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現代人寫關於白居易的小說

現代人寫關於白居易的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7-19 06:01:29

A. 有關白居易的書

[1] 姜息元. 對《長恨歌》的修改意見——給白居易的退稿信[J]. 閱讀與寫作 , 1996,(09) [2] 韓剛. 在美與刺的和諧統一中勸君——《長恨歌》主題試探[J]. 唐都學刊 , 1990, (02) [3] 陳小玲. 哀艷之中,具有諷刺[J]. 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81, (01) [4] 張福清. 白居易《長恨歌》「殷勤」一詞解釋之我見[J]. 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2005,(S2) [5] 周嘯天. 一篇長恨有風情——談《長恨歌》[J]. 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1991, (01) [6] 饒龍隼, 錢葦. 一部值得推重的專題學術研究著作——讀《白居易〈長恨歌〉研究》[J]. 重慶教育學院學報 , 2006,(05) [7] 黃德仁. 《長恨歌》主題之我見[J]. 蘭州學刊 , 1989, (01) [8] 周煦良. 《長恨歌》的恨在哪裡?[J]. 晉陽學刊 , 1981, (06) [9] 華世欣. 一篇長恨有風情——讀《長恨歌》管見[J]. 固原師專學報 , 1981, (01) [10] 熊篤. 辨析毫芒 探驪得珠——評張中宇《白居易〈長恨歌〉研究》[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006,(01)

B. 白居易的作品

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②,水面出平雲腳底③.
幾處早鶯爭暖樹④,誰家新燕啄春泥⑤.
亂花漸欲迷人眼⑥,淺草才能沒馬蹄⑦.
最愛湖東行不足⑧,綠楊陰里白沙堤⑨.

憶江南
唐·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
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C. 有沒有寫白居易的文章

一生以44歲被貶江州司馬為界,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是兼濟天下時期,後期是獨善其身時期。白居易貞元二十六年(800)29歲時中進士,先後任秘書省校書郎、盩至尉、翰林學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寫了大量諷喻詩,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樂府》五十首,這些詩使權貴切齒、扼腕、變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親因患神經失常病死在長安,白居易按當時的規矩,回故鄉守孝三年,服孝結束後回到長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歲時,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殺,武元衡當場身死,裴度受了重傷。對如此大事,當時掌權的宦官集團和舊官僚集團居然保持鎮靜,不急於處理。白居易十分氣憤,便上疏力主嚴緝兇手,以肅法紀。可是那些掌權者非但不褒獎他熱心國事,反而說他是東宮官,搶在諫官之前議論朝政是一種僭越行為;還說他母親是看花時掉到井裡死的,他寫賞花的詩和關於井的詩,有傷孝道,這樣的人不配做左贊善大夫陪太子讀書,應驅逐出京。於是他被貶為江州司馬。實際上他得罪的原因還是那些諷喻詩。

貶官江州給白居易以沉重打擊,他說自己是 「面上滅除憂喜色,胸中消盡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長。三年後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憲宗暴死在長安,唐穆宗繼位,穆宗愛他的才華,把他召回了長安,先後做司門員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但當時朝中很亂,大臣間爭權奪利,明爭暗鬥;穆宗政治荒怠,不聽勸諫。於是他極力請求外放,穆宗長慶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滿後任蘇州刺史。晚年以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七十歲致仕。比起前期來,他消極多了,但他畢竟是一個曾經有所作為的、積極為民請命的詩人,此時的一些詩,仍然流露了他憂國憂民之心。他仍然勤於政事,作了不少好事, 如他曾經疏浚李泌所鑿的六井,解決人民的飲水問題;他在西湖上築了一道長堤,蓄水灌田,並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錢塘湖石記》,刻在石上,告訴人們如何蓄水泄水,認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時」, 就不會受旱災之苦了。這就是有名的「白堤」。

白居易的祖父白湟、父親白季庚及外祖父都是詩人,在這種家庭背景下,白居易讀書十分刻苦,終成詩人。但白居易和李白、杜甫一樣,也嗜酒成性。 張文潛在《苕溪魚隱叢話》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好喝酒,但由於家境貧困,不能經常喝美酒,與他喝酒的都是打柴、捉魚、耕田的鄉下人,地點也在樹林田野間,而白居易家釀美酒,每次喝酒時必有絲竹伴奏,僮妓侍奉。與他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流,如裴度、劉禹錫等。

