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黃裳的武俠小說
Ⅰ 《射鵰英雄傳》中的隱藏角色黃裳,究竟是什麼來頭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
在《射鵰英雄傳》中,黃裳是其中的隱藏角色,《九陰真經》的作者,武林中的傳說人物。作者介紹說黃裳本是北宋朝廷的文官,在編纂道家典藏時領悟了道家的絕頂武功,後來因殺死眾多明教高手而引發各門各派的仇家,為了報仇而研究仇家武功,最終寫下震古爍今的《九陰真經》。那在《射鵰英雄傳》中怎麼引出這個人物的呢?看過書或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周伯通向郭靖講述了《九陰真經》的來歷和黃裳的生平事跡。《九陰真經》源自道家法天自然之旨,驅魔除邪是為葆生養命,所以記載的是中原的道家武學,正大光明,博大精深,所錄的都是最秘奧精深的武功,破解各家各派招數的武學,其中所包含的奇妙法門,奇幻奧秘,神妙之極。
Ⅱ 金庸小說中的《九陰真經》是誰寫的黃裳還是達摩祖師請仔細閱讀補充說明
在最初的《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為少林祖師達摩所著,與《九陽真經》一陰一陽,並存於世。
《九陰》偏重招式,《九陽》偏重內力。《九陰真經》包含無數神奇招術,詭秘莫測,義理艱深難學,但《九陽真經》功成,內力至強,天下武學附拾皆可使用,卻非世間武功所能傷害。
在金庸第一次修訂出版後,對《九陰真經》作出調整。
作者方面,由達摩改為黃裳。
《九陰真經》是金庸小說中虛構的武學秘籍。是金庸武俠小說中威力極強大,也最富盛名的武學秘笈,也是武林中眾人無不想爭奪的一樣至寶。
《九陰真經》書中所記載的武學博大精深,威力無窮。所有上乘武學的原理幾乎都不脫離九陰真經的內容,可說是武學的網路全書。無論甚麼樣的絕學都能在真經當中找到相對應的理念,是武學的最高境界。
經中所載內功、輕功、拳、掌、腿、刀法、劍法、杖法、鞭法、指爪、點穴密技、療傷法門、閉氣神功、移魂大法等等,無所不包。只要練成其中任何一門絕學即可獨步武林,如在江湖中令人聞風喪膽的梅超風練成了經中的九陰白骨爪,馳騁大漠罕逢敵手。
Ⅲ 雪中悍刀行黃裳是誰
黃裳是太平山的劍冠,和陳平安在藕花福地相遇過。
出自烽火戲諸侯創作的玄幻架空小說《雪中悍刀行》,是小說中離陽王朝的行政區劃,為離陽下轄地區,屬離陽王朝異姓王之一,北涼王的封地。
北涼王府
北涼王府龍盤虎踞於清涼山,千門萬戶,極土木之盛。坐擁整座清涼山,在原本有個湖的山腰再擴建一倍,意圖擴湖為海,搭建亭台樓榭,最中高聳入雲的九樓雄偉涼亭取名聽潮。樓內藏書萬卷,珍本孤本無數,不乏失了傳承的武學秘笈。
聽潮亭:天下三大禁地險境之一,擁有天下半數武學秘典的武庫。對外稱六層,實則內有九層。內有守閣奴六名。一樓有天下入門武學三萬卷,二樓四千陰陽學縱橫學孤本,還有四十九件天下奇兵利器,三樓有高深寶典秘笈兩萬卷。
四樓珍藏奇石古玩,五六樓為武學秘典(二十年前武學聖地紫禁山莊為徐驍所破,武庫秘典就藏在六樓),七樓未知,八樓為李義山抄書之地,頂樓空無一物。
地底一層,北涼陣亡將校靈位六百塊。地底二層,老劍神被鎮壓之地。檐下三塊匾,分別是先皇題詞的九龍匾「魁偉雄絕」,還有出自大家手筆的「有鳳來儀」和「氣沖鬥牛」。
Ⅳ 有誰知道一些關於《九陰真經》的內容(作者黃裳及一位無名高人)
據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里相關描述,《九陰真經》是北宋年間的黃裳所著。
