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張愛玲的都市人生小說全集

張愛玲的都市人生小說全集

發布時間: 2021-08-04 19:48:14

1. 張愛玲都有什麼小說

1、張愛玲作品:半生緣(十八春)
《十八春》寫了三十年代上海的一個悲慘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顧曼楨家境貧寒,自幼喪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養活。曼楨畢業後在一家公司工作,與來自南京的許世鈞相愛,世鈞深深同情曼楨的處境,決定與之結婚。曼璐終於也嫁人了,姐夫祝鴻才是個暴發戶,當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厭棄之心,曼璐為了栓住祝生出一條殘計……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張愛玲的筆下一晃就過去了,曼楨和世鈞又在上海相遇,而歲月變遷綠樹早已成蔭......

2、張愛玲作品:怨女
張愛玲這部作品被譽為「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麻油西施」銀娣嫁了個軟骨病的富家子,忍受著妯娌的冷嘲熱諷,哥嫂的阿諛奉承,等到丈夫死了兒子大了,她終於拿起「主宰」這把劍,卻日復一日地麻木和肆意著。女主人公的變態心理,被張愛玲描繪得入木三分,蒼涼無比。

3、張愛玲:傾城之戀(1943年作品)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的成名作與代表作。白流蘇和范柳原這一對現實庸俗的男女,在戰爭的兵荒馬亂之中被命運擲骰子般地擲到了一起,於「一剎那」體會到了「一對平凡的夫妻」之間的「一點真心」……本書還收錄了張愛玲1943年創作的中短篇小說。

4、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1944作品)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因為《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話成了膾炙人口的名言……本書收錄了張愛玲1944年的中短篇小說作品。

5、張愛玲:留情(1945年以後作品摘選)
本書收錄了張愛玲1945年以後創作的中短篇小說。

6、張愛玲作品:紅樓夢魘(文學評論)
張愛玲形容自己考據《紅樓夢》「是一種瘋狂的情形,故得句「十年一覺迷考據,贏得紅樓夢魘名」。

7、張愛玲:情場如戰場(劇作)
本書收錄了張愛玲劇作《情場如戰場》、《小兒女》、《魂歸離恨天》等三種及小說增補。

文學史上的異數:曠世才女張愛玲
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只有在她那裡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別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即便是有點悲劇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緻卻除此之外別無第二人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張愛玲的才情在於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讓你自己感覺到!她告訴你,但是她不炫耀! 張愛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傳奇》其實用傳奇來形容張愛玲的一生是最恰當不過了。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最後的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一度又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裡,母親不久就又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爭,只得去讀香港大學,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只得回到上海來。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最後只得遠走它鄉!

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於將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眾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標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著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內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一時無二,然而幾十年後,她在美國又深居淺出,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說:「只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現代女作家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情感著稱者,但是能將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入有保持超脫的,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張愛玲既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金鎖記》《秧歌》等令行家擊節稱賞,《十八春》則能讓讀者大眾如醉如痴,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二;她受的是西洋學堂的教育,但她卻鍾情於中國小說藝術,在創作中自覺師承《紅樓夢》、《金瓶梅》的傳統,新文學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關於張愛玲的三輪熱潮: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港台文化初入內地,張愛玲是和沈從文一起被發現的「出土文物」。

1995年,張愛玲在美國去世,文壇開始回顧和討論她的作品和人生,張的書熱賣。

21世紀初,張愛玲以小資鼻祖的身份再次成為熱門詞彙。

2. 張愛玲《都市的人生》的txt全集下載地址

張愛玲《都市的人生》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到底是上海人(代序)
一年前回上海來,對於久違了的上海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白與胖。在香港,廣東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還要黑,馬來人還要瘦。看慣了他們,上海人顯得個個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廣告。
第二個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眾文學可以用膾炙人口的公共汽車站牌「如要停車,乃可在此」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時常由心裡驚嘆出來:「到底是上海人!」我去買肥皂,聽見一個小學徒向他的同伴解釋:「喏,就是『張勛』的『勛』,『功勛』的『勛』,不是「薰風』的『薰』。」《新聞報》上登過一家百貨公司的開幕廣告,用駢散並行的陽湖派體裁寫出切實動人的文字,關於選擇禮品不當的危險,結論是:「友情所系,詎不大哉!」似乎是諷刺,然而完全是真話,並沒有誇大性。
上海人之「通」並不限於文理清順,世故練達。到處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性靈文字。去年的小報上有一首打……
需要別的再問

