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香港新派武俠小說奠基人

香港新派武俠小說奠基人

發布時間: 2023-02-16 10:40:13

① 江湖儒俠梁羽生在無限江湖的刻畫中有什麼樣的貢獻

出生於書香世家的梁羽生,與古龍金庸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有著中國新派武俠小說開山祖師之稱。

單就武俠小說而言,梁羽生的成就與影響不及金庸、古龍二人,但是他的歷史、文學造詣深厚,卻讓金庸也自愧不如。梁羽生之所以能夠成為新派武俠的奠基人,是因為在他的筆下有一個“千古文人俠客夢”。文人與俠客,自古以來並非天生一家,古代的文人總“男兒何不帶吳鉤”來抒發自己的尚武情懷,同時又用“百無一用是書生”來自嘲自己的文人身份。武俠小說的變革,始於梁羽生

明清時代的俠義小說和民國舊派武俠,書中主角多局限於只懂得瀟灑風流的草莽英雄,他們向來與讀書人沒有太大關系。即便到了近代,武俠世界中金庸、古龍、梁羽生,三位大師崛起,前兩位筆下的俠客,仍然難逃舊派武俠的影子。

唯獨到了梁羽生這兒,他筆下創造了那些俠客,逐漸有了“儒俠”之稱,新武俠小說初見端倪。

比如《七劍下天山》中的納蘭容若,再比如《萍蹤俠影》中的張丹楓。

讀梁羽生的作品,能夠體會到俠客瀟灑,也能夠體會到名士風流,這種新派的武俠小說創作,是梁羽生當初的一場冒險故事,更是他俠骨文心的精神體現。

② 新派武俠開山祖師,梁羽生成就有多高

梁羽生先生的武俠作品內容豐富、卷帙浩繁,雖然是虛構的,但是卻具有強烈的歷史和政治色彩,是武俠小說中的上上品。當然梁老最大的成就,還是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他的小說創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可以說是新派武俠的開山祖師。文化巨人金庸就是繼承了他這種寫作方式,把武俠小說進一步發揚光大,傳播到全世界。梁老可以說是新派武俠的風氣開創者,將其發揚光大的則主要是金庸、古龍等人。

經典作品

梁老先生的作品主題基本都差不多,一般都是表現宋朝、明朝和清朝的民族斗爭,多是漢民族反抗封建統治和外來侵略的主題,跟古代政治和歷史有關。其中比較經典的作品有《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俠骨丹心》、《雲海玉弓緣》和《大唐游俠傳》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萍蹤俠影錄》,大多都被改編成了電視劇和電影作品,在民間有許多的粉絲。

③ 香港新派武俠片之父是誰

香港新派武俠片之父是徐克,徐克拍攝的《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因此徐克也被稱為香港新派武俠片之父

徐克(Hark Tsui),男,1950年2月15日生於越南西貢市,祖籍廣東汕尾海豐,華語電影導演、編劇、監制、演員。

香港新浪潮,應該有八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屬於徐克。徐克適時求變,在香港新浪潮像幽魂一樣難圓美夢的境況之下,徐克卻有了自己的電影王朝。他給武俠電影帶來了嬉笑怒罵以及風騷作態,粗俗喜劇拯救了徐克本人,也使胡金銓與張徹的時代悄聲熄滅。

被稱為香港新派武俠起點的電影《新龍門客棧》

電影《新龍門客棧》由徐克監制,李惠民導演,梁家輝、張曼玉、林青霞和甄子丹主演,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1992年公映。

