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描寫山

武俠小說描寫山

發布時間: 2023-08-07 04:28:27

武俠小說中描寫天台山是怎樣

武俠小說中描寫天台山在《天龍八部》作者:金庸中: 天台山諸寺院中,國清寺名聞天下,隋時高僧智者大師曾駐錫於此,大興「天台宗」,數百年來為佛門重地。但在武林之中,卻以止觀禪寺的名頭響得多。喬峰一見之下,原來只是一座頗為尋常的小廟,廟外灰泥油漆已大半剝落,若不是朴者和尚引來,如由喬峰和阿朱自行尋到,還真不信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止觀禪寺了。
在《春江萬里情》作者:蕭逸中:
「鬼面神君」葛鷹盤踞處。位於浙江省東部天台縣。天台縣三國吳置始平縣,晉改始豐縣,唐改唐興縣,五代吳越改天台縣。天台山盛產去霧茶、柑橘及多種葯材。名勝有天台山國清寺,寒岩、明岩。「鬼面神君」葛鷹在天台山佔山為王,在江湖中獨樹一幟,頗有聲望。其子葛金郎因暗與花蕾之女花心蕊結為夫妻,引起花蕾憤怒,遂來天台山尋女,為葛鷹所迫,自殺身亡。

⑵ 求武俠小說中好的環境描寫或場景段子!越多越好!不要金庸古龍,網上的就行!

老者甲足踏九宮,左手捏了一個劍決,徐徐圍著大漢乙走了起來。他雙足變換間,口中尚自念念有詞,眼見整個人越走越快,最後直如一團風一般尋找著大漢乙的破綻。
大漢乙暗運一口氣,九環刀當胸一橫,徑自雙目一閉,呼吸平穩竟似熟睡。
老者甲的九宮步法最是耗力,若是年輕時尚且算不得什麼,此刻緊緊半柱香的功夫卻是已感輕微的疲倦。奈何大漢乙看似從容的站在那裡,竟是全身毫無破綻。老者甲無奈之下揚手一劍刺出,三星直化九道銀芒,徑取大漢乙背後空門。一劍化三清竟是練到了九芒齊出的境界!
眼見劍芒已經到了大漢乙的身後,大漢乙猛地雙目圓睜,怒吼一聲卻不戈擋,反而一個縱身躍上了老者上空。
須知人在空中沒有大地做依靠,破綻最是繁多,更何況空中並無接力之物,一旦氣竭只能任人宰割。
老者甲眼中露出喜色,劍式順勢一挑,一招劍指天南刺向大漢乙的雙足。
大漢乙面對老者猶如附骨之毒般的長劍卻是不為所動,他雙手緊握刀柄,順勢一個空翻,頭下腳上的劈了下去。
這一刀可算凝聚了全身的功力,再加上從天而降的氣勢上先聲奪人,一時間強大的壓迫好似天崩地裂一般。
老者甲不料對方有此一招,撤身已是不及,長劍揮舞間已是剎那遞出了八八六十四劍。

⑶ 為什麼武俠小說中,常描寫「華山論劍」

首先,官府沒有控制華山,其次,華山距離中南山更近,第三,因為華山山腳靠近中華文明發源地黃河,且華山位於中國大地中部。

顧名思義,華山是華夏的山,是中華的山。王重陽等人是英雄,也是華夏的血脈。王重陽建議在華山進行劍術比武。無論英雄有多遠,都不會有異議。華山不僅與武功有關,而且與道德品格有關。王重陽在功夫上僅比其他四位大師略高一點,但他的性格是他能當老大的關鍵。實際上,華夏的孩子們一直繼承著良好的道德風尚。

綜合以上三點來看,天下英雄比武論劍的最佳道場,自然就得選在華山了。

⑷ 給個武俠小說的景物描寫謝謝

冷風如刀,以大地為砧板,視眾生為魚肉。

萬里飛雪,將蒼穹作洪爐,溶萬物為白銀。

雪將住,風未定,一輛馬車自北而來,滾動的車輪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卻碾不碎天地間的寂寞。
——《多情劍客無情劍》第一章
鐵中棠無言的跟在水靈光身後,走入了黑沉沉的樹林,甚至連樹林中都沒有絲毫聲音,風聲和蟲鳴都已被夜色壓死了。

