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泰斗報紙
1. 古龍武俠小說(古龍武俠小說作品大百科)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斗和宗師,古龍為人豪氣干雲,才華驚人,以無比豐富的創作力,留下了七十多部精彩絕倫、風行天下的武俠巨作,影響巨大,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這是古龍對於人生的態度。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靜脈出血,古龍在台灣去世,終年四十八歲。他的摯友倪匡趕到台灣拜祭,買了四十八瓶XO白蘭地放進棺材內,讓好友古龍在黃泉之下也不愁沒有酒喝。 其好友喬奇在悼念古龍時寫下那副著名的輓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古龍雖然才華橫溢,但由於花錢過於大手大腳導致生活窘迫,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因此在交稿這個問題上,充分顯示了其流氓氣質。長期拖稿、找人代筆已是家常便飯,同時也出現過剛寫個開頭就要求出版社預支全部稿費,或者寫完全本後將版權一次賣給七家出版商的情況,各出版社迫於行業競爭敢怒不敢言。
古龍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高達七十餘部,代筆、冒名之偽書更超過百部。古龍去世後,作品出現版權糾紛,親友和出版商之間存在多起官司,影響了古龍作品的傳播。本文則是對全部古龍的作品進行一次系統梳理,讓所有對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明確了解他的作品情況。
所有作品按照首次出版年月排序,存在相關性的系列作品在文末也會有說明。
1.《蒼穹神劍》
【成書時間】:1960
【出版社】:第一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武俠處女作,早期文筆生澀作品。後期采訪古龍先生時,他如此評價此書:「那是本破書,內容支離破碎,寫得殘缺不全,因為那時候我並沒有把這件事當做一件正事……」。
2.《月異星邪》
【成書時間】:1960
【出版社】:第一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江湖名篇」系列之一。
3.《劍氣書香》
【成書時間】:1960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後半部由墨餘生續寫。雖然內地出版過《古龍作品集》和《續補古龍作品集》,但是這部《劍氣書香》卻並沒有收集進去。2005年8月,《古龍作品集》的出版人羅立群先生和台灣淡江大學的古龍文化研究專家學者、武俠評論家林保淳教授見面,並從他口中得知在台灣一圖書館資料室里藏有這本《劍氣書香》。12月羅立群先生在拜讀了這部作品後,認為該書確屬古龍作品。此後又經過武俠名家溫瑞安先生、古龍好友及古龍作品內地版權執行代理趙震中先生等人鑒定證實,這部小說確屬古龍作品。
4.《湘妃劍》
【成書時間】:1960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5.《劍毒梅香》
【成書時間】:1960
【出版社】:清華出版社
【補充說明】:大部分由劉兆玄及其兄弟們(劉兆黎、劉兆凱,三人共同筆名上官鼎)應征代筆。
6.《孤星傳》
【成書時間】:1960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7.《失魂引》
【成書時間】:1961
【出版社】:明祥出版社
【補充說明】:書名「失魂」意指失去記憶,從而引發出一連串的江湖故事。該小說是古龍小說詭譎風格的開始。
8.《游俠錄》
【成書時間】:1961
【出版社】:海光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9.《護花鈴》
【成書時間】:1962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在古龍前期的小說中,《護花鈴》和《彩環曲》毫無疑問是最優秀的兩部,《彩環曲》側重於情節的奇詭,而《護花鈴》刻畫人物的精彩完全不次於他巔峰時的作品。缺點是《護花鈴》的後半部分遠不如前半部分,尤其是結局完全就是狗尾續貂,太倉促了。
10.《彩環曲》
【成書時間】:1962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江湖名篇之一!古龍筆下最離奇曲折的愛情陰謀。
11.《殘金缺玉》
【成書時間】:1962
【出版社】:華源出版社
【補充說明】:1960年在香港《南洋日報》連載,第一部在報紙上連載的作品,可惜中途棄筆,並無結局。
12.《飄香劍雨》
【成書時間】:1963
【出版社】:華源出版社
【補充說明】:前八十六章為正篇,剩餘章節為《飄香劍雨續》。
13.《劍玄錄》
【成書時間】:1963
【出版社】:清華出版社
14.《劍客行》
【成書時間】:1963
【出版社】:明祥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自己對此書並不滿意,認為落於俗套。
15.《浣花洗劍錄》
【成書時間】:1964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江海英雄》,再版時名為《浣花洗劍》,屬於古龍中期作品。古龍第一次對武學的境界進行了反思與推理,同時也在小說創作技法上尋求著重要的突破。該小說是古龍武俠小說的一個里程碑,代表著他武俠創作的成熟期。《浣花洗劍錄》與《大旗英雄傳》、《武林外史》、《絕代雙驕》堪稱古龍前期「四大名著」。