3. 張愛玲的人生與作品

張愛玲簡介

(1)簡歷。生於1920年9月30日,(比魯迅小39歲,比老舍小21歲,比曹禺小10歲),卒於1995年(終年75歲),祖籍河北豐潤,生於上海,原名張英。祖父張佩綸是清末的著名大臣,祖母是李鴻章之女。父親屬於遺少型的少爺,母親是新式女性。3歲時隨父母生活在天津,並開始爬在母親床上跟著母親背誦唐詩。父親娶姨太太後,母親與姑姑一起出洋。後因姨太太打父親,被族人趕走。
(2)少年時代。1926年(6歲)入私塾,在讀詩背經的同時,開始寫小說,第一部小說寫一個家庭悲劇,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女郎失戀自殺的故事,還寫過一篇類似烏托邦的小說,名為《快樂村》。1927年(7歲)隨家回到上海,不久,母親回國。跟著母親學畫畫、鋼琴和英文。她自己曾大言不慚地說:「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九歲時,我躊躇著不知道應當選擇音樂或美術作我終身的事業。看了一張描寫窮困的畫家的影片後,我哭了一場,決定做一個鋼琴家,在富麗堂皇的音樂廳里演奏。」(後來,張愛玲筆下的女人都是怕窮的,為了不過窮日子,在當時女性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婚姻作為自己的奮斗方式和目標。)1929年(9歲)入小學,報名時母親一時躊躇,覺得「張英」不夠響亮,「胡亂譯兩個字」,取名「張愛玲」。後來,她在《必也正名乎》一文中說:「我自己有一個惡俗不堪的名字,明知其俗而不打算換一個……」其原因就在於對母親送她上學的珍貴回憶。跟著母親讀老舍發表在《小說月報》上的《二馬》,並從此喜歡上老舍的小說。後父母協議離婚,父親再娶,母親再次出洋。父親和後母都吸鴉片,家裡總是雲霧彌漫。1931年(11歲)秋,入上海聖瑪利亞女子中學,住校,很少回家。時有習作(包括中文和英文)刊載於學校的校刊《鳳藻》上,並不時有讀書評論等文章見於校外的《國光》等報刊雜志。1934年(14歲)曾以現代社會為背景寫過小說《摩登紅樓夢》。1937年(17歲)夏天畢業,母親再次回國。向父親提出留要求,遭拒絕,後母藉此沖張愛玲沖突,父親發威將張愛玲禁閉在家中,病在床上幾乎喪命,姑姑來勸也被打傷。後逃到母親家中,不久弟弟也跟著逃出,被母親勸回。1938年(18歲)考取英國倫敦大學,因戰事未能前往。
(3)初露頭角。1939年(19歲)秋,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不久,在《西風》月刊上發表她的處女作《天才夢》(散文)。1942年(22歲),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未能畢業,與終生好友炎櫻同船返回上海。後報考上海聖約翰大學,卻因「國文不及格」而未被錄取。於是,開始為《泰吾士報》和《20世紀》等英文雜志撰稿。
(4)一鳴驚人。1943年(23歲,與曹禺10年前「一鳴驚人」時同歲),開始在《紫羅蘭》、《萬象》、《雜志》、《天地》、《古今》等各種類型的刊物上大量發表小說和散文。1943-1944年,是張愛玲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年份。1943年,她在周瘦娟主編的《紫羅蘭》上發表了《沉香屑:第一爐香》後,一發而不可收,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她創作和發表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和散文,包括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1943年4月)、《沉香屑:第二爐香》(1943年5月)、《茉莉香片》(1943年6月)、《心經》(1943年7月)、《封鎖》(1943年8月)、《傾城之戀》(1943年9月)《金鎖記》(1943年10月)、《琉璃瓦》(1943年10月)、《年青的時候》(1944年1月)、《花凋》(1944年2月)、《鴻鸞禧》(1944年5月)、《紅玫瑰與白玫瑰》(1944年6月)、《桂花蒸 