影片內容改編自胡金銓的《龍門客棧》,外景地為甘肅敦煌,由香港思遠影業與瀟湘電影製片廠聯合製作。《新龍門客棧》被譽為香港新派武俠的起點,堪稱武俠電影的一座豐碑。

④ "新派武俠小說"的代表作家是誰

新派武俠小說
今古梁溫,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卧龍生、司馬翎、倪匡、蕭逸

近幾年在大陸新興的古典武俠小說作家--"大陸新武俠"
代表有:
鳳歌,小椴,滄月,步非煙,方白羽,慕容無言,時未寒,楊叛,盛顏

⑤ 新派武俠小說四大家的人生傳奇

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武俠小說開始進入黃金時代,涌現出以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四大小說名家為主體的新派武俠小說,代表作有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古龍的《陸小鳳系列》、梁羽生的《天山奇俠系列》以及後起之秀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等,他們的作品將我國的武俠小說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因此金庸、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四人被人們稱為新派武俠小說四大家。
或許只有在通俗文學研究者和文化史學家的筆下,才會常常提起半個多世紀前的1954年。那一年,香港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與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在澳門擂台比武,轟動港澳。30歲的香港《大公報》編輯梁羽生,心旌搖曳,筆下生風。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開始在《新晚報》連載,一炮打響。這個叫陳文統的年輕人,引風氣之先,就此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生於廣西蒙山縣。戰亂年代,少年梁羽生心懷天下,於1945年考入嶺南大學,先學化學,後來又轉入經濟系。「抗戰期間,大家都要學理工科,為了救國。我本來是想學數學,可是嶺大沒有數學系。後來想學文學,結果老師說,以你的水平在大學里已經學不到什麼了。」就這樣學了一身經世濟用的本事。梁羽生沒想到,日後自己的一生居然還是與筆墨為伴。
1949年,嶺南大學校長陳序經介紹剛畢業的梁羽生到香港《大公報》工作,這便是梁羽生供職到退休的唯一一家報館。開始是在報館里當翻譯,後來做副刊編輯、撰述員,一生不喜功名,不謀高職。他曾經的同事金庸,後來創辦《明報》,聲震海內外。雖同為武俠小說大家,相比之下,梁羽生要低調許多。
梁羽生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在另一家報紙《新晚報》開始連載的。1954年,兩派香港拳師在澳門比武,媒體大肆渲染。為了另闢蹊徑,擴大影響,《新晚報》總編輯羅孚向梁羽生約稿,希望他寫一部關於比武的小說。梁羽生起初不允,那時他只是給《新晚報》寫寫專欄,並沒有寫小說的打算。不料這位總編輯仗著和梁羽生交情不錯,直接在報上登出「梁羽生武俠小說將於明日見報」的消息,甚至乾脆連大致情節都規定好了:「寫太極名手與各派武師爭雄的故事,兼有武林名師尋仇、江湖兒女相戀等情節,最後則在京華大打出手,故事緊張異常,希請讀者留意。」逼得梁羽生只好趕緊動筆。於是便有了號稱「新派武俠第一部」的《龍虎鬥京華》。
這部小說連載了大半年,引得讀者熱追,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創作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萍蹤俠影錄》、《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等名作陸續問世,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產生巨大影響。這次「趕鴨子上架」,居然「趕」出了一代武俠鼻祖。
從1954年寫到1984年,30年間,梁羽生寫了35部小說,洋洋灑灑過千萬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梁羽生與金庸的武俠小說共同構成了華語文學界的奇觀,兩人都有大批讀者,難分伯仲。這種文壇相爭之勢雖只是傳聞,卻也引發出一段公案-1966年,還是《新晚報》的總編輯羅孚,邀請梁羽生寫了篇《金庸梁羽生合論》,署名「佟碩之」發表。這篇文章里,梁羽生談到了自己與金庸的不同: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較深,算是「名士」;金庸則是飽受西方文藝熏陶的「洋才子」,結論是「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按說這個比較是很客觀的,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評論金庸需要勇氣,甚至會擔相當大的風險。梁羽生這篇文章引發了左右兩派的激烈交鋒,炒得沸沸揚揚,「梁羽生和金庸有過節」的傳聞也由此而來。實際上,兩人都公開表示過,他們是很好的朋友。
「金庸比我寫得好。」梁羽生說,「只不過我比他寫得早,文學總該是後勝於前。」至於文字上的差別,其實講不清楚。梁羽生認為自己寫名士風流比較拿手,而金庸寫反派角色則更見功力。「四大惡人,一個比一個精彩。」他自己,則更嚮往閑雲野鶴的生活,寧願每天讀書下棋,靜看世事變幻。1986年6月,梁羽生退休,1987年移居悉尼,1994年9月,70歲的梁羽生在悉尼受洗,正式成為一個基督徒。宗教信仰,使他洞徹世事,心靈安寧。
筆下塑造了上百個人物,說到心頭最愛,是張丹楓和金世遺:「張丹楓靠近儒家,金世遺則偏向道家。」儒道相生,既出世又人世,這或許就是梁羽生一生秉持的處世之道。
2009年1月22日,一代武俠小說大師梁羽生病逝。這不禁讓人想到他曾在多部小說里提過的一個句子,「舊夢塵封休再啟,此心如水只東流」。
梁羽生雖是新武俠的開山鼻祖,但金庸卻是中國武俠宗師級的人物,他的小說涉及到了中華文明的各個層次,將一個泱泱大國的傳統文化盡顯無遺。因此,有人說,天下武俠作者奇多,繁星滿天,獨有金庸才是俠之大者,眾星拱月。
1924年2月,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寧縣袁花鎮一個富有的家庭,原名查良鏞。海寧原來隸屬杭州府,是浙江省的一個海濱小縣。1948年,金庸二十四歲,從法學院畢業,看到混亂的時局,他為前途憂慮,找工作也非常困難。就在這時,上海《大公報》刊出廣告,要在全國招聘兩名電訊翻譯。當時報名的人達三千多。結果金庸被錄取。
不久,《大公報》要在香港出版,金庸便被派往香港。金庸一來到香港,便開始一鳴驚人。當時,因為大陸的解放,很多遺留在香港的物資被英國趁機搶占,金庸氣憤不過,根據學過的國際法知識,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長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國外的產權》,分兩天發表在《大公報》上,甚為轟動,也引起了著名的大法官的注意,在他的推薦下,滿心希望的金庸來到北京,見了喬冠華,希望可以圓自己的外交官之夢。但讓金庸深受打擊的是,由於自己的家庭成分是地主,外交官是做不成了,只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報社對金庸的「跳槽」行為很是不滿,將他解聘,妻子也不滿他去內地的想法,就和他離婚了,孤家寡人的金庸幾經周折,來到剛創辦不久的《新晚報》做副刊編輯。他開始寫影評,同時 *** 編劇本。
雖然金庸搞編劇是無心為之,但卻是成果累累,《絕代佳人》、《蘭花花》不僅改編成電影出品,還受到了熱烈歡迎。在1949年至1955年優秀影片評選活動中,《絕代佳人》獲得了優秀影片榮譽獎,而金庸則得了一枚編劇金質獎章。
除了劇本,當時金庸也喜歡下棋,而他的最佳拍檔就是著名的武俠小說家梁羽生。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談論武俠小說,那時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約稿不斷,他就勸金庸寫寫武俠小說。碰巧《香港商報》急需武俠小說連載,編輯約稿,金庸倉促間上陣,但卻從此成就了自己的不朽成就!
