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金庸武俠小說復仇

金庸武俠小說復仇

發布時間: 2023-02-21 07:45:33

『壹』 金庸為什麼被稱為武俠小說的泰斗

暈倒,樓上的這說法那平江不肖生,王度廬,梁羽生,往哪裡放呢?
金庸先生開創了武俠小說的一個時代,這是沒有錯的,其他的我引用一段文字:
一、金庸的意義

1、武林盟主:從50年代成名開始,他的創作長盛不衰,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其傷口進入了各種文學史、進入了大學課堂。
金庸研究專家嚴家炎先生從四個方面來論述「金庸熱」已經成為「一種 異的閱讀現象」:一是持續時間長;二是覆蓋地域廣;三是讀者文化跨度很大;四是超越政治思想的分野。
武俠小說源遠流長,從唐宋傳奇到元明小說,歷代都有佳作。清朝後期,武俠小說陷入衰落,武俠人物論為朝廷鷹犬。至1923年,現代武俠小說興起,產生了「南向(平江不肖生向愷然《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1890—1957,湖南平江人。)北趙(河北玉田人,趙煥亭,1878—50年代初去世,《奇俠精忠傳》、《雙劍奇俠傳》、《北方奇俠傳》)」和後來的北派五大家等武俠名家,是為「舊派武俠小說」。50年代,梁羽生、金庸先後出道,新派武俠從香港發端,迅速波及到港、澳、台、新、馬等地,到60年代,台灣四大家古龍、卧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等群雄割據,把台灣武俠推向高峰。一時間武俠創作隊伍大約有400人左右,作品上萬種。金庸始終保持「帶頭大哥」地位,登上了「武林盟主」的寶座。
金庸從1955年下海至1972年封筆,連長帶短,一共只有15部作品。他吸收了舊派武俠成功的藝術經驗,把「紙上武學」發揚光大,塑造了數以百計的栩栩如生的武林人物形象,發明了許多神奇絕妙的「紙上武功」,為武俠小說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榮耀,以至於金庸成了武俠小說的金字招牌,成為中國武俠小說史上最偉大的作家。
2、武俠革命:金庸對武俠小說的革命,最核心之處在於對現代精神的自覺追求和深入開拓。①以往的武俠小說大多充滿血暴力,鼓吹盲目復仇,而金庸小說反對冤冤相報,主張神武不殺。②以前的武俠小說充滿封建觀念和陳腐倫理說教,而金庸的小說高度張揚人物個性,充滿民主自由的現代觀念。③以前的武俠小說模式僵化,武功荒誕,而金庸的小說推陳出新,力避雷同,武功既神奇又不失現實生活依據。堅持寫人性、人民性、社會批判性,是新派武俠世界。
金庸對武俠小說的革命,是他在提高武俠小說藝術境界和文化層次的同時,仍然極力保持著小說的通俗性和娛樂性。金庸不一味求雅,而自然高雅,不一味避俗,而永遠通俗。這是一咱不走極端的成熟干練的真正「革命家」的氣度。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刻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3、小說巨匠:金庸的武俠作品,從小說藝術上來衡量,都是精湛和上乘的:①從結構上看,金庸小說一篇有新形式,一部有一部新妙思,大有大的宏偉,小有小的玲瓏,既有現代小說的嚴密、系統,又有傳統小說的疏朗、自然。②從人物上看,金庸小說所塑造的深入人忙的典型人物,其數量之多,可稱小說史上獨一無二。讀者隨口即可說出幾十個活脫脫的人物,既有性格豐滿、層次復雜的「圓形人物」,也有性格單一、褊狹古怪的「扁形人物」。③從情節上看,金庸小說一方面吸取了偵探小說的特長,懸念迭生,驚險緊張,另一方面又保持了中國傳統固有的展轉會,張馳結合,有疾有徐。還大量化用影視戲劇技巧,大小場面恰當,多條線索詳略分明。④從語言上看,金庸的人物語言,必定是合乎人物的性格、命運、處境、心態,「人有其性情,人有其聲口」。在雅語與俗語、景語與情語、白語與文言、官話與方言等諸多語言關繫上,進行了不懈的探索。⑤從具體小說手法上,金庸小說「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金庸與武俠而超越武俠,他的武俠已經成了各種人生活動的極好象徵。可從中體味人生的豐富哲理和妙境。
曾有學者排列20世紀中國小說家座次,金庸位居第四。
又有多家報刊調查20世紀最受歡迎作家,金庸皆位列第二,僅居魯迅之後。——此段本專題由馬永軍老師

『貳』 金庸先生留給你怎樣的記憶

金庸先生的小說,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巔峰之作,怡養多少青春不羈的夢想!我試從三個方面談談金庸的貢獻!

