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為國為名的上一句
㈠ 武俠小說
紅顏?可看看蕭逸的愛恨情仇吧。誰說俠之大者一定為國為民?
卧虎藏龍的李慕白舍情取義,有血有肉真俠者。
㈡ 為武俠小說征名
歲寒三友....
其實你不必為個武俠名苦惱,這名字隨便取個也就行了,關鍵還是內容,記得我讀中學的時候,想著寫本武俠,為個破名就想了三天,還是不中意.
名字占且擱一邊,小說寫了五萬字左右,就寫不下去了,怎麼看怎麼覺得別扭,情節發展不對頭,文字組合像打油詩.後面是無論怎麼寫都郁悶.
這時候我才知道,不打草稿,不列提綱,開頭啥都不準備是多麼的愚蠢,寫小說哪這么容易...
這都是我寫武俠的事了,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不管寫什麼小說,開始的准備工作最重要,比如故事的發展總得有個大綱吧?人物的性格特點得劃分好,人物關系什麼的...
如果涉及到歷史背景,那歷史資料也不能少,最重要的是文筆得好,故事講的好,也得寫的出是吧?所以要先練筆,在正式去寫.
名字就無所謂了,就拿我經常看的今古傳奇武俠版來說,當紅寫手取的名字都很普通.比如:
鳳歌的:鐵血天驕,夠俗吧?昆侖-滄海...不咋樣吧?
時未寒的:偷天弓,換日箭.碎空刀.完全是用小說中的兵器做名字.
小鍛:亂世英雄傳...洛陽女兒行.都是表明了小說故事,名字都很普通.
寫著寫著都跑題了~~反正希望你做好開始的准備工作,把小說寫好,至於名字什麼的,先別去考慮.寫這樣的長篇武俠不是幾天倆月就能寫完的,以後有的時間去想這些
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出自誰口.....含義
出自金庸先生
你認為,俠,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我認為,如今的俠,有兩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群體。一是金庸作品裡,各懷其志,遠離世俗,立足於江湖,生活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一群人;這是俠之大者,幫助別人,不求回報,並且具備超出一般人的能力,勇氣道德仁義,有大作為,為國為民。
二是好萊塢式的在市井中某有一份差事以掩飾其具備的超能力,但是關鍵時候,卻憑一己之力拯救整個地球的全民英雄。
不管是那種俠,都是在相應的社會形態下,孵化出來的,一種超凡脫俗的存在。
但是相比之下,東方的俠,是可以存在的。
好萊塢式的俠,就有點扯蛋了。
現實生活中,俠客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少,極少。
為正義挺身而出的人,比例,真的少。
人類發展至今,物質如此豐富,人們太過於滿足與現狀了,此時要俠有何用。
所以當今,做一個俠,說不好得不到感謝不說,還會受到眾人排擠:這樣明明就很好,為何你要來干涉。
有俠客之心的人,受了委屈,別當做了多管閑事之輩,豈不痛哉。
這個世界,越來越少的人,敢於講出自己內心的話,講出不同的話,講出真話了。
寫這段話,思想源於今天一個朋友微信上跟我說的一句話:「生活,何必認真。」
言外之意,這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何必對一些事情較真,活著開心就好,管它是生是死。
其實內心是有點心酸的。奉「娛樂至死」為活著的意義的人,大概永遠不知道,你的生活是建立在什麼基礎上的。人們不是忘記了歷史,而是根本不知道歷史。我們的生活,是犧牲了多少人的生命換區的;我們周遭,有多少俠客在默默無聞地付出。
㈣ 是國最早的武俠小說是哪一部
最早的武俠小說是漢末時代誕生的《燕丹子》,這部以荊柯刺秦王為題材的小說塑造了荊柯、田光、燕子丹等中國歷史上第一批有著具體形象的「俠」人物。
㈤ 金庸武俠小說中有那些經典的語句啊
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
文字修辭方面
金庸修訂舊本小說,可謂達到了鉅細靡遺的地步,在文字修辭部分,幾乎每處皆有,是更動最多的部分。文辭的修訂,使金庸文字的風格更見典雅朗暢、流麗高華,可讀性也增強;尤其是金庸將若干仍饒具「說書」格套的「且說」、「話說」、「暫且不表」等盡行刪削,使小說內文更見純凈。論者謂金庸小說「達到了白話文的新高峰」,雖未免誇張,但就通俗小說而言,金庸的文字風格確實有其獨特的魅力,可作為初入文章門徑者的津梁。當然,這瑣碎細微的修辭工夫,雖也展現了金庸自我嚴肅要求的意義,但相對於我們探討的主題,反而是較不重要的。 回目的重新設計,是金庸修訂版中下得工夫甚深的部分,從《雪山飛狐》之不著一字(僅用一、二、三區隔),到《笑傲江湖》二字擬目(如「滅門」、「聆秘」、「救難」)、《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之四字擬目(前者如「風雪驚變」、「江南七怪」;後者如「風月無情」、「故人之子」),到《飛狐外傳》等三、五、六字不等的白話「章」(如「血印石」、「大雨商家堡」、「風雨深宵古廟」);再從《書劍恩仇錄》的七字聯對(如「古道騰駒驚白發,危巒快劍識青翎」)、《碧血劍》的五字聯對(如「危邦行蜀道,亂世壞長城」),到《倚天屠龍記》的「柏梁台體」擬目(從「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松柏長」以下共40句,句句押韻)、《天龍八部》的自創新詞(分別以〈少年游〉、〈蘇慕遮〉等五個詞調分卷),到《鹿鼎記》集清人查慎行的詩句(如「縱橫鉤黨清流禍,峭風期月旦評」、「絕世奇事傳聞里,最好交情見面初」),變化繁復,風格各有差異。
金庸武俠詩詞賞析
1.最愛的詩句: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我的理由是:這是黃蓉相答樵子時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曲中之詞有視富貴如浮雲的豪氣,又有隱居山林不求功名的灑脫。最後一句「貧,氣不改!達,志不改!」更說明人不可因環境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心志,頗似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單瓢亦樂哉」一句,更有古人顏回之風,安貧樂道不為富貴貧窮所困,這也是我所嚮往的境界,與其汲汲營營於名利,求取榮華富貴,倒不如隱居山林做個閑雲野鶴之人來得瀟灑!