鐵中棠只覺自心底泛起了一陣寒意,腳步更輕更急,而暗林中終於漸漸露出了微弱的光亮。

慘碧色的光亮,鬼火似的映著碧綠的林木,林木間人影幢幢,彷彿是幽靈在林中聚會。

突聽一個陰森森的聲音道:「來了么?」

水靈光道:「來了!」

一叢林木間,有片空地,搖曳的懸掛著十數點慘碧的珠光,又彷彿是幽靈的眼睛。

慘碧的珠光下,人影綽綽,圍坐著一團人,映著慘碧的珠光,人面都也變成了慘碧的顏色。

當中坐的,正是那名震天下的九子鬼母。

她此刻已換了一身碧綠的長衫,碧管高髻,盤膝而坐。

鐵中棠卻昂然走到她面前。

九子鬼母上下打量了他幾眼,陰森森笑道:「大旗門下的弟子,膽氣總是比常人高了一等!」

鐵中棠變色道:「你怎知道我是大旗門下?」

水靈光輕輕道:「我說的。」

九子鬼母道:「他說你身懷大旗門血旗,可是真的?」

鐵中棠道:「她從未說過一句假話。」

九子鬼母道:「拿出來瞧瞧!」

鐵中棠瞧了水靈光一眼,突然伸手入懷,取出了他隨身珍藏的血旗,隨手一抖,迎風招展。

九子鬼母霍然長身而起,目光如炬,緊緊盯在這面血旗之上,足足有半盞茶功夫之久,都未曾眨眼一下。

鐵中棠道:「你看清了么?」

九子鬼母忽然長長嘆息了一聲,坐了下去,緩緩道:「果然是昔年號令天下的血旗!」

水靈光輕輕道:「她老人家說天下只有這個血旗能解今日之圍,我聽見了才將你喚到這里。」

鐵中棠精神一振,大聲道:「真的?」

九子鬼母道:「不錯,本門昔日曾受此旗大恩,也曾立下重誓,只要這面血旗所至,持旗人所發之令,老身無不聽從。」

鐵中棠大喜道:「那麼……」

九子鬼母突又大喝一聲,截口道:「且慢,你既然手持此旗,可知道持旗發令的規矩么?」

鐵中棠呆了一呆,他腦海中似乎依稀有些印象,但此血旗已有多年未現,大旗門後代弟子早已將此事淡忘了。

九子鬼母緩緩道:「昔年雲、鐵兩位前輩,雖然挾此血旗,君臨天下,但唯恐多擾江湖同道,是以才立下了這規矩!」

鐵中棠根本不知有何規矩,也不敢插口。

九子鬼母冷冷道:「血旗已有多年未見於江湖,這規矩,你是要回去問他,還是此刻就聽老身說出來?」

鐵中棠道:「前輩名重武林,想來不會騙人的。」

九子鬼母沉聲道:「持旗人先道名來!」

鐵中棠道:「鐵中棠!」

九子鬼母大喝道:「鐵中棠,你此刻應雙手持旗閉目而立,從此刻起所說的第一句話,便是血旗所發之令,是以萬萬不可再隨意說話了,知道么?」

接著又道:「還有一事,你應切記,持旗人所發之令,必須有關人命生死,而且不得超過十字!」

鐵中棠心頭一震,大驚忖道:「不得超過十字,叫我如何發令?"放眼望去,四座一片寂然,都在凝神傾聽。

九子鬼母更是面色凝重,再也不肯開口。

要知昔年大旗門開山宗師,傲骨崢嶸,他們雖以惡徒的鮮血匯集成了這面血旗,卻根本沒有挾恩自重,要以此血旗來號令江湖同道之意,只是江湖中人為了感恩圖報,才立下個不成文的規矩,只要血旗所至,凡事一律聽命,而雲、鐵兩人深恐因此養成後人的狂傲之氣亂施號令,是以才自己約束自己,定下這苛刻的規矩,不是人命關天之事,不可以旗發令,所發之令,更不得超過十個字,這規矩本應世代相傳,只是大旗門近來屢遭慘變,聲威大不如前,縱有血旗,也未見有人聽令於他,是以掌門便未將這規矩傳給後人。

鐵中棠雙手舉起血旗,緩緩闔上眼瞼,心頭卻是萬念奔涌,不住的暗問自己:「這十個字叫我如何說法?」

他若是說:「請爾等放行讓路!"豈非連大旗的仇人也一起放了,他怎能以本門血旗來救本門的仇敵。

他若是說:「只放本門兄弟!"那麼便要將李宅父子也一起困死,他怎麼忍心害這兩個意氣干雲的俠士?

他若要說:「放本門兄弟及李家人。"那海大少,以及那些不是姓李的家丁,便要死在那裡。

他更不忍害死那些無辜的人。

一時之間,他只有木立當地,當真是難以開口。

九子鬼母突然冷冷的道:「再若不說,便無效了。」

語聲微頓,她又補充道:「這規矩本有限時,以十數為限,老身雖然未數,但想來時間已到了!」

鐵中棠情急之下,大喝道:「讓路放行,退出這里。」

鐵中棠緩緩放下手來猶自木立當地,額上冷汗,涔涔而落,雨點般落在他那已被汗水濕透了的衣衫上。

水靈光忽然輕輕長嘆一聲,道:「我本當你要說那句話的。」

鐵中棠變色道:「什麼話?」

水靈光道:「放我要放的人!」

鐵中棠身子砰然一震,雙目圓睜,目毗盡裂,突然狂吼一聲,張口噴出一股鮮血,俱都濺在他掌中血旗上。

水靈光大驚道:「你……你怎麼?」

鐵中棠血淚俱流,道:「我先前怎麼想不起這句話?"話聲未落,又是一股鮮血隨口而出,他身子也仆倒地上。

水靈光撲抱了上去,流淚道:「這不怪你,不怪你,任何人在這種情況下,都會緊張的。」

她平靜的心情一失,說話便又口吃起來。
---場景《大旗英雄傳》第七章

⑸ 武俠小說中的山名、派別、劍法、輕功名,求答(盡快)