第二,金庸武俠小說精神宗旨脫離月夜、秘籍、復仇、奪寶等范疇,這里有糾葛的愛恨情仇、人間大道、家國情懷、民族大義!

所以,金庸小說代表的武俠小說文化是華文世界的瑰寶之一,值得我們去重視傳承,而不是一味挑刺!

2011年,我在新浪開了博客,寫了幾篇博文後,被收入金庸先生委託新浪名博徐小明編選的海峽兩岸博客名錄,當時入選的,僅一百零幾個博客。

後來不管入選博客數怎樣變化,這個博客名錄都有我的博客。

金庸先生1924年出生,委託徐小明先生編選這個博客名錄的時候已經87歲,7年後去世。且博客這種東西在當時是老年人非常陌生的新生事物,要不是一個從外國語大學畢業分配來敝地工作的一個年輕的教師朋友給我說並建議我開博客,連什麼是博客我都不知道。可年紀比我大許多的金庸先生知道,且委託徐小明先生編選博客名錄。

我最早看金庸的武俠小說是《書劍恩仇錄》。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了,我在一個教學點當代課教師,那時候文化生活十分貧乏,沒有電,沒有電視看,唯一能消磨時間的就是看小說。那年我去鄉中心校參加全體教師會議,逛商店時買了金庸著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開完會回到學校,我便專心致志地看剛買到手的這部武俠小說,馬上被作者描繪的精彩情節和引人入勝的故事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住了,全身心沉浸在行俠仗義的武林世界裡。我用了兩天時間一口氣看完了《書劍恩仇錄》,覺得金庸小說非常有趣,比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還要好看。此後,我一連買了《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敖江湖》等,獵涉了金庸眾多的江湖豪俠義士,記住了陳家洛、胡斐、郭靖、黃蓉、楊過、段譽等書中的武林人物。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的四大掌門之首,他的小說風趣幽默,自成一派,非常受讀者的喜愛,小說發行量之大,影響之遠,國內沒有多少個作家能與之比肩。如果要評中國當代十大小說家,那麼金庸無疑是名列其中之一,當之無愧。

金庸先生帶給我們太多的回憶,用一支筆在每個人的心目中種下了一個武俠夢,不論生活在 社會 的哪個階層的人,相信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而這個夢的起源相信就是從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而來。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 社會 活動家,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與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

金庸先生一生創作出諸多武俠經典小說,而且部部經典,被大家所熟知,例如,《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碧血劍》等作品,在沒有電視機時,大多數人通過小說了解武俠。後來電視機廣泛應用後,諸多武俠經典被搬上熒幕。

金庸以後,世間再無江湖,就是人們對金庸先生的最好的褒獎。其中的江湖道義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我們不止看到武俠里的恩怨情仇,更是從中學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情懷。

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但是他留給我們對武俠的向陽一直還在,不論在家庭中、在生活中、在 社會 的為人處世中都留有一顆俠義之心來結交和幫助他人。

金庸先生給我們留下了「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經典作品,我一直夢想做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那樣的人。

向金庸先生致敬!!

金庸先生本名叫查良鏞,浙江海寧市是金庸先生的出生地,真正讓金庸先生影響力快速上升的應該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 金庸先生給我留下的是閱歷豐富、精益求精、作品出眾的印象,金庸先生是我個人最喜愛的武俠小說家。

第一,金庸先生是一個閱歷豐富的人 。金庸先生出生在浙江省的海寧市,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多少受一點海寧文化的影響,也在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學習過,多少受一點重慶文化的影響。在職業生涯中,金庸先生是一個具有多種身份職業的了不起的人物。金庸先生在新聞界、政治界、商界、文學界都有不小的影響力。也許是因為金庸先生從事過多種行業,在寫書時,對於人物關系、人物形象、故事情節等塑造的很成功。

