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明報上連載的武俠小說

明報上連載的武俠小說

發布時間: 2023-07-31 05:07:12

Ⅰ 《射鵰英雄傳》原著最早連載於香港的哪家報紙

1957年 金庸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以下是他全部著作的發表時間:
時間出版作品1939出版第一本書《獻給投考初中者》1949 發表第一篇國際法論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產權〉1952撰寫《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5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1956《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1959《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1964 發表〈寧要褲子,不要核彈〉社評,與《大公報》筆戰1965創作《俠客行》1967 創作《笑傲江湖》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1973 在《明報》連載〈在台所見.所聞.所思〉1984 出版《香港的前途——明報社評之一》一書1988發表〈平心靜氣談政制〉文章1992 在牛津大學發表「Hong Kong and China: 1997 and the following five years」講演專文1993 發表〈功能選舉的突變〉長文在《明報》發表〈第三個和第四個理想〉一文1997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在《明報》發表〈河水井水互不相犯寫在回歸第一日〉一文1998 由日本「潮」出版社、香港明河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台北遠流出版公司分別出版金庸與日本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對話錄《探求一個燦爛的世紀》一書。

Ⅱ 金庸寫了哪14部武俠小說

金庸作品創作時間表:

1955 以「金庸」為筆名,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在《新晚報》連載一年,奠定武俠文學基業。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撰寫《連城訣》。《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Ⅲ 笑傲江湖全集TXT下載

《笑傲江湖》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ObDEc-GBjgAcGaoOxpuLgg

提取碼:0lo5

《笑傲江湖》是中國現代作家金庸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開始創作於1967年並連載於《明報》,1969年完成。

Ⅳ 金庸寫了哪些武俠小說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Ⅳ 求武俠小說名字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
在上不是南北,在下不是……

Ⅵ 尋一部很久前看過背景為天龍八部結束後的武俠小說

「天龍八部」原為佛教用語,後被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用作做書名。武俠小說《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完成於1966年,是金庸最著名的武俠小說之一。
《天龍八部》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等王國之間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從哲學的高度對人生和社會進行審視和描寫,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生活畫卷。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Ⅶ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原著分別是多少字數

《射鵰英雄傳》(1012000字)、《神鵰俠侶》(1182000字)、《倚天屠龍記》(1171000字)。

1、《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總字數1012000。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斗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

2、《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1959—1961年連載於香港《明報》,共四十回,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總字數1182000。

小說的主脈寫的是「叛國賊」楊康之遺孤楊過與其師小龍女之間的愛情故事。楊過從小師從小龍女於古墓之中苦練武功,師徒二人情深義重,卻無奈於江湖陰鷙險惡、蒙古鐵騎來犯使得有情之人難成眷屬。

歷經一番坎坷與磨難的考驗,楊過沖破封建禮教之禁錮,最終與小龍女由師徒變為「俠侶」。

同時,在這段磨難經歷中,楊過也消除了對郭靖、黃蓉夫婦的誤會,在家仇與國難間作出抉擇,成為真正的「俠之大者」。

3、《倚天屠龍記》

《倚天屠龍記》是作家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連載於1961—1962年的香港《明報》,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總字數1171000。

《倚天屠龍記》以安徽農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為背景,以張無忌的成長為線索,敘寫江湖上的各幫各派、各種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國歷史上元朝的興衰和江湖道義、恩仇平行交叉起來。該書表達了作者既反對異族侵略,也反對本民族暴政的思想。

(7)明報上連載的武俠小說擴展閱讀

創作過程:

1、《射鵰英雄傳》

作品最初於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報》上連載,後收入《金庸作品集》中,連同後來的《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一並,被稱為金庸小說的「射鵰三部曲」。

自1957年元旦以來,《射鵰英雄傳》一直在《香港商報》連載,偶爾金庸生病才會停下,比如1959年4月18日,編者告白,「金庸先生因病,『射鵰』暫停兩天」,4月20日恢復。

