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現代小說時期

現代小說時期

發布時間: 2021-08-07 06:00:22

㈠ 中國現代小說發源於什麼時期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即文言小說系統和白話小說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是文言小說。這時的小說可以統稱之為筆記體小說,採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軼事或其只言片語。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作品的數量也已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宋元話本。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雜篇《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以「小說」與「大達」對舉,是指那些瑣屑的言談、無關政教的小道理。後來,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小說與《莊子》所說的「小說」含義雖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始終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在這一點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東漢班固據《七略》撰《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列於諸子略十家的最後。這是小說見於史家著錄的開始。諸子略共4324篇,小說就佔了1380篇,是篇數最多的一家。班固據《七略?輯略》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這是史家和目錄學家對小說所作的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和評價。他認為小說本是街談巷語,由小說家採集記錄,成為一家之言。這雖是小道,尚有可取之處。班固明確地指出小說起自民間傳說,這對認識中國小說的起源有重要的意義。
追溯中國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神話傳說。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神話傳說原先在口頭流傳,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漸凝固;有的繼續在口頭流傳並不斷豐富發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節。這些繼續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傳說一旦記錄下來,就成為具有濃厚小說意味的逸史。從神話傳說到小說的這根鏈條中,逸史是關鍵的一環。甚至不妨說逸史是中國小說直接的源頭,逸史中最接近小說或竟可視為早期小說的,莫過於《穆天子傳》和《燕丹子》。前者對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細節描寫;其中的西王母與《山海經》中的記敘相比,減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後者寫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與《戰國策》和《史記》相比,不僅增加了細節描寫而且突出了燕丹這個復仇者的形象。(明)胡應麟稱此書為 「古今小說雜傳之祖」(《四部正訛》),不為無見。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韓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內儲說》、《外儲說》、《說林》,明白地用「說」來標目,也透露出兩者之間的關系。顯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說的源頭之一。
第三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唐代傳奇小說多取人物傳記的形式,《三國志演義》徑直標明是史傳的演義,都證明了史傳是小說的一個源頭。在傳統的目錄學著作中,有些書或歸入子部小說家類或歸入史部雜傳類,這兩類缺少嚴格的區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史傳對小說的影響之深。
《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小說15家,均已亡佚。今存題為漢人所著的小說,其實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偽托漢人的作品,如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和《十洲記》,託名班固的《漢武帝故事》。題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很多,重要的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西晉)張華《博物志》,(東晉)干寶《搜神記》,(宋)劉義慶《幽明錄》、《世說新語》,(北齊)王琰《冥祥記》,(梁)沈約《俗說》,(梁)殷芸《小說》等,包括後人的輯本,共約五十種,足見其興盛的情況。

㈡ 現代小說發展史起源

現代小說的興起於民國時期,繁榮於新世紀,尤其2003年網路小說的涌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
隨著網路普及。網路作家成為小說創作的生力軍,產生了安妮寶貝、寧財神、邢育森等一批著名網路小說家,2000年以來,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出現了《悟空傳》(作者今何在)、《五行山下》(作者狂狷)、《第一次親密接觸》(作者痞子蔡)等一批具有廣泛影響的作品,網路小說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化。2003年「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和「八小玲瓏」以及以起點為代表的武俠玄幻小說作者群的出現和形成,標志著網路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㈢ 中國現代小說發軔於什麼時期

