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意義

武俠小說笑傲江湖意義

發布時間: 2021-07-14 19:26:06

Ⅰ 金庸對於新派武俠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金庸對新派武俠的意義

金庸本名查良庸,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海寧,金庸33歲開始寫小說一直寫了15年,之後開始封筆,在這十五年時間里金庸總共寫了十五部小說,這十五部裡面有長篇小說也有短篇小說,基本以武俠為主,篇幅宏大,題材較多。

金庸的《碧血劍》和《射鵰英雄傳》的連載奠定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大師地位,金庸與他中學時期的同學兼好友沈寶新先生一起創辦了《民報》,將射鵰英雄傳的續集和神鵰俠侶開始在民報上連載,金庸大部分的武俠小說都是在為給民報提供的壓力下寫出來的,依靠金庸的武俠小說這個維持了《民報》的生存,因此被稱為香江第一健筆。金庸寫的社評非常的獨到犀利,從派別政治上講,金庸算保守派的右派,並不激進,因次金庸的社評本身也構成了《民報》的風骨。當時的金庸赤手空拳獨自一人打天下,可以說過的也是非常辛苦。

Ⅱ 論述《笑傲江湖》的現實意義

故事的主線是寫許多年前江湖武林正邪兩派的斗爭。正派的主要代表是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各派都有相傳數百年的歷史和自己獨有的武功,都有自己武藝高強的掌門人。屬於正派的還有少林和武當等名門。邪教的主要代表是日月神教。兩派在武林各不相讓,爭強斗勝,死傷無數。但是武林中有獨立思想的正義之士並不贊成以派劃線,互相殘殺。其中老者有衡山派掌門劉正風和魔教長老,他們不顧黨禁,以音樂交友,共譜了傳世名作《笑傲江湖》,最終自己則被逼慘死。小的中則是本劇主角華山派大師兄令狐沖和魔教教主的女兒聖姑任盈盈,他們也不顧幫規教規,一切以社會公德、人道為標准,最終與本派教義發生沖突並與之決裂。

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是偽善的化身。他武術高明,治派森嚴,道貌岸然,言必稱正邪不兩立。為了爭得武林第一的霸權,他耍盡陰謀詭計,終於奪得並練就了武林密覘《辟邪劍譜》,為此不惜嫁禍自己的大弟子令狐沖和害死自己的親生女兒,他妻子寧女俠也因完全絕望而自殺。他老謀深算,盡管他很想當上並派後的五嶽派首領,但又不自己出面,而讓野心畢露、咄咄逼人的嵩山派掌門左冷禪在前台充分表演。他暗殺了堅決反對並派的恆山派掌門定逸師太,最後在比武中殺死了左冷禪,當上了五嶽派的掌門。但他並不就此罷手,而是率眾到黑木崖向另一個自認為天下第一的日月神教首領任我行挑戰。經過一番肆殺,他殺死了任我行,但還想同時除掉令狐沖,以絕爭霸的心腹之患。令狐沖顧及原來的師徒之情,在岳受傷後放過了岳。但岳卻突然反撲,欲置令狐於死地,終於在眾人的憤怒下被亂劍釘死在黑木崖的岩壁上。

令狐沖生性狹義,廣結朋友,深受自由主義思想影響,不拘門派。他因與桃園六仙等非正派武林朋友交往而受到師父的嚴厲斥責和處罰。在思過崖面壁一年中無意學到非正宗的孤獨九劍又遭岳的懷疑。岳讓他殺死對令狐有情有誼並救過他命的田國光和任盈盈,他不遵從,以致最後被逐出華山派。日月神教教主要招他為女婿並讓他當該教副教主,盡管他很愛任盈盈,但他還是拒絕了任我行的加盟邀請。他反對以派劃線,反對兩派互相殘殺,反對武林中的強權霸權。在爭霸武林第一的任我行、岳不群相繼喪生後,他與任盈盈離開了那硝煙的武林,退隱深山老林,合奏樂曲《笑傲江湖》,過著和平的生活。

在觀看四十集連續劇的全部過程中,我始終感覺到劇中正派不正,邪教不邪,而那口口聲聲要與邪教不兩立的岳不群、左冷禪等正派領袖人物,卻無比自私,內心十分卑鄙,不惜犧牲別人甚至家人的生命以達到個人稱霸的野心。金庸的這本武俠小說寫的是古代武林的故事,卻對當今中國和世界完全適用。我們現在不是天天在聽那些自稱是唯一正確的代表的理論、講話、指示、豪言壯語、動人說教嗎,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實在難以讓人恭唯。看了《笑傲江湖》,我腦子里涌現出了不少各式各樣的岳不群。金庸先生寫這本書是幾十年前,他想批判武林中的偽善,他不會想到他的作品對幾十年後的現實社會竟如此的適用,這才叫真正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吧!