2.最愛的詩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我的理由是:說《神鵰》的結局很「郭襄」,應是無人置疑。
郭襄給人的感動,是處在武林詭譎的氛圍中,還能保住純真的心、質朴的氣,讀郭襄,就像在將窒息的空氣里聞到清新。然而,神鵰俠的三枚金針打開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竇初開的新蕊,還沒得到愛情滋養,就悄悄葬了心。
我特別愛吟詠「此時此夜難為情」一句,感慨金庸給了郭襄生命,卻又難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元好問的經典名句,由大魔頭李莫愁吟出,特別教人震撼。
不過,回頭想想,如果是黃蓉、小龍女、趙敏來吟,就單單是甜蜜的少女初戀情懷了。金庸把名詞給了李莫愁,正因為李莫愁殺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隱藏著她對愛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後,陸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夢回時挑動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讓她魂縈夢系。
「生死相許」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夢,就算是女魔頭,心裡也有愛情的詩。
4.最愛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我的理由是:主宰一部《天龍八部》的,不是豪邁的幫主喬峰,不是倜儻的公子哥兒段譽,當然也不是幸運的小和尚虛竹,真正的主宰,是無常的「命運」。
喬峰以一腔血氣,欲緝殺父母之凶,卻誤殺了情人阿朱;段譽不愛江山,只求語嫣的愛情,卻不料求來的是親妹妹;虛竹一心只想做個好和尚,卻是武功、美女、掌門,無從可卻地送上門來。
掃地僧該掃的,怕不是兩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對無常世界的有意執著,一切都「如夢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最愛的詩句: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悲天憫人,慷慨悲壯,聞之不覺涕下!
6.最愛的詩句: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我的理由是:這是楊過在絕情谷拒絕裘千尺提親時所吟之詩,它總讓我聯想到杜甫的名句:「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巧的是,這十六個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竇玄貪新忘舊,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憤之餘所寫下的。
然而楊過跟竇玄,是何等不同?盡管面臨生死之危,他對小龍女依舊不離不棄,非卿莫娶。小龍女何其有幸?竇玄妻何其不幸?而公孫綠萼愛上楊過這樣心有別屬卻又深情專一之人,又不知該歸類為何項?總之,楊過不顧情花毒而吟出這首詩的氣概,實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顏。
7.最愛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我的理由是: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民歌,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跟程英、陸無雙對抗李莫愁時,程英所唱的曲子。程英一生孤苦,當時以為會死,但她可以死在楊過身邊,她就十分心滿意足了。寫得樂觀、輕快,是《神鵰俠侶》中少有的歡愉詩詞,所以我很喜歡。
8.最愛的詩句: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我的理由是:明教這個革命團體,最浪漫的地方,在於團體性地朝革命目標前進,一但知其不可為,仍然執著化生命為醒世之大愛。《倚天屠龍記》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是明教在光明頂遭六大派圍剿,全體教眾面對身死教滅,依然端坐頌咒,悲憐世人哀苦的庄嚴場面。佛教說同體大悲,展書及此,誰能自持。也就因這股傻勁,明教的革命,神聖,卻也可愛。
9.最愛的詩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我的理由是:金庸善長以劍喻人,寥寥數語,道盡武林辛酸,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殘、歐陽鋒鄙行、金輪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學龍象。令至尊夢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號令天下,終成南柯,倚天一出,則鹿鼎爭逐。寶刀神劍,誰能勝出,猶在未定之天;至尊夢卻是一代復一代,一書又一書,捧書自省,展望白雲蒼狗,感慨至深。
10.最愛的詩句: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我的理由是:瑛姑的愛情,是「不愛帝王愛頑童」的少女戀愛憧憬。
段皇爺可以給的,是綾羅綢緞,是金璧輝煌,卻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顆心;周伯通闖入了這個等待的寂寞,卻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卻如何忍分離?
「可憐未老頭先白」,織錦鴛鴦留不住頑童,瑛姑卻把心駐足在少女的夢中了,跨越漫漫一生,華發已生,等待卻不知盡頭;執著一生,美麗只留給伊人。
11.最愛的詩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至此詩,便不由淚流滿面,反覆咀嚼詩意,但感無限凄涼。「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心酸惟自知;與夢中妻相對無言,思念惟藉淚千行來抒解。然而世間多少人如此情痴?知音真愛皆難尋,抓住了時機,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為時若已晚,只會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東坡的十年、楊過的十六年,時間上是少了許多的,但本質上的蕭索落寞、孤寂悲愴之感,與蘇楊兩人相去不遠。
一位豪情大詩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俠客,愛妻十六年杳無音訊而堅守信諾、此愛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飛逝,日夜思量,反復難忘。今日孤身一人,鬢雖無霜,淚已千行,不見短松立山崗,僅明月伴我自心傷。
12.最愛的詩句: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我的理由是:金庸一定愛極杜甫、白居易、陸游的詩與詞,也一定極仰慕岳飛、袁崇煥的英雄之風。
對我這一代人,「國仇家恨」只能在書上摸索,但對金大俠這般的祖輩耆老,烽火爭戰,其實就是生活。我相信,金庸在寫邊關外恣意強奪的遼人,或是鐵蹄入侵、蔑視漢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識型態」斗爭的滿漢族群時,心裡必然浮現日寇侵華,或者國共爭逐的兵災連年、生民流離畫面。
也因此,金庸筆下的大俠,從喬峰到陳家洛,在他們偉偉的俠骨與綿綿的柔情外,總是在心裡,裝著一份同體的大悲,對國家、對民族、對同胞。
13.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首詩淺白易懂,但由袁紫衣這樣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來,實在讓人覺得格外諷刺。她與胡斐發生感情,卻為了一個誓言而不願還俗,結果雖是辜負年華,長伴青燈,情思卻仍然繫念著心上人。我不曉得這樣的出家有何意義,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人人皆知離愛即可無憂無怖,然「情」之一字卻往往讓人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金庸在書末引用這首詩,除了反映袁紫衣與胡斐的愁苦之外,看著看著,身為讀者的我,心情竟也隨之黯然。
14.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雖然我對金書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單純的喜歡,可是這句詞,卻讓我印象深刻。李莫愁之所以殺人如麻,是因為痴心錯付。雖然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諒的,可是剝開魔頭的面具,李莫愁卻是一個為情所困的苦女子。一個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壞的方向走。愛情這兩個字,真的叫人好辛苦。就如此詞所訴,直叫人生死相許啊!
