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讀者大數據
① 什麼網站能查關於網路小說的數據,比如每年多少本小說,都是什麼類型,讀者量,讀者的年齡,性別之類
具體的數據只有作者的個人後台或者編輯的後台可以看,如果說起點的東西的話,你可以試一下起點數據網,希望能夠幫到你。
② 我國網路文學讀者超4.5億人,你認為這和什麼因素有關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人們通過網路獲得各種信息、知識以及文學作品。對於我國網路文學讀者超4.5億人,除了與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外,也與我們現在的社交方式,業余空閑時間以及作者數量有極大的關系。這些因素都加速了網路文學的發展,提升著網路文學讀者的數量。
一、互聯網時代的發展。
網路文學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其發展離不開互聯網的發展。互聯網技術普及,各種上網設備充斥著市場,人們能夠很容易獲得相關設備,如手機、電腦等,人們通過這些設備閱讀網路文學,提升著讀者的數量。
我國網路文學讀者超4.5億人,這個數量是非常恐怖的,這也間接說明人們對精神越來越期待精神需求。希望廣大作者能夠加大高質量網路文學作品的期待,創建更豐富的精神文化。
③ 去年中國網路文學作者數量達到了多少男性多還是女性多
2019年中國網路文學作者的數量達到了1936萬人。簽約作者的數量也達到了77萬人,女性網路文學作者的數量提升驚人,明顯的超越了男性作者。
根據大數據的統計網路文學作者的平均收入達到了5133.7元,網路文學作者的平均收入也明顯的增高,而且人均收入也算很高。
作為喜歡創作的大學生,可以申請成為網路文學作者,可以獲得自己通過努力得到的收入,也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學水平,還可以培養自己創作的興趣愛好。
網路文學作者給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就業和兼職的機會,造福了很多喜歡創作寫作的大學生。
④ 晉江、起點、紅袖、瀟湘、四月天等等原創小說網站讀者年齡怎麼分布的
晉江文學城的前身是晉江電信所創辦的一個小BBS,後有了晉江文學城和晉江原創網。 網站共有五大模塊:原創言情站、晉江耽美同人站、晉江台灣言情站、晉江商城、晉江論壇。
晉江的十多歲至二十多歲的讀者都有,但是潛水的人也是蠻多。
起點中文網是國內最大文學閱讀與寫作平台之一,是目前國內領先的原創文學門戶網站。
起點的讀者年齡大多是在十多到三十歲之間,三十歲以上的讀者也有,但應該挺少。
紅袖添香網創辦於1999年8月,是全球領先的女性文學數字版權運營商之一,中文女性閱讀第一品牌。擁有完善的投稿系統、個人文集系統、媒體聯絡發表系統及高創作水準的原創書庫。
紅袖的讀者年齡應該是在十三至二十五歲之間,現在小朋友也喜歡看言情小說啊。
瀟湘書院創建於2001年,是最早發展女生網路原創文學的網站之一,也是最早實行女生原創文學付費的網站。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瀟湘書院已發展成國內最大的女生原創網站之一,用戶數量與日俱增,訪問流量在國內文學類網站中名列前茅。
瀟湘和紅袖應該都差不多。
⑤ 有誰比較了解2020年各大小說網站的讀者基數我在縱橫中文網寫作,請問這個網站讀者多嗎
縱橫中文網。中的網站。讀者是很多的。他可以在全國的。小說網站中排前幾的。
⑥ 大數據背後,網路文學豐而不富
大數據背後,網路文學豐而不富
探討70億元產值規模背後的內容、受眾與管理
截至2014年底,一共已有114部網路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成為熱門IP,網路文學迎來了大好時機,但目前連「什麼是網路文學」都並未形成統一定義,這種繁榮背後的諸多問題也值得探討。
網路文學越來越成為文化產業中的焦點。截至2014年底,一共有114部網路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有90部計劃被拍成電視劇,24部被拍成電影。據市場第三方統計,到2015年網路文學的產值規模能夠達到70億元。
