,美麗多智,精擅易容,金玄白的妻子之一。 秋詩鳳——雁盪派女俠,美貌嫻靜,金玄白的妻子之一,外號飛霜女俠。 何玉馥——華山派女俠,個性爽朗,敢愛敢恨,金玄白的妻子之一,外號逸電女俠。 薛婷婷——青城派掌門之女,個性柔弱,美麗清純,金玄白自幼訂親之妻室。 楚花鈴——槍神孫女,個性堅強,美麗大方,金玄白自幼訂親之妻室。 歐陽念珏——鬼斧孫女,狡黠多智,金玄白自幼訂親之妻室。 朱瑄瑄——個性刁蠻之郡主,身為湖廣興獻王之女,無法抗拒命運之安排,成為金玄白妻子之一。
師傅
九陽神君沈玉璞,槍神楚風神 ,少林大愚禪師 , 武當鐵冠道長 ,鬼斧歐陽珏

希望上面這些能幫到樓主,也希望樓主能給個好分數

④ 金庸第一小說是什麼

分類: 人文學科 >> 外國文學
問題描述:

聽別人說《天龍八部》是公認金庸小說第二。這里問一下金庸公認第一說是什麼?

解析:

金庸於三十一歲時(一九五五年)創作出了第一部武俠小說《

書劍恩仇錄》,《越女劍》是最後一部創作於一九七○年。

1955《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反映了金庸想寫歷史小說的願望,這是金庸的個人進步,與武俠小說關系不大。

時間上是《書劍恩仇錄》

名氣和地位上是這樣的:

第一:天龍三兄弟

鹿鼎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鹿鼎記,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

這三部都是超凡入聖的神品,強要分出個一二三出來,就象要爭論天龍三兄弟的武功誰高誰低一樣,是可以爭個沒完沒了的(論壇里這類貼子不少,爭起來也是饒有趣味的,我當年還是學生的時候也很喜歡比較這類東東,現在已沒有這種興趣了),誰都可以排第一,誰排第一都有道理,誰排第一都當之無愧,為了公平起見,我把三部作品都分別排了個第一,一碗水端平,省得它們三兄弟爭吵,傷了和氣。

金庸寫這三部作品的時候,功力已達登峰造極的境界,文字功夫爐火純青,揮灑自如,撒豆成兵,飛花摘葉皆能傷人;塑造人物組織故事結構的能力也隨心所欲,凡人莫窺其奧妙,鬼神莫躡其蹤影,留下了這三部人間難得幾回見的文學作品。這三部作品就象天龍三兄弟的武功各有千秋一樣,也分別有自己的特色。鹿鼎記嘻戲笑罵中透悉世情百態,天龍八部波瀾壯闊如展現武林史詩的壯麗畫卷,笑傲江湖寓意深刻,結構精巧嚴密得潑水不進。它們必將被供在中華文學殿堂的神位上,受到百世人們的長久瞻仰。

要說一下的是關於天龍八部的結構問題。很多人的評論中都詬病天龍八部的結構鬆散,田某卻一直大大的不以為然。它描述三兄弟的故事時說完一個然後移到另一個,最後再來個大綜述難道就是所謂的鬆散嗎?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個好漢依次出場,往往是一個人物說完就不見了蹤影,到後來再偶爾出現一下,也全無了光彩,那水滸傳的結構豈更不是鬆散到了姥姥家?在田某看來,天龍八部猶如一架波音747客機,盡管體積龐大,零件眾多卻能各居其位,各有關聯,各盡其用,毫無鬆散零亂。事實上,天龍中故事的明線伏線,主幹枝節,千頭萬緒,一一展開來又收服妥貼,人物的出場及結局收場交代得明確合理,實在是非大師莫辦,何來鬆散之說?對這種指責,用韋小寶的話說就是:「老子不服,大大的不服」

第二:光明左右使---楊逍與向問天

《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

倚天和神鵰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就如楊逍與向問天在明教中的位置,排位僅次於教主,武功也比天下頂尖高手略遜半籌而已。(當然田某知道光明右使是范遙,但他對我沒什麼魅力吸引力,故一腳將他踢開,讓光芒萬丈的向問天頂上,幸虧明教拆開就是日月教(順便想起了桃谷六仙將「盟」字拆開為「明血」的典故)兩教同本同源本 是一家人,也沒什麼不妥。)

田某個人比較偏愛《倚天屠龍記》,本來覺得《倚天屠龍記》結構和語言的魅力都不在鹿,笑,天之下,想把它加入三兄弟的行列,但是男女主角的愛情故事不大美麗,兄弟間的手足情刻劃略嫌不夠催人淚下,故把《倚天》列為田某最佩服三個半中的那半個(又撿任我行的牙慧,毫無創建了,罪過罪過)。事實上,《倚天》中最吸引田某的人物型象不是男女主角,而是明教中傲桀不馴的各位豪傑,謝遜,韋一笑,殷天正等,他們的外號起得恰如其分,各自的出場帶有鮮明的性格特色,行事氣派極大,令人看了豪氣干雲,只想拍案浮一大白。這三人再 加上向問天,實在是田某的心頭最愛。

《神鵰俠侶》寫楊過與小龍女浪漫 *** 的愛情故事,已成經典。書的成就是公認的,不用再說。偏激而又熱情如火的楊過頗合田某的胃口。他在斷腸崖苦侯小龍女一天一夜不至,心如寒冰,行屍走肉般的走到河邊影見自己的一夜白頭,最後震獅倒虎的激烈長嘯後一躍而下萬丈深淵,這一大段描寫看了令人心悸,行文之成功足已成為教科書,指導後人。《神鵰》還塑造了令人喜愛和虛噓不已的郭襄和程英,也令它加分不少。

