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青雲全部武俠小說
⑴ 司馬翎,諸葛青雲寫得比較好的小說有哪些(代表作,成名作)
最著名的有: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黃易還有一些出名的:陳青雲,諸葛青雲,蕭逸,司馬翎,卧龍生,李涼現在在今古武俠的有:鳳歌,今何在,小椴,燕壘生等
⑵ 諸葛青雲寫了多少部小說
【諸葛青作品集】名稱 年代 出版社 備注
01.墨劍雙英 1958 春秋 處女作,未完
02.紫電青霜 1959 春秋
03.俏羅剎 1959 春秋
04.天心七劍盪群魔 1960 春秋 續《紫電青霜》
05.一劍光寒十四州 1960 春秋
06.奪魂旗 1961 春秋
07.半劍一鈴 1961 春秋
08.殺伐世家 1961 春秋
09.折劍為盟 1961 春秋
10.豆蔻干戈 1961 春秋
11.鐵劍朱痕 1961 春秋
12.霹靂薔薇 1962 春秋
13.江湖夜雨十年燈 1963 春秋 本書曾由古龍、倪匡接寫,經由司馬紫煙代筆完成(有續集)
14.浩歌行 1963 春秋
15.玉女黃衫 1963 春秋
16.碧落紅塵 1963 春秋
17.劫火紅蓮 1963 春秋 又稱「玉杖昆侖」
18.碧玉青萍 1963 真善美
19.劍海情天 1964 春秋
20.武林八修 1964 春秋
21.墨羽青驄 1964 春秋
22.彈劍江湖 1964 真善美
23. 女雙雄 1964 春秋
24.血掌龍幡 1965 大美 獨孤紅代筆
25.北令南幡 1965 四維
26.書劍春秋 1965 真善美 
27.金手書生 1965 大美
28.霸王裙 1966 四維
29.四海群龍傳 1966 春秋
30.鐵板銅琶 1966 春秋
31.咆哮紅顏 1967 真善美
32.大情俠 1967 真善美
33.八菩薩 1967 大美
34.梅花血 1967 春秋
35.武林三鳳 1968 春秋
36.孽海慈航 1968 真善美
37.霸海爭雄 1968 春秋
38.血連環 1968 真善美
39.劍戟公侯 1969 春秋
40.洛陽俠少洛陽橋 1969 春秋
41.劍道天心 1969 春秋
42.五鳳朝陽 1969 春秋
43.十二神龍十二釵 1971 春秋
44.美人如玉劍如虹 1971 春秋
45.五霸圓 1976 南琪
46.紅劍紅樓 1977 大美
47.朱唇令 1978 春秋
48.江湖路 1979 萬盛
49.陰陽谷 1979 南琪
50.武林七殺 1979 南琪
51.鬼斧神工 1980 春秋
52.石頭大俠 1980 金蘭
53.九劍群花 1981 金蘭
54.孤星冷月寒霜 1981 金蘭
55.五霸七雄 1981 金蘭
56.酆都玉女 1982 金蘭
57.九劫燕支 1983 金蘭
58.萬里江湖 1984 金蘭
59.大寶傳奇 1986 金蘭 續寫金庸《鹿鼎記》
60.傲笑江湖 1988 金蘭 續寫金庸《笑傲江湖》
⑶ 諸葛青雲的武俠小說,拜託給為幫我爸爸找找
舊雨樓的小說很多,除了這幾人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武俠作家的作品,你說的「柳青雲」這個人不存在,應該是「陳青雲」吧。根據網址自己去找吧,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
⑷ 諸葛青雲的作品
處女作
1958底,張氏偶見卧龍生成名甚易,不禁技癢,遂取「諸葛青雲」為筆名,撰寫武俠處女作《墨劍雙英》,祖述《蜀山》至寶紫青雙劍封存之遺事,交由春秋出版社印行。蓋有以「青雲直上」之諸葛壓倒「卧龍復生」之志,令人莞爾。但不知何故,《墨劍雙英》只出了三集未完,他即應《自立晚報》之邀,連載發表《紫電青霜》(1959年)、《天心七劍》(1960年)姐妹作,以「武林十三奇」名震江湖!而書中武功最高的諸、葛雙仙,分明是青雲自況,可見其目無餘子之一斑。後來諸葛與卧龍齊名,以詩言志,曾有「各以聲華驚海宇」名句,其小說亦風靡一時。
