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四娘刺雍正武俠小說
① 我看武俠那些年,我看梁羽生
我看梁羽生的小說不如金庸,古龍的多。
金庸的小說我全部都看過,古龍小說除了前期的幾本沒看過,幾乎看了他大部分作品。
梁羽生的小說我只看過一部分。
他的小說太正,盜版好像是最少的。所以我看的往往是正版。
最喜歡的是《萍蹤俠影》中張丹峰和雲蕾的故事,這段故事當的起盪氣回腸,其中中張雲二人慾愛不能的描寫,當年看的讓人心碎。
細想起來這段故事,和嘉興煙雨樓的郭靖和黃蓉何其相像。
大約梁羽生也很喜歡這個故事,於是進行了無盡的續寫,從張雲二人的祖師的故事的《還劍奇情錄》,一直寫到張丹峰的徒弟的於承珠的《散花女俠》,寫雲蕾的侄女的《廣陵劍》,一直寫到張丹楓的徒子徒孫們,這一大套故事從明朝初年一直延續到了清初的七劍下天山。
形成了一個綿延百年的巨大門派了。
和金庸古龍鬆散的武俠系列相比,梁羽生的小說才是真的系列,隨便拎出一本,都能帶出一串。
這些小說中有的寫的是真好,比如《大唐游俠傳》,比如《雲海玉弓緣》,比如《白發魔女傳》。
有的寫的也很一般,像《聯劍風雲錄》是《萍蹤俠影》系列的一個故事,我覺得很平庸。
我買的第一本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是《江湖三女俠》,寫呂四娘刺雍正的故事,巨厚的兩本書,看了好長間。
梁羽生的小說有個特點,女人載愛慕一個男人,如果那個男人流水無情或者有意中人了,那麼這姑娘轉身就能再到找一個優秀男的嫁了,絕對不會出現程英陸無雙郭襄這種一見某人誤終身的事情。
絕對的現實,也就少了一份浪漫的朦朧之美。
梁羽生一生寫了35部武俠小說。以系列居多。
平均質量不如金庸,小說人物流傳程度,不如金庸古龍。但是這35部小說平均質量都算上乘。和古龍那種好的真好,差的極差的作品相比,梁羽生算的良心武俠小說家。
而且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一個特點是詩詞雜陳其間,梁羽生的詩詞水平是一眾武俠小說作家中最高的。
對自己的武俠小說成就,梁羽生曾經自我評價:
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
文:薛白袍
② 呂四娘刺雍正。
據史書記載,公元一七三五年八月二十日,雍正皇帝還在處理政務,晚上得病,次日凌晨死亡。
由於死亡非常突然,於是在官場,在民間,便產生了種種猜想和傳說。民間流傳最廣的就是呂四娘報仇削取了雍正首級。
雍正年間,湖南秀才曾靜因不滿清廷統治,上書陝西總督岳鍾琪(岳飛的後裔)策動反清。事後,雍正就此事大做文章,對案犯嚴加審訊,廣肆株連,由此引出浙江文士呂留良文字獄案。曾靜等人鋃鐺入獄,後被滿門抄斬,呂留良一家也未能倖免。
呂留良之孫女呂四娘因在安徽乳娘家中,倖免於難。
年僅十三歲的呂四娘秉性剛強,得知其全家祖孫三代慘遭殺害,悲憤填膺,當即刺破手指,血書「不殺雍正,死不瞑目」八個大字。
於是隻身北上京城,決心替全家報仇。途中巧逢高僧甘鳳池,四娘拜之為師。甘授呂四娘飛檐走壁及刀劍武藝。
之後,呂四娘輾轉進京,設計潛入乾清宮,刺殺雍正,削下頭顱,提首級而去。
民間又盛傳雍正大葬時只得以金鑄頭代之,葬於河北省易州泰陵地宮。
③ 評書 呂四娘刺雍正 第69回內容描述
呂四娘,女,清朝雍正時人,為呂留良之孫女(一說女兒),野史記載其為報雍正以文字獄殺祖呂留良之仇,以選妃之名混進皇宮,後在雍正召其侍寢時以短劍將雍正斬首而亡。
另有同名連環畫、中國香港電視連續劇、中國電影等。
④ 呂四娘刺雍正之後接著是什麼書
呂四娘是《江湖三女俠》,
接著的後一部是《冰魄寒光劍》