阿小悲秋》(1944年9月)、《等》(1944年11月),以及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洋人看京戲及其他》、《更衣記》、《公寓生活記趣》、《燼余錄》、《談女人》、《論寫作》、《有女同車》、《自己的文章》、《私語》、《談畫》、《談音樂》等。1944年5月,著名翻譯家傅雷以「迅雨」的筆名發表了當時最重要的評論文章《論張愛玲的小說》,同年8月,張愛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集《傳奇》,同年11月,她又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性散文集《流言》。這一年,張愛玲與才子胡蘭成舉行了婚禮,完成了她的第一次婚姻,由好友炎櫻證婚。不幸的是,這次婚姻只維持了兩年。
(5)轉瞬即逝。1945年2月,張愛玲與蘇青這兩位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接受記者采訪,就「女人、家庭、婚姻」等問題展開的對談,彷彿成了她的最後輝煌。抗戰勝利,她已經很少有作品問世。1947年,開始「觸電」,創作了電影劇本《太太萬歲》和《不了情》,但已無「淪陷時期」的風頭。上海解放後,她仍然還在創作,1951年,以「梁京」的筆名發表了長篇小說《十八春》,被看作是她創作生涯的「回光反照」。
(6)離開大陸。1952年7月,赴香港,供職於香港的美國新聞處。在此期間,先後創作了兩部「反共小說」《秧歌》和《赤地之戀》,分別於1954年7月和10月出版。1955年秋赴美國定居,興趣主要從創作轉向了研究。先住紐約,曾與炎櫻一起拜訪過胡適。第二年,移居新罕布希爾州,結識劇作家賴雅(Ferdinand Reyher),並於同年8月於紐約結婚。1957年,在台灣的《文學雜志》上發表了她到美國後創作的小說《五四遺事》。1961年,應香港電懋影業公司的邀請,去台灣收集資料後赴香港創作電影劇本《紅樓夢》、《南北和》及其續集《南北一家親》、《小兒女》、《一曲難忘》,回美國後還創作了《南北喜相逢》。1966年,將中篇舊作《金鎖記》改寫為長篇小說《怨女》在香港《星島晚報》上連載。1967年,賴雅去世後,應雷德克里芙女校的邀請,作駐校作家。1969年,將舊作《十八春》略作改動後,易名為《半生緣》在台灣出版。同年,又應柏克萊加州大學之邀,在中國研究中心任研究員。
(7)最後余輝。1972年,在香港出版中文譯作《老人與海》。1973年移居洛杉磯。1977年出版多年「《紅樓夢》研究」的成果《紅樓夢魘》。1979年,夏志清的《中國現代小說史》譯成中文在香港出版並傳入大陸,出現第二次「張愛玲熱」。1981年出版《〈海上花列傳〉評注》,1983年又將人物對話為「蘇白」的《海上花列傳》譯為國語出版,後又譯為英文。1994年,出版自傳《對照記》。從1991年起,台北皇冠出版有限公司開始以「典藏版」形式,陸續出版《張愛玲全集》(16卷),包括她最後的《對照記》,是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一套張愛玲作品集。張愛玲在晚年長期閉門謝客,過著寂寞的隱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人發現孤獨地死於洛杉磯家中。

4. 張愛玲的《都市的人生》可以在張愛玲那部作品集中找得到需詳細信息,書籍和頁碼。

http://wenku..com/view/a283caaedd3383c4bb4cd2e4.html
你可以直接去電子書下載
或者在線看http://www.ynlib.cn/whpd/ShowClass.asp?ClassID=221