第三:《射鵰英雄傳》-----裘千仞

我願意用裘千仞來比喻《射鵰英雄傳》的排名。沒錯,就是那個第一次華山論劍時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武功還沒有達到五絕的水平,因而不敢來參賽的鐵掌水上飄,當時的天下第六人。事實上,《射鵰英雄傳》的排位也是排在以上五部小說之後的第六名。

《射鵰英雄傳》是奠定金庸武俠大宗師的里程碑之作,它的象徵意義大於它的具體成就。雖然是最廣受群眾歡迎的金作之一,但從小說層面分析,無論是在結構語言人物深度等方面,它的成就都遜了上面五部一籌。金庸在後記里也說了:「《射鵰》中的人物個性單純,郭靖誠樸厚重、黃蓉機智狡獪,讀者容易印象深刻。這是中國傳統小說和戲劇的特徵,但不免缺乏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性。大概由於人物性格單純而情節熱鬧,所以《射鵰》比較得到歡迎」

「物性格單純而情節熱鬧,缺乏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性」正說明了《射鵰》的不足之處,論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龐礴大氣,它比不上上面五部;過於簡單的忠*分明的臉普式人物形象和缺乏人物內心世界的復雜性更削弱作品的深度和耐讀性。除了主角,它的二線人物中也沒有出現例如慕容復,阿紫,滅絕師太,謝遜,延慶太子等好壞參半,內心世界復雜,讓人又恨又愛,可嘆可憫,不能以簡單道德觀念來劃分的角色。因此,《射鵰》可稱一流,經典,但稱不上偉大。

在田某最不佩服的三部半中,它排首位,相當於左冷禪的位置,其實也不低了。(糟糕糟糕,又撿任我行的牙慧了----咦,我為什麼說又?!!!

第四:白馬嘯西風

緊張熱鬧的故事情節,神奇莫測的武功招數在這里都找不著了,也不必要了。淡淡的憂傷,揮之不去的惆悵,夜半天鈴鳥美妙的歌聲,漫天的黃沙,騎在白馬上滿懷心事的美麗 *** 姑娘,讓我們久久嘆息。

這是一首武俠散文詩,象情人的一顆淚珠,晶瑩剔透,滴在舌尖,嘗到了淡淡的鹹味和哀傷。

在短篇武俠中白馬獨樹一幟,理應得到較高的位置。

第五:大珠小珠落玉盤

《飛狐外傳》《連城決》《俠客行》

《碧血劍》《雪山飛狐》《鴛鴦刀》《越女劍》

太多了,要一一寫來非把老子累死不可。又沒有稿費,田某就學一下胡一刀夫人「偷一下懶,不挨這十八年的苦了」當然不會學她抹脖子的----------有心情再說吧

免費送些形容詞給它們了事:

情節緊張,環環相扣,懸念迭出,攝人心魄,風情萬般,滿紙蘭香。

第六:黑虎掏心的市井武師

《書劍恩仇錄》

平庸的書名----《恩仇錄》,感覺就象民國時期舊派的武俠小說的味道,不喜歡。

平庸的男女主人公形象和故事情節---------落了俗套的能文能武白馬王子般的男主角陳家洛,美麗如仙女,天真狀得智力如 *** 般的香香公主,令人感覺就象看瓊瑤奶奶的愛情小說,頭皮發麻,身上起雞皮,一陣陣發冷。小說也是根據民間故事基礎上發揮的,還沒自立門戶成大家,不吸引。

平庸的武功招數----------還沒出現後來那種神乎其神,帶有傳統中國文化神韻,有電影畫面質感,令人長時間目瞪口呆的「六脈神劍」,「乾坤大挪移」,「凌波微步」等武打招數,還停留在「黑虎掏心」,「老樹盤根」等沒有新意的水準,令人呵欠連連。陳家洛的看家本領也不過叫「百花錯拳」,俗不可耐。

當然這些貶義詞不過是和金庸自己的小說相比才用的上的,和其他作家作品相比,仍是好作品。

這本小說十多年前讀完後,再沒興趣讀第二遍,最多也是跳讀了一些精彩篇章,隨即打入冷宮,已有十多年沒幸臨她矣

⑤ 懸賞!求看了讓人大呼過癮的武俠小說,神化修真亦可!

鳳哥的《昆侖》《滄海》不錯。
其它的還有幾部不錯,我只看過一點名字忘記了。
可去天涯論壇的仗劍天涯版塊找找

⑥ 。求好看的古代武俠言情小說

1.武俠言情當然強推 滄月。

滄月的武俠小說文筆華麗,背景恢弘,感情深刻,是我看過的最好的武俠言情了。愛情,親情,友情還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義,丑惡的或者美好的交織在一起,看完後會很糾結。
滄月就是織夢者。她的書每一本都很有特色。
強推《血薇》《護花鈴》《七夜雪》(這是成名作,超贊)!!!