一個女子,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不過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這兩項她都欠缺。正因為她不曾體會生死相許的感情,她並不真正懂得情為何物,而將對陸展元的感情及怨懟,全報復在陸家人身上。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它讓我了解到情愛對人生的另一種影響。李莫愁她始終都不快樂,因為她將感情變成她人生中的負擔,而將報仇視為人生的目的,進而造就她悲劇的一生,這又何苦來哉?又怎能不令人為之難過?
15.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是袁紫衣離去時,最後對胡斐所說的話,一句「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就要慧劍斬情絲,要胡斐忘了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她對胡斐的感情又何嘗不是難以割捨?如果說忘就能忘,又何來「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呢?這八句話正說明了人看不破情愛的糾葛,但也深藏著袁紫衣對胡斐矛盾的感情,彷佛註定他們倆有緣無份的結局,怎不教人為之淚流。
16.最愛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我的理由是:周公竭力輔佐成王,卻惹來不利孺子的謠言。王莽為求權位,公孫布被,矯飾求譽,最後果真讓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在《倚天》中,對於殺害殷離的兇手,張無忌懷疑趙敏,甚至謝遜,卻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老實如張無忌,他怎想的到懷中乖巧柔順的美人,竟有這般高明的偽裝、這樣狠辣的手段。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為,來憑決一人的忠奸善惡。其實,一個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個人要面臨大事,真正的品性才顯得出來。」而這首詩,正充分闡釋這個道理。
17.最愛的詩句: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到這首詩時,總能體會到陳家洛心裡的感受,為了光復漢業,不惜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到了最後,非但光復漢業失敗,連香香公主也為了救自己而犧牲,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未解此時真亦幻,欲語才覺杳芳蹤。
㈥ 中國最經典的十部武俠小說(寫出作者)
==============================================================
《絕代雙驕》古龍
《倚天屠龍記》金庸
《天龍八部》金庸
《連城訣》金庸
《亡命客》雲中嶽
《匣劍凝霜》雲中嶽
《雲海玉弓緣》梁羽生
《尋秦記》黃易
《搖花放鷹傳》卧龍生
《霸海屠龍》司馬翎
1.《絕代雙驕》:此書堪稱完美,有善良的人性,有多情不如無情,有生不同時但求死能同穴,有兄弟之誼值得性命相交,有有情人亦成眷屬。故愛此書最甚。
2.《倚天屠龍記》:此書出場人物繁多,令人目不暇給,而且獨具個性者不勝枚舉。最震憾人心弦的,是作者巧妙運用情節去表現那種無奈的悲劇氛圍,這種場面並非兵刃相見, 而又比刀光劍影的拚死一搏更叫人盪氣回腸,感嘆不已。
3.《天龍八部》:此書是作者比較成功的一部悲喜劇。以佛教中的「大悲大憫」來破孽化痴,用佛教的思想來開導讀者,增加了武俠小說的思想深度與哲學內涵。
4.《連城訣》:此書是一部內容最殘酷,基調最沉悶,回味最苦澀的作品。爾虞我詐、借刀 殺人、貓笑老鼠、慘絕人寰,凡此種種,透溢在字里行間,圈套中的圈套,陰謀中的陰謀, 叫人領略人性之惡,原來是如此卑鄙。
5.《亡命客》:此書情節跌宕起伏,曲折奇崛,意境蘊藉清遠、別具風格,感情纏綿悱惻,讀來感人頗深。
6.《匣劍凝霜》:此書既描寫了化與恨的血腥,又體現了情與愛的纏綿,使人回味無窮。
7.《雲海玉弓緣》:此書結構緊湊,情節動人。描述了主人公在正邪之間的決擇,人在野生的與文化的之間的決擇。
8.《尋秦記》:此書是黃易的夢幻系列代表作,乃科幻和現實結合的范作。
9.《搖花放鷹傳》:此書中幫派離奇,情節詭異,尤其結局出人意料,要看江湖詭異的話這倒是本不可多的的好書。
10.《霸海屠龍》:此書節奏舒徐沉穩,復又充滿智性的內涵
===============================================================
㈦ 武俠小說中的詩詞
<天龍八部>的回目就是五首詞
少年游
青衫磊落險峰行 玉壁月華明
馬疾香幽 崖高人遠
微步□紋生
誰家子弟誰家院 無悔計多情
虎嘯龍吟 換巢鸞鳳
劍氣碧煙橫
蘇幕遮
向來痴 從此醉
水榭聽香 指點群豪戲
劇飲千杯男兒事
杏子林中 商略平生義
昔時因 今日意
胡漢恩仇 須傾英雄淚
雖千萬人吾往矣
悄立雁門 絕壁無餘字
破陣子
千里茫茫若夢 雙眸粲粲如星
塞外牛羊空許約 燭畔鬢雲有舊盟
莽蒼踏雪行
赤手屠熊搏虎 金戈盪寇鏖兵
草木殘生顱鑄鐵 蟲豸凝寒掌作冰
揮灑縛群英
洞仙歌
輸贏成敗 又爭由人算
且自逍遙沒人管
奈天昏地暗 斗轉星移
風驟緊 縹緲峰頭雲亂
紅顏彈指老 剎那芳華
夢里真真語真幻
同一笑 到頭萬事俱空
胡塗醉 情長計短
解不了 名韁系嗔貪
卻試問 幾時把痴心斷
水龍吟
燕雲十八飛騎 奔騰如虎風煙舉
老魔小丑 豈堪一擊 勝之不武
