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武俠小說的劇本
Ⅰ 武俠小說該怎麼寫
寫武俠小說的50個要素,記住會很有幫助
1. 悅來客棧是古代最大的連鎖客棧。
2. 超級巨毒,解葯,暗器都產自西域。
3. 平時朝夕相處的人,只要穿上夜行衣,再蒙個面紗,對方就不認識了。
4. 沒用的小角色用的武功名字有很強的文學性和動物性,就是不大好用。
5. 長著超長白發+鬍子的絕對是曠世高人,和他要拉好關系。
6. 英雄配一把好兵器,好到從不用去保養修理。
7. 在亂箭中,英雄要是不想死,就決不會死;萬一中了箭,那也是因為一旁有大惡人挾持其親人導致英雄分心。
8. 一定要象徵性的打幾下,才出絕招,並噴著口水大叫:去死吧!!
9. 使出必殺技要做很花哨的動作,還要做上一兩分鍾,但敵人決不會乘機偷襲,盡管這是個好機會……
10. 高手都無視萬有引力,到處亂飛且飛得飛快。不過要是趕遠路,卻會騎馬。
11. 大俠套餐:2斤熟牛肉+上等女兒紅。(悅來客棧長期供應……)
12. 好人從不下毒,壞人從不不下毒;但好人從不下毒卻老被誣陷下毒,壞人從不不下毒卻沒人懷疑他。
13. 大俠想顯示自己的修為,往往會撿起一根樹枝將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角色打敗,後來悅來客棧開始供應樹枝……
14. 在一條筆直的街道被人追殺,盡管有很多事要做,但弄翻兩旁的小攤是最重要的!
15. 好人用暗器是形式所逼,多才多藝,一擊必中;壞人用暗器是卑鄙無恥,旁門左道,扔死了都扔不中……
16. 壞人千心萬苦扔中了,還會被好人忍著巨痛放倒,並噴著口水大叫:卑鄙!
17. 會有絕世佳人救起中暗器的英雄,日不久也生情……
18. 當時社會治安不好,人人佩帶危險器械……
19. 菜市場殺豬的絕對是一胖子!!!!!
20. 絕世神兵被麻布一層一層裹緊,絕世神人也被麻布一層一層裹緊……
21. 主角一生坎坷或是一帆風順,一生坎坷的會坎坷到死,一帆風順的從不買彩票……
22. 所有人都很有錢,銅板很少出現,一張一張的銀票比草紙還便宜。
23. (悅來客棧的)店小二知識淵博,有問(+錢)必答!
24. 有錢人姓金,錢;窮人叫二狗。好人壞人偽君子一聽名字就知道。
25. 少林寺就1個方丈(老和尚那種8算)和1個徒弟厲害,其他都很菜。
26. 練秘籍要分性別,別如男的,女的,男女混合的,不男不女的……
27. 很喜歡在酒樓(悅來客棧)里鬧事,先掀桌子,再摔椅子,最後才火拚。
28. 有時候可以一劍劈掉巨石,有時候卻劈不掉一張八仙桌。
29. 英雄都很帥,大反派也很帥,龍套長相鮮明~
30. 經典台詞:A:在下***,江湖人稱****。
B:原來是***,久仰久仰。
A:不敢當不敢當……
31.單挑是, 「 正義 」 一方支撐不住了,就會喊人幫忙: 「 對付這種魔頭,不用和他講什麼江湖道義,大家一起上! 」
32.打擂時,一定是翻個跟頭上去的,再用30條的經典台詞……
33.螳螂拳經久不衰,太極拳只有2個人會……
34.少林圖書館經常失竊……
35.盡管高手可以用鼻子聞到敵人的氣息,但在被偷聽時,只有對方碰翻了什麼東西才能察覺。
36.被察覺的人往往在快被追上時扔閃光彈,並在這一段時間逃的比平時快10倍。
37.都喜歡假死。
38.一個人喝完悶酒一定會下暴雨。
39.一下暴雨就會打並且只打一個雷。
40.團體組合流行:四大?#,四大%¥,四大*(……
41.拔劍時,有時會有劍氣,有時會拔不出來……
42.朝廷的大將軍是坨屎,公公才是高手。
43.總有那麼一本書,劍,玉讓人搶。
44.擁有比網路更快的傳播方式――嘴!
