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現代派小說名詞解釋答案

現代派小說名詞解釋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7-19 09:21:20

『壹』 什麼是後現代派小說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現代派稱為「後現代派」或「後現代主義」。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慘重,歐洲許多城市成為廢墟,歐美各國經濟上很不景氣。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矛盾重重,人們看不到光明,看不到出路,感到四周一片黑暗,前途渺茫,因而情緒低落,產生悲觀絕望思想。在這樣的情況下,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在社會上泛濫,文壇上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新的現代派文學流派。這些流派被稱為「後現代派」。

「後現代派」在法國有以薩特、加繆為代表的存在主義文學;以尤奈斯庫和貝克特為代表的荒誕派戲劇,以阿蘭.羅布—格里耶為代表的新小說派。這些派別在全世界都產生了影響。在美國,「後現代派」勢力強大,派別繁多。不但有荒誕派戲劇;還有荒誕派小說。此外還有黑色幽默小說、垮掉的一代、存在主義小說、新小說、新「新小說」、超級小說、抽象小說、超現實主義小說等。黑色幽默小說在美國流行最廣,影響最大。

「後現代派」作家一般都受存在主義哲學的影響,思想消極頹廢。存在主義哲學屬主觀唯心主義范疇,認為只有自我感覺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這種哲學以自我為中心,把個人看得高於一切。對社會和群眾,採取輕視和否定態度,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活在世界上與別人不能互相了解,只能互相憎根。人們最大的恐懼是對死亡的恐懼。人的存在就是等待死亡。象貝克特的劇本《啊,美好的月子!》就是宣揚人雖活著卻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戲劇開幕時,一個老婦人在台上,她的半截身體已經理入黃土之中。但她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仍然按照每天的習慣梳頭、洗臉、刷牙,嘴裡還在贊美:「啊,美好的日子!」美國的黑色幽默小說在揭露現實社會中的種種黑暗現象的同時,又表現了作者對肆無忌憚的惡勢力感到無能為力的消極情緒。他們憤怒、痛苦、絕望,用笑來掩蓋淚,用喜劇形式表現悲劇。他們感到的大難臨頭、前途渺茫的思想,是與存在主義哲學有聯系的。

「後現代派」在藝術技巧方面,繼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現代派的象徵、意識流、夢幻等手法,並且有了新的發展。例如荒誕派戲劇就運用了新的舞台表現手法:破碎的舞台形象、漫畫式的誇張手法、重視道具作用等等。新小說派在技巧方面也不斷標游立異。例如英國約翰遜寫的小說《不幸者》,作品分成一個一個部分,不裝訂,放在盒子里,除第—部和最後部分外,其他部分可以顛倒,讀者可以隨便排列次序。有的新小說完全是文字游戲。

『貳』 中國當代文學名詞解釋 1、今天派2、古典加民歌3、現代派小說4、新歷史小說

今天派:(格非先生的定義)直接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影響而產生的中國現代派小說。在新時期經歷了以下三個發展階段:
一、「偽現代派」時期(1979-1981)
早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意識流、象徵主義)的影響,中國文學曾出現過以「新感覺派小說」和「現代派詩歌」為代表的、在文學形式和寫作技巧方面進行探索的實驗作品。
80年代前期的探索性作品,雖然在形式上開始打破傳統的敘事方式和結構方式,以主觀的心理意識流程來安排敘事時空,但是,從總體上看,它們並沒有觸及到中國作家深層的審美觀念、創作觀念和創作模式。所謂「現代主義」只是運用了象徵、變形、意識流等現代主義藝術手法和技巧,其作品整體上仍是充滿社會責任感和批判精神的「社會寫實文學」,其目的是為了表達作家對各種社會問題的認知與意見,即對主觀意識的描寫是為反映客觀現實服務的,作品的主題是對社會現實問題的憂慮,而不是西方現代派所表現的對「個體生命」的憂慮,因此他們的創作事實上仍舊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延續。正因為此,他們的創作被人們稱為 「東方意識流」或「心理現實主義」,也有人稱其為「偽現代派」。

二、先鋒小說的繁榮期:(1985-1988)
隨著西方現代主義思潮越來越多地被翻譯和介紹進中國,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如心理分析小說,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新小說,以及理論界的形式主義、敘述學、結構主義、存在主義等等在80年代中期成為人們所關注與爭論的熱點,西方現代文學觀念也開始深入人心。在西方現代主義思潮的刺激下,中國的先鋒小說創作在1985年後呈現出一種「井噴」的態勢