16.《情人箭》
【成書時間】:1964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1976年11月修訂本《怒箭》由漢麟出版社出版,幾無更改,1979年5月-1981年2月大華晚報連載《怒箭》。
17.《大旗英雄傳》
【成書時間】:1965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鐵血大旗》。標志著古龍作品開始邁向成熟,成為進入第二階段作品的標志和分水嶺。
18.《武林外史》
【成書時間】:1965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風雪會中州》。如果《浣花洗劍錄》和《名劍風流》是古龍蛻變的一次整理,有意識的在傳統和創新之間尋求定位,《武林外史》和《絕代雙驕》就是第二次整理,使武俠故事不再那麼沉重。通過這兩次徘徊、整盤、思考,往下《楚留香傳奇》就海闊天空了。
19.《名劍風流》
【成書時間】:196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結尾部分由喬奇代筆。
20.《絕代雙驕》
【成書時間】:1967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唯一一本親自重新修訂的作品,也是古龍單個故事裡篇幅字數最長的武俠小說。知名度較高,被多次翻拍為電影和電視劇作品。
21.《血海飄香》
【成書時間】:1968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鐵血傳奇》(又名《楚留香傳奇》)第一部,楚留香第一次出場作品。
22.《大沙漠》
【成書時間】:1969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鐵血傳奇》(又名《楚留香傳奇》)第二部。
23.《畫眉鳥》
【成書時間】:1970
【出版社】:真善美出版社
【補充說明】:《鐵血傳奇》(又名《楚留香傳奇》)第三部。
24.《風雲第一刀》
【成書時間】:1970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多情劍客無情劍》,《小李飛刀》系列第一部,李尋歡首次出場。
25.《鬼戀俠情》
【成書時間】:1970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鬼戀傳奇》或者《借屍還魂》。《楚留香新傳》系列第一部。
26.《蝙蝠傳奇》
【成書時間】:1971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楚留香新傳》系列第二部。
27.《歡樂英雄》
【成書時間】:1971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個人最喜歡的作品。
28.《大人物》
【成書時間】:1971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29.《桃花傳奇》
【成書時間】:1972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楚留香新傳》系列第三部。
30.《蕭十一郎》
【成書時間】:1973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一部先有劇本後有小說的作品。《蕭十一郎》系列作品第一部。
31.《流星·蝴蝶·劍》
【成書時間】:1973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32.《九月鷹飛》
【成書時間】:1974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小李飛刀》系列作品第二部。
33.《長生劍》
【成書時間】:1974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七種武器》系列第一部。
34.《碧玉刀》
【成書時間】:1974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七種武器》系列第二部。
35.《孔雀翎》
【成書時間】:1974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七種武器》系列第三部。
36.《多情環》
【成書時間】:1974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七種武器》系列第四部。
37.《霸王槍》
【成書時間】:1974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七種武器》系列第五部。
38.《天涯·明月·刀》
【成書時間】:1975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小李飛刀》系列作品第三部。
39.《七殺手》
【成書時間】:1975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40.《劍·花·煙雨江南》
【成書時間】:1975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41.《絕不低頭》
【成書時間】:1975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作品中唯一一部現代槍戰小說。
42.《三少爺的劍》
