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武俠小說經典家
1922年,一本叫《紅雜志》的通俗讀物創辦,次年另一部名為《偵探世界》的雜志問世,兩本刊物在1923年的1月和6月開始連載平江不肖生的兩部武俠代表作《江湖奇俠傳》和《近代俠義英雄傳》(銷量肯定一路高歌猛進,不用細說~~~~~~~)平江不肖生原名向愷然,湖南平江人氏,生於1890年。在1907年和1912年兩度赴日浪遊,曾入日本東京中央大學。1918年出版了《留東外史》一書(當然不是武俠啦)。《江湖奇俠傳》當時候影響非常廣,28年被改拍成影片《火燒紅蓮寺》,轟動一時。全書160回,前106回是平江不肖生寫的,後若干回由趙苕狂以「走肖生」的名字續完(趙也是小說家)。《江湖奇俠傳》以湖南平江、瀏陽的農民爭奪交界地引起械鬥為線索,帶出昆侖派、崆峒派的劍俠爭雄。裡面的武技,由棍棒拳術發揮到呼風喚雨、吞吐飛劍,幻想十分豐富。《近代俠義英雄傳》雖然沒有前者出名,但是內容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了接觸過。這部書寫的是京城大刀王五和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的情誼,以及霍元甲憑借中華武術為國爭光的事跡。
同一時期, 武俠小說上還有趙煥亭的《奇俠精忠傳》、姚民哀的《山東響馬傳》等。前者繼承了講史傳統並且加以發揮。描摹世態人性入情入理,當時便與不肖生「南向北趙」並舉。後者取材於當時轟動全國的山東臨城劫車案,時效性強。
《江湖奇俠傳》連載後不久,顧明道的《荒江女俠》繼之而出。顧明道從小殘廢,早期寫作言情小說,因此《荒江女俠》將俠情兩相結合,開了言情武俠小說的先河。《荒江女俠》寫方玉琴為父報仇,學成劍術,在尋找仇人的過程中遇見同門師兄岳劍秋,相攜鋤奸的故事。顧明道在設計「武」的打鬥場面和技巧套路的時候常常力不從心,就在出生入死的場景之間多安插情意纏綿的細節,加以彌補。
武俠在這一時期除了與「情」結合之外,還在與其他諸多因素結合,有了多方面的發展。與歷史結合出現了文公直的歷史武俠小說。所用歷史只是背景,在其中虛構俠客們的活動。代表作是「碧血丹心」系列:《碧血丹心大俠傳》、《碧血丹心於公傳》、《碧血丹心平蕃傳》等。三書以明朝於謙的事跡為背景來寫為國盡忠的俠客。
與江湖幫會秘史結合,有了姚民哀的黨會武俠小說。因為作者本人參加過清末的幫會,因此寫於1929到1930的《四海群龍記》(幫會復仇故事)和寫於1930到1931的《箬帽山王》(「四海群龍」中的「一龍」如何組黨),不論是交待內幕,還是敘述行規黑話,都很到位。很能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並且由《四海群龍記》引出《箬帽山王》這種「連環式」形式,是後來長套的武俠小說慣用的結構。
1932年,環珠樓主橫空出世了。《蜀山劍俠傳》在天津的《天風報》上連載,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十分出色,但是一集一集寫下去,到1949年,出到了55集。環珠樓主,原名李善基,後名李壽民。幼年有「神童」之稱,從小熟習武術氣功,三上峨嵋,四登青城,成人後做過幕僚和家庭教師。歷經坎坷,始寫武俠。《蜀山劍俠傳》是一個超現實的世界,由人間社會、神話幻想、自然勝景、哲理詩情交織而成。表面的故事是正道的劍仙和同邪惡的怪魔之間的斗爭。劍仙和怪魔都要逃脫「道家四九天劫」,即每四百九十年一次的劫難。不同的是,劍仙以行善來避劫,而怪魔用行惡來逃難。兩方面寓示了一種共同的形而上意義:人對自身命運的不懈抗爭。書中「關於自然現象者,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山可役之走,人可化為獸,天可隱滅無蹤,陸可沉落無形;關於故事的境界者,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關於生命的看法,靈魂可以離體,身外可以化身,借屍可以復活,自殺可以逃命,修煉可以長生,仙家卻有死結;關於生活方面,不食可以無飢,不衣可以無寒,行路可縮萬里成尺寸,談笑可由地室送天庭;關於戰斗方面者,風霜水雪冰,日月星雲氣,金木水火土,雷電光聲磁……」(徐國楨《環珠樓主論》1949)。想像天馬行空。環珠樓主的小說還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舉凡道、釋、儒,經史子集,醫卜星象,天文地理,詩詞書畫,風俗民情,無不與武俠融會貫通。影響深遠,直至當代港台新武俠。
『貳』 武俠小說作者名單
作者太多,說不完,給你著名的。1.還珠樓主,奇幻仙俠宗師。 2.古龍,新派武俠宗師暨開創者。 3.金庸,頂尖的舊派武俠與新派武俠的中間承接人,因《鹿鼎記》而排第三。 4.梁羽生,頂尖的舊派武俠與新派武俠的中間承接人。 5.卧龍生,台灣武俠泰斗。 6.黃易,玄幻穿越泰斗。 7.司馬翎。 8.上官鼎。 9.諸葛青雲。 10.溫瑞安,作品雖然深入人心,但沒有新意,拾古龍牙慧,而後期更是亂搞,如大量用一個字分段,文字橫七豎八排列,標題不知所雲。所以勉強排名第十。 11.伴霞樓主。 12.慕容美。 13.孫玉鑫。 14.柳殘陽。 15.獨孤紅。 16.雲中嶽。 17.蕭逸。 18.奇儒。 19.秋夢痕。 20.李涼。 民國十大武俠名家排名不分先後: 平江不肖生,趙煥亭,姚明哀,顧明道,文公直,王度廬,朱貞木,鄭證因,宮白羽,還珠樓主。 台灣十大武俠名家: 1.古龍,2.司馬翎,3.卧龍生,4.上官鼎,5.諸葛青雲,6.伴霞樓主,7.慕容美,8.孫玉鑫,9.柳殘陽,10.獨孤紅。 不得不提的名家: 於東樓,陳青雲,夢入神機,樹下野狐。