三、沉寂期(1989至今)
90年代初,由於先鋒作家們的作品過於強調形式而忽視內容,在讀者中逐漸失去市場,先鋒作家們因此紛紛降低了探索的力度,作品的敘述風格採取了一種更能為一般讀者接受的方式,有的甚至和商業文化結合,作品轉型到小說的其他領域。

新歷史小說是一種產生於90年代,以新歷史主義為其主要歷史觀的文學形式。在文學創作上,新歷史主義反對文學的純形式分析,強調不能孤立地看待歷史和文學史,不能將一個時代的文學與其政治、經濟、歷史截然分開,而應將文學與非文學加以「綜合研究」,力圖達到「文化政治歷史詩學」的「重寫文學史」目的。相應的,新歷史小說擯棄了革命歷史小說的二元對立模式,注重歷史反思,發掘人性,努力將歷史的真實凸現出來;同時,挖掘傳統歷史文化對現時的影響,整合積極精神因素,塑造民族意識,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相比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 「革命歷史小說」 和九十年代的正 「歷史小說」 , 新歷史小說在寫作手法上 表現出了與前二者迥然不同的特點, 它的抒寫是反傳統的, 表現在: 民間視角、個人體驗的強調; 邊緣人物、非史資料的撰寫; 敘述空缺和再現原則的瓦解。 同時, 它滲透文中的歷史表現出了虛無、 非理性的特點。

西方現代文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各種反傳統的文學流派統稱。在思想和內容上有強烈的主觀性,傾向於悲觀、虛無的思想,喜歡變現異化的主題。哲理意味濃重,通常以象徵、暗示、寓言式的手段表現。有意追求陌生化或間離化的效果,人物形象普遍為非英雄化、反英雄化,以意識流手段及夢幻的色彩用似是而非的手法來表現其主題。
中國式現代派小說是指1985年前後中國文壇出現的以誇張變形等西方現代派小說手法來關注現代個體人的生活狀況,展示現代人失落、惶惑和生存荒誕感的小說。

古典加民歌……對不起,我不知道

『叄』 名詞解釋:現代派

現代派又稱先鋒派,是西方現當代文學中的重要流 派。它不是一個單一的流派,而是許多反對傳統文學的 流派的總稱。 現代派文學最早出現的派別是象徵主義。它的先驅 是法國的波德萊爾(1821 1867)。他的代表作「惡之花》 堪稱象徵主義的奠基之作。

『肆』 名詞解釋:反思文學 改革文學 先鋒小說 新寫實小說 現代派文學 朦朧詩

對不起 我找了 但是找不到!
抱歉!

反思"一詞,據說首次出現於英國哲學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將"心靈內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而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這個詞卻具有特定的意義,即對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歷史事實進行思考,從而在意識形態、國民性等方面挖掘現實問題的根源,同時,在歷史和自然的大的環境背景中展開對"人"的價值的思索。可以說,"反思文學"是"傷痕文學"的深化,兩者間的區別主要在於:哲學思考的介入。
綜觀"反思文學"的創作,主要焦點在於對"人"的反思上。這種對"人"的"反思"有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
它首先是主要針對政治層面的,關於建國後的歷史問題尤其是對農村問題的反思成為作家創作的一個重點。其中張一弓創作的中篇小說《犯人李銅鍾的故事》以一個為了群眾生命而不惜觸犯黨紀國法的大隊支書的形象,樹立了新時期第一個成熟而完整的悲劇英雄形象。而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則以看似幽默的筆法,揭示了中國農民自身的性格弱點,指出這些"民族劣根性"在建國後的左傾災難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記憶》則以某地宣傳部長秦慕平對曾經被自己錯判為"現行反革命"的少女方麗茹的懺悔,反省了一個時期內不正常的"現代迷信"及自己在這種現代迷信中所扮演的可悲角色。
以上作品對文革中種種事件表現的深刻程度顯然遠遠超過"傷痕小說",但它仍局限於將人僅僅放在政治層面思考。這種情況隨著"反思文學"的深入出現了變化,很多作家不久就開始轉到對"人本身",如"人性"、"人的價值"、"人的生命力量"等更深刻的問題的思考上。
這些作品或張揚被左傾思潮壓制多年的"人道主義",甚至歌頌某種"永恆的、超階級的人性",如表現"同情"的《離離原上草》、表現"母子親情"的《女俘》、表現"友情"的《駝鈴》和表現"愛情"的《如意》等;或探討"愛情婚姻"方面的社會問題,如《愛,是不能忘記的》、《春天的童話》、《我們這個年紀的夢》等;或謳歌人的生命力量,如《北方的河》、《迷人的海》等;或思考生存價值,如"知青小說"中對往日做寫實性卻富於詩意的回憶與描述、"右派小說"中立足政治歷史之上對自己的心理歷程的解剖。