都市的人生是一個文集選,基本上你隨便買一本張愛玲的散文集或者作品集就有了

5. 張愛玲一共寫過幾本書

中短篇小說 《霸王別姬》《 鴻鸞禧 》《色.戒 》《創世紀》《 花凋》
《傾城之戀》《 多少恨》《金鎖記》《 殷寶灧送花樓會》 等
《沉香屑-第一爐香》《 留情 》《相見歡 》《紅玫瑰與白玫瑰 》《琉璃瓦 》
〈沉香屑-第二爐香〉〈 封鎖〉〈 茉莉香片 〉〈心經 〉〈桂花蒸 》
《年青的時候 》《五四遺事/英文版》《 散 戲》《 不幸的她》(處女作)
長篇小說 《連環套 》《怨女 》《十八春》《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戀》
散文隨筆 《都市的人生(散文集)》 《太太萬歲》題記 《紅樓夢魘》自序 《張看》自序 《惘然記》序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被窩》《 秋雨》《 讀書報告四則》
《 牧羊者素描》《 心願》《 華麗緣》《 表姨細姨及其他 「嗄?」?》
《 愛 》《憶胡適之》《 海上花列傳序 》
其它《 海上舊夢-人物畫集》《 張愛玲語錄 》《 紅樓夢魘(全本合集)NEW 》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z/03-zhang-al/zhang_ailing.htm
張愛玲作品典藏全集目錄
新浪讀書

卷一:長篇小說

半生緣

卷二:長篇小說

怨女

卷三:散文(39-47年作品)(1)

童言無忌

自己的文章

燼余錄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記



談女人

走!走到樓上去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說胡蘿卜

炎櫻語錄

寫什麼

造人

打人

詩與胡說

有女同車

私語

忘不了的畫

談跳舞

談音樂

卷四:散文(39-47年作品)(2)

公寓生活記趣

夜營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借銀燈

銀宮就學記

存稿

雨傘下

談畫

自序

姑姑語錄

論寫作

天才夢

代序

中國人的宗教

《卷首玉照》及其他

雙聲

氣短情長及其他

我看蘇青

華麗緣

中國的日夜

附記

卷五:散文(52年以後作品)(1)對照記

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羅蘭觀感

被窩

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

《嘎?》?

草爐餅

笑紋

卷六:散文(52年以後作品)(2)

自序

關於《笑聲淚痕》

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飢

惘然記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自序

再版自序

卷七:中短篇小說(43年作品)

金鎖記

傾城之戀

茉莉香片

第一爐香

第二爐香

封鎖

散戲

卷八:中短篇小說(44年作品)

琉璃瓦

心經

桂花蒸 阿小悲秋

年輕的時候

花凋

紅玫瑰與白玫瑰

連環套

卷九:中短篇小說(45年以後作品)



殷寶灧送花樓會

小艾

創世紀

留情

鴻鶯喜

多少恨

浮花浪蕊

相見歡

卷十:文學評論 《紅樓夢魘》

卷十一:譯注《海上花開》

卷十二:譯注《海上花落》

卷十三:譯作《愛默森選集》

卷十四:劇作暨小說增補/張愛玲年表《情場如戰場》

五四遺事——羅文韜三美團圓

色,戒
個人最喜歡金鎖記和傾城之戀
因為書里的語言可以一句一句的讀,
美麗而且穿透人生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2457490.html?si=5