【成書時間】:1975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43.《陸小鳳傳奇》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金鵬王朝》,《陸小鳳傳奇》系列第一部。
44.《綉花大盜》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陸小鳳傳奇》系列第二部。
45.《決戰前後》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陸小鳳傳奇》系列第三部。
46.《火並蕭十一郎》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蕭十一郎》後傳。
47.《拳頭》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南琪出版社
【補充說明】:又名《憤怒的小馬》,曾被誤收錄於《七種武器》系列。
48.《邊城浪子》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小李飛刀》系列作品第二部
49.《血鸚鵡》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連載中途棄筆,自第五章中段由黃鷹代筆,之後黃鷹再完成了五部類似作品合並出版為《驚魂六記》,因大部分為黃鷹代筆,多列為黃鷹作品。
50.《白玉老虎》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51.《大地飛鷹》
【成書時間】:1976
【出版社】:南琪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52.《銀鉤賭坊》
【成書時間】:1977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陸小鳳傳奇》系列第四部。
53.《幽靈山莊》
【成書時間】:1977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陸小鳳傳奇》系列第五部。
54.《圓月彎刀》
【成書時間】:1977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大部分由司馬紫煙代筆。
55.《飛刀·又見飛刀》
【成書時間】:1977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小李飛刀》系列第五部作品,也是最後一部作品。
56.《碧血洗銀槍》
【成書時間】:1977
【出版社】:桂冠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57.《離別鉤》
【成書時間】: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七種武器》系列第六部。
58.《鳳舞九天》
【成書時間】: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陸小鳳傳奇》系列第六部。
59.《新月傳奇》
【成書時間】: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楚留香新傳》系列第四部。
60.《英雄無淚》
【成書時間】:1978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61.《七星龍王》
【成書時間】:1978
【出版社】:春秋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62.《午夜蘭花》
【成書時間】:1979
【出版社】:漢麟出版社
【補充說明】:《楚留香新傳》系列第五部。
63.《風鈴中的刀聲》
【成書時間】:1980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無
64.《劍神一笑》
【成書時間】:1981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陸小鳳傳奇》系列第七部。西門吹雪和葉孤城來自此書。
65.《白玉雕龍》
【成書時間】:1981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白玉老虎》後傳。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筆。故事和情節和古龍的風格很不相同,爭議較大。
66.《怒劍狂花》
【成書時間】:1982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67.《那一劍的風情》
【成書時間】:1982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大部分由丁情代筆。
68.《邊城刀聲》
【成書時間】:1983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古龍構思,丁情代筆。大部分由《邊城浪子》和《大地飛鷹》拼湊而成。
69.《獵鷹賭局》
【成書時間】:1983
【出版社】:萬盛出版社
【補充說明】:最後遺作,短篇。
關聯性系列作品,按故事時間線排序
『鐵血傳奇』(又名『楚留香傳奇』)系列,共三部
包含:《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
『楚留香新傳』系列,共五部
包含:《鬼戀俠情》、《蝙蝠傳奇》、《桃花傳奇》、《新月傳奇》、《午夜蘭花》
『陸小鳳傳奇』系列,共七部
包含:《陸小鳳傳奇》、《綉花大盜》、《決戰前後》、《銀鉤賭坊》、《幽靈山莊》、《鳳舞九天》、《劍神一笑》
『小李飛刀』系列,共五部