創作淵源
從武俠創作淵源上來看,諸葛青雲受還珠樓主最深,朱貞木次之,金庸又次之。尤其是他的文字、筆法、詠物、寫景,乃至小說人物、奇禽怪蛇、玄功秘藝等等,幾乎全面「還珠化」,殆有五六分神似。而其酷喜用「眾女倒追男」及「一床多好」的愛情模式,則仿效朱貞木;回風舞柳,搖曳生姿。至於以五行方位比喻天下奇人異士者,則學步金庸;如《豆莞干戈》(1961年)、《奪魂旗》(1962年)等書皆是。
武俠風格
這樣說,並不意味諸葛青雲沒有自己獨創的小說風格;相反地,正因他國學功深,腹笥寬廣,遂能立足於還珠樓主的奇幻武學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文采風流的專長;而將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揮至極致,乃建立「才子型」武俠風格——與香港梁羽生同好,可謂無獨有偶了。
成名之作
總之,諸葛青雲以《紫電青霜》成名,旋辭去公職,專事武俠創作。其早期諸作如《一劍光寒十四州》(1960年)、《折劍為盟》(1961年)、《鐵劍朱痕》(1961年)及《霹靂薔薇》(1962年)等書,皆屬佳構。尤以《奪魂旗》(1962年)套用朱貞木《羅剎夫人》故事布局,也弄出五個真假「奪魂旗」(此旗既是兵器亦為人物綽號),更富奇趣。卒能後來居上,成為諸葛青雲最知名的武俠小說。1988年由金蘭出版社出版最後一部作品《傲笑江湖》(續寫金庸之《笑傲江湖》)。不特此也!由於《奪魂旗》開場之屍骨如山、血腥滿地,竟促使銷路激增,乃予稍後聞風而起、一哄而上的「鬼派」武俠小說起了惡劣的催化作用;遂造就出陳青雲(也師法諸葛青雲)、田歌等「鬼派」作家,小說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令人不忍卒睹!殆非其始料所及。
代筆者
關於為諸葛青雲代筆者,曾先後有古龍、倪匡、司馬紫煙、獨孤紅、隆中客(本名楊開湘)及蕭瑟(本名武鳴)等人。特以《江湖夜雨十年燈》(一九六三年)一書,由諸葛開筆寫第一集,古龍續寫第二集,倪匡則由第三集續到第十集;以後至三十集全由司馬紫煙續完,又破了一項代筆記錄。其中司馬紫煙與獨孤紅的筆名皆為諸葛青雲所取。
作品集  編號  名稱  年代  出版社  備注  01  墨劍雙英  1958  春秋  處女作,未完  02  紫電青霜  1959  春秋  03  俏羅剎  1959  春秋  04  天心七劍盪群魔  1960  春秋  續《紫電青霜》  05  一劍光寒十四州  1960  春秋  06  奪魂旗  1961  春秋  07  半劍一鈴  1961  春秋  08  殺伐世家  1961  春秋  09  折劍為盟  1961  春秋  10  豆蔻干戈  1961  春秋  11  鐵劍朱痕  1961  春秋  12  霹靂薔薇  1962  春秋  13  江湖夜雨十年燈  1963  春秋  本書曾由古龍、倪匡接寫,經由司馬紫煙代筆完成(有續集)  14  浩歌行  1963  春秋  15  玉女黃衫  1963  春秋  16  碧落紅塵  1963  春秋  17  劫火紅蓮  1963  春秋  又稱「玉杖昆侖」  18  碧玉青萍  1963  真善美  19  劍海情天  1964  春秋  20  武林八修  1964  春秋  21  墨羽青驄  1964  春秋  22  彈劍江湖  1964  真善美  23.  