王霸雄圖 血海深仇 深歸塵土
念枉求美眷 良緣安在
枯井底 污泥處
酒罷問君三語
為誰開 茶花滿路
王孫落魄 怎生消得 楊枝玉露
敝屣榮華 浮雲生死 此身何懼
教單於折箭 六軍辟易 奮英雄怒
.最愛的詩句: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2.最愛的詩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3.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4.最愛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5.最愛的詩句: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6.最愛的詩句: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7.最愛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8.最愛的詩句: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9.最愛的詩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10.最愛的詩句: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11.最愛的詩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12.最愛的詩句: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13.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4.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15.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6.最愛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17.最愛的詩句: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下面是梁羽生的
《梁羽生小說詩詞選》
--------------------------------------------------------------------------------
作者:梁羽生 來源:本站輸入 點擊:1143 更新:2005-4-24
《還劍奇情錄》·七絕三首
傳家愧我無珠寶,劍匣詩囊珍重存。但願人間留俠氣,不教狐鼠敢相侵。
百戰歸來酒尚溫,繁霜侵鬢轉消沉。金戈鐵馬當年恨,辜負梅花一片心。
廿年湖海飄蓬後,冷落梅花北國春。荷包空綉鴛鴦字,綠葉成陰對舊人。
《萍蹤俠影》·七絕兩首 張丹楓
長江萬古向東流,立馬胡山志未酬。六十年來一回顧,江南漠北幾人愁。
中州風雨我歸來,但願江山出霸才。倘得濤平波靜日,與君同上集賢台。
《萍蹤俠影》·浣溪沙
獨立蒼茫每悵然,恩仇一例付雲煙。斷鴻零雁剩殘篇。莫道萍蹤隨逝水,永存俠影在心田。此中心情倩誰傳?
《萍蹤俠影》·清平樂
盈盈一笑,盡把恩仇了。趕上江南春未了,春色花容相照。昨宵苦雨連綿,今朝麗日晴天。愁緒都隨柳絮,隨風化作輕煙。
《萍蹤俠影》·踏莎行 張丹楓
掠水驚鴻,尋巢乳燕,雲山記得曾相見,可憐踏盡去來枝,寒村漠漠無由面。人隔天河,聲疑禁院,雲魂漫逐秋魂轉。水流花謝不關情,清溪空蘊詞人怨。
《散花女俠》·浣溪沙
萬里江山一望收,乾坤誰個主沉浮?空餘王氣 秣陵秋。自草新詞消滯灑,任憑短夢逐寒鷗。散花人去 剩閑愁。
《散花女俠》·浣溪沙
惆悵曉鶯殘日夢,夢中長記誤隨車。此中情意總堪嗟!大樹凌雲抗風雪,江南玫瑰簇朝霞,各隨緣份到天涯。
《散花女俠》·浣溪沙
望里春風接翠微,無情風自送潮歸。錢塘江上悵斜暉。我似江潮來又去,君如鷗鷺逐波還。人生知己總相懷。
《聯劍風雲錄劍》·臨江仙
憶詩酒琴棋消永日,流年似水匆匆。春花爭似舞裙紅,繁華如夢幻,惆悵怨東風。人近中年愁鬢白,卻嗟壯志成空。倚欄看劍劍如虹,豪情難自譴,高唱大江東。
《聯劍風雲錄劍》·七絕 鐵鏡心
卻似移舟上碧灘,一灘經過一灘難!酷憐劍氣消磨盡,飛瀑流泉日影寒!
《廣陵劍》·陌上花
夢幻塵緣,飄零萍梗,何堪相語?月冷秦淮,誤了三生鴛譜。生生死死渾虛語,莫怪蟬聲別樹。算吹冷噓寒,添香問字,徒增凄楚。
《廣陵劍》·浣溪沙
一鳳凌雲獨自飛,失群亦是合群時。只傷舊侶欲安歸?劍膽琴心空佇望,牛郎織女卻參差!天山望斷意凄迷。
《白發魔女傳》·水龍吟
天邊縹緲奇峰,曾是我舊時家處。拂袖去來,軟塵初踏,石門西住。短鋤栽花,長詩佐酒,幾回凝佇。慣裂笛吹雲,高歌散霧,振衣上,千嚴樹。莫學新聲後主,恐詞仙笑儂何苦。摘斗移星,驚沙落月,辟開雲路。蓬島舊游,員嶠新境,從頭飛渡。
《白發魔女傳》·沁園春
一劍西來,千岩拱列,魔影縱橫。問明鏡非台,菩提非樹,境由心起,可得分明?是魔非魔,非魔是魔,要待江湖後世評。且收拾,話英雄兒女,先敘閑情。風雷意氣崢嶸。輕拂了寒霜嫵媚生。嘆佳人絕代,白頭未老,百年一諾,不負心盟。短鋤栽花,長詩佐酒,詩酒年年總憶卿。天山上,看龍蛇筆走,墨潑南溟。
《白發魔女傳》·雙調憶江南
秋夜靜,獨自對殘燈。啼笑非非誰識我,坐行夢夢皆緣君,何所慰消沉。風卷雨,雨復卷儂心。心似欲隨風雨去,茫茫大海任浮沉。無愛亦無憎。
《江湖三女俠》·踏莎行
似水柔情,如花美眷,千秋佳話人爭羨。依人燕子又歸來,滄桑變了心難變。柳絮輕揚,春風拂面,詞箋不寫文君怨。江南塞外一般同,碧波深處鴛鴦現。
《江湖三女俠》·浣溪紗 沈在寬集前人句
誰道飄零不可憐,金爐斷盡小篆香,人生何處似尊前?見了又休還似夢,坐來雖近遠如天,斷來能有幾回腸?