6. 張愛玲所有作品有哪些

小說

《不幸的她《牛》

《霸王別姬»
《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屑第二爐香》《紫羅蘭》

《茉莉香片》,

《心經》《傾城之戀》

《琉璃瓦》

《金鎖記》

《封鎖》

《連環套》

《年青的時候》

《花凋》

《紅玫瑰與白玫瑰》

《殷寶灧送花樓會》

《等》

《桂花蒸阿小悲秋》

《留情》

《創世紀》

《鴻鸞禧》

《多少恨》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戀》

《五四遺事》

《怨女》

《半生緣》

《相見歡》

《色·戒》

《浮花浪蕊》

《小團圓》

《同學少年都不賤》

散文

《遲暮》

《秋雨》

書評四篇

《論卡通畫之前途》

《牧羊者素描》

《心願》

《天才夢》

《到底是上海人


《洋人看京戲及其它》

《公寓生活及其他


《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

《燼余錄》

《談女人》

《小品三則》(包括《走!走到樓上去》、《有女同車》、《愛》

《論寫作》

《童言無忌》

《造人》

《打人》

《說胡蘿卜》

《私語》

《中國人的宗教》

《詩與胡說》

《寫什麼》

《〈傳奇〉再版序》,

《炎櫻語錄》

《散戲》

《忘不了的畫》

《談跳舞》

《談音樂》

《自己的文章》

《夜營的喇叭》《借銀燈》《銀宮就學記》《存稿》《雨傘下》《談畫》

《氣短情長及其它》

《〈卷首玉照〉及其它》

《雙聲》

《吉利》

《我看蘇青》

《姑姑語錄》

《中國的日夜》

《華麗緣》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

《〈太太萬歲〉題記》

《張愛玲短篇小說集·自序》

《〈愛默森文選〉譯者序》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紅樓夢魘〉自序》

《〈張看〉自序》

《〈惘然記〉序》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飢》

《「嗄?」?》

《草爐餅》
電影劇本
《未了情》

《太太萬歲》

《情場如戲場》

《一曲難忘》

《伊凡生命中的一天》
學術論著
《紅樓夢魘》
譯文
《海上花列傳》

7. 張愛玲的小說有哪些

◎中短篇小說
傾城之戀 金鎖記 紅玫瑰與白玫瑰
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屑·第二爐香 創世紀
多少恨
霸王別姬 鴻鸞禧 色·戒
牛 花凋 浮花浪蕊
談女人 等 五四遺事
留情 相見歡 琉璃瓦
封鎖 茉莉香片 心經
桂花蒸 年青的時候 殷寶灧送花樓會
不幸的她
◎長篇小說
半生緣 赤地之戀 秧歌
小艾 怨女 十八春
連環套
◎散文
張愛玲語錄 張愛玲語錄
張愛玲經典散文集 都市的人生 紅樓夢魘(文學評論)
◎附錄
愛恨傾城小團圓
比較有名的有《傾城之戀》、《半生緣》、《小團圓》、《金鎖記》,其他的感覺不是很好看,以上這幾部不錯

8. 張愛玲的小說有哪些

傾城之戀,半生緣,小團圓,金鎖記,我看過的。

9. 張愛玲的所有作品

中短篇小說 《霸王別姬》《 鴻鸞禧 》《色.戒 》《創世紀》《 花凋》
《傾城之戀》《 多少恨》《金鎖記》《 殷寶灧送花樓會》 等
《沉香屑-第一爐香》《 留情 》《相見歡 》《紅玫瑰與白玫瑰 》《琉璃瓦 》
〈沉香屑-第二爐香〉〈 封鎖〉〈 茉莉香片 〉〈心經 〉〈桂花蒸 》
《年青的時候 》《五四遺事/英文版》《 散 戲》《 不幸的她》(處女作)
長篇小說 《連環套 》《怨女 》《十八春》《 小艾》 《秧歌》
《赤地之戀》
散文隨筆 《都市的人生(散文集)》 《太太萬歲》題記 《紅樓夢魘》自序 《張看》自序 《惘然記》序
(國語本)《海上花》譯後記 《海上花》的幾個問題 《被窩》《 秋雨》《 讀書報告四則》
《 牧羊者素描》《 心願》《 華麗緣》《 表姨細姨及其他 「嗄?」?》
《 愛 》《憶胡適之》《 海上花列傳序 》
其它《 海上舊夢-人物畫集》《 張愛玲語錄 》《 紅樓夢魘(全本合集)NEW 》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z/03-zhang-al/zhang_ailing.htm
張愛玲作品典藏全集目錄
新浪讀書

