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孤獨求敗
❶ 金庸小說里的孤獨求敗,到底是哪個呢
劍魔獨孤求敗到底是個怎樣的人?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藉助王國維提出的「二重證據法」,即出土材料與傳世文獻相互印證,這一研究方法曾對20世紀中國學術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獨孤求敗一生追求劍術的至高境界,最終達到無劍境界,這也是武學的至高境界,即便是天賦異稟的楊過,充其量也就達到重劍木劍境界,離無劍境界還很遙遠。而在金庸筆下能夠達到無劍境界的絕頂高手,也就區區三人。
因此可見,獨孤求敗與道家關系頗深,他的名字也很有道家風范,別人都爭勝,唯獨他求敗,頗有「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的 風范。
換言之,獨孤求敗是以武修道、以武證道,是一個修道之人,並沒有在金庸書中留下更多痕跡。
❷ 關於金庸小說里的孤獨求敗的問題
呵呵挺較真的 秘籍說不定有
但傳人像他那種性格應該不會 揚過不就是在山洞裡找到劍的嗎?
❸ 主角是獨孤求敗的武俠小說叫什麼名字
你好,叫劍魔獨孤求敗你看看是不是你那本希望你滿意我的回答
❹ 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的獨孤求敗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獨孤求敗,是金庸小說中一個謎一般的人物,因為是謎,所以予我的印象
非常深刻。這是一個曇花般的人物,短暫,因而絕美,充滿了一種神秘和孤絕
的意味。
獨孤求敗,只在兩部書里出現過,《神鵰俠侶》和《笑傲江湖》,出現,
也只淡淡的一個影子,算不上正面,但那影子卻是鏤刻極深的印痕,我原來一
直在想,金庸的本意是什麼?這樣的一個人物,這樣的一種成就,恍如流星飛
掠而過,剎那光輝,已成永恆。其實,這個名字,獨孤九劍,再加上神鵰,劍
冢,可以揮發出一個極好的故事,但金庸卻再未提及,也未再寫獨孤求敗的故
事,這是一個懸念,因為是懸念的緣故,使得獨孤求敗更顯神秘孤絕。
後來,也就想,沒有必要去揣測金庸的原意了,千人讀一本書,可以讀出
千種味道,獨孤求敗於我,我理解的,已經夠了。
我看獨孤求敗沒有獨孤求敗的具體事跡,所以只能是揣想,也正因為沒有
具體事跡,所以想像有極大的空間,不只可寫一部書,甚至可寫十部八部,不
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情節,但是,最好的方法是不寫
,所有的寫法,對於獨孤求敗,都是畫蛇添足,這也是獨孤劍招中的「無劍勝
有劍」的劍意引申的筆意。
獨孤求敗的武學成就,可說是金庸小說中最高的。看他留下的「獨孤九劍
」,令得內力全失的令狐沖憑以笑傲江湖,而那九招中所囊括的武學至理,已
可說是真正的「打遍天下無敵手」,再看那由「利劍」至「重劍」再至「無劍
」的一層進一層的境界,那不僅是武學中的至理了,還是人生的大道理。然而
也正因此,方是獨孤求敗真正的悲劇意味所在。
他達到了武學上的至高境界,但卻沒有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他的孤獨他
的苦,也便由此衍生,那份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想必糾纏至死,令他始終無法
開悟,神鵰不是知音,舉世沒有知音,沒有紅顏知己不是獨孤求敗最大的悲劇
,最大的悲劇在於,他在成功的同時,也失敗了。巨大的成功,同時就導致了
最大的失敗。
看楊過在神鵰指點下的練功方法,便可知道獨孤求敗的練功方法,獨孤求
敗未必沒有師從高人,但我猜想,他練功的方法應該說是屬於「天賦異稟」,
若說師從,則是師從「自然」。這方法的高明自不待言。單只山洪和潮水中練
劍兩折,便讓人心折不已。試想怒瀑飛濺,驚濤拍岸,以人力與自然之力對抗
,那種豪氣,實在不是常人能及。但這種方式,不唯以練劍招,同時也是練心
胸的。唯其胸懷天地,虛懷若谷,才能與天地生生之氣,合而為一,這在道家
修行中,彷彿「吞日月之精華」一般,獨孤求敗的胸襟,本也該是不是常人能
及的,但到了「求敗」這一步,就被限制住了,不能向更高的方向發展。而楊
過,算是突破了,但仍然沒有達到最高。只有不以勝敗為意,或說,以一個大
的「勝敗」來代替小的「勝敗」,方能達到最高境界。郭靖雖然武功上並沒有
達到至高境界,但偏偏是在為人上達到了。也因此,郭靖是永遠不會有「求敗
」的悲涼的。這是「小我」與「大我」的區分。
獨孤求敗,是局限於「小我」了。
世間流傳獨孤求敗的事跡極少,有,也只是偏於武功,按說,這樣的武功
絕世的人物,不該如此沉默和寂寞,然而竟然是真的,這中間的過程,也不好
妄猜,但獨孤求敗既非大俠,也非大惡,那是顯然的。
金庸並不欣賞參與江湖紛爭殺伐殺人如麻造成血雨腥風不斷的人物(古龍
