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網路小說是白描寫法嗎

網路小說是白描寫法嗎

發布時間: 2023-01-30 03:15:19

1. 網路小說如何描寫人物的表情和神態【網文寫作技巧】

表情和神態描寫都屬於人物的心理側寫…

所以,不妨先從人物心理變化著手…

這里有兩個問題:

一、你的場景、情節、對話中用神態描寫去突出心理變化是否合適、必要?

二、你的這段神態描寫要達到一種怎樣的目的,想給讀者傳遞怎樣的信息?

任何一種描寫都不是為了炫技。

心理側寫尤其注意切入時機…

許多人都習慣性的喜歡皺個眉,撇個嘴,撓個頭…

最後描寫效果只會是啰嗦、重復、僵硬。

神態描寫,第一步要明白「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不要習慣性的去濫用神態描寫…

舉例:假設一個場景,男主向女主求婚。

設計簡單一些,兩人家裡慶祝女主生日,男主准備了鮮花戒指突然求婚…

但是女主卻中途反悔,還沒有下定決心…

這整個過程看似用表情描寫的時機很多,比如進門的時候可以寫表現男主緊張…

蛋糕登場的時候可以寫女主的開心…

兩人間的對話都可以有微妙的表情變化…

但是…這些神態描寫真的必要麼?

如果對話中不插入表情刻畫,對故事有影響么,顯然沒有…

想要表現男主的策劃,內心獨白和旁白描寫都比細微的神態描寫更方便說明故事…

這個情境中的「刀刃」時機在於女主接到求婚時,所表現出來的反應…

震驚,訝異,不敢相信…

這一瞬間才是神態描寫最佳出場的時機…

哪怕此時你的神態描寫僅僅是瞪個眼,讀者也能迅速捕捉到女主的心理…

如果此時描寫女主是皺個眉,讀者都會立即意識到,完蛋,這事情要糟…

這種能夠讓讀者把握住的瞬間,才是神態描寫最佳的表現時機…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三個結論:

一、神態描寫「寧缺毋濫」。

二、神態描寫需要帶有強烈的目的性。

三、神態描寫的時機在於讀者能夠下意識把握到表情變化效果的瞬間。

神態描寫的表達方式。

基本上所有的描寫都可以分為,詳寫和略寫,亦或細描與白描。

這不只是篇幅長短的區分…

什麼時候一筆帶過,什麼時候細致入微,這是時刻都需要自行判斷的…

一般情況下,詳寫的比例很少,篇幅中佔比不會超出百分之十。

一個神態什麼時候需要詳細描寫…

當你需要炫技的時候,需要一個完整畫面感來刻畫人物整體心理變化的時候…

這種機會,寫書過程中其實並不多見…

因該,詳細的神態描寫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頻率要控制,一般情況下盡量不超過三章兩次,反轉高潮等情節可以適當增加。

二、圍繞著人物心理變化去寫表情和神態,而不是為了寫表情而去寫表情。

……

簡略的神態描寫其實更考驗筆力。

這方面第一個問題是詞彙量的積累,基本功是否扎實…

許多人剛入門的時候只會一個笑了笑…

但是僅僅一個笑也分很多種:

微笑、傻笑、冷笑、奸笑、偷笑、啼笑、嘲笑、恥笑、譏笑、強笑、狂笑、浪笑、

相比一個簡單的笑了笑,哪個更能反應人物的心理變化…

這僅僅只是第一層,基礎中的基礎…

再往後,微笑要怎麼加工…

職業化的微笑,發自內心的微笑,溫暖人心的微笑…

除此之外,成語,短句,側寫,等等…

文字加工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所有目的都是為了表現人物和心理,反應人物的狀態…

一般情況下,做到這一步,只要你的武器庫夠豐富,基本也就夠用了…

再往上走純粹是為了追求文筆,如何用更精準的方式去刻畫表情神態,既咬文嚼字了…

這方面有幾個小技巧可以分享一下…

想表達的更生動,便多琢磨動詞的應用。

想刻畫的更具體,便多琢磨名詞的應用。

想追求更燦爛豐富的人物情緒,便多琢磨多觀察現實中的實例,影視,書籍…

簡略的神態描寫需要注意:

一、簡練的文字風格,精確的情緒表達,這是神態描寫的核心…

二、盡量在人物表情發生大的變化時去寫,不要重復性的描寫…

……

2. 怎麼寫小說

寫小說是分長短的,不同的長短要求自然不一樣。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共通的,那就是首先得有一個故事脈絡的走向以及把握,長中篇需要一篇大綱,這樣才能更加准確的掌握自己的寫作內容。
至於更好的寫出一部小說,就不是一日之功了,需要閱讀大量的和要寫的小說相關的小說,先要知道明白別人是怎麼寫的,自己以後有所了解才能越寫越好。時常修改,完善自己的小說,也能看出自己小說的不足。
按我的觀點,寫小說大致能分成三個步驟,
一是白描階段,就是按照別人的作品,一點一點的描摹下來,吸收別人創作的好的東西。就像是把一張好畫蒙上一層薄紙,自己細細的描下來,不求神似,但求框架准確,整體把握對就好了。
二是臨摹階段,脫離別人的作品的框架,按自己的框架進行寫作,但是要注意他人運用的手法,既是看他人的小說是怎麼運用更高一層的手法進行創作的,不用再一點一點的照搬,二是要在臨摹之下,多一點自己的東西。就好比是張大千畫畫,雖然臨摹不少,卻是作品中有自己的風味。
三是脫手階段:這一階段的話,應該要完全放棄他人思想的束縛,完全按自己所想去做。要具有創新意識,不可篇篇雷同。
就我現在來看,網路上比較火的唐家三少等快餐寫手明顯沒做到這一點。而那些以成名的大家,則要好許多。
推薦文學類看看:池莉,蘇童。快餐類:我吃西紅柿。青春類:《夏有喬木雅望天堂》
純手打。
以上。

3. 白描的寫作手法

白描寫作手法是一種文學表現手法,主要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修飾與渲染烘托。

在文學創作上,白描作為一種表現方法,是指用最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描繪出鮮明生動的形象,中國優秀的古典小說《水滸》、《三國演義》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魯迅的作品,也有許多使用白描手法的範例。

詩詞中描寫的景物往往不止一個,其地位也不是並列的。襯托和對比就反映了景物描寫的角度和主次關系,襯托和對比都是把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而突出另一事物的特徵,但二者有著鮮明的差異,對比主要強調事物間的差異性,所列舉的事物都是並列關系,無主次之分。