黃裳,北宋延平人(今福建南平),狀元及第,原為文官,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及後黃裳被派遣消滅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人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眾人同門尋仇。黃裳不敵逃去,家人盡數被殺。為雪深仇,黃裳隱居40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 40餘年後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餘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於此,對自己為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後世(原小說中說《九陰真經》為達摩所創)。《九陰真經》與《九陽神功》、《易筋經》和《神照經》並稱為金庸筆下四大內功秘籍。
九陰真經的傳承
《九陰真經》自創成之後,就被黃裳藏在一個神秘的所在。
直至兩宋之間的時代,《九陰真經》出世,由於真經載有破解各大門派武學的方法,更是天下武學總綱,遂引起江湖群雄的爭奪,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全真教教主王喆(「中神通」王重陽)為免江湖仇殺不斷,提出「華山論劍」,勝者為「天下第一高手」,並可擁有《九陰真經》。
桃花島島主黃葯師(東邪)、西域白駝山山主歐陽鋒(西毒)、大理皇帝段智興(南帝)、丐幫幫主洪七公(北丐)應邀,經歷七日七夜的論劍,四大高手均被王重陽折服,推王重陽為「天下第一高手」。
王重陽取得真經,將之藏於蒲團之下,未有修習真經武學,並要求全真教門下,不得習練其中武學。
然而,林朝英死後,王重陽進入古墓,得知《玉女心經》的存在,為破心經,王重陽便將破解心經的九陰真經武學刻在其上。雖然所刻內容僅是真經中的少部分,更缺少梵文總綱,卻讓日後楊過、小龍女練得九陰真經武學。
金庸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更記載了一件有關《九陰真經》的事,指王重陽與一名曾為儒為道為僧的人賭酒而敗,該人因此獲得披閱《九陰真經》的機會,並寫下《九陽真經》。前後兩件事使得王重陽為救江湖群雄而取真經的仁義形象大受影響。
王重陽在將死之前,發現西毒歐陽鋒在終南山出沒,意欲盜取真經,遂假裝逝世,引歐陽鋒來襲,乘機以附有先天功的一陽指損傷歐陽鋒的蛤蟆功功力。再將《九陰真經》交給師弟老頑童周伯通保管。
周伯通與東邪黃葯師打賭而敗,將《九陰真經》借給黃夫人。黃夫人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竟將《九陰真經》記下。但周伯通由此啟發,只讀不練。後九陰真經下卷被梅超風,陳玄風偷出島外,兩人習得經書上的武功,成為名震江湖的黑風雙煞,後陳玄風將經書上的武功刻至自己的背上,朱聰無意中偷到梅超風上的下卷交給郭靖,直至郭靖出現,周伯通一方面為能一睹真經武功的威力,一方面為戲弄對《九陰真經》深感厭惡的郭靖,竟欺騙郭靖練習真經上的武功,更要郭靖背下全文。
郭靖得到九陰真經後,修為日進,但梵文總綱卻不能解。在機緣巧合下,黃蓉被裘千仞打傷,為救黃蓉,郭靖往找南帝一燈,得一燈幫助,解通梵文總綱。由是修為日進,幾可問鼎天下第一高手之位。
與此同時,西毒歐陽鋒被黃蓉欺騙,逆練真經,居然也有所成,並以逆練的武學,成功擊敗東邪、北丐,逼得二人承認自己是天下第一高手。
《神鵰俠侶》時,楊過和小龍女二人在偶然的機遇下,也練成部分真經武學。
及後,郭靖所守的襄陽城被攻破,城破之前,郭靖將九陰真經筆錄,傳之後世。《倚天屠龍記》「屠獅大會」上,周芷若就憑九陰真經上的武學,加上張無忌大意心軟,成功取得「天下第一高手」的名銜。
最後,周芷若被玄冥二老所傷,趙敏由周芷若身上盜得屠龍刀和倚天劍內秘藏之物。九陰真經於是被張無忌取得。
各版本《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演變