45.沒見過有誰上廁所,要是有的話,那是因為被下了瀉葯……
46.妓院都是怡紅院(我懷疑是悅來集團的子公司……)。
47.發型高度定型,甩一甩就> 恢復(用潘婷的?)
48.要麼從小習武,要麼從不習武,否則是成不了大器的。
49.大俠勝利的方式只有2種:一招搞定或100,200,300招搞定……
50.美女到處都是,這是最郁悶的……
一、「武」是武俠小說的基本要素,於是很多人便根據這一特點,把「武俠小說」叫做「武打小說」,或者是不屑一顧,或者是進行圍追堵截。可見,「武」這個字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但是,很多人對「武」的理解卻並不正確。那麼,「武」這個字的確切的含義究竟是什麼?
二、真正的武俠小說,不僅是娛樂性極強的文字游戲,同時也是精妙的文學藝術。金庸的武俠小說就是這樣的藝術。它不渲染暴力、血腥的場面,而是相反,它不僅滿足了我們無法實現的俠客夢,而且還帶給我們許多美的享受。那麼,金庸的武俠小說與眾不同之處,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三、在金庸的筆下,還有很多武功喚起的是我們對人體的想像力,它通過武功來對人體極限進行探討,它使我們產生很多疑問,人能跑多快?能跳多高?能舉多重?這種對人體極限的探討,跟中國古代的武俠小說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與西方的表現方式又有哪些差異?
四、對於人的身體到底向何處發展,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中,用武打的形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超乎常人的想像。而且,金庸的武打描寫是既不重復他人,也不重復自己。甚至,他小說中的人物,會什麼樣武功,平時使用什麼樣的兵刃,也像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所安排的那樣,都是非常嚴謹的。
五、如果我們去讀金庸的武俠小說,不難發現,在金庸的筆下,越是武功高強的人,他越不注重兵刃,越不肯使用兵刃。武功高強的大俠,通常他喜歡用掌。即使使用兵刃,也是用那種裝飾性很強的劍,而較少使用那種實用性很強的刀。那麼,這反映了什麼樣的文化現象和歷史淵源?
還有就是小說3要素囖:人物,環境,情節...
參考資料:1213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Ⅱ 古龍寫的經典武俠小說有哪些
(一)原著作品
由新詩入門。初中時曾在《聯合報》發表新詩(1952)。
第一篇拿稿費的小說:短篇文藝〈從北國到南國〉(1955)。
生平撰寫武俠小說六十餘部。第一部:《蒼穹神劍》(1959-1960)。
篇幅最大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讀者肯定的「古龍第一書」:《多情劍客無情劍》。
先有劇本後有小說、取消章回體的奇書:《蕭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時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歡樂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陸小鳳傳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為背景者:《絕不低頭》。
最痛苦的創作經歷: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國時報》腰斬。
最後發表的武俠小說:《大武俠時代》系列(1985)。
四大系列:「小李飛刀」、「楚留香」、「陸小鳳」、「七種武器」。
三小系列:「蕭十一郎」、「三少爺的劍」、「大武俠時代」。
空有其名的系列:「驚魂六記」,僅完成一部分《血鸚鵡》,此後由黃鷹接手。