會喜歡,而且會以此類人物引以為榮,比如經常提到一些人「一劍單挑什麼十
八寨」「一夜之間把什麼地方夷為平地」)。金庸的書中有一種「正氣」(這
是我至為欣賞的一點!)金庸欣賞的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其實,也是
江湖正義人士的「至高境界」,但獨孤求敗顯然是沒有達到。「非不能也,是
不為也。」有如此武功卻不能扶危濟困,行俠仗義於江湖,是至為可惜的一件
事。否則的話,也就不會「求敗」了,真正的對手,是他自己,在他沒有對手
的時候,他把自己當作了對手,但他卻無法突破小我的界限,這真的是一個很
大的悲劇。武學的至理和人生的至理,何者重要?我認為是後者。
人在江湖,求名,逐利,都是正常的,這是人性,無可厚非。但若為此而
殺伐爭戰,失卻原則和正義心,甚至不擇手段,那便是下流人物淪入邪派了。
所謂「名門正派」和「邪魔外道」的區分,但在這里了,但這區分也不是絕對
的,金庸也不是對「門派之爭」限製得很死的人,相反,金庸正在於「求和」
,胡漢之爭也罷,門戶之爭也罷,金庸總會以「心存正義」而消弭兩者之爭。
「正」在心,「邪」也在心,形式並非重要的東西。
獨孤求敗,非「俠」,非「邪」,若定要劃定范圍,他在「俠」與「邪」
之外,屬「散人」類。開始求名,後來是求自己的「開心」,可惜已「開心」
不得。他號稱「劍魔」,的確劍已入了魔道,他就是劍,他把自己化入了劍氣
之中,他原本所求的,便是「求敗」,而真到了「求敗」的地步,他便無所事
事了,在他眼裡,已經沒有了追求的目標,「問天下誰是英雄」的寂寞因此而
生,在他眼裡,已經沒有英雄,對手其實是最好的知己,但他沒有對手,也便
沉湎於寂寞不可自拔了。其實,由劍魔而至劍聖,也只一步而已。
❺ 金庸武俠孤獨求敗出現在哪部小說
神鵰俠侶,楊過那個雕就是獨孤求敗養的~
❻ 孤獨求敗是哪部書的主角
孤獨求敗
註明:金庸小說中沒有「孤獨求敗」這個人,是「獨孤求敗」。
【金庸小說中的「獨孤求敗」】
一個復姓獨孤的人,劍法高超,世上無人能敵,希望找到一個能打敗他的人,故名「求敗」 「獨孤求敗」是金庸小說里的一個人物。我在這兒說的不是這個人物,而是借這個人物的名字說一種感覺:孤獨。如果還需要加一個限制詞的話,可以叫巔峰孤獨。
金庸認為一個人當它的成就到了需要"求敗"的時候,就算是到了最高境界,而到了最高境界的人無疑是孤獨的,所以才有了這個名字.。
【網路頭銜「孤獨求敗」】
同時也是一個網路頭銜,每個用戶都會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積分、等級和頭銜。網路共有五套角色系列(公司白領, 魔法師, 科舉奪魁, 武將, 江湖奇俠),網路用戶在注冊時選擇一個最喜歡的角色,可以通過問答等操作不斷增加積分,同時等級和頭銜也會隨積分不斷晉升。 孤獨求敗是江湖奇俠系列的最高級別, 對應的等級是十八級, 對應的分數是400001以上。
【成語「孤獨求敗」】
孤獨求敗:形容已經到了最高境界,想找一個能如自己匹敵的人都很難!
❼ 金庸小說孤獨求敗是哪個時期的人
大家都錯了,金庸小說順序是,天龍八部,
笑傲江湖,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而射鵰英雄傳是宋朝,那獨孤求敗是在笑傲江湖出現的,所以應該在宋朝之前
❽ 金庸小說中孤獨求敗的綽號叫什麼
劍魔 他說,余縱橫江湖三十載,殺盡敵寇,敗盡英雄,天下更無敵手,無奈何乃隱居深谷,以雕為友,嗚呼,生平求一敵手而不可得,逝者如斯,而長劍空利,遁隱與此,不亦悲夫!
❾ 獨孤求敗是那部小說的主角
金庸武俠小說《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鹿鼎記》中的人物。
獨孤求敗這個人物,恐怕是金庸筆下最出名的未出場人物了,《神鵰俠侶》《笑傲江湖》《鹿鼎記》等都提到此人。這個人物的出名 之處,一來在於他那極富個性的名字(據某估計,多半是他成名後自己改的);二來是他那傳說中無敵於天下以致於求一敗而不可得的劍術,因此而造就出來 的兩位隔世傳人男主角----楊過和令狐沖。
❿ 獨孤求敗還是孤獨求敗
是獨孤求敗
獨孤求敗是金庸筆下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其劍術的造詣在金學眾多頂尖劍術高手中決不作第二人之想。雖然金老如此的吝惜筆墨,不肯多著了一絲的文筆在他的身上,但在《笑傲江湖》和《神鵰俠侶》中若隱若現間不經意而流露出的種種神來之筆還是令人不禁對其神思遐往:
一人一劍行走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得,英雄肅首,長劍空鳴,只好仰天長嘯葬寶劍,神鵰相伴渡餘生。已悟盡,劍中乾坤;只道是,寂寞無奈;樂往悲來,凄然傷懷。
到最後,求敗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磋!借用王維《終南別業》中的一語相贈: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