他在67歲時,寫了一篇《醉吟先生傳》。這個醉吟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中說,有個叫醉吟先生的, 不知道姓名、籍貫、官職,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他的居處有個池塘、竹竿、喬木、台榭、舟橋等。他愛好喝酒、吟詩、彈琴,與酒徒、詩友、琴侶一起游樂。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城內外的寺廟、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遊過。

每當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來家,先拂酒壇,次開詩篋,後捧絲竹。於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詩,一面操琴。旁邊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楊柳枝》,真是不亦樂乎。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後才停止。白居易有時乘興到野外遊玩,車中放一琴一枕,車兩邊的竹竿懸兩只酒壺,抱琴引酌,興盡而返。

又據《窮幽記》記載,白居易家有池塘,可泛舟。他宴請賓客,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餘只空囊,裡面裝有美酒佳餚,隨船而行,要吃喝時,就拉起,吃喝完一隻再拉起一隻,直至吃喝完為止。

如此說來,與陶淵明的苦況,當然不同。

方勺《泊宅編》卷上說:白樂天多樂詩,二千八百首中,飲酒者八百首。這個數字不算小。

他喝酒時,有時是獨酌。如在蘇州當刺史時,因公務繁忙,用酒來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來解除九天辛勞的。他說:不要輕視一天的酒醉,這是為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沒有九天的疲勞,怎麼能治好州里的人民。如果沒有一天的酒醉,怎麼能娛樂的的身心。他是用酒來進行勞逸結合的。

更多的是同朋友合飲。他在《同李十一醉憶元九》一詩中說;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在《贈元稹》一詩中說:花下鞍馬游,雪中杯酒歡。在《與夢得沽酒閑飲且約後期》一詩中說;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在《問劉十九》一詩中說: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D. 有沒有什麼寫白居易的書啊

歷史文化名人-杜甫 白居易(中英文字幕)DVD 作者:本社 編著 出版社: 齊魯音像出版社白居易研究的反思與批判 作者:肖偉韜 編著 出版社: 甘肅人民美術白居易詩集導讀-國學大講堂 作者:朱金城 編著 出版社: 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莫礪鋒評說白居易 作者:莫礪鋒著 編著 出版社: 合肥九歌文化書社白居易 作者:本社 編著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白居易生存哲學本體研究 作者:本社 編著 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E.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後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實主義傳統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F. 白居易都有哪些作品

1、《龍昌寺荷池》

[唐]白居易

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

2、《齒落辭》

[唐]白居易

嗟嗟乎雙齒,自吾有之爾,俾爾嚼肉咀蔬,銜杯漱水;豐吾膚革,滋吾血髓;從幼逮老,勤亦至矣。幸有輔車,非無齗齶。胡然舍我,一旦雙落。齒雖無情,吾豈無情。老與齒別,齒隨涕零。我老日來,爾去不回。嗟嗟乎雙齒,孰謂而來哉,孰謂而去哉?齒不能言,請以意宣。為口中之物,忽乎六十餘年。昔君之壯也,血剛齒堅;今君之老矣,血衰齒寒。輔車齗齶,日削月朘。上參差而下卼臲,曾何足以少安。嘻,君其聽哉:女長辭...

3、《齊物二首》

[唐]白居易

青松高百尺,綠蕙低數寸。同生大塊間,長短各有分。長者不可退,短者不可進。若用此理推,窮通兩無悶。椿壽八千春,槿花不經宿。中間復何有,冉冉孤生竹。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時綠。雖謝椿有餘,猶勝槿不足。

4、《鸚鵡》

[唐]白居易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觜漸紅。常恐思歸先剪翅,每因餵食暫開籠。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應似朱門歌舞妓,深藏牢閉後房中。

5、《鳥》

[唐]白居易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6、《香爐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題東壁》

[唐]白居易

五架三間新草堂,石階桂柱竹編牆。南檐納日冬天暖,北戶迎風夏月涼。灑砌飛泉才有點,拂窗斜竹不成行。來春更葺東廂屋,紙閣蘆簾著孟光。

7、《食飽》

[唐]白居易

食飽拂枕卧,睡足起閑吟。淺酌一杯酒,緩彈數弄琴。既可暢情性,亦足傲光陰。誰知利名盡,無復長安心。

8、《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

[唐]白居易

奇果標南土,芳林對北堂。素華春漠漠,丹實夏煌煌。葉捧低垂戶,枝擎重壓牆。始因風弄色,漸與日爭光。夕訝條懸火,朝驚樹點妝。深於紅躑躅,大校白檳榔。星綴連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羅裁襯殼,白玉裹填瓤。早歲曾聞說,今朝始摘嘗。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潤勝蓮生水,鮮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顆,甘露舌頭漿。物少尤珍重,天高苦渺茫。已教生暑月,又使阻遐方。粹液靈難駐,妍姿嫩易傷。近南光景熱,向北道途長。...