最喜歡的主角:《大旗英雄傳》鐵中棠、《多情劍客無情劍》李尋歡、《歡樂英雄》郭大路。
第一部被改編的原著劇本:《蕭十一郎》(1969)。
最後一部原著劇本:可能是《一劍刺向太陽》(1985)。
散文集:《不是集》(香港:玉郎)。
《誰來跟我乾杯?》(天津:百花文藝,與《不是集》內容基本一致)
《誰來跟我乾杯?》(台北:風雲時代)。
首載次數最多的期刊:香港《武俠春秋》。
首載次數最多的報紙:台灣《聯合報》系,包括《民生報》。
生前主要的出版者:台灣:真善美、春秋、南琪、漢麟、桂冠、萬盛、風雲時代
香港:武俠春秋、武林、武功(翻印)、華新(翻印)、環球、天地
中國大陸:珠海、太白文藝
目前主要的出版者:風雲時代(台灣)、珠海(中國大陸)。
(二)影視改編
作品至少改編為八十部以上的電影(或稱兩百五十部)。擔任過二十五部以上的編劇。
作品改編為七十部以上的電視劇。1982年擔任過華視的編劇。
最早改編為電視劇的作品:《多情劍客無情劍》,1960年代末張宗榮主演,閩南語發音。
最早改編為電影的作品:《絕代雙驕》,1971年4月《玉面俠》,香港邵氏出品。
揚名立萬的改編電影: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劍》和《天涯·明月·刀》。
拍過最多電影的導演:楚原,1976年邵氏《流星·蝴蝶·劍》開始。
演過最多主角的影星:狄龍,1976年邵氏《天涯·明月·刀》開始。
最轟動的電視劇:1977年香港無線電視《楚留香》,鄭少秋主演
Ⅲ 求一個原創的短篇武俠梗概,我要寫一個完整的短篇武俠小說!
原創。
武林易主,正派與邪派合並,然後卻因為意見不合而分裂成6個地界。多年前正邪大戰後,邪派的祖師對人間下了詛咒,而正派的祖師則以生命與其相抗,兩個力量相互制衡,時而因為江湖的異動而產生波動。
一日,同時具有兩種力量的封印之劍失蹤,新任的飛羽門掌門,離花一路追蹤,遇見了一名青年與劍靈簽下契約。為了保護封印之劍的安全,她必須守護在他身邊。青年名叫書涼。
劍靈要他們穿越黑沼澤,取得虛無之水。一路艱難下,書涼和離花有了感情。終於,他們找到了虛無之水,返回時卻遇見了一個隱藏此地多年的魔頭。
虛無之水的租用是,用於修煉魔功大有裨益。而封印之劍的劍靈也漸漸認可了離花。他們兩個人同時握住劍柄,習得了同生劍法。魔頭被擊敗,而那些入心魔的地界之主們,也都被消滅了。
而最後的幕後黑手,竟是離花的雙胞姐妹,離心。她偽裝離花重創了他。離花和書涼和她相拼,不想離心也得到了劍靈的操縱權。最後離心發現,自己已經中了毒。原來,修煉魔功的時候,心中有魔的人,就會中魔毒。
她終究沒有戰勝自己的心魔,被擊敗了。她臨死前要離花要幸福,說罷不再言語。離花將她保存在冰棺中,到處尋找救她的方法。這時,最後的戰爭爆發了,書涼不得不上戰場去爭取和平的結局,和離花分別了。
多年後,書涼帶著一身的傷痕回歸,最後6界議和為結局,正邪分割後隔絕,再不相擾。他回到和離花認識的地方,看到她帶著哭到失明的眼眸在歌唱,他們擁抱在繁花之間。
完畢,喜歡請採納 。
Ⅳ 古龍寫的武俠小說先後次序是什麼
由新詩入門。初中時曾在《聯合報》發表新詩(1952)。
第一篇拿稿費的小說:短篇文藝《從北國到南國》(1955)。
生平撰寫武俠小說六十餘部。
第一部:《蒼穹神劍》(1959-1960)。
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的著作:《楚留香系列》
知名度、流傳度最廣的小說:《楚留香系列》
篇幅最大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讀者肯定的「古龍第一書」:《多情劍客無情劍》。
先有劇本後有小說、取消章回體的奇書:《蕭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時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歡樂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陸小鳳傳奇》系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為背景者:《絕不低頭》。
