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小說劇情生成
『壹』 網路上盛傳的網路小說生成器,真的存在么,
目前還沒有真正的網路小說生成器,都是假的!還有的就是從現在的網路小說中照搬一些文字過去!
『貳』 手機寫網路小說有沒有哪個軟體寫個大概後能自動生成一段文字,或是寫個大綱,情節後能自動生成
下載一個腦洞就可以了
『叄』 據傳有個小說生成器,只要輸入設定,可以自動生成小說,請問叫什麼名字啊
《網路小說生成器》,《網路小說寫作軟體》
不過用了就不有趣了
而且電腦也沒有自己寫得好
『肆』 如何利用網路小說生成器
你不要被網上的胡編亂造忽悠了。此類軟體和寫作輔助軟體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多了少許雞肋功能罷了,還不如寫作輔助軟體好用。
寫作輔助軟體為電腦寫作提供便捷處理,如:同時編輯草稿和正文、卡片式多文檔同時編輯、可視化故事提綱設計、定時備份、回車備份、雙重備份功能保證稿件的安全,輕松應對斷電等意外情況、方便、簡潔的作品、分卷、章節管理、自動取名、字元及常用圖形庫等等;
而你看到的那些所謂有關「網路小說生成器」的新聞,都是經過誇張炒作的。媒體惡意追求話題效應,軟體製作者為達廣告目的的誇張說辭。其實這種軟體早在09年就已經產生了,其目的是為網路寫手提供寫作素材的輔助性軟體。這種軟體最開始的功能只局限在WORD的功能上,可為作者提供專業名詞以及人物名字的生成等素材。避免了作者在創作時因為一個名字或地名而「卡住」,因為網路搜索和圖書館查資料而浪費時間。
最近此軟體增加了新功能, 能夠根據使用者提供的關鍵字,生成幾段外貌或環境的描寫片段以供作者參考。其實除了關鍵詞引申出的內容不同外,情節段落完全一致,可謂換湯不換葯。其原理是對關鍵詞的一些自定義組合。有點像在電子版《辭海》的基礎上再增加一些數據和功能,只能為用戶提供一些片段描寫,並不能完全靠軟體生成一篇完整小說。說白了就是收集了大量的詞彙,然後根據一定的語法特點,進行隨機組合。其實這些在紅樓詞庫很輕易可以得到。對於剛入行的網路寫手寫寫小白文可能還有點用,但對有寫作經驗的寫手來說,此軟體根本毫無用處。至於新聞上的誇張說法,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小說創作的根本是思維與思想,而這些只有人的腦子能夠做到。只有發自內心的去寫作才能創作出小說。試想一下,假如真如那些所謂的新聞所說,哪怕你是一個農民,只要識幾個字,就能點幾下滑鼠寫小說,那作者還是作者嗎?那小說還是小說嗎?那讀者還是讀者嗎?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不過這僅僅是假想罷了。
現在此類軟體在淘寶上有販賣,因功能的不同軟體的價格也不一,少則幾百多則上千。無需對網路小說生成器大驚小怪,它們,只不過是類似「詞典」的工具罷了。並且這類軟體至今都沒有幾個人用過,由此可見它的多餘。
『伍』 類似「玄派網」一類的網路小說生成器和輔助工具的數據是如何生成的
用爬蟲+AI+人工校驗得到的數據。
網路小說生成器是一款寫小說神器,網路小說生成器的製作原理是將很多篇同類小說的共同特點抽離出來,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文字。
網路小說生成器軟體特點
1、像QQ一樣自動隱藏
將網路小說生成器軟體移動的屏幕邊緣,可以像QQ一樣自動隱藏。使用滑鼠或者CTRL+F8快捷鍵方便調出。
2、CTRL+F8快捷方式,可以快速調出窗口,或者將窗口隱藏。
在使用CTRL+F8調出界面之後,可以使用CTRL+按鈕前面的字母快速打開窗口。