聽雪樓系列
鼎劍閣系列
雲荒系列
其它:
1.《花鏡》
2.《飛天》(含《星墜》)
3.《夜船吹笛雨瀟瀟》(含《曼青》、《幻世》)
4.《滄海》(含《雪滿天山》、《夕顏》、《亂世》)
5.《星空》
6.《風玫瑰》

2.接著推薦 傾冷月

她的 且試天下 很出色。最後一句:且視天下如草芥,攜手同游笑天家。很讓人感動地說。男女主角都是驚才絕艷的人物。

這是該作者代表作了。

3.再推薦金庸的《白馬嘯西風》。這本書很有名的說,金庸最好的書了。

4.藤萍的 九功舞系列不可錯過!!! 香初上舞 是其中最好的,但是這是相對而言的,這一系列都很好!!好像有評價大意是說藤大「主角的缺陷也完美」。非常貼切!

5.不知道桐華的算不算。 《雲中歌》《大漠謠》即使不算武俠也不應該錯過。強大的歷史背景,恢弘的感情史詩。看得人能感覺 置身其中!

6.月上重火 非常不錯,晉江言情第一。天籟紙鳶是我很喜歡的作者,她的耽美也很好,全能紙。

7.柳暗花溟 《神仙也有江湖》《異世淘寶女王》 不錯!

不記得了。

其實耽美界也是能文輩出。言情看膩了可以嘗試的說。推薦幾個先

武俠:
小謝 《盜亦有道之九龍杯》 《盜亦有道之照夜白》
天籟紙鳶 《花容天下》 《天籟紙鳶》 (她最好的是《風流》)
陳小菜 《大劈棺》 《一刀春色》 不記得了

希望滿意。

⑦ 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古龍,在他的筆下都寫過那些人物

古龍作品眾多,人物及關系也是極其復雜的,全部人物就不能贅述,主要人物可以列舉。
主要人物:
1.裴珏2.謝鏗3.南宮平4.梅吟雪5.呂南人6.芮瑋7.展白8.方寶玉9.胡不愁10.小公主11.水天姬12.展夢白13.鐵中棠14.雲錚15.朱藻16.水靈光17.溫黛黛18.沈浪19.熊貓兒20.金無望21.王憐花22.快活王23.朱七七24.白飛飛25.俞佩玉26.紅蓮花27.朱淚兒28.江小魚29.花無缺30.燕南天31.蘇櫻32.鐵心蘭33.張菁34.慕容九35.楚留香36.胡鐵花37.姬冰雁38.中原一點紅39.無花40.原隨雲41.蘇李宋42.華真真43.張潔潔44.李尋歡45.阿飛46.上官金虹47.荊無命48.郭嵩陽49.孫小紅50.林詩音51.郭大路52.王動53.林太平54.燕七55.紅娘子56.楊凡57.秦歌58.田思思59.田心60.蕭石逸61.連城璧62.風四娘63.沈壁君64.孟星魂65.老伯66.小蝶67.高老大68.葉開69.丁靈琳70.上官仙兒71.白玉京72.高立73.雙雙74.段玉75.華華鳳76.蕭少英77.丁喜78.傅紅雪79.公子羽80.燕南飛81.明月心82.柳長街 83.龍五84.小雷85.纖纖86.謝曉峰87.燕十三88.鐵開誠89.陸小鳳90.花滿樓91.西門吹雪92.司空摘星93.老實和尚94.小馬95.王風96.趙無忌97.上官刃98.小雷99.衛鳳娘100.上官憐憐101.小方102.李壞103.馬如龍104.楊錚105.呂素文106.高漸飛107.元寶108.卜鷹
主要作品:
《鐵血傳奇》又名《楚留香傳奇》、《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借屍還魂》、《蝙蝠傳奇》、《挑花傳奇》、《新月傳奇》、《午夜蘭花》——這是專寫楚留香這個人物的。
《陸小鳳傳奇》、《綉花大盜》、《決戰前後》、《銀鉤賭坊》、《幽靈山莊》、《鳳舞九天》、《劍神一笑》——是專寫陸小鳳這個人物的。
《風雲第一刀》又稱《多情劍客無情劍》、《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飛刀,又見飛刀》、《風鈴中的刀聲》(結尾由於東樓代筆)——這是寫李尋歡、傅紅血和葉開等人的。
《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環》、《霸王槍》、《離別鉤》、《拳頭》——這是寫七種武器這個系列。
還有《絕代雙驕》、《蕭十一郎》、《歡樂英雄》、《流星·蝴蝶·劍》等。
《白玉老虎》、《大地飛鷹》、《大人物》、《三少爺的劍》、《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英雄無淚》、《碧血洗銀槍》、《劍·花·煙雨·江南》等。

《蒼穹神劍》、《湘妃劍》、《浣花洗劍錄》、《情人劍》、《劍客行》等。

⑧ 寫一篇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令狐沖,令狐沖有著隱逸出世的淡然性格,好喝酒、好結交朋友。然而在這個慘烈江湖,在一片追名逐利中,他顯得太不符合生存規則。他對岳不群的師徒之情,對小師妹的愛慕之情,對武林同道的忠誠之情,被現實一一擊碎。那裡他最信任的人,卻傷他最深。可是,他還是倔強地拒絕世俗,拒絕適應游戲的潛規則,就像出於淤泥的蓮花,為了守住一份靈魂的潔凈,掙扎於爾虞我詐的江湖,不惜與眾多教派對抗。
令狐沖終究沒能被江湖同化,而他也無力改變整個江湖。他是寂寞的。他所珍視的真摯感情,堅守的原則,在別人眼裡,不過是工具或棋子。擁有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他只能背負著世人的誤解。孤獨地行走在江湖。
而那些在江湖中叱吒風雲的人物,都是深諳游戲規則的「高手」。左冷禪功於心計,為了當上武林盟主,統一五嶽劍派,極盡心智,然而最終還是敗給岳不群。「偽君子」的確比「真小人」更可怕,而這個江湖,又有太多偽善的面具。盟主之爭,折射出整個江湖暗潮湧動。
是選擇轟轟烈烈地闖盪,還是選擇風輕雲淡地推出?經歷過滾滾紅塵,經歷幾度浮沉,令狐沖也可以矢著釋然。一曲琴蕭合奏,此生笑傲江湖。或許,不僅僅是總結了他身在江湖時的成就,更是指他隱退之後,那種穿越江湖,超越淡薄的境界。下半生,只要有好酒,有盈盈,有知己相伴,便是他的幸福。