⑤ 求《神劍驚天刺雍正》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據載,乾隆曾六下江南,四次都駐蹕海寧陳家,並為陳家親筆題下「雙清草堂」(與「雙親」諧音)等匾額,還多次下旨為海寧免徵賦稅。
這部作品參考了眾多民間傳說和有關歷史記載,是一部歷史傳奇故事劇。
作品著重塑造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和陳閣老、魚娘等人物形象,尤其是用濃墨重彩刻畫了一個中國的「哈姆雷特」——青年時代的乾隆,一個希臘式悲劇女神的形象——被遺棄的格格,雍正之女魚娘。
通過對乾隆與魚娘的愛情悲劇的描寫,深刻地表現了人物內心經受著善與惡的煎熬,愛與恨的搏鬥,以及雖貴為天子、格格,卻始終無法主宰自己的愛情的刻骨銘心的悲哀和痛楚。
在作品結尾,陳閣老忍痛下毒廢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陳邦國,用血淚寫下「江山為重」四個字時,一種為社稷江山忍辱重的悲愴和崇高感不禁油然而生。
這一切不禁讓人掩卷沉思:大清江山在康乾年間出現的太平盛世,又是用什麼代價換來的呢?
(5)呂四娘刺雍正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
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
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
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於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說法。
一、病死
有一說認為雍正帝「是中風死去的」。
二、暗殺
1、呂四娘刺殺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
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
2、宮女太監刺殺
還有一種傳說,說雍正九年,宮女與太監吳守義、霍成在雍正睡熟時,用繩縊之,氣將絕,用太醫張某之葯而愈。
3、丹葯中毒
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如金梁曾懷疑雍正帝是吃道家丹葯毒死的。
楊啟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認為雍正帝是「服餌丹葯中毒而死的」。
鑒於雍正帝親近道士,誤食丹葯中毒是很有可能的。
⑥ 求《神劍驚天刺雍正》故事梗概。
故事梗概:
據載,乾隆曾六下江南,四次都駐蹕海寧陳家,並為陳家親筆題下「雙清草堂」(與「雙親」諧音)等匾額,還多次下旨為海寧免徵賦稅。
這部作品參考了眾多民間傳說和有關歷史記載,是一部歷史傳奇故事劇。
作品著重塑造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皇帝和陳閣老、魚娘等人物形象,尤其是用濃墨重彩刻畫了一個中國的「哈姆雷特」——青年時代的乾隆,一個希臘式悲劇女神的形象——被遺棄的格格,雍正之女魚娘。
通過對乾隆與魚娘的愛情悲劇的描寫,深刻地表現了人物內心經受著善與惡的煎熬,愛與恨的搏鬥,以及雖貴為天子、格格,卻始終無法主宰自己的愛情的刻骨銘心的悲哀和痛楚。
在作品結尾,陳閣老忍痛下毒廢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陳邦國,用血淚寫下「江山為重」四個字時,一種為社稷江山忍辱重的悲愴和崇高感不禁油然而生。
這一切不禁讓人掩卷沉思:大清江山在康乾年間出現的太平盛世,又是用什麼代價換來的呢?