4. 白描寫作手法

白描寫作手法指文學創作上的一種表現手法,即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可運用於小說、散文、詩詞的創作中。

白描是文學創作中描寫手法之一。也是中國文學中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的描寫手法。用最精練、最節省的文字粗線條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確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徵,不加渲染、鋪陳,而用傳神之筆加以點化,而魯迅的小說是白描的典範作品。

主要特點

(一)它不寫背景,只突出主體。中國優秀的古典小說和古典戲曲,就具有這種特點:不注重寫背景,而著力於描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特徵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出來。

(二)它不求細致,只求傳神。由於白描勾勒沒有其它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將精力集中於描寫人物的特徵,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

(三)它不尚華麗,務求朴實。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於作者抒發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

5. 文學作品中的白描

以下是我找到的有關「白描」的幾份資料:

白描,它沒有濃墨重彩的鋪陳,沒有任何形容和烘托,更沒有誇張,卻准確而又傳神地寫出了人或事物的形象。這就是採用白描手段所取得的功效。

白描,就是用簡括、精練、質朴的筆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徵進行描寫的方法。它不求細致與文飾,只求神似和形像,寥寥幾筆,就能寫出典型的輪廓和氣質。它原來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也是文學創作的一種表現手法,現在也是新聞寫作的一個重要特徵。

基本上,新聞大家都是運用白描方法的高手。作為語言藝術大師的毛澤東在其眾多的新聞作品中,常常用白描手法,只是輕輕幾筆,便把各類人物與場景寫得栩栩如生,使人感覺呼之欲出。

運用白描手法寫人狀物,確實能在給人以形象感的同時,增強真實感,使人有返璞歸真的感覺。這種方法從表面上看沒多少技巧,實際上卻蘊含著大巧,蘊含著更高難度的技巧,是高水平的眼力、智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相結合的結晶,是新聞寫作中的高層次體現。

當然,再高難度的寫作技巧,只要我們在實踐中認真學習,經常練習,也是完全可以掌握好的。正如魯迅先生在《作文秘訣》中所說:「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一些人寫作起來,常常違背了大師們的教誨,常有做作、賣弄之嫌:寫起景物來,就花呀草呀山呀水呀地嘮叨起來沒個完,形容詞寫上一大堆;寫起人物來,就講評式的空話說上一長串,毫無必要的約束,極盡誇張之能事;寫起評論來,不是簡潔地描述論據,而是把無關緊要的資料也要徵引一籮筐,唯恐讀者不知道自己肚子里有很多的墨水。結果,費的筆墨不少,卻沒能給讀者一點具體的印象,更別說生動感人了。這也說明,要掌握和運用好一種寫作技巧,也必須從端正對典型負責、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做起。

白描傳神(1)

白描,本是國畫的一種基本技法,指的是不著顏色,純用墨線勾描物象。我國素有「白描打底」的傳統,無論是畫人物肖像,還是花鳥山水,是工筆畫,還是水墨淡彩畫,都把白描勾勒當作繪畫之本。清人松年在《頤園論畫》中比較中西畫時就著重指出了國畫白描傳神的特點:「西洋畫工細求酷肖……但能明乎陰陽起伏,則洋畫無余蘊矣。中國作畫,專講筆墨勾勒,全體以氣運成,形態既肖,神自滿足。」畫理與文理相通。白描同樣是中國小說創作的一種基本技法。它在小說創作中主要表現為:不作靜止的、繁重的描摹,而是用最簡練的筆觸,勾畫一些富有特徵性的外部現象,使讀者通過自己的聯想,感受到描寫對象的整體品貌、內在生命和全部關系,得到美的享受。

《金瓶梅》的白描藝術是非常出色的。它一開始就得到了人們的贊嘆,明末崇禎本的批語曾多次指明其「純用白描」的特點,後世的批評家也屢屢提及,特別是張竹坡,在其《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讀法》中說:

讀《金瓶》,當看其白描處。子弟能看其白描處,必能自做出異樣省力巧妙文字來也。

張竹坡欣賞《金瓶梅》的白描手法,在第一回的總評中就加以強調,並作了具體分析。張評本《金瓶梅》的這一回寫幫閑應伯爵和謝希大來看西門慶時道:

只見應伯爵頭上戴一頂新盔的玄羅帽兒,身上穿一件半新不舊的天青夾縐紗褶子,腳下絲鞋凈襪,坐在上首;下首坐的,便是姓謝的謝希大。見

西門慶出來,一齊立起身來,連忙作揖道:「哥在家,連日少看!」西門慶讓他坐下,一面喚茶來吃,說道:「你們好人兒!這幾日我心裡不耐煩,不出來走跳,你們通不來傍個影兒!」伯爵向希大道:「何如?我說哥要說哩!」因對西門慶道:「哥!你怪的是,連咱自也不知道成日忙些甚麼?自咱們這兩只腳,還趕不上一張嘴哩!」

不久,十兄弟一起到玉皇廟結拜,當吳道官要他們排列次序時:

眾人一齊道:「這自然是西門大官人居長。」西門慶道:「這還是敘齒,應二哥大如我,是應二哥居長。」伯爵伸著舌頭道:「爺可不折殺小人罷了,如今年時,只好敘個財勢,那裡好敘齒,若敘齒,還有大如我的哩!且是我做大哥,有兩件不妥

:第一不如大官人有威有德,眾兄弟都服你;第二我原叫應二哥,如今居長,卻又要叫應大哥了。倘或有兩個人來,一個叫應二哥,一個叫應大哥,我還是應應二哥,應應大哥呢?」西門慶笑道:「你這掐斷腸子的,單有這些閑說的!」

這里,誠如張竹坡指出的:「描寫伯爵處,純是白描追魂攝影之筆。」這個幫閑「半新不舊」的打扮,宛如一個綢緞鋪「跌落下來」的幫嫖專家。一番巧言胡謅,油嘴滑舌,確使一個幫閑附勢的無恥小人「儼然紙上活跳出來」,「如聞其聲,如見其形」。作者在此寫應伯爵的衣著、行動、言語時都非常簡練,三言兩筆,卻寫得有聲有色,直露他的靈魂。這種朴實的白描勾挑,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不但能繪形,而且能傳神,達到了「形態既肖,神自滿足」的境界。