《江湖三女俠》·一萼紅 沈在寬
夢深幽,度關山千里,尋覓舊時游。樹老荒塘,苔深葦曲,曾寄心事悠悠。只而今,飛鴻漸杳,算華年又過幾清秋。東海潮生,霞峰翠擁,盡憑凝眸。回首殊鄉作侶,幾同消殘漏,共讀西樓。班固書成,相如賦就,閑招吟鷺盟鷗。問徵人,歸來何日,向龍山醉與白雲浮,正是菊芳蘭秀,天涯何苦淹留。
《江湖三女俠》·菩薩蠻
劍膽琴心誰可語,江湖漂泊憐三女。彈指數華年,華年夢似煙。遙天寒日暮,寂寞空山路。踏遍去來枝,孤鴻獨自飛。
《七劍下天山》·八聲甘州 楊雲聰
笑江湖浪跡十年游,空負少年頭。對銅駝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詩殘夢斷,南國正清秋。把劍凄然望,無處招歸舟。明日天涯路遠,問誰留楚佩,弄影中州?數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飄零慣,金戈鐵馬,拼葬荒丘。
《七劍下天山》·八聲甘州 冒浣蓮
最傷心烽火燒邊城,家國恨難平。聽徵人夜泣,胡笳悲奏,應厭言兵。一劍天山來去,風雨慣曾經。願待滄桑換了,並轡數寒星。此恨誰能解,絕塞寄離情。莫續京華舊夢,請看黃沙白草——碧血尚陰凝。驚鴻掠水過,波盪了無聲。更休問絳珠移後,淚難澆,何處託孤莖。應珍重,瓊樓來去,穩泛空溟。
《七劍下天山》·浣溪沙
已慣江湖作浪遊,且將恩怨說從頭。如潮愛恨總難休。瀚海雲煙迷望眼,天山劍氣盪寒秋。峨眉絕塞有人愁。
《冰魄寒光劍》·點絳唇
玉劍冰彈,端的是奇緣奇遇。雪蓮鴛譜,冷香飛入詩句。縱有珠峰,難隔劉郎路。雲深處,願同偕隱,營屋冰川住。
《冰魄寒光劍》·點絳唇
萍水相逢,便已是琴心先許。一家寰宇,海內存知己。縱隔珠峰,難隔天台路。書此意,意憑風絮,吹向郎邊去。
《冰魄寒光劍》·霓裳中序第一
青顰粲素靨,冰國仙人偏耐熱。餐盤風香露屑。便萬里凌空,肯憑蓮葉,盈盈步月。悄似憐輕去瑤闕!人何在?憶伊痴小,點點愛清絕。
《冰川天女劍》·百字令 唐曉瀾
飄萍倦侶,算茫茫人海,友朋知否?劍匣詩囊長作伴,踏破晚風朝露,長嘯穿雲,高歌散霧,孤雁來還去!盟鷗社燕,雪泥鴻爪無據。雲山夢影模糊,乳燕尋巢,又恍重簾阻。露白葭蒼斷腸句,卻倩何人傳語?蕉桐獨抱,霓裳細譜,望斷天涯路。素娥青女,仙蹤甚日重遇?
《冰川天女劍》·七絕兩首 金世遺
不是平生慣負恩,珠峰遙望自沉吟。此身只合江湖老,愧對嫦娥一片心。
人間白眼慣曾經,留得餘生又若何。欲上珠峰摘星斗,填平東海不揚波。
《雲海玉弓緣》·滴滴金
三月艷陽天,鶯聲嚦溜圓,問賞心樂事誰家院?沈醉江南煙景里,渾望了那塞北蒼茫大草原,羨五陵公子自翩翩,可記得那樣狂瘋丐尚顛連?靈雲縹緲海凝光,疑有疑無在哪邊?且聽得那吳市嘯聲再唱玉弓緣。
《冰河洗劍》·金縷衣
蝸角浮生換。悵年來車塵馬跡,天涯望斷。青冢寒鴉啼未了,凄絕此情難浣。更還有幽閨舊伴,死別生離同一恨,夢魂驚,猶似聞低喚。清淚滴,鴛枕畔。深情負盡長遺怨。此生緣,鏡花水月,都成空幻。彈劍狂歌臨絕塞,雲海蒼茫人遠。挽冰河洗滌塵絲亂。往者如斯隨逝水,後來人應得如心願。殷勤祝,噓寒暖。
《牧野流星》·浣溪沙
大地忍令浮劫火,風霜歷盡訂三生。少年豪氣任縱橫。折戟消兵歌牧野,沉河洗甲看流星。難忘最是弟兄情。
《牧野流星》·望江南
臨異境,林石涌奇峰。萬笏朝天驚鬼斧,千岩競秀詫神工。人在畫圖中。
《絕塞傳烽錄》·浪淘沙
家國兩茫茫,詩酒佯狂。長安西望路漫漫,吟到恩仇心事涌。愁上眉端。何處覓紅顏?金樓歌殘。傷心劍底起波瀾,自是情天長有恨。天上人間。
《龍鳳寶釵緣》·蝶戀花
亂世姻緣多阻滯,水遠山遙,難寄相思字。露白霞蒼心事苦,寶釵光黯憑誰護?頻年踏遍天涯路,俠骨柔情,要向伊人吐。喜有東風吹暗雨,月斜風定鴛鴦起。
《龍鳳寶釵緣》·浣溪沙
只羨鴛鴦不羨仙,烽火未許換年華。玉釵重合鏡重圓。願向江湖同展望,且從游俠拓新天。相期毋負此良緣。
《女帝奇英傳影》·七絕兩首 長孫璧
十年夢醒相思淚,萬里西風瀚海沙。同命鴛鴦悲命薄,天涯何處是我家。
願將熱血灑明塵,且把遺言托舊人。應念李郎家國恨,留他同賞雪山春。
《龍虎鬥金華》·踏莎行
弱水萍飄,蓮台葉聚,卅年心事憑誰訴? 劍光刀影燭搖紅,禪心未許沾泥絮!絳草凝珠,曇花隔霧,江湖兒女緣多悟。前塵回首不勝情,龍爭虎鬥京華暮。
《游劍江湖》·浣溪沙
妙手空空負盛名,官衙甲帳任縱橫。孤身偏向虎山行。不道人心多險惡,詫他大俠作嘉賓。神偷窺秘也心驚。
《狂俠天驕魔女》·五絕 華谷涵
昂頭天外笑,湖海一書生。但識狂歌客,何須問姓名。
《狂俠天驕魔女》·七絕
彈劍狂歌過薊州,空拋紅豆意悠悠。高山流水人何在,俠骨柔腸總惹愁。
《大唐游俠傳》·五言古詩 段圭璋
寶劍欲出鞘,將斷妄人頭。豈為報小怨,夜半刺利仇。可使寸心折,不能繞指柔!
