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文藝
『壹』 古典武俠小說
金庸全傳
神墓
『貳』 中華武俠小說特點及其文化分析
中國武俠和外國的武俠小說在本質上的區別是中國武俠小說注重社會關系的建立,道德水準在特定歷史階段的被認可,而外國武俠小說的內容建立在對帝王的尊重和純粹力量的對比上。在《史記·刺客列傳》(不好意思,我一直將這部分當武俠看)以及我們所知道的《虯髯客》、《大鐵錐傳》(這兩部出自那裡我忘記了)還有《七俠五義》等等都比較注重當時的特定歷史時期被公眾認可的道德准則,這種狀況在可能一直延續到了上個世紀5、60年代,從司馬麟的武俠小說就可以看出來。外國武俠小說從《奧賽羅》、《三個火槍手》(在以前的我沒有看過了)那樣的作品來看,大多比較注重力量的對比,純粹是一種為貴族服務的小說和戲劇,可以認為它們是文字角斗場,但是隨著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偵探小說、科幻小說在商業上價值激增在19世紀、20世紀的歐美武俠(甚至於不能叫武俠只能叫俠客小說)小說最具代表性的我看要屬《佐羅》了,《佐羅》的受歡迎是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殖民主義的衰落使得象美國那樣的文化逐漸占據了美洲大陸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文化逐漸走向一個多元化發展的局面,東方的文化受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響(《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活托托的一個奧賽羅)。西方偵探小說的影響,使得中國的武俠小說的作者逐步將在西方小說中的邏輯推理等人所眾知的具有商業價值的因素加入到小說當中(如古龍的《陸小鳳》、溫瑞安的《四大名捕》),更有甚者看到了由於美蘇太空爭霸而引發的太空爭奪戰在商業上的利用價值,在國外他們著重探險,在中國我們著重和外星生物的爭奪,或者根本就把戰場開辟到太空上去。隨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武俠的概念已經很廣泛了,特別是中國的武俠的概念。
中國的武俠有三層含義:一是孔武有力,身手敏捷,格鬥技術高超;二是在某一特定的道德標准下被廣泛接受的道德體現的精華(如郭靖之守襄陽不若文天祥乎?);三是,個人修養達到一個相當高的層次,這比較符合中國近5000年的文化的遺傳,這一點在武俠小說中不是以某一個主角體現出來的,而是由一部書中的一個群體體現出來的——個人認為這一點個人認為梁雨生做的很不錯——所以中國的武俠是一個廣泛的概念。 個人認為廣義上講武俠小說應該包涵所有那些反映通過武技來體現人類潛能的小說,不知大家是否同意。 抽空我會看看有網友所說的那部《獰皇武霸》的,但是就中國的文化含義來說,最孔武有力的人並非是武功最強的人:) 另外,小李飛刀,我一直認為那是暗器:)所以在刀的評論裡面我沒有考慮他,有句話我很贊同就是「刀的好壞還是在於用刀的人」(燕南天之劍可比倚天、青虹更利乎?)