那個……這是我原來找的啦,只有這一點兒,不要介意啊,不過意味很深,可以參考一下,不好意思不能沒能找到完整的。

⑨ 關於武俠小說

那就是著名的神州劍氣升海上了。發不全,樓主去播客里看
簡述台港武俠小說的興起、沿革與出版

一、追本溯源,一脈相承

編印「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系列叢書,是中國文壇的大事,也是盛事。
受命主編這套書,是榮幸,也是責任。帶著喜悅,也帶著惶恐,說明一下我的想法
和做
法。
「小說」,在過去被視作「雕蟲小技」的「道」,而「武俠小說」就更是「小道中
的小
道」了。由於時代的改變,今天的武俠小說已有了它一定的地位。
香港、台灣、大陸乃至海外,有相當多的學者、專家們像「治學」、「治史」一樣
庄嚴
地在研究它。他們中有人以西方的文藝理論、文藝心理、美學來剖析、批評它;有人則
像金
聖嘆批「才子書」那樣來解讀它。
我是一個主編報紙副刊近三十年的新聞工作者,我的職責就是負責替讀者「找好稿
子、
好作品」。我國有句俗話:「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調。」看了三十年的稿
,多
多少少會看「門道」了,在這套系列叢書的「導讀」里,我沒有什麼「高深」和「高明
」的
學問和卓見,只是如何找出「熱鬧」和「門道」來與讀者共享。
這套「台港新派武俠小說精品大展」標榜的是「新」。
「新」,必然是由「舊」孕育、蛻化而來。武俠小說自然也不能例外。換「新」就
不能
棄「舊」。綜合學者、專家的考據,為武俠小說清理出一支簡略的「話系」:
它應當是起源於太史公的《游俠列傳》,歷經唐人傳奇、宋人評話、清人俠義與公
案說
部,降至民國,有海上漱石生、平江不肖生及趙煥亭等人輩出,並逐漸發揚光大,武俠
小說
於焉成型,並成為大眾文學的主流。
到了三、四十年代,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等北派諸大家與南
方的
顧明道、姚民哀、文公直等崛起武林,開家立派,奠定了武林霸業。
到了一九四九年,近三百萬軍民湧入台灣,數十萬人涌進彈丸小島的香港。這批萬
里投
荒的遊子,在客鄉草建家園,生活雖日趨安定,但精神食量仍極貧乏,於是,一些藏在

底、渡海而來的武俠小說與言情小說等,就被人當做奇貨般的搜求出來,加以翻印出售

一時台、港兩地的書攤以及剛興起的小說出租店都擺滿這些翻印版本的武俠小說。
這批
寄旅天涯的遊子,就全靠這些俠義恩仇、才子佳人的故事,來排遣那滿懷鄉思、無盡離
愁。
隨後有一段時用,台灣當局為了「安內」、為了防止「思鄉毒素」影響「民心士氣
」,
在戒嚴法令下,對凡屬身在大陸的作家的作品,一律予以查禁;稍後,連香港版的新舊

說,也在「暴雨專案」之下遭到全面封殺。
台灣的武俠文壇,正因為有那些新、舊版本的「以身為道」,像浴火歷劫重生的鳳
凰,
像蟲蛹蛻化成的彩蝶,像蠶蛹的破繭而出,孕育出延續的種子,為台灣武俠小說締造出
以後
燦爛、鼎盛的新機和黃金歲月。