(6)呂四娘刺雍正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關於雍正之死,史書記載非常簡單。
只是說,前一天,雍正在圓明園行宮病重,第二日下午病危,急召大臣,當晚即死掉了。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雍正的死亡,史料沒有記載。
張廷玉的私人記錄,當時雍正七竅流血,令他「驚駭欲絕」。
雍正暴卒,官書不記載其原因,這自然就引起人們的疑惑,再加上當時關於他為人的傳說和評論頗多,就更容易引起人們的猜疑,於是就產生了各種說法。
一、病死
有一說認為雍正帝「是中風死去的」。
二、暗殺
1、呂四娘刺殺
民間最為流行的說法是,當時有一位俠女叫呂四娘,她的父親和爺爺都因文字獄被雍正殺害。
為報仇,呂四娘砍去雍正的頭。因此,在安葬雍正時,只好鑄造了一顆金頭。
2、宮女太監刺殺
還有一種傳說,說雍正九年,宮女與太監吳守義、霍成在雍正睡熟時,用繩縊之,氣將絕,用太醫張某之葯而愈。
3、丹葯中毒
歷史學家們近年來對清宮檔案進行了大量研究,越來越多的史學工作者認為,雍正吃丹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極大。
如金梁曾懷疑雍正帝是吃道家丹葯毒死的。
楊啟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認為雍正帝是「服餌丹葯中毒而死的」。
鑒於雍正帝親近道士,誤食丹葯中毒是很有可能的。
⑦ 呂四娘在梁羽生武俠中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一
梁羽生筆下兩大傳奇女俠,易蘭珠傳承了天山派,而呂四娘傳承了邙山派,而且二人都在後期是天下第一。
其實,易蘭珠與呂四娘雖然是兩個時代的人物,但是二人卻有一定的聯系。當初,呂四娘的師父獨臂神尼為了創出「玄女劍法」,以此來遏制她的大弟子了因,專程到天山請教天下第一的劍客易蘭珠。易蘭珠年齡比獨臂神尼小,但在江湖上影響力卻是遠勝獨臂神尼。
二人在天山相聚半年,易蘭珠也將劍術的玄妙之處全部告知獨臂神尼,讓獨臂神尼深受啟發,最終創出名震天下的「玄女劍法」,而獨臂神尼後來只將這套劍法傳授給了自己的關門弟子呂四娘。
呂四娘的天資相當高,跟隨獨臂神尼學劍五年,就得到「玄女劍法」的精髓,後來又自我參悟領悟到更多,這種天賦也是極為少見的。她一出山,就能夠與大師兄了因鬥成平手,而了因可以說比她多練了三十年,年紀輕輕的呂四娘竟然能夠不弱於他,「玄女劍法」之玄妙可以說是勝過獨臂神尼以往的任何武功。
剛開始出山,呂四娘的武功在師兄弟中與了因不分伯仲,還勝過甘鳳池一籌,當然獨臂神尼的八個弟子裡面也就四個較為出色,老大了因,老五白泰官,老七甘鳳池和老八呂四娘,其餘的四位完全就是打醬油湊數的。
而大師兄了因投靠朝廷也是獨臂神尼門戶中出現的敗類,正如當初天山派楚昭南投靠清廷一般,最終楚昭南是被易蘭珠清理門戶,而了因也是被呂四娘清理門戶,兩代女俠神同步。
二
呂四娘是一個俠義之心極強,相比而言,易蘭珠的傳人唐曉瀾都在她面前黯然失色。而唯一一個能夠在她面前不被光芒所遮住光彩的男子,就是她的師兄甘鳳池。
呂四娘的性格裡面有一股豪氣,辦事乾脆利索,為了幫助五師兄白泰官討回公道,她初出茅廬就奔赴高手如雲的田橫島,這份膽識也是值得佩服;在唐曉瀾被關東四俠以及師父楊仲英等人誤會時,呂四娘甘願重出江湖,為唐曉瀾主持公道;為了救師兄路民瞻,她與甘鳳池再闖杭州;後來又在邙山清理門戶,除去走投無路的了因!