那是1955年,在構思自己的處女作的時候,金庸想起家鄉海寧,想起在那裡最為流行的乾隆出身的故事書,為何不以這個為原型呢?於是,《書劍恩仇錄》就這樣誕生了,剛開始,它在《香港商報》連載時,並不是特別引人注意。但隨著故事的發展,別具一格的人物形象,獨特的語言,扣人心弦的劇情,一掃舊武俠小說的沉悶氣息,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讀者。《香港商報》一時間變得「洛陽紙貴」。
《書劍恩仇錄》每天連載一篇,而金庸基本上也是每天寫一篇,從1955年寫到1956年。雖然時間長,寫得也很晚,但卻後來者居上,鋒芒直逼梁羽生。新派武俠小說的宗師―金庸,從此誕生了!
再接下來的《碧血劍》、《雪山飛狐》,更是轟動全城,人手一冊。等到《射鵰英雄傳》一發表,更是驚天動地,在1957年,若是有看小說的人而不看《射鵰英雄傳》的,簡直是笑話。《射鵰英雄傳》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大宗師的地位,人人公認,風靡了無數讀者。
從此欲罷不能,一直到七十年代才退出「江湖」,金庸總共寫了十四部三十六冊長、短篇武俠小說,依年代順序,排列如下:《書劍恩仇錄》《碧血劍》《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飛狐外傳》《白馬嘯西風》《鴛鴦刀》《連城訣》《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金庸的武俠小說與古龍、溫瑞安相比,也許不算多。但須知,金庸在創作這些小說時,正是他創辦《明報》之時,繁雜的事務,足以使一般人無法應付。金庸卻能在辦報之外,一手寫小說,一手寫社評,近二十年如一日。他下午寫小說,晚上寫社評,而且,他的小說與社評都屬一流。
金庸曾將自己十四部作品的首字連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可見他的書名都曾經過詳細周密的思索,不是隨便安上去的。他在擱筆後又花了大約十年的時間修改潤色,其創作態度之嚴肅,可與任何偉大的文學家相比。
金庸是用自己的生命創作的,他不重復前人,也不重復自己。
古龍畢生酒、色、文並駕齊驅。他曾坦言過,我畢生之中只愛酒和女人,其他都可以視作糞土。他以酒當餐,以女人為樂,最後真正是卧榻治療,坐起飲酒,躺下泡妞,還要花相當的精力與心力寫作。如此這般,鐵打的人也會被摧殘垮,何況他一個血肉之軀。
古龍原名熊耀華,祖籍江西,1936年生於香港。古龍在一個破裂的家庭中長大,他的心有著浪子一般的孤寂,同時又是英雄自愛,俠士自重,追求攜美酒伴美人醉卧山村的那一種浪漫。他在求學時的同居者為 *** 鄭莉莉,他們的兒子是台灣柔道高手鄭小龍。三年後兩人分手,他迷上 *** 葉雪,又生了一個兒子。不久,一個清雅純朴的高中生梅寶珠成為他的第一位正式夫人,為他生下第三個兒子。梅寶珠雖然柔情似水,卻仍然鎖不住古龍人在江湖的那一顆心,兩人終因性格不合而分手。他的第二位夫人是於秀玲、她一直伴隨到古龍生命的結束。
古龍最初是寫純文學小說的,1956年,他第一次發表小說,是在吳愷玄先生主編的《晨光》雜志上分兩次登完的《從北國到南國》。他步人俠壇,始於1960年,由時尚影響、朋友勸告、經濟壓力的三重因素,他以「古龍」的名字出版了武俠處女作《蒼穹神劍》,形式是傳統的對仗回目,內容是「胡編亂造」。
1960、1961兩年時間他又出版了8部作品,隨後他隱居芳鎮三年,潛心悟道,求新求變,雖然想像過於奇特,甚至近於荒誕,卻很快站上新高峰。1964年,古龍出版《浣花洗劍錄》(《江海英雄》),是他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他獨創風格的開始,他分別從日本的吉川英治、大陸的還珠樓主,香港的金庸那裡吸取營養,寫了一些走「正路」的作品,為他不久之後的成功打下基礎。
1967年,古龍出版《鐵血傳奇》(《楚留香傳奇》),標志著他的個性和特色全面走向成熟,出現非常「好看」的古龍。從那時到70年代末,他的數十部小說,使他完成了「新派」武俠大業,獨領台灣武壇十年 *** ,並與金庸、梁羽生鼎足而立。
人們說古龍是美酒造就的古龍。古龍喝酒是出了名的。還是較早的時候,他住在台北郊外芳鎮,每次領到稿費,便買幾瓶好酒,一大疊新書,返回鄉下過他隱士的生活。成名以後,他的酒櫃美酒紛陳,市面上沒有的酒,他也盡量想法搜羅來。他喝酒,頭一仰,酒碗必干,自得其樂,有一次是5個人喝了28瓶白蘭地,平時無酒不歡,唯一不喝酒的時候,是坐在地上以黑板當桌子寫稿。
古龍因酒而思如泉湧,創造了好酒的大俠楚留香、陸小鳳、李尋歡、沈浪,使他登上武俠小說藝術的巔峰。同時,他也因酒消耗掉了他自己。因為酒,被送進醫院。出院,再喝,再進醫院。然後由酒精中毒而肝硬化,脾臟腫大,胃出血,導致了古龍的英年早逝。1985年9月21日,古龍病逝於台灣,終年48歲。
古龍的武俠小說,一共是68部,但其中《楚留香傳奇》又可分為3部,《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可分為兩部,因此也可算為71部。
古龍是輝煌的,又是惆悵的,當年他在台北買下兩層華廈,文壇名宿陳定公為他題了一副對聯,巧妙地將他和寶珠夫婦的名字嵌 *** 中:古匣龍吟秋說劍,寶簾珠卷曉凝妝;寶靨珠鐺春試鏡、古韜龍劍夜論文。
那時,何等風光。而在他晚年,病痛讓他生不如死,他說:「一個人死了五次再活過來,還有什麼事情看不開呢?」也許正因為他看開了,所以他可以悠悠地去,而留給讀者的呢,莫過於喬奇那幅悲壯又悲愴的輓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世不見楚留香。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武俠熱」逐漸冷落,金庸封刀,梁羽生擱筆,古龍作古,武俠三大名家退出武林,雖然在台灣和香港有一些武俠小說家在支撐局面,但影響不大。轟轟烈烈的武俠世界似乎進入秋風蕭瑟的季節。就在這時,港台出版界突然冒出了一個新人,即馬來西亞華裔作家溫瑞安。
1954年元旦,溫瑞安出生在馬來西亞霹靂州一個只有幾百人的小鎮上,所以他常笑稱自己是「鄉下仔」。鄉下仔溫瑞安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神童,9歲時就寫出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龍虎風雲錄》,以身邊的同學為原型,把大夥分成正邪兩派,斗得不可開交。到了16歲,他又寫了個短篇《追殺》,這便是後來《四大名捕》系列小說的雛形。至今30多年過去了,《四大名捕》以及溫瑞安的許多小說系列,都還沒有寫到結局,這讓許多讀者心焦不已。以至有人說,喜歡金庸要長情,因為他會花10年時間去修訂作品,變動頗大,讓讀者還得前後對照;而喜歡溫瑞安則要長壽,天曉得猴年馬月才能看到結局。
談到金庸,溫瑞安稱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金庸最大的貢獻是告訴大家,武俠小說也是文學。」溫瑞安快言快語,聲若洪鍾,毫不掩飾自己對金庸的敬佩。同時他也強調,自己的優勢就是年輕:「我比金庸小30歲。」所以,他會更了解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更明白這個快餐閱讀的時代,讀者喜好什麼口味。
自1970年以來,溫瑞安發表的小說令人眼花繚亂:《四大名捕》系列、《白衣方振眉》系列、《七大寇》系列、《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神州奇俠》系列、《布衣神相》系列……除去這些貌似「中規中矩」的作品,溫瑞安的特立獨行之處,還表現在一些只看書名便能讓人大跌眼鏡的小說:《殺了你好嗎》《朋友,你死過未?》《老哥,借頭一用》《請・請請・請請請》《請借夫人一用》《愛上她的和尚》《愛上和尚的她》……溫瑞安認為自己「嘗試過地球上所有文學體的創作」,因而號稱「超新派」,大有壓倒「新派武俠」之勢。
這樣的「狂妄豪情」,或許與他青年時代的坎坷經歷有關。70年代,溫瑞安在台灣主持「神州詩社」,縱論時政文學,經常能召集四五百人,影響力遍及全台。台灣當局感到不安,便在1980年突然逮捕了溫瑞安,宣布他犯了「叛亂罪」,一度要判死刑。溫瑞安在獄中受盡折磨,所幸後來在海內外文化界的積極營救下獲釋。大難不死,溫瑞安更覺人生短暫,世事無常,從此以快樂為本,浪跡江湖。他一面拚命工作,積聚資本,一度每天只睡3個小時;一面快意恩仇,風流倜儻,身邊紅粉佳人無數。
如今他的公司在兩岸三地有12個分社,主要製作雜志和經營餐廳。溫瑞安還在港、台、新、馬的報刊上開過17個專欄,加上每年四五本武俠小說,創作量驚人。「我希望自己能夠燃燒著,轟轟烈烈,很直接地活著。」溫瑞安說,「最重要是快快樂樂過日子,盡力讓自己和身邊的人快樂。」
功成名就之時,也已到知天命的年紀,溫瑞安看待人生得失,有自己的一套哲學:「我的書房叫『知不足齋』,卧室叫『知足齋』。」解釋起來,就是在藝術追求上,要永不滿足;而在生活享受、物質慾望上,則應該懂得「知足常樂」。「寫了那麼久的《說英雄,誰是英雄》,而今的我早已不要當烈士、不想做英雄了。」溫瑞安說。這不失為一種游刃有餘的生活智慧。
人生傳奇