二、興起。數台、港英雄霸主

到了一九五二年,台灣局面趨於穩定。政府當局實施地方自治,提高民權,開始重
視新
聞輿論;民營報紙也在此時相繼問世。
民營報紙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發展,首須充實內容,而競爭最具威力的利器就是副刊
,於
是,《大華晚報》第一家刊出了郎紅浣的長篇武俠小說《古瑟哀弦》,開了風氣之先。
新聞、出版較為開放的香港,也於一九五五年前後,升起兩道沖霄劍氣,那就是梁
羽生
和金庸兩位先生的崛起武林。
當時,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連載於香港《大公報》,行後,《新晚報》刊出金
庸的
《書劍恩仇錄》。由於反應奇佳,其他報刊群起效尤,紛紛尋訪「武林高手」。原本服
務文
化界的如張夢還、牟松庭、倪匡等人,立即棄文從「武」,先後紛騎策馬,躍上武俠文
壇。
此時台灣《大華晚報》上郎紅浣的三代英雄故事,才不過寫到第二代。
在此期間,同屬民營的《自立晚報》和《民族晚報》,雖曾連載過太瘦生、龍井天
等人
的武俠小說,唯時有時輟,自難與郎先生論劍爭雄。
一九五七年,台灣又崛起兩位武俠名家。一位是伴霞樓主,他以《八荒英雄傳》及
《紫
府迷蹤》雄據《聯合報》副刊。另一位就是名滿海內外的卧龍生。
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人。河南為中華文化發祥之地;豫省流行的河南梆子,
以其
特有的民俗色彩,不但通俗,更蘊藏了豐富的民族幽默。卧龍生少小離家,未能接受完
整的
教育,但他能在梆子戲、大鼓書以及《彭公案》、《七俠五義》等俠義小說里汲取到精
華,
加上他得天獨厚的才情,從軍中退役後,蟄居台中時,為玉書出版社試寫了第一部小說
《驚
虹一劍震江猢》。
哪知「牛」刀小試即「名動江湖」,於是《風塵俠隱》很快便在台中《民聲日報》
與讀
者見面。
挾《驚虹》、《俠隱》的聲威北上,一九五八年他又以《飛燕驚龍》一書進據《大
華晚
報》副刊,與郎紅浣先生「老少雙俠」平分天下。
此時,諸葛青雲、司馬翎也應運並出,雙雙躍馬揮戈,逐鹿爭鼎。
諸葛青雲出身將門,幼時隨父戎馬天涯,今日燕趙,明天蘇杭,年未及冠,游屐已
遍及
大半個中國,加以博聞強記,對還珠樓生更是心儀私淑,是以他的小說走的完全是還珠
的路
子,其後雖思突破,卻終未能跳出還珠掌心。
是時,他正以《一劍光寒十四州》在《徵信新聞報》副刊圖霸王業。
司馬翎,又署吳樓居士,也是一位出身將門的少年俠士,此時正負笈政治大學,並

《關洛風雲錄》一書雄峙《民族晚報》,也有待機主盟武林的雄圖。
這三位便是當時武俠小說界譽稱的「三劍客」;加上已享盛名的伴霞樓主,合稱「
四霸
天」。
這譽滿台、港的四支健筆,在名編輯王潛石的擘劃下,合辦了台灣第一本大型武俠
雜志
《藝與文》。只可惜世事瞬變,不久,這本獨一無二的武俠雜志,就因伴霞樓主一劍下
香江
而風流雲散。

三、黃金歲月

台灣的《藝與文》停刊不久,一九五九年,香港卻出現了兩本武俠雜志。一本是《
武俠
小說周報》,另一本便是壽命最長、至今仍在發行的《武俠世界》。
《武俠世界》是以「廣派」作家蹄風、金鋒、江一明等為台柱,《武俠小說周報》
則由
張夢還掛帥。
是時的梁羽生正在埋首創作他的《七劍下天山》,而金庸也正以《射鵰英雄傳》力
拼張
夢還的《沉劍飛龍記》,「戰況」之激烈,被傳播界稱之為「龍雕之戰」。
由於武俠小說廣受歡迎,報紙發行量大增。報老闆自然財源滾滾,大發利市。
金庸真不愧是天縱英才,他聰明絕頂,一看香港行情,自不甘為人作嫁,遂於一九
六○
年毅然創辦《明報》。次年又創辦了香港第三本武俠雜志——《武俠與歷史》。
香港出版業中原本一枝獨秀的偉青出版社也因「武林」、「三育」的繼起,形成三
足鼎
立的局面。
在這三數年中,台灣雖沒有出現過任何武俠雜志,但出版武俠小說的出版社,卻先
後成
立了幾十家,而小說出租店更蓬勃發展到三千餘家。
台灣這種畸型的發展,完全由於市場大量的需要。
此期間,台灣的報紙,家家競載武俠小說。幾位當代名家如卧龍生、諸葛青雲、司

翎,每人每天至少有兩篇小說在報刊連載;卧龍生全盛期有四五篇。他們不但收入豐厚
,而
且「社會地位」也身價百倍。
流風所至,引得各行各業的人士,個個摩拳擦掌,拍刀躍馬,想闖進武俠天地碰碰

氣。
這不僅是武林的戰國時代,也正是武俠小說所僅見的一段黃金歲月,而台灣武俠文
壇在
這風雲際會的盛時,的確也人才輩出。
原有的名家,除郎紅浣先生因年高退出江湖、頤養天年,伴霞樓主遠走香江、俠蹤
杳杳
外,卧龍生的《玉釵盟》、《無名蕭》、《降雪玄霜》、《素手劫》、《風雨燕歸來》
等,
都在這時期完成。
司馬翎也寫出了《掛劍還情記》、《八表雄風》、《劍神傳》等名著。諸葛青雲的
《紫
電青霜》、《奪魂旗》、《折劍為盟》、《玉女黃衫》、《半劍一鈴》等,也陸續問世