據金庸自述:寫《射鵰》時,他正在長城電影公司做編劇和導演,這段時期中所讀的書主要是西洋的戲劇和戲劇理論,所以小說中有些情節的處理,不知不覺間是戲劇體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療傷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劇的場面和人物調度。

2、《神鵰俠侶》

1959年,金庸在創作《神鵰俠侶》的時候准備創辦《明報》,既然要創辦《明報》,自然就要有一部足以與《射鵰英雄傳》相比美的力作來吸引讀者。

而吸引讀者的最佳捷徑,當然是寫作《射鵰英雄傳》的「後傳」或「續書」,讓《射鵰英雄傳》中的那些使讀者激動不已、耿耿難忘的人物再度出現,以慰廣大的「射鵰迷」的相思、渴慕之情,從而把金庸迷、尤其是「射鵰迷」全都吸引到《明報》上來。

《明報》創辦之初,機遇與風險並存,《明報》逐漸起色的時候,幾名業務骨幹紛紛辭職,或自主創刊,或跳槽到競爭對手那邊。金庸並沒有退縮,堅持《明報》的辦報方針不變的同時,而是善於把握機會,准確分析國內外時局的變化,在香港眾多報刊中迅速脫穎而出。

金庸的閱歷十分豐富,有過苦難,也把握住了一些難得的機遇,正是這二者成就了金庸。金庸在《神鵰俠侶》的創作過程中,也無意間使其中的英雄人物在成長過程中經歷著重重苦難,但又能遇到別人無法遇到的機會。

《神鵰俠侶》從1959年5月20日起在金庸一手創辦的《明報》創刊號上開始連載,並配有大幅插圖,這部小說寫了兩年多,刊載歷時近三年。

3、《倚天屠龍記》

1961年,《神鵰俠侶》在《明報》初戰告捷後,金庸馬不停蹄地著手創作的便是《倚天屠龍記》這部長篇武俠小說,並從1961年7月6日起開始在《明報》連載。

當時,《神鵰俠侶》還在收尾,到7月8日才結束,兩部小說登在同一版面。他將這部作品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合稱「射鵰三部曲」。

《倚天屠龍記》於1961年開始在《明報》上連載,歷時一年多才完成。1976年作者對此書進行了全面的修訂。2003年,作者對《倚天屠龍記》又完成了一次修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倚天屠龍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神鵰俠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射鵰英雄傳

Ⅷ 給金庸的小說按時間順序排排座次……

不得不說prettyjiang真是厲害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越女劍》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年代排序——
一.春秋時期
1.《越女劍》:公元前五世紀前葉
二.北宋後期
2.《天龍八部》:公元1094年前後
三.南宋中後期
3.《射鵰英雄傳》: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懷胎到鐵木真逝世)
4.《神鵰俠侶》:公元1239年-1260年(楊過出場到蒙哥歸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龍記》:公元1337年-1360年(張三豐90歲到張無忌22歲)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計是明朝中期
因為有武當派,而且書中官職是明朝的,並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還
有在《鹿鼎記》中澄觀老師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沖大俠,以無招勝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俠客行》:明朝
因為有武當派,並且書中好象沒有什麼民族矛盾,而且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沒有辮子
8.《碧血劍》: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從10歲到20歲)
六.清朝
9.《鹿鼎記》:公元1670年-1689年
鰲拜死的時候史書上記載為1670年,韋小寶簽訂《尼布楚條約》後歸隱,那是1689年
10.《書劍恩仇錄》:公元1756年前後
因為《飛狐外傳》中趙半山曾對小胡斐說過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紅花會抓住過
11.《飛狐外傳》: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飛狐》推算,從胡斐13歲到17歲
12.《雪山飛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陰歷)
書上開頭就寫了「這是乾隆四十五年叄月十五」
13.《鴛鴦刀》:清朝
書上倒數第二段寫道「滿清皇帝聽說這雙刀之中,有一個能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連城訣》:清朝
這個沒什麼大道理,因為書上插圖中的男人都有辮子,這可是金庸授權的,而且從
官職、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馬嘯西風》:清朝
原因和前面的一樣,書上插圖中的男人有辮子