女雙雄  1964  春秋  24  血掌龍幡  1965  大美  獨孤紅代筆  25  北令南幡  1965  四維  26  書劍春秋  1965  真善美  27  金手書生  1965  大美  28  霸王裙  1966  四維  29  四海群龍傳  1966  春秋  30  鐵板銅琶  1966  春秋  31  咆哮紅顏  1967  真善美  32  大情俠  1967  真善美  33  八菩薩  1967  大美  34  梅花血  1967  春秋  35  武林三鳳  1968  春秋  36  孽海慈航  1968  真善美  37  霸海爭雄  1968  春秋  38  血連環  1968  真善美  39  劍戟公侯  1969  春秋  40.  洛陽俠少洛陽橋  1969  春秋  41  劍道天心  1969  春秋  42  五鳳朝陽  1969  春秋  43  十二神龍十二釵  1971  春秋  44  美人如玉劍如虹  1971  春秋  45  五霸圖  1976  南琪  46  紅劍紅樓  1977  大美  47  朱唇令  1978  春秋  48.  江湖路  1979  萬盛  49  陰陽谷  1979  南琪  50  武林七殺  1979  南琪  51  鬼斧神工  1980  春秋  52  石頭大俠  1980  金蘭  53  九劍群花  1981  金蘭  54  孤星冷月寒霜  1981  金蘭  55  五霸七雄  1981  金蘭  56  酆都玉女  1982  金蘭  57  九劫燕支  1983  金蘭  58  萬里江湖  1984  金蘭  59  大寶傳奇  1986  金蘭  續寫金庸《鹿鼎記》  60  傲笑江湖  1988  金蘭  續寫金庸《笑傲江湖》  寫作特點
自50年代勃興的台灣武俠小說,其名家既能融合「北派五大家」之優長,又能各出機杼,轉形易胎而作。諸葛青雲為其中佼佼者,作為還珠樓主的私淑弟子,他才華橫溢、想像奇詭。其作品文字筆法、寫景狀物、人物塑造、奇禽怪獸與玄功秘藝等等頗得還珠神韻,又能創新發展,因而更能引人入勝。其珠圓玉潤之優美行文,如詩如畫之境物描摹,台灣無人能出其左;說到奇幻,諸葛青雲雖不寫飛劍俠客、神魔鬥法,卻另有奇妙,更具魔幻、奇異的色彩。在《紫電青霜》中,白鸚鵡不僅能作人言,且清音婉轉,頗具辯才,更能與人談詩;而以流傳千古的《滿江紅》、《正氣歌》之慷慨悲歌破邪魔的「六賊妙音」真可謂奇思妙想、別出心裁;文中「祭劍」、「三蛇生死宴」之詭怪生猛無不出人意料,使人大開眼界。不凡構思與匠心獨運處,非大家不能為也。
善寫情事
諸葛青雲善寫情事,其「風流多情」直接承繼於北派「言情」高手朱貞木。然而「情」到了諸葛青雲手中,更顯恣肆浪幔,更顯風流多元。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其前期作品如《半劍一鈴》、《折劍為盟》、《鐵劍朱痕》、《彈劍江湖》等書,均以「劍」為名;而後的作品如《豆蔻干戈》、《玉女黃衫》、《劫火紅蓮》、《五鳳朝陽》、《紅劍紅樓》、《咆哮紅顏》等,則皆有紅粉妝點。利劍配佳人,剛健襯裊娜,搖曳多姿的人物故事,總離不開一個「情」字。或天使之愛如出水芙蓉纖塵不染,或情人之戀如火如荼靈肉合一,皆風流蘊藉,令人心儀;而溫馨漫緲的少女情懷,醇香迷人的烈婦心態,以及欲壑難填的淫娃盪婦之柔肌媚骨、冶艷狎姿,更是刻畫入微、纖毫畢呈。諸葛青雲寫有情人以「情」入手,寫無情者之陰狠毒辣、猙獰恐怖也是因「情」而生。所謂荼毒生靈者也是「由情生孽」。頗得先輩佛學心法之妙。蓋佛家所謂七情即指:喜、怒、憂、懼、愛、憎、欲。端的好一個「情」字了得。
國學功底
同時,諸葛青雲國學功底深厚,對傳統文學頗具造詣;因此,能充分發揮其「文采風流」的專長,小說寫得瀟灑俊逸、文采斐然。像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之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諸葛青雲總是信手拈來,揮灑自如。正惟其善寫文采風流的江湖兒女私情,又滿篇的詩詞歌賦,才有台灣「才子佳人第—人」之譽。此與香港名家梁羽生同好,堪稱台港「雙璧」!諸葛青雲前後共寫下60餘部作品,時至今日,這些波瀾壯闊、氣韻生動的作品,仍是台灣及海外華文世界爭相傳閱的讀物,果真應驗了作家以不老神仙與冷雲仙子的自況,可謂青雲不老,常讀常新。