武學至上境界,乃即武學而超武學之境界,武學與非武學,本性一如之境界。如此境界,無佛家武學,無道家武學,亦無俗家武學,無佛家、道家、俗家分別之相,乃至亦無無分別之相,佛陀所言離一切分別無分別是也,亦可謂真如自性,大道之實性,此為一切武學非武學之源,不可思議,妙不可言之境界也。此不可言說,假而言之,曰武學之無極境界可也。對應於非陰非陽或無劍境界。
此無上妙境自性起用,自體自然生發而分別生出三相,即通常所謂佛家武學、道家武學與俗家武學是也。此三相初生,故尚未分離,分而未分。三相即一相,一相即三相,三而一,一而三,介於無與有之間,武學之太乙境界也。具體而言,九陽真經、九陰真經、獨孤九劍[木劍境界(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系統化]即此境界也。九陽真經是佛而非佛:佛,是因為此武學聖典乃從佛學至上大乘禪宗正宗真傳達摩祖師所傳之無上佛法而化來,故一切佛門武功皆歸於九陽真經;非佛,是因為此武學聖典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佛家武學也。九陰真經乃道而非道:道,乃由於此武學聖典為道家大宗師黃裳由道學淵藪道藏中化來,故一切道家武功皆歸於九陰真經;非道,乃由於此武學聖典亦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道家武學也。獨孤九劍則是俗而非俗:俗,是因為此武林絕學乃俗家千古奇人獨孤求敗以易經為總根源而化來,故一切俗家武功皆歸於獨孤九劍;非俗,是因為此武林絕學亦含攝、超越天下一切武學,不止限於俗家武學也。故天下一切武功皆以萬流歸宗之勢融匯於以上三大武學,此三大武學又以九九歸一之勢歸於自然無為的絕頂境界。故三大宗師,達摩祖師、黃裳真人和獨孤大俠,雖假借佛門武學、道家武學和俗家武學之方便,而實際心中並無佛家、道家和俗家武學之分也。
三大宗師之分別:就最終意義而言,獨孤大俠,黃裳真人,達摩祖師三大宗師當究竟無別,皆可稱絕頂境界,然細論仍可分出高下:達摩祖師當下直承,純以自心為源而生無上武學,武學只是明心見性之方便,也就是說, 達摩祖師對武學的境界是本來超越,本來無武;黃裳真人是假借道藏為緣,以自心為因而生至上武學之果,終究有所憑借,故雖最終超越了武學,尚非本來超越之境界,不過極其接近此境界,獨孤大俠則經過一生極其艱苦的修習之後,直到最後才超越了武學,踏入武學和人生乃至天道證悟的至上境界,比之於以上兩位稍遜一籌.達摩祖師乃無為境界,黃裳真人乃類於無為境界,獨孤大俠則是由有為而歸於無為的境界.達摩祖師是當下無極,黃裳真人是由太乙而無極,獨孤大俠是遍歷一切有形而無極[基本上經歷了劍道修習過程中的所有階段,經歷最全],不過最終無異,都是體用一如之境界:達摩祖師以真如為體,以博大無邊的無量武學為用;黃裳真人九陰真經上卷明大道微妙本體,下卷為破盡天下一切武學之法門;獨孤大俠的無劍境界,既是內力的無所施而不可,又是劍招的變化無窮。
『叄』 武俠小說知名作家都有誰
1、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生於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2、古龍:原名熊耀華,籍貫江西,1938年6月7日生於香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 說泰斗,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3、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4.3.22~2009.1.22),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 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4、溫瑞安 :1954年01月01日出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祖籍廣東梅州市梅縣 區,港台武俠小說作家,也是新武俠四大宗師(金、古、梁、溫)之一,馬來西亞華僑, 香港戶籍。
5、 司馬翎 :原名吳思明,廣東汕頭人,將門之後,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家, 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6、蕭逸 :台灣新派武俠小說作者。山東菏澤人。著有《鐵雁霜翎》、《飲馬流花 河》、《甘十九妹》、《長劍相思》等多部武俠小說。
7、卧龍生:原名牛鶴亭,河南鎮平人,1930年生。幼年從軍失學,但自幼喜讀武俠小說, 頗有才思。台灣武俠「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在古龍之前被稱為「武俠泰斗」。
『肆』 自創的好聽的武俠小說人名
我是一個古風控,也是一個武俠愛好者。可能小說看的不多,但是都稍稍了解一點。
古龍先生起的名字基本都好聽到爆炸!!!四條眉毛的陸小鳳,七童花滿樓,狀元郎顧惜朝,探花郎李尋歡,帥盜楚留香(啊啊啊帥炸了!)女人堆里長大的花無缺,王憐花沈浪金無望傅紅雪燕南天……一說起來我就收不住!個個都是頂好聽的名字【羞澀捂臉】!為什麼全是男的?因為我是女的呀!
而且除了人名,書名起的也是非常好聽!什麼《浣花洗劍錄》文藝不文藝!《天涯明月刀》好聽不好聽!《風鈴中的刀聲》意識流不意識流!《流星蝴蝶劍》美不美!
相比較而言金庸先生的筆下人物名字都糙漢子了點,一聽就像家國英雄,這當然還是指一部分男性,郭靖啦,田歸農啦,趙半山啦還有喬峰!喬峰這個名字真是好啊!一聽就霸氣!帥炸了的內種!