其實,呂四娘的所作所為相比易蘭珠可能更具豪氣,易蘭珠自從刺殺多鐸,以及後來清理門戶後,她基本上都是在天山,很少離開塞外,更極少來到中原,所以從易蘭珠三十歲到六十歲,這幾十年她的劍術雖然天下無敵,可是她也成為江湖中人嘴上的傳說,因為她極少出現在江湖。
相比而言,呂四娘卻是一直在奔波,她從二十歲出江湖,到後來屠龍雍正,在江湖上行俠仗義,深得正義人士的贊美,甚至邪派高手毒龍尊者都對呂四娘心服口服,佩服不已。呂四娘這份氣度和影響力,也是易蘭珠所不及的。而這一切,也是呂四娘人品和實力的體現,也是他她行俠仗義的表現。
可見,呂四娘就是典型的女豪傑,更是邙山派最傑出的人物。
三
呂四娘的很大程度上讓邙山派名揚天下,雖然江南七俠在江湖上影響力也不小,可是真正讓邙山派威震天下的還是呂四娘。
而呂四娘卻是梁羽生筆下最完美的女性,正如最完美的男性張丹楓。她的武功極高,感情穩定,堪稱一代宗師,影響深遠,如此種種讓呂四娘像一個可遠觀而不可接近的仙女,正如唐曉瀾第一次見到她那般,宛若仙女,直接讓唐曉瀾內心自卑。
她的感情也與易蘭珠那般波瀾不驚,雖然她丈夫沈在寬只是一介書生,而且癱瘓五年,而呂四娘不離不棄,端茶遞水親自伺候五年,這份對感情的執著也讓唐曉瀾好生敬佩,而唐曉瀾暗戀她五年,最終也選擇放棄,因為他知道呂四娘心中早有歸屬。
同為天下女高手,呂四娘不像白發魔女那般飛揚跋扈,不像散花女俠於承珠那般靦腆堅韌,也不像凌雲鳳毅然決然與丈夫分道揚鑣,更不像厲勝男為了愛犧牲生命!呂四娘就是太過理性,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沒有任何紕漏。
而一個太過完美的女子,恰恰讓很多男子對其望而卻步,正如唐曉瀾,與之交朋友倒還可以,只是心存愛慕就絕對不現實。呂四娘雖然是一個女子,可她恰恰也是這群年輕俠客的精神領袖,她與甘鳳池在江湖中就具備絕對的威望,年輕一輩也唯有甘鳳池一人在她面前還具備自己的氣場,像唐曉瀾,白泰官,完全都被蓋過。
呂四娘的影響力也是極大,在晚年之際還創作出「少陽神功」,以此防禦「修羅陰煞功」,而她還完全沒有見識過這門邪功。而這也成為後世邙山派的又一門絕學,只是邙山派在呂四娘之後,又逐漸沒落,因為她之後掌門人也都是女子,像曹錦兒,谷之華,谷中蓮,可是不是每個女子都有她這般過人的能力。
呂四娘就是一代傳奇,她繼承並發揚了易蘭珠身上的俠義精神,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實在是了不起。
呂四娘在梁書中的故事情節主要是在《江湖三女俠》一書中,本名呂瑩,曾用名李雙雙,是前明公主獨臂老尼的關門弟子,和她的七位師兄並稱為江南八俠,但同門中在江湖中名聲顯赫的只有了因甘鳳池和她三人,呂四娘首次出場便力斗雙魔,光彩照人,第二次出場是在田橫島上,憑借獨臂老尼晚年所創的玄女劍法幾乎和了因戰個平手,從此名震江湖。她和馮瑛馮琳並稱江湖三女俠,但她的武功卻遠在馮氏姐妹之上,是氓山派武功最高之人,在蛇島義救毒龍尊者,深得毒龍尊者敬服,因而對金世遺的人生影響極大。她在手刃雍正皇帝後和伴侶沈正寬隱居,極少露面江湖。最後出場是在《冰川天女傳》一書中驚鴻一現,當時已是武林第一人。
到《雲海玉弓緣》一書中,呂四娘已死,只是從側面有不多的描寫,收徒谷之華,並創出內功心法來對抗孟神通的修羅陰煞功。但在該書中,呂四娘武功較前作中明顯弱化許多,孟神通修羅陰煞功當 時尚 未大成,連金世遺都敢挑戰孟神通,呂四娘卻自忖未必勝得了孟神通而未除去他(當然也有谷之華的因素在內),未免無法自圓其說。
梁書中,女性角色光彩要超過男性,從玉羅剎起,到易蘭珠呂四娘馮瑛馮琳柳青瑤雲紫蘿,無一不是光芒蓋過了男主。
在梁羽生先生的武俠小說里,可以說呂四娘是梁羽生先生筆下女主人公最完美,影響力最大的江湖女俠之一。
為什麼呢?
第一:武功高強,肩負國恨家仇,多次出入皇宮,手刃雍正皇帝,大仇得報,大快人心!
第二,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讓氓山派發揚光大,功不可沒!
第三,知情達理,與丈夫沈在寬恩愛度日,兒女情長!
在《江湖三女俠》中,梁羽生先生引用了雍正皇帝時期的文字獄——呂留良事件。
由於呂四娘全家被殺,只有她外出僥幸活下來,
為了報仇,幸遇獨臂神尼。也就是明朝崇禎帝的女兒——長平公主的傾心相授武功。
正是誓報此仇的動力,呂四娘刻苦練功,深得師父真傳,終於決定潛入皇宮剌殺雍正皇帝!