001.六脈神劍 大理段氏的秘傳絕藝,段譽曾學會 002.獨孤九劍 劍魔獨孤求敗的絕學,風清揚傳令狐沖 003.太極劍 張三豐所創絕學,圓轉如意,生生不息,後入太極門 004.辟邪劍法 葵花寶典內的武功,自宮者可練,迅急難擋 005.追魂奪命劍 紅花會二當家無塵道長的絕學 006.達摩劍法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西域少林方天勞所使 007.韋陀伏魔劍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西域少林潘天耕所使 008.段家劍法 大理段氏之武學,段正淳使之拒段延慶 009.玉女素心劍法 古墓派玉女心經之絕學,全真、玉女兩劍法之合壁 010.玉女劍法 古墓派武學,清麗飄逸 011.全真劍法 全真教武學,古樸拙重 012.玄鐵劍法 楊過使玄鐵劍對抗山洪時所悟,乃提氣運勁之法門 013.神門十三劍 武當派武學,專攻手腕神門穴,殷梨亭對抗五鳳刀時使 014.迅雷劍 何足道的絕學,迅捷無比 015.繞指柔劍 武當派絕學,陰柔奇幻,莫聲谷與殷天正交手時曾使 016.落英劍法 桃花島武學,點點落英,變幻無方,由落英神劍掌化出 017.兩儀劍法 武當派武學,武當二高手與令狐沖過招時所使 018.金蛇劍法 金蛇郎君夏雪宜之絕學,詭奇狠辣,難躲難防 019.兩儀劍法 仙都派武學,黃木道人所創,兩人同使,劍分陰陽 020.華山劍法 袁承志所學,正大光明,博大精深 021.松風劍法 青城派絕學,如松之勁,如風之迅 022.泰山十八盤 泰山派絕學,由泰山石階化出,威嚴厚重 023.玉蕭劍法 桃花島絕學,有飄逸出塵之姿 024.狂風快劍 華山劍宗封不平所創,一百零八式如狂風暴雨 025.伏魔劍 五台山清涼寺武學 026.正兩儀劍法 昆侖派絕學,與華山派反兩儀刀法合壁威力更增 027.回風落雁劍法 衡山派武學,一劍落九雁,威力無窮 028.柔雲劍術 武當派武學,陸菲青之絕學,綿綿不息 029.百變千幻雲霧十三式 衡山派絕學,千變萬化,眩人耳目 030.玉女劍十九式 華山派武學,唯女子能使,變化多端 031.點蒼劍法 武林四大劍派點蒼派之絕學 032.芙蓉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033.紫蓋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034.石廩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035.天柱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036.祝融劍法 衡山派武學,五大劍法之一 037.衡山五神劍 衡山派絕學,一劍包一路,威力無窮 038.岱宗如何 泰山派絕招,難學無比,威力無窮 039.五大夫劍 泰山派武學,由五大夫松化出 040.~056.嵩山劍法 快慢十七路劍法,妙招紛著,層出不窮 057.上清劍 仙都派武學 058.沖靈劍法 令狐沖和岳靈珊合創,不值一提 059.太岳三青峰 岳不群所創,一劍強似一劍 060.周公劍 一字慧劍門之絕藝,卓不凡劈桌時所使 061.無量劍法 雲南無量劍派之武學 062.苗家劍法 打遍天下無敵手金面佛苗人鳳之絕學,招式嚴謹 063.連城劍法 藏於連城訣之劍法,號稱天下無敵 064.雪山劍法 雪山派絕學,七十二招,變化多端 065.唐詩劍法 一招一詩句,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所使 066.八仙劍法 廣西梧州八仙派之絕學,袁紫衣曾使 067.祁家劍 大內侍衛聶鉞之武學 068.越女劍法 阿青所創,江南七怪韓小瑩之武學,輕靈精妙 069.同歸劍法 全真教武學,為抵禦歐陽鋒所創 070.陰陽倒亂刃法 公孫止之絕學,劍似刀,刀似劍,惑人耳目 071.三分劍術 天山雙鷹之絕學,迅快無比 072.羅漢劍法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 073.無雙無對,寧氏一劍 寧中則所創,凌厲無比 074.沐家劍 雲南沐王府之武學,流傳甚廣 075.恆山劍法 恆山派絕學,防守嚴密,破綻甚少 076.上清劍法 上清觀之武學 077.哀牢山三十六劍 朱子柳和郭靖交手時所使,劍法凌厲號稱天下第一 078.雷震劍法 石樑派武學,青青與西洋劍士交手時所使 079.四言詩劍 楊過與公孫止交手時臨時創制 080.天龍門的劍法 081.三才劍 湯沛所使之武學 082.潑墨披麻劍法 丹青生之武學,曾與令狐沖對敵 083.萬花劍法 恆山派武學,定靜師太對付日月神教所使 084.淑女劍法 華山派武學,寧中則曾使 085.慕容氏家傳劍法 慕容復在少室山上為擋段譽之六脈神劍而使 086.柳絮劍法 慕容復在姑蘇曼陀山莊對付段譽時使之 087.養吾劍 088.希夷劍 089.一字電劍 梅庄丁堅的劍法 090.七弦無形劍 梅庄黃鍾公的劍法 091.吳鉤霜雪明 俠客行之劍法 092.十步殺一人 俠客行之劍法 093.脫劍膝前橫 俠客行之劍法 094.救趙揮金錘 俠客行之劍法 095.滅劍 096.絕劍 097.梅家劍法 098.雨打飛花劍法 昆侖弟子向殷素素炫耀之武功 099.奪命連環三仙劍 岳不群在少林中使劍宗絕招 100.天地同壽 殷梨亭為報楊逍奪妻之仇,自付無法戰勝對手而所創的劍法,目的在於暗算楊逍而同歸於盡。本劍法在萬安寺中趙敏觀看手下與殷梨亭徒弟過招中習得