最痛苦的創作經歷: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國時報》腰斬。
最後發表的武俠小說:《大武俠時代》系列(1985)。
Ⅳ 金庸的十來部小說的寫作順序是什麼
1955
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同時,《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Ⅵ 傳統武俠小說的特點,分類,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傳統武俠時期】
一、港台武俠時期
即所謂的「新武俠」時期或者大武俠時代。20世紀50年代,武俠在港台的商品化和通俗化潮流中形成。它是以梁羽生和金庸為代表的寫虛構的歷史上的武俠故事為內容的一個文學流派,指新文化運動後,武俠小說在新文學的影響下,開始白話創作後新一種的文學樣式。這個時代名家輩出,梁羽生為開端,金庸為高潮,溫瑞安為第二次高潮。金庸、古龍、梁羽生還並稱為「新武俠三大家」。
關於此時武俠中「俠」的定義,梁羽生講「舊武俠小說中的俠,多屬統治階級的鷹犬,新武俠小說中的俠,是為社會除害的英雄;俠指的是正義行為--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的行為就是俠的行為,所謂『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此時武俠大多突破了民國武俠小說的劍仙鬥法、門派紛爭、鏢師與綠林仇殺的題材范圍,較多表現人民群眾的斗爭。著重人物性格描寫,兼用中西技法,突破了舊武俠小說的窠臼,剔除了舊武俠的鬼神色彩,要求故事中的奇跡嚴格限制在「人體潛能」的范圍內。新武俠的缺陷在於俠客英雄超人化,他們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包打天下。缺乏現實主義的深度,屈從於商業需要,稗出贅附,故事套路化。
1、第一時期,梁金時期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年生,廣西蒙山人)在1954年發表的《龍虎鬥京華》,以口語寫作,所述史實,所繪山川,均經嚴格考據,人生性格與心理活動刻劃入微,文筆細膩而有文采,舊武俠小說難以與其比肩,從此奠定聲名,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動之作。梁羽生國學根底深厚,他的武俠小說帶有許多自己作的詩詞,每每傳誦一時。他的小說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1956年,梁羽生開始寫《七劍下天山》。梁羽生一直寫作到八十年代初,他的最後一部小說《武當一劍》初刊於1980年5月9日的《大公報》上,完結於1983年8月2日。代表作《萍蹤俠影錄》、《七劍下天山》、《塞外奇俠傳》、《龍虎鬥京華》、《雲海玉弓緣》、《白發魔女傳》。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3年生,原籍浙江海寧)的《書劍恩仇錄》開始寫作於1955年中。《射鵰英雄傳》寫於1957年至1958年之間,是金庸的第四部武俠小說。「射鵰」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是公認的經典名著。金庸用十七年寫完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又用十年把這十五部小說全部重新修訂了一遍。金庸寫作至1972年文革未結束封筆。
2、第二時期,古龍時期