⑸ 諸葛青雲全部作品
諸葛青雲全部作品如下:
1、《墨劍雙英》
2、《天心七劍》
3、《紫電青霜》
4、《奪魂旗》
5、《傲笑江湖》
6、《折劍為盟》
7、《四海群龍傳》
8、《豆莞干戈》
9、《一劍光寒十四州》
10、《鐵劍朱痕》
11、《霹靂薔薇》
12、《半劍一鈴》
13、《彈劍江湖》
14、《玉女黃衫》
15、《劫火紅蓮》
16、《五鳳朝陽》
17、《紅劍紅樓》
18、《咆哮紅顏》

個人簡介
諸葛青雲,本名張建新,在台灣早期的武俠小說界,與古龍、司馬翎、卧龍生並稱台灣武俠四大家。著作有《紫電青霜》、《奪魂旗》、《傲笑江湖》等,深受武俠迷的喜愛。
他是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自幼好詞章,國學功底深厚;少年時即喜閱讀古典文學名著及各種通俗小說;及長,乃以文筆典雅、詩才佳妙蜚聲士林。嘗自謂還珠樓主代表作《蜀山劍俠傳》為其「最愛」,並能將《蜀山》回目倒背如流。
⑹ 諸葛青雲小說代表作
1958底,張氏偶見 卧龍生成名甚易,不禁技癢,遂取「諸葛青雲」為筆名,撰寫武俠處女作《 墨劍雙英》,祖述《蜀山》至寶紫青雙劍封存之遺事,交由 春秋出版社印行。蓋有以「 青雲直上」之諸葛壓倒「 卧龍復生」之志,令人莞爾。但不知何故,《墨劍雙英》只出了三集未完,他即應《 自立晚報》之邀,連載發表《 紫電青霜》(1959年)、《 天心七劍》(1960年)姐妹作,以「 武林十三奇」名震江湖!而書中武功最高的諸、葛雙仙,分明是青雲自況,可見其目無餘子之一斑。後來諸葛與卧龍齊名,以詩言志,曾有「各以聲華驚海宇」名句,其小說亦風靡一時。
創作淵源
從武俠創作淵源上來看,諸葛青雲受還珠樓主最深, 朱貞木次之, 金庸又次之。尤其是他的文字、筆法、詠物、寫景,乃至小說人物、奇禽怪蛇、玄功秘藝等等,幾乎全面「還珠化」,殆有五六分神似。而其酷喜用「眾女倒追男」及「一床多好」的愛情模式,則仿效朱貞木;回風舞柳,搖曳生姿。至於以五行方位比喻天下奇人異士者,則學步金庸;如《 豆莞干戈》(1961年)、《 奪魂旗》(1962年)等書皆是。
武俠風格
這樣說,並不意味諸葛青雲沒有自己獨創的小說風格;相反地,正因他國學功深,腹笥寬廣,遂能立足於還珠樓主的奇幻武學基礎上,充分發揮其文采風流的專長;而將詩詞歌賦、琴棋書畫這類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揮至極致,乃建立「才子型」武俠風格——與香港梁羽生同好,可謂無獨有偶了。
成名之作
《紫電青霜》
《紫電青霜》
總之,諸葛青雲以《 紫電青霜》成名,旋辭去公職,專事武俠創作。其早期諸作如《 一劍光寒十四州》(1960年)、《 折劍為盟》(1961年)、《鐵劍朱痕》(1961年)及《霹靂薔薇》(1962年)等書,皆屬佳構。尤以《奪魂旗》(1962年)套用朱貞木《羅剎夫人》故事布局,也弄出五個真假「奪魂旗」(此旗既是兵器亦為人物綽號),更富奇趣。卒能後來居上,成為諸葛青雲最知名的武俠小說。1988年由金蘭出版社出版最後一部作品《傲笑江湖》(續寫金庸之《 笑傲江湖》)。不特此也!由於《奪魂旗》開場之屍骨如山、血腥滿地,竟促使銷路激增,乃予稍後聞風而起、一哄而上的「鬼派」武俠小說起了惡劣的催化作用;遂造就出陳青雲(也師法諸葛青雲)、田歌等「鬼派」作家,小說內容非鬼即魔,且嗜血嗜殺,令人不忍卒睹!殆非其始料所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