由於戒備森嚴,前兩次都末得手。
後來,扮作選秀,入了皇宮,終於有機會接近雍正皇帝,在馮瑛兩姐妹幫助下,終於手刃雍正皇帝!
從這可以看出,雖為女兒身呂四娘,其豪爽不輸男兒!
有仇不報非君子。女兒身的呂四娘也做到了!
師父是氓山派創始人。
但是,真正的把氓山派在江湖中發揚光大的是呂四娘!
A,在江湖中行俠仗義,亮出氓山派,讓氓山派威名遠揚。
B,廣收門徒,擴展氓山派勢力和影響力!
C,真正的名門正派,不遺餘力支持和參加反清復明的組織活動奔走。
這樣,氓山派成為當時江湖武林中大名鼎鼎的門派,呂四娘功不可沒!
呂四娘在梁羽生先生的筆下,不僅武功絕倫,而且知書達禮,不愧是出生於書香門第!
丈夫沈在寬是一個文人,在江湖中人個個畏懼的女俠呂四娘,在沈在寬面前是一個知書達禮,深明大義,又善解人意的好妻子。
於是,倆個人在一起恩愛度日,真正的兒女情長!
梁羽生的武俠作品中,男性角色中以張丹楓、金世遺最為有名,女性角色中最為出彩的角色則是呂四娘、白發魔女練霓裳、厲勝男等人,這些女性各自具備獨特的魅力,讓人看後難以忘記。
呂四娘
呂四娘這個名字並不是梁羽生獨創的,而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梁羽生又對這個人物的故事進行了一定的藝術加工,賦予她高明的武功和傳奇的經歷,使之成為了梁氏江湖中一朵耀眼的明珠。
呂四娘是梁氏江湖女性中武功最為高明、經歷最為傳奇的角色之一呂四娘是邙山派的弟子,而邙山派是由獨臂神尼所創立,在鼎盛時期是可以和天山派這位執正道各派之牛耳的存在相抗衡的。獨臂神尼在遭遇大變,手臂被她的父皇崇禎所傷後被高人救出宮,傳授了一身高明的武功,創立了邙山派。她座下有號稱江南八俠的八名弟子,其中了因和尚,甘鳳池、白泰官等人都非常出名。
作為獨臂神尼的關門弟子,呂四娘更是獨得師父寵愛,學得了一身高明的武功。考慮到大弟子了因和尚的品性,為未雨綢繆,預先防範,獨臂神尼前往天山派和當時的天下第一人易蘭珠請教劍法,有所感悟後創出了《玄女劍法》單獨傳於呂四娘。後來的呂四娘就是靠著這套高明的劍法,在一幫師兄的協助下制服了叛變的大師兄了因和尚。
呂四娘後來更是在甘鳳池等師兄弟的協助下入深宮屠龍,將澭正皇帝的首級帶走。這也是武俠小說中除了擊斃蒙哥的楊過外僅有的一位屠龍成功的江湖俠客。
在《江湖三女俠》一書中,呂四娘行走江湖,干出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大事。和馮瑛、馮琳一起大戰毒龍尊者,勸其向善;清理邙山門戶,大戰惡僧了因;幾次三番相助唐曉瀾,為其主持公道。行走江湖懲奸除惡,闖下了偌大的名聲,民間更是稱之為「神龍大俠呂四娘」。可以說呂四娘是梁羽生作品中最為傳奇,最為正義感的女俠。而練霓裳、厲勝男等人之所以出名,也只是因為她們的愛情故事更讓人動容而已。
呂四娘的愛情雖然平平淡淡,但更讓人感動白發魔女練霓裳和卓一航因愛生恨,一夜白頭;厲勝男苦戀金世遺,用生命讓自己在金世遺心中留下了永難磨滅的印記;飛紅巾和易蘭珠感情受挫,與練霓裳合稱三代白發;
與這些人的轟轟烈烈的愛情不同,呂四娘和沈在寬的愛情則是於平淡於見真情,溫馨卻又感人。
呂四娘
沈在寬是呂四娘父親的學生,二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馬。後來沈在寬受牽連被捕入獄,呂四娘與師兄甘鳳池等人化裝闖入浙江撫衙中,救出已成殘廢的沈在寬,隱居仙霞嶺共同生活,調養傷勢。