⑥ 誰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

梁羽生,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1954年初,因「籌款大會」轟動非常

,順勢撰寫《龍虎鬥京華》,是為「新派」武俠小說之源頭伊始。

此後筆耕不輟,至一九八三年《武當一劍》止,共連載武俠小說三十三部,

又《絕塞傳烽錄》與《劍網塵絲》出版時均被一分而二,

《武林三絕》仍在修訂之故,今傳者三十四部。

⑦ 梁羽生的小說,為何對「一夫一妻制」那麼鍾情

梁羽生是我國的一位著名的武俠小說家,他的原名為陳文統,與金庸、古龍、溫瑞安並稱為我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他們四人也被譽為我國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受到了我國很多文學作者的喜愛,人們常將這四人放到一起比較,分析說到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說類型比較相似,都注重對歷史事件的重現。而梁羽生的文學風格也正如問題中所說的一樣,注重“一夫一妻制”,他的小說中的人物與其他武俠小說不盡相同,是專注於一夫一妻的。他自身對江湖中所謂的“英雄崇拜”女性崇拜男性的實例並沒有什麼興趣,並且還很唾棄這種以男子為尊的行為。可謂真的是開創了一個新派小說的時代。梁羽生的個人經歷我們並不太了解,但我們可以猜測到,梁羽生可能經歷過一些家庭變故或是其他,也影響了他的小說。