8、《題籠鶴》

[唐]白居易

經旬不飲酒,逾月未聞歌。豈是風情少,其如塵事多。虎丘慚客問,娃館妒人過。莫笑籠中鶴,相看去幾何。

9、《題舊寫真圖》

[唐]白居易

我昔三十六,寫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豈比十年老,曾與眾苦並。一照舊圖畫,無復昔儀形。形影默相顧,如弟對老兄。況使他人見,能不昧平生。羲和鞭日走,不為我少停。形骸屬日月,老去何足驚。所恨凌煙閣,不得畫功名。

10、《題新居呈王尹,兼簡府中三掾》

[唐]白居易

弊宅須重葺,貧家乏羨財。橋憑川守造,樹倩府僚栽。朱板新猶濕,紅英暖漸開。仍期更攜酒,倚檻看花來。

11、《題州北路傍老柳樹》

[唐]白居易

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應攀折頻。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

12、《題崔使君新樓》

[唐]白居易

憂人何處可銷憂,碧瓮紅欄湓水頭。從此潯陽風月夜,崔公樓替庾公樓。

13、《題周家歌者》

[唐]白居易

清緊如敲玉,深圓似轉簧。一聲腸一斷,能有幾多腸。

14、《霓裳羽衣歌》

[唐]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憲皇,曾陪內宴宴昭陽。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舞時寒食春風天,玉鉤欄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羅綺,顧聽樂懸行復止。磬簫箏笛遞相攙,擊擫彈吹聲邐迤。散序六奏未動衣,陽台宿雲慵不飛。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飄然轉旋迴雪輕,嫣然縱送游龍驚。小垂手後柳無力,斜曳裾時雲欲生。煙蛾斂略不勝態,風袖低昂如有情。...