Ⅲ 金庸武俠小說的價值及意義是什麼

個人看法:文學價值,史學價值,藝術價值都不高,甚至可以說很低。。。
有意義的地方大概就是 塑造的人物性格 能讓讀者 更懂些人性吧

Ⅳ 金庸笑傲江湖有什麼用意

「笑傲江湖」源自吳承恩著《西遊記》中一句詞。源自吳承恩著《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漁夫的「西江月」詞中一句 「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聰明才智之士,勇武有力之人,極大多數是積極進取的。通常的道德標准把他們劃分為兩類:努力目標是為大多數人(包括國家、社會)謀福利的,是好人;只著眼於自己的權力名位、物質慾望而去損害旁人的,是壞人。好人或壞人的大小,以其嘉惠或損害的人數和程度而定。政治上大多數時期中是壞人當權,於是不斷有人想取而代之;有人想進行改革;另有一種人對改革不存希望,也不想和當權派同流合污,他們的抉擇是退出斗爭漩渦,獨善其身。所以一向有當權派、造反派、改革派以及隱士。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鼓勵人「學而優則仕」,學孔子那樣「知其不可而為之」,但對隱士也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們清高。隱士對社會並無積極貢獻,然而他們的行為和爭權奪利之徒截然不同,提供了另一種範例。中國人在道德上對人要求很寬,只消不是損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
曲諧令狐沖是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盈盈也是「隱士」,她對江湖豪士有生殺大權,卻寧可在洛陽隱居陋巷,琴簫自娛。她生命中只重視個人的自由、個性的舒展。唯一重要的只是愛情。這個姑娘非常怕羞靦腆,但在愛情中,她是主動者。令狐沖當情意緊纏在岳靈珊身上之時,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紗帳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處大車之中,對岳靈珊的痴情終於消失了,他才得到心靈上的解脫。本書結束時,盈盈伸手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沖的自由卻又被鎖住了。或許,只有在儀琳的片面愛情之中,他的個性才極少受到拘束。
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一切慾望而得以大徹大悟,那是佛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涅盤」,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熱衷於政治和權力的人,受到心中權力欲的驅策,身不由己,去做許許多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實都是很可憐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隱也不是容易的事。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於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庄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他們都沒法做到,卒以身殉,因為權力斗爭(政治)不容許。政治,存在於任何團體組織之中。王蒙先生說,讀到本書「金盆洗手」時曾經流淚,相信便是為此。
對於郭靖那樣捨身赴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沖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風清揚是心灰意懶、慚愧懊喪而退隱。令狐沖卻是天生的不受羈勒。在黑木崖上,不論是楊蓮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權,旁人隨便笑一笑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沖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

Ⅳ 為什麼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武俠第一;笑傲江湖,小說第一」

1:這句話也只是一家之言,所以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我也是比較認同這個觀點的
2:剛好我這個月內看完了這兩部小說,所以剛好能湊上來說說一點淺見
3:《天龍八部》。《天龍八部》其實際,是一部反映了金庸對於佛學思考的小說,大理尚佛,吐蕃國師,少林聖僧等,都能看到金大俠對佛家的思考與思辨;關於武俠方面,以喬峰(蕭峰)為代表的中原本土武學(主要是丐幫),以段譽為代表的大理段式武學,以虛竹為代表的逍遙派+天山一脈武學,以鳩摩智為代表的吐蕃武學,以慕容復為代表的江南慕容氏武學,以少林各僧代表的少林七十二絕技,以丁春秋和庄聚賢等人代表的其餘各類武學派系,加上各種江湖幫派與勢力,加上最後出場秒殺全體的少林掃地僧,可謂是金庸所有作品中最精彩紛呈的一部。無論是對武功的描述,還是派系的紛爭,都既有情節又不乏細節。而且,其中的BOSS們都是比其餘幾部中的BOSS牛逼的,比如蕭峰的降龍十八掌,傳到洪七公只剩了十七掌,北冥神功,傳到任我行竟然變成了吸星大法(而且還是笑傲江湖裡很牛逼的武功),而六脈神劍乾脆失傳了。所以稱其為武俠第一並不為過。