肯定有人說我膚淺!不去關注金庸先生的起名含義bulabula……我告訴你!對!反正今天我們談文藝!文藝知道么!美!就是美!
然而梁羽生先生的小說,,我看的著實不多,只知道練霓裳與卓一航,聽起來還是不錯的。別的也無從體會,更無從表示。
但是說文藝還是古龍先生要文藝的多!單單是楚留香 花滿樓就美得不可方物,莫要再提林詩音,白飛飛,林仙兒,蘇櫻,慕容惜生……
『伍』 推薦幾本好的武俠小說
武俠的看的比較少
我看過的 比較喜歡的
不知道你喜歡否
獨步天下
對了還有本
昆侖
『陸』 著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有哪些
1、金庸(1924年3月10號-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鏞(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當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
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最香港高榮銜「大紫荊勛章」 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14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
2、司馬翎
本名吳思明(1933----1989),廣東汕頭人,台灣「綜藝俠情派」武俠小說代表作家, 「四大天王」及「三劍客」之一。將門之後。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藝基礎深厚。
1947年舉家移居香港。1957年到台灣,就讀於台灣政治大學政治系,而始終不能忘情於武俠小說,大二時試作《關洛風雲錄》一舉成名。
3、古龍
古龍,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約1937年生,祖籍江西,幼年遷居台灣。父母離異後,古龍以半工半讀和朋友資助的方式讀完了中小學,後肄業於淡江大學英文專業。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純文學作家,但最終卻走上了武俠創作的道路。
4、溫瑞安
溫瑞安(1954年1月1日-),生於馬來西亞霹靂州美羅埠火車頭,武俠小說作家。台灣大學中文系肄業。有小說、詩、散文、評論各類著作100多種。1973年赴台灣留學,1976年其創立的社團遭檢舉「為匪宣傳」,拘留3個月後,被台灣政府驅逐出境。
5、梁羽生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於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歲。中國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並成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柒』 武俠小說里最文藝的人名是哪個
最好聽的古風名盡在古龍先生的大作《陸小鳳傳奇》里。
一、西門吹雪
手持一柄古怪之的劍住在萬梅山莊的西門吹雪,高絕孤冷,劍法高超已近神,每次殺人之前齋戒沐浴,一身白衣飄飄而至,而後取人性命。
我靠,從名字到出場到武器到殺人之前的准備工作都帥炸了好不好!帥炸了沒有沒!
還記得看鄭伊健演的西門吹雪,出場時衣袂飄飄,後面跟著美若天仙的小丫鬟,全程面癱 ,全程高冷,我一直認為在我看的所有武俠小說中,西門吹雪最符合我少女時代心目中武林高手的形象,至於那些扛著巨斧拎著流星錘只能叫莽夫。
『捌』 武俠小說里最文藝的人名是哪個
芷若,是金庸筆下最美麗的名字之一。芷為白芷、若為杜若,都是古代香草名。
古代多把香草和美人、志向高潔之士並喻。
描寫最多的是屈原的楚辭:「扈江離與薜芷兮,紉秋蘭以為佩。」「雜杜衡與芳芷」,「沅有芷兮澧有蘭」、「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順便多說兩句,這里還可以看出黃葯師之妻子阿衡這個小名的出處,「雜杜衡與芳芷」,杜衡也是香草,可見阿衡之名也是拿香草來比擬絕代佳人。
「懷蘭蕙與衡芷兮,行中野而散之」,衡與芷也是並稱的!可見金庸筆下,芷若是與阿衡一樣優秀的女子!
「芷」是香草最多描寫入詩句的一種,經常和蘭花並提,「岸芷汀蘭,鬱郁青青」,有趣的是,確實有種芷草叫做薛芷,屈原有詩:「扈江蘺與薛芷兮」,而周姑娘曾提到「家母姓薛」,這被許多人當成把周女比喻薛寶釵的證據,看過本文之後,周迷要記得毫不客氣的反駁他們,紅樓夢出自清朝,
人家芷若早在幾百年之前,怎麼可能與之有絲毫相同之處?