⑹ 起個武俠小說的山名 本人要用

雲月峰、天雲道觀.縱雲精舍

⑺ 求20多年前看過的一部武俠小說,只記得兩個情節,一個是在什麼深山之中一個人練功夫,雙掌揮舞,樹葉也隨

《刀劍月》一本新星武俠,現在正在飛庫網連載,飛庫武俠之首。據說作者只有二十歲,寫作功力堪比金庸的五分之一,全書通過青龍偃月刀、鯤鵬劍、月牙神鏢三把兵器貫穿全文,很好看的,寫了已經有一百萬字了,你可以網路一下,網路已經收錄了,謝謝...另外,作者還有刀劍月六部曲,第一部:《刀劍月》第二部:《月明珠》第三部:《珠玉傾城》第四部:《城上飛鷹》第五部:《鷹泣血》第六部:《血鳳凰》,目前《刀劍月》正在創作中,其餘五部將陸續登場。驚嘆作者高超的古文功底,為武俠界少之又少的精品小說,且看書中引言:
引言:

明萬曆年間,遼東北部女真部族崛起,其首領努爾哈赤心懷大志,胸有奇謀,逐漸統一流散部落,並於萬曆四十四年稱汗,國號大金,建八旗,雄兵鐵騎對中原明朝虎視眈眈。萬曆四十六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討明檄文,公然反明。

天啟二年,遼東戰事吃緊,將臣士卒死傷無數,朝野震動,群臣聞之色變,百姓談之生懼,唯袁崇煥攘臂請行,擢兵部職方主事,扼守山海關,單騎出關,巡視邊防,主張「主守而後戰」,聚會奎英,救民水火,經大小戰役無數,收復二百七十里地,增築寧遠城,屯兵數萬,護守天下第一雄關——山海關。努爾哈赤自出兵以來,從未遭逢如此大挫,遂鬱郁憤憤,不敢冒進,兩軍遂成對壘之勢。

然朝中宦官專政,司禮秉筆太監魏忠賢獨攬朝綱,蒙蔽聖聽,自封「九千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身懷絕世武功,冠絕天下,無人可及;殘酷專斷,野心勃勃;殘殺忠良,謀害豪傑。朝中大臣談虎色變,江湖俠士無不憤慨。努爾哈赤又派遣武功絕頂的西域高僧奔赴中原,搗亂江湖,意欲挫敗武林群豪,遂掀起了一場江湖腥風血雨。

幕一

萬曆三十五年八月中秋,揚州城,白雲古宅。

古宅內石凳上坐著一男一女,男的豐神俊朗,女的風姿綽約,二人面帶喜色,女子懷中抱著一嬰兒,這嬰兒生得一副淡眉亮眼,玲瓏小嘴,膚色白皙,如水晶瑩。

這夫婦二人乃是江湖上鼎鼎有名的白雲雙俠,男的名曰白振風,女的名曰雲雨柔,這套古宅原是一處廢棄的破廟,他夫婦二人游經此地,偶見破廟,突然定居此處,誰也不知是何原因?遂成一謎。

白振風面堂紅潤,瞧著妻子懷中的女兒,緩緩道:「一年前,我二人來到此處,如今有了咱們的女兒,今夜又是中秋佳節,當此良辰美景,雨柔……但……我實在不知從何說起……」說著面色突變,現出憂慮之色。

雲雨柔瞪著白振風,道:「振風……我與你闖盪江湖多年,如今安居於此,又添了我們的女兒,你又有何擔憂之處?」

白振風突然起身,望著天空中的一輪明月,長生嘆道:「雨柔你有所不知……當年我非要堅持把這座破廟建成白雲古宅,其中實在有一段難言之隱……」

雲雨柔聽到此處,愈感丈夫心情沉重,其中原委定然關系重大,遂問道:「不知是何原因?當日我見你對此處頗有情念,何況百般堅持要留在此處建一古宅,我不曾阻撓,實是對你言聽計從。今日,你突然言及此事,難道這中間確有諸般緣由?」