Ⅸ 金庸十五部武俠小說名稱(按創作時間排)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5部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越女劍》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Ⅹ 有沒有人可以告知金庸所有作品的名稱,出版年份以及內容簡介,謝謝

金庸曾把所創作的小說名稱的首字聯成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見《鹿鼎記·後記》) 這些作品初於中國香港明報連載,即甚受讀者歡迎;經作者集結修訂單行出版後,在華文圈廣為流傳,尤以長篇作品更為暢銷,多次被中國香港、台灣、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的影視集團改編攝製成電視劇或電影。下表括弧內列出各書開始創作年份: 飛─《飛狐外傳》(1960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年) 射─《射鵰英雄傳》(1957年)--成名作;「射鵰三部曲」之第一並燃部曲,被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鹿─《鹿鼎記》(1969年)(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年)--「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讀者稱為「情的贊美」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短篇小說 越—《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卅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亦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其作品幾乎都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 簡單來說,金庸的武俠小說經歷三個版本:舊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稱為舊版,主要刊在報刊及其後由「偉青書店」出版的單行本,也有不少沒有版權的單行本,現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訂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訂完畢;是為新版,冠名《金庸作品集》,由明河社出版。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開始修訂工作,正名為新修版(或世紀新修版),至今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金庸每十年一次的修訂,情節都有所改動。新修版的故事細節和結局也略有變動,引來不少回響。目前兩岸三地的出版分別授權於廣州的廣州出版社(2005年底開始出版,代替原來的三聯書店)、台灣的遠流出版社、中國香港的明河社。 總覽金庸的幾部成熟武俠作品,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甚至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他的小說中塑造了新的武俠形象,打破了主人公必英俊瀟灑,聰明正直的傳統模式,亦體現出他對種族仇殺的負面態度。因此,金庸被一些評論者稱為「俠之大者」。 另外金庸之小說之間經常有所關系,除了射鵰三部曲外,碧血劍與鹿鼎記,書劍恩仇錄與飛狐外傳皆有關系。 《飛狐外傳》,金庸第六部武俠小說,《雪山飛狐》「姊妹篇」。寫於1960至61年間,最早於小說雜志《武俠與歷史》連載。 《飛狐外傳行悄》是《雪山飛狐》的前傳,主要敘述胡斐過去的事情。歷史背景是清乾隆年間。 《雪山飛狐》,金庸第五部武俠小說,《飛狐外傳》「姊妹篇」。1955年成稿,1959年開始連載於中國香港《新晚報》。 故事發生於清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日。