「家母姓薛」,從名字上來猜測,正確的聯想應該是她的母親叫薛芷,本名就與香草相符,而把女兒取名為「芷若」,就像南蘭的母親把女兒取名為「若蘭」一樣。
不過大家千萬不能把芷若的『若』也當成好象的意思,以為芷若就是「若芷」,那可就錯了。因為這個若--杜若香草也有她自己獨特的個性。
杜若個性剛烈,一夜間燦然綻放,隔日便悄然凋零。其花貌似堅強,實則柔弱,它綻放得太過剛烈,雖然枝葉強韌,但花瓣脆弱,一旦全力綻放,便註定頹敗。這就夠了,因為如泰戈爾所說,「畢竟在天空中留下痕跡。」
作為武俠小說之「集大成者」與「創新者」,金、古二人洋洋灑灑的幾千萬字的作品中,涉及到的人名真可謂不少。在對人物的取名上,二人皆妙筆生花,各有千秋。
(一) 朴實與華麗
作為起初的一個歷史學者,金庸身上承載的更多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在取名上更中正持平一些,人名大多朴實敦厚,如郭靖、楊過、令狐沖、喬峰、狄雲、陳家洛、袁承志、陳近南……一個個四平八穩的,帶有很強的模擬性,也就是說,在現實的生活中,這些名字一樣可能會出現,而且幾率還很高。
作為後起之秀的古龍,新武俠主義的創新者,在取名上當然就不能再落窠臼,加之古龍的浪子情懷,所以他筆下的人名往往飄逸出塵,極具詩意美感,如楚留香、西門吹雪、花滿樓、葉孤城、中原一點紅、花無缺、秋鳳梧、蕭別離……這些名字跟金庸筆下的比較,就顯得虛幻了許多,像不食人間煙火似的,直楞楞地就從虛空中走出來,華袍錦服,豐神俊朗……
簡言之,金庸:傳統模擬而朴實;古龍:現代虛幻而華麗。
(二)男女有別
在對待女性角色上,金庸往往大度、寬容、欣賞得多。因而在對其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取名時,個人感覺金老是花了大功夫的,至少比為男性角色取名時更用心。其筆下清麗脫俗的佳名比比皆是,「袁紫衣」之飄逸,「木婉清」之靈氣,「王語嫣」之俏兮,「周芷若」之淡雅,「小龍女」之高貴,「霍青桐」之清幽、「程靈素」之脫俗、「苗若蘭」之娟秀、「凌霜華」之冷寂、「岳靈珊」之輕盈……字字珠玉,為我們打開一幅群葩爭芳的佳人圖。
古龍則是一個十足的大男子主義者。他的小說跟吳宇森的電影一樣,更多的是在講述男人們的故事,兄弟情、生死義,女人永遠只是點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在這種信條下,古大俠對筆下的紅顏之名,往往顯得漫不經心,隨意而為。如:蘇櫻、丁靈琳、紅袖、甜兒、朱七七、鐵心蘭、林仙兒、田思思……一看就是可愛的鄰家女生。相比金庸考究的態度來,顯得內涵底蘊不夠。但也有一些不俗的名字,高雅如林詩音(感覺在借用林微因捏)、沈璧君;空靈如明月心;飄逸如蝶舞;詩意如翠濃……
在對女性角色的取名時,金庸引用了許多古詩詞等傳統文化典故,如:
袁紫衣——魯迅之「月光如水照緇衣」,紫衣即緇衣,暗示了袁紫衣的最終命運
木婉清——《詩經?國風?鄭風》「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王語嫣——「語笑嫣然」
周芷若——《漢書》「衡蘭芷若」,芷為白芷,若乃杜若,皆是香草。李白亦有詩雲:「始向蓬萊看舞鶴,還過芷若聽新鶯」
程靈素——古醫葯典籍《黃帝內經》中的《靈樞》《素問》二章
李沅芷——屈原的《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
苗若蘭——《洛神賦》「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而在其不同作品中,同是被叫做妖女的幾個女孩,青青、盈盈、素素,同樣的聰明、任性、潑辣,其名字均出自《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盈盈樓上女」、「纖纖出素手」。
可見,金庸對筆下的女孩子是很喜歡的,取名時恐其不美不雅,引經據典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再看古龍筆下的女孩,取名上就幾乎沒有用什麼典故,基本上都是洋溢著現代氣息的名字,動感、活潑、甜美……相反,對其筆下的男性角色,取名就認真得多,甚至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也用典,如:
蕭十一郎——唐崔郊「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西門吹雪——元代詩人虞集「劍吹白雪妖邪滅,袖拂春風槁朽蘇」
葉孤城——王之渙《涼州詞》「一片孤城萬仞山」,葉孤城的內心與他的名字一樣,是一座封閉而孤獨的城
柳余恨——自古多情空餘恨,好夢由來多易醒。柳余恨撫鉤嘆曰:「離別是為了下一次相聚」
蕭別離——無邊落木蕭蕭下,杜宇啼血,不忍別離
卓東來——老子入函關,紫氣東來
另外,在古龍代表作品楚留香系列和陸小鳳系列中,古龍竟然用了同一種模式:三個男人一台戲,堂堂七尺女兒名——楚留香、胡鐵花、姬冰雁;陸小鳳、西門吹雪、花滿樓。而西門吹雪和花滿樓這兩個名字極具畫面感和審美意境。衣冠勝雪照冷月,橫劍西門輕吹雪;江南三月,花滿西樓。一個高遠出塵的不世劍客,一座花香盈盈的悠然小樓。嘆乎,惜乎!