第二,態度上金庸先生是一個精益求精的人。 每一個成功的作家對於文章或小說的細節描寫都很在意,金庸先生也不例外。在寫小說之後,只要發現大的 歷史 錯誤或其他的瑕疵,都會不停改正,這種態度非一般人能比。當然,金庸先生成名後,也有很忙的時候,這時候怎麼辦呢?這時候就要讓自己的好友倪匡先生代筆了,每個人思想不同,有時候倪匡先生的寫作風格不符合金庸先生的設定,金庸先生就要把其中一部分改過來。為了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符合 歷史 情況和 情感 情況,金庸先生修改了好幾次,也許是受了點英國 情感 的影響,金庸先生新修版的一些話語,我本人實在受不了,但這並不影響金庸先生精益求精的態度。

第三,金庸先生的作品出眾,影響很大。 在很多媒體中講到新派武俠小說家時,一般都會以梁羽生先生、金庸先生、古龍先生為代表進行介紹。這三位武俠小說寫得都非常好,大部分作品我也都瀏覽過,不過我個人最喜歡金庸先生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金庸先生的《神鵰俠侶》,裡面有為國為民,俠之大者的郭靖;有 游戲 人間、不失俠情的洪七公、老頑童;更有楊過、小龍女一生一世一雙人,一十六年不相離的坎坷愛情等等。大部分作品都有一定的 歷史 背景,更有真實性,其中不乏愛國情懷,正能量。

筆者主要從閱歷、態度、作品影響力三方面談了這個問題,金庸先生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閱歷豐富、精益求精、作品出眾的人 。以上是本人的看法,如有不足,歡迎補充交流。

我是路留星,熱愛武俠文化的行路人。

金庸先生創造的武俠世界是我小時候最嚮往的世界,長大後也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接下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印象深刻的一些「套路」。

小時候最嚮往的就是金庸先生武俠世界的懸崖,掉下去非但不會死,通常都會練成絕世武功。張無忌掉下懸崖學會了九陽神功,段譽掉下懸崖學會了凌波微步和北冥神功,小龍女掉下懸崖治好了情花毒。

小時候覺得這個套路實在有些濫用,肯定是作者想不出別的讓主角突然變厲害的方法。 如今看來卻不是這樣,金庸先生對《易經》和《道德經》都深有研究,他想表達的正是道家關於命運的理解。人的運勢都是在陰陽之間輪轉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主角們掉下懸崖,看似到了生命盡頭,最終卻因禍得福,變得更加強大。我們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後才變得越來越強。

金庸先生筆下的主角都是年輕人,而且他們成長速度快得驚人,初入江湖時還和前輩們差距巨大,沒過多久就已經不分伯仲了。《射鵰英雄傳》以五絕的武功為最強,郭靖初入江湖簡直弱道不值一提。到結局階段呢,已經到了能和四絕「華山論劍」的水平。《神鵰俠侶》里的楊過也一樣,最後成為「新五絕」之一。

小時候覺得這種套路就是主角光環,誰是主角誰厲害。 如今看來卻不是這樣,金庸先生想表達的其實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新人勝舊人」。

主角們學習了前輩們的武功絕學,年紀輕輕就趕上了前輩們的水平。對於我們來說,學習的知識也是前人們傳承下來的, 科技 的發展和 社會 的進步也是依賴於知識的傳承。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常常在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裡看到各種「邪門歪道」的人物,他們的壞寫在臉上,行事作風也是明搶明殺。這樣的人都不會讓人討厭,真正討厭的是那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和東方不敗都算是武林中的「大魔頭」,但是真正令我們討厭的卻是岳不群和林平之。

小時候覺得有些人怎麼那麼傻呢?不分青紅皂白,看不清這些偽君子的真面目。 如今看來卻不是這樣,金庸先生想表達的是「江湖險惡,人心更險惡」。

武俠世界裡的人分不清的「正」與「邪」,「真」與「偽」。我們現實中的人又何嘗分的清呢?在你意氣風發的時候身邊可能圍著一群「狐朋狗友」,到了你「窮途末路」的時候才知道誰是真正的朋友。

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留給我的記憶遠不止於此,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我們身在江湖,永遠是身不由己。

我第一部金庸小說是82或83年,看的是書劍恩仇錄,不過當時看的是盜版,名字叫「乾隆秘史」,而且只有上半部,救出文泰來就終止了。

從此迷上金庸小說,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至於記憶,那可是太多了!