在二人隱居的歲月中,呂四娘不顧世俗的偏見,以未婚妻的身份照顧癱瘓在床的沈在寬,盡心服侍。呂四娘默默忍受沈在寬因身體操作而變壞的脾氣,盡心盡力,用女人的溫柔撫慰未婚夫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創傷。在她的盡力服侍下,沈在寬身體慢慢好轉,後來在學了呂四娘傳授的武功後,慢慢的可以下地行走。
二人直到四十餘歲才真正修成正果,雖然一生無後,但婚後的生活也一直甜蜜如舊。雖平淡,如平凡人的愛情,但一樣讓人羨慕。
暗戀呂四娘十多年的唐曉瀾正是感動於呂四娘和沈在寬深厚的感情才終於決定放棄,接受了苦戀他多年的馮瑛的感情。
呂四娘美麗而剛毅,大方而嫻慧,武功高明,心懷俠義,名聲廣傳於江湖,卻甘心做一個小女人,照顧丈夫。可以說呂四娘是梁羽生作品中是一個極有人格魅力的女俠。
呂四娘在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是一個非常傳奇又光彩奪目的女俠人物。如果沒有呂四娘的話,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除了天山派之外,很難再有其他門派能夠演繹出那麼多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來,梁羽生也會失去一半的風采。
如果拿呂四娘和金庸武俠小說里的一個人物作對比的話,那就是《神鵰俠侶》里古墓派的創派祖師林朝英。
首先, 呂四娘的身世本身就特別具有傳奇性和看點,她是呂晚村呂留良的孫女,梁羽生選擇這一段 歷史 人物,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在民間,呂四娘最為人熟悉的故事便是刺殺雍正。坊間一度傳聞雍正皇帝胤禛就是被呂四娘刺殺並割了首級。
這甚至還成了大清的一個疑案,可以說呂四娘的影響力絕非梁羽生其他小說人物可比,她比師父獨臂神尼有過之而無不及。
其次, 因為呂四娘,才有了後來收徒谷之華的故事,而且從《江湖三女俠》的摸索,終於讓梁羽生等來了《雲海玉弓緣》的巔峰之作。
沒有呂四娘,就沒有谷之華、金世遺、厲勝男那纏綿悱惻、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
到這里,呂四娘就成了天山派唐曉瀾之前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人。
第三, 呂四娘風華絕代,武功卓絕,又是一代宗師,開創了自己的門派,這一點很像金庸武俠小說里的林朝英。
而且巧合的是,呂四娘的小徒兒谷之華和林朝英的最小弟子小龍女的性格還有點像。
而她們彼此的戀人金世遺和楊過同樣都是風流不羈、憤世嫉俗、獨立特行的怪俠,最終也都成長為天下罕有的絕頂高手。
最後, 如果沒有呂四娘和邙山派的存在,梁羽生很難和金庸並駕齊驅,這絕非聳人聽聞。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是啊,是個什麼存在呢,我認為是個作者自我安慰式的人物存在。
大多數漢人都不能接受漢家天下被滿族人奪走了,滿族人來統治天下。無力抵抗,一些文人就想通過寫書來自我安慰,杜撰出順治福臨的親生父親是洪承疇,乾隆弘歷其實是海寧陳家的漢人,以此來安慰自己,清朝統治者已在暗中換成了漢族人的血統。或者把雍正死因說成呂四娘所殺,以此安慰自己,巾幗不讓須眉的漢族女子已經報仇,也是種阿Q精神。
咱們先來看看呂四娘在梁羽生中的定位。
首先說說人品,深明華夷之辯,儒門才女,大公無私,救苦濟難;身為女人,卻有著男人難以企及的理性、胸懷和判斷力,是眾多武林人士的精神偶像。
