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描述俠客的
❶ 武俠小說的介紹
武俠小說是中國舊通俗小說的一種重要類型,多以俠客和義士為主人公,描寫他們身懷絕技、見義勇為和叛逆造反行為。中國最早出現的長篇武俠小說為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後世武俠小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是指傳統武俠、浪子異俠、歷史武俠、諧趣武俠、古典仙俠、奇幻修真、現代修真,但從武俠小說的狹義層次上來說就只指傳統武俠、浪子異俠、歷史武俠、諧趣武俠這四類。
❷ 描寫「俠客」的句子有哪些
1、他是個俠客,經常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2、小剛總是夢想成為俠客,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3、 他是一位浪跡天涯,以四海為家的俠客。
4、武俠小說中的梅花大盜是個鋤強扶弱的俠客。
5、他是一位浪跡天涯,以四海為家的俠客。
6、每當在民族受外族侵犯,官兵聞風而逃時,俠客們揮動長劍,與入侵者浴血戰斗,或捐軀忘親戰死沙場,或為護忠良以及忠良之後而殞身不恤,為國為民,乃俠之大者。
7、 這天夜裡飲馬客棧依舊歌舞昇平,一樓的江湖俠客談及今天的人獸相鬥全都興致高昂。
❸ 我想寫一部武俠小說,請高人給人物起些俠客名.
南宮煊皓,字麟祗。取自詩經·周南·《麟之趾》
鴇羽,字蒼悠。取自詩經·唐風·《鴇羽》
岳宛丘,字鷺羽。
將仲子,道士的名字,希望有用。
莫敬之,字子遠。
韓翌,字維卿。
宵。(只有一個字,我想你可能需要殺手的角色,而殺手不需要名字,只有代號。宵是夜晚,最適合不過。)
❹ 金庸的武俠作品《俠客行》,描述的是發生在哪個朝代的故事
明朝 。「俠客行」的故事發生在明朝。書中有句「「庚申五月初二,聶宗台在滄州郝家莊奸殺二命」應是明末庚申年。
❺ 小說中描寫俠客神秘出場的句子
可以寫成跟現在網文中那些都市裝比文一樣,用別的不起眼的小人物來哄托一下,讓俠客低調上場,再一鳴驚人。
❻ 關於古龍小說中的俠客
一、郭大路 《歡樂英雄》主角。 如果走在人群中,郭大路就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甚至是一個有點「方腦殼」的平凡人。他相信時間所有的人都是誠實的,所有的事都是美好的,即使他被朱珠騙得幾乎死去,但他最後還是好不猶豫地原諒了她;即使他碰到王動那樣連吃飯都懶得離開那張破床的人,他也能笑著和他生活在一起;做公子,他相信所有前來向他要錢的人都是因為生活所需;做鏢師,他相信前來劫鏢的人的確是因為生活無著才不得已做這一行的,他不假思索地幫助了他們;做朋友,為不出賣林太平,他寧願赴死;做情人,他能經受住種種艱難的考驗,所以他最終憑著自己的真誠贏得了燕七的愛情。 他很窮,但窮得快樂,「他只做自己願意做、而且應該做的事情。」 他也不怕克服困難時所付出的艱苦,卻懂得享受克服困難後的那種成功的歡愉。 他也常常遭受失敗,但絕不氣餒和灰心。他懂得生命是可貴的,也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 所以,這是一個武俠史上獨一無二的「歡樂之俠」。杜淳版鐵中棠 二、鐵中棠 《大旗英雄傳》主角。 《大旗》是古龍成熟期的作品,當然這一時期的作品還存在著明顯的模仿痕跡,古龍風格還並未完成。但古龍對鐵中棠的喜愛是非同一般的,他多次在後來的作品中提到這個名字。這或許是因為鐵中棠是古龍塑造的第一個血肉豐滿的大俠形象的原因。 鐵中棠沉默寡言,忍辱負重,即使受了冤屈,也從不用言語辯解。他寧願自己流血,也不願別人為他流淚。他為別人作的犧牲,從不去張揚,別人也從不會知道。他有缺點,有時也會受不了打擊,也會痛苦、悲哀和恐懼。 從人物性格來講,這已經是一個不同於以往武俠小說創作所普遍認同的那種俠的形象了。讓古龍都吃醋的鄭少秋版楚留香 三、楚留香 《楚留香》系列主角。 