3、CTRL+F10,可以進入防干擾碼字模式。此時任務欄會小時不見,同時揚聲器靜音。
4、CTRL+F9,可以退出防干擾碼字模式。
『陸』 網路小說如何設計劇情以人物為核心的劇情【網文寫作技巧】
如何以人物角色為核心設計劇情。
前提是先要有一個出彩的人物設計,平庸的人物自然是無法駕馭整本書的。
這種設計方法的核心就在人物身上,如果不講清楚這一點,後續的工作便無法展開。
因此,我們先將劇情放到一邊,思考一下人物到底該如何設計。
——————————————————————————————————————
人物設計方法:
許多人在設計人物時通常喜歡從『姓名』『外貌』『年齡』『能力』『性格』等各項人物信息開始入手。
但如果想設計出一個出彩的人物,最好的方式其實是 反其道而行之 。
如果將一個人物的各項設定按照在小說正文中的重要性進行排列,獲得三鼎甲的是:
狀元: 人物特點 。榜眼: 對話風格 。探花: 背景故事 。
如果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人物設計,最終獲得的人物會更加容易出彩,形象也更加豐滿。
一:人物特點。
這里的人物特點並不單指人物的性格特點 ,所以請先收起那些心理學上的『四色人格分析』『九型人格』『MBTI人格理論』『16PF人格特質理論』諸如此類的東西。
思考人物特點的過程中,所需要找到的是能支撐人物『信念』與『思想』的某項特質。
簡單的例子,比如『善良』、『正義』、『守護』。
基於這項特質,首先確定這個人物的閾值。
假如你選擇善良作為特質,那麼這個人物應該善良到何種程度,是無差別的『博愛』亦或者是有限度的『關懷』。
假如你選擇正義作為特質,那麼這個人物應該正義到何種程度,是絕對的鐵血正義,亦或者是道德模範的『標准正義』,再或者是只針對某一部分事件的『有限正義』。
當然,除了上述這些『偉光正』的特質,同樣可以適用於『黑深殘』的特質。
除了黑與白的選項之外,你還可以將你所知道的任何一種東西當做特質,各種不同的特質經常會給人物帶來不同的化學反應,這方面可以多做實驗,多去暢享。
甚至你可以用『貪吃』、『精神分裂』、『迫害妄想症』之類的東西當做人物的特質。
確定閾值之後,第二步要做的是思考人物的三觀,即『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如果難以理解這里該怎樣展開,那麼換成三個簡單的問題,分別給出屬於人物自身的答案。
一:這個人物是如何認識自身的?
例:樂觀、悲觀、迷茫、否定、憎恨、自信、隨性、任性。(最好詳細展開,簡單說明。)
二:這個人物是以什麼事物作為價值評判的標准?
例:金錢、權利、情感、道德、能力、利益、善惡、興趣。(最好詳細展開,簡單說明。)
三:這個人物是如何認識眼前這個世界的,又是怎樣對待這個世界的?
理:厭惡、認同、破壞、守護、期待、絕望、麻木、顛覆。(最好詳細展開,簡單說明。)
注意 : 這些問題在你具體的創作過程也許不會直接出現在正文之中,但將決定你的人物在劇情中究竟會如何行動,如何思考,如何決斷,如何與其他人物相處,乃至劇情走向。
最後,我們都知道任何一項特質都需要轉化為行為,這樣才能夠被讀者所接受,理解,消化。
所以第三步所要做的,便是基於所確定的特質,設定出符合人物特點的具體『行為』。
通過怎樣的方式表現出他的特質,通過怎樣的行為表現出他的觀念。
現在,將這些概念化的東西轉換為 『情節』 、 『習慣』 、 『對白』 、 『動作』、『心理』 。
二:對話風格。
理論上來說,似乎背景故事的重要性在對話風格之前。
但實際上一部小說中百分之八十的人物刻畫都表現在對話之中。
所以真相其實是, 『互動』才是人物的『靈魂』 。
刻畫一個人物最難的戲份便是『獨角戲』,所以盡可能的去利用『對手戲』去表現人物。
