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現代名作家千字小說

現代名作家千字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17 13:28:09

現代小說作家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小說有哪些啊,謝謝了

雲天空,網路知名作者。最著名作品是《邪神傳說》《混也是一種生活》《近戰法師》。曾為起點中文網簽約作者,後為中文在線旗下17K文學網專職供稿作者。

Vivibear,寧波籍,現居地瑞典,青春暢銷書女作家,出版了《尋找前世之旅》《蘭陵繚亂》等12部小說。2009年初被指涉嫌抄襲203部網路小說、散文等文字作品和鹽澤兼人的祭文,為媒體曝光率較高的人物。 點擊VIVIbear詞條了解更多。 作品:《尋龍記》(1、2)《蘭陵繚亂》(1、2、3)《大唐公主招親記》《恨相逢之戰國之戀》《平安京之宋姬物語》《鐮倉琉璃姬外傳》《陰陽師物語》(已出版)《百鬼御伽》《尋找前世之旅》(上、下、續集)《尋找前世之流年轉》(1、2)《血族新娘》(《大唐盛世之飛鳥之戀》《北歐海盜之夢物語》《騎士幻想夜》(已出版。) 《第101次逃婚》(連載中) 《花神》(已出版)

滄海•鏡
作者作品
桃之妖妖 宮女太監來穿越 玩轉:1司2帝3殿下 吸血鬼殿下們,請小心 女王7宮16殿 貴族少爺們,請小心 網游之絕色美女進化論 逃之夭夭:一歲太子妃 玩轉王子學院 異世界之旅 殿下十二個 豪門暴君:我想嫁給有錢人 人魚之戀 一垛子的記憶 天竺葵盛開的時候 宮女太監來穿越 七尋記

郭妮
郭敬明
韓寒
安妮寶貝
寧財神
周國平
賈平凹
劉墉
余秋雨
蘇童

⑵ 現代著名小說作家的名字

校園小說《女生日記》、《男生日記》楊紅櫻阿姨寫的。

⑶ 現代小說的名作家、和經典作品。

栗本薰 ——豹頭王傳說,不詳細了,我很怕打字說。這是類似英雄史詩的架空小說。然後是京極夏彥的推理系列,比如魍魎之匣。川端康成的千鶴、雪國都很不錯

⑷ 求現代小說作家的代表作品名單!

1、1949-1966年的十七年,小說創作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基本特徵,強調反映社會本質和變革的趨向。長篇小說是這個時期最受讀者歡迎的形式,如柳青的《創業史》、杜鵬程的《保衛延安》、梁斌的《紅旗譜》、楊沫的《青春之歌》、羅廣斌和楊益言的《紅岩》、曲波的《林海雪原》、歐陽山的《三家巷》、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周立波的《山鄉巨變》、浩然的《艷陽天》、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等。

2、1949-1966年的十七年,創作的優秀短篇小說有李準的《不能走那條路》、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峻青的《黎明的河邊》、王願堅的《黨費》、茹志鵑的《百合花》、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等。

3、柳青的《創業史》是一部史詩性的作品,塑造了「新人」梁生寶等一批達到相當藝術水準的「典型人物」形象。

4、楊沫的《青春之歌》帶有「自敘傳」色彩,可以看作是一部知識分子的「革命成長史」。

5、姚雪垠的《李自成》既是歷史小說,又可稱為「革命歷史小說」。

6、文革結束後進入新時期,出現新的小說創作潮流,包括「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還有「尋根小說」以及「新寫實小說」。

7、王蒙以50年代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知名。80年代發表《風箏飄帶》、《春之聲》、《蝴蝶》等小說,多以共和國歷史的沉浮為題材,發掘人性的豐富性。他的有些作品追求意識流。

8、傷痕小說是文革後最早出現的揭露和控訴「四人幫」罪行、宣洩人民呼聲的小說類型,代表作有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葉辛的《蹉跎歲月》、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

9、反思小說是文革後繼「傷痕小說」之後出現的小說類型,作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和悲劇意味。如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高曉聲的《李大順造屋》、王蒙的《蝴蝶》、張賢亮的《靈與肉》等。

10、改革小說是出現在文革後的一種小說類型,主要是對80年代各個領域改革引起的社會震盪的直接反映,如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雲路的《新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

11、尋根小說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小說類型,特點是力圖用現代意識探尋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韓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鄭義的《老井》、王安憶的《小鮑庄》等。

12、新寫實小說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小說類型,注重對日常生活「原生態」的還原復寫,以所謂客觀化的冷漠筆法來敘述現實的困厄與無奈。這類創作以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一地雞毛》、方方的《風景》等為代表。

13、賈平凹自20世紀80年代起陸續發表有關陝西商州地區農民生活變遷的小說,如《雞窩窪人家》、《臘月·正月》等「商州系列」小說和長篇小說《浮躁》。1993年出版《廢都》,表現荒涼的「廢都」意識,引起極大爭議。