白振風回過身來,看著自己的女兒,幽幽嘆道:「唉……也怪我當時一時鬼迷了心竅,這才招致大禍……其實……唉……我們趕快離開這座古宅,否則凶多吉少啊!」

雲雨柔見丈夫神色異常,心知此事非比尋常,也不多問,急忙抱著嬰兒起身,欲進屋收拾東西,正當此時,忽然懷中女嬰哇地一聲哭了出來,哭聲嘹亮,卻帶有一股莫名的驚悚。

哭聲之中,只聽得屋頂之上一蒼老的聲音響起:「白振風,雲雨柔,你們跑不了了!」說罷,四周屋頂之上涌現出無數黑衣蒙面之人,一剎那將這座古宅包圍得水泄不通。

白振風已知大事不妙,心中暗叫:來得好快!走近雲雨柔身畔,望著四圍蒙面人,朗聲呼道:「我白振風一生行事光明磊落,你們究竟是什麼人?」

那為首黑衣人嘿嘿一笑道:「我們就是來要你命的人!快把東西交出來!」

白振風道:「什麼東西?白某不知閣下所言之物!」那人喝道:「少裝蒜!我們經過多方探查,得知這座古宅原先乃是一座破廟,破廟之中卻是藏著一件寶物,你白振風一年前來此,便將此件寶物據為己有,我們今日前來,便是為了奪取此物!你還不快快交出來!」

雲雨柔從他二人談話聲中心知自己丈夫定是瞞著自己藏了一件寶物,而此件寶物便是招致這些人的緣由所在。雲雨柔哄著懷中的女嬰兒:「乖……孩子不哭……不哭……娘在這里,娘一定會保護你。」

白振風心中暗道:「對方人多勢眾,今日凶多吉少,只有拚死將她娘倆護送出去,我白家才有一脈相傳,我縱然是死,也要保她母女周全!」

想到此處,白振風突然朗聲說道:「一人做事一人當,白某占據此物,而內子和小女卻實屬無辜,今日倘若要殺我,白某奉陪!但請放了我的妻兒!」

那為首黑衣人冷笑一聲道:「你一個人下黃泉定然孤寂,不如將你妻兒一同帶去,我們送你一送!」說罷,一聲喝令,屋頂之上黑衣蒙面之人一涌而下,白雲夫婦猝不及防,來不及從屋中取出寶劍,只得以肉掌相搏,只見掌影翻飛,他二人靠的是劍術享譽江湖,此時危機之際,掌法亦是驚人無比,招招奪人性命。

夫婦二人臨危不懼,白振風掌法飄忽,想要殺出一條血路,幫助妻女逃出,但這些黑衣蒙面人個個武功高強,饒是他使盡渾身解數,終究雙拳難敵四手,暗生虛汗。

雲雨柔一手抱著嬰兒,一手使開雲雨斷魂掌,身子輕靈如燕,穿梭在黑衣人之間,數十名黑衣人各展拳腳,兵器各異,白振風與雲雨柔愈戰愈乏,二人心意相通,均想自己孩兒剛剛出世,便即遭逢大難,難道白家便要從此絕後了?

正當此時,忽然一陣陰風撲面而來,黑衣人之中一個身形魁梧的大漢使開雙掌,一左一右,正拍到夫婦二人的胸膛,只聽啊啊兩聲,白振風夫婦口中吐血,癱軟到底,身負重傷,雲雨柔死死抱著懷中的嬰兒,苦苦哀求道:「別傷我孩兒……別傷我孩兒……」

話音剛落,那為首黑衣人一聲令下,數條兵刃齊齊落下,伴隨著兩聲慘叫,白振風夫婦命喪黃泉,只餘下雲雨柔懷中的嬰兒大聲哭啼,啼哭聲凄慘悲切,響徹夜空。

為首黑衣人道:「這嬰兒也一塊殺了!斬草除根,免除後患!」此言說罷,其餘黑衣人遲遲不忍動手,一人道:「大哥,不過是個嬰兒,不如就放了吧。」

那帶頭大哥厲聲喝道:「怎麼!還存有善念了!做大事者,豈能優柔寡斷!你們不殺,便由我來殺!」說罷,奪過身旁一人長劍,揮劍砍落。

突然,一道寒光閃過,只聽當的一聲,黑衣頭領只覺手中一陣酸麻,長劍偏了方位,刺在了偏處,與此同時,一道白影呼呼閃過,竄入人群之中,只一瞬之際便將雲雨柔手中的嬰兒奪過,飄飄然竄出數丈之外,頭也不回便即隱沒在漆黑的夜色之中。

⑻ 求武俠小說里超好聽的山名和地名

嵩山,武當山,昆侖山,峨眉山,長白山,華山,飄渺峰,凌霄山。

⑼ 淺析金庸武俠之「華山論劍」

偌大的華山,此刻顯得多麼傾頹寂寥……

絕頂的空曠,縱有幾盞孤燈,亦絲毫不能減卻它的沒落!