中國現代小說是在激盪的「五四」浪潮中誕生的。

㈣ 中國現代小說發源於什麼時期拜託各位大神

小說的起源與魏晉南北朝小說的興盛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系統,即文言小說系統和白話小說系統。魏晉南北朝時期,只是文言小說。這時的小說可以統稱之為筆記體小說,採用文言,篇幅短小,記敘社會上流傳的奇異故事,人物的逸聞軼事或其只言片語。在故事情節的敘述、人物性格的描寫等方面都已初具規模。作品的數量也已相當可觀。但就作者的主觀意圖而言,還只是當成真實的事情來寫,而缺少藝術的虛構。它們還不是中國小說的成熟形態。中國文言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唐傳奇,白話小說成熟的形態是宋元話本。 「小說」一詞最早見於《莊子》雜篇《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以「小說」與「大達」對舉,是指那些瑣屑的言談、無關政教的小道理。後來,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小說與《莊子》所說的「小說」含義雖不完全相同,但在古代,小說這種文學體裁始終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在這一點上,二者仍然是接近的。 東漢班固據《七略》撰《漢書?藝文志》,把小說家列於諸子略十家的最後。這是小說見於史家著錄的開始。諸子略共4324篇,小說就佔了1380篇,是篇數最多的一家。班固據《七略?輯略》說:「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這是史家和目錄學家對小說所作的具有權威性的解釋和評價。他認為小說本是街談巷語,由小說家採集記錄,成為一家之言。這雖是小道,尚有可取之處。班固明確地指出小說起自民間傳說,這對認識中國小說的起源有重要的意義。 追溯中國小說的起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神話傳說。盡管古代文獻對神話傳說的記載十分簡略,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看到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這兩種重要的小說因素。神話傳說原先在口頭流傳,有的被采入正史,遂逐漸凝固;有的繼續在口頭流傳並不斷豐富發展,分化出一些新的神和英雄,增添了新的故事情節。這些繼續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傳說一旦記錄下來,就成為具有濃厚小說意味的逸史。從神話傳說到小說的這根鏈條中,逸史是關鍵的一環。甚至不妨說逸史是中國小說直接的源頭,逸史中最接近小說或竟可視為早期小說的,莫過於《穆天子傳》和《燕丹子》。前者對周穆王周行天下之事多有細節描寫;其中的西王母與《山海經》中的記敘相比,減少了神性增加了人性。後者寫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與《戰國策》和《史記》相比,不僅增加了細節描寫而且突出了燕丹這個復仇者的形象。(明)胡應麟稱此書為 「古今小說雜傳之祖」(《四部正訛》),不為無見。 其次是寓言故事。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韓非子》中保存寓言故事最多的《內儲說》、《外儲說》、《說林》,明白地用「說」來標目,也透露出兩者之間的關系。顯然,寓言故事可以看作小說的源頭之一。 第三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唐代傳奇小說多取人物傳記的形式,《三國志演義》徑直標明是史傳的演義,都證明了史傳是小說的一個源頭。在傳統的目錄學著作中,有些書或歸入子部小說家類或歸入史部雜傳類,這兩類缺少嚴格的區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史傳對小說的影響之深。 《漢書?藝文志》著錄的小說15家,均已亡佚。今存題為漢人所著的小說,其實都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偽托漢人的作品,如託名東方朔的《神異經》和《十洲記》,託名班固的《漢武帝故事》。題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小說很多,重要的如(三國魏)邯鄲淳《笑林》,(西晉)張華《博物志》,(東晉)干寶《搜神記》,(宋)劉義慶《幽明錄》、《世說新語》,(北齊)王琰《冥祥記》,(梁)沈約《俗說》,(梁)殷芸《小說》等,包括後人的輯本,共約五十種,足見其興盛的情況。