趙半山的神奇,文泰來的武勇,衛春華的沖勁兒。情深不壽,強極則辱,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平四叔的忠義,程靈素的痴情。大丈夫只怕正人君子,豈怕鷹犬奴才。

錦毛貂的姦情,南蘭的悔恨。提撩劍白鶴舒翅。

萬震山的恐怖,丁典的專情。四,五十一,三十三,五十三。

大理段二的風流,函谷八友的師恩深重。向來痴,從此醉,塞上牛羊空許約。修羅刀下死,做鬼也風流。小康,讓我聞聞你頭上的茉莉花香不香。天上星,亮晶晶,永燦爛,常安寧,星眸竹腰相伴。。。

丘處機的豪爽,大漠的種種豪事。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手握靈珠常奮筆,心開天籟不吹簫。海棠梨下重陽子,蓮葉舟中太乙仙。出門一笑無拘礙,雲在西湖月在天。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

美刀王的痴戀,李西華的仰慕。為人不識陳近南,就稱英雄也枉然。妻子豈應關大計,英雄無奈是多情。

林平之的凄慘,田伯光的難言之隱。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欲練神功,揮刀自宮。

程英的美好,綠萼的殉情。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郭靜與忽必烈的對話,襄陽城頭郭靖的感嘆,太棒了。

大粽子,叮叮當當,開門揖盜,摩天居士的瀟灑,氣寒西北的爽利。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獅王的悲壯,蝠王的機敏,逍遙二仙的風采,滅絕師太的大氣,千棺從家出,其家好興旺,子存父先死,孫在祖乃喪。天涯思君不可忘,太極初傳柔克鋼,百尺高塔任翱翔,東西永隔如參商。明教張教主,武功天下第一,河間雙煞怎地不知?

記憶太多太多太多了。。。

永遠的記憶,永恆的經典!!!

金庸先生是個很有才的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擁有多重身份,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 社會 活動家等。

其中記憶最深刻的就是他的武俠小說,代表作品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雪山飛狐》等等,以及塑造了很多俠肝義膽的江湖兒女,都是被我們熟知的經典武俠作品,也有很多部拍成的影視作品。





金庸已逝,從此江湖無武俠,這算是對金庸先生的最高褒獎了吧!對於我等70後的人來說,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那就是金庸武俠帶來的。十來歲時讀武俠小說,看武俠電視,總想今後也行俠仗義,持劍行江湖,一聲「靖哥哥」,縱是英雄骨也酥。

那時青春年少,狂閱金庸全部武俠小說。對策馬奔騰,除暴安良,保家衛國的武林俊傑是頂禮膜拜,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化身其中,共赴大義救昌生黎民於水火中。

歲月神偷,年漸變大,武俠夢已漸行漸遠,然心中俠義未改,浩然正氣始為初心。刻骨銘記「俠之大者,國為民;俠之小者,與友為鄰」。以此祭金庸先生!

『叄』 金庸的武俠小說里,對其影響最大的是哪幾本書

金庸曾給自己14部中、長篇小說寫過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橫批「越女劍」。

分別為《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的第一個字,而橫批則為書名《越女劍》,在金庸迷中廣為流傳。

1、飛,指的是飛狐外傳。1960年創作,主人公胡斐,大反派鳳天南。

2、雪,指的是雪山飛狐。作於1959年,主人公胡一刀。與飛狐外傳有著故事上的關聯。

3、連,指的是連城訣。作於1963年,主人公狄雲。

4、天,指的是天龍八部。作於1963年,以我國古代宋哲宗時代為背景。整個故事內容波瀾壯闊,寬宏大氣。

5、射,指的是射鵰英雄傳,作於1957年,以宋寧宗至成吉思汗逝世這段歷史時期為背景,在宏大的歷史場景中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的波瀾壯闊的愛情故事。