除了畫面感的名字,古龍筆下的還有些人名充滿了「動感」。一如高漸飛,漸行漸遠,越飛越高。讓我總想起《東方不敗》中的猿飛日月,在長草間如風般掠過;二如卓東來,似登高台,胸藏溝壑,東風漸至,我自巋然,一個非常大氣的名字;三如蕭淚血,雙眸如星,濁淚似血。我似乎看到了劍廬里「淚痕」始出時,蕭大師的悲喜交織的矛盾心情,數番心血,不忍毀之,淚灑名劍,滋然有聲。於是蕭淚血在滿天夕陽下來到長安古城,去破解「淚痕」中封鑄的讖語。
簡言之,金庸女人名字取得好,古龍男人名字取得絕。
(三)嚴謹與隨意
在金庸的作品中,無論主要人物的名字,還是次要人物的名字,金庸都一視同仁,皆嚴謹認真的取名,不會敷衍了事,即使是跑龍套的也不例外,有些小人物往往還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笑傲江湖》中的「黃河老祖」,《倚天屠龍記》里的「海東青」……這是金庸一貫秉持的大家風范和盡善盡美的態度。
古龍則不然,除了主要人名他老人家費點心思琢磨外,次要的人名隨意而為,打雜的跑龍套的命運就更慘了,往往以張三李四王二麻子等就打發了。在古龍看來,這些無關緊要的人物不是旋即消失在故事的煙塵中,就是被「咔嚓」掉當英雄炮灰的,不值得他老人家勞神費力。具體的例子我就不列舉了,反正是小人物,說了也沒有多少人知道,呵呵。
簡言之,金庸:主次同等,嚴謹認真;古龍:重主輕次,率性而為。
(四)常用與生僻
這里指作品中人物的「姓」。
在金庸的作品中,人物的姓氏大多常見,尤其是主角的,如:張、楊、郭、李、胡、蕭、陳等。而古龍作品中人物姓氏多不常見,甚至生僻,如楚、路、荊、鐵、花、姬、水、明、刀……比起金庸來,古龍更喜歡用復姓。誠然,金庸作品人名中也有復姓,「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雖然只有15部作品(加《越女劍》),人名卻近1500多個。涉及復姓有「司徒、端木、尉遲、上官、歐陽、慕容、令狐、東方、獨孤、完顏、耶律」,考慮到金庸作品中的歷史因素,將「完顏、耶律、慕容」等除外,真正金庸有意取的復姓名字也很有名氣的就是歐陽峰、東方不敗、令狐沖及獨孤求敗。古龍則不然,在他作品中,復姓多且出現頻率頗高,除上述提到的,還有「司馬、司空、皇甫、西門、南宮、軒轅、公孫、百里」等,尤其武林四大家中的「東方、西門、南宮、北野」中的前三者和「上官」等尤其情有獨鍾。哎,都是很多武俠作家的通病。如果說金庸是無心插柳,那古龍則是有心栽花。
簡言之,在這點上金庸注重內容,古龍注重形式,也符合他「劍走偏鋒、追新逐奇」的固有心態。
『玖』 求武俠小說書目
1.金庸
飛狐外傳 笑傲江湖
雪山飛狐 書劍恩仇錄
連城訣 神鵰俠侶
天龍八部 俠客行
射鵰英雄傳 倚天屠龍記
白馬嘯西風 碧血劍
鹿鼎記 鴛鴦刀 越女劍