那麼,白描何以能傳神呢?關鍵是作家在描寫時並不停留在故事的生動和外形的畢肖上,而是首先著眼在寫心:「不惟能畫眼前,且畫心上。」所謂「寫心」,實際上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是寫相對穩定的性格特點;是寫此時此際的「各人心事」。《金瓶梅》的作者,就能「曲盡人情」,討出每個人物形象「心中的情理」,因而筆之所至,往往能抓住要害,恰到好處,正確、生動地凸現出人物的性和情。例如第五十一回吳月娘等娘兒們聽薛姑子、王姑子說佛法,接著又聽唱佛曲,宣念偈子。這時,潘金蓮不耐煩了,作者寫道:

那潘金蓮不住在旁先拉玉樓不動,又扯李瓶兒,又怕月娘說。月娘便道:「李大姐,他叫你,你和他去不是,省的急的他在這里恁有劃沒是處的。」那李瓶兒方才同他出來。被月娘瞅了一眼,說道:「拔了蘿卜地皮寬。交他去了,省的他在這里跑兔子一般。原不是那聽佛法的人!」

這段描寫扣緊了四個人的性格。潘金蓮好動,原不是聽佛法的人,當然坐不住。月娘信佛,看不慣金蓮的騷動,但她心地寬厚善良,還是放她們走了。孟玉樓是乖人,在大婦月娘面前,在眾人廣坐之中,是不會稍有越規之舉的,自然拉她「不動」。李瓶兒一般不大有主見,比較隨便,就跟著金蓮走了。短短一段,真是將「人各一心,心各一口,各說各是,都為寫出」。這里的關鍵是,作家對於「人各一心」,瞭然於胸中,因而他使筆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不離其個性,寫出來才神情畢肖。

《金瓶梅》的白描之所以能傳神,不但由於作者緊扣住了人物的性,而且也把握住人物的情,熟透了此時此際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動和感情狀態,「字字俱從人情做細,幽冷處逗出,故活潑如生」(崇禎本批語)。如第十二回寫西門慶發現琴童與潘金蓮私通,當場查到琴童「兒帶上露出錦香囊葫蘆兒」,認得是潘金蓮裙邊帶的物件,「不覺心中大怒」,但他不作進一步審問,就喝令:「與我捆起,著實打!」按照西門慶的狠毒性格,將這小廝結果性命,或送官置死也完全可能,但此時卻打了三十大棍,只命家人「把奴才兩個鬢與我捋了,趕將出去,再不許進門」就了事,這難道違背西門慶的性格嗎?不。崇禎本批得好:「不待審問的確,竟自打逐,似暴躁,又似隱忍,

妙得其情。」的確比較恰當地表現了這個自知做了王八的劊子手不想把醜事張揚出去的復雜的感情。再如第五十九回寫西門慶見潘金蓮養的貓嚇壞了官哥,一怒之下沖到金蓮房中將貓摔死。此時平素兇悍潑辣的金蓮竟「坐在炕上風紋也不動」,待西門慶出了門,才「口裡喃喃吶吶」地罵了一陣子。此處,崇禎本又批作者寫金蓮之情曰:「西門慶正在氣頭上,又不敢明嚷,又不能暗忍。明嚷恐討沒趣,暗忍又恐人笑,等其去後,卻哞哞刀刀作絮語,妙得其情。」這兩處「妙得其情」,純用白描,卻生動、准確地描繪了當時西門慶、潘金蓮的心境,因此不能不使人感到神情活現,如見其人。

《金瓶梅》作者用的是白描,重的是寫心。果戈理曾說:「外形是理解人物內心的鑰匙。」從讀者觀賞的角度來看,確是如此。反之,從作者創作的角度來看,則理解人物的內心才是把握外形的鑰匙。正因為《金瓶梅》的作者注意准確地把握住筆下形象的獨特個性和此時的心情去簡筆勾挑,遂能捕捉住最能顯現人物精神生命的外部特徵,達到傳神的藝術境界。它其白描之處,往往即傳神之筆。形神畢肖就是其白描藝術成熟的標志。

白描手法、夾敘夾議、真切自然

這篇紀念文字通篇用白描手法,夾敘夾議,真切自然,語言朴實無華,敘事平實無奇,既無華美的詞藻,也無新奇的想像,卻寫得意蘊深廣,耐人尋味。所謂「白描」,原指小說塑造人物採用的一種手法,講究以簡潔的筆墨勾勒人物形象,不用襯托或少用襯托,讓人物用自己的語言、行動去「塑造」自己,而作者卻要隱蔽起來。它的好處是以少勝多、真切凝煉。白描手法運用於雜文,主要體現在作者對於人物那些富於思想性格特徵的言論和行為的記述,在行文上一般表現為復述和引用,或簡明的勾勒。如本篇寫柔石和殷夫,並沒有全面地描寫他們的身世,他們的文學事業,他們的喜怒哀樂;而只是寫了他們的幾件事、幾個生活片斷。如寫初次與殷夫見面,殷夫來信說「很悔和我相見,他的話多,我的話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種威壓似的」。這簡明的一筆,卻使人物具象化,表現了殷夫的坦率和青年人常有的自尊。又如寫魯迅與殷夫第三次相見:
「我記得是在一個熱天。有人射門了,我去開門時,來的就是白莽,卻穿著一件厚棉袍,汗流滿面,彼此都不禁失笑。這時他才告訴我他是一個革命者,剛由被捕而釋出,衣服和書籍全被沒收了,連我送他的那兩本;身上的袍子是從朋友那裡借來的,沒有夾衫,而必須穿長衣,所以只好這么出汗。……」
這是從殷夫夏天穿厚棉袍說起,交代了他是一個剛從獄里出來的革命者,衣物被沒收了,又無夾衫,只好向朋友暫借厚棉袍了。用平淡朴實的文字寫出這件有點奇特的事,白描可謂到了逼真的程度,寫出了革命者的艱難和樂觀的情懷。「彼此都不禁失笑」一語,可以給人無窮的回味。
又如寫柔石的「頗有點迂」,相信人們是好的:「我有時談到人會怎樣的騙人,怎樣的賣友,怎樣的吮血,他就前額亮晶晶的,驚疑地圓睜了近視的眼睛,抗議道,『會這樣的么?——不至於此罷?……」這幾句白描之筆,既表現了柔石憨厚的天性,一身書生氣,同時從柔石那天真的言詞、笨拙的舉動中,也反映了他閱歷不深,看待世人過於簡單化、表面化的弱點。這些白描無疑溶進了作者的主觀感情,使人讀後感到柔石確實迂得可愛