許多時候人一張口,你大致就能判斷出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點換成讀者也是一樣的。
如果一個人物出口成臟,亦或者和藹可親,那麼他的形象瞬間便會呼之欲出。
不僅如此,你還可以利用對話風格欺騙讀者,隱藏人物深層的秘密,設立二次人設。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人物的對話風格可不僅僅是粗暴與溫和這兩種。
建議每一個重點人物,最好都自行設計對話風格,同樣根據人物的各項特質與特點梳理。
可以去現實或虛擬中尋找合適的人物原型,盡可能設計符合人物設定的對話風格。
包括但不限於『腔調』、『語氣』、『口頭禪』、『說話習慣』……
這里需要注意的有兩點, 『代入』 和 『想像』 。
首先將自己代入到角色之中,試想一下,如果你是這樣一個人,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之中,會怎樣闡述你的觀點。
另外,對話風格不一定非要契合現實原型,加入一定的想像可以更能突出特色。
這個人在高興的時候會怎麼說話,這個人在沮喪的時候會怎麼說話,這個人在絕望的時候會怎麼說話,這個人在激動的時候會怎麼說話。
確定了每個人物的說話風格,你在創作過程中的對話描寫會輕松許多。
這同時也算是增強代入感、真實感的一個小竅門。
三:背景故事。
這其實還是在之前COC跑團的時候學到一個概念。
我個人很喜歡嘗試不了解的新鮮事物,這樣可以偷學到一些秘訣。
有的時候在當下寫文過程中很難注意到的一些東西,或許在其他領域之中只是入門基礎。
當時教我車卡的KP原話是大概這樣的:「 人物卡的重點在於背景故事,你將背景寫的越詳細,游戲過程中的代入感就會越強,人物也更容易立得住,知道扮演的方向。 」
這個道理其實是顯而易見的,一個有著過去的人和一個沒有過去的人。
顯然前者更加真實,豐滿,立體。
所以在編織背景故事的過程中,哪怕你在正文里用不到,最好也盡可能的詳細 (針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工具人不做要求。)
許多人只是為了編織劇情而安排背景故事,單純從合理性角度出發,反而讓人物空洞。
盡可能的細節化人物的背景故事,便等同於完善整體人設。
甚至毫不誇張的說,有些作者在設計人物的時候,會單純的只寫人物的背景故事。
所以仔細思考一下,你筆下的那些人物背景是否能夠支撐的起人物。
如果不知道從何處著手,豐富背景故事中的細節,不妨先試著思考以下幾點:
家庭條件、人際關系、重要經歷、身份地位、所學所長、珍視事物、厭惡事物、習慣來源。
……
最後,完成了以上三層設計,根據已有的設定反向推演人物的基本資料,自然事半功倍。
一個標準的人物模板,大致上到這里就設計的差不多了。
這種方法不敢保證你的人物一定是極為出彩的,但放在絕大多數網文中肯定綽綽有餘 。
如果是以人物為核心設計劇情,那麼最好採用這種方式設計人物。
如果你是以故事或設定為核心設計劇情,同樣也可以用這種人物設計方法來豐滿人物。
需要非常注意的是, 絕對不要去設計平凡的人物,因為平凡的人物不需要設計。
我一直以來所提倡的是,准備的越充足,創作的過程中越順利。
當然,我也知道網文之中不缺乏一拍腦門就立馬開書的作者。
這算是網路小說中不同的創作流派吧,具體選擇什麼樣的路線,終究還是取決於自己。
究竟是選擇『設計流』還是『天賦流』,這要看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
——————————————————————————————————————
劇情設計方法:
那麼,直接進入正題,將人物當做核心的劇情設計方法,最關鍵的兩點標題中已經點明。
即使所謂的 人物的『目的』 與 人物的『邏輯』 。