G. 白居易有寫小說嗎

那時候有人寫也不會出去說吧,畢竟作詩為上,估計歷史學家都不一定知道

H. 白居易的個人作品

題材集中是白居易諷喻詩的藝術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選擇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個主題,「一吟悲一事」,主題非常明確。為使主題更明確傳達給讀者,或詩題下加小序點明主題,或「卒章顯其志」突出主題。其次,白詩的藝術特色還表現在刻畫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徵,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但白詩的詩意並不淺顯,他常以淺白之句寄託諷喻之意,取得怵目驚心的藝術效果。《輕肥》一詩描寫了內臣、大夫、將軍們赴會的氣概和席上酒食的豐盛,結句卻寫道:「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這是一幅多麼慘烈的情景。
閑適詩和諷喻詩是白居易特別看重的兩類詩作,二者都具有尚實、尚俗、務盡的特點,但在內容和情調上卻很不相同。諷喻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緊相關聯,多寫得意激氣烈;閑適詩則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與元九書》),從而表現出淡泊平和、閑逸悠然的情調。
白居易的閑適詩在後代有很大影響,其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都曾屢屢為人稱道,但相比之下,這些詩中所表現的那種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以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因與後世文人的心理較為吻合,所以影響更為深遠。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來飲酒七首》其七)、「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對酒五首》其二)的詩句,而「後之使蝸角事悉稽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號論,「醉翁、迂叟、東坡之名,皆出於白樂天詩雲」(龔頤正《芥隱筆記》)。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蘇文忠公不輕許可,獨敬愛樂天,屢形詩篇。蓋其文章皆主辭達,而忠厚好施,剛直盡言,與人有情,於物無著,大略相似。謫居黃州,始號東坡,其原必起於樂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詩話》)凡此種種,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詩的影響軌跡。 白居易的思想,綜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孟子說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他終生遵循的信條。其「兼濟」之志,以儒家仁政為主,也包括黃老之說、管蕭之術和申韓之法;其「獨善」之心,則吸取了老莊的知足、齊物、逍遙觀念和佛家的「解脫」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貶江州司馬為界。白居易不僅留下近三千首詩,還提出一整套詩歌理論。他把詩比作果樹,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的觀點,他認為「情」是詩歌的根本條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與元九書》),而情感的產生又是有感於事而系於時政。因此,詩歌創作不能離開現實,必須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件,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況。他繼承了《詩經》以來的比興美刺傳統,重視詩歌的現實內容和社會作用。強調詩歌揭露、批評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詩歌表現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則。《與元九書》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現實主義創作原則。
他的這種詩歌理論對於促使詩人正視現實,關心民生疾苦,是有進步意義的。對大歷(766~779)以來逐漸偏重形式的詩風,亦有針砭作用。但過分強調詩歌創作服從於現實政治的需要,則勢必束縛詩歌的藝術創造和風格的多樣化。 創作主張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作品風格 語言優美、通俗、音調和諧,形象鮮明、政治諷喻。 舊唐書 臣觀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荄。非徒謠頌之片言,盤盂之小說。就文觀行,居易為優。放心於自得之場,置器於必安之地。優游卒歲,不亦賢乎!
贊曰:文章新體,建安、永明。沈、謝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長有莖英。不習孫吳,焉知用兵? 新唐書 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而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嗚呼!居易其賢哉! 唐才子傳 公詩以六義為主,不賞艱難。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嫗讀之,問解則錄。後人評白詩「如山東父老課農桑,言言皆實」者也。雞林國行賈售於其國相,率篇百金,偽者即能辨之。與元稹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與劉賓客齊名,曰「劉白」雲。公好神仙,自製飛雲履,焚香振足,如撥煙霧,冉冉生雲。初來九江,居廬阜峰下,作草堂,燒丹。今尚存。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實,為《六帖》,及述作詩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針集》三卷,並行於世。 唐代 唐宣宗有吊白居易詩:「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此詩可作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五代及宋 新、舊唐書對於白居易的評價亦有不同。舊唐書對於白居易的文學成就給予高度的肯定:「昔建安才子,始定霸於曹、劉;永明辭宗,先讓功於沈、謝。元和主盟,微之、樂天而已。臣觀元之制策,白之奏議,極文章之壺奧,盡治亂之根荄。非徒謠頌之片言,盤盂之小說。就文觀行,居易為優,放心於自得之場,置器於必安之地,優游卒歲,不亦賢乎。」新唐書描述白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又說:「居易在元和、長慶時,與元稹俱有名,最長於詩,它文未能稱是也。」然而新唐書對白居易的人品則給予極高的肯定:「觀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而稹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鳴呼,居易其賢哉!」這種評價的變遷可能與宋代古文運動的興起有密切的關系。
蘇軾對白居易的評價也有不一致處。蘇軾曾提出「元輕白俗」的說法,對元白的詩風頗有微詞。然而後來卻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復來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覺出處老少粗似樂天,雖才名相遠,而安分寡求亦庶幾焉。」蘇軾對白居易的詩作,也有「白公晚年詩極高妙。」的評語。 遼金元三代 元好問:「並州未是風流域,五百年中一樂天。」在《論詩三十首》「一語天然萬古新」句下,元好問自註:「陶淵明,晉之白樂天。」 明清 袁宗道以「白蘇齋」為齋名,並有《詠懷效白》的詩作
清代主張性靈說的袁枚亦給予白居易極高的評價。
清乾隆皇帝敕編的《唐宋詩醇》對白居易的詩文與為人均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白居易「實具經世之才」,並認為官員應以白居易的詩「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作為座右銘。 近現代 胡適贊揚以白居易與元稹為領袖的文學革新運動,認為可以達到以詩歌造成輿論,而有助於改善政治。因為陳獨秀與胡適提倡新文學運動,在提倡白話、不避俗字俗語的風氣下,白居易的詩歌因而很受推崇。包括陳寅恪、劉大傑、錢基博等,都給予白居易極高的評價。然而錢鍾書對白居易的評價則不高。 素口蠻腰,蓄妓玩樂,始自東晉,唐代比較普遍。為了滌除人生煩惱,白居易以妓樂詩酒放縱自娛。從他的詩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幾個,最出名的是小蠻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詩·事感》中記載:「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白居易六十多歲時,他得了風疾,半身麻痹,於是他賣掉那匹好馬並讓樊素離開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馬反顧而鳴,不忍離去。樊素也傷感落淚說:「主人乘此駱五年,銜撅之下,不驚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櫛之間,無違無失。今素貌雖陋,未至衰摧。駱力猶壯,又無 。即駱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雙去,有去無回。故素將去,其辭也苦;駱將去,其鳴也哀。此人之情也,馬之情也,豈主君獨無情哉?」
但在白居易70歲時,樊素和小蠻還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寫道:「兩枝楊柳小樓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歸歸去後,世間應不要春風。五年三月今朝盡,客散筵空掩獨扉;病與樂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時歸。」 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集賢校理,參與整理國家藏書。後擢翰林學士。元和十年(815)貶為江州司馬。文宗即位,遷刑部尚書。武宗時以刑部尚書致仕。晚年退居洛陽香山,自號香山居士,他對現實主義詩歌的發展 有卓著的貢獻。在整理集賢院藏書時,使他有機會接觸大量的藏書,對他的文學創作有很大的影響。私家藏書頗富,建有藏書樓,名「池北書庫」。他曾作《池上篇》,言其「罷刑部侍郎時,有栗千斗,書一車」。著有《白氏長慶集》等。他曾以自己藏書為基礎,編撰了一部詞語佳句類書《白氏經史事類六帖》(又名《白氏六帖》),分為1 367門。宋代黃鑒著《楊文公談苑》記載:「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數千,各題門目,作七層架,列置齋中。命諸生採集其事類,投瓶中。倒取之,抄錄成書。」可見《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資料時,就開始以類匯集。另編有《元白因繼集》、《劉白唱和集》、《洛下游賞宴集》(又名《洛中集》)等。