《劍網塵絲》·七絕
浮沉力道未能緊,世網攖人只自憐。誰解古今都是幻,大槐南畔且留連。
㈧ 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名句
,「區區在下是八步趕蟾、賽專諸、踏雪無痕、獨腳水上飛、雙刺蓋七省蓋一鳴!」
《鴛鴦刀》
這個空前絕後的綽號,引無數人捧腹大笑,一個武藝不精的小角色,卻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定是這個綽號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句話也為《鴛鴦刀》添色不少,堪稱經典
!
九,「可是哈卜拉姆再聰明、再有學問,有一件事卻是他不能解答的,因為包羅萬有的《可蘭經》上也沒有答案;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有甚麽法子?」
《白馬嘯西風》
世間真情難尋,兩情相樂,更是難得,往往就想書中說的「你深深愛著的人,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這可能最痛苦的,初讀此句時,便感到無比惆悵,不禁嘆息。可什麼人都不會解答得了這件事,只得自己忍耐。令狐沖這樣放任不羈的人都會如此,可見此事傷神之至。對此句最好的評論是:哎……(一聲長嘆)
八,「趙敏嫣然一笑,說道:『我的眉毛太淡,你給我畫一畫。這可不違反武林俠義之道罷?』」
《倚天屠龍記》
真情其實就在生活中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並不需要多少驚天動地之事,但要得到真情,並非易事,若得到,更應珍惜。趙敏這個人物,我個人認為,勝過黃蓉,可能是黃蓉在神鵰中的行為,令人厭惡,趙敏卻未令人厭煩過,可愛之處,也是體現在此。
七,說著伸手過去,扣住令狐沖的手腕,嘆道:「想不到我任盈盈,竟也終身和一隻大馬猴鎖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說著嫣然一笑,嬌柔無限。
《笑傲江湖》
這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比較完美的結局,這「嫣然一笑,嬌柔無限」一句,更顯任盈盈的美麗,令狐沖喜歡逍遙自在,可任盈盈還會這樣想,可見二人都是放任不羈者。我信道教,對《笑傲江湖》情有獨鍾,崇尚自然。所以將此排為第七。喜劇精神也應推廣。不要光讓大家哭!
六,「萬里霜煙回綠鬢,十年兵甲誤蒼生」
《碧血劍》
世間梟雄無數,亂世中甚繁,看過《百家講壇》的朋友應都知道閻崇年這個人,他講的「明末清初六十年」受到大家喜愛,明末清初六十年與《碧血劍》的歷史時期正好吻合,建議大家一看,無論亂世之中還是太平盛世,受苦的還是百姓蒼生,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李自成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驕傲自大,驕奢淫逸,敗有餘辜。真正為人民著想的統治者,應像道家一樣,這樣便可功成事遂,但一定要功成身退啊!
五,「你即無心我便休」
「革囊眾穢,爾來何為?」
《書劍恩仇錄》
這兩句我一起點評,因為他們有共同之處,都是叫人戒色的,但看語句,不會使人明白其意,須結合小說故事情節,才會使人明白其道理。情令人難以捉摸,往往想得到卻怎麼也無法得到。想得到心儀的人,可她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正像《白馬……》中說的一樣。消除這一心事的沒有辦法的辦法就是清心寡慾,「你即無心我便休」,或把女人看成隔著皮革的爛肉罷了。但真正能做到的,能有幾何?和尚高僧做到都很難,更何況我們這些世俗之人呢?
四,「 四張機,鴦鴛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射鵰英雄傳》
一塊鴦鴛錦帕 ,一輩子的恩恩怨怨,為的還是一個「情」字,江湖恩怨,何時了啊!德高望重的一燈大師,也曾被情所擾,也怕帶綠帽子,慈悲為懷,但不救一個小童。當然,誰都有年少輕狂之時,做錯事的時候,但改了還是好同志嘛!一燈大師認錯態度好,主動當了和尚,拋棄名利皇位。但一燈大師當和尚的起因,不還是「情」嘛。
三,「你莫負了妹子——一段情,
你見了她面時——要待她好,
你不見她面時——天天要十七八遍掛在心」
《飛狐外傳》
每個人都不想傷心,但一定也不要讓別人上,我們要珍惜身邊每一個人,在一起便是緣,像《大話西遊》的名句,(在此便不說了),一定不要辜負別人,否則追悔莫及啊!這首歌在小說中出現了2次,每一次都令我感受不同,特別是靈素為救胡斐而捨身救他性命,著實令人感動,只有讀過小說,才會深有體會啊。
二「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書劍恩仇錄》
又是愛情的悲劇,我記得在我看《書劍恩仇錄》時,當我看到香香公主自殺的那一段,我心中無比沉重,差點哭了。那天晚上,我沒有睡著覺,一直在想,如果陳家洛沒有把香香公主給乾隆的話,會怎樣呢?我又不禁痛罵陳家洛,只為光復漢業,卻犧牲了一個回族公主的一生,陳家洛簡直太自私了!可還是這個「情」字啊!