14、汪曾祺只寫短篇小說,代表作《受戒》、《大淖記事》等,繼承的是「京派作家」的風格。

15、王安憶有「尋根小說」《小鮑庄》。1986年以後,她發表了「三戀」(《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綉谷之戀》)小說。八九十年代之交,她的《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傷心太平洋》匯入這一時期的「家族敘述」小說潮流。90年代中期以後,她的《長恨歌》等作品引領了「老上海懷舊潮」。

16、張承志的小說有一種散文化傾向,其作品《旗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黑駿馬》、《北方的河》、《金牧場》等,都與蒙古族歷史、回族歷史和現實生活有關。

⑸ 【高分】請推薦現代作家小說幾部,讀過的進

張悅然的所有書:
《葵花走失在1890》
《櫻桃之遠》
《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
《紅鞋》
《十愛》
《水仙已乘鯉魚去》
《誓鳥》
《鯉》是她現在在做的主題書,已經出了7期,主題分別是孤獨,嫉妒,謊言,曖昧,最好的時光,因愛之名和逃避。

《葵花走失在1890》 是張悅然的第一本書,是一本小說集,記錄了她早期從14歲開始的作品,裡面大概有十幾篇的短篇,我最喜歡的是毀,我覺得這本書的整體感覺還是彌漫著一種青春的疼痛感.
《櫻桃之遠》 是她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講的是兩個小女孩之間的故事,杜宛宛和段小沫,兩個女孩天生有著心有靈犀的默契和關聯,兩個人之間的故事讀起來讓人覺得有微微心痛的感覺.
《是你來檢閱我的憂傷了嗎》 是一片圖文集,裡面只有三篇小說,大部分還是張悅然的圖片,裡面有《葵花走失在1890》里曾經登過的《毀》和《葵花走失在1890》,還有就是《紅鞋》.
《紅鞋》 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喜歡紅鞋子的女孩和一個殺手之間的故事,殺手殺死過女孩的母親,但是他卻對女孩有著近乎痴迷的情感,但是女孩似乎天生就是一個感情冷漠的人.整體的感覺很蒼涼.
《十愛》是一本小說集,裡面記錄了是個關於愛的故事,相比較《葵花走失在1890》 這本書要成熟許多,裡面少了很多的青春氣息,多了很多別的復雜的感情.這裡面的故事大都充滿了一種雖然絕望,但是還是會給人希望的感覺.是我很喜歡的書.我強烈推薦.
如果說《櫻桃之遠》是張悅然青春期的開端,那麼《水仙已乘鯉魚去》就是她青春期末尾的紀念,它講的是一個叫景的女孩的成長故事,裡面有很多張悅然自己的影子在裡面,雖然還有些稚嫩,但是我認為這種稚嫩的感覺給這篇小說加了分.並且這比她的第一篇長篇有了很大的進步.
《誓鳥》是張悅然告別80後青春小說家的開始,是一個關於記憶和夢想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有著很神秘的感覺,裡面的人物每個身上都有著很神奇的力量.每一章節的名稱都經過了深思,都很喜歡.這個也強烈推薦.
《鯉》是一本主題書,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我認為這本書比郭敬明的最小說要強很多,我覺得是值得看的.
(我打字要累死了.....我很喜歡張悅然,她的書我都讀過,也都有收藏....這是我讀後的感受...)

⑹ 中國近代,現代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張愛玲,原名張煐,筆名梁京,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就學於香港大學、聖約翰大學。代表作《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紅樓夢魘》、《金鎖記》、《小團圓》。

4、冰心,原名謝婉瑩,中國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閑情》、《我們把春天吵醒了》、《櫻花贊》。

5、余華,當代作家,他的作品多描述現實世界,描寫人性,暴力,世界的黑暗。代表作《活著》、《許三觀賣血記》,1998年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⑺ 著名作家的美文1000字越長越好快點