在最初的《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為少林祖師達摩所著,與《九陽真經》一陰一陽,並存於世。
《九陰》主攻,《九陽》主守。《九陰真經》包含無數神奇招術,威力強大,但《九陽真經》大成,卻非世間武功所能傷害。
在金庸第一次修訂出版後,對《九陰真經》作出調整。
作者方面,由達摩改為黃裳。由原先應是釋家武學,變成中原的道家武學,與《九陽真經》解除關聯。
在2000年的時候,金庸又對小說作出修訂,此次修訂後,《九陰》與《九陽》重新恢復關聯,但不是過往的攻守互補。
《九陽真經》於世紀新修版中,為一個曾為道為僧為儒的僧人所著,僧人曾與王重陽斗酒獲勝,因而得以披閱《九陰真經》。由於僧人覺得《九陰真經》偏重道家陰柔武學,於是寫下《九陽真經》。
然而,新修版《射鵰英雄傳》的《九陰真經》總綱卻明言「九陰極盛」乃是災害,總綱的要旨亦是要糾正這一毛病,故此僧人所見,應不包括《九陰真經》的總綱了。
[編輯本段]《射鵰英雄傳》九陰真經內的篇章及武功
易筋鍛骨篇(一版作:九陰鍛骨篇)
此篇為九陰真經起初的心法,練成後功力等方面均進展迅速。內容提到:「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動而靜,雖攖而寧。」不但有打坐修煉的靜功,也有由外而內的動功。
療傷篇
療傷篇系為療傷之用,亦能用以增加功力。由於能練九陰真經者已有一定修為,故療傷對於一般的外傷亦不多提,主要是談及內傷治方面。
點穴篇
此篇只述及點穴方面的要旨,未見有詳細的招式。
總綱
此篇為九陰真經的總綱。以梵文譯音寫成,初版作者為達摩,自無問題,二版卻成為黃裳為免九陰真經落入歹人之手而加防備的一種手段。九陰真經總綱精奧無比,能將修真之士所遇的幻象之類,轉為神通。新版九陰真經總綱更糾正了道家武學偏重陰柔的流弊。
九陰白骨爪/九陰神抓(摧堅神抓)
這套武功相信是最為廣為人知道的九陰真經武功。此功由於多用手指在人頭上插出五洞,極度血腥,故被視為邪功。初版射鵰英雄傳純粹是黑風雙煞錯誤理解九陰神抓的「五指發勁,無堅不破,摧敵首腦,如穿腐土」而錯練正派武學為邪功。新修版中,九陰白骨爪確是邪功,乃是黃裳仇家所練,而摧堅神抓正是破此邪功的抓法。
摧心掌
九陰真經內的武學。新修版亦成為黃裳要破的武學。中此掌者,外在並無任何傷痕,但內里的五臟六腑已然碎裂。
白蠎鞭
九陰真經的鞭法,在新修版才正式定名。所用的鞭極長,但長度由初版到新版,不斷被減短。
移魂大法
為攝心術的一種,實質有如現代的催眠。能用來對付武功高強,但心志不堅的對手。如楊過在《神鵰俠侶》即以此技打敗達爾巴。
蛇行狸翻之術
九陰真經所傳身法,即便在地上翻滾,也是靈動異常。
大伏魔拳
在初版和二版的神鵰俠侶中為「大伏魔拳法」,在新版僅為九陰真經拳法中一招的名字。這拳法剛陽之氣更重,與道家武學的一味陰柔並不相同。
《 九陰真經》正本
北宋黃裳著
上卷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不謀而遺跡自同,勿約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微,驗之事不忒,誠可謂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假若天機迅發,妙識玄通,成謀雖屬乎生知,標格亦資於治訓,未嘗有行不由送,出不由產者亦。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隱,或識契真要,則目牛無全,故動則有成,猶鬼神幽贊,而命世奇傑,時時間出焉。
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案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力絡,其案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人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手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亦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陰極在六,何以言九。太極生兩儀,天地初刨判。六陰已極,逢七歸元太素,太素西方金德,陰之清純,寒之淵源。