以插敘倒敘為主要敘述方法,通過各次要人物的對話中羅生門式的回憶敍述,帶出從李自成起義到故事發生時,主角胡斐之父胡一刀與武林人士之間恩怨情仇的陳年歷史故事。 《連城訣》原名《素心劍》,是金庸的武俠小說。1963年成書,最初載於中國香港《明報》,以及新加坡《南洋商報》合辦的隨報附送的《東南亞周刊》。全書共12章。 小說描寫了一個名叫狄雲的年輕劍客無端地被人陷害於一場殺人、劫財、 *** 的冤案中。入獄後得到了一名叫丁典的俠士幫助,在越獄後為自己冤案申冤的過程中,歷經種種艱險。在最後終於令陷害他的人惡有惡報,也為恩人丁典報仇雪恨。狄雲在經歷了這段歷險後,領悟到了人性丑惡和江湖的無情和險惡。放棄了自己唾手可得的金錢和榮譽,和愛人歸隱深山。 小說鞭撻了所謂的名流仕紳、江湖正道為了一己私利,暴露出種種的 *** 無情的丑惡嘴臉。歌頌了人與人之間的無私友情和男與女之間純潔高尚的愛情。 《天龍八部》是一部武俠小說,作者金庸。 時間是在北宋,出場的真實歷史人物包括完顏阿骨打、遼道宗耶律洪基、宋哲宗、段正明、段正淳、蘇軾、耶律重元、段譽等。寫到的地域和國家包括北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 設定中當時武林的英雄有「北喬峰」、「南慕容」,涉及的武林秘籍有《易筋經》等。 全絕帶虛書以段譽為引線,一系列人物先後出場;貫穿全書的是喬峰的個人,家庭,事業,民族,國家之悲劇。中間有虛竹,逍遙子,段正淳等奇異故事。 本書著重探索的是民族與個人的問題;其中思想對現代社會不失有教育意義。 《射鵰英雄傳》是一部武俠小說,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被金庸小說的讀者稱為「俠文化的歌頌」。該小說被多次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 時間是在南宋寧宗慶元五年至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至1221年,出場的真實歷史人物包括鐵木真、全真七子、王重陽、段智興、哲別、拖雷等。 設定中當時武林的五大絕頂高手 ( 五絕 ) 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涉及的武林秘籍是《九陰真經》。 《白馬嘯西風》,金庸的武俠小說,描寫了哈薩克人和 *** 之間的情仇,主人公是一位名叫李文秀的漢族姑娘,父母因帶著高昌地圖被強盜追迫而死,單獨留下李文秀在哈薩克族中被旅居大漠的 *** 計老人撫養長大。 此小說乃金庸眾多小說中較短的一部,故出版單行本時,往往與其它作品合為一本,例如與《雪山飛狐》收錄於同一部書裡面。 《鹿鼎記》是中國香港名作家金庸(查良鏞)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作品。該小說於1969年—1972年間創作,背景設置在清朝康熙年代。1969年10月24日開始在《明報》連載,到1972年9月23日刊完,一共連載了2年11個月。 《鹿鼎記》和金庸以前的武俠小說風格略有不同,內容一反武俠小說以武功為主的格局,主角的「武功」低微而精於人事關系(韋小寶並不會武功,勉強來說,他只曾學習九難傳授的輕功「神行百變」)。小說借主人公的種種冒險經歷反映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的生活百態,儼然是一幅「清明上河圖」。 《鹿鼎記》以清朝康熙年間誅殺鰲拜、平定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施琅 *** 等史事為背景,描寫揚州 *** 韋春花的兒子韋小寶如何因緣巧合,被俠士茅十八帶到北京,從冒充太監小桂子開始,周旋於清廷君臣、明室貴胄沐王府、反清組織天地會、邪教組織神龍教,以及吳三桂、 *** 喇嘛、蒙古王公,甚至俄羅斯王族之間,左右逢源如魚得水,最終娶得七位美夫人隱居 *** ,短暫復出之後心灰意冷,終於詐死歸隱江湖的傳奇故事。 《笑傲江湖》是金庸寫的一部武俠小說,1967年開始創作。 相對於作者其他作品而言,《笑傲江湖》沒有明確對應的歷史背景,即與歷史現實關聯極少。作者在後記中說明:「因為想寫的是一些普遍性格,是生活中的常見現象,所以本書沒有歷史背景,這表示,類似的情景可以發生在任何朝代」。但即使如此,仍可根據書中的內容,推測故事設定在《倚天屠龍記》多年之後,且應是明代。