我所知道的所有以人物為核心的劇情都離不開人物本身的行動。
這種行動得核心推動力,便源自於人物的目的。
而將人物的行為與結果相互最終聯系在一起的東西,則是人物的邏輯。
這個方法沒有第一篇中的矛盾與沖突那麼復雜。
假如一個男生想要向女生求婚,那麼求婚這件事本身即是人物的目的。
如何布置求婚現場,計劃採用何種求婚形式,如何安排這場求婚儀式,這些行動則根據男生的思維邏輯推導。
這種邏輯,便來源於你之前在設定人物時所做的『諸多功課』。
這也是我為什麼花費如此多的篇幅將人物設計本身單獨拎出來講的原因。
但與此同時,如何通過這種設計方式體現劇情張力。
這便需要你轉換視角,再通過其他人的目的與邏輯與主角形成交叉。
依舊是以求婚為例,假如這個女生暫時不想結婚,那麼拒絕求婚便是她的目的。
她如何得知男主偷偷布置求婚現場,採用了哪些手段想要阻止求婚,因為什麼原因不想結婚。
如此一來,兩個人物的線索便彼此形成了交織,互相之間自然便產生了劇情張力。
採用同樣的方式你幾乎可以設計所有類型的故事劇情。
整理劇情之前,圈定這段劇情所需要的『核心人物』,數量隨意,只要你覺得能控制的住。
然後給每個人物設定有一個『目的』,這里可以包括『最終目的』『階段目的』『反轉目的』
設計怎樣的目的,已經採取怎樣的結構與形式,可以自由發揮。
確定好每一個核心人物的目的之後,將劇情起點設為中心,以人物設定為參考,以自身代入為方法,給每一個人物拉出一條具體『行動線』。
這個人物在這段故事中做過哪些事,產生了怎樣的結果,基於什麼理由去做這件事。
這些人物之間彼此相遇產生的碰撞,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分別採取了什麼樣的應對。
當你在做這樣一部的時候,如果思路足夠清晰,會發現筆下的人物是可以自己動的。
根據已經設定好的人物設定去思考,代入,這么做基本不會出現劇情不合理的地方,如果出現了,一定是你最初人物設計的時候便沒有做好。
這種以人物為核心設計劇情的方法應用范圍很廣。
群像、智斗、宮斗、言情、職場、史詩、無限、同人、寫實,懸疑……
基本上可以滿足所有類型與風格的劇情設計要求。
『柒』 據傳有個小說生成器,只要輸入設定,可以自動生成小說,請問叫什麼名字啊
《網路小說生成器》,《網路小說寫作軟體》
不過用了就不有趣了 而且電腦也沒有自己寫得好
『捌』 網路小說劇情設置,鋪墊寫法【網文寫作技巧】
對於讀者來說,他的閱讀慾望最強的狀態,就是他知道主角最終會做到某件事、但是不知道主角如何做到。
注意,頓號前後的兩大要素缺一不可:缺前者則不明所以,缺後者則無聊乏味。
所以,為了滿足這兩大要素,一共可以有四種情節設計方式,對應四大類情節:斷裂、偏離、震盪、生成。
一,終點連線的斷裂
主角有完整詳細的計劃,然而,計劃中的一環卻突然出了差錯。
這是吸引力效果最頂級的情節,但也最難寫。
二,終點連線的偏離
主角有大致的計劃,然而出現了更重要的事情讓主角放棄了原本的計劃,轉而面對新的難題。
這也屬於頂級,同時也很難寫。
三,終點連線的震盪
主角有大致的計劃,然而出現了一些不影響計劃的小影響因子打擾了主角,於是主角為避免計劃被破壞而做出臨時性忍讓。
這是最完美的【裝逼前的隱忍】,十里劍神就依靠對這一種情節的粗淺運用,就實現了裝逼第一的稱號。但十里劍神本人並沒有意識到他運用了它,否則也不會出現筆力不穩定、江郎才盡的情況。
劍神寫作用的是經驗,但經驗只能接近理論極限。不能重復使用的經驗終將枯竭,然而本條(第三條)介紹的是理論本身,是裝逼的極限本身,是永不枯竭的真正本源。看懂它,你將無人能及。
四,終點連線的生成
主角沒有計劃,並且因實力弱小而被他人欺凌。
我不推薦這種設計方法,因為它太低級了,當代有半數讀者都已經厭倦了它。
.................