其他如柳殘陽的《玉面修羅》、東方玉的《北山驚龍》、武陵樵子的《十年孤劍滄

盟》、南湘野叟的《碧血丹心》、丁劍霞的《八方風雨會中州》、獨抱樓主的《碧玉弓
》、
蕭逸的《鐵雁霜翎》、古如風的《古佛心燈》、慕容美的《英雄淚》、秦紅的《無雙劍
》、
孫玉鑫的《萬里雲羅一雁飛》、墨餘生的《海天情侶》、上官鼎的《烽原豪俠傳》、陸
魚的
《少年行》、高庸的《天龍卷》等等,都是膾炙人口、名噪一時的作品。
這時,古龍已俠影初現。他早期的作品《孤星劍》、《劍毒梅香》、《游俠錄》等
也都
在此一時期完成。
至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間,台灣武俠文壇又亮起三道星光——
易容,因替卧龍生續完《天香飆》,並完成第一部署名「易容」的處女作《血海行
舟》,立時名揚武林,又繼續寫出《王者之劍》、《大俠魂》、《河嶽點將錄》。雖然
就此
封劍,但這幾部佳作至今仍暢銷不衰。
另一位是接寫諸葛青雲《血掌龍幡》一炮而紅的獨孤紅。他因此而自立門戶,先後
寫出
《雍乾飛龍傳》、《大明英烈傳》、《滿江紅》、《丹心錄》、《玉翎雕》等名篇,而
躋身
名家行列。
再一位也是以接寫諸葛青雲《江湖夜雨十年燈》而震撼武林的司馬紫煙。他連筆名
都和
諸葛青雲成了有趣的對偶。
司馬紫煙著作甚豐,其中三部尤其出色。第一部就是代諸葛執筆的《江湖夜雨十年
燈》;第二部是《圓月彎刀》,卻又早成了古龍名下的作品(古龍定書名,並寫了前十
章,
稿約太多,無暇繼續,即請司馬紫煙續完,最後仍由古龍修改定稿,著作權屬於古龍)
;第
三部是在《大華晚報》連載長達五年、一百五十萬字的《紫玉釵》。此書在漢麟出版社
出版
時,分成了《上林春》、《長干行》、《玉釵寒》三大部,雖然書名典雅,並精心排印
,卻
「叫好不叫座」,因為讀者不承認它是武俠小說,只承認它是「歷史小說」。
這一段繁華錦銹的黃金歲月,維持了五年之久。所謂「盛極必衰」。當時的台灣,
有不
少政治迷信、政治禁忌。一些無聊的官僚、政客,對武俠小說、電視劇、京劇,制訂了
不少
無聊的框框,包括:不能罵「老不死」、不能談「剪除貪官污吏」、不能提「朝代興亡
」、
不能「引起思家、思鄉」等。像京劇的《如王別姬》、《四郎探母》就是這樣被禁演的

這時,武俠小說里的俠客,既無貪官可除,當然毋庸「替天行道」,只好一個個去

「秘笈」、挖「寶藏」了。
所以,台灣武俠小說被人詬病為「武而不俠」,實在其來有自。
這些無聊的框框,當然也扼殺了武俠小說的生機。

四、古龍之前無「新派」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近年來,因武俠小說已受到一定的肯定,遂有了「新派」

說。
許多論者咸認為金庸、梁羽生二位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鼻祖。
這種說法筆者不能苟同。我敬佩金、梁二位的成就,但那隻是「變」而不能算「新
」。
這就像傳一詳。《詩》三百篇是詩,到了「太康體」、「元嘉體」還是詩,再到了「徐

體」、「齊梁詩」、「玉台體」、「元和體」、「長慶體」、「西昆體」,它還是詩。
對這
些,學者、論者僅能將千年以來的詩區分為「古詩」、「近體詩」或「今體詩」,而不
敢稱
它是「新詩」。只是到了「五四」,胡適之、徐志摩出,他們的詩才算是「新」詩。
同理,武俠小說只有到了古龍才算是「新」,才堪稱之為「新派」。也正因為古龍

「脫胎換骨」、「重臨江湖」,才又為武俠小說締造出另一高峰。
古龍,彷彿他天生就是個浪子。有家,卻享受不到家的溫馨;喜好西洋文學,環境
又使
他無法在「淡江英專」深造下去。自動休學後,就仗著一支代劍的筆,闖盪江湖,四海

家。
一九六○年前後,他曾和如日中天的「三劍客」訂交,過從甚密。但卧龍的梟雄、
諸葛
的霸氣、司馬的深沉,使他感受到「三大」的壓力,也使他悟出要想和「三大」並駕齊
驅、
一較身手,就必須求變、求新的道理。
於是,他伴著一位具「田園美質」的小家碧玉,遠避塵囂,在一處青山碧水的小鎮
,過
著半隱的生活。
浪子和田園,是無法諧和的色調。不到三年,他就痛苦地離開了小鎮,也揮別了那
位相
伴三年的「她」,帶著無邊的迷惘與落寞,重又投入浩瀚江湖。
三年的山林生涯,對他的創作確有相當大的啟迪。《絕代雙驕》和《楚留香傳奇》
中的
《血海飄香》都是在重入江湖後完成的。
這兩部作品問世後,古龍的名氣越來越大,鈔票越來越多,交遊也越來越廣。
相識滿天下,古龍身邊沒有斷過朋友,但知己又有幾人?
秦樓舞榭,千金買笑,依紅偎翠,名劍風流。古龍身邊從未斷過女人,然而,他究
竟真
愛過誰?誰又真愛過他?酒醒人散後,依然是一片寂寞,無邊蕭瑟。
這些悲、歡、離、合,點綴了他的浪子生涯,也走進了他的小說。
於是,他寫出了《風雲第一刀》。上半部一九六八年連載於香港《武俠世界》,下
部易
名《鐵膽大俠魂)連載於一九六九年創刊的香港第四本武俠雜志——《武俠春秋》,一
九六
○年出單行本時將上下部兩部合並,改名為《多情到客無情劍》。(此名雖有詩意,但
將第
一主角「小李飛刀」換成「劍客」卻不夠妥當,故上海學林出版社將其恢復原名。)
此時,香港梁羽生的巔峰之作《萍蹤俠影錄》、《白發魔女傳》以及《雲海玉弓緣
》均
已完成。金庸的《天龍八部》和《笑傲江湖》果真是笑傲江湖,睥視武林,嚴然有主盟
武林
天下的雄姿。
而張夢還卻於此時退出武林去做專業騎師,牟松庭也因故退隱,蹄風移居加拿大,

