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鷹武俠小說順序
① 下面幾部武俠小說的時間先後順序
您好,我來幫您解答
依次順序是:
《天龍八部》:北宋末年宋哲宗時代(1076年—1100年),宋、遼、大理、西夏、吐蕃及女真各國並立的年代
《射鵰英雄傳》:發生南宋寧宗慶元年間(1195~1200年)的故事,那個時候已經是「靖康之恥」以後,北宋已經退居到長江以北了,定都東京(開封)了,所以郭靖和楊康的名字就因為「靖康之恥」才要取名為「靖」「康」的
《神鵰俠侶》:就發生在《射鵰》之後,因為楊過和他父輩的年代也差不了多久,但是比起《射鵰》,《神鵰》中的民族敵人已經由金人轉為對蒙古人了,因為那時金已經被蒙古滅了
《倚天屠龍記》:以元末群雄紛起、江湖動盪為廣闊背景,書中提到的朱元璋,徐達,常遇春,韓林兒,這些人物都是歷史上確確實實有的,大明王朝就是由他們開創的,而明教本身也是農民起義的其中一隻隊伍,金庸於是把它寫成明朝由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前身
《鹿鼎記》:發生在清代康熙年間,其實看過的人都應該知道,韋小寶本來也就是康熙身邊的一個假冒太監,而且書中提到的「天地會」,也是當時「反清復明」的組織之一,本書是金庸的封筆之作,代表了金庸武俠小說的最高成就。
②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是什麼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 南宋
4、《神鵰俠侶》- 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 元末
6、《笑傲江湖》- 明中
7、《俠客行》- 明中
8、《碧血劍》- 明末
9、《鹿鼎記》- 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 清乾隆
11、《飛狐外傳》- 清乾隆
12、《雪山飛狐》- 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 清
14、《鴛鴦刀》- 清
15、《連城訣》- 清
(2)黃鷹武俠小說順序擴展閱讀:
金庸所創作的小說中無處不體現了對歷史意義及價值的探尋。他通過在小說中塑造武林門派之間、人與人之間、宗教與世俗之間、正教與邪教之間、國家民族之間以及朝代與朝代之間的恩恩怨怨,最終造就了不同個人、門派、國家、民族、教會、朝代的各種悲劇。從本質上來說,金庸正是企圖通過在小說中抒發強烈的悲劇情懷,旨在達到解構負面價值、弘揚正面價值的效果。
在金庸創作的小說里,「情」與「理」深刻體現了生命本質與傳統道德之間的永恆矛盾,具體來說就是愛情與道德規范的沖突。顯然,金庸的作品沒有過多的抑情絕欲的說教,更沒有與傳統道德文化相違背的濫情現象。
他僅僅通過「情」與「理」的描述,向世人展示了愛情中的悲劇意識,通過對人真實生命的適當描述和張揚,反映了對禁錮人們和社會發展的「理」的反抗。金庸的愛情悲劇意識是對現代愛情的謳歌。
網路——金庸
③ 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的先後順序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一、越女劍-春秋
二、天龍八部-北宋
三、射鵰英雄傳-南宋
四、神鵰俠侶-南宋末
五、倚天屠龍記-元末
六、俠客行-明中
七、笑傲江湖-明中
八、碧血劍-明末
九、鹿鼎記-清康熙
十、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十一、飛狐外傳-清乾隆
十二、雪山飛狐-清乾隆
十三、白馬嘯西風 ----大致應該是乾隆或嘉慶
十四、鴛鴦刀-清
十五、連城訣-晚清
④ 金庸的武俠小說的寫作順序
金庸先生一共寫了14部武俠小說,寫作的先後順序是: 《書劍恩仇錄》《碧血劍》《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雪山飛狐》《飛狐外傳》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連城訣》《天龍八部》《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這十四個字分別提到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說: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 《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 《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碧血劍》《鴛鴦刀》 寫作順序: 1955 創作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金庸」筆名首次出現 1956 《碧血劍》開始在《香港商報》連載 1957 寫《射鵰英雄傳》連載於《香港商報》 1959 《神鵰俠侶》開始在《明報》創刊號連載 《雪山飛狐》連載於《新晚報》 1960 為《武俠與歷史》雜志撰寫《飛狐外傳》 1961 《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3 為《東南亞周刊》撰寫《連城訣》 《天龍八部》開始在《明報》連載 1965 創作《俠客行》 1967 創作《笑傲江湖》 1969 創作、發表巔峰之作《鹿鼎記》 1970 寫《越女劍》。開始修訂全部武俠小說作品 1972 《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註:金老的《越女劍》不屬於武俠小說。
記得採納啊
⑤ 金庸武俠小說順序
射鵰英雄傳 神鵰俠侶 倚天屠龍記 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 是金庸小說里唯一一部沒有朝代的 無所謂順序
⑥ 金庸武俠系列小說應該按什麼順序看
建議你先看【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倚天屠龍~)因為這三部是金庸的精髓,也是以郭靖夫婦為時間軸的作品。然後看天龍八部,接下來看笑傲江湖,這些都是金庸作品中互相關聯的幾部。接下來看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這倆是一套)然後看碧血劍和鹿鼎記(他倆是一套)然後是鴛鴦刀,白馬嘯西風,書劍恩仇錄。(如果不按時間軸,我建議最後看書劍,因為書劍是老爺子14部里寫的最不好的),最後看連城訣和俠客行(這倆個和哪部都沒關聯。但強烈建議看連城訣)!