當然不能不提楚留香。當年,楚留香風靡整個東南亞,當飯館的廚師都在談論香帥會和哪個女子結婚的時候,古龍甚至有點吃楚留香扮演者鄭少秋的醋。 楚留香是俠之風流的代表。是古龍塑造的一個非常深入人心的俠客之典型。他甚至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大俠。他是個盜賊。一個非常優雅的盜賊。 「 聞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極盡妍態,不勝心嚮往之,今夜子時,將踏月來取。君素豁達,必不致令我徒勞往返也。」 ——如果下邊的署名是別人,那麼大家會認為此人必是瘋子,但如果署名是楚留香,那就不一樣了,他說子時來取,那麼這個白玉美人就不會在原主人家呆到丑時。 當然,他的盜,其實只不過是一種手段而已,一種使人間更公平合理的手段,楚留香將這種手段上升為一種藝術,一種非常優雅的藝術。 其實,整個楚留香系列,寫楚留香行盜的情節幾乎沒有。他更像一個神探,因為這時候,古龍正在試圖將推理破案引進到武俠小說中。他在楚留香這個人物身上開始了嘗試,在陸小鳳身上達到完美的程度。 不出去的時候,楚留香就呆在一艘船上,那裡有溫柔體貼的蘇蓉蓉,有博聞強記的李紅袖,有廚藝精良的宋甜兒。 楚留香身邊從來不缺美人,他好像從來都對這些人沒怎麼認真過,只有《桃花傳奇》中對張潔潔是個例外,他在張潔潔面前表現出了一個男兒對愛情的堅貞,古龍在這個故事了再次證明他「寫情聖手」的稱號並非浪鍀虛名。
❼ 收集武俠小說中景色的描寫
嵩山
嵩山北依黃河,南臨穎水,東西橫卧,故有嵩山如卧之說。《笑傲江湖》有嵩山派,嵩山掌門左冷禪是金庸筆下比較有名的主人公。《天龍八部》中,喬鋒幼時在嵩山少林寺受業於玄苦大師。少林寺武功號稱天下武學正宗,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說法。《倚天屠龍記》第一回,小東邪郭襄到達少林寺後,有一段風景的描寫:「這時置身處已高於少林寺所有屋宇,但見少林寺層崖刺天,橫若列屏,崖下風煙飄洌,寺中鍾聲隨風送上,令人一洗風俗之氣。」
錢塘潮
錢塘潮與亞馬孫河入海口的涌潮齊名,為世界少有的自然奇觀。《射鵰英雄傳》從牛家村開始,牛家村就在錢塘潮邊。《倚天屠龍記》借武當七俠之一的俞岱岩之眼寫到了錢塘潮。不過,《書劍恩仇錄》描寫錢塘潮最為細致了:「只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驀然間寒意迫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天際而來,聲勢雄偉已極。潮水越近,聲音越響,真似百萬大軍沖烽,於金鼓齊鳴中一往直前。月影銀濤,光搖噴雪,雲移玉岸,浪卷轟雷,海潮勢若萬馬奔騰,奮蹄疾馳,霎時之間已將白振全身淹沒波濤之下。但潮來得快,退得也快,頃刻間,塘上潮水退得乾乾凈凈。」
洞庭湖(岳陽樓)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金庸小說多次寫到洞庭湖,《射鵰英雄傳》中,郭靖、黃蓉去鐵掌山途經洞庭湖,有一段景色描寫:「上得樓來,二人叫了酒菜,觀看洞庭湖風景。放眼浩浩盪盪,一碧萬頃,四周群山環列拱屹,真是渺渺崢嶸,巍乎大觀。」在七月十五丐幫大會上,由於一連串誤解,郭靖、黃蓉也被擒到了湖中的君山之頂。《神鵰俠侶》中,黃葯師隱身江湖,自得其樂,曾在洞庭湖賞月。金庸江湖中「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很好地體現了《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名言。
雁門關
《天龍八部》中,雁門關是一個發生悲劇的地方。蕭鋒的父母在此被中原群豪阻殺。這一事件是全書重要的邏輯起點,蕭鋒的人生悲劇由雁門關這次意外開始,以雁門關懸崖自殺而結束。蕭鋒眼中的雁門關:但見東西山岩峭拔,中路盤旋崎嶇,果然是個絕險的所在,心道:「雁兒南遊北歸,難以飛越高峰,皆從兩峰之間穿過,是以稱為雁門。」當下從關西的高嶺繞道而行。來到絕嶺,放眼四顧,但見繁峙、五台東聳,寧武諸山西帶,正陽、石鼓挺於南,其北則為朔州、馬邑,長坡峻阪,茫然無際,寒林漠漠,景象蕭索。山道數步之外,下臨深俗,但見雲霧封谷,下不見底。顧嚴武曾寫道:雁門重關,山巒在(yan音演),霞飛雲舉,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飛雁出於其間。