古龍1960年開始嘗試寫武俠小說,初期的《蒼穹神劍》等都十分幼稚,及至1964年才以《浣花洗劍錄》等聲名鵲起。1965至1966年間是他創作的豐收期,他寫作了《大旗英雄傳》、《名劍風流》、《武林外史》、《絕代雙驕》等名著。1967年創作的《鐵血傳奇》(即楚留香系列)及以後一直寫了六十一部共計28冊。古龍其人才華橫溢但用心不專,從他的小說就可以看出來。但他妙在有急智,每在關節處突出奇兵。早年古龍並沒有自己特出的風格,在台灣的武俠圈子裡不算太耀眼;至於他在七十年代的晚期作品,那已明顯是江郎才盡、力不從心了。
3、第三時期,溫黃時期
溫瑞安(出生於馬來西亞),1973年作《四大名捕會京師》,1981年作《神州奇俠》、《血河車》等重要作品。八十年代初金庸、梁羽生相繼封筆,1985年古龍去世之後,港台武俠小說一片凋零。出於「求新、求變、求突破」的心理,溫瑞安從1986年底開始大力倡行「超新派武俠」,或稱「現代派武俠」,把大量主流文學的東西引入了武俠小說。曹正文在1989年將其列為第三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而與第一代的金庸、梁羽生,第二代的古龍並稱。
黃易,本名黃祖強,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1989年黃易辭去高職厚薪,隱居離島深山、藏風聚水之地,專心從事創作。至90年代,旋即以獨樹一幟的武俠作品,席捲港、台兩地。1991年成立黃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大唐雙龍傳等作品。黃易的作品場面宏大、人物眾多,讓人嘆為觀止。只是在武打招式的描寫上顯得過於草率,說服力不足。另外,黃易作品往往直接融入一個歷史大時代,而不是將歷史作為背景。這是其優點,但也受到了歷史的限制。
港台武俠時期港台的其他作家於香港方面有:蹄風、金鋒、張夢還、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樓主、風雨樓主、高峰、石沖等;台灣方面,有:郎紅浣、成鐵吾、海上擊築生、伴霞樓主、卧龍生、司馬翎(即吳樓居士)、諸葛青雲、孫玉鑫、龍井天、墨餘生、天風樓主、醉仙樓主、獨抱樓主、蠱上九、陸魚、上官鼎、東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蕭逸、古如風、向夢葵、陳青雲、柳殘陽、司馬紫煙、獨孤紅、奇儒、秋夢痕、於東樓、東方英、雪雁、秦紅、墨餘生、丁情等。但其中具有代表性與影響力的武俠作家極少。
Ⅶ 有哪些好看的武俠小說
古龍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分別是《多情劍客無情劍》、《楚留香傳奇系列》、《陸小鳳傳奇系列》、《七種武器系列》、《歡樂英雄》、《武林外史》、《流星蝴蝶劍》、《蕭十一郎》、《三少爺的劍》、《大耐行散人物》、《絕代雙驕》、下面主要介紹幾部我最愛看的作品。
1、《三少爺的劍》
是古龍中後期的一部妙品,書中對於三少爺謝曉峰與燕十三的對決為核心,其間穿插的幾個人的愛恨情仇,情節跌宕起伏,妙筆生花,是古龍不可多得的一部神完氣足的作品。
2、《蕭十一郎》
是古龍先寫的劇本,再由劇本改編的武俠小說,書中描寫的大盜蕭十一郎、風四娘、連城璧、逍遙侯等形象太深入人心,並且在書中加入玩偶山莊一節太過巧妙,算得上古龍相當經典的一部小說。
3、《浣花洗劍錄》
也是古龍成熟期的作品,書中首次引入外邦高手來到中土挑戰中原群雄以印證劍道,其中關於紫衣侯與白衣人的對決堪稱經典,只是主人公方寶玉形象過於單薄,而在故事的描寫上略顯後勁不足。
4、《絕代雙驕》
以悲劇開頭,以喜劇結尾,書中雙子星的主人公設定讓人眼前一亮,而且對於江小魚與花無缺的形象描寫堪稱精彩無雙,而且故事情節生動,語言運用成熟,是一部難得的上佳作品。
5、《大人物》
這是古龍以女性視角寫的一部另類的武俠作品,書中的男主人公大頭楊凡其實就是古龍的自我描述,只是因為這部作品篇幅較短,所以帶喚讓許多讀者覺得讀的不太過癮。
但真正能稱得上古龍武俠小說唯一代表作的就是昌氏《歡樂英雄》。
書中對於郭大路、王動、燕七、林太平的描寫太有意思了,通過幾個江湖人物的描寫,讓古龍的作品更富於人性化。實話實話,當年讀《歡樂英雄》時真的能從中獲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