「天下第一快筆」的倪匡忽然興趣大變,改寫起現代動作和科幻小說。
香港武俠文壇的「青黃不接」,只有靠台灣作家的供稿,古龍當然成了第一人選。
就在這一年,他攜帶一位「東洋美女」搬進了台北市牯嶺街的「三福公寓」,過著
神仙
美眷般的生活。這段日子,是古龍一生最快樂、創作力最旺盛的時期。
為了靜靜品嘗、享受這在美好的生活,古龍屏絕了那些交遊,但有三個人是僅有的

外:一個是「新派」武俠名家高庸,一個是曾多次為各武俠名家捉刀、號稱「天下第一

手」的於東樓,還有一個便是正以科幻小說享譽香港的倪匡。
在「三福」這段幸福的日子裡,他每天都和高庸、於東樓同進同出,一起談故事、

稿,夜晚則一起去喝酒。他那幾部名著如《風雲第一刀》,《蕭十一郎》,《流星·蝴
蝶·
劍》,《歡樂英雄》,《天涯·明月·刀》,《大人物》,《驚魂六記》第一部的《血

鵡》,《江湖人》第一部的《三少爺的劍》,《楚留香傳奇》續集的《鬼戀傳奇》、《
蝙蝠
傳奇》、《桃花傳奇》、《七種武器》的前五部《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

《多情環》、《霸王槍》,還有金庸親自向他約稿的《陸小風傳奇》等等,幾乎都是在
這里
完稿的。
「三福公寓」似乎是塊「福」地,古龍就在這里不知不覺中已登上「新派」掌門人
的寶
座。高庸也因寫《紙刀》和《禍水雙侶》等佳作,而逐漸受到電視界的重視,終於成了
台灣
最負盛名的編劇人之一;而於東樓也在此時創辦了漢麟出版社,社址就在「三福公寓」

下。
一九七二年,古龍離開了那位日本美女,又開始了他的浪子生涯。
香港的武俠小說業,此時受到電視台紛紛搶拍武俠劇的影響,市場一蹶不振。金庸
寫完
《鹿鼎記》之後,將《明報》副刊的地盤讓給了古龍,宣告封筆。香江的武林天下,靠
梁羽
生一人就獨木難支了。
台灣武俠小說業也因日本漫畫(動畫片)和武俠片的涌進,生意一落千丈,無復當
年盛
況。
盡管古龍魅力十足,但他的作品越來越少,自然無法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幾位成名的作家,為了生存,也為了迎合讀者的口味,紛紛改變風格,競相仿效古
龍,
希望寫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在此風尚下,司馬翎的《玉鉤斜》、《飛羽天關》,慕容美的《燭影搖紅》、《天

星》,柳殘陽的《梟中雄》、《拂曉刺殺》、《明月不再》等也風光一時。
「新派」統一了武林,古龍當然成了實至名歸的「武林至尊」。(按:OK!至尊武俠掃
校)
正所謂「譽,謗亦隨之」,此時有人批評古龍武功招式寫得太少,不像武俠小說。
陳曉
林先生在他的《奇與正》一文中就說過:「武俠小說發展到古龍時,已經沒有辦法用武
功或
招式來討好、吸引讀者,因為讀者所要看的武俠小說內涵,恐怕不再是一招一式的問題
。」
也有人說古龍缺乏「舊的學養」,少了詩情畫意的味道。
也有人批評他行文和排列的方式。
但我卻認為,這些地方正是他的「變」和「新」的所在。在此試舉《風雲第一刀》
第四
十五章《千鈞一發》中的一段:

他也希望郭嵩陽還沒有遇到荊無命和上官金虹。
他只希望自己現在趕去還不太遲。
現在的確還不太遲。
秋日仍未落到山後,泉水在陽光里閃爍如金。
金黃色的泉水中,忽然飄來一片楓葉。接著是
兩片,三片,七片,八片……無數片。
楓葉紅如血,泉水也被染紅了。
秋尚未殘,楓葉怎會凋落?

這種寫法,已冶情景於化境。你能說他沒有「詩意」嗎?
這樣的排列,又有什麼不好?
而除了古龍,誰有如此匠心妙筆?誰又作過如此的嘗試?