4:《笑傲江湖》。從小說的文學性來說,《笑傲江湖》情節浩瀚,篇幅廣大,出場人物多而不亂,主人公經歷卻情節清晰,有正派,有反派,有偽君子,有真小人,有伏筆(數也數不清),有鋪墊,有支線,有語言。讀小說本身比看電視劇不止爽了一倍。而且無論是把它看做一部「正直青年勵志傳」還是「黑幫老大奪權錄」,都精彩紛呈。成為小說第一也不為過。
5:最後一定要說一句,我看到這個問題,立即就想到了任盈盈與令狐沖這對,感慨萬分,這也是我回答這個題目的原因(敲這么多字很累的,要是覺得湊合就給個贊同吧)。

Ⅵ 簡析《笑傲江湖》的現實意義

這是金庸的後記,連在笑傲江湖的最後一章 後記 聰明才智之士,勇武有力之人,極大多數是積極進取的。道德標准把他們劃分為兩類:努力目標是為大多數人謀福利的,是好人;只著眼於自己的權力名位、物質慾望,而損害旁人的,是壞人。好人或壞人的大小,以其嘉惠或損害的人數和程度而定。政治上大多數時期中是壞人當權,於是不斷有人想取而代之;有人想進行改革;另有一種人對改革不存希望,也不想和當權派同流合污,他們的抉擇是退出斗爭漩渦,獨善其身。所以一向有當權派、造反派、改革派,以及隱士。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鼓勵人「學而優則仕」,學孔子那樣「知其不可而為之」,但對隱士也有極高的評價,認為他們清高。隱士對社會並無積極貢獻,然而他們的行為和爭權奪利之徒截然不同,提供了另一種範例。中國人在道德上對人要求很寬,只消不是損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論語》記載了許多隱者,晨門、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A丈人、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等等,孔子對他們都很尊敬,雖然,並不同意他們的作風。 孔子對隱者分為三類:像伯夷、叔齊那樣,不放棄自己意志,不犧牲自己尊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像柳下惠、少連那樣,意志和尊嚴有所犧牲,但言行合情合理(「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像虞仲、夷逸那樣,則是逃世隱居,放肆直言,不做壞事,不參與政治(「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孔子對他們評價都很好,顯然認為隱者也有積極的一面。 參與政治活動,意志和尊嚴不得不有所舍棄,那是無可奈何的。柳下惠做法官,曾被三次罷官,人家勸他出國。柳下惠堅持正義,回答說:「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論語》)。關鍵是在「事人」。 為了大眾利益而從政,非事人不可;堅持原則而為公眾服務,不以功名富貴為念,雖然不得不聽從上級命令,但也可以說是「隱士」——至於一般意義的隱士,基本要求是求個性的解放自由而不必事人。 我寫武俠小說是想寫人性,就像大多數小說一樣。這部小說通過書中一些人物,企圖刻劃中國三千多年來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影射性的小說並無多大意義,政治情況很快就會改變,只有刻劃人性,才有較長期的價值。不顧一切的奪取權力,是古今中外政治生活的基本情況,過去幾千年是這樣,今後幾千年恐怕仍會是這樣。任我行、東方不敗、岳不群、左冷禪這些人,在我設想時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林平之、向問天、方證大師、沖慮道人、定閑師太、莫大先生、余滄海等人也是政治人物。這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朝代中都有,大概在別的國家中也都有。 「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口號,在六十年代時就寫在書中了。任我行因掌握大權而腐化,那是人性的普遍現象。這些都不是書成後的增添或改作。 《笑傲江湖》在《明報》連載之時,西貢的中文報、越文報和法文報有二十一家同時連載。南越國會中辯論之時,常有議員指責對方是「岳不群」(偽君子)或「左冷禪」(企圖建立霸權者)。大概由於當時南越政局動盪,一般人對政治斗爭特別感到興趣。 令狐沖是天生的「隱士」,對權力沒有興趣。盈盈也是「隱士」,她對江湖豪士有生殺大權,卻寧可在洛陽隱居陋巷,琴簫自娛。她生命中只重視個人的自由,個性的舒展。惟一重要的只是愛情。這個姑娘非常怕羞靦腆,但在愛情中,她是主動者。令狐沖當情意緊纏在岳靈珊身上之時,是不得自由的。只有到了青紗帳外的大路上,他和盈盈同處大車之中,對岳靈珊的痴情終於消失了,他才得到心靈上的解脫。本書結束時,盈盈伸手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盈盈的愛情得到圓滿,她是心滿意足的,令狐沖的自由卻又被鎖住 了。或許,只有在儀琳的片面愛情之中,他的個性才極少受到拘束。 人生在世,充分圓滿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脫一切慾望而得以大徹大悟,不是常人之所能。那些熱衷於權力的人,受到心中權力欲的驅策,身不由己,去做許許多多違背自己良心的事,其實都是很可憐的。 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不論詩詞、散文、戲曲、繪畫,追求個性解放向來是最突出的主題。時代越動亂,人民生活越痛苦,這主題越是突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退隱也不是容易的事。劉正風追求藝術上的自由,重視莫逆於心的友誼,想金盆洗手;梅庄四友盼望在孤山隱姓埋名,享受琴棋書畫的樂趣;他們都無法做到,卒以身殉,因為權力斗爭不容許。 對於郭靖那樣捨身赴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俠,在道德上當有更大的肯定。令狐沖不是大俠,是陶潛那樣追求自由和個性解放的隱士。風清揚是心灰意懶、慚愧懊喪而退隱。令狐沖卻是天生的不受羈勒。在黑木崖上,不論是楊蓮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權,旁人隨便笑一笑都會引來殺身之禍,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沖這類人物所追求的目標。 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