包含:《風雲第一刀》、《邊城浪子》、《九月鷹飛》、《天涯·明月·刀》、《飛刀·又見飛刀》
『七種武器』系列,共六部,少一種武器
包含:《長生劍》、《碧玉刀》、《孔雀翎》、《多情環》、《霸王槍》、《離別鉤》
『蕭十一郎』系列,共兩部
包含:《蕭十一郎》、《火並蕭十一郎》
2. 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金庸的15部小說。
金庸的15部小說1
《書劍恩仇錄》 1955年
《碧血劍》 1956年
《射鵰英雄傳》 1957年—1959年
《雪山飛狐》 1959年
《神鵰俠游橘侶》 1959年—1961年
《飛狐外傳》 1960年—1961年
《白馬嘯西風》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倚天屠龍記》 1961年
《鴛鴦刀》 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連城訣》 1963年,又名《素心劍》
《天龍八部》 1963年—1966年
《俠客行》 1965年
《笑傲江湖》 1967年
《鹿鼎記》 1969年—1972年
《越女劍》 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
「凡有華人處,皆能讀金庸」,如此描述並不誇張。「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將金庸代表作的名字概括的這句話,也早就膾炙人口,被人銘記。在今天,能有如此高知名度和榮譽的文化人物,已經非常罕見。金庸先生的成就並不只在文學上,當代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這些稱號都證明了他在當代崇高的文化地位。
金庸小說的讀者群體之廣、對現實生活影響之大,恐怕很難再被後人超越。因為,金庸的一生,也是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波瀾壯闊的一個世紀,他的離去,會讓人產生「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的感慨,也會讓人對過去中國武俠小說以及通俗文學的發展,有一個蓋棺論定式的評價。
金庸先生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他連接了現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不同時期,他的作品超越了時代,已經成為華人圈內外的`文學經典。在外國並不了解中國現代文化狀況的時候,金庸的作品是一張很好的名片,直至今日,金庸的作品在海外仍有很大的影響力。能超越國家、民族的界限,恰恰說明金庸的獨到之處,也是其作品的永恆與經典之處。
陳平原先生在研究武俠小說的專著《千古文人俠客夢》中提到,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超越雅俗的。而且,武俠的精髓在於「俠是靈魂,武是軀殼」,金庸的作品之所以打動人心,產生持久的精神震撼,正在於他通過武俠書寫人性、展現歷史,這和那些人類歷史上的文學經典一樣,守護著那些恆久不變的價值觀,這也是其成為經典的精神所系。
金庸先生去世,對武俠小說和通俗文學界而言,是一個時代結束的標志。但是,對更多關注中國文學、文化的民眾而言,金庸先生的作品會成為永恆的經典,其價值和影響力在未來會得到更大的彰顯。
金庸的15部小說2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射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歷年來其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也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贊。
查良鏞以金庸為筆名的作品以小說為主,兼有政論、散文等。自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開始至1972年的《鹿鼎記》正式封筆,共創作了十五部。
最早期金庸熱是從港澳開始,接著延燒到台灣,其後是在中國大陸造成影響,可說金庸熱潮燃燒至整個華語圈。近年來金庸作品也被翻譯成日文等其他文字。
金庸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後來又與古龍、梁羽生合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劍客」。金庸也是已故知名詩人徐志摩之表弟。
除了文學界,金庸也涉足傳媒界多年,1947年大學畢業後先受聘於上海《大公報》,任國際新聞編輯。1948年《大公報》香港版復刊,急需翻譯人員,查良鏞被報館調派來港,其後調任指改《新晚報》副刊編輯。金庸1959年創辦《明報》,直至1993年退出報業管理層。他也多年為明報撰寫社評,「左手寫社評,右手寫小說」為美談。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能夠體現其歌頌反侵略的正義戰爭,側面批判非正義性的神逗團戰爭,痛斥以強欺弱的民族霸 權主義,昭示民族平等的重要性。如果你讀過金庸先生的作品,一定能夠了解到他對少數民族的英雄極為偏愛,塑造的各種人物形象體現博大的胸襟,展現其肝膽之俠義風范,而跌宕起伏的劇情又能夠凸顯出金庸先生關於民族平等的思想。
在作品中,金庸先生從外在裝飾與內在滲透,將我國的傳統文化完善的表現出來。他不僅寫傳統武林世界,還寫俠士之義氣,這些屬於民族傳統特質,字里行間流露出傳統文化色彩。他描寫英雄除暴安良,出於公義之心;描寫有所不為,出於羞惡之心;描寫挺身赴難,出於是非之心,濃厚的傳統道德觀體現得淋漓盡致。