作文秘訣

○魯迅○

現在竟還有人寫信來問我作文的秘訣。

我們常常聽到:拳師教徒弟是留一手的,怕他學全了就要打死自己,好讓他稱雄。在實際上,這樣的事情也並非全沒有,逢蒙殺羿〔2〕就是一個前例。逢蒙遠了,而這種古氣是沒有消盡的,還加上了後來的「狀元癮」,科舉雖然久廢,至今總還要爭「唯一」,爭「最先」。遇到有「狀元癮」的人們,做教師就危險,拳棒教完,往往免不了被打倒,而這位新拳師來教徒弟時,卻以他的先生和自己為前車之鑒,就一定留一手,甚而至於三四手,於是拳術也就「一代不如一代」了。

還有,做醫生的有秘方,做廚子的有秘法,開點心鋪子的有秘傳,為了保全自家的衣食,聽說這還只授兒婦,不教女兒,以免流傳到別人家裡去,「秘」是中國非常普遍的東西,連關於國家大事的會議,也總是「內容非常秘密」,大家不知道。但是,作文卻好像偏偏並無秘訣,假使有,每個作家一定是傳給子孫的了,然而祖傳的作家很少見。自然,作家的孩子們,從小看慣書籍紙筆,眼格也許比較的可以大一點罷,不過不見得就會做。目下的刊物上,雖然常見什麼「父子作家」「夫婦作家」的名稱,彷彿真能從遺囑或情書中,密授一些什麼秘訣一樣,其實乃是肉麻當有趣,妄將做官的關系,用到作文上去了。

那麼,作文真就毫無秘訣么?卻也並不。我曾經講過幾句做古文的秘訣〔3〕,是要通篇都有來歷,而非古人的成文;也就是通篇是自己做的,而又全非自己所做,個人其實並沒有說什麼;也就是「事出有因」,而又「查無實據」。到這樣,便「庶幾乎免於大過也矣」了。簡而言之,實不過要做得「今天天氣,哈哈哈……」而已。

這是說內容。至於修辭,也有一點秘訣:一要蒙朧,二要難懂。那方法,是:縮短句子,多用難字。譬如罷,作文論秦朝事,寫一句「秦始皇乃始燒書」,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須翻譯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瞭然才好。這時就用得著《爾雅》,《文選》〔4〕了,其實是只要不給別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5〕也不妨的。動手來改,成為「始皇始焚書」,就有些「古」起來,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簡直有了班馬〔6〕氣,雖然跟著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這樣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稱為「學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雜志上投稿。

我們的古之文學大師,就常常玩著這一手。班固先生的「紫色�聲,余分閏位」〔7〕,就將四句長句,縮成八字的;揚雄先生的「蠢迪檢柙」〔8〕,就將「動由規矩」這四個平常字,翻成難字的。《綠野仙蹤》記塾師詠「花」〔9〕,有句雲:「媳釵俏矣兒書廢,哥罐聞焉嫂棒傷。」自說意思,是兒婦折花為釵,雖然俏麗,但恐兒子因而廢讀;下聯較費解,是他的哥哥折了花來,沒有花瓶,就插在瓦罐里,以嗅花香,他嫂嫂為防微杜漸起見,竟用棒子連花和罐一起打壞了。這算是對於冬烘先生的嘲笑。然而他的作法,其實是和揚班並無不合的,錯只在他不用古典而用新典。這一個所謂「錯」,就使《文選》之類在遺老遺少們的心眼裡保住了威靈。

做得蒙朧,這便是所謂「好」么?答曰:也不盡然,其實是不過掩了丑。但是,「知恥近乎勇」〔10〕,掩了丑,也就彷彿近乎好了。摩登女郎披下頭發,中年婦人罩上面紗,就都是蒙朧術。人類學家解釋衣服的起源有三說:一說是因為男女知道了性的羞恥心,用這來遮羞;一說卻以為倒是用這來刺激;還有一種是說因為老弱男女,身體衰瘦,露著不好看,蓋上一些東西,藉此掩掩丑的。從修辭學的立場上看起來,我贊成後一說。現在還常有駢四儷六,典麗堂皇的祭文,輓聯,宣言,通電,我們倘去查字典,翻類書,剝去它外面的裝飾,翻成白話文,試看那剩下的是怎樣的東西呵!?

不懂當然也好的。好在那裡呢?即好在「不懂」中。但所慮的是好到令人不能說好醜,所以還不如做得它「難懂」:有一點懂,而下一番苦功之後,所懂的也比較的多起來。我們是向來很有崇拜「難」的脾氣的,每餐吃三碗飯,誰也不以為奇,有人每餐要吃十八碗,就鄭重其事的寫在筆記上;用手穿針沒有人看,用腳穿針就可以搭帳篷賣錢;一幅畫片,平淡無奇,裝在匣子里,挖一個洞,化為西洋鏡,人們就張著嘴熱心的要看了。況且同是一事,費了苦功而達到的,也比並不費力而達到的的可貴。譬如到什麼廟里去燒香罷,到山上的,比到平地上的可貴;三步一拜才到廟里的廟,和坐了轎子一徑抬到的廟,即使同是這廟,在到達者的心裡的可貴的程度是大有高下的。作文之貴乎難懂,就是要使讀者三步一拜,這才能夠達到一點目的的妙法。

寫到這里,成了所講的不但只是做古文的秘訣,而且是做騙人的古文的秘訣了。但我想,做白話文也沒有什麼大兩樣,因為它也可以夾些僻字,加上蒙朧或難懂,來施展那變戲法的障眼的手巾的。倘要反一調,就是「白描」。

「白描」卻並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6. 【技巧】寫小說需要懂得白描手法

愛好寫作之人無不想寫一本小說成為自己的代表作。

寫小說對文筆要求其實也不是很難與很高,只要作者寫作學會白描手法,把見過存在事情,用筆記敘下來,少些抒情少些議論即可。

為什麼不能抒情與議論?小說抒情與議論的事情不是作者乾的,是讀者乾的。作者只需要把畫面真實而又高於真實呈現給讀者就行。

讀者讀完小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有想法,很多議論。

恰恰就是作者的不點評留空白留想像,讀者才能有更多天馬行空想像,更多腦補畫面,更多腦補創作,也更加投入。

知道白描是寫小說關鍵,那麼怎麼樣提高白描技巧呢?