推薦幾本中國近現代經典長篇小說

1.中國近現代小說...
樓主居然沒提張愛玲的小說...她才是中國女作家的精髓啊,長篇不多,中短篇都是精華,你竟把她列到第八種散文里(才看到),我無語
還有白先勇,台灣作家,你查詢下就知道
還有餘華的作品還可以
武俠長篇寫得好的近來實在很少,我推薦的無非九州的一波老人,像曾雨(今何在)之類,<悟空傳><若星漢>都寫得很有才氣
另很高興你喜歡王小波
2.漫畫我可不熟,略過
3.歷史類的,<德川家康>剛看過是吧,我剛看完織田和豐臣.二十四史全了么?
無論你看沒看過,<資治通鑒>一定要看,買的話我建議買柏楊版的,有各種點評,這套書本人是借圖書館的,不知現在有沒有的賣,只要小說的話,...
4.文學評論...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雜文 當代惟有李敖 柏楊,尖銳真誠
5.中國古典名著大都不夠深刻,看過則罷,不過建議看看<太平廣記>一類,加深文化感
中國古代名著我最喜歡的是<聊齋志異>,傳奇.像<紅樓夢>,中國古典文學中難得的深刻,卻非我所喜愛.
6.外國現代近代當代名著 北美南美的 霍桑 博爾赫斯 歐洲的巴爾扎克(你竟然沒提,他可不止歐也妮·葛朗台) 加繆 薩特 塞利納 奧維爾的<1984><動物農庄>俄國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俗小說有 希區柯克 弗福賽斯 森村誠一 史蒂芬金 另<小王子>你都看了,何不看看<夏洛的網>?這兩篇是完美童話.說到童話,安徒生的東西我建議原著,感覺很不同
引 推理類 日本推理太多了 森村誠一 松本清張 仁木悅子 等等
科幻類 艾薩克阿西莫夫我很喜歡
另我正看一本<蝴蝶夢>(呂蓓卡) 據說是浪漫主義名著
7.外國中國詩歌類
顧城 北島 戴望舒 泰戈爾 普希金 雪萊,推薦 還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8.中國近現代散文 重點推薦梁實秋 文風和藹朴實 林語堂 魯迅(?)
9.哲學類著作,我看的就更有限了.至少想得比看得多 要我說,世上沒有唯一真理 就看真理如何化為己用,哲學永遠是越來越走向極端的
10.聖經還是看一下吧 我當歷史小說看的,挺有意思 百喻經 菜根譚
11.有人就有傳記.不談

還有古希臘的戲劇,你應該都知道 有了解,想自招到哪裡啊?

另我想說一句:書並非看得越多越好,世界本是不需要看破的

我覺得網路上幻想類的書太多了,擾亂了我大部分視線,樓主你提到的所有的書都推薦么?慚愧我還是不少都沒看過

重新整理一下,符合你的條件的
1.白先勇<孽子><玉卿嫂>,扭曲戀情
余華<許三觀賣血記><活著><兄弟>,中國艱苦人生
路遙<平凡的世界>
2....
3.<資治通鑒>大氣,不過很厚,還有好多冊
二十四史里推薦<史記> <後漢書>
<新五代史> 戰爭 和平均引人入勝,文筆不錯
dachao100說得對,<菊與刀>確實不錯,日本文化中最深刻的
<全球通史>太厚了,也有好多冊
4.李敖的書都可以看,他生活得很瀟灑 柏楊,他是個不平的學者
5....沒什麼好的,<三言二拍〉都太傳統,也不是長篇,清代的除<紅樓夢>都比較單薄
6.霍桑<紅字><七個尖角閣的老宅>,美國風情,幻想現實都有
博爾赫斯寫的是傳奇故事
塞利納<茫茫黑夜漫遊> 紀德<偽幣製造者> 懷爾德<聖路易斯橋> 奧維爾的<1984><動物農庄> 話說反烏托邦三部曲都不如<動物農庄>的故事精彩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罪與罰> 阿斯塔菲耶夫<魚王> 這本我是受王小波影響
森村誠一<證明三部曲> 雖說是推理,批判社會比較多
史蒂芬金<不同的四季(肖申克的救贖)> 恐怖的人性,尤其是第二篇
〈偷書賊〉〈燦爛千陽〉 這兩本都是最近才出的書,我也這兩年讀的,宣揚人性,和〈追風箏的人〉一樣
希區柯克的短篇很精彩,雖然你要的是長篇,但建議讀
仁木悅子<貓知道>
阿西莫夫<基地>系列,這是科幻小說中的史詩作品 <機器人>系列就差一點了
7....
8.梁實秋<雅舍小品> 輕松有趣
9.你覺得看得再多會改變自己么?...
10.<菜根譚> 處世之作
11....