根據《倚天屠龍記》來推斷,朱元璋當上皇帝後,開始打壓明教。若明教因地下化而改名為日月神教,又被污名為魔教,就更可證明時代應該在明朝開國之後。 書劍恩仇錄是金庸寫的第一本武俠小說,已經被多次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和電視劇。 時間是在清朝乾隆年間。出場的真實歷史人物包括乾隆、福康安、紀曉嵐、鄭板橋等。 《神鵰俠侶》是一部武俠小說,金庸「射鵰三部曲」第二部。金庸認為這是他寫的最好的一本書,金庸小說的讀者稱之為「情書」。《神鵰俠侶》曾被多次改編為電視刻甚至動畫片。 時間是在南宋理宗紹定五年至開慶元年(公元1232年至1259年),《射鵰英雄傳》後十數年。出場的真實歷史人物包括忽必烈、全真七子、王重陽、段智興、呂文煥、蒙哥、耶律楚材等。 書中最後將當時武林的五大絕頂高手(新五絕)總結為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涉及的武林秘笈包括《 *** 》、《九陰真經》以及在射鵰三部曲之三《倚天屠龍記》中最為重要的《九陽真經》等。 《俠客行》是一部金庸武俠小說。曾被多次改編為電視劇。以石破天的經歷為主線,而由於石破天和石中玉相貌相似,小說描寫的正是因而引起的種種誤會。 倚天屠龍記是一部武俠小說,金庸「射鵰三部曲」之三。 時間是在元朝末年,《神鵰俠侶》的故事之後近百年。劇情圍繞兩樣兵器屠龍刀和倚天劍。出場的真實歷史人物包括朱元璋、陳友諒、張三豐、常遇春、汝陽王、徐達、韓林兒等等。設定中當時武林主要是明教和中原武林之爭以及起義軍和朝廷的對抗。涉及的武林秘籍包括《九陽真經》《九陰真經》等等。 小說前兩章延續《神鵰俠侶》的結尾,講述郭襄、張君寶的經歷以及武當派的起源。故事正式情節從第三章開始,年代為元順帝至元二年三月廿四(1336年5月5日)。 碧血劍是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在1956年的作品,相關作品《袁崇煥評傳》。歷史背景是在明朝末年,金庸在後記表明:碧血劍的真正主角是袁崇煥,其次是夏雪宜。袁承志的性格並不鮮明,只能算是第三主角。 《鴛鴦刀》故事發生在乾隆年間,圍繞傳說蘊藏著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的鴛鴦刀展開情節,主人公包括蕭中慧,袁冠南,太監蕭半和,喜劇色彩濃厚的「太岳四俠」及林玉龍、任飛燕等。 《越女劍》是武俠小說作家金庸所有的武俠創作裡面歷史背景最早的;亦是篇幅最短的。據金庸自己的說法,《鹿鼎記》是他武俠小說收山之作,《越女劍》只算是一個短篇。時間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真實人物越王勾踐、吳王夫差、范蠡、西施。
參考: zh. *** /w/index?title=%E9%87%91%E5%BA%B8&variant=zh-
飛狐外傳---1960年 雪山飛狐---1959年 連城訣---1963年 天龍八部---1963年 白馬嘯西風---1961年 鹿鼎記---1969年 笑傲江湖---1967年 書劍恩仇錄---1955年 神鵰俠侶---1959年 俠客行---1965年 倚天屠龍記---1961年 碧血劍---1956年 鴛鴦刀---1961年 越女劍---1970年

熱點內容
好看抗日重生小說完本 發布:2025-05-16 21:41:31 瀏覽:584
男主角是吸血鬼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5-16 21:25:59 瀏覽:581
庚新的小說哪本最好看 發布:2025-05-16 21:22:31 瀏覽:414
好看的文學名著小說推薦 發布:2025-05-16 21:18:48 瀏覽:790
風尚閣小說言情 發布:2025-05-16 21:17:20 瀏覽:483
奧特曼衍生言情小說 發布:2025-05-16 21:12:18 瀏覽:614
言情小說男主比女主大 發布:2025-05-16 21:12:15 瀏覽:95
多看聽書可以聽相聲嗎 發布:2025-05-16 20:55:13 瀏覽:799
背得小王子的玫瑰小說免費 發布:2025-05-16 20:34:07 瀏覽:252
小說扶搖直上免費完整版 發布:2025-05-16 20:12:52 瀏覽: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