01 設計章節框架

框架結構是小說的三要素之一,尤其是從長篇小說,指的是小說各部分之間的內部組織構造和外在表現形態。如果是第一部小說字數不宜過多,10-20萬字為佳。

一部小說的結構過程,就是作家根據自己對生活的認識,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現主題的要求,運用各種藝術表現手法,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分輕重主次合理而勻稱的加以組織和安排的過程,包括小說作品情節的設計、人物的配備及主次關系、環境的安排以及整體的布置等。

寫第一部小說完成再完美,對於筆下人物性格,故事情節,起承沖突不需定位過高。

02 搜集細節素材

定好寫小說方向與背景,就需要下筆前做小說背景資料素材搜集。

人物搜集:人物搜集主要涵蓋了外貌,心理,穿著,動作神態,等方面,如果你不會描寫,或者不擅長描寫,可以搜集一些,還是那句話,看得多了自然就會了。

外貌穿著:描寫外貌穿著是塑造人物用的最多的手法。指的是不同人的長相,穿衣喜好,從外觀上能看到的。

動作神態搜集:例子:白子畫仰天大笑起來,雙目赤紅,滿臉都是淚水。

情節搜集,少了情節搜集,小說寫不成。把你看來的,聽到的情節搜集起來,等用的時候,換成不同的背景,加工一下,又是一個新的故事。

有了這些搜集的資料,還需要一間大倉庫,把它們分成類別儲存起來,每次寫的時候,去倉庫里看看,有沒有能用的著的,拿出來加工一下,成為一篇文章。

03 真實而生動的白描文章

文學創作中描寫手法之一,也是中國文學中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的描寫手法。

用最精練、最節省的文字粗線條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確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徵,不加渲染、鋪陳,而用傳神之筆加以點化,而魯迅的小說是白描的典範作品。

魯迅曾說: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

白描手法不僅可以運用於小說的描寫中,還可以運用於散文、詩詞的創作中。使用這種手法刻畫人物時,要求作者緊緊抓住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及人物的個性、經歷、言行的突出之點,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寫,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

【無戒學堂日更61天】

7. 白描寫法是什麼

白描

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即用墨線勾描物像而洋白菜顏色的一種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白描畫法多用於畫人物。這可分為兩派,一派出自於北宋大畫家李龍眠的,稱之為鐵線描,另一派出自於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的,稱之為蘭葉描。

這種繪畫技法,人們將它運用於文學創作的描寫中,形成為一種白描手法,即用最樸素最簡煉的筆墨,不事雕飾,不加烘托,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徵,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與景物的情態面貌。

魯迅曾說:「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作文秘訣》)魯迅不愧為白描聖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傑作。他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一文中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夠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可什麼陪襯拖帶也沒有。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在的花紙卻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對於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寫風月,對話也決不說到一大篇。」這是他在小說創作中成功運用白描手法的經驗之談。

白描手法,不僅可以運用於小說的描寫中,還可以運用於散文、詩詞的創作中。使用這種手法刻畫人物時,要求作者緊緊抓住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及人物的個性、經歷、言行的突出之點,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寫,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在作品中,作者有時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邊》,對年輕戰士小陳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寫:「他長得很矮,看樣子頂多也不過十八歲。圓的臉,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細長的疤痕,顯然是子彈掠過時留下的紀念。」作者將戰士小陳的體態特徵與戰斗中留下的傷痕聯結起來描寫,以突出表現他的勇敢精神。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魯迅小說中比比皆是,如對阿Q、祥林嫂、閏土等的描述。不僅如此,有時還有白描敘述人物的身世,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身世的介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作者抓住他「沒有進學」、「不會營生」、「好喝懶做」的性格特點,來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慘遭遇。有時,還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對話與行動細節,以表現人物性格。如《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這一回中,寫曹操擔心日後劉備可能成為與他爭奪天下的勁敵故意在飲酒之際對劉進行試探,問他誰是當世英雄?劉備此時正寄居曹操處,深怕曹操識破他奪取天下的雄心,對曹所問,故施韜晦之計,先是推託不知,繼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但當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他聞言吃了一驚,將手中匙筋,掉落於地。「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充滿德乃從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巧妙地借雷聲驚心將聞言失筋的緣故,輕輕掩飾過去,表現了劉備善於應變的性格。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時,要求作者用簡煉筆觸,對所描寫之物的特徵、狀貌作真實的勾畫。如杜宣的《井崗山散記》中,有段文字敘寫井岡山茅坪的「八角樓」,作者用樸素的語言,不作任何形容,簡明地寫房間內簡陋的陳設,重點介紹了「八角樓」名稱的由來:「房間內的光線不夠,所以在房間正中頂上,開了一個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這個樓叫做『八角樓』。」使用白描手法繪景時,要求作者用簡筆作粗線勾畫,組成生動的畫面。如宋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作者善於抓住夏日急雨的特點,以樸素的語言進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現了西湖夏季風雲驟變的奇景。

從白描寫人、狀物、繪景中,顯示出這一技法的幾個主要特點:

(一)它不寫背景,只突出主體。中國優秀的古典小說和古典戲曲,就具有這種特點:不注重寫背景,而著力於描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特徵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出來。如《三國演義》中,對趙子龍肖像的勾勒:「忽馬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僅用「身長八尺……」寥寥十二個字,就將趙子龍這位「威風凜凜」英俊勇武的少年將軍的神態突現了出來。

(二)它不求細致,只求傳神。由於白描勾勒沒有其它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將精力集中於描寫人物的特徵,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極善於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對歌妓船上伙計形象的勾畫:「那時一個伙計跨過船來,拿著攤開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裡,說,『點幾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裝出大方的樣子,向歌妓們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強將那歌折翻了一翻,卻不曾看清幾個字,便趕緊遞還那伙計,一面不好意思地說,『不要,我們……不要。』他便塞給平伯。平伯掉轉頭去,搖手說,『不要!』那人還膩著不走。平伯又回過臉來,搖著頭不要,『不要』,於是那人重到我處。我窘著再拒絕了他。他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過對這位伙計硬來兜攬生意的少許動作、神情和語言的描寫,將他的職業及性格特點突出表現出來,雖著墨不多,但頗為傳神。