完美收工
······································

說行天下:小說網站上千個,總有一個適合您。 說行天下

㈥ 中國現當代文學分為幾個時期

中國現當代文學分為兩個時期:

1、現代文學時期
白話文的現代文學。1917年初發生的文學革命,為中國文學史樹立了一個鮮明的界碑,標志著以文言文表現形式的古典文學結束、現代文學的開始。「五四」後,各地愛國學生團體紛紛效仿《新青年》、《每周評論》,創辦白話報刊,僅1919年就出版400多種。

由陳衡哲1917年創作了白話短篇小說《一日》,以「莎菲」的筆名發表於《留美學生季報》,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白話小說,只不過影響較小。中國大多以魯迅《狂人日記》為第一篇白話文,《狂人日記》也是魯迅的第一篇白話短篇小說。

它發表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雜志四卷五號上,後收入《吶喊》中,其內容與形式的現代化特徵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大開端,開辟了我國文學(小說)發展的一個新的時代。

而在五四運動之後中國短篇小說大抵是新的智識者登了場。白話文的出現改變了文學的創作形式,為今後中國文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表現手法。

2、當代文學時期

「文革」前的文學。1949年7月,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正式確立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所規定的中國文藝新方向為全國文藝工作的方向。其中民間故事文學在發展,例如,1958年,田漢改編的最成功的話劇《關漢卿》,塑造了知識分子英雄形象。

但在這一時期,只有工農兵才能居於中心地位的「理想英雄」。從中國的文學批評的語言來觀察,充斥了戰爭心態的詞彙幾乎俯首可視,在戰爭文化心理的支配下,給當代文學創作與批評的主流帶來深刻的影響。

「文革」開始至1978年的文學。「文化大革命」使文學遭受空前的災難,它是以文學藝術作為其主要批判領域,各界的學者大多被作為左翼分子被關進「牛棚」接受批鬥,從事強制性勞動。對胡適等文人批判否定了「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自由主義傳統。

隨著經濟的發展、信息的不斷傳播,20世紀90年代彷彿是一個碎片中的世界,作家在不同的立場上寫,逐漸擺脫了文革帶來了影響。作家們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中創作屬於自己的文體風格,寫出了許多優秀作品。

如朱蘇進強調人物本身個人慾望的長篇小說《醉太平》、瞿永明宣傳女性的《女人組詩》、民間宗教與理想的《殘月》、個人對時代的反省《叔叔的故事》等。

21世紀的到來,中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文學形式,如瓊瑤的愛情小說、韓寒的現實小說、網路小說等,現在正在被廣大的文學愛好者所接受。各種文學傳播形式也日益更新,如網站、報紙、電視台、廣播、雜志等媒介傳播形式。

(6)現代小說時期擴展閱讀

而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走向世界」社會思潮,更引起本領域有識之士的學理自覺,他們紛紛從西方學術思潮中找尋學理依據,進行新的理論體系建構探索。

如傅璇琮對丹納《藝術哲學》「三要素」理論的採用、袁行霈用意象意境概念分析中國詩歌藝術的嘗試、羅宗強對文人心態中介作用和文學思想內涵的解析等,逐漸推動形成了古代文學與其他學科如歷史學、心理學、美學、文藝學、社會學等交叉融通的局面,其影響直至今日。