二十年前,五位曠世絕頂的豪傑梟雄相聚於此,七日夜顛倒酣戰,刀槍劍戟指掌拳法,惺惺相惜,共同印證各自「武學」。

高手過招從來點到即止,互補長短,偶有勝負,終是難分軒輊。一昧好勝者總不過愚夫愚婦,粗鄙如蛙,過分的把精力放在打倒對手上,從來不會汲取別人身上的優點,人生中並不是所有的對手都是敵人,相反大部分都是莫過於知你的朋友……

二十年後,再來看看爾等擊敗了所有對手的「華山絕境」,也不過方圓幾里,無聊透頂……

第一次聽聞「華山論劍」,是從老頑童周伯通的口中得知,「周伯通道:『說來話長,待我慢慢對你說。你知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華山絕頂論劍較藝的事罷?』郭靖點點頭道:『兄弟曾聽人說過。』周伯通道:『那時是在寒冬歲盡,華山絕頂,大雪封山。他們五人口中談論,手上比武,在大雪之中直比了七天七夜,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四個人終於拜服我師哥王重陽的武功是天下第一。你可知道五人因何在華山論劍?』郭靖道:『這個兄弟倒不曾聽說過。』周伯通道:『那是為了一部經文……』郭靖介面道:『《九陰真經》。』」

幾乎所有武俠小說不能免去的俗套——江湖中人為了某部武林秘籍、某種絕世神兵大打出手,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恩怨仇殺,一連串的故事便隨著這樣的一條主線演繹下去。

然而作為新派武俠小說的執牛耳,繼往開來的無冕之王,金庸總能夠化腐朽為神奇,永遠是最普通的開端,似微風盪漾,波瀾不驚;永遠都是最動人的結局,如高山仰止,獨愴然涕下。有人曾說,縱觀金庸先生所有的作品,我沒有讀到過一句經典的語言,但正因如此他的作品成了我心裏面最信仰的哲學!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被人們稱作「射鵰三部曲」,但故事聯系緊密的只有前兩部,「華山論劍」也止在「雙雕」之中,今天我想和朋友們分享分享我讀「雙雕」關於「華山論劍」的心得體會,淺薄粗陋,博君茶餘飯後一笑耳!

一、「華山一論」:藝不驚人死不休

一部武林絕學《九陰真經》,幾乎讓所有的江湖兒女都捲入一連番的殊死惡斗之中,江湖上各門各派的首腦人物幾乎都參與了搶奪這部經書的勾當,以至死傷無數(筆者認為這也是「雙雕」時期無門派興旺的最好佐證)。最後全真教祖師王重陽為了止息干戈,相約當時武功最卓絕的五個人決戰華山之巔,他們分別是:開創東海桃花一派的東邪黃葯師、西域白駝山一脈的西毒歐陽鋒、大理段氏南帝段智興、丐幫幫主北丐洪七公以及鐵掌幫幫主裘千仞。

裘千仞的武功定位一直是金迷朋友們爭論不休的熱點話題,從金庸對裘千仞的描寫,有一點可以肯定,金庸對裘鐵掌的武功是給予肯定的,「裘千仞的鐵掌功夫,端的鋒銳狠辣,精妙絕倫,不在周伯通、黃葯師、歐陽鋒諸人之下」,但是以戰績來看,裘千仞的武功我個人認為比之五絕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加之華山首次論劍裘千仞自覺退出戰役,可見對自己的武功還是信心不足的,所以這里筆者不去討論他!

五個人打了七天七夜,這七日七夜的酣戰雖然書里邊兒沒有進行任何的直接描寫,僅憑一些零碎的回憶穿插於書間,但這樣反而增值了讀者的空間想像,單憑「七日七夜」一詞,便可以肆意想像五個人殊死相搏,使出各自生平絕學,龍吟虎嘯、電光火石一般的打鬥場景,最後斗得連吵架的力氣都沒有了,一個個依扶在大石頭、大樹底下唉聲嘆氣,心有不甘的模樣。

江湖表面暫時的恢復了平靜,王重陽算是個明白人兒,不僅僅能夠預判自己生死,最難得是能夠看穿一個人的心,這就不是一個人修習武功能夠領悟得到的本領。

首先他們五個人都想得到《九陰真經》,都想成為「天下第一」,有朋友說,王重陽就不是嘛,人家拿了《九陰真經》也沒修煉,「射鵰」原文寫道:「······不錯。他得到經書之後,卻不練其中功夫,把經書放入了一隻石匣,壓在他打坐的蒲團下面的石板之下。我奇怪得很,問是甚麼原因,他微笑不答······」

王重陽真的沒有修煉么?其實不然,王重陽的悟性在「雙雕」里絕對是無出其右的巔峰王者,比之黃葯師的聰明,他則是智慧;比之歐陽鋒的陰毒,他則是城府;比之洪七公的率直,他則是雍容;比之段王爺的氣度華貴,他則是仙袂翩然。「周伯通道:『他是天生的了不起,許多武學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懂了,並非如我這般勤修苦練的······』」

王重陽的武功修習到這個份兒上,不能說是不愛武學之人,特別是這樣經天緯地的曠世武學,拿到手仔細翻閱了一遍,以他驚世之才華恐怕早已滲入四肢百骸,入骨入髓了,不然古墓之中又哪來的「玉女心經,欲勝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的《九陰真經》武功要旨呢?