(三)它不尚華麗,務求朴實。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於作者抒發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稱的詞人。在其詞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細膩,用語樸素流暢,無造作之態,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聲聲慢》,開端咱即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種疊字是最體現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卻用得恰到好處,十四字所設置的愁慘而凄厲的氛圍,與其處於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極為吻合,因此受到歷代詞論家所贊賞。往下寫風送雁聲,反增添了她思鄉的惆悵,還透露她惜花將謝的情懷,最後寫她獨坐無聊、內心極為苦悶之狀。作者對「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占滴滴」這種難挨時刻的心情刻畫,更是全用白描手法。秉筆直書,情真意切,如見肺腑。

白描技法要用好,需注意三點:

(一)要處理好與敘述的關系。敘述,是同描寫並列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敘述,除概括敘述外,尚有具體敘述。具體敘述是一種具體的交代,雖筆法粗疏,卻與白描的質朴簡潔相近。如果運用敘述手法表現事物的某一動態、風貌,簡練而傳神,獲得形象鮮明的描寫效果,就成為白描。因此可以說,白描是用敘述進行描寫。

(二)要重點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也不用曲筆或陪襯,但要突出描寫對象的特徵和情態。

(三)所用語言要省儉、概括、傳神。白描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的修飾語,而須用准確、簡潔的語言進行樸素、單純的描寫,做到既省儉,又傳神。特別須注意的是切民間用「油滑」之調和「八股」之腔,因為根柢淺薄的「油滑」與言之無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

8. 文學中什麼叫「白描」,請具體解釋下。

文學中的白描
是文學創作中描寫手法之一。也是我國文學中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的描寫手法。用最精練、最節省的文字粗線條地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要求作家准確的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徵,不加渲染、鋪陳,而用傳神之筆加以點化,而魯迅的小說是白描的典範作品。魯迅曾說:「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而已。」(《作文秘訣》)魯迅不愧為白描聖手,他的作品,也不愧是白描的傑作。他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一文中說:「我力避行文的嘮叨,只要覺得夠將意思傳給別人了,就寧可什麼陪襯拖帶也沒有。中國舊戲上,沒有背景,新年賣給孩子看的花紙上,只有主要的幾個人(但現在的花紙卻多有了背景了),我深信對於我的目的,這方法是適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寫風月,對話也決不說到一大篇。」這是他在小說創作中成功運用白描手法的經驗之談。
白描手法,不僅可以運用於小說的描寫中,還可以運用於散文、詩詞的創作中。使用這種手法刻畫人物時,要求作者緊緊抓住人物所處的特定環境及人物的個性、經歷、言行的突出之點,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寫,以表現人物的個性特徵。在作品中,作者有時用白描勾勒人物肖像,如峻青的《黎明的河邊》,對年輕戰士小陳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寫:「他長得很矮,看樣子頂多也不過十八歲。圓的臉,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細長的疤痕,顯然是子彈掠過時留下的紀念。」作者將戰士小陳的體態特徵與戰斗中留下的傷痕聯結起來描寫,以突出表現他的勇敢精神。這灰白描的人物肖像,在魯迅小說中比比皆是,如對阿Q、祥林嫂、閏土等的描述。不僅如此,有時還有白描敘述人物的身世,如魯迅在《孔乙己》中,對孔乙己身世的介紹:「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作者抓住他「沒有進學」、「不會營生」、「好喝懶做」的性格特點,來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慘遭遇。有時,還可用白描手法描述人物對話與行動細節,以表現人物性格。如《三國演義》「曹操煮酒論英雄」這一回中,寫曹操擔心日後劉備可能成為與他爭奪天下的勁敵故意在飲酒之際對劉進行試探,問他誰是當世英雄?劉備此時正寄居曹操處,深怕曹操識破他奪取天下的雄心,對曹所問,故施韜晦之計,先是推託不知,繼而是「王顧左右而言他」,但當曹操指明:「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他聞言吃了一驚,將手中匙筋,掉落於地。「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充滿德乃從容俯首拾筋曰:『一震之威,乃至於此。』」巧妙地借雷聲驚心將聞言失筋的緣故,輕輕掩飾過去,表現了劉備善於應變的性格。
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時,要求作者用簡練筆觸,對所描寫之物的特徵、狀貌作真實的勾畫。如杜宣的《井岡山散記》中,有段文字敘寫井岡山茅坪的「八角樓」,作者用樸素的語言,不作任何形容,簡明地寫房間內簡陋的陳設,重點介紹了「八角樓」名稱的由來:「房間內的光線不夠,所以在房間正中頂上,開了一個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這個樓叫做『八角樓』。」使用白描手法繪景時,要求作者用簡筆作粗線勾畫,組成生動的畫面。如宋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作者善於抓住夏日急雨的特點,以樸素的語言進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現了西湖夏季風雲驟變的奇景。

從白描寫人、狀物、繪景中,顯示出這一技法的幾個主要特點:
(一)它不寫背景,只突出主體。中國優秀的古典小說和古典戲曲,就具有這種特點:不注重寫背景,而著力於描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特徵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突現出來。如《三國演義》中,對趙子龍肖像的勾勒:「忽馬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僅用「身長八尺……」寥寥十二個字,就將趙子龍這位「威風凜凜」英俊勇武的少年將軍的神態突現了出來。
(二)它不求細致,只求傳神。由於白描勾勒沒有其它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將精力集中於描寫人物的特徵,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朱自清的散文極善於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如他在《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中對歌妓船上伙計形象的勾畫:「那時一個伙計跨過船來,拿著攤開的歌折,就近塞向我的手裡,說,『點幾出吧!』……我真窘了!我也裝出大方的樣子,向歌妓們瞥了一眼,但究竟是不成的!我勉強將那歌折翻了一翻,卻不曾看清幾個字,便趕緊遞還那伙計,一面不好意思地說,『不要,我們……不要。』他便塞給平伯。平伯掉轉頭去,搖手說,『不要!』那人還膩著不走。平伯又回過臉來,搖著頭不要,『不要』,於是那人重到我處。我窘著再拒絕了他。他這才有所不屑似的走了。」作者通過對這位伙計硬來兜攬生意的少許動作、神情和語言的描寫,將他的職業及性格特點突出表現出來,雖著墨不多,但頗為傳神。
(三)它不尚華麗,務求朴實。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於作者抒發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宋朝的李清照是位以白描著稱的詞人。在其詞作中,她直抒胸臆,感情真率細膩,用語樸素流暢,無造作之態,有自然之美。她的代表作《聲聲慢》,開端咱即連用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種疊字是最體現人工的地方,而作者卻用得恰到好處,十四字所設置的愁慘而凄厲的氛圍,與其處於國破家亡夫死的悲慘遭遇中的孤寂愁苦心境極為吻合,因此受到歷代詞論家所贊賞。往下寫風送雁聲,反增添了她思鄉的惆悵,還透露她惜花將謝的情懷,最後寫她獨坐無聊、內心極為苦悶之狀。作者對「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占滴滴」這種難挨時刻的心情刻畫,更是全用白描手法。秉筆直書,情真意切,如見肺腑。