2.古龍
游俠錄 名劍風流 大旗英雄傳 武林外史
那一劍的風情 絕代雙驕 劍客行 流星蝴蝶劍
七種武器 護花鈴 浣花洗劍錄 七殺手
蕭十一郎 三少爺的劍 劍花煙雨江南 風鈴中的刀聲
蒼穹神劍 碧血洗銀槍 圓月彎刀 怒劍狂花
歡樂英雄 白玉老虎 絕不低頭 七星龍王
飄香劍雨 飄香劍雨續 英雄無淚 白玉雕龍
邊城刀聲 情人劍 大地飛鷹 菊花的刺
鐵劍紅顏 劍毒梅香 月異星邪 劍氣嚴霜
劍玄錄 大人物 失魂引 湘妃劍
孤星傳 彩環曲
小李飛刀系列
多情劍客無情劍 九月鷹飛 天涯明月刀 邊城浪子
飛刀,又見飛刀
楚留香系列
血海飄香 大沙漠 畫眉鳥 鬼戀俠情
蝙蝠傳奇(蝙蝠俠) 桃花傳奇 新月傳奇 午夜蘭花
陸小鳳系列
陸小鳳傳奇 綉花大盜 決戰前後 銀鉤賭坊
幽靈山莊 鳳舞九天 劍神一笑
賭局系列
獵鷹
3.梁羽生
女帝奇英傳 大唐游俠傳 龍鳳寶釵緣 慧劍心魔
宋朝(時代背景)
飛鳳潛龍 武林天驕 狂俠·天驕·魔女 鳴鏑風雲錄
瀚海雄風 風雲雷電
明朝(時代背景)
還劍奇情錄 萍蹤俠影錄 散花女俠 聯劍風雲錄
廣陵劍 武當一劍
清朝(時代背景)
白發魔女傳 塞外奇俠傳 七劍下天山 江湖三女俠
冰魄寒光劍 冰川天女傳 雲海玉弓緣 冰河洗劍錄
風雷震九洲 俠骨丹心 游劍江湖 牧野流星
彈指驚雷 絕塞傳烽錄 劍網塵絲 幻劍靈旗
草莽龍蛇傳 龍虎鬥京華
4.溫瑞安
四大名捕系列
《四大名捕震關東》 《四大名捕會京師》 《碎夢刀》 《大陣仗》 《開謝花》 《談亭會》 《骷髏畫》 《逆水寒》
《四大名捕斗將軍》(《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鐵手》 《少年無情》)
《四大名捕斗僵屍》 《四大名捕打老虎》 《四大名捕戰天王》
神州奇俠系列
—正傳·神州奇俠—
《神州奇俠》 《劍氣長江》 《兩廣豪傑》 《江山如畫》
《英雄好漢》 《闖盪江湖》 《神州無敵》 《寂寞高手》
《天下有雪》
—外傳·血河車—
《幽冥血河車》 《大宗師》 《逍遙游》 《養生主》
《人世間》
—後傳·大俠傳奇—
《大俠傳奇》
—別傳·唐方一戰—
《俠少》 《唐方一戰》
—續傳·蜀中唐門—
《蜀中唐門》(等待中)
七大寇系列
《七大寇》 《凄慘的刀口》 《祭劍》
—將軍的劍法—
《戰將》 《闖將》 《悍將》 《鋒將》 《勇將》 《麻將》 《愛將》 《吹將》 《發將》 《福將》 《殺將》 《激將》 《將軍!》
游俠納蘭系列
《游俠納蘭故事》 《殺了你好嗎》 《絕對不要惹我》 《殺親》
《晚上的消失》 《雪在燒》 《戰僧與何平》 《殺手善哉》
《愛上她的和尚》 《愛上和尚的她》 《請你動手晚一點》 《請借夫人一用》
殺楚系列
《殺楚》 《破陣》
白衣方振眉系列
《龍虎風雲》 《試劍山莊》 《長安一戰》 《落日大旗》