第一重訣曰:子午卯酉四正時,歸氣丹田掌前推。面北背南朝天盤,意隨兩掌行當中。意注丹田一陽動,左右回收對兩穴。拜佛合什當胸作,真氣旋轉貫其中。氣行任督小周天,溫養丹田一柱香。快慢合乎三十六,
九陽神功第一重。每日子、午、卯、酉四正時,找一陰氣重的地方,最好為四高中低。面北而坐,五心朝天,靜心絕慮,意守丹田,到一陽初動之時,雙手在胸前合什,指尖朝前。引丹田之氣沿督脈上行,任脈下歸丹田。如此待小周天三十六圈。由慢至快。氣歸丹田後,雙掌前推,掌心向前,掌指朝天,氣行兩掌。雙掌指下垂,掌指朝下,掌心朝下,迅速收回,左手掌心對准氣海穴,右手掌心對准命門穴,真氣隨手式成螺旋狀貫入氣海、命門兩穴。匯於丹田內。如此意守下丹田一柱香的時間。待此功練有一定功力,能收發自如,有抗寒之功時可修第二重。
第二重訣曰:極寒午時正,獨坐寒冰床。裸體面朝北,氣行小周天。五心朝天式,打開丹田門。寒氣螺旋入,收發當自如。合和匯丹田,落雪雪不化。縮如一寒珠,雪落無化雪。擴為霧環身,
九陰第二重。每日午時,找一極寒之地,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寒冰床上(一種玉、一年四季都如寒冰一樣)。今人練習可在冰或雪上練習,靜心絕慮,啟動周天三十六圈,意守丹田片刻,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分別成螺旋狀入寒氣,吸一柱香的時間後,關閉以上兩穴,丹田內有一寒球再不停的旋轉,越轉越大,至到隔體三丈遠,收回。如此反復八十一次,練到雪花落體而不化,放氣時雪花距體三尺不落為功成。
第三重訣曰:法如第二重,陰陽互相剋。意在修罡氣,熱火不侵法。陽中求真陰,九陰第三重。每日子時,找一極熱之地,坐於火鼎之上(今人練習坐在鐵板上,下面加火,應慢慢加熱,以不能忍耐為度)。面北背南,五心朝天,靜心絕慮,起動丹田寒氣防止熱氣侵入,其方法就是第二重所練寒氣用以抗熱量。此乃「真陽中求真陰」。
第四重訣曰:法如第三重,陰合陰為生。同為修罡氣,靜流極之法。以陰練真陰,九陰第四重。不拘時間,找一靜止不動的水池,五心朝天,坐於湖底,靜心絕慮,水位不過脖子,運行丹田真氣用以抗水之壓力,其方法與第三重相同,待體入水,而衣不濕為成。然後找有流動河水中練,急流下練,而衣不濕為成。到此《九陰神功》成。如用掌把真氣放出擊人,就是催心掌。
第五重采氣大法訣曰:采氣不在氣,口閉雙目開。玄機在於目,神氣乾鼎聚。此法為增進內力之法,用以目吸聚宇宙內的精氣,主要是修煉雙眼,使雙眼在對敵時能求察分明,並有攝取敵人神魂之效。每日太陽將出之際,站於高處,雙眼平視太陽,帶雙眼發熱時,意念太陽之氣由雙目吸入匯於上丹田,吸匯到一定程度自天目穴射出,在由雙眼收回,如此反復。
《橫空挪移》
螺旋九影,左右挪移,其聊不為,以氣行之,可幻化九影誘敵。如加九陰白骨爪其威力可增十倍。如何橫空挪移可據個況自定,今公之二法以參考。
訣曰:左轉一,左轉半。右轉一,右轉半。左右轉一為不一,橫空旋較為太一。
訣曰:左旋右旋天地旋,左踏右空平地旋。合手陰陽為上旋,右踏左空旋不為。
雖為身法,實含玄理。須參照「九陰行功訣曰」進行,以防走火。習此功主要為子、午兩時,其它時間亦可。必須選一處絕對安靜,空氣必須流暢。此功中的呼吸均為鼻吸鼻呼。習此功貴在持之以恆。功中會出現各種幻境,千萬不可懼怕,順其自然。練功中出現自然騰空,應順其自然,千萬不可妄加意念。
《鬼獄陰風吼》
此功屬音波功,以音傷人,以音索魂,亦可以音布罡氣,其威力無比,其音如地獄鬼吼,陰風陣陣,使人不攻自退,不寒而慄。