壓抑的鋪墊應該是寫網文才會經常碰到的。因為通常其他文體不會那麼頻繁去追求壓抑的鋪墊。
寫文章講究 起承轉合 。
鋪墊大概嵌在承和轉之間,但我覺得起承本身也是一種鋪墊。
起,開頭。草蛇灰線、伏筆扣子就不說了,這種元件大部分作用就是鋪墊。
承,過渡,發展。歐美寫作理論里的第一扇門,豬腳在黑暗裡的第一個坎,人物高光時刻前的絮絮叨叨。這里的承基本就是個大鋪墊,但是還有繼續讓故事流動的功能。
海賊王風車村打鯊魚人,娜美背叛同伴跑路是起,是開頭。路飛被陷在水泥里,眾人干不過鯊魚人,到索隆砸開水泥之前是謂承,也為鋪墊。
這里也是一個鋪墊,也是一個高潮,同時還是娜美事件轉入路飛事件的轉
等著砸開那一下,路飛出來時候是不是很過癮?
沒找到合適的圖片,將就看吧。這里是最後結尾,反正我很爽。
大鋪墊,小鋪墊,都是套路。救羅賓情節里,開始的戰斗都是鋪墊,到隔樓相望,路飛讓狙擊王燒掉旗幟,與世界為戰。
是不是更過癮?
打個比方的話,鋪墊就好像把讀者擠進一個口小肚大的瓶子里,讀者在瓶口卡得緊緊得。
推一把,推一把,使勁一下,可謂皆大歡喜。
或者來點猛的,直接大錘子砸了瓶口子。
但前提是讓讀者一點點卡在瓶頸里。
..................
有太多種不同的鋪墊方式了。我總結了不少。
1爽到更爽模式。比如《西虹市首富》里,除了開頭不爽外,之後都是從爽到更爽。
比如花錢讓人推冰山(爽),冰山計劃失敗但發現了什麼熊。(更爽)
2不爽到爽模式。一般電影,就是困境然後解決,新困境再解決。《流浪地球》就是類似的,不過有不爽的前後關聯,還有不爽的遞進(連續關聯的不爽)。最後解決就爽多了。
3拳頭並攏式,多條線索圍繞一個東西共同推進。最後匯聚成一個拳頭。純結構的爽感。
4劇情反轉式。一條線索預期是這樣的,突然一個人叛變了,一個好人變壞人,壞人變好人,這人突然變成鬼了。不斷的翻牌,意外的爽感。《美國恐怖故事》之類的美劇常用。
5起起伏伏式。迪士尼常用套路,和不爽到爽有所區別,困難之間比較獨立,注重人物弧光。比如《玩具總動員》。
……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鋪墊方法。但鋪墊這玩意其實不算重要。
主要是劇情,而且是和別人不一樣的劇情。這才是最容易卡住的地方。
................
拿海賊王來說。
其作者尾田榮一郎最過硬的功力,就是對 象徵手法 的掌握。
高潮前當然需要鋪墊,而先抑後揚也是最合理的設計。當然也有先小揚再大揚的方式,但難度偏大。
不過,比起刻意壓抑,讓一個高潮打動人心的, 是盡量多地讓這一刻充滿意義。 一個充滿意義的高潮,相當於是把故事的多條線路壓縮成了一個奇點再一口氣爆發出來。比如這一刻:
路飛在空島上敲響了黃金鍾。方式是把本篇的BOSS連人帶黃金一並錘了上去。這一瞬間令該篇的許多糾葛和遺憾得到了漂亮的收尾。
路飛打贏艾尼路,是一部熱血漫主角實力上的成長。
凡人打敗了神,破解了該篇中無數次提到的「神不可忤逆」的言論。
黃金碎裂,是冒險時金錢、利益無關痛癢的隱喻。
黃金鍾響徹天空,回應了「這里離天堂很近」這句台詞,是給400年前的諾蘭度和卡爾加拉致敬。
黃金鍾同時還敲給了空島下方的打撈隊大叔們,告訴他們這一切努力都不是因一個編造出來的故事白費。
鍾聲一直被稱作「和平之歌」,而此時BOSS被擊破也正好是空島戰爭的結束。
鍾聲還被稱作「島的歌聲」,此時則代表了黃金鍾歡迎原住民從神的暴政底下奪回故鄉。
透支生命的戰鬼韋伯的夢想就是讓鍾響起,這里也是讓一個豐滿的支線角色功德圓滿(此人真的該入伙...可能是和索隆角色重復了)。
「男人的浪漫」,貫徹空島篇的最核心價值,回應了本篇開始處的兩句為《海賊王》全書點題的台詞。
人的夢想是不會完結的。
以及人類所想像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發生的現實。