所以說「華山一論」實則都是為自己慾望而戰的勇士們在進行華麗的表演,無謂好壞,只是個性的迥異,只是實力的彰顯,只是論武的初級階段罷了!

二、「華山二論」:恩怨是非何是頭

華山首秀其實在《射鵰英雄傳》中已經是「過去式」的存在,「二論」才是作者濃重的著墨點,可以這樣形容——在此之前所有的故事都是在為華山二次「論劍」做鋪墊。

為什麼會有第二次「論劍」?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當時號稱「天下第一」的武林霸主王重陽死了,還剩下四個旗鼓相當的正值壯年的身懷絕技武者,新一輪「天下第一」的爭奪賽徐徐拉開了帷幕,江湖還是表面的風平浪靜,實際上已經是暗潮湧動了。

當然,這里有一點微妙的變化,昔日的南帝段王爺為情所困,落發為僧,似乎已經表明「天下第一我不感興趣,餘下你們仨去爭吧!」都說金庸崇佛貶道,偏愛和尚,早早讓一燈大師退出這殘酷的暗局,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

那麼剩下這三人,要想得到「天下第一」,他們還得是寄希望於《九陰真經》。因此就牽扯出一段段恩怨是非來了。

老頑童周伯通作為「補位選手」出現在了大眾面前,他攜著《九陰真經》上下冊想要遵循師兄的遺命找兩個絕密的地方藏好,不料遇到了新婚燕爾的黃葯師夫婦,黃夫人天縱奇才,記憶絕倫,老頑童被騙,毀了《九陰真經》,黃葯師如願以償得了《九陰真經》,卻也為此付出了一生中最慘重的代價。

得意弟子背叛師門;老婆身懷六甲臨盆之際還在為他殫精竭慮的默寫經書,耗盡了最後一絲智力氣絕而亡;門下眾弟子俱被遷怒,挑斷手腳筋逐出島去,落得晚景凄涼,以至於後來遇到李莫愁這等小輩之時,遭辱取笑,一時發出「黃老邪果然徒弟眾多,倘若我陳梅曲陸四大弟子有一人在此,焉能讓她說嘴?」的感嘆!

歐陽鋒呢?歐陽鋒更是慘烈,自己原本在江湖上臭名昭著,樹敵眾多,就連他親哥哥可能都想除掉他,除掉一個給自己戴綠帽的親弟弟。他似乎沒辦法不想方設法讓自己成為「天下第一」,因為只有成為了「天下第一」自己才可能平安的度過一生,這個世界上居然還有三四個人能和他不相伯仲,這樣的局面當然夠讓作惡多端的老毒物終日惶恐不安的咯!

但是真正讀懂了歐陽鋒的人,都會明白,「天下第一」在他的心裡永遠只排第二,他心裡的「第一」永遠是他的「克兒」,每一次從老毒物口中聽到這個稱呼的時候,我的眼睛裡都會泛起瀅瀅淚光,至少那一刻他就是全世界最柔情的父親,僅此而已!

還是那部《九陰真經》,老毒物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倒害得自己的「克兒」雙腿被壓斷,最後命喪楊康之手,自己也落得瘋瘋癲癲的下場,下半輩子都在找尋自己,追問自己,可再怎麼糊塗也始終忘不了那一句時刻縈在嘴邊的「克兒······克兒······你是我的克兒?」所以筆者一直堅信,「瘋了」的歐陽鋒才是真正的做回了自己。

老乞丐雖然也想成為天下第一,但是他的襟懷比起前面二位算是磊落得多了,對於「一論」的失利,洪七公是不以為然的,他深信自己當時倘若習全了降龍十八掌,這「天下第一」也未見得就一定「花落旁人」,所以相對而言對《九陰真經》的興趣還沒有達到迷信的狀態,當然這也和老叫花子天性純良灑脫有關。

很可惜,就是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俠者成了老毒物的頭號假想敵然,老毒物的內心獨白——「不管你想不想和我搶,要不要和我搶,你都是我必須要除掉的敵人」。因此,七公也遭到了武功盡失的災厄。

老頑童自不必多說,因為《九陰真經》被黃老邪圈進了整整一十五年,盡管老頑童自己不覺得怎樣,只能說周伯通自己天生的豁達,但是以我等世俗眼光,周伯通的際遇也夠筆者扼腕嘆息的了。

來來去去,恩怨情仇,「二論」終於開打了,這一次卻有了幾個顯著的變化,一個是注入了「新鮮血液」,一個是終結了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局面,甚至是在總結武功的深層次含義。在歐陽鋒和洪七公決斗的時候,郭靖就聯想到:「這二人都是當今一等一的高手,可是一個行俠仗義,一個恃強為惡,可見武功本身並無善惡,端在人之為用。行善則武功愈強愈善,肆惡則愈強愈惡。」

