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小說的形式翻譯蒹葭
⑴ 蒹葭 翻譯成用現代詩歌 要押韻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險阻迂迴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彷彿就在水中沙洲。
⑵ 蒹葭翻譯
翻譯: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這首詩最有價值意義、最令人共鳴的東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創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難即這一具有普遍意義的藝術意境。好詩都能創造意境。意境是一種格局、一種結構,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備相似格局、類同結構的異質事物的性能。
「在水一方」的結構是:追尋者——河水——伊人。由於詩中的「伊人」沒有具體所指,而河水的意義又在於阻隔,所以凡世間一切因受阻而難以達到的種種追求,都可以在這里發生同構共振和同情共鳴。
詩人的追尋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終究還是水月鏡花。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則說坦塔羅斯王因自我吹噓犯下罪過而遭受懲罰——忍受永遠的焦渴和飢餓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頷,湖岸長著果樹,累累果實就懸在他的頭頂。
可是,當他口渴低頭喝水時,湖水便退去;當他腹飢伸手摘果時,樹枝便盪開,清泉佳果他始終可望而不可即。目標的切近反而使失敗顯得更為讓人痛苦、惋惜,最讓人難以接受的失敗是距離成功僅一步之遙的失敗。
探索人生深刻體驗的作品總在後代得到不斷的回應。「蒹葭之思」(省稱「葭思」)、「蒹葭伊人」成為舊時書信中懷人的套語。曹植《洛神賦》、李商隱的《無題》詩也是《蒹葭》所表現的主題的回應。而當代台灣通俗小說家瓊瑤的一部言情小說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電視劇的主題歌就是以此詩為本改寫的。
⑶ 《蒹葭》翻譯成現代詩
你好!我幫你來翻譯下吧!原文是:《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一:按照原變成現代詩《蒹葭》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
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險阻迂迴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水中沙洲。
二:《蒹葭》現代詩
蘆葦青蒼蒼,露水變成霜。
懷念心上人,對岸河邊上。
逆流去追她,道路險又長。
順流追尋她,她在沙洲上。
蘆葦一大片,露水還沒干。
懷念心上人,站在河對岸。
逆流去追她,道路險難攀。
順流追尋她,站在高地上。
蘆葦連成片,露水還沒干。
懷念心上人,站在河那邊。
逆流去追她,道路險又彎。
順流追尋她,她在水洲上。
三:《蒹葭》翻譯成現代詩
浩盪蘆葦莽蒼蒼,清晰白露化為霜。
心湖搖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道艱漫且長.
順流而下互追隨,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蘆葦盛萋萋,猶濕白露映霞光
心湖盪漾惟有她,依偎水草連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路彎崎山岡
順流而下互追隨,隱約淡坐孤石上
葳蕤蘆葦郁蔥蔥,晶瑩白露爍光芒
心湖漣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鄉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途曲徑如腸
順流而下互追隨,了卻沙洲寂寞傷
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干。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蘆葦初生鮮艷,白色露水還沒完。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沙洲。
謝謝看看你最喜歡哪首,希望能幫到你…
⑷ 詩經 蒹葭現代文改寫
河邊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晶瑩露珠凝成白霜。我所思慕的那個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逆著彎曲的流水追尋她,路途險阻又漫長,順著水流而下去追尋她,彷佛她就在水中央。
河邊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未乾的露珠在晨曦中晶晶閃亮。我所思慕的那個人啊!在河水的那一邊,逆著彎曲的流水追尋她,路途險阻又難以登臨,順著水流而下去追尋她,彷佛她就在水中高地上。
河邊蘆葦長得非常茂盛,未乾透的露珠還沾在葉片上。我所思慕的那個人啊!在河水的那一岸,逆著彎曲的流水追尋她,路途險阻又多曲折,順著水流而下去追尋她,彷佛她就在水中沙洲上。
⑸ 蒹葭翻譯成現代文有哪些
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對岸河邊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追隨她(他)的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河水中央。蘆葦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曬干。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對岸。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艱難。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小洲。河畔蘆葦繁茂連綿,清晨露滴尚未被蒸發完畢。我所懷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邊。逆流而上去追尋她(他),那道路彎曲又艱險。順流而下尋尋覓覓,她(他)彷彿在水中的沙灘。
(5)用現代小說的形式翻譯蒹葭擴展閱讀
東周時的秦地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陝西大部及甘肅東部。其地「迫近戎狄」,這樣的環境迫使秦人「修習戰備,高尚氣力」,而他們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保存在《秦風》里的十首也多寫征戰獵伐、痛悼諷勸一類的事,似《蒹葭》、《晨風》這種凄婉纏綿的情致卻更像鄭衛之音的風格。
詩中「白露為霜」給讀者傳達出節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曉,因為蘆葦葉片上還存留著夜間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凌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
⑹ 用現代漢語改寫《蒹葭》
河邊蘆葦茂蒼蒼,
深秋露水結成霜.