㈦ 現代小說的30年代

現代小說一開始就密切關心現實人生問題。提倡「文學革命」的《新青年》和最早成立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既反對封建的「載道」文學,也反對鴛鴦蝴蝶派的游戲文學,他們主張文學「為人生」。「問題小說」在「五四」時期的風行,便是這種潮流的一個突出標志。倡導者從啟蒙主義的思想立場出發,認為「問題小說,是近代平民文學的產物」(周作人《中國小說里的男女問題》)。現代小說的第一篇作品──魯迅的《狂人日記》,就提出了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吃人」這個重大問題。葉紹鈞的《這也是一個人?》,汪敬熙的《誰使為之?》,羅家倫的《是愛情還是苦痛?》,冰心的《兩個家庭》、《斯人獨憔悴》,朴園的《兩孝子》,以及廬隱、王統照、孫俍工等的一些小說,或提出人生目的意義問題,或提出青年戀愛婚姻問題,或提出婦女人格獨立和教育問題,或提出父與子兩代人沖突問題,或提出破除封建舊道德束縛問題。此外,也有作品涉及勞工問題、兒童問題等等。這類小說對社會問題的答案並不一致,不少作品用「美」和「愛」的浪漫主義空想當作解決現實問題的鑰匙(冰心和葉紹鈞、王統照最初的小說都有這種傾向,許地山則還有宗教哲理色彩);有的連答案都沒有,屬於所謂「只問病源,不開葯方」;但「不開葯方」本身,也正是「問題小說」的特點之一。
真正顯示了「五四」到大革命時期小說創作的現實主義特色的,是魯迅以及在魯迅影響下的文學研究會、語絲社、未名社一部分青年作家。他們的短篇小說,描繪了各地頗具鄉土色彩的落後、閉塞的村鎮生活,提供了中國農村宗法形態和半殖民地形態的寬廣而真實的圖畫,獲得了顯著的成就。其中魯迅的《吶喊》、《徬徨》,更以圓熟單純而又豐富多樣的手法,通過一系列典型形象的成功塑造,概括了異常深廣的時代歷史內容,真實地再現了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在獲得無產階級領導前的極度痛苦,展示了鄉土氣息與地方色彩頗為濃郁的風俗畫,代表了「五四」現實主義的高度水平。很早就有評論者指出:「他的作品滿薰著中國的土氣,他可以說是眼前我們唯一的鄉土藝術家」(張定璜《魯迅先生》)。正是在魯迅的開拓與帶動下,新文學第一個十年的後期出現了一批鄉土文學作者,如潘訓、葉紹鈞、蹇先艾、許傑、魯彥、彭家煌、廢名、許欽文、台靜農、王任叔等,使這類小說獲得很大的發展。新體小說從最初比較單純地提出問題到出現大批真實再現村鎮生活的鄉土文學作品,標志著小說領域里現實主義的逐步成熟。但「五四」是一個開放的時代,現實主義之外,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新浪漫主義以及總稱為現代主義的表現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等文藝思潮連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也同時介紹到中國。創造社主要作家的小說創作,便兼有浪漫主義和現代主義的特徵。他們之所以被稱為「異軍突起」,主要因為創作上與倡導寫實主義的《新青年》、文學研究會的作家顯示了很大的不同。由郁達夫、郭沫若、陶晶孫、倪貽德、葉鼎洛、滕固、王以仁、淦女士等所代表的創造社這個流派的小說,基本上是一些覺醒而憤激不得意的新型知識青年的自我表現,帶有濃重的主觀抒情色彩和自我寄託成分(稍有不同的是張資平,他最早的一些小說還是自然主義或現實主義居多)。從郁達夫的《沉淪》起,坦率的自我暴露,熱烈的直抒胸臆,大膽的詛咒呼喊,誇張的陳述詠嘆,便構成了創造社小說的浪漫主義基調,與葉紹鈞、許傑、彭家煌以及稍後的魯彥等作家對現實本身所作的冷靜描寫和細密剖析迥然相異。此外,創造社一部分作家的小說還具有現代主義成分。郭沫若、郁達夫都在不同程度上受過德國表現派文學的影響 (這從郭沫若的《喀爾美蘿姑娘》、郁達夫的《青煙》都可以看出來)。郭沫若的《Lobenicht的塔》、《殘春》,陶晶孫的《木犀》等小說,則按弗洛伊德學說分析心理,描寫「潛在意識的一種流動」;有的作品還運用了意識流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為後來的現代派小說開了先河。創造社的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傾向,曾使淺草──沉鍾等社團受到影響。但隨著作家接觸社會生活的增多和世界觀的變化,郭沫若不久就批判了弗洛伊德學說並否定了浪漫主義,郁達夫的小說自《薄奠》以後,也逐漸增多了現實主義成分,創造社與文學研究會的一些重要作家後來終於殊途而同歸了。