一,「問世間情為和物,只教人生死相許。」
《神鵰俠侶》
我想,這句話大家都非常熟悉,我的評點也並不一定很好,畢竟我只有14歲,對情的認識很淺,所以,我不對其多加評論,只說一下《神鵰俠侶》是根據蘇軾的《江城子》改編,卻絲毫沒有抄襲痕跡,金庸的水平可見一斑啊!值得大家借鑒之處很多。
韋小寶對此的評語:你爺爺的,老子我的名言怎麼沒有呢?沒有也算了,連追女孩都不會,你個笨蛋,老子我教你。魯迅老弟曾以咱的經驗,總結為一句話,「跟隨似怨鬼,纏繞如毒蛇。」……(後面罵人的話先不說了)。
韋小寶之所以可以取得這么多姑娘的芳心,主要原因就是他不要臉,他陞官發財的原因亦是如此,他追女孩就像魯迅說的,「 跟隨似怨鬼,纏繞如毒蛇。」 在封建王朝,當官閉先學會當狗,拍馬屁的本領必須精湛,韋小寶這幾項都具有了,他怎能不會名利、色慾都有呢?
但像我們這樣的人,這種手段不甚可取。韋小寶的「精神」,是我道家所不容的,為了功名利祿和自己的慾望,而做出此等事宜,不得不令人厭惡。
㈨ 形容武俠小說的名句
1.最愛的詩句: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單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我的理由是:這是黃蓉相答樵子時所唱的曲子,我之所以喜歡它,是因為曲中之詞有視富貴如浮雲的豪氣,又有隱居山林不求功名的灑脫。最後一句「貧,氣不改!達,志不改!」更說明人不可因環境的變遷而改變自己的心志,頗似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而「陋巷單瓢亦樂哉」一句,更有古人顏回之風,安貧樂道不為富貴貧窮所困,這也是我所嚮往的境界,與其汲汲營營於名利,求取榮華富貴,倒不如隱居山林做個閑雲野鶴之人來得瀟灑!
2.最愛的詩句: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我的理由是:說《神鵰》的結局很「郭襄」,應是無人置疑。
郭襄給人的感動,是處在武林詭譎的氛圍中,還能保住純真的心、質朴的氣,讀郭襄,就像在將窒息的空氣里聞到清新。然而,神鵰俠的三枚金針打開了小小女孩的心扉,情竇初開的新蕊,還沒得到愛情滋養,就悄悄葬了心。
我特別愛吟詠「此時此夜難為情」一句,感慨金庸給了郭襄生命,卻又難為了她的似水柔情。
3.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元好問的經典名句,由大魔頭李莫愁吟出,特別教人震撼。
不過,回頭想想,如果是黃蓉、小龍女、趙敏來吟,就單單是甜蜜的少女初戀情懷了。金庸把名詞給了李莫愁,正因為李莫愁殺人如麻,但在冷酷的表相下,隱藏著她對愛情的渴望,即使在多年以後,陸展元都已成白骨,仍在午夜夢回時挑動李莫愁的芳心,更是讓她魂縈夢系。
「生死相許」是多少男女一生都在追求的夢,就算是女魔頭,心裡也有愛情的詩。
4.最愛的詩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我的理由是:主宰一部《天龍八部》的,不是豪邁的幫主喬峰,不是倜儻的公子哥兒段譽,當然也不是幸運的小和尚虛竹,真正的主宰,是無常的「命運」。
喬峰以一腔血氣,欲緝殺父母之凶,卻誤殺了情人阿朱;段譽不愛江山,只求語嫣的愛情,卻不料求來的是親妹妹;虛竹一心只想做個好和尚,卻是武功、美女、掌門,無從可卻地送上門來。
掃地僧該掃的,怕不是兩代的武林情仇,而是人心中對無常世界的有意執著,一切都「如夢幻泡影」,那怕你是英雄、太子或高僧?
5.最愛的詩句:
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唯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悲天憫人,慷慨悲壯,聞之不覺涕下!
6.最愛的詩句: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我的理由是:這是楊過在絕情谷拒絕裘千尺提親時所吟之詩,它總讓我聯想到杜甫的名句:「只聞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巧的是,這十六個字正是因古代美男子竇玄貪新忘舊,而他的糟糠妻在悲憤之餘所寫下的。
然而楊過跟竇玄,是何等不同?盡管面臨生死之危,他對小龍女依舊不離不棄,非卿莫娶。小龍女何其有幸?竇玄妻何其不幸?而公孫綠萼愛上楊過這樣心有別屬卻又深情專一之人,又不知該歸類為何項?總之,楊過不顧情花毒而吟出這首詩的氣概,實足以令天下薄情郎汗顏。
7.最愛的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我的理由是:這是一篇祝賀女子出嫁的民歌,在《神鵰俠侶》中,楊過跟程英、陸無雙對抗李莫愁時,程英所唱的曲子。程英一生孤苦,當時以為會死,但她可以死在楊過身邊,她就十分心滿意足了。寫得樂觀、輕快,是《神鵰俠侶》中少有的歡愉詩詞,所以我很喜歡。
8.最愛的詩句: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
我的理由是:明教這個革命團體,最浪漫的地方,在於團體性地朝革命目標前進,一但知其不可為,仍然執著化生命為醒世之大愛。《倚天屠龍記》中,最驚心動魄的一幕,是明教在光明頂遭六大派圍剿,全體教眾面對身死教滅,依然端坐頌咒,悲憐世人哀苦的庄嚴場面。佛教說同體大悲,展書及此,誰能自持。也就因這股傻勁,明教的革命,神聖,卻也可愛。
9.最愛的詩句: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我的理由是:金庸善長以劍喻人,寥寥數語,道盡武林辛酸,為了漫漫至尊路,岳不群自殘、歐陽鋒鄙行、金輪法王失佛心志成武學龍象。令至尊夢扼腕的是,武林中多共生的瑜亮,因此號令天下,終成南柯,倚天一出,則鹿鼎爭逐。寶刀神劍,誰能勝出,猶在未定之天;至尊夢卻是一代復一代,一書又一書,捧書自省,展望白雲蒼狗,感慨至深。
10.最愛的詩句: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我的理由是:瑛姑的愛情,是「不愛帝王愛頑童」的少女戀愛憧憬。
段皇爺可以給的,是綾羅綢緞,是金璧輝煌,卻就是少了少女幻想相印的一顆心;周伯通闖入了這個等待的寂寞,卻匆匆地要燕渡寒潭,不留影痕地走,可不知人可以走,心卻如何忍分離?