再來談談武功,頂級高手,在江湖、冰川、雲海中都屬於超一流人物,為留有餘地所以不排第一。
她出身大儒之家,家學淵源,自填詞充分展現其過人的文采和精神境界。已經不能用聰明形容,應該稱智慧,對國事、家事、友情、愛情、人情的處理,處處顯得高人一等。
理性,堅貞,獨立,寬容,溫情,極具大姐大風范。見識明顯高於同時期其他人,尤其是對儒家思想的堅持和具體化理想,到今天仍具積極意義。
執行力很強,想辦到的事情幾乎沒有辦不成的,包括刺殺雍正、救護沈在寬、感化毒龍尊者等等。雖然一直忙著救人和報仇,但忙裡偷閑仍填詞做賦,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當不在話下。
自始至終鍾情於武林外人士沈在寬,兩人均無第三者,憑借絕大本領和毅力,在沈的積極配合下,使沈從一個全身癱瘓患者恢復成一個身強力壯的 健康 人。不過,兩人結婚時應該已是40開外,錯過了最好的婚齡。刺殺雍正後與沈在寬喜結連理,按書中話叫作「享盡人間清福」,個人生活堪稱圓滿。
呂四娘的人生結局:刺殺雍正後與沈在寬喜結連理,結婚時夫妻二人已經五十上下,蹉跎了一生美好年華。呂四娘並無生育,連做母親的資格也因為一意報仇導致晚婚而剝奪了自己生育的能力。
號稱儒家正統思想的傳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罪大焉!她的所作所為連累祖墳被掘。不能齊家、沒有生育、連帶祖墳被掘,其不孝若此,罪之大焉莫過於此。晚年收谷之華為徒。
谷之華在呂四娘門下十年並沒有見過沈在寬,可見沈在寬已經不在人世,算起來呂四娘只過了十多年夕陽紅的夫妻生活。一生沒能達成自己的理想。幸福指數太低,過了一輩子不正常的生活。大凡有政治抱負的女人都不能幸福,大抵若此。誰要是娶了呂四娘那才叫冷鍋倒灶,沈在寬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新武俠小說開山鼻祖梁羽生的作品中,呂四娘是他重點刻畫和描繪,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女主人公之一。
呂四娘是典型的奇女子。
她不僅出生書香門第,顏值高,還功夫高,為家人報了大仇,發揚光大邙山派,致力於反清復明……
在梁羽生眾多作品中,從大唐系列,到大清系列小說,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色:
那就是刻畫女主角的形象更加成功有特色,影響力大!
為什麼呢?
在很多讀者心中,梁羽生筆下的男主角最經典的就是由黃海冰主演的「大明系列小說」中的《萍蹤俠影》那個張丹楓。
還有金世遺,凌未風……
而女主角就大不一樣了。
像易蘭珠,呂四娘,雲蕾……尤其是呂四娘,幾乎成為經典!
作為江南大儒呂留良的孫女,是呂四娘的幸運。
但是,因為呂留良牽涉到文字獄,導致滿門抄斬,是呂四娘的不幸。
小小的呂四娘由於外出在倖免於難。
為了報仇,呂四娘幸遇獨臂神尼的搭救和幫助——將自己一身絕學悉數傳給她,尤其是那套玄女劍法。
為了手刃仇人雍正皇帝,呂四娘刻苦習武,在功夫大成之後,借宮中選秀之名潛入宮中,終於殺了雍正,報了家仇。
丶這樣,呂四娘不但是 歷史 上赫赫有名的女俠客,還有巾幗不讓須眉的霸氣。
如果把呂四娘簡單的認為是一個報仇的女俠客,那就違背梁羽生的意願了。
因為,在梁羽生心中,呂四娘的定位遠遠不只這些。
一,呂四娘是一個女俠客,高功夫,嫉惡如仇。
二,呂四娘,是一代武學女宗師。不但把邙山派發揚光大,還進一步完善玄女劍法。
三,呂四娘,還是一個抗清志士!
所以,在梁羽生的作品中,呂四娘舉足輕重!