『伍』 名詞解釋或簡答:現代派小說

現代派文學是19世紀80年代出現的、20世紀20年代至70年代在歐美繁榮的、遍及全球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它包括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荒誕派戲劇、魔幻現實主義等流派。《變形記》《牆上的斑點》《等待戈多》《百年孤獨》
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陸』 求助:現代文學名詞解釋

1.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2.代表詩人 九葉派主要代表詩人有穆旦、辛笛等。
3.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
4. 中國詩歌會諸詩人的詩歌,都以其思想上藝術上新的拓展,顯示了左翼文藝的實績,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5.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重要的現實主義詩歌流派,因胡風主編《七月》得名。
6.初期具有「現代質」的海派小說是新文學的世俗化和商業化,過渡的描寫都市,首次提出「都市男女」的主題,重視小說形式的創新。新感覺派是20世紀30年代產生於上海文壇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有劉吶鷗、施蟄存、穆時英、葉靈風等。穆時英被成為是新感覺派的聖手,海派的大將。新感覺派內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誰哈的生活百態,著重病態生活的描寫、畸形的兩性關系及心理等;極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覺、印象,把人物的主觀感覺投射到對象中去;對人物的意識和潛意識進行精神分析,著力表現二重人格,並追求小說形式技巧的花樣翻新。代表作有穆時英《夜總會里的五個》《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覺派開拓了文學表現的內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頹廢、悲觀傾向。