6、白,指的是白馬嘯西風,該小說作於1961年,著力於寫情,以高昌國迷宮為焦點,展開了李文秀與蘇普、馬家駿、瓦耳拉齊等人之間可歌可泣的波瀾壯闊的偉大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7、鹿,指的是鹿鼎記,作於1969年,故事發生在明末清初,講述了主角,放盪不羈而又聰明機巧的韋小寶和七個老婆之間發生的波瀾壯闊而又偉大的愛情故事。

該小說具有一種反傳統的思路,講述的主角是一個不同於金庸以往小說中偉光正的英雄形象的一個小人物,藉此譏刺了迂腐僵化的封建思想,著力表達了人類真性情的可貴之處。

8、笑,指的是笑傲江湖。寫於1967年,講述了主角令狐沖愛上了小學妹岳靈珊,但是岳靈珊不愛令狐沖只愛林平之,但是林平之又不愛岳靈珊只愛葵花寶典,然後令狐沖終於找到了真愛任盈盈這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愛情故事,謳歌了愛情的波瀾壯闊與偉大。實乃三角戀愛情故事的開山鼻祖。

9、書,指的是書劍恩仇錄,著於1955年,是金庸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開山之作,講述了乾隆年間,紅花會為反清復明,與清廷浴血奮斗,和乾隆之間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小說把傳奇與歷史結合,擁有著一股大家風范。

10、神,指的是神鵰俠侶,版於1959年,作為神鵰三部曲的第二部。講述了楊過與小龍女之間波瀾壯闊的偉大愛情故事,歌頌了愛情的偉大和江湖的快意恩仇。

11、俠,指的是俠客行。著於1965年,講述了平凡少年石破天江湖歷險的故事。

12、倚,指的是倚天屠龍記,著於1961年,乃射鵰三部曲之三,以元末年間群雄競逐為背景,講述了江湖之間為倚天劍和屠龍刀展開紛爭以及主角張無忌和趙敏之間的波瀾壯闊的偉大愛情故事。

13、碧,指的是碧桂園集團老總楊國強,哦不好意思,說錯了,應該是指碧血劍這部小說。這部小說在金庸名著中同樣是不起眼名不見經傳的作品,講述的是明朝末年,名將袁崇煥被殺後他的兒子袁承志和師門華山派助力闖王李自成奪取大明江山的故事。

14、鴛,指的是鴛鴦刀。同樣是一部名氣較低的小說,著於1961年,是一部中短篇小說,講述了一雙名為鴛鴦的刀以及爭奪他的人之間的波瀾壯闊的愛恨情仇的故事。

故事中的鴛鴦刀據說深藏一個能一統天下的秘密,這種梗貫穿了金庸大部分小說之中,起到了提綱挈領,關聯故事線索,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就像倚天屠龍記裡面的倚天劍,屠龍刀,鹿鼎記的四十二章經,射鵰英雄傳的武穆遺書和九陰真經,笑傲江湖的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等一樣。

15、《越女劍》(短篇小說)發表於1970年1月《明報晚報》上。

小說寫越女阿青劍術精妙,被范蠡引薦到宮中教授士兵,最終幫助了越王勾踐雪恥復仇。阿青暗暗愛上了范蠡,而范蠡早與西施有白頭之約。阿青見到西施的美貌後,不忍傷害,飄然離去。

小說藉助歷史上的傳說和事實,不但抒發了歷史情懷,還表現出人性的悲歌,把家國之仇與個人的愛結合在一起,使小說增加了厚重感和無限的餘味。

『肆』 金庸筆下復仇的主人公們

中國人向來有一句古話叫做父債子償,還有父仇子報。

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里,男主人公按照復仇模式成長的有郭靖、袁承志、胡斐、楊過、張無忌、喬峰、夏雪宜……

這些人物在成為真正的俠客之前,往往都背負著仇恨:郭靖有靖康之恥的國仇,有完顏洪烈、段天德殺父的家恨;袁承志的仇人是崇禎皇帝,在崇禎皇帝煤山自縊後,他的敵人是皇太極。

胡斐與苗人鳳的宿怨則是胡苗兩家的延續,《飛狐外傳》里的那一刀也許沒有砍;張無忌的父母被六大派逼死之仇最後都清算到成昆頭上;楊過在襄陽城幾次欲找郭靖報殺父之仇卻都沒能下得了手。