呂四娘是民間傳說人物,為清朝雍正時人,是大儒呂留良之孫女,野史記載其為報雍正以文字獄殺祖呂留良之仇,以選妃之名混進皇宮,後在雍正召其侍寢時以短劍將雍正斬首而亡。
梁羽生把這一人物寫進武俠小說《江湖三女俠》和《冰川天女傳》中。呂四娘在《江湖三女俠》書中是作為第一女主角出現的,是獨臂神尼的關門弟子,是江南八俠中年紀最小,但武功確是最高的。她繼承了師父的衣缽,為邙山派第二代掌門,替師父清理門戶,在眾師兄的幫助下,誅殺了師門敗類了因。曾經收服了金世遺的師父毒龍尊者,最後潛入清宮,刺殺了雍正皇帝。和馮瑛、馮琳合稱江湖三女俠,是武林名門正派之首。
在《冰川天女傳》中,呂四娘是作為配角出現在峨眉山冒川生結緣法會上,阻止住邪派高手洞冥子對金世遺的全力一擊,救下金世遺。後攜手馮瑛、唐曉瀾登上珠峰,超過前輩凌未風三步。
呂四娘在梁羽生小說中是完美的化身。
首先 ,她容貌甚美,《江湖三女俠》一出場時書中描寫她「容顏艷絕」「長眉如畫」。《冰川天女傳》說她得易蘭珠「潛精內現」之法,其後內功精進,不須著意,便得永葆青春。
其次 ,她武功高強,是書中頂級高手,誅了因,刺雍正,建立了不世業績。
第三, 她為人正直,大公無私,救苦濟難。身為女人,卻有著男人難以企及的理性、胸懷和判斷力,是眾多武林人士的精神偶像。邪如毒龍尊者、金世遺也只信服於她。遠遠高於齊名的馮瑛、馮琳。連天山派掌門武林第一高手唐曉瀾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
第四, 她性格沉靜,心地善良,聰明睿智,對國事、家事、友情、愛情、人情的處理,處處顯得高人一等,極具大姐大風范。
總之,梁羽生筆下呂四娘是個完人,沒有任何瑕疵,好像高高在上的仙女,不食人間煙火,她不象《紅樓夢》中黛玉、寶釵等女子多多少少都有點小缺點,這些小缺點更容易讓讀者引起共鳴,投入感情。而呂四娘總是那麼揮灑自如,以至於讓人覺得「反正她都能搞定,沒有必要替她擔心的。」 太優秀了,讓人難以代入,又不給讀者為她擔心、傷心、痛心的機會,缺乏了感情上的投入,對這個人物就會有種疏離感,於是就敬而遠之了。
呂四娘清朝雍正年間一位傳奇的女俠,武藝高強,傳說中為報家仇潛入宮中刺殺了雍正皇帝。在梁羽生武俠小說中也是武藝高強的十大女高手之一,還是邙山派開山鼻祖、一代武學宗師,邙山派掌門。
⑧ 清朝為背景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俠客行》:也是在明末清初,但不確定主要在明朝還是清朝,所以排在碧血劍》之後
《白馬嘯西風》:書中有講到高昌國滅亡的事情,從時間推斷,清朝此時已經建國完成,所以時間應比《俠客行》為晚
《鹿鼎記》:這個很清楚了,就是清朝康熙年間發生的事情。
《鴛鴦刀》:金庸有點明,發生朝代是清朝,但確實的時間點,從書中情節推斷,應在反清復明活動仍相當興盛的康雍乾時代,所以排在《鹿鼎記》之後比較合理。
《書劍恩仇錄》:金庸的第一部小說。這個也很清楚,在清乾隆年間,主要是從乾隆十八年開始的。
《飛狐外傳》:清朝乾隆中期,時間晚於《書劍恩仇錄》。
《雪山飛狐》:時間很明確,在清乾隆四十五年。不過《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的時間設定仍有些怪怪的地方。
⑨ 呂四娘殺雍正是梁羽生寫的哪本書里的
梁羽生《江湖三女俠》
呂四娘的聲音並不宏亮,但用的是「傳音入密」的上乘內功,每字每句,都如金玉鏘鳴,刺到每人心裡。呂四娘侃侃而談,話一說完,接著一聲凄笑,仰夭叫道:「爺爺,爹爹,所有被這昏君殘害的志士仁人,俺呂瑩今日為你們報仇了!」劍光一繞,把雍正的頭顱割了下來,提在手中,橫劍四顧,神色凜然。
⑩ 新村雜志連載一部小說關於呂四娘刺殺雍正,誰知道小說名字,作者。從雍正篡位開始講起。
姓費莫氏,字鐵仙,一字悔庵,號燕北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