《小雪初晴》
《說英雄 誰是英雄》系列
《溫柔一刀》
《一怒拔劍》
《驚艷一槍》
《傷心小箭》
《朝天一棍》
《群龍之首》
《天下有敵》
《天下無敵》
《天下第一》(等待中)
《天 敵》(等待中)
神相李布衣
《殺人的心跳》 《葉夢色》 《刀巴記》 <<天威>> <<取暖>>
<<死人手指>> << 賴葯兒>> <<翠羽眉>>
其他武俠作品
《空手道》 《台風》 《石頭拳》 《鐵線拳》
《亂世情懷》 《金血》 《吞火情懷》 《傲慢與偏劍》
《彈指相思》 《迷神引》 《女神捕》 《大刺殺》
《請、請、請請請》 《老哥,借頭一用》 《朋友,你死過未?》 《失去舌頭了嗎?》
《豬臉的歲月》 《喜歡顏色的門徒》 《你死了沒有?》 《打不亮的打火機》
《落葉新芽》 《人形蓮藕》 《殺手的慈悲》 《達明王》
《斗天王之縱橫》 《斗天王之風流》 《斷了》
《了斷》 《祭刀》 《詐》 《炸》 <斗天王之快活>(等待中)
《紅電》 《綠發》 《藍電》 《黑火》 <請借夫人一用> <殺了你,好嗎?> <刀從里的詩>
文藝/推理小說
《鑿痕》 《結局》 《七殺》 《殺人》
《殺人者死》 《殺死雪山飛狐》 《殺人者》 《收拾》
《殺機》
武俠文學系列
《江湖閑話》 《殺人者唐斬》 《刀叢里的詩》
5.黃易
◎凌渡宇系列
·月魔 ·上帝之謎 ·獸性回歸 ·浮沉之主
·爾國臨格 ·諸神之戰 ·光神 ·湖祭
·聖女
◎破碎虛空系列
·破碎虛空
◎玄幻系列
·幽靈船 ·龍神 ·域外天魔 ·靈琴殺手
·超腦 ·時空浪族 ·超級戰士 ·文明之秘
◎異俠系列
·尋秦記 ·大唐雙龍傳 ·荊楚爭雄記 ·覆雨翻雲
·大劍師 ·星際浪子 ·邊荒傳說 ·雲夢城之謎
◎其他作品
·異靈 ·迷失的永恆 ·魔女殿 ·烏金血劍
·情約 ·同歸於盡 ·樂王 ·創世紀
·蝶夢 ·換天 ·異能警察 ·最後戰士
·故鄉 ·驚世大預言
6.卧龍生
風塵俠隱 驚鴻一劍震江湖 飛燕驚龍
鐵笛神劍 玉釵盟 天香飈
無名蕭 絳雪玄霜 素手劫
天涯俠侶 天馬霜衣 天劍絕刀
金劍鵰翎 岳小釵 新仙鶴神針
風雨燕歸來 雙鳳旗 天鶴譜
七絕劍 還情劍 飄花令
指劍為媒 十二魔令(翠袖玉環) 鐵劍玉佩
鏢旗 神州豪俠傳 玉手點將錄
金鳳剪 飛鈴 無形劍
金筆點龍記 煙鎖江湖 搖花放鷹傳
花鳳 春秋筆 幽靈四艷
劍無痕 天龍甲 黑白劍
飛花逐月 劍氣洞徹九重天 血劍丹心
袁紫煙 一代天驕 女捕頭
血魔
真品集外集
劍仙 桃花劫 地獄門
燕子傳奇 黑白雙嬌 情劍無刃
桃花血令 劍仙列傳 夢幻之刀
金輪傲九天 桃紅花花劍 風雨江湖情
妙絕天香 絕情天嬌 銀月飛霜
7.王度廬
《鶴驚昆侖》(李慕白師父的故事)、《寶劍金釵》(李慕白與俞秀蓮悲劇戀情)、《劍氣珠光》(青冥劍及羅小虎身世來由)、《鐵騎銀瓶》(羅小虎、玉嬌龍之子的遭遇)《卧虎藏龍》