他們的仇恨或許是他們生來的使命,一旦完成,他們的人格也許就變得完全。

郭靖西征花啦刺,在撒馬爾罕抓了完顏洪烈,父仇得報之後,他開始思考民生疾苦思考英雄的定義。

後來郭靖與丘處機的談話中有提到成敗是非皆以萬民為賭注,他出言頂撞成吉思汗說,自來英雄而為當後世敬仰、後人追慕,必是為民造福愛護百姓之人,殺得人多卻未必算是英雄,而大汗南征西伐,積屍如山,功罪是非可就難說。

這時的郭靖不再是那個彎弓射鵰的金刀駙馬,他是大宋的子民,只因探憂才來看望成吉思汗。在郭靖眼裡,人死後無可厚分,或一抷黃土,或曝屍荒野。只是,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而郭靖選擇鎮守襄陽,既有統治階級的原因,襄陽安撫使呂文德昏庸無能,也有郭靖骨子裡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他是真正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在《神鵰俠侶》中,郭靖這種俠者精神感染了楊過,也讓楊過放棄了復仇的念頭。那時楊過被金輪法師說成是朝三暮四左右不定的小人,很多年後楊過與郭靖攜手入城,想起二十多年前郭靖也是這般拉著他的手。

不過一句「他對我一片赤忱,從沒半分茶藝,可是我狂妄胡鬧,叛師反教,闖下了多大的禍事。倘若我誤入歧路,哪有今天和他攜手入城的一日。」

楊過的行俠仗義,是對父債的一種償還。字改之,是他的命門。在十六年間里的行俠仗義,贏得「神鵰俠」的美名,都是消受父親的罪過。

在楊過的心裡,父親應該是一個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形象,他從父親的舊部里聽到了關於父親的形象,這種想像楊過不自覺的加以修飾。

以至於在嘉興鐵槍廟外,聽到父親那一番賣友求榮,認賊作父的事實時,他的內心受到承重的打擊。原來這么多年,他心心念念的父親,並不是個好人。

這也是他每次問郭伯伯,父親是怎麼死的?郭靖總一臉嚴肅的原因,甚至因為楊過一句:「我的父親是不是你和郭伯母殺的?」一怒而拍塌了終南山全真教的界碑石。

他三番幾次的想要刺殺郭靖,想要取黃蓉的項上人頭,甚至擄走郭襄,都是一種心理上的快慰。他放棄報仇,是因為自己沒有這個能力,也是因為郭靖捨生取義的對他的救護。

那時他還想著,倘若今日城破城中數萬嬰兒免無一幸,自己倒還可以和小龍女回古墓逍遙自在。國家存亡,關乎世運。楊過的想法還是及其幼稚的,他的自私體現在報仇時的種種行為。

這一系列的轉變來自於自身的磨難,斷手之痛,與愛人分隔十六年,人生的砝碼在不斷地加重,他的生命有了厚重感,是身體殘疾後,人格反而健全了。

平日里那個嬉皮圓滑的楊過不見了,只剩下一個以猙獰面具示人的神鵰俠,他的沉穩,他的滄桑,散發出來的魔力,讓郭襄見到面具後的他,抬一眼,她此生就完了。

可以和郭靖相提並論的是喬(蕭)峰,在喬峰從杏子林出走的那一刻起,他變成了一個契丹人,是胡虜賤種,他成了蕭峰。

胸口的狼頭刺青,對於喬峰來說不是一種榮耀,反而是一種恥辱和精神上的負擔。這么多年來,他為大宋江山安危,為武林正義,不知殺了多少契丹人。這種罪惡感驅使他本能的一種復仇,他的身世不過是馬夫人因為他不肯多看一眼造成的一個玩笑。

當一切都真相大白,在少林寺里,他所追尋的黑衣人,竟是自己的生身之父,他所有蒙受的不白之冤竟然都是自己的父親所造成的。

當「帶頭大哥」慕容博以死為條件以求完成復燕大業,蕭峰凜然拒絕。即使慕容博以盡忠報國相激,蕭峰不為所動,在蕭峰看來盡忠報國是在保土安民,而不是為了一己私慾,因而殺人取地,建功立業。