我的那位意中人,
就在水的那一方.
逆流而上去尋她,
道路艱險漫又長.
順流而下去尋她,
她又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盛萋萋,
白日清晨露未晞.
我的那位意中人,
就在對岸水草地.
逆流而上去尋她,
河水急急舟難濟.
順流而下去尋她,
他在上游小島里.
河邊蘆葦密擠擠,
清晨露水干未已.
我的那位意中人,
就在對岸河邊嬉.
逆流而上去尋她,
道路艱險曲又崎.
順流而下去尋她,
她又在那河心地.
⑺ 把關雎和蒹葭翻譯一下,要用現代詩的形式翻譯出來,好的加分!
關雎
【原文】 詩經•關雎•先秦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關關鳴叫的水鳥,
棲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麗的姑娘,
好男兒的好配偶。
長短不齊的荇菜,
在船左右兩邊撈。
善良美麗的姑娘,
日日夜夜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
醒來做夢長相思。
悠悠思念情意切,
翻來覆去難入眠。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麗的姑娘,
彈琴鼓瑟親近她。
長短不齊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挑選。
善良美麗的姑娘,
鼓樂之禮娶回家。
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
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曬干。
我那魂牽夢繞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去追尋她,
道路險阻迂迴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水中沙洲。
⑻ 請以詩歌的形式,翻譯一下蒹葭
詩經·蒹葭》的原文、翻譯、注釋與賞析
編者按:原文以人教課本為准,我們可以確保無錯誤。翻譯以意譯為准,注釋音節亂碼,未能修改,只提供簡要賞析。
我們的目的在於為愛好中國古文學的人提供一個可以放心使用的作品,希望能得到朋友們的理解。
《詩經·秦①風》
蒹葭②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③,在水一方, 溯洄④從之,道阻⑤且長。 溯游從之,宛⑥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⑦,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⑧。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⑨。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⑩。
蒹葭采采⑾,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⑿。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⒀。
翻譯(意譯)
浩盪蘆葦莽蒼蒼,清晰白露化為霜。 心湖搖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道艱漫且長. 順流而下互追隨,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蘆葦盛萋萋,猶濕白露映霞光 心湖盪漾惟有她,依偎水草連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路彎崎山岡 順流而下互追隨,隱約淡坐孤石上
葳蕤蘆葦郁蔥蔥,晶瑩白露爍光芒 心湖漣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鄉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途曲徑如腸 順流而下互追隨,了卻沙洲寂寞傷
注釋
①秦:指春秋時的秦國,故址在今陝西、甘肅一帶。
②蒹葭(jianjia):泛指蘆葦。蒼蒼:茂盛的樣子。
③伊人:對自己愛的女子的尊稱。一方:另一邊。
④溯(su)洄:沿著彎曲的河道向上遊走。從:追尋。
⑤阻:險阻,道路難走。游:指直流的水道。
⑥宛:彷彿,好像。說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
⑦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樣子。晞:干。
⑧湄(me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⑨躋(ji):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⑩坻(chi):水中小洲或高地。
⑾采采:眾多的樣子。已:止。
⑿涘(si)水邊。右:迂迴曲折。
⒀沚():水中小沙灘,比坻稍大。
[賞析]:這是一首懷念故人的詩歌。描寫的是作者與故人相隔而不得相見。可是當看到深秋早晨的蘆葦上的露水凝結如霜,面對流淌的將河,幻想到故人好象就在那水中小島的地方,便想去追尋的情景......