這樣一片大好的數據背後,是否意味著我國網路文學的發展已然成熟?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什麼是網路文學」,就沒有形成統一意見。比如誕生於弄堂網文學板塊的金宇澄長篇小說《繁花》是否算作網路文學?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黃平告訴早報記者:「會在定義上產生分歧,也說明了我國網路文學發展還不成熟。」
9月24日至25日,「首屆中國網路文學論壇」在上海舉行,對網路文學的內容、讀者到管理狀況展開了一一探討。
內容:參差不齊並以類型化小說為主
在會上,「內容良莠不齊」成為與會者口中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閱文集團CEO吳文輝認為網路文學已進入了繁榮發展階段,但他坦言也出現了作品數量多、精品少、抄襲模仿等屢禁不止的問題。
上海作協副主席、上海網路作協會長陳村表示,網路文學一開始被質疑、被視為「垃圾」,但在當下成為作者以數十萬計、最活躍、最引人注目的文學形態。從1999年榕樹下網站第一次頒獎算起,網路文學成為重要的文化現象僅僅花了十多年時間。
「網路文學向來不缺內容,但泥沙俱下,許多作品題材雷同、情節拖沓、文字累贅甚至涉及暴力色情,而堪稱優質的作品和具有創作潛能的作者往往被湮沒。」在陳村看來,這是制約網路文學產業越做越強的關鍵所在。同時,陳村表示當前網路文學以類型化小說為盛,較為單一,「但我們期待的更加個人化的風格尚未出現。」
黃平則向早報記者表示網路文學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內容模式化、同質化嚴重」。同時,他認為網路作家有一種身份焦慮,他們急於在文學體系中找到合法性。
受眾:缺少針對讀者群體的研究
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2.85個億,占網民總體的42.6%,其中手機網路文學用戶規模為2.49億,占網民總數42%。在江蘇作協黨組成員汪政看來,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並不一樣,尤其要加強對網路文學讀者(用戶)的研究:「他為何點擊、為何欣賞、為何樂於做粉絲?」
黃平也表示:「今天網路文學研究的關鍵不在文學本身,而在於它面對的讀者群 。」黃平告訴早報記者,從受眾層面分析,和網路文學並列的應該是美劇或好萊塢電影。他分析,如今網路文學讀者群呈現「高度青年化」特徵,因為青年群體能在其中得到宣洩。「比如『霸道總裁』系列,在傳統文學中是找不到的。」黃平認為若要有所倡導,就要注意把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和青年一代的想法貫穿起來。
「現在我們對網路文學讀者群體的研究比較少。」在黃平看來,以往純文學中的「作家、作品研究」未必是研究網路文學的最好辦法,但研究機構里針對讀者的研究方法又尚未成熟。
管理:規范發展是根本目的
據新聞出版管理部門的科研機構統計,目前我國數字出版產業達到3387億元的產值規模,以網路文學為代表的網路出版物也已成為數字出版發展的主力軍。「在數據背後,網路文學到底是不是一個強大的產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出版司網路出版監管處副處長程曉龍認為,目前我國網路文學「大而不強,豐而不富,多而不優,快而不穩」。
程曉龍比喻,不少網路文學企業還掙扎在生死線上,不少作家還徘徊在溫飽線上,不少作品還遊走在存亡線上。他說:「當我們審視網路文學發展的時候,還必須談論規則的問題、管理的問題。」
會後程曉龍接受早報記者采訪。對於網路文學管理,他認為首先要研究網路文學的發展規律,「網民寫作大多出於對文學的熱愛。在網路文學發展的十多年中,我們沒有認真地審視過網路文學的發展是否合理、有序。」
「有的網路文學作品過於迎合讀者口味,寫一些感官刺激很強的文章。這跟商業模式有極大關系。因為網路文學很大程度上是邊創作、邊傳播、邊消費,為了不斷地留住人氣,個別作者就會想盡各種辦法。」
「網路文學正在迎來它最好的發展時機,中央對包括網路文學在內的網路文藝非常重視。」程曉龍告訴早報記者,「對網路文學來說,只有建設和管理並舉,網路文學才能健康、持續並繁榮發展。」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背後,網路文學豐而不富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