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
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開展,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總之,只好認為這是緣分。地壇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座落在那兒了,而自從我的祖母年輕時帶著我父親來到北京,就一直住在離它不遠的地方——五十多年間搬過幾次家,可搬來搬去總是在它周圍,而且是越搬離它越近了。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彷彿這古園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後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四百多年裡,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盪。
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備好了。那時,太陽循著亘古不變的路途正越來越大,也越紅。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正如我在一篇小說中所說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裡,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兩條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我在那篇小說中寫道:「沒處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樣,別人去上班我就搖了輪椅到這兒來。園子無人看管,上下班時間有些抄近路的人們從園中穿過,園子里活躍一陣,過後便沉寂下來。」
「園牆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麼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麼,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幹上留著一隻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悉悉碎碎片刻不息。」這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
除去幾座殿堂我無法進去,除去那座祭壇我不能上去而只能從各個角度張望它,地壇的每一棵樹下我都去過,差不多它的每一米草地上都有過我的車輪印。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天氣,什麼時間,我都在這園子里呆過。有時候呆一會兒就回家,有時候就呆到滿地上都亮起月光。記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裡了。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於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麼要出生。這樣想了好幾年,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後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麼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備考試的時候,忽然想起有一個長長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會不會覺得輕松一點?並且慶幸並且感激這樣的安排?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夠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所以,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里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牆旁,去默坐,去獃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麼,然後又都到哪兒去了;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風忽至,再有—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卧,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
————史鐵生《我與地壇》
碧雲寺的秋色
北京西山碧雲寺是一個大寺院,又是一個大林子。在那些大小不等的院子里,都有樹木或花草。那些樹木,種類繁多,其中不少還是活上了幾百歲的參天老乾。寺的附近,那些高地和山嶺上,樹木也相當繁密。
我是中秋節那天搬到寺里來的,在那些繁茂的樹叢中,還很少看到黃色的或紅色的葉子。
半個月過去了。寺里有些樹木漸漸開始在變換著顏色。石塔前的柿子樹,院子里那些攀著石橋和假山的爬山虎,好像先得秋意似的,葉子慢慢地黃的黃、赤的赤了。可是,綠色的統治基本上還沒有動搖。近日,情景突變。黃的、紅的、赤的顏色觸目都是。它來得是那麼神速,將我那模糊的季節感驚醒了。
不論這里那裡的爬山虎,都急速地換上新裝。它們大都由綠變黃,變紅,變丹,變赤……我們要找出整片的綠葉已經不很容易了。羅漢堂前院子里靠北牆有株纏繞著大槐樹的爬山虎,平日,我們沒有注意到它跟槐樹葉子的差別。幾天來,可大不同了。槐樹有一些葉子漸漸變黃,可全樹還是綠沉沉的。而爬山虎的無數葉子,卻由綠變黃,變赤,在樹幹上、樹枝上鮮明地顯出自己的艷麗。特別是在陽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紅的、淺紅的、金黃的、柑黃的葉子都閃著亮光,把大槐樹反襯得美麗可愛了。
釋迦牟尼佛殿前的兩株梧桐,彌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聳的白果樹,泉水院石橋邊的那株黑棗樹……它們全都披上黃袍了。中山紀念堂一株娑羅樹的大部分葉子鑲了黃邊,堂階下那株沿著老柏上升到高處的凌霄花樹的葉子也大都變成咖啡色的了。
自然,那些高聳的老柏和松樹還是比較保守的,盡管有很少的葉子已經變成了刀銹色,可是,它們身上那件墨綠袍子是不肯輕易褪下的。槐樹的葉子,也改變得不踴躍。但是,不管怎樣,現在,碧雲寺的景色卻成為多彩的了。多彩的秋林有它自己特別的情調和風格。夏日花園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古代的詩人,多喜歡把秋天看作悲傷的季節。過去許多「悲秋」的詩篇或詩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黃落」的景象的。其實,引起人們的傷感,並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從許多方面看,它倒是一個叫人感到愉快的時辰。所謂「春秋佳日」,決不是沒有根據的一句贊語。
在夏天,草木的葉子綠油油的,這固然象徵著生長、繁榮。但是,它到底不免單調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許多樹木的葉子變色了,柿紅的、朱紅的、金黃的、古銅色的、赭色的,還有那半黃半綠或半黃半赤的……五顏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個盛裝的姑娘。加以這時節天色是澄明的,氣候是清爽的。你想想,這豐富的秋色將喚起人們怎樣一種歡快的感情啊!
我們曉得古代詩人所以對秋風感喟,見黃葉傷情,是有一定的社會生活的原因的。詩人們或因為同情人民的苦難,或因為傷悼個人遭逢的不幸……那種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現象的感觸而發泄出來。即便如此,也並不是所有的詩人面對那些變了色的葉子都唉聲嘆氣。「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明白地頌揚紅葉的生機與美麗;「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詩人對於江南秋色分明艷羨不已。此外,如像「紅樹青山好放船」、「半江紅樹賣鱸魚」……這些美麗的詩句也都遠離「滿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那種飽含著哀傷的情調。大家知道,「現在」跟「過去」是對立的;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它們又有著一脈相聯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舊時代里的詩人,對於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們沒有權力判定,過去一切詩人對於紅葉和黃葉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取材於鍾敬文的同名散文)
編輯於 2011-12-22

熱點內容
女醫生的現代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14 21:05:56 瀏覽:996
靈植小說排行 發布:2025-07-14 21:00:54 瀏覽:482
歐美職場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4 21:00:41 瀏覽:572
推薦類似經影流年的小說 發布:2025-07-14 20:58:59 瀏覽:309
狐狸的春天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2025-07-14 20:56:37 瀏覽:5
現代言情完結小說經典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發布:2025-07-14 20:50:40 瀏覽:587
機甲逆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14 20:47:48 瀏覽:459
斗破蒼穹全本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14 20:47:07 瀏覽:975
小說推薦百度雲 發布:2025-07-14 20:35:27 瀏覽:849
女生小說免費下裁全本 發布:2025-07-14 20:25:15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