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圖玄幻小說
⑴ 《雲圖》小說具體講的什麼
《雲圖》是一部企圖心旺盛、完成度充足的作品,是一部天才之作。從結構上來說,《雲圖》是一部後現代主義小說,作者對既有的書寫模式進行解構與突破,利用俄羅斯娃娃般的套疊故事,把讀者引入故事中的「真實」後,再一一將這真實打破。就像伊塔洛·卡爾維諾的《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一般,《雲圖》的作者借用巧妙的結構安排,將閱讀主體(讀者)的主觀經驗帶入故事的客觀存在中,讓讀者不斷地在「真實」與「虛構」之間遊走,利用下一個「真實」將上一個「真實」轉變為「虛構」。中國的打油詩<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可說是《雲圖》結構的最好註解,「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他對小和尚說:從前……。」在這打油詩當中,每個小和尚與老和尚都看似真實存在的客體,但隨著文字的向前推進,每個小和尚和老和尚又都只是被敘述的虛擬人物。在《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中,卡爾維諾是利用一個閱讀小說的「我」和十個獨立故事的開篇,構建一個由讀者自行完成、存在無限可能性的小說。《雲圖》則是用六個看似獨立、但卻被作者巧妙套疊的故事,來構建整部小說,而這六個獨立的故事,被整齊劃一地對切成一半,每個故事在第一部分都嘎然而止,直到第二部分才又按照相反的順序被呈現,作者在一一講述完這六個故事後,這六個故事之間除了存在相互套疊的關系外,還頭尾相連地形成一個完整的圓。雖說《雲圖》在結構上明顯根基於《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但其完成度與復雜度,都上了一個台階。在《雲圖》中一個主角創作《雲圖六重奏》的方式,正是指涉作者創作《雲圖》的方式:將音樂片段組織成一首「為重疊的獨奏者所寫的六重奏」,鋼琴、單簧管、大提琴、長笛、雙簧管及小提琴,每個樂器都用獨特的調性、音階及音色表現。在第一部分,每首獨奏曲都被下一首獨奏曲打斷;在第二部分,之前被打斷的獨奏曲再依序繼續演奏下去。除了小說的結構外,《雲圖》作者的企圖心還顯現在六個獨立故事的體裁與類型上。在這六個故事中,作者分別運用了歷史小說、愛情小說、懸疑小說、驚悚小說、科幻小說和奇幻小說這些不同形式的載體,分別獨立地傳遞該類小說慣常見到的故事宗旨,然而六個故事串聯起來後,卻共同傳遞一個中心思想:生命乃至於世界的往復因循,人類生存的結果只是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在這個循環中,作者刻意模糊時間的起點,讓讀者可以任意插入某一時點,由此再看向過去與未來,而這看到的過去其實也可能是未來,而看到的未來也可能是過去,至於這過去與未來,究竟是現實發生的記錄結果,還是虛擬改造的小說故事?都是、也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