第一重:面北而坐,取五心朝天式,上身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齶,下頜微收,雙目平視。雙手於下丹田處成托式,即掌心向上,掌指相對,意守丹田一柱香,引真氣自督脈、任脈行到中丹田,並在此匯聚成乒乓球大小的真氣球,其色赤。口中默念,意念中丹田之真氣化為波圈,若水紋之狀。碰膚彈回,須反復重陽之數。
第二重:意大波圈,自內向外旋為散,自外向內旋為聚,散聚合適為陰陽平衡,陰陽平衡,萬物之本。漸如虛空,與宇共振,法同上。
第三重: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放於兩腿外側,百會上頂,舌放平,雙目平視,調整呼吸,意守丹田一柱香的時間,然後點頭,吸氣、收腹,口發鬼怪連音,同時意引丹田真氣隨聲音向外擴散;抬頭、呼氣、口閉,意收回真氣歸中丹田,如此反復。一點一抬,一上一下,上下起到,喉輪自開,開通喉輪魔音自現。
第四重:無相音罡
無相音罡,即音罡無形。其秒音無窮,可防敵護體,亦可以音控他人或給他人治病。其練法很簡單,只需把「九陰神功」的「先天真氣」與「鬼獄陰風吼」之音合二為一就可,具體練習方法可參照以上兩法自悟,此不詳述。
下卷
九陰白骨爪
爪力無比,鬼氣回盪,不攻自懼。其爪可使頭骨成孔而不碎,爪心有強大的吸力可隔空取物或吸取他人功力,爪指有強大的透勁可隔空傷人。一收一放,一開一合,合乎武學大道之理。
第一重金絲手訣曰:面北背南朝天坐,氣行任督貫大椎。意聚丹田一柱香,分支左右聚掌心。打開氣海命門穴,氣滿沖貫十指爪。旋入陰氣一坤爐,放收來回金絲手。凡習九陰白骨爪需先習九陰神功百日,於極陰之地,谷地為佳。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低處。雙手放於膝上,手心朝下,意守丹田。開氣海、命門,旋轉吸入陰氣匯於丹田。氣順任、督兩脈上行匯於大椎穴,於右肩井穴入掌心,氣滿鼓支,掌起平胸。五指下垂,氣貫入指,十指內扣、回拉,手絲為一。回氣丹田,溫養柱香。
第二重攝魂大法訣曰:打開丹田前後門,三昧磷火化無形。吸進鬼獄陰鬼精,陰功在此更為進。此法是一種極秘之法,可開通人的死生之謎,吸取鬼魂之氣,同時亦可用此法吸他人功力元神。找一墳場,在半夜無人之時,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左掌心向上,大拇指扣小指其它三指伸直。左手立於胸前,掌心朝左,大拇指、中、無名、小指內扣,食指伸直,口念咒「探地達摩,無相無上,攝陰攝魂,無畏無懼,陰陽合和,人鬼交戰,嗎咪唄咪『口奄』」三十六遍,一遍過於一遍,到最後一遍,只需「嗎咪唄咪『口奄』」。然後雙手抬到頭上方,合掌,指尖朝天,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從兩穴內射出陰氣,成螺旋型由小到大,如龍卷風一樣把野魂陰精捲入兩穴匯於丹田,練習一柱香的時間後,開始煉熔。雙掌放於膝上,掌心朝上,意守丹田中的無數陰魂陰精被丹田陰氣形成環狀,封閉在內不能出來。意念丹田封魂球開始旋轉,同時意念墳場突然起了無數磷火,用同樣方法把磷火吸入丹田封魂球外圈,燃燒煉熔陰魂,由慢到快不停旋轉,火由小到大,直到化盡為止。收功,溫養丹田一柱香。如果用來吸取他人功力或元神其方法於上面同理。
第三重白骨練爪訣曰:白骨頭上懸,幻化為二骨。陰精懸九穴,左右手中擒。合和為陰珠,吸陰吸精鬼。齊匯坤爐內,回返丹爐內。面北背南,五心朝天,坐於墳場中,意守丹田片刻,意守自身前後有九座墳,突然裂開飛出九個頭骨,這時意念打開氣海、命門兩穴,射出旋轉真氣由小到大,把九個頭骨給懸起來,位於本人頭頂上方左右,緩慢旋轉。從每一個頭骨的兩眼射出一條紅氣線,分別射入百會、玉枕、膻中,左右肩井穴,靈台、氣海、命門九大穴道中,並且在每個穴道中漸漸匯聚成一個球,然後這九個紅球同時從任督兩脈匯於丹田,意守丹田使之氣化合。然後運氣兩掌貫足真氣,由於反向力,雙掌抬起平胸,在貫入十指,十指突然變爪,這時意念那九個頭骨互相幻化,變為兩個頭骨於胸前方。掌心外突把兩個頭骨吸入掌中,隨後十指內扣抓住頭骨,放出真氣把頭骨抓成十個小孔,然後吸回真氣,同時吸取頭骨內的陰精歸於丹田。收功,溫養丹田一柱香。至頭骨隔空襲來抓成孔而骨不碎,九陰白骨爪成矣。練之此境界需配合外功練習即第四重。