全詩共三章。此詩採取重章的形式,反復詠嘆,以達到反復抒情的目的。
另外,可參考:
http://hi..com/guiyiyaotong/blog/item/06e81bee469f34ffb3fb9512.html
⑼ 《蒹葭》翻譯成現代文的詩歌
浩盪蘆葦莽蒼蒼,清晰白露化為霜。
心湖搖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道艱漫且長.
順流而下互追隨,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蘆葦盛萋萋,猶濕白露映霞光
心湖盪漾惟有她,依偎水草連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路彎崎山岡
順流而下互追隨,隱約淡坐孤石上
葳蕤蘆葦郁蔥蔥,晶瑩白露爍光芒
心湖漣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鄉
逆流而上相跟從,奈何途曲徑如腸
順流而下互追隨,了卻沙洲寂寞傷
蘆葦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結為霜。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另一邊。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漫長。
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間。蘆葦初生茂盛,白色露水還沒干。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路途艱難又坡陡。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小沙洲。蘆葦初生鮮艷,白色露水還沒完。
所戀的那個心上人,在水的那頭。逆著彎曲的河道尋找她,道路艱難又曲折。逆流尋找她,彷彿走到水中的沙洲。
⑽ 《蒹葭》原文及翻譯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
蘆葦茂密水邊長,深秋白露結成霜。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崎嶇又漫長。順流而下去追尋,彷彿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水邊長,太陽初升露未乾。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那岸邊。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險峻難攀登。順流而下去追尋,彷彿就在沙洲間。
蘆葦茂密水邊長,太陽初升露珠滴。我心思念的那人,就在河水岸邊立。逆流而上去追尋,道路彎曲難走通。順流而下去追尋,彷彿就在沙洲邊。
(10)用現代小說的形式翻譯蒹葭擴展閱讀:
詩中「白露為霜」給讀者傳達出節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曉,因為蘆葦葉片上還存留著夜間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這樣一個深秋的凌晨,詩人來到河邊,為的是追尋那思慕的人兒,而出現在眼前的是彌望的茫茫蘆葦叢,呈出冷寂與落寞,詩人只知道所苦苦期盼的人兒在河水的另外一邊。
從下文看,這不是一個確定性的存在,詩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處,還是伊人像「東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的「南國佳人」(曹植《雜詩七首》之四)一樣遷徙無定,也無從知曉。這種也許是毫無希望但卻充滿誘惑的追尋在詩人腳下和筆下展開。
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順流而下或者沿著彎曲的水道和沿著直流的水道,都不會影響到對詩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長恨歌》中,楊貴妃消殞馬嵬坡後,玄宗孤燈獨守,寒衾難眠,通過道士鴻都客「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仍是「兩處茫茫皆不見」,但終究在「虛無縹緲」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楊貴妃,相約重逢於七夕。
而《蒹葭》中,詩人一番艱勞的上下追尋後,伊人彷彿在河水中央,周圍流淌著波光,依舊無法接近。《國風·周南·漢廣》中詩人也因為漢水太寬無法橫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陳啟源說:「夫說(悅)之必求之,然惟可見而不可求,則慕說益至。」
(《毛詩稽古編·附錄》)「可見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著渴慕的程度。詩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隱約縹緲的,或許根本上就是詩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