在仇恨面前,蕭峰選擇了忠義。

直到雁門關外,蕭峰脅迫耶律洪基退兵,最後折箭自戕。蕭峰的死,是英雄之死,這是屬於他的個人英雄主義。

他說,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在場的中原群豪無不震驚,卻也不理解。「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麼他為什麼反而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傑,」

「他自幼在咱們漢人中間長大,學到了漢人的大仁大義。」

「他雖於大宋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賊。他這是畏罪自殺。」

蕭峰的死應了那句話,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於俗世了無牽掛的他,這種悲壯的死亡是一種成全。他不為功名利祿,只為宋遼兩國之間的和平。

他的死本不應該發生,但又不得不死。

那些吃瓜群眾達不到他的精神高度,雁門關休戰了,回去照樣吃喝玩樂。

蕭峰一人承擔的罪過,是他生長在大宋卻為契丹人的原罪,這種救贖,是在他的父仇母仇都已了斷時,在骨子裡滋生的,由來已久。

人一生來,就要被不斷的貼上宿命的標簽。

蕭峰沒能逃過,被英雄化的是他,被江湖人唾棄的也是他。聚賢庄一役,他自殺式瘋狂的屠戮,沒能讓自己快慰,手上添了多少性命。

他所要償還的,不僅僅是江湖安寧,更是人心安定。

蕭峰可以不死,但從此以後他只有段譽、虛竹,和女真的完顏阿骨打幾個兄弟。他不能回契丹,他可以去長白山女真部落。他也可以南下大理,西去西夏。

折箭那刻,蕭峰所有的一切塵世冤孽全都了悟,嗔已解,人生不復痴。

再沒有那個塞外放馬牧羊的阿朱,宋遼紛爭已解,父親遁入空門古剎不問俗世,他的人生似有還無。

浮雲生死,此身何懼!

『伍』 你認為金庸最好的小說是哪一部

‍‍

《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是金庸小說里的三巨頭,至於哪部最好,讀者各有所愛。就我個人來說,最喜歡的是《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是部政治隱喻小說,《鹿鼎記》是一部官場現形記。《天龍八部》則是一部純粹的、恢弘的武俠小說,裡面人物眾多,個性鮮明,令人過目難忘。蕭峰、段譽、虛竹三大主角,各有特色。蕭峰豪氣;段譽痴情、虛竹呆萌。再有王語嫣、阿朱、阿紫、木婉清、鍾靈等性格不一的姑娘們。

《天龍八部》確實也是這樣,早就超越了一般的通俗文學,進入了文學史。那無人不冤是什麼意思呢?蕭峰的家仇國恨,虛竹的初心不再、段延慶與刀白鳳的神奇一夜、段譽對王語嫣的痴愛……《天龍八部》里有人性的晦暗也有人性的光輝。

‍‍

『陸』 武俠復仇類的小說介紹我幾本看看 謝謝

古龍的《劍玄錄》,《圓月彎刀》...
金庸的《碧血劍》,袁承志一直在為父親袁崇煥報仇,可你說的「成功」是什麼意思,不同的書里有不同的解釋...
梁羽生《江湖三女俠》(三女俠殺雍正),《大唐雙龍傳》...
這是個人認為比較好的,夾雜復仇與俠客,情緣...至於其他的,卧龍生,陳青雲等等的,要多少有多少

『柒』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是什麼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介紹

1、《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2、《飛狐外傳》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0年—1961年首次連載於《武俠與歷史》雜志。

3、《雪山飛狐》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該作品共十回,1959年始連載於香港《新晚報》。英譯本由莫錦屏翻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於1993年推出。

4、《連城訣》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在1963年刊載於《明報》和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送的《東南亞周刊》,書名本做《素心劍》。

5、《天龍八部》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從1963年開始創作,歷時4年完成。前後共有三版,在2005年第三版中經歷6稿修訂,結局改動較大。

6、《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7、《白馬嘯西風》是作家金庸創作的中篇武俠小說,1961年10月—11月連載於香港《明報》。

8、《鹿鼎記》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這部小說創作於1969至1972年間,故事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講述成長於揚州妓院的少年韋小寶,以不會任何武功之姿態闖江湖各大幫會,周旋於皇帝朝臣之間並奉旨遠征雲南、俄羅斯之故事,塑造了一個與傳統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並借這個形象諷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和迂腐頑固的舊思想,表現了各族和諧相處、國家民族統一的思想。