泰山
泰山號為五嶽獨尊,古人說泰山如坐。在金庸江湖中,泰山大多是一處武俠門派或草莽強梁盤踞之處。《俠客行》中提到了泰山掌門盧十八,《天龍八部》寫到了泰山五雄,《笑傲江湖》中有泰山派。而描寫泰山最詳細的要數《碧血劍》第十一回,借群豪之眼觀泰山日出:「這時山谷間忽吐白雲一縷,扶搖直升。良久,東邊一片黑暗中隱隱朱霞炫晃,顏色變幻不定,或白或橙,緩緩地血線四映,一噴一耀,轉瞬間太陽如一大赤盤踴躍而出。下面雲影被日光一照,奇麗變幻,白虹蜿蜒。」
❽ 金庸等武俠小說家筆下的俠客與歷史上真實的俠客差異有多大呢
有武藝的「俠」是「武俠」。
「武俠」也不見得都個個武藝高強。
傳統來看,武藝最高強的,都是「官」、「將」,而不是「俠」。
近代中國,最後一個曾被譽為「俠名遠播」的「大人物」,可能是杜月笙。他賺了錢,確實周濟了不少貧苦的「街坊鄰居」,他甚至還為抗戰捐錢捐物。但他的錢是怎麼來的呢?主要是「黃賭毒」!
所以說,「俠」這個字,是有兩面性的。
「俠」中會武藝的那些,通常叫「武俠」,其真實的存在,多屬於「落單的義匪」。
❾ 金庸武俠小說《俠客行》主要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
《俠客行》講述了石中玉與狗雜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揭開了俠客島之謎,守護各自愛情的故事。
玄素庄莊主石清和夫人閔柔生有兩個兒子。次子石中堅被暗戀石清的梅芳姑殺害後,長子石中玉因為閔柔的過分溺愛而養成無法無天的性格。石清不得已,只得將石中玉送去凌霄城學藝,一眨眼已經過去了三年。
摩天居士發出的玄鐵令再現江湖,傳說得到玄鐵令的人可以向摩天居士謝煙客提出一個要求。在追逐玄鐵令的過程中,石清夫婦得知兒子在凌霄城闖下彌天大禍。而此時玄鐵令被一個小乞丐狗雜種得到,而因此成為了謝煙客的債權人。
這兩個年輕人因為捲入了長樂幫、俠客島等一系列的陰謀也一身份顛倒。最後,石中玉與狗雜種兄弟二人齊心協力揭開了俠客島之謎,擊敗了貝海石的陰謀,獲得了各自的愛情。
(9)武俠小說描述俠客的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金庸,本名查良鏞,浙江海寧人,1924年生。曾任報社記者、編輯,電影公司編劇、導演等。1959年在香港創辦《明報》機構,出版報紙、雜志及書籍,1993年退休。先後撰寫武俠小說十五部,開創了中國當代文學新領域。並興起海內外金學研究風氣。
曾獲頒眾多榮銜,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最高榮譽大紫荊勛章、英國政府O.B.E勛銜及法國最高榮譽「藝術與文學高級騎士」勛章和「騎士勛位」榮譽勛章,劍橋大學、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等公職。
從《俠客行》書名著手,亦可把握這部小說的「玄妙」之處。一層是「俠客島之行」,這是全書的故事梗概;再進一層則是「俠客行武學」,這便是書中的「內核」了。一來是若無俠客行為的武學,俠客島也就不復存在,小說中的俠客之行的故事也就不復存在了。
二來此俠客島之行,其目的及其寓意也盡在有關「俠客行」武學的寓言之中。更深的一層是——最深的一層或者可謂「返樸歸真」——「俠客之行」。
金庸的這部小說創作改變了過去的習慣敘事模式:歷史背景——江湖傳奇——人生故事,而是以江湖傳奇——人生故事——人性寓言為新的結構模式。這樣,不僅在意義的層面上達到哲學的深度,而且在技藝的層面上又保證藝術的完整。
❿ 金庸小說中的俠客形象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