另外,金庸的作品中體現著濃厚的現代精神,他將俠義精神從單純的哥們義氣提升到「為國民俠之大」的高度,突破舊武俠小說觀念和局限性。今天是金庸先生三周年忌辰,從他十部作品中精挑細選出10句格言,體會文字背後濃重的祖國文化之精髓。
3. 武俠小說雜志有哪些
武俠小說雜志有:
《今古傳奇武俠版》、《武俠故事》、《九州幻想》、《武俠小說》
《今古傳奇·武俠版》:
今古傳奇報刊集團是湖北省批準的一家期刊集團,總社期刊月發行總量達到180萬冊,年銷售額達8000餘萬元。該集團旗下的《今古傳奇·武俠版》創辦於2001年,創刊當期銷售超過11萬份,後一年上一個大台階,現已改為旬刊,銷量逼近百萬,敘寫了我國期刊史發展上一個獨特的「傳奇故事」。它提出「全新江湖雜志書」的理念,集雜志與圖書之長,凝練成「今古傳奇體」的雜志模式,即獨特的題材、精彩的故事、明晰的結構、傳奇的人物、特定的手法、雅緻而簡潔的語言、優美的包裝,將傳奇性、通俗性、大眾性和稀缺性熔於一爐。
《武俠故事》:由《熱風》雜志改版而來,2002年10月創刊,第一期即為《熱風》總第106期.2005年改為半月刊.2006年改為旬刊,增加了長篇專號。《武俠故事》自創刊以來,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和辦刊宗旨,以高格調、高質量的辦刊方針,成為我國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的武俠文學期刊。在國內期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期刊發行量連年下降的情況下,《武俠故事》發行量不斷攀升,現月發行量已達50餘萬冊。該刊主要辟有「霜刃映紅」、「迷案俠蹤」、「笑傲江湖」、「精短武俠」、「劍網情絲」、「江湖連環畫」、「江湖寓言」、「十面埋伏」、「新概念武俠」、「烽火狼煙」、「三十六計」、「天黑請閉眼」等欄目,以大中學生和武俠文學愛好者為主要讀者對象。《武俠故事》創刊不到五年的時間,已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以其薈萃精華、雅俗共賞、品位超群而深受海內外讀者的青睞, 在我國武俠文學屆和讀者中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九州幻想》:是中國七位較有影響力的奇幻作家們創造的一個幻想平台。《九州幻想》經常性的不定期將雜志中的部分文章集結成書出版。最初九州的部分在《科幻世界·奇幻版》以及後來的《奇幻世界》刊載過一段時間,後與《奇幻世界》分開。江南、潘海天、今何在於2005年夏創刊《九州幻想》,發行了兩期試刊號後,從2005年九月正式發售,每月一期。2007年,九州創始人之一的江南,與另兩位創始人今何在、潘海天,因在理念上產生分歧,江南離開《九州幻想》雜志,而創辦《幻想1+1》(後改為《幻想縱橫》)。《九州幻想》由潘海天、今何在編輯,繼續發行。2008年九州幻想雜志出版出現新的變化,與國內著名游戲開發商完美世界合作,歸屬於其旗下的縱橫中文網之前九州幻想的所有內容都有可能在上面看到。後因金融危機,完美放棄該計劃,《幻想縱橫》停刊,江南帶領團隊開始打造以歷史設定為主的《九州志》。
《武俠小說》:湖北省長江出版集團主管,湖北大家報刊社《大家故事》雜志社主辦的武俠文學月刊。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曾以刊名《新武俠》出版過6期,為了刊物更好的發展,現更名為《武俠小說》。該刊面向海內外廣大武俠小說愛好者,在辦刊宗旨上堅持武俠文化傳統與現代俠義精神相結合,堅持雅俗共賞,堅持可讀性、娛樂性、藝術性和文學品位。其目標是,不求是發行量最大的,但求是最好的、最有特色的武俠期刊。
4. 金庸還在世嗎
金庸已經去世了,金庸去世時間2018年10月30日。
2018年10月30日傍晚,網上突然爆出金庸去世的消息,很多人一開始都不相信是真的,直到後來官方微博發布消息,證實金庸是真的去世了,一時之間,令人唏噓不已。
據悉,金庸今年94歲了,目前為止並沒有關於金庸生病的消息傳出,如此高齡,金庸應該是自然去世,壽終正寢,希望他一路走好。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鏞)於2018年10月30日下午在香港養和醫院逝世,享年94歲。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射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
金庸一生共創作了十五部長、中、短篇小說,歷年來其筆下的著作屢次改編為電視劇、電影等,對華人影視文化可謂貢獻重大,也奠定其成為華人知名作家的基礎,素有「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的稱贊。
(4)武俠小說泰斗報紙擴展閱讀:
金庸開始武俠小說的創作,是一次很偶然的機會。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在報紙總編輯力邀下,金庸接過了武俠小說這一棒。
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借他對武俠小說的了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隨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作品,且部部都有全新突破,留下不可復制的神話。1972年,金庸宣布封筆,之後對其以往作品開始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