『叄』 民國武俠小說家朱貞木是怎樣死的
朱貞木,本名朱楨元,字式顓,浙江紹興人,生卒年不詳。
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天津電話局和日方電信公司工作,篆刻、詩書、文章俱佳,可稱藝文雙絕。據二十年代中期在天津電話局與朱貞木曾為同事的老報人吳雲心回憶:「其公餘作畫,並治印,皆達到一定水平,文章亦清麗,是一典型之幕僚人才……天津電話局在日偽時期一度在英租界抗拒日偽接管,是時朱尚在電話局。後在日方電信公司工作。日本投降後,電信局復員,朱離局。」
三十年代初,朱貞木見同事李壽民(還珠樓主)撰寫的《蜀山劍俠傳》風靡文壇,於是操刀進入武林俠壇。其早期作品《飛天神龍》、《煉魂谷》、《艷魔島》系列受還珠樓主影響甚深,後來便自出新意,以《虎嘯龍吟》、《七殺碑》、《羅剎夫人》為代表作。其創作的武俠作品還有《七殺碑》、《蠻窟風雲》、《庶人劍》、《塔兒岡》、《玉龍崗》、《龍崗女俠》、《苗疆風雲》、《五獅一鳳》等,此外還著有歷史小說《闖王外傳》、《翼王傳》等。
與「奇幻仙俠派」還珠樓主、「社會反諷派」白羽 、「幫會技擊派」鄭證因 、「悲劇俠情派」王度廬共稱「北派五大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朱貞木不知所終,這給對他的研究帶來了困難。
註:所以,你這個問題是沒有答案的。
『肆』 有沒有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
王度廬先生就是民國時期武俠大家的代表人物
《鶴驚昆侖》,《卧虎藏龍》,《鐵騎銀瓶》等著作便出自他手
尤其以卧虎藏龍被拍成電影後,更是名聲顯赫
另外還有平江不肖生,20年代俠壇首座,領導南方武俠潮流。
一部《江湖奇俠傳》堪稱是第一部真正的武俠小說,以前的一般都是公案小說或評書。
『伍』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者都有誰
老點的有金庸,古龍,梁羽生,黃易,倪匡,現在寫武俠比較好的有 鳳歌,小鍛,沈瓔瓔,步非煙,時未寒還有溫瑞安,不過我個人不喜歡他的作品。
『陸』 近代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是誰
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首先有被稱為「南向北趙」的等一批開風氣的武俠小說作家,平江不肖生更是被譽為「民國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代表作有《江湖奇俠傳》、《俠義英雄傳》等;趙煥亭則有《奇俠精忠傳》留世
在三十年代後,最有名的武俠小說家便有北派五大家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主要分為還珠樓主的神怪武俠小說,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鄭證因的技擊武俠小說和王度廬的言情武俠小說等四大派武俠小說。
在民國武俠小說作家中,還珠樓主也許是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半文半白的語言,儒、佛、道的精神哲理,都溶匯貫通於小說之中。其著名小說有《蜀山劍俠傳》、《青城十九俠》和《雲海爭奇記》等40部。白羽的社會武俠小說在武俠與社會生活方面結合得是十分緊密的,他受魯迅、周作人兄弟和新文化運動影響很深,本身又是記者出身,他常常是通過武俠思想與社會現實的脫節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在寫武俠們的可敬可愛的同時,也寫出了他們在現實社會中的悲壯、感慨與無奈。他的代表作是《十二金錢鏢》、和描寫白蓮教起義的《黃花劫》等。鄭證因當年的《鷹爪王》八部曲出手就不凡,他將武俠的豪氣與精妙的武術與驚險的情節融為一體,並特別注重武術技巧的描寫。其一生一共創作了一百〇二部作品,為當時作家之最。被人稱為技擊武俠小說一點也不為過。
而王度廬的武俠小說則重言情,寫到生死纏綿處,常惑人至深。後起的港、台武俠小說,也大多走的他開拓的這條「悲劇俠情」的路子。他的主要代表作就是《卧虎藏龍》等「鶴鐵五部作」。而他們中最具傳奇色彩的則是還珠樓主李壽民,他七歲便登峨眉、青城學氣功,十六歲與才女文珠相戀,因家變而失戀,寫《蜀山劍俠傳》時,筆名還珠樓主,就是用於紀念文珠的。後與大富豪之女孫經洵的婚姻更是轟動一時,孫父曾反對這樁婚姻以「拐帶良家婦女」的罪名將其告上法庭,而孫經洵則在庭審時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婚姻自由,使其無罪開釋,一時傳為美談,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還珠樓主李壽民本人,在「七七」事變後,因拒絕出任日寇偽職,被抓到日本憲兵隊受盡嚴刑拷打達七十天,仍威武不屈,令人敬嘆!他的作為本身,也充滿著一種俠義精神。一九五八年,一篇「不許還珠樓主繼續放毒」的文章,卻使他讀後因悲憤而腦溢血,此後病榻兩年有餘,口授完長篇小說《杜甫》後,對夫人孫經洵說你要多保重後,溘然長逝,令人惑嘆!