Ⅶ 為什麼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天龍八部,武俠第一;笑傲江湖,小說第一」...

我小的時候最喜歡「射鵰」,剛上大學的時候覺得「笑傲江湖」是最好的金庸小說,而現在則最推崇「天龍八部」。我覺得這種改變與我的成長和閱歷的豐富有很大的聯系。事實上,這個改變的順序也大致和金庸創作的順序相符。
最早喜歡「射鵰」,後來自己分析,主要是因為其人物刻畫的非常單純,直接,功能性強。郭靖一味地「蠢」,黃蓉一味地「靈」,黃葯師一味地「邪」,等等。內容也是故事性極強。「笑傲江湖」則是全書諷刺政治,其中許多影射的意味非常明顯。相比前期的小說,人物刻畫方面也變得復雜。剛上大學的我思想還是比較激進,自然喜歡這種小說。
然而「天龍八部」有其他所有武俠小說(包括古龍等其他作家的作品)都沒有的一種氣概在其中。讀「天龍八部」的時候,我直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恢宏、磅礴的氣勢。這種感覺非常特別,只有少數幾本書能給我這種感覺,比如「紅樓夢」。其他武俠小說,大都是涓涓細流,小橋流水,而「天龍八部」則可比作黃河奔流。
首要的區別在於其主旨的宏大。你可以說「射鵰」只是在寫故事,可以看作是一本非常出色的網路小說;「笑傲江湖」是在寫政治,或者是在寫中國政治;「連城訣」寫人性黑暗面;「神鵰」寫愛情。但是「天龍八部」所涉及的內容,很難用一兩個詞概括。事實上,「天龍」裡麵包含了金庸對佛學,哲學,人性,等等許多方面的感悟和理解。或者乾脆說是對「人類」的思考。這是其他武俠小說沒有涉及過的。或者說,是其他作家沒有自信駕馭這樣宏大的主旨。
此外,從文學技法上說,三條平行主線,其他出場人物數量極大而又互相聯系,包括武功體系也是最為復雜。而其中最為值得稱道的,就是全文濃厚的希臘式悲劇色彩,也是其他武俠小說很少涉及的。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造就了一部可堪稱為「名著」的一本武俠小說。
----------------------------------
我個人覺得「鹿鼎記」應當算是金庸封筆之前的一次大膽的嘗試和冒險,從寫作手法來說,包括荒誕手法,主角韋小寶的武功和人品、民族問題(滿漢矛盾)等等,都完全不同於之前的金庸小說。但是,不能因為這種嘗試和冒險非常膽大,就以此來抬高小說的地位。從小說思想上來說,「天龍八部」是典型的佛學,而「鹿鼎記」展現了一種「大一統」和「無為」的思想:年齡大小,身份高低,武功強弱,政治力量強弱,都沒有任何意義,在佛學的基礎上,和道家又有點不謀而合的意思,這相比「天龍八部」來說又更深入了一個層次。可是,這同樣不是評判小說的唯一依據。不能因為思想深入了一層,就說這部小說比另一部小說好。就像兩首歌曲,一首描繪愛情,一首探討人生,但是判定歌曲好壞的標准,還是要客觀地歸結到是否「好聽」上來。
至於到底「鹿鼎記」和「天龍八部」孰優孰劣,這個問題真的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鹿鼎記」有點像「堂吉訶德」,而「天龍八部」更像「雙城記」。「鹿鼎記」像是周伯通的七十二路空明拳,而「天龍八部」像是蕭峰的降龍十八掌。我個人而言,還是喜歡「天龍八部」這種氣勢恢宏的小說,而「鹿鼎記」屬於旁敲側擊、劍走偏鋒,可以給我帶來新鮮感,引起許多思考,但單從感官上來說,終究沒有辦法給我帶來和「天龍八部」一樣大開大闔,雷霆萬鈞,「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清」的感受。

Ⅷ 就事論事,論金庸武俠之笑傲江湖的現實意義!