⑧ 為什麼古龍梁羽生武俠小說的地位遠不如金庸

這三位當年鼎足而三,號稱三劍客,都是新派武俠小說的奠基人。

應該說這三個人代表不同風格,各有所長,金庸古龍一正一奇,恍若梁書中的霍天都與凌雲鳳
金庸出身書香世家,家學淵源,文學功底深厚,武俠作品不多,卻幾乎都挺耐看,沒有明顯的劣質產品,而且他極力想要爭取武俠小說在文學界的地位,自然對作品著意雕琢,而且他的作品多有家國情懷,符合主流價值觀,加上之後的影視傳播,幾乎家喻戶曉
梁羽生是最早寫新派武俠小說的人,他和金庸最初都是香港大公報的同事,後來先後開始寫武俠,他的風格雖然也象金庸一樣有些歷史背景和民族情懷,但是他的作品對人物的刻畫卻顯得過於單純,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好人練的是好武功,壞人練的是壞武功,涇渭分明,幾乎沒有交叉和融合的可能,朝廷當政者幾乎都是壞的,當然武則天是個例外,而且他的情節很多時候看來都似曾相識,重復的太多
古龍這個人呢,因為身世的原因,多有些玩世不恭,江湖浪子的感覺,這深深的影響了他的作品,這個影響有好的也有壞的,好的方面他的作品很多都有他自己的影子在裡面,很多都是真性情,容易打動人,壞的方面,他對作品不太認真,很多書都沒寫完找人代筆,更別說修改了,但是他的文筆極佳,而且他在作品中大量借鑒了西方偵探小說的寫法,比如楚留香和陸小鳳的系列,
綜合來說個人覺得金庸古龍地位相若,古龍看起來地位差一些的原因,一個是他的風格所代表的奇必然落入小眾,受眾不如金庸所代表的正那麼多,就像霍天都開天山一派,流傳後世,影響極大,而凌雲鳳門下卻很快式微,再一個就是影視劇的影響了,說到金庸小說,我們可以找到很多經典影視劇,而古龍的就比較少,為什麼呢?因為古龍作品意念的東西太多,這個意念的東西往往你只能讀書後慢慢體會,影視劇是不大好表現的,而且古龍的好的作品幾乎沒有精彩的武功招式,比如小李飛刀,他強調的是精神的力量,刀如閃電,一擊斃命,你按書來拍電視的話,多無聊?你再看看喬幫主和郭大俠的降龍十八掌,一招神龍擺尾,再接一招亢龍有悔,和對手大戰幾十回合,視覺上的表現力要精彩多了,是吧?

⑨ 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梁羽生經典語錄摘抄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代表作品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在評價自己的武俠創作地位時,梁羽生曾說:開風氣也,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 另有筆名陳魯、馮瑜寧、梁慧如、李夫人、馮顯華、幻萍、佟碩之、鳳雛生。

梁羽生經典語錄:

人生百年,電光石火;本無一物,何染塵埃?隨心到處,便是樓台,逐意行時,自成寶相。

生死循環,無始無終,痴迷執著,全屬虛空!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早離是非地,無須問是非。

富貴如浮雲,劫難如幻夢。有相亦無相,毋憂毋驚恐。

塵是心緣,心為塵因。因緣和合,幻相方生。塵不自緣,必待於心,心不自心,亦待於緣。

凡有執著,皆落下乘。但探本源,何須求勝。

菩提非樹,明鏡非台,死生本來也是幻相。

雜乎?純乎?恐怕也未必能夠定出一個標准,而運用之妙是存乎一心的!

燕子穿簾來又去,可憐愛恨總難消。

秋夜靜,獨自對殘燈,啼笑非非誰識我,坐行夢夢盡緣君,何所謂消沉。 風卷雨,雨復卷儂心,心似欲隨風雨去,茫茫大海任沉浮,無愛亦無憎。

中年心事濃如酒 少女情懷總是詩。

武俠小說作家黃易經典語錄大全摘抄



黃易,原名:黃祖強(1952~),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五大宗師之一(另四人為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求學期間專攻傳統中國繪畫,曾獲「翁靈宇藝術獎」,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助理館長,負責推廣當地藝術和東西文化交流。1989年辭去工作,隱居大嶼山專心從事創作。

黃易經典語錄:

這世上還有什麼比生命本身更動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義,就是動人的歷程與經驗。成功失敗並不重要,但其中奮斗的過程才是最迷人之處。

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們雖失去很多東西,但亦得回很多東西,有歡欣雀躍的時刻,亦有神傷魂斷的日子。

快樂的真諦:那就是沒有過去,沒有將來,只有現在這一刻。

假設生命只是一個游戲,每一個游戲必需有一定的規則,這游戲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戲,最重要的規則,就是玩這游戲的人,並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戲,變成絕對的投入,局限在生與死之間,直到游戲的完結

好或壞這簡單的二分法顯然並不適用於現實的世界裡。誰不在為自己的私利奮斗爭取?

成功失敗有何打緊,生命的真義在於從逆流里奮進的精神,那才能顯現出生命的光和熱。

女孩子就像蝴蝶,要飛就讓她飛吧!最要緊是立即去捕捉另一隻湊數。

情緒是人類的最大負擔!愛則是一切快樂和痛苦的根源。人生不外就是如何去逃避痛苦和找尋快樂,諸種方法,例如男女之愛、名利、財富、權力、刺激均莫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但死亡卻最終使我們一無所得,這是人類最大的恐懼。

世上的名利權力,實在比不上由愛情之果擠出來的一滴蜜汁。在愛情前誰不是不堪一擊的弱者?

在這甚麼都講利益交易的自由社會,任何人都只是一種商品,愈有名氣的人,愈含有商品的特性和價值。

雪中送炭沒有多少人肯做,但落井下石卻是人人樂而為之。

錢是用來花的,不花的銀兩只是廢物。這是一個以錢易物的社會,假設用得其所,不但能使你舒服地享用一切,生活得多姿多采,還可為你賺得到名利和權勢。

人生在世,只是白駒過隙,當你以為生命永遠都不會到達盡頭時,眨眼間便到了呼吸著最後幾口氣的時刻。

時間和生命間有著微妙和不可分割的關系,像日夜的交替,便如生命般使人難以捉摸,又心生悵惘,難以自己。就像成成敗敗,只是某一瞬間的事,並無不可逾越的鴻溝,到頭來,一坯黃土會把所有成敗埋葬。

任何事物只要你肯用心去看,都會看出很多景象來。

人世間的所有紛爭,都可算是一種思想的斗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別人接受,斗爭亦從而展開。

由於不知道,故而不存在。這正是命運最動人之處。無論將來如何,我們也要向將來挑戰,尋求自己的理想。

生命就是這樣,老天爺將你擺在這么一個位置上,不管你情願與否,都要竭盡全力去做好那個角色。我只相信過去了的命運,至於未來的,我只信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若果不是這么想,做人還有什麼鬥志和意義?