完美詮釋了何謂浪漫。
由於包含了這么多層含義,敲黃金鍾這一高潮就成了一個高度象徵化的動作。在這一聲響中,先前埋下的這種多線路中所包含的一切壓抑與遺憾一口氣釋放,自然效果拔群。
海賊王中的許多經典鏡頭,其原理都是如此,百用不厭。沒有讀過這部漫畫的朋友,一定要讀。沒時間的,僅讀「加雅至空島」這一篇章即可。
當然,你讀完了這篇,也就有時間把海賊從頭看到尾了。對於想要理解如何利用高潮寫出打動人心的故事的新人,這將會是一部基礎教科書。
『玖』 我一直聽聞現在有自動寫小說的軟體,設定情節和劇情,就能直接生成段落文字。
多得很嘛,這類似的軟體,比較出名點的有:大作家自動寫作(好像現在有破解版的了)、玄派網路小說生成器、星達欄位拼湊軟體、小說生成器csv1.0
不過你記住,這些都是碼字的軟體,你要想靠這個寫出一本上百萬字的小說簡單,但是有沒有人看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拾』 網路小說大神級的劇情設計方法【網文寫作技巧】
這是寫網路小說大神級的劇情設計方法——擴展與精簡。
單純擴展與精簡的設計方法,本身其實並不是適用於超長篇的網文。
因為這種方法的極限在三十萬字左右的劇情。
更多的篇幅就會顯得臃腫與累贅。
但是這種方法雖然不適用於長線布局,卻可以將超長篇作品切割成不同的單元。
通過一卷一卷的故事集合,構成一部超長篇的網文作品。
我個人認為,這應該是最適合新人作者使用的設計方法。
————————————————————————————————————
擴展與精簡,這兩者相當於正負兩級的『加號』與『減號』。
他們本身並不像矛盾線那樣可以沿著邏輯思維主導劇情。
所以,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你要先有一個故事。
一開始不要將自己當做是網文作者,先將自己當成一個雜志投稿作者,想出一個好點子,然後圍繞這個點子去寫一篇長度在三千字以內的短篇故事。
不管你是懸疑也好,驚悚也好,熱血也好,成長也好。
短篇故事一定要符合, 邏輯通順,情節起伏,娓娓道來,完整閉環 ,這四個最低標准。
許多新人嘗試網文所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一部超過上百萬字的長篇小說到底應該怎麼寫,即使閱讀經歷豐富卻也完全摸不著頭腦,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這導致許多人會覺得反正我之後有那麼長的篇幅,不如想到哪寫到哪,一邊寫一邊看。
這種無頭蒼蠅一樣的橫沖直撞是一種絕對錯誤的思路。
但如果反其道而行,不讓你去想百萬字的事,只讓你寫一篇三千字的短篇。
絕大多數正常人都能編出一個基本符合起承轉合的故事。
這一點其實非常關鍵,是從讀者到作者的一個轉變。
當你有意識的去思考,人物如何登場,如何推動劇情,如何設立反轉,如何突發事件,如何變換場景,如何引爆高潮,如何走向結尾這些問題的時候。
你的思路就已經轉換成創作者的思路了,這是網文之中對新人來說最關鍵的第一步。
姑且不去想你這個短篇故事的好壞,精彩與否,最起碼,他算是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既是你整套設計方案的核心。
——————————————————————————————————————
當你有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之後,接下來就是這個設計方法最重要的一環——『擴展』
現在如果告訴你,請將這篇三千字的故事擴展成三十萬字的故事,你會怎麼做?