五、武俠風雲似乎落幕了。

一九七三年,台灣武俠出版業似乎沉入谷底;原本三千多家武俠小說出租店,剩下
的不
到一半,且多半改以出租漫畫和娃娃書為主。
武俠出版業的「龍頭」真善美出版社改印「仙道叢書」,春秋出版社正計劃移民美
國,
「海光」、「新台」早已先後轉行,「大美」、」四維」、「明祥」和「新生」,都因
老闆
去世而停業,僅剩下「光大」、「南琪」等支撐殘局。
香港的《武俠小說周報》、《武俠與歷史》早已停刊,《武俠世界》和《武俠春秋
》也
全賴台灣作家的作品才得以支撐。
至於專出武俠書的那幾家出版社,早已轉了方向,唯有《武俠世界》所屬的環球圖
書公
司和《武俠春秋》所屬的鶴鳴出版公司還偶爾將雜志上刊用的名著,集印出一些單行本
,其
他如「毅力」等出版社,只能靠翻印台灣的作品苟延殘喘。
在此期間,古龍的名著如《風雲第一刀》、《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
《楚
留香傳奇》和《陸小鳳》等,都被香港邵氏影業公司以大手筆的氣魂一一拍成電影,台
、港
兩地的電視台也把他的小說搶拍成連續劇。一時街頭巷尾所看到的都是他的電影海報,
聽到
的都是影、視中的主題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古龍旋風。」
漢麟出版社和桂冠出版社送乘機把古龍的小說改變版式精版精印,大受歡迎,為市
場掀
起再一次高潮。為了配合這種版本,租書店不得不改制書架。過去不屑銷售武俠小說的
各大
書局,甚至連鐵路、公路車站的小賣部和機場的書廊都爭相銷售。這實在是武俠小說式
微中
的異數。
風氣一開,也帶動了武俠小說版本的革新。
「漢麟」一戰成功,創下輝煌成果。武俠名家繼古龍之後,卧龍生、柳殘陽、獨孤
紅、
慕容美、司馬紫煙、秦紅等盡歸「漢鱗」旗下,大有一統武林之勢。
只是這些名家大多已過中年,創作力日衰,武俠文壇隱呈欲振乏力的傾向,就在此
際,
幸有新星溫瑞安之崛起。
溫瑞安正值英年,筆疾如風。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年,連續推出了《神州奇俠》

《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系列作品。
一九八一年他因「政治」問題被迫離台,去香港另闖天下。一九八二年後,他除了
續寫
《神州奇俠》、《四大名捕》、《白衣方振眉》等系列作品外,又創出「神相李布衣」

「七大寇」系列,開始創出「後武俠時代」這個名詞。
姑不論「後武俠時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武俠,也不知他能否像金庸、古龍一樣
創造
一個更新的武俠時代,但他勇於求變、求新的精神,還是值得稱許和鼓勵的。
這時,香港除了溫瑞安之外,以接寫古龍《驚魂六記》脫穎而出的黃鷹(本名王明
)也
日漸走紅,他仿效古龍手法,寫出了《天蠶變》、《名劍》、《大俠沈勝衣》等故事;
青年
作家龍乘風(本名陳劍光)也摹仿古龍筆法,寫出以龍城璧為主角的《快刀浪子》系列

說,均深受年輕讀者的喜愛。
台灣再度綻放的「武俠美景」,轉眼就又凋謝,古龍和梅寶珠女士結婚,但婚姻生
活並
沒有給他帶來創作靈感,這個浪子的酒反而越喝越多,體能也越來越差,稿子也越寫越
少。
而漢麟出版社也把發行的權利和義務轉給了以發行見長的萬盛出版公司。於東樓放

「鐵算盤」。也沒有拿起筆,卻一襲征衫、雲游四海去了。
一九八七年,古龍再做新郎,與第二位太太於秀玲女士結婚,不久便英年遽逝,結
束了
短短四十八年、卻多采多姿而又殘破、寂寞的一生。
慕容美、司馬翎、孫玉鑫、司馬紫煙也相繼謝世。台灣武俠的黃金歲月、風雲時代
,似
乎已開始落幕了。

六、江河萬古,仁俠千秋

在蒙蒙陰霾中,香港武俠電影再度興起,卧龍生受邀重新修訂《仙鶴神針》,是名
《新
仙鶴神針》;「逃禪」的於東樓也在友好的鼓舞下,重新拿起那支沉重的筆,一九八八
至一
九九三年,他先後完成了《鐵劍流星》、《魔手飛環》(《碧血黃金》系列作)、《短

行》和《俠者》。
他的作品故事明快,用筆簡潔,寫英雄不神化,寫紅顏各具風情,較赤裸裸的古龍
更含
蘊有致。
在一片凋零中,於東樓重返江湖,而開始創作他自己的武俠小說,他能不能人力回
天、
挽此武林浩劫?誰也不敢保證。但「繼往開來」的事總是需要人來做,有人做才有希望
,武
俠小說也一樣。
同時,我堅信:世上只要有人類,就會有紛爭和恩怨;只要有人類,就會有惻隱和

情。
惻隱就是「仁」,同情就是「俠」。
江河萬古不滅,仁俠也必與人類永存天地;而彰顯、歌頌仁、俠精神的武俠小說,
也當
然會日新又新,萬古長存,永遠不致成為「走進歷史」的歷史名詞。

⑩ 你知道的武俠小說中最好聽的武功名稱是什麼

大威天龍

熱點內容
小說肉推校園 發布:2025-07-15 08:44:27 瀏覽:908
古代科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5 08:42:42 瀏覽:503
輕松搞笑的種馬yy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5 08:40:04 瀏覽:664
校園黑道風雲小說 發布:2025-07-15 08:30:03 瀏覽:989
姐姐房間小說全文 發布:2025-07-15 08:27:47 瀏覽:480
穿越到龍珠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15 08:14:29 瀏覽:30
傻丹仙帝免費聽書 發布:2025-07-15 08:14:21 瀏覽:508
起點小說推薦票是系統給的嗎 發布:2025-07-15 07:50:35 瀏覽:340
都市動漫兌換系統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5 07:49:18 瀏覽:552
蜜寵軟萌妻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15 07:43:08 瀏覽: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