過去就讓它過去吧!明天卻是我們的希望所在。命運再不應操在別人手上,而是在你和我手中。縱使為這拋頭顱灑熱血,也永不言悔。

感情比劍更鋒利,且兩邊都是鋒刃。

人生總是這么多無奈的事,明知不應為,卻是無可奈何。

男女間的事,一旦開了頭,就誰都肯定不了將如何結局。

成功總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挑戰自然就有壓力。

這世上根多看似絕無可能的事,都是由有志氣的人一手締造出來的,布衣可封侯拜相。甚至榮登皇座一無所有的人亦可以成為富商巨賈,此種事早不乏先例,故你們大可以此為自勉。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覺渺小,再不敢恃強橫行了。

所有危險和苦難,只是磨煉和修行的必須經歷和過程。

金庸武俠小說愛情經典語錄大全



金庸經典語錄

1、《連城訣》:

狄雲:

當一個舊情人拋棄你時不要哭泣,因為立刻會有一個新的更好的MM來接替她當然,這種情況更多出現在小說里。我知道你會認為我和《基督山伯爵》中的愛德蒙唐泰斯過於類似。我要告訴你的是,在古今中外,這類情況概莫能外。

2、《天龍八部》:

段譽:

愛情就象足球里的防守反擊。你只要死纏爛打。接下來,對方內部會出現問題。然後你就可以乘虛而入。這就是我得到語嫣的方式。

虛竹:

真正的愛情和對方的容貌無關。

蕭峰:

我們對於老丈人要保持足夠的尊重。

慕容復: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

游坦之:

不要過分放縱你的情人。否則她會非常狂狷,而對你不理不睬。

無崖子:

永遠不要招惹兩個偏執狂女人。否則你一輩子不得安生。

木娩清:

愛上一個男人之前最好查查他的家世背景。

3、《射鵰》郭靖:

騙女孩子其實最好朴實無華。歐陽克用那麼多花招,不如我請一頓飯。

黃葯師:

娶一個好老婆對於事業是非常有幫助的。比如她可以做一個免費的記事本和秘書。

周伯通:

女人是世界上最麻煩的動物。

4、《白馬嘯西風》:

李文秀:

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惜我都不喜歡。(原話)

5、《鹿鼎記》:

韋小寶:

婚姻大多數時候和愛情無關。

胡逸之:

要避免一見鍾情的沉淪,記得不要看她第一眼。

6、《笑傲江湖》:

令狐沖:

很多時候,愛你的人並不是你真正愛的人。但是當很多人認為你們相愛時,你連否認都不能。

岳靈珊:

每一個純情少女一生中都有兩個人。一個是大哥哥,一個是情人。但往往你會發現大哥是比情人更好的。

東方不敗:

一個男人對女人們過於失望之後,就會尋找別的填補感情空虛的方式。

7、《書劍恩仇錄》:

香香公主:

不要過於迷戀任何人。也許你只是他前途的一個砝碼。

霍青桐:

世界上第二痛苦的事是擁有一個比自己美麗的妹妹。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是自己的情人愛上了自己的妹妹。

8、《神鵰俠侶》楊過:

1驚世駭俗的愛情總是要付出許多代價。

2到處留情會使得許多人傷心。

結論:當一個浪子是吃力不討好的。

小龍女:

如果你想不為愛情煩惱,唯一的方式就是讓你們的愛情沒有任何第三人涉足。

郭芙:

其實大多數時候,真正的愛情要等到你已無法回頭時才會發覺的。

9、《倚天》:

張無忌:有時候對你好的女子越多,你的煩惱就越多。

趙敏:

愛需要理由嗎?

周芷若:

被拋棄後,請不要哭泣。報復的方法其實有很多種。

小昭:

不要在你愛的人身邊充當一個乖乖小妹形象,他不會把你當回事的。直到你要離開時他才會發覺你的重要性,可是那時已經遲了

武俠小說經典句子


1、風馳電逝,躡景追飛。——《神鵰俠侶》 
2、一見尼姑,逢賭必輸。——《笑傲江湖》 
3、天山鳥飛絕,故人兩相忘。——《天龍八部》 
4、姥姥,能不能給我點豆腐吃。——《天龍八部》 
5、你騎馬打獵,我給你牧牛放羊。——《天龍八部》 
6、誰說降龍十八掌不如星宿邪功!——《天龍八部》 
7、我喬峰也不能等著別人來殺我!——《天龍八部》 
8、害我的都是女人,叮我的都是蚊子。——《鹿鼎記》 
9、有些誤會,錯過了,就是一輩子。——《笑傲江湖》 
10、書到用時方恨少,肉到肥時方恨多。——《鹿鼎記》 
11、教而不明其法,學而不得其道。——《射鵰英雄傳》 
12、我葬了阿朱,以後再也見不到她了。——《天龍八部》 
13、是非只因強出口,煩惱只為強出頭。——《笑傲江湖》 
14、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神鵰俠侶》 
15、世間多少痴兒女,情到深處無怨尤。——《神鵰俠侶》 
16、風凌渡口初相遇,一遇楊過誤終生。——《神鵰俠侶》 
17、一襲白衣若雪,猶似身在煙中霧里。——《神鵰俠侶》 
18、我不怕等你,只怕你忘記我在等你。——《天龍八部》 
19、阿朱,我去了塞外,你會來看我嗎?——《天龍八部》 
20、遇到你,我的心像跌入深深的湖水。——《笑傲江湖》 
21、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射鵰英雄傳》 
22、這個世界上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倚天屠龍記》 
23、現在大家是同坐一條船,同舟共「擠」嘛!——《鹿鼎記》 
24、我該生氣便生氣,不該生氣便不生氣。——《倚天屠龍記》 
25、願與君共泛太湖,此生此世,永不到岸。——《天龍八部》 
26、喜歡吧,看一眼是如此,過一輩子也是如此。——《俠客行》 
27、世界上怎麼能有比我岳老二大三輩的人呢?——《天龍八部》 
28、過兒,如果我死了,你會一個人活下去嗎!——《神鵰俠侶》 
29、好俊的功夫!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第一。——《天龍八部》 
30、有常無常,雙樹榮枯,東西南北,非假非空。——《天龍八部》 
31、人生在世,去若朝露。魂歸來兮,哀我何悲。——《天龍八部》 
32、這一切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不喜歡。——《白馬嘯西風》 
33、這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偏不喜歡。——《白馬嘯西風》 
34、你管我是什麼劍法,打得贏的,就是好劍法!——《笑傲江湖》 
35、老皇帝,俗話說,救人三命盛造三七二十一級糊塗!——《鹿鼎記》 
36、你大哥第一愛阿朱,第二才愛喝酒,第三愛打架!——《天龍八部》 
37、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喇嘛即是和尚,和尚即是喇嘛。——《鹿鼎記》 
38、過兒是不會娶你女兒的,因為我自己要做過兒的妻子!——《神鵰俠侶》 
39、人生於世,正如這大河之水,或早或晚都要歸於東海的…——《笑傲江湖》 
40、我是一文不值,狗屁不如。你呢,就有如狗屁,值得一聞!——《鹿鼎記》 
41、他橫任他橫,清風拂過崗,他強任他強,明月照大江。——《倚天屠龍記》 
42、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會有江湖,人就是江湖。——《笑傲江湖》 
43、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她教我武功,就不能做我的妻子!——《神鵰俠侶》 
44、你瞧這些白雲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人生離合,亦復如斯。——《神鵰俠侶》 
45、你樣樣都好,樣樣比她強,你只有一個缺點,你不是她......——《天龍八部》 
46、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什麼法子?——《白馬嘯西風》 
47、世上之事,難說得很。親如父子兄弟,也有信不過的時候。——《倚天屠龍記》 
48、江湖上腥風血雨啊,吹打得別人,為什麼就吹打不得令狐沖呢!——《笑傲江湖》 
49、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支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笑傲江湖》 
50、今番良晤,豪興不淺,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杯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神鵰俠侶》 
51、天地四方為江湖,世人聰明反糊塗。名利場上風浪起,贏到頭來卻是輸。——《俠客行》 
52、過兒!怎麼了?你怎麼不理我?姑姑,我不能看你,也不能聽你說話!——《神鵰俠侶》 
53、即使不能青史留名,我也要遺臭萬年,我慕容復,絕不做默默無名的人。——《天龍八部》 
54、與其奔波勞碌,廝殺拚命,還不如和你一起安安靜靜,快快樂樂的度過!——《神鵰俠侶》 
55、負氣何妨且笑天,相依瘦馬不揮鞭。多情還似無情苦,腸斷魂縈十六年。——《神鵰俠侶》 
56、我今生娶不到你,我就是烏龜王八蛋!啊不,再多加一個蛋,烏龜王九蛋!——《鹿鼎記》 
57、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射鵰英雄傳》 
58、過兒,你把解葯給我服了,你自己卻沒有服葯是不是!過兒,你怎麼這么傻啊!——《神鵰俠侶》 
59、兄弟,每個人都要死,我說那誰也躲不了的瘟疫,便是大限到來,人人難逃。——《射鵰英雄傳》 
60、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神鵰俠侶》 
61、過兒要娶你為妻,終生的要愛惜你、保護你,永遠永遠和你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神鵰俠侶》 
62、你要就隨我來,不要就快些和新娘子拜堂成親。男兒漢狐疑不決,別遺終身之恨。——《倚天屠龍記》 
63、劍魔獨孤求敗既無敵於天下,乃埋劍於斯。嗚呼!群雄束手,長劍空利,不亦悲夫!——《神鵰俠侶》 
64、相思無用,惟別而已。別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銷魂,何處柳暗花明?——《神鵰俠侶》 
65、一天不讀教主寶訓,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讀了教主寶訓,練武有長進,打仗有氣力。——《笑傲江湖》 
66、師父,你得不到心愛的人,就將她殺死。我得不到心愛的人,卻不忍心讓他給人殺了。——《白馬嘯西風》 
67、前途既已註定了是憂患傷心,不論怎生走法/,終究避不了,躲不開,便如長嶺遇雨一般。——《射鵰英雄傳》 
68、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他自狠來他自惡,我自一口真氣足。——《倚天屠龍記》 
69、江湖上的事,名頭佔了兩成,功夫佔了兩成,餘下的六成,卻要靠黑白兩道的朋友們賞臉了。——《笑傲江湖》 
70、就算再過一百年一千年,我們倆都變成灰了,我們的灰也要融合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神鵰俠侶》 
71、你爺爺的,我喜歡的女子都要我幫她救心上人,找一次我做心上人,不做心下人行不行?賤骨頭。——《鹿鼎記》 
72、北風如刀,滿地冰霜。江南近海濱的一條大路上,一隊清兵手執刀槍,押著七輛囚車,沖風冒寒,向北而行。——《鹿鼎記》 
73、這孩兒雖然不肖,胡作非為,其實我愛他勝過自己性命。若有人要傷害於他,我寧可性命不要,也要護他周全。——《俠客行》 
74、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書劍恩仇錄》 
75、沐春風,惹一身紅塵;望秋月,化半縷輕煙。顧盼間乾坤倒轉,一霎時滄海桑田。方曉,彈指紅顏老,剎那芳華逝。——《天龍八部》 
76、幽冥之事,究屬渺茫。死雖未必可怕,但凡人莫不有死,到頭這一身,難逃那一日。能夠多活一天,便多一天罷!——《倚天屠龍記》 
77、一個人武功越練越高,在武林中名氣越來越大,往往性子會變。他自己並不知道,可是種種事情,總是和從前不同了。——《笑傲江湖》 
78、天下的人中,我只想被他一個人愛著,我也只愛他一個,就算你再喜歡我一百倍,我也絕不稀罕,還請谷主取除婚約!——《神鵰俠侶》 
79、掌門師兄,你又在練什麼精妙的劍法我沒有練什麼精妙的劍法,不過想砍幾根竹子,像洛陽綠竹巷那樣蓋一間竹舍罷了。——《笑傲江湖》 
80、偽君子比假小人更加可怕,滿嘴仁義道德,實質上自私至及,做出來的事又禽獸不如,而且這種人隱藏至深,一般情況難於發現。——《笑傲江湖》 
81、凡是女子聽說哪一個女人美貌,若不親眼見上一見,可比什麼都難過,如果自己是美麗女人,那是更加非去看一看、比一比不可。——《射鵰英雄傳》 
82、我既誤殺阿朱,此生終不再娶。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國,千秋萬載,就只一個阿朱。豈是一千個、一萬個漢人美女所能代替得了的?——《天龍八部》 
83、當年李太白以芍葯比喻楊貴妃之美,他若有福見到小姐,就知道花朵雖美,然而無嬌嗔,無軟語,無喜笑,無憂思,那是萬萬不及了。——《天龍八部》 
84、相遇不能相知是痛,相知而不能相愛也是痛;我知道,可能有一天你會忘了我,你會海闊天空、雲淡風輕;但是我做不到,我只會萬箭穿心。——《笑傲江湖》 
85、有一些誤會,錯過了,就是一輩子,我這一生,從來都沒有感受過愛。現在我愛的人,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再見面了,我真的想要聽你親口對我說你愛過我。——《笑傲江湖》 
86、這些珍寶雖無知覺,卻是歷千百年而不朽。今日我在這里看著它們,將來我身子化為塵土,珍珠寶玉卻仍然好好的留在人間。世上之物,是不是愈有靈性,愈不長久?——《射鵰英雄傳》 
87、世間少年男子,大都有過如此胡里胡塗的一段初戀,當時為了一個姑娘廢寢忘食,生死以之,可是這段熱情來的快,去的也快,日後頭腦清醒,對自己舊日的沉迷,往往不禁為之啞然失笑!——《倚天屠龍記》 
88、他知道殷離這一生,永遠會記得蝴蝶谷中那個一身狠勁的少年,她要去尋他。她自然就找不到,但也可以說,她已尋到了,因為那個少年早就藏在她的心底。真正的人、真正的事,往往不及心中所想的那麼好。——《倚天屠龍記》 
89、靖哥哥,我死後你要答應我三件事:一,我允許你為我難過一陣子,但不允許你永遠為我難過。二,我允許你再找一個妻子,但她必須是華箏,因為她真心愛你。三,我允許你來拜祭我,但不能帶著華箏來,因為我畢竟還是很小氣。——《射鵰英雄傳》 
90、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佐漢開鴻舉,屹然天一柱,要伴赤松游,功成拂衣去。異人與異書,造物不輕付。重陽起全真,高視仍闊步,矯矯英雄姿,乘時或割據。妄跡復知非,收心活死墓。人傳入道初,二仙此相遇。於今終南下,殿閣凌煙霧。——《神鵰俠侶》 