9、《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開始創作於1967年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這部小說通過敘述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的江湖經歷,反映了武林各派爭霸奪權的歷程。作品沒有設置時代背景,「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折射出中國人獨特的政治斗爭狀態,同時也表露出對斗爭的哀嘆,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波譎雲詭,人物形象個性鮮明,生動可感。

10、《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創作的首部長篇武俠小說,1955年連載於香港《新晚報》,1980年出版單行本。

11、《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在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

12、《俠客行》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5年首次連載於《東南亞周刊》。

13、《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61—1962年連載於《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14、《碧血劍》是當代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發表於1956年,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碧血劍》的主線故事是明末被冤殺的大將袁崇煥之子袁承志及其師門華山派義助闖王,奪取大明江山所引起的一系列江湖恩怨。袁承志的家仇、師仇構成推動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力,他的復仇之路與天下江山的爭奪交織在一起。

15、《鴛鴦刀》是作家金庸創作的中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61年5月1日—28日的香港《明報》。

『捌』 找幾部復仇類修真武俠小說`小說高手進`

九陰九陽

『玖』 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聽到蕭峰死訊之後,蕭遠山會做些什麼

蕭峰自殺的時候他的父親蕭遠山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充滿了仇恨的復仇者了。在少林寺經過掃地僧的點化已經皈依佛門遁入空門。為了讓蕭遠山和慕容博放下仇恨重新做人,掃地僧將他們打成假死狀態,然後再將其救活。經歷了生死輪回之後蕭遠山如夢方醒,他的心態與之前相比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和慕容博一樣已經對人生頓悟各自放下了仇恨的執念,心甘情願落發為僧拜在掃地僧門下進行清修。

當然也只有蕭峰死去才能准確詮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定義。我想蕭遠山內心是為兒子感到驕傲的,作為漢人身份的喬峰沒有出賣北宋的利益,作為契丹人的蕭峰也沒傷害遼國的利益。在蕭遠山心裡蕭峰活著是大俠,死了也是英雄。就讓他永遠長眠在谷底深處吧!來生再做父子!

『拾』 金庸各部小說之間有什麼聯系,先後順序是什麼

1972年9月11日,《鹿鼎記》完成了《明報》刊載的最後一篇。金庸宣布他不是在寫長篇武俠小說。這也預示著武術黃金時代的結束。

對於自己創造的武俠神話,金庸曾說,這是他沒有想到的:“我不能以小說作為賺錢和生活的工具來談論任何崇高的社會目標。我既沒有想過要教育青年,也沒有抱著振興國家、報效國家的雄心壯志,但我寫得很開心,對底層的俠客群體有很多想像和鼓勵。”

每一次修改,情節都變了。新版的細節和結尾也略有變化,帶來不少反響。目前,兩岸三個地區的出版授權於廣州廣州出版社(始於2005年底,而不是原來的Sanlian書店)、台灣深遠的出版社和香港明河社。

金庸先生曾寫過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天龍八俠》中著名的一篇。

金庸武俠小說的順序,讓我們再梳理一下

倪匡代表作《六指琴妖》、《精武門》

按照小說的歷史順序:

《越女劍》中的春秋之末

北宋“天龍八部”

南宋後期射鵰英雄傳說

南宋後期的“神鵰英雄”

宋末明初的“天龍”

明末清初的“藍血之劍”

《鹿鼎記》康熙朝

乾隆“書劍與復仇”

乾隆年間《飛狐傳》

乾隆“雪山飛狐”

熱點內容
小說浪盪江湖魂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6:39:30 瀏覽:847
長篇末日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59:29 瀏覽:250
大主宰聽書上 發布:2025-07-05 13:57:08 瀏覽:813
小說男主角名字叫楊天 發布:2025-07-05 13:56:22 瀏覽:349
推薦穿越養娃小說 發布:2025-07-05 13:46:54 瀏覽:951
種田桃花多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3:23:08 瀏覽:296
合集言情長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3:05 瀏覽:577
男配角嘯天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2:29 瀏覽:415
男主開始不愛女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44
現代虐文悲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3:04:55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