『柒』 除了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還有哪些著名的武俠小說家
武俠小說,金庸之外,最有名的當屬梁羽生和古龍兩個。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那是武俠小說最為流行的一段時期。現在40到60歲之間的人,幾乎都有過那種「爭相傳閱」的經歷。
和金庸同時期的武俠小說「高手」,梁羽生和古龍之非常有名氣的。實際上,至今在評價武俠小說大家的時候,一般以「金、古、梁」為武俠三巨頭相稱。三人的作品都是各有千秋。畢竟,從文學作品來說,自古文無第一,很難說誰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客觀地說,我們只能評價他們作品的傳播程度。
當然,上世紀是武俠小說發展的黃金時期,金庸梁羽生古龍之外,還有非常多的武俠名家。像溫瑞安、卧龍生等等。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捌』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者都有誰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作品相信沒有不知道的!金庸一生只寫過十五部作品!除《越女劍》外,金庸把其餘十四部作品的第一個字連成了一幅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十四部作品不用說大家也該都知道是哪十四部吧。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漢族。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48歲。相信大古龍都不陌生!其經典作品《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多情劍客無情劍》即《小李飛刀》、《蕭十一郎》、《絕代雙驕》等多次被翻怕成影視劇!最近熱播的《飄香劍雨》也是古龍作品
3、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品《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雲海玉弓緣》等!
4、溫潤安!原名溫涼玉,1954年1月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中文系肄業。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香港戶籍。代表作品《四大名捕》系列、《布衣神相》、《驚艷一槍》等!
5、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年出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作家!2017年4月5日病逝,享年65歲。代表作品《大唐雙龍傳》《尋秦記》《覆雨翻雲》
6、卧龍生!卧龍生本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代表作品《金劍鵰翎》《仙鶴神針》《天劍絕刀》《降雪玄霜》!90年代亞視經典影視劇《雪花神劍》 就是改編自《降雪玄霜》!
7、蕭逸!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原名蕭敬人!代表作品《馬鳴風蕭蕭》《甘十九妹》《飲馬流花河》《無憂公主》等!由以《甘十九妹》最為經典!
8、倪匡!原名倪聰,字亦明,1935年5月30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寧波,著名小說家,與金庸、黃沾和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代表作品《六指琴魔》!除了之外《原振俠》系列和《衛斯理》系列曾被改編拍攝成影視劇!
9、還珠樓主!原名李壽民(1902年——1961年),四川省長壽縣(今重慶市長壽區)人,筆名還珠樓主,曾被譽為「現代武俠小說之王」,代表作品《蜀山劍俠傳》!最近熱播的仙俠劇《蜀山戰紀之踏火行歌》就是根據《蜀山劍俠傳》改編的!
10、黃鷹!本名黃海明(1956.10.28——1992),又名黃明,另有筆名「盧令」。1956年10月28日生於北京。原籍廣東中山,「靈異推理派」作家。代表作品《天蠶變》《大俠沈勝衣》!除此之外黃鷹還是90年電影《笑傲江湖》和電影《僵屍先生》的編劇!
『玖』 武俠小說四大著名作家是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 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3、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4、溫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 區,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香港戶籍。
5、 司馬翎 :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6、蕭逸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7、卧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 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
『拾』 武俠小說作家有哪些
1、古龍(1938年6月7日一1985年9月21日),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南昌,漢族。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
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
古龍作品特色
古龍的小說弱化了武功在武俠小說中的功用,表達了對武功武力的限制及使用武力的許可權限制與責任擔當。
從古龍早期的作品《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到中期的《絕代雙嬌》、《楚留香》,到後期《天涯·明月·刀》,《流星·蝴蝶·劍》,古龍的寫作風格一直在變化,他開創了一種武俠的流派。作為一個寫作者來看,這是一種突破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