I. 研究《白居易》的作品有哪些

白居易和杜甫、李白一樣,是被本世紀學界研究得最為深透的三大唐代作家之一。在本世紀上半葉,學界就已經對白居易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如生平研究方面,產生了郭虛中的《白居易評傳》和岑仲勉的《白集醉吟先生墓誌銘存疑》等或對白居易一生行事進行評述、或對白居易生平疑點進行考辨的著作。思想研究方面主要有張汝釗的《白居易詩中的佛學思想》。詩歌研究方面成果更多,有總論白居易詩歌的,如佘賢勛的《白香山詩研究》、李爾康的《白居易詩研究》等;也有研究白居易詩歌題材的,如李蘊華的《白居易的婦女文學》、李國標的《白居易和他的諷諭詩》等。陳寅恪的《元白詩箋證稿》雖然出版於1950年下半年,實際上他從四十年代後期就已經開始對白居易詩歌進行考論結合的綜合研究,並在1948年發表了《長恨歌箋證》、《白香山新樂府箋證》,在學界產生了較大的反響。白集整理方面,本世紀上半葉學界所取得的成績同樣很大,其中岑仲勉著作尤豐,他先後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上發表關於白居易集版本、詩文考證的文章達六篇之多,提出並解決了一些前人未曾注意或解決的問題。
更多作品:http://www.xiexingcun.com/Philology/21/061.htm

J. 白居易寫過小說嗎

白居易沒有寫過小說.但有2部小說和白居易有關系:
一是《長恨歌傳》,作者陳鴻,是白居易的好朋友,《長恨歌傳》和白居易的《長恨歌》詩一樣也是寫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的.
另一部是<會真記>,作者是白居易的好朋友,就是寫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那位詩人元稹,這部小說後被改編,就是<西廂記>

熱點內容
校園言情小說帥哥封面圖 發布:2025-07-08 21:27:12 瀏覽:757
一劍無敵秦川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8 21:26:22 瀏覽:194
好看的老少戀小說 發布:2025-07-08 21:24:09 瀏覽:313
閱讀雙世寵妃小說 發布:2025-07-08 21:17:50 瀏覽:461
小說有聲閱讀 發布:2025-07-08 21:09:26 瀏覽:824
甲午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8 21:04:18 瀏覽:294
斗破bl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08 20:57:50 瀏覽:317
英語看什麼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8 20:57:47 瀏覽:927
心毒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08 20:56:16 瀏覽:148
懶漢聽書是嗎 發布:2025-07-08 20:55:27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