卷一:長篇小說

半生緣

卷二:長篇小說

怨女

卷三:散文(39-47年作品)(1)

童言無忌

自己的文章

燼余錄

到底是上海人

道路以目

更衣記



談女人

走!走到樓上去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說胡蘿卜

炎櫻語錄

寫什麼

造人

打人

詩與胡說

有女同車

私語

忘不了的畫

談跳舞

談音樂

卷四:散文(39-47年作品)(2)

公寓生活記趣

夜營的喇叭

必也正名乎

借銀燈

銀宮就學記

存稿

雨傘下

談畫

自序

姑姑語錄

論寫作

天才夢

代序

中國人的宗教

《卷首玉照》及其他

雙聲

氣短情長及其他

我看蘇青

華麗緣

中國的日夜

附記

卷五:散文(52年以後作品)(1)對照記

對照記——看老照相簿

羅蘭觀感

被窩

關於《傾城之戀》的老實話

《嘎?》?

草爐餅

笑紋

卷六:散文(52年以後作品)(2)

自序

關於《笑聲淚痕》

羊毛出在羊身上——談色,戒

表姨細姨及其他

談吃與畫餅充飢

惘然記

憶胡適之

談看書

談看書後記

自序

再版自序

卷七:中短篇小說(43年作品)

金鎖記

傾城之戀

茉莉香片

第一爐香

第二爐香

封鎖

散戲

卷八:中短篇小說(44年作品)

琉璃瓦

心經

桂花蒸 阿小悲秋

年輕的時候

花凋

紅玫瑰與白玫瑰

連環套

卷九:中短篇小說(45年以後作品)



殷寶灧送花樓會

小艾

創世紀

留情

鴻鶯喜

多少恨

浮花浪蕊

相見歡

卷十:文學評論 《紅樓夢魘》

卷十一:譯注《海上花開》

卷十二:譯注《海上花落》

卷十三:譯作《愛默森選集》

卷十四:劇作暨小說增補/張愛玲年表《情場如戰場》

五四遺事——羅文韜三美團圓

色,戒
個人最喜歡金鎖記和傾城之戀
因為書里的語言可以一句一句的讀,
美麗而且穿透人生

10. 張愛玲所有的書

◎中短篇小說
傾城之戀 金鎖記 紅玫瑰與白玫瑰
沉香屑·第一爐香 沉香屑·第二爐香 創世紀
多少恨
霸王別姬 鴻鸞禧 色·戒
牛 花凋 浮花浪蕊
談女人 等 五四遺事
留情 相見歡 琉璃瓦
封鎖 茉莉香片 心經
桂花蒸 年青的時候 殷寶灧送花樓會
不幸的她
◎長篇小說
半生緣 赤地之戀 秧歌
小艾 怨女 十八春
連環套
◎散文
張愛玲語錄 張愛玲語錄
張愛玲經典散文集 都市的人生 紅樓夢魘(文學評論)
◎附錄
愛恨傾城小團圓

熱點內容
霍總請接招免費閱讀全文小說 發布:2025-08-26 13:55:34 瀏覽:148
蟲族小說推薦言情 發布:2025-08-26 13:51:13 瀏覽:309
當代著名偵破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26 13:35:09 瀏覽:364
舞者冰卷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26 13:24:00 瀏覽:117
小說學校名字大全現代 發布:2025-08-26 13:22:24 瀏覽:36
密戰峨眉小說言情 發布:2025-08-26 13:16:45 瀏覽:754
修真類小說完本排行榜完結版 發布:2025-08-26 12:42:51 瀏覽:179
都市好看小說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26 12:38:50 瀏覽:208
言情警察卧底小說 發布:2025-08-26 12:34:32 瀏覽:899
神兵小將之公主校園小說 發布:2025-08-26 12:33:46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