你有看過原著後面的後記吧,基本看過就會明白的。金庸把他寫這部小說的意圖和主旨都寫得很明白。笑傲江湖裡面表達了作者對政治斗爭的厭惡,結合寫作背景。所謂的辟邪劍譜和葵花寶典其實象徵著最高的權利,而為了獲取最高權力(在小說中就變成武林盟主,稱霸武林之類的),不惜自慘,人性遭到了扭曲。而岳不群就是代表之一,虛偽得就像政治家。令狐沖的隱退以及隱士的本性就是作者的態度,如果你是看原著,後面的後記看看就知道了。如果是看電視劇或電影,那就算了,電影就不要說了,改動很多。電視劇也沒怎麼交代清楚,這就是我看了後記之後打出來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看作品的後記,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很多。金庸通常會在後記交代的很清楚,而笑傲江湖沒有特定的時代背景,是因為政治斗爭從不停息,朝朝都有這種現象。另外,我承認笑傲江湖在金庸作品中的地位,但天龍八部和鹿鼎記還是相當有分量的。笑傲江湖中金庸的文筆有了改進,一些描寫也很有味道,確實是一部代表作。它的現實意義基本就是和政治權利扯上關系,以及作者對政治斗爭的丑惡加以批判,表達了作者對政治的否定態度和對隱士文化的一種肯定吧,我就只能讀出這么多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Ⅸ 笑傲江湖有什麼寓意

笑傲江湖,做為一個小說的名字,同時也是一個琴譜,這就肯定大有含義。這琴譜是,一正一邪2陣營的人,相交之後合作的。最少有以下含義:1不同陣營都有共同的志向,成為朋友;同陣營的還相互勾心鬥角。諷刺了門戶、陣營之見,正邪之見。否認了傳統的是非觀、 善惡觀,好人壞人沒有那麼明確。2為了利益,人性的醜陋。3是故事的一個線索,是主角由盛轉衰的一個物象,推動情節。4琴曲很多人不明白,以為是劍譜,對寶物蒙塵;說明真正的雅之類的精神財富,很少有人能明白,俗人只知道金銀財寶權勢武功。象徵,好的東西在失傳,比如真善美,道德,信任(君子劍,左冷禪之類的人大行其道)。5說明,想要笑傲江湖需要,豬腳這樣真君子,類似於仁者無敵 6江湖,只能笑傲江湖,不能笑傲於其他地方,江湖又是象徵什麼,單純的象徵民間還是真的象徵全世界。文中多次說了,江湖,江湖人,官府。可見還是有所區分的。7也指原作者,劉正風,曲洋的事。說明在紛繁的江湖之中,能有一知已,能有所收獲,有的滿足,也可以算是精神上的笑傲江湖了,也是對世道的抗議,小人物的吶喊。同時,也指令狐沖和任盈盈兩人的事,雖然江湖險惡,但是最後還是大團圓結局,笑傲江湖。

Ⅹ 怎樣看待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人物

笑傲江湖更多的是借武俠來反映政、權利治斗爭中的波譎殘酷,其中的任務都是政壇人物,比如有岳不群是政治上的陰謀家,極善隱藏,裝出一副仁人君子籠絡人心;比如左冷禪就是明目張膽的爭權奪利,是政治上的奸雄;還有正直不阿,充滿正義感的恆山三定;還有不同流合污,又圓滑處之明哲保身的莫大。。。這些都是典型的政治人物。而像林平之、勞德諾這些都是參與政治斗爭卻不幸成為更有權勢、更懂陰謀手段的政治人物手下的犧牲品。

熱點內容
好看的言情類小說男主角是大官 發布:2025-08-18 23:26:40 瀏覽:78
小說天機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18 23:00:49 瀏覽:292
免費的青梅竹馬小說 發布:2025-08-18 23:00:48 瀏覽:8
免費小說網之貼身保安 發布:2025-08-18 22:48:14 瀏覽:984
掠奪類型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8 22:47:59 瀏覽:811
小寡婦的慾火焚身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18 22:36:31 瀏覽:935
言情小說家葉紫 發布:2025-08-18 22:29:48 瀏覽:241
言情愛情小故事小說 發布:2025-08-18 22:02:57 瀏覽:243
所有女強快穿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8 21:37:10 瀏覽:160
鬼神無雙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8-18 21:35:34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