「可憐未老頭先白」,織錦鴛鴦留不住頑童,瑛姑卻把心駐足在少女的夢中了,跨越漫漫一生,華發已生,等待卻不知盡頭;執著一生,美麗只留給伊人。
11.最愛的詩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至此詩,便不由淚流滿面,反覆咀嚼詩意,但感無限凄涼。「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心酸惟自知;與夢中妻相對無言,思念惟藉淚千行來抒解。然而世間多少人如此情痴?知音真愛皆難尋,抓住了時機,好好把握,莫要等到失去了,才在怨悔,為時若已晚,只會心碎。
分手三年,比起東坡的十年、楊過的十六年,時間上是少了許多的,但本質上的蕭索落寞、孤寂悲愴之感,與蘇楊兩人相去不遠。
一位豪情大詩人,亡妻十年而情深意在;一位重情大俠客,愛妻十六年杳無音訊而堅守信諾、此愛不渝;平凡如我,三年飛逝,日夜思量,反復難忘。今日孤身一人,鬢雖無霜,淚已千行,不見短松立山崗,僅明月伴我自心傷。
12.最愛的詩句:兵火有餘燼,貧村才數家。無人爭曉渡,殘月下寒沙!
我的理由是:金庸一定愛極杜甫、白居易、陸游的詩與詞,也一定極仰慕岳飛、袁崇煥的英雄之風。
對我這一代人,「國仇家恨」只能在書上摸索,但對金大俠這般的祖輩耆老,烽火爭戰,其實就是生活。我相信,金庸在寫邊關外恣意強奪的遼人,或是鐵蹄入侵、蔑視漢族的蒙古人,甚至在大清初年、一直做「意識型態」斗爭的滿漢族群時,心裡必然浮現日寇侵華,或者國共爭逐的兵災連年、生民流離畫面。
也因此,金庸筆下的大俠,從喬峰到陳家洛,在他們偉偉的俠骨與綿綿的柔情外,總是在心裡,裝著一份同體的大悲,對國家、對民族、對同胞。
13.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首詩淺白易懂,但由袁紫衣這樣一位出家人的口中念出來,實在讓人覺得格外諷刺。她與胡斐發生感情,卻為了一個誓言而不願還俗,結果雖是辜負年華,長伴青燈,情思卻仍然繫念著心上人。我不曉得這樣的出家有何意義,實在是可悲又可嘆。
人人皆知離愛即可無憂無怖,然「情」之一字卻往往讓人身不由己,無可奈何。金庸在書末引用這首詩,除了反映袁紫衣與胡斐的愁苦之外,看著看著,身為讀者的我,心情竟也隨之黯然。
14.最愛的詩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我的理由是:雖然我對金書沒有太多的研究,只是單純的喜歡,可是這句詞,卻讓我印象深刻。李莫愁之所以殺人如麻,是因為痴心錯付。雖然這不代表那是值得原諒的,可是剝開魔頭的面具,李莫愁卻是一個為情所困的苦女子。一個情字可以叫人往好的方向走,也可以叫人往壞的方向走。愛情這兩個字,真的叫人好辛苦。就如此詞所訴,直叫人生死相許啊!
一個女子,一生當中,夢寐以求的不過是一份完整的感情及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人,而李莫愁也不例外,可惜的是這兩項她都欠缺。正因為她不曾體會生死相許的感情,她並不真正懂得情為何物,而將對陸展元的感情及怨懟,全報復在陸家人身上。我喜歡這首詩,因為它讓我了解到情愛對人生的另一種影響。李莫愁她始終都不快樂,因為她將感情變成她人生中的負擔,而將報仇視為人生的目的,進而造就她悲劇的一生,這又何苦來哉?又怎能不令人為之難過?
15.最愛的詩句:一切恩愛會,無常難得久。生世多畏懼,命危於晨露。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我的理由是:這是袁紫衣離去時,最後對胡斐所說的話,一句「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就要慧劍斬情絲,要胡斐忘了她。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她對胡斐的感情又何嘗不是難以割捨?如果說忘就能忘,又何來「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呢?這八句話正說明了人看不破情愛的糾葛,但也深藏著袁紫衣對胡斐矛盾的感情,彷佛註定他們倆有緣無份的結局,怎不教人為之淚流。
16.最愛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我的理由是:周公竭力輔佐成王,卻惹來不利孺子的謠言。王莽為求權位,公孫布被,矯飾求譽,最後果真讓他登上了皇帝的寶座。而在《倚天》中,對於殺害殷離的兇手,張無忌懷疑趙敏,甚至謝遜,卻偏偏想不到周芷若身上。老實如張無忌,他怎想的到懷中乖巧柔順的美人,竟有這般高明的偽裝、這樣狠辣的手段。可惜,世人多以片刻作為,來憑決一人的忠奸善惡。其實,一個人真面目到底如何,就像郭靖所言:「一個人要面臨大事,真正的品性才顯得出來。」而這首詩,正充分闡釋這個道理。
17.最愛的詩句: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終,明月缺。鬱郁佳城,中有碧血。碧亦有時盡,血亦有時滅,一縷香魂無斷絕!是耶非耶?化為蝴蝶。
我的理由是:每每讀到這首詩時,總能體會到陳家洛心裡的感受,為了光復漢業,不惜離開自己心愛的女人,到了最後,非但光復漢業失敗,連香香公主也為了救自己而犧牲,真是十年生死兩茫茫,未解此時真亦幻,欲語才覺杳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