白描技法要用好,需注意三點:
(一)要處理好與敘述的關系。敘述,是同描寫並列的另一種表達方式。敘述,除概括敘述外,尚有具體敘述。具體敘述是一種具體的交代,雖筆法粗疏,卻與白描的質朴簡潔相近。如果運用敘述手法表現事物的某一動態、風貌,簡練而傳神,獲得形象鮮明的描寫效果,就成為白描。因此可以說,白描是用敘述進行描寫。
(二)要重點突出。白描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也不用曲筆或陪襯,但要突出描寫對象的特徵和情態。
(三)所用語言要省儉、概括、傳神。白描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的修飾語,而須用准確、簡潔的語言進行樸素、單純的描寫,做到既省儉,又傳神。特別須注意的是切民間用「油滑」之調和「八股」之腔,因為根柢淺薄的「油滑」與言之無物的「八股」是同白描不相容的。

9. 小說的表現手法一般有哪些

小說的表現手法一般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白描和細描,側面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肖像描寫指對人物的外在特徵,比如容貌、服飾、姿態、氣派的描寫。生動的肖像描寫可以做到「以形傳神」。因為人物的外表體現著人物的內心世界,體現著人物的內在思想活動。肖像描寫在記敘文和小說里運用較多。
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有這樣一段:「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她的舊圍裙里兜著許多火柴,手裡還拿著一把。」這段文字描寫了小女孩的最突出的特徵就是「赤著腳」,其次是身上帶著許多火柴。這段肖像描寫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點,也形象地反映了小女孩的悲慘境遇。
行動描寫:
指對人物行為動作的描寫,它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椿齡畫薔痴及局外》中的一段:「寶玉拿眼隨著簪子的起落,一直到底,一畫、一點、一勾的看了去,數一數,十八筆,自己又在手心裡拿指頭按著他方才下筆的規矩寫了,猜是個什麼字,寫成一想,原來就是薔薇花的『薔』字。……」這段文字描寫了寶玉偷看椿齡畫「薔」的經過,文筆之細膩,令人感嘆。用寶玉的一系列模仿畫字的動作,表現了寶玉對於女孩兒的關心與憐愛,更給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
語言描寫:
指對人物語言的描寫。俗話說,言為心聲。人物語言是其思想的直接體現,所以語言描寫也是表現人物的重要手段。比如孫犁的《荷花澱》有一段精彩的人物對話:
「聽說他們還在這里沒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緊的話,得和他說說。」
「聽他說,鬼子要在同口安據點。……」水生的女人說。
「哪裡就碰得那麼巧?我們快去快回來。」
「我本來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麼看頭啊!」
這是很著名的一段對話,出自於《荷花澱》里幾位婦女之口。他們的丈夫離開了家,准備去前線,她們的內心都想見自己的丈夫,但是,迫於社會環境和當時人們的思想局限,不敢大膽表露自己的心聲,每個人都不直接說是自己想見丈夫,而是找出其他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借口,為自己遮掩。這五句話真切地反映了五位婦女的思想活動和內心世界,也從側面反映了她們的聰明可愛,而且每一句話都代表了不同的性格。這段語言描寫對表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起到了重要作用。
心理描寫:
指對人物的思想活動的描寫,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只是要提醒大家注意,心理描寫也要注意描寫角度,在第一人稱及全知敘事的情況下才可以有心理描寫,第二人稱及第三人稱都不能有心理描寫。
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一段心理描寫:「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白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這是一種幻覺,也是一種心理活動。這種幻覺正是小女孩的心願。這是一篇小說,用的是全知敘事。如果在寫作的過程中碰到是第一人稱,但是文中又有第二個人物時,就不能以「我」的口氣去寫第二個人物的心理活動,只能寫「我」的心理活動。
環境景物描寫:
環境景物描寫又分自然景物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環境景物描寫主要有烘託人物、渲染氣氛、傳達感情等作用。比如老舍寫的《林海》中有一段:「目之所及,哪裡都是綠的。的確是林海。群嶺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種綠顏色呀: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恐怕只有畫家才能夠寫下這么多的綠顏色來呢!」這是一段自然景物描寫,主要展示了林海之綠。這段描寫在渲染氣氛的同時,也傳達了作者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在運用環境景物描寫時,要注意它與文中人物或事件的關系,不要為描寫而描寫,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所謂社會環境描寫包括時代風貌、民俗風情、城鄉建築、住所陳設等。比如《少年閏土》(魯訊小說《故鄉》的節選)中有這樣一段:「這祭祀,說是三十多年才能輪到一回,所以很鄭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講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這一段就屬於民風民俗的社會環境描寫。這段描寫作用是很大的,因為只有在准備這種盛大的祭祀活動時,人手不夠,才會叫閏土來幫忙。這段民俗的描寫成了少年閏土出場的緣由。我們可以看出,這段社會環境的描寫,目的非常明確。
人物描寫與環境景物描寫的關系。從文章總體上說,人物描寫、環境景物描寫都要服從主題的需要。在這個大前提下,如果是寫人的文章,環境景物描寫當然應該服從於人物描寫的需要,環境景物描寫應該是為人物描寫起一種烘托的作用,像前面提到的《少年閏土》中的民風民俗的描寫;如果文章本身就是以寫環境景物為主,當然環境景物是主角,像前面提到的《林海》。當兩種描寫同時存在的時候,人物描寫與環境景物描寫就都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映襯的。
全景式和特定式場面描寫,都屬於場面描寫。所謂全景式場面描寫就是把有關場景的各個方面都做出清楚的交代,對於人物的活動則採取略寫的方法,做總的描寫。這種全景式場面描寫,一般在描寫重大事件時運用的頻率比較高。比如《開國大典》中的一段描寫:「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成丁字形。丁字形一橫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並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牆,城牆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相交點南面的場中,挺立著一根22米高的電動旗桿。」這是一段典型的全景式場面描寫,對開國大典的會場做出了宏觀的描述,就像是電影中的全景鏡頭。
所謂特定式場面描寫就是在總體的場面描寫中,著重寫一個人物或一個物件,其他人或物都是陪襯。比如《開國大典》中倒數第二段:
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射入天空。天上是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是萬萬千千的燈火一片紅。群眾遊行就在這時候開始,遊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就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台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舉手向群眾招呼,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
這段文字的前三行仍然是場面描寫,但它只是一個鋪墊,這段主要要寫的是遊行。這個場面描寫的主體場面是天上是禮花,地上是燈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又有一個具體的著重表現的場面,即遊行。這種特定式場面描寫要注意詳略的區別,一定要主次分明。
記敘文中的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對一些細枝末節的刻劃與描繪。既可以用來記人、記事,又可以用來寫景、狀物。所以它在記敘文中應用比較頻繁。
細節描寫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是要以小見大。細節描寫所關照的對象很小,雖然看上去不起眼兒,但是卻能表現大的主題。它是用最微小的事情來表現最豐富的內涵。細節描寫的目的性很強,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就不能叫細節描寫,所謂的細節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比如《儒林外史》中第五回寫到一個嚴監生。他在臨死前三天已經不能講話,但是他總是向人伸出兩個手指。許多人都猜不出其中的意思。最後還是他的妾猜到了他的想法。對他說:「……你是為那燈盞里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費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莖就是了。」果不其然,燈草剛被挑掉,他就合上眼了。這個細節把這個土財主的守財奴丑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像這樣的細節描寫,可以強化人物的性格特點,雖然寥寥數筆,但是事半功倍,給讀者留下了鮮明的印象。這是成功的細節描寫。
二是要典型。所謂典型就是要選擇那些有較強表現力的細節,而不是那種一般化的、瑣碎的、平庸的內容。為什麼要強調典型呢?因為如果細節描寫不夠典型的話,這樣的內容就只能起相反的作用,會給人一種冗贅的感覺。像上面提到的《儒林外史》的例子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細節描寫。有兩莖燈草同時點著,嚴監生甚至都不能閉眼,苦苦熬了三天。這把守財奴的本性刻劃得入木三分。
三是要真實。細節描寫是為了表現人物、寫景狀物更生動、更富有表現力。如果所寫的細節不真實的話,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還會給讀者留下不好的印象。與其有這樣的細節還不如沒有。
白描和細描
白描是從繪畫的術語中借用來的。它原意指中國國畫的畫法之一,是指用墨線勾描的,素淡的,不著顏色的畫法,也有的略施淡墨。寫作理論借用來作為一種表現手法。指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和渲染,把形象鮮明、生動地勾勒出來的一種寫法。白描的特點是風格質朴,不事渲染。魯迅先生在《作文秘訣》里對白描有專門的解釋:「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
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中的第一段: 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她從家裡出來的時候還穿著一雙拖鞋,但是有什麼用呢?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麼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她穿過馬路的時候,兩輛馬車飛快地沖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隻怎麼也找不著,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著跑了。他說,將來他有孩子可以拿它當搖籃。
這段描寫沒有任何的修飾,描寫了小女孩的悲慘境遇。文字雖然朴實無華,但卻把小女孩的無助與無奈、貧寒交迫的現狀真切而形象地勾勒出來了。這是典型的白描。
白描的寫法運用得好,文章會呈現淡雅的風格。相反,如果運用不好,文章會給人平淡無味的感覺。總之,白描的運用要十分精練才好。
細描,也是從繪畫的術語中引進來的概念。原指繪畫中的工筆。細描也叫工筆描寫。細描的特點是,描寫細膩、全面。
如巴金《日出》的一段:「果然,過了一會兒,那裡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沖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也突然有了光彩。」作者用十分細膩的手法,一筆一筆描繪了日出的全過程,可謂精雕細琢。細描的效果是,常給人身臨其境的感受。
運用細描要注意,凡做細描的對象一定是文章中的重中之重,而且是直接關繫到文章的核心的內容。如果作者將文章中次要的材料做細描了,文章就會出現混亂,就會沖淡主題。
側面描寫:
也叫烘托或襯托,指對描寫對象採取一種間接的表現手法,是從對其他事物、人物的描寫中來形容、渲染,以突出描寫對象的藝術手法。簡單說就是不直截了當地描寫客觀事物,而是在描繪其它事物的過程中去襯托這個客觀事物,以次要襯主要。就像宋代一位畫家說的那樣:「山欲高,盡出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這段話形象而准確地表達了烘托的概念。
側面描寫有多種方法,可以引用他人的語言(包括對話);可以從旁觀者的反映來側面描寫;還可以運用擬人手法來側面描寫。
比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最後,寫了一段伯父家的女傭阿三的事情,並且引用了阿三的話:「周先生自己病得那麼厲害,還三更半夜地寫文章。有時候我聽著他一陣陣接連不斷地咳嗽,真替他難受。他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在乎,倒常常勸我多休息,不叫我乾重活兒。」這段內容沒有直接寫伯父,而是通過伯父家的女傭來側面描寫伯父。側面描寫雖然是以次要襯托主要,但是給人的感覺卻是十分真切的。
側面描寫一方面可以使文章內容富於變化,另一方面也給讀者留下想像的空間,是小說創作和記敘文寫作常用的方法。

熱點內容
小說男主魅力排行榜 發布:2025-07-10 20:32:46 瀏覽:133
言情都市小說有姐弟同居 發布:2025-07-10 20:21:06 瀏覽:727
推薦聽書的公眾號 發布:2025-07-10 20:19:00 瀏覽:619
日本輕小說神作推薦無敵 發布:2025-07-10 20:18:58 瀏覽:738
免費小說閱讀網入骨情債共纏綿 發布:2025-07-10 20:15:20 瀏覽:639
蘇寧閱讀免費電子書小說全集閱讀 發布:2025-07-10 19:58:05 瀏覽:199
全文免費的小說婚姻是座墳 發布:2025-07-10 19:54:43 瀏覽:534
2016年完整版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0 19:42:21 瀏覽:199
悅續免費小說 發布:2025-07-10 19:40:54 瀏覽:643
校園全能高手盤龍小說 發布:2025-07-10 19:25:59 瀏覽: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