8.還珠樓主
◎「出世仙俠」小說(11部)
柳湖俠隱 北海屠龍記 大漠英雄
長眉真人專集(蜀山前傳) 蜀山劍俠傳<主體> 峨眉七矮(蜀山續集)
蜀山劍俠後傳 蜀山劍俠新傳
青城十九俠<主體> 武當異人傳 武當七女(武當異人傳續)
◎「入世武俠」小說(23部)
(甲)保護明室遺民,反抗清廷剿殺專題
蠻荒俠隱 邊塞英雄譜 天山飛俠(接邊塞英雄譜)
皋蘭異人傳 雲海爭奇記 兵書峽(雲海後傳)
(乙)誅滅異派餘孽專題
龍山四友 關中九俠(又名女俠夜明珠) 虎爪山王
俠丐木尊者 青門十四俠 萬里孤俠
白骷髏 黑孩兒 大俠狄龍子<主體>
(丙)拯救勞苦百姓,打擊土豪惡霸專題
獨手丐 鐵笛子 翼人影無雙
酒俠神醫 力 拳王
黑螞蟻 黑森林
◎其他作品
卧龍峽風雲 征輪俠影(又名輪蹄) 岳飛傳
杜甫
游俠郭解 劇孟 十五貫
9.倪匡
·六指琴魔 ·六指琴魔續集 ·十三太保
·紫青雙劍錄(卷一) ·鐵蝙蝠 ·八俊傑
·啞俠 ·冰天俠侶 ·金腰帶
·鐵拳 ·不了仇 ·故劍
·新獨臂刀
10.司馬翎
大俠魂 金縷衣
驚濤 迷霧 武林強人
關洛風雲錄 劍氣千幻錄 劍神傳
極限 白骨令 鶴高飛
斷腸鏢 飛羽天關 八表雄風
劍膽琴魂記 聖劍飛霜 掛劍懸情記
帝疆爭雄記 鐵柱雲旗 纖手馭龍
飲馬黃河 飲馬黃河續集 金浮圖
劍海鷹揚 焚香論劍篇 丹鳳針
血羽檄 霸海屠龍(檀車俠影) 紅粉干戈
浩盪江湖 武道(杜劍娘) 胭脂劫
獨行劍 玉鉤斜 刀影瑤姬(白刃紅妝)
龍馬江湖(情俠盪寇志) 摘星手(人在江湖) 天絕刀
11.馬榮成
風雲系列(馬榮成、丹青合著)
·驚世少年 ·搜神篇 ·傾城之戀
·再見無名 ·四大天王之夜叉 ·天哭
·魔渡眾生 ·千神劫之再世情緣 ·九天箭神
中華英雄
12.柳殘陽
火符 剪翼 殺伐
斷刃 魔簫 星魂
血斧 蒼鷹
盪魔志 竹與劍 傲爺刀
渡心指 天魁星 金雕盟
大煞手 霜月刀 傷情箭
生死錘 金家樓 血煙劫[斷腸花]
索命鞭 雷之魄 獨尊劫
閻王梭 千手劍 屠龍手
眨眼劍 追魂帖 大龍頭
邪神門徒 如來八法 邪神外傳
修羅七絕 幻劍毒刃 十方瘟神
鷹揚天下 鐵劍丹心 怒劍狂火
烈日孤鷹 鐵腳媳婦 劫後恩仇
牧虎三山 拂曉刺殺 千魔之仇
瀝血伏龍 神手無相 江湖之狼
麟角雄風 洪門傳奇 青龍在天
天寶志異 起解山莊[巨靈出陣] 鐵面夫心
忠義江湖 血魂山之誓 五嶽風雲
大雪滿弓刀 俠盜來如風 七海飛龍記
關山萬里飄客 鳳凰羅漢坐山虎 血刀江湖載酒行
血魄忠魂困蛟龍
梟霸 梟中雄 銀牛角
鐵血俠情傳
大陸新武俠
鳳歌《昆侖》《滄海》
小椴《杯雪》《洛陽女兒行》《開唐》
滄月《七夜雪》《忘川》《鼎劍閣》系列
步非煙《修羅道》《武林客棧》《天劍倫》《華音流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