『柒』 外國文學復習題答案 名詞解釋

累到我吐血!
1.希臘悲劇一般採用「三聯劇」的形式,相當於今天的「三部曲」。3個劇本是相對獨立的,在情節、人物上又是連貫的。悲劇全部為詩體。2.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歐里店得斯3.是一種極富想像力的文學表現形式,所以他一起天馬行空的文筆著稱,可以很黑暗,也可以很光明。可以很屈辱,也可以很榮耀。可以很邪惡,也可以很正義4.神來之曲,由神靈的幫助而譜寫的歌曲,形容曲調旋律非常優美。5.騎士文學就是一切關於騎士的文學作品,大致包括騎士抒情詩、騎士傳奇、騎士小說及後來的反騎士小說。6.莎士比亞化是馬克思提出的莎士比亞戲劇創造中的現實主義美學原則。
「莎士比亞化」作為現實主義藝術的基本特徵和創作規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馬克思、恩格斯運用科學世界觀對莎士比亞創作經驗和創作特點的概括和總結,是馬克思、恩格斯針對戲劇創作中存在的「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的缺點而提出的創作原則。7.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給拉薩爾的信中提出的。恩格斯指出封建社會解體時期貴族與貴族斗爭的後面,存在著農民和市民的活動,以及由這個活動構成的平民社會五光十色的背景一一他稱之為「福斯塔夫式的背景」,並把描寫這個背景看作是作品「莎士比亞化」的重要的內容之一。8.古典主義是17世紀歐洲的主要文學思潮。它形成和繁榮於法國,隨後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 古典主義文學思潮是新興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在政治上妥協的產物。9.啟蒙文學是指盛行於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學。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啟蒙文學」並不是如浪漫主義文學或自然主義文學一樣的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流派,而是席捲整個歐洲的啟蒙思想在文學上的延伸和體現。啟蒙文學並沒有獨立的綱領,在文學史上對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爭議,但通常認為奧古斯都時期的英國文學、大革命之前的法國文學以及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都可以算作啟蒙文學范疇。10所謂「席勒式」主要是指在作品中缺少現實生活的真實性,只追求抽象的時代精神,以致人物變成了這種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11.浮士德精神源自於德國著名作家的歌劇《浮士德》。浮士德精神首先是一種篤於實踐的入世精神。另外,「浮士德精神」還是一種不甘墮落、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12.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13.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14.自然主義文學作為西方文學的一個流派產生於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傳至歐美和世界各國。自然主義文學是西方現實主義文學發展到極致蛻變的產物,也是生物學、遺傳學等科學理論影響文學創作的結果。自然主義思潮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成就基本只局限於文學領域15.是於19世紀後期出現在英國藝術和文學領域中的一場組織鬆散的運動。通常,人們認為唯美主義和彼時發生在法國的象徵主義或頹廢主義運動同屬一脈,是這場國際性文藝運動在英國的分支16.法國文學史上的一種流派和文學思潮。出現於1886年。年輕詩人讓·莫雷亞斯在《費加羅》報上發表了一篇文學宣言,主張用「象徵主義者」來稱呼當時的前衛詩人。這份宣言標志象徵主義流派的誕生。17.「多餘人」是19世紀俄國文學中所描繪的貴族知識分子的一種典型。他們的特點是出身貴族,生活在優裕的環境中,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雖有高尚的理想,卻遠離人民;雖不滿現實,卻缺少行動,他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只能在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費自己的才華。他們既不願站在政府的一邊,與上流社會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對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他們很是心儀西方的自由思想,他們也很不滿俄國的現狀,又無能為力改變這種現狀,然而他們又是大貴族和權勢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與底層人民相結合以改變俄國的現狀。18「懺悔貴族」是托爾斯泰創作中的人物形象系列。他們出身貴族,有才學,有理想,正直善良。由於上流社會的腐敗,使他們墮落成自私自利者。但他們通過接觸社會,認識到了沙皇專制制度的腐敗落後及不合理性,從地主階級立場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19在托爾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對現實的無情批判以外,還熱切宣揚悔罪、拯救靈魂、禁慾主義、「勿以暴力抗惡」、「道德自我完善」等觀點,宣揚一種屬於托爾斯泰自己的宗教「博愛」思想,人們稱之為「托爾斯泰主義」。 托爾斯泰主義: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惡,博愛。20.1841年,巴爾扎克制定了一個宏偉的創作計劃,決定寫137部小說,分風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總名字叫《人間喜劇》,全面反映19世紀法國的社會生活,寫出一部法國的社會風俗史。到巴爾扎克逝世時,《人間喜劇》已完成了91部小說。這些小說中最有名的就是《歐也妮·葛朗台》(Eugénie Grandet, 1833) 和《高老頭》(Le Père Goriot, 1835)。21."拜倫式英雄"是指十九世紀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作品中的一類人物形象。他們高傲倔強,既不滿現實,要求奮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時又顯得憂郁、孤獨、悲觀,脫離群眾,我行我素,始終找不到正確的出路。22.冰山原理」是現代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創作方法和藝術風格。他認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寫作只需表現「水面上」的部分,而讓讀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因此,海明威的小說情節中心極為突出,毫無枝蔓;敘事客觀,不加任何解釋和議論;修辭質朴,一般不用富麗的比喻和形容詞;多用簡短而潛台詞豐富的人物對話。使作品呈現出一種含蓄、凝練的風格。在西方文學中獨樹一幟。23.意識流」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應用的寫作技巧。是現代派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20世紀初興起於西方的以與傳統的寫實方法不同的創作方法寫成的小說24.荒誕派戲劇現代戲劇流派之一。荒誕(absurd)一詞,由拉丁文的sars(耳聾)演變而來,在哲學上指個人與其生存環境脫節。「荒誕派戲劇」這一名詞,最早見於英國戲劇評論家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誕派戲劇》一書,它是作者對20世紀50年代在歐洲出現的S.貝克特、E.尤內斯庫、A.阿達莫夫、J.熱內、H.品特這類劇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誕派戲劇的哲學基礎是存在主義,否認人類存在的意義,認為人與人根本無法溝通,世界對人類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們對人類社會失去了信心,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25.存在主義文學是二十世紀流行於歐美的一種文藝思潮流派,它是存在主義哲學在文學上的反映。存在主義作為一個文學流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主要表現在戰後的法國文學中,從四十年代後期到五十年代,達到了高潮。存在主義文學史現代派文學中聲勢最大、風靡全球的一種文學潮流。

熱點內容
起點同人好看小說 發布:2025-07-08 04:20:13 瀏覽:699
等風熱吻你小說37章免費 發布:2025-07-08 04:14:13 瀏覽:436
免費抗日小說兵魂 發布:2025-07-08 04:13:25 瀏覽:42
有什麼好看的收鬼小說 發布:2025-07-08 04:06:55 瀏覽:572
很騷的小說推薦女 發布:2025-07-08 04:04:46 瀏覽:840
言情完結小說官方網站 發布:2025-07-08 04:00:58 瀏覽:536
戰國小說排行榜完本 發布:2025-07-08 03:56:25 瀏覽:80
小說甜文校園校霸 發布:2025-07-08 03:46:38 瀏覽:795
言妍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7-08 03:35:25 瀏覽:171
完結特種兵小說排行榜前10名 發布:2025-07-08 03:05:49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