第四重外功訣曰:氣至丹田貫十指,倒行古樹狸貓功。抓石打鐵練指力,內外合修白骨功。平常把內氣貫於十指用以隔空取物,在以十指抓,練硬物,所用之物應由輕到重,由近到遠。在者可以倒立於樹旁,雙腳依樹,然後用十指抓樹緩緩上行,以練指力。此重應與第三重同練。
第五重練到第四重此功已成,此第五重為加深功夫,其陰毒程度更甚。用古時棺材、蝙蝠血、砒霜三種物體加水加熱後,用以漫手,再練內外功,這樣手上有劇毒,以此手傷人無救。
《螺旋九影》
《螺旋九影》為武林上乘輕功,集身法、步法、罡氣於一體。可平地拔起數丈,亦可平空飛行萬里,身體周圍有一層自然罡氣,可攻擊外敵。練之上乘可幻化出九個身影,於佛門無上神功「蓮台九現」有相同的功效。
第一重:室外練功,不準迎風,松去身體裹纏之物,活動一下全身關節,用意念放鬆全身筋、骨、肉、皮等。然後面北取五心朝天或盤坐,上身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齶,下微收,雙目平視,雙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對,捧放於丹田處,意守丹田一柱香,接著雙手輕輕向上捧,沿任脈路線至膻中穴處,雙手變為捧蓮花狀即雙手心相對,掌根相抵,掌指朝上,雙手十指自然張開,接著上捧至頭頂,同時緩慢吸氣,意念隨上捧之勢,將大地之陰氣由會陰穴成螺旋狀吸入,經中脈上升以頭頂百會穴成螺旋狀射出;然後雙手變掌心向下,並向下壓到丹田處,同時呼氣,意念隨雙手下壓之勢,將天上之陰精螺旋狀吸入百會穴,經中脈由會陰穴成螺旋狀射出,如此反復。
第二重: 第一式:面北而坐,功接上重,五心朝天,上身正直,虛靈頂勁,舌抵上齶,下頜微收,雙目平視。雙手輕輕提起,掌心朝下,掌指相對放於中脘穴處,雙手中指間距離約為一掌寬,雙肩下沉,雙肘下墜,雙臂要「圓鼓」。意念會陰穴射出螺旋狀陰氣把身體旋入地下,至到地極處。突然螺旋陰氣收回,身體如彈簧一樣被彈回地面。
第二式:要領同。輕抬雙手,掌心朝上,掌指相對,高舉至頭上方,雙臂微曲,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意念百會穴射出螺旋狀陰氣,如飛機之螺旋槳,把人身托起,飛到九重天方為極限。此時人體在天空飄浮,突然陰氣收回,人從天空掉回地面。
第三重: 在第二重第一式的基礎上打開氣海穴,命門穴射出螺旋狀真氣,環繞身體自左到右,意念身體隨螺旋真氣之力上升,或平空飛行。同時在練功中加入有外敵入侵,不能入或擊傷之意,可同時練習環身罡氣.
第四重:此為加深功夫,即在水中練習以上各功,要領同上。
Ⅳ 九陰真經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既然不要電視中的,那就是要小說中的吧。。。
據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里相關描述,
《九陰真經》是北宋年間的黃裳所著。
黃裳,北宋延平人(今福建南平),狀元及第,原為文官,因校對《道藏》而悟通武學義理。及後黃裳被派遣消滅明教,官兵無能敗陣,黃裳不服,單人匹馬殺傷了明教多人,引來眾人上門尋仇。黃裳不敵逃去,家人盡數被殺。為雪深仇,黃裳隱居40多年,苦思破解敵人武功之道。 40餘年後重出江湖,此時仇家均已死去,餘下的當年一個少女,也已年邁。黃裳有見於此,對自己為仇恨而偏執感慨萬分,遂將畢生所學寫成《九陰真經》,傳之後世(原小說中說《九陰真經》為達摩所創)
Ⅵ 找一本網路小說,是現代的武俠類小說,主角叫黃裳,好像是說很多現代人得到古代武將的記憶
是 《有武無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