這裡麵包含三種方式,細節化處理,重編故事結構,增設重點場景和情節。
「細節化處理」
顧名思義,將原本籠統的內容 往深處想,往細節想 。
假如原本只是一筆帶過的主人公背景,在這里可以詳細的填充他的詳細設定。
假如原本只是從教室轉場到宿舍,中間沒有任何事情發生,那麼這里將可以填充更多的內容豐富人設和故事邏輯。
將原本三千字的短篇故事更加細致的去構思,將原本邏輯模糊的地方設立新的場景去解釋。
不斷的去深化細節,將原本只存在於設定中的東西放大表現。
保證故事的脈絡整體不變的情況下,將他落到實處。
「重編故事結構」
這里講究換一個角度去解讀故事。
如果你對電影或漫畫的創作有所了解,因該知道在劇本轉換成影像的過程中有一個東西叫做『分鏡稿』。
即是每一個鏡頭或每一個格子所要表現的畫面。
而你在這一步所要做的事情同樣如此,那就是將你原本三千字的小故事設立分鏡稿。
思考如何利用三十萬字的篇幅去更加詳細的表現這個故事。
哪些線索可以放到明處,哪些線索需要隱藏在暗處,從哪個地方展露出來,每一章的內容對應著故事中的那一部分情節,因該通過怎樣的角度和場景將其刻畫出來。
是否採用部分的倒敘和插敘讓故事更加合理通順,讓反轉更加驚喜並具有沖擊力,讓高潮更加勁爆,更具戲劇張力。
這些問題都需要你重新編織故事的結構,不斷反復思考的問題。
「增設場景和情節」
如果單純的三千字擴充到三十萬字,這個劇情必然存在水分。
所以,這個時候你需要的不僅是原先的故事內容,同時也要加入新的人物、場景、情節。
如何讓這個故事變得豐滿取來,這時候你需要更多的支線劇情,更多有趣的過渡劇情。
這些劇情將會填補你故事中原本的空白,讓其變得更加立體生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設立與主線完全無關的支線。
整個閱讀過程需要流暢統一,完全與主線無關的支線,在網文之中相當於挖坑不填。
如果你對自己的劇情把控能力足夠自行,這里也可以嘗試多線敘事,或者反派角度敘事。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當三千字的短篇故事被拉長到了三十萬字篇幅,他的劇情起伏是必然不夠用的,所以你需要設立更多的關卡和阻礙,製造更大的劇情起伏。
—————————————————————————————————————
當你完成具體的擴展部分,基本已經得到了一卷故事的大綱甚至細綱。
這一卷的故事已經足夠支撐你開書寫到上架。
但是僅僅如此依舊不夠。
當你做完加法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則是減法。
既是精簡故事內容。
精簡的標准在於,讓故事更加連貫通順,讓劇情更加緊湊密集,讓內容更加順滑自然。
你需要仔細思考每一個場景與情節的創作目的及意義。
重新思考每一段劇情是否存在拖沓、冗長、影響敘事等問題。
如果放在電影製作中,這一步也叫做剪輯。
通過精簡將這三十萬字的故事提純出來,讓其構成一個完整的閉環,保證情緒流和節奏在閱讀過程中不會惡意中斷。
將重點情節提煉出來,讓其發揮更大的吸引力。
將賣點提煉出來,讓其表現更大的價值。
將角色提煉出來,讓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這便是精簡劇情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真正將一個短篇故事寫成長篇小說的最後一環。
——————————————————————————————————————
這種劇情設計方法最合適的搭檔一般是無限流,諸天流。
但並不意味這他只能應用與這些故事單元明確的小說。
實際上詭秘之主同樣採用了這樣的設計方式,這也是其每一卷內容相對獨立的原因所在。
所以,這種設計方法同樣適用於統一世界觀下的連貫劇情。
當然,或許有的同學已經注意到了,這種方法並不像上一篇那樣富有邏輯性。
在具體如何推演劇情這方面存在一部分空白。
這種空白對於新人來說是最好的檢驗成色的試金石,而對於老手來說卻是最容易搭配其他設計方法的合理留檔。
就是說, 這前後兩篇的設計方法,完全可以搭配使用。
甚至之後會寫出來的一些其他的設計方法也都可以搭載在這第二篇設計方法的框架之上。
這種設計方法准確地說只是提供了一個框架,能夠將這份框架發揮出多大的價值,還要看作者自身的能力。
所以他的下限很低,上限卻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