PS:很多人都說金老有15部小說,沒錯,那部叫【越女劍】!但我認為不看為妙,至於為什麼...要是好奇就看吧,看完就曉得了!
⑦ 金庸武俠系列小說應該按什麼順序看
先看《射鵰》,再看《神鵰》,其次《倚天》,這三部小說稱之為「射鵰」三部曲,必須安按上述順序看,否則的話,你的思維便會被打亂。
先看《飛狐外傳》,再看《雪山》。(金庸先生在《飛狐外傳》的後記中,言道:《飛狐外傳》是《雪山》的補充,記敘的是胡斐的小年生活,而《雪》是發展在《飛》之中的。雖然兩部小說的矛盾實在太大了,但金庸先生說,這是此兩小說的一大特色,無需把它改過來,所以,個人建議先看《飛狐外傳》,再看《雪山》。)
其它的便沒多大講究了,但最好就是按年代看吧!不會亂了時代思維:
《越女劍》、《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碧血劍》,《鹿鼎記》,《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連城決》,《鹿鼎記》。(《鴛鴦刀》的年代我不清楚,而《白馬》根本上便無時代可尋,但它是唐朝之後的。)
當然,金庸先生的五大小說不可不看(號稱金庸筆下五本最有價值,最吸引人的小說:《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笑傲江湖》。
⑧ 金庸的所有武俠小說的時間順序是這樣的啊
1955-書劍恩仇錄
1956-碧
血
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
1959-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
1961-鴛
鴦
刀
1961-白馬嘯西風
1963-連
城
訣
1963-天龍八部
1965-俠
客
行
1967-笑傲江湖
1970-越女劍
1967-1972-鹿
鼎
記
哥們好不容易找全了金庸15部武俠小說時間排名順序。
⑨ 金庸小說最佳閱讀順序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其中碧血劍和鴛鴦刀篇幅比較短,大多數人也沒看過,比較冷門,白馬嘯西風、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這些都不推薦先看
最好先看《射鵰英雄傳》,將你帶入金庸的世界,這本書較成熟,在幾本有聯系的書里也是最基礎的一本,先看這本有利於以後閱讀有關聯的其他書
其次看《神鵰俠侶》,這是緊接《射鵰》劇情的小說,利於擴大書里的世界觀
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里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觀培養成熟,再看《天龍八部》對裡面的東西會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記》和《雪山飛狐》隨便挑一本吧,它們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飛狐還有一本《飛狐外傳》應該放在《雪山飛狐》後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後了
⑩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南宋
4、《神鵰俠侶》-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笑傲江湖》-明中
7、《俠客行》-明中
8、《碧血劍》-明末
9、《鹿鼎記》-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11、《飛狐外傳》-清乾隆
12、《雪山飛狐》-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清
14、《鴛鴦刀》-清
15、《連城訣》-清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中,人物具有歷史背景,劇情相互有關聯的分別是 《天龍八部》(北宋末)、《射鵰英雄傳》(南宋)、《神鵰俠侶》(南宋末)、《倚天屠龍記》(元末)、《碧血劍》 (明末)、《鹿鼎記》。
另外有關歷史的還有一本《書劍恩仇錄》,不過已是乾隆年間,和其他作品沒有連接。《笑傲江湖》沒有歷史背景,《越女劍》更是年代久遠(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時期),而且與其他作品也沒有關聯。其他的作品更是脫離了其故事主線,歷史背景含糊不清,更像是平行空間裡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