⑩ 梁羽生是新派武俠開山鼻祖,他筆下的第一高手是誰

我覺得梁羽生筆下的武林第一高手非金世遺莫屬。梁羽生被稱之為新派武俠的開山鼻祖,他的寫作風格還是非常獨特的,所以他與傳統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和古龍有著很明顯的區別。其中《雲海玉弓緣》是梁羽生最經典的武俠作品,裡面的男主角金世遺被很多書迷認為“武林天下第一高手,這部小說也是圍繞金世遺這個小說人物展開的。

一說到金庸,很多人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等經典小說,談到古龍,大家就會想到《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傳奇》、《碧血劍》等優秀作品。但是說到梁羽生,大家卻很難想到他小說的書名。但讀者如果是一位武俠迷的話,那他就耳聞能詳了。

其實我覺得梁羽生的武俠作品還是非常優秀的,他的書迷也是非常多的,只不過他的知名度沒有金庸和古龍高罷了。每位讀者的喜好都是不同的,有些讀者甚至還認為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情節比金庸和古龍的小說情節更為吸引人。

熱點內容
小說浪盪江湖魂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6:39:30 瀏覽:847
長篇末日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59:29 瀏覽:250
大主宰聽書上 發布:2025-07-05 13:57:08 瀏覽:813
小說男主角名字叫楊天 發布:2025-07-05 13:56:22 瀏覽:349
推薦穿越養娃小說 發布:2025-07-05 13:46:54 瀏覽:951
種田桃花多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3:23:08 瀏覽:296
合集言情長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3:05 瀏覽:577
男配角嘯天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2:29 瀏覽:415
男主開始不愛女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44
現代虐文悲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3:04:55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