歐陽鋒被黃蓉用詭計支開,到黃葯師前來,黃蓉有心要讓自己的靖哥哥做「天下第一」,於是「黃蓉道:『爹爹先跟靖哥哥過招,瞧在第幾招上打敗了他,然後師父再與靖哥哥過招。若是爹爹用九十九招取勝,而師父用了一百招,那就是爹爹勝了。倘若師父只用九十八招,那就是師父勝了。』······黃蓉又道:『且慢,還有一事須得言明。若是你們兩位前輩在三百招之內都不能將靖哥哥打敗,那便如何?』」

這擺明了的目的,逗得洪七公哈哈大笑,最難得的是一向生性怪僻,自負一世的黃老邪暗道:「我成全了她這番心願就是。」這樣一來,東邪和北丐「天下第一」的念想算是真真正正的土崩瓦解了!一個是自己的愛徒,一個是自己的愛婿。唉!黃老邪啊黃老邪,最該反省的就是你,想想當年你若不為了這一部《九陰真經》絞盡腦汁,苦心孤詣,料想今日你定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可是沒想到「天下第一」的頭銜還是被一個瘋了的歐陽鋒奪去了,洪七公抱拳說道:「歐陽兄,老叫化服了你啦,你是武功天下第一!」黃葯師自忖卻又難以取勝,只得點了點頭。這一系列的描寫都足以證明「華山二論」相對緩和的氣氛,比之「一論」相拼相殺絕對算是質一般的飛躍。

三、「華山三論」:無心爭處便是爭

最後一論則是「神鵰」末期了,這時候已經沒有誰站出來吵著嚷著爭什麼「天下第一」了,而且幾乎所有的高手都會了《九陰真經》,也沒有人要奪取什麼《九陰真經》。譬如李莫愁一心想得到的僅僅是本門武學《玉女心經》,似乎對武林盛傳的《九陰真經》並不感興趣,是《九陰真經》到了「神鵰」時期銷聲匿跡了嗎?絕對不是,《九陰真經》在《倚天屠龍記》里都還有人記得。只能說《九陰真經》的神話已經被時間沖淡了!

歐陽鋒不再是十惡不赦的歹人了,「我不是歐陽鋒,歐陽鋒是大壞蛋······」;黃葯師似乎也沒那麼乖張叛道了,「你先不認小龍女為師,再娶她為妻,豈非名正言順?」;靖哥哥也成了口齒伶俐,成熟穩重的帥大叔,「那卻不然,公義當前,私交為輕。昔日拖雷安答領軍來攻襄陽,我曾起意行刺義兄,以退敵軍,適逢成吉思汗病重,蒙古軍退,這才全了我金蘭之義。古人大義滅親,親尚可滅,何況友朋?」······

歲月不饒人啊,昔日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已然死的死,老的老,「面目全非」矣!

最經典的是「三論」壓根兒都沒有動一根手指頭,「黃葯師笑道:『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盪盪,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眾人聽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這十一個字,一齊喝彩,卻又忍不住好笑。五絕之位已定,人人歡喜,當下四散在華山各處尋幽探勝。」

這時候我的結論也呼之欲出了:「華山三論」「新五絕」在談笑風生,氣氛融洽中輕松敲定。其實若論武學修為老頑童、黃葯師和一燈大師都在伯仲之間,若要實際動起手來,周伯通未必就一定是黃葯師和一燈的對手了。至少我能夠感受到的是:再強的人其實也都有上升空間。這三次「論劍」彷彿就是人生必經的三個階段:從最初的原始狀態,比拼的是生命最原始的張力以及實踐過程中修煉來的能力和耐力;然後有了一定較高的社會地位,意識形態發生變化,開始注意自己的言行,比的是胸襟氣度,見識廣遠;到最後,沒有任何和「誰誰誰」一較高下的心態,唯恐將自己置於一個不勝寒的高處,這個時候晚節有保,善始善終才是終極的目標了……或許人生的至高境界就是這樣——無心爭處便是爭。

熱點內容
校園小說甜寵他的小仙女 發布:2025-05-15 15:01:05 瀏覽:255
好看的無限小說完本 發布:2025-05-15 14:55:19 瀏覽:318
心理學小說小倩言情 發布:2025-05-15 14:53:46 瀏覽:511
波達克原著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5-15 14:40:46 瀏覽:388
大神仙俠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5-15 14:39:55 瀏覽:544
只願來生與君絕小說閱讀 發布:2025-05-15 14:22:06 瀏覽:358
歷史言情古言小說貼吧 發布:2025-05-15 14:10:03 瀏覽:72
校園青春小說晉江 發布:2025-05-15 14:05:17 瀏覽:546
類似長相思一樣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5-15 13:54:34 瀏覽:807
好看的有萌寵的小說網 發布:2025-05-15 13:38:57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