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在1928年被作為口號提出而且形成運動,這是作家們接受國內大革命浪潮和國際左翼文藝思想影響的結果。一部分作家開始自覺地把文學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武器,使小說的題材、主題都發生重大的變化。革命斗爭生活和革命工農形象開始進入小說創作。作品中的戰斗意識明顯加強。但左傾幼稚病也嚴重侵襲著這個運動。表現在創作上,把浪漫主義等同於唯心主義和沒落階級意識而作了全盤否定;對現實主義又加以種種庸俗化、簡單化的理解(如強調必須寫出「集體的群象」之類);加上作者本身存在的濃重小資產階級意識,這就導致了忽視文藝特徵的「辯證唯物論的創作方法」和創作中「革命加戀愛」的公式化傾向的流行。初期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的這些功績和弱點,在以蔣光慈為代表的後期創造社和太陽社的小說中得到了明顯的反映。
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成立促進了小說創作的發展。這個時期的作品,無論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廣度與藝術本身的成熟程度上都有新的進展,中長篇小說尤其獲得豐收。代替「五四」以後男女平等、父子沖突、人格獨立、婚姻自由等反封建題材與主題的,是城市階級斗爭與農村革命運動的描畫。不少作者力圖應用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來指導創作實踐,既克服「革命的浪漫蒂克」、「用小說體裁演繹政治綱領」等不正確傾向,也注意防止單純「寫身邊瑣事」的偏向。丁玲、張天翼、柔石、胡也頻、魏金枝等給文壇帶來了新鮮氣息的作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受到了重視。左翼作家參預或親歷實際革命斗爭,使創作面貌繼續有所變化;再現生活時的歷史性具體性既有增進(包括《咆哮了的土地》這類小說),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有些青年作家(如葉紫、東平)的作品中也得到發揚。茅盾的《子夜》以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形象為中心,在較大規模上真實地描畫出30年代初期上海的社會面貌,准確地剖析了中國社會的性質,這是作者運用革命現實主義方法再現生活的出色成果。《子夜》的成功,開辟了用科學世界觀剖析社會現實的新的創作道路,對吳組緗、沙汀、艾蕪等創作的發展和一個新的小說流派──社會剖析派的形成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共產主義者魯迅也在《理水》、《非攻》等作品中,用新的方法塑造了「中國的脊樑」式的英雄形象,顯示了對革命前途的樂觀與信念。在「左聯」的關懷、幫助下,涌現了蔣牧良、周文、蕭軍、蕭紅、舒群、端木蕻良、歐陽山、草明、蘆焚、黑丁、荒煤、奚如、彭柏山等一大批新的小說作者。盡管左翼小說創作也還羼雜著某些舊現實主義乃至自然主義的因素,塑造革命者和工農形象時較普遍地存在蒼白、不夠真實等缺點,總的說來,卻還是向著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前進了一大步。「左聯」以外的進步作家,也因為堅持現實主義道路,在小說創作上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巴金的《家》通過封建大家庭的沒落崩潰與青年一代的覺醒成長,在相當寬廣的背景上表現了「五四」以後時代潮流的激盪;老舍的《駱駝祥子》描述了勤勞本分的人力車夫祥子從奮斗、掙扎到毀滅的悲劇性一生,對舊社會、舊制度作出深沉有力的控訴;它們與《子夜》等左翼作品一起,將中國長篇小說藝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此外,還出現了象葉紹鈞的《倪煥之》,李劼人的《死水微瀾》、《暴風雨前》,王統照的《山雨》,魯彥的《憤怒的鄉村》以及羅淑的《生人妻》等一批相當重要的長短篇作品。30年代的「京派」作家如沈從文、廢名、凌叔華、蕭乾等,也寫出了一些內容恬淡、各具特色的小說,象沈從文的中篇《邊城》、長篇《長河》,則是藝術上相當圓熟的作品。在上海,以施蟄存主編的《現代》雜志為中心,還聚集著杜衡、穆時英、劉吶鷗、葉靈鳳等一批作家;他們中,有的從事著現實主義的小說創作,有的則以日本新感覺派或歐美其他現代派小說為楷模,嘗試著現代主義的創作道路,其中一部分作品在運用快速的節奏以表現現代都市生活,探索現代心理分析方法,吸取意識流手法以豐富小說技巧等方面,盡了一定的開拓作用。
新文學第二個十年小說創作的這種局面,到抗日戰爭爆發後為之一變。

㈧ 中國現代小說發軔於什麼時期

1919年吧

㈨ 中國現代小說發展史

小說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魏晉南北朝,文人的筆記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的雛形;唐代傳奇的出現,尤其是三大愛情傳奇,標志著古典小說的正式形成;宋元兩代,隨著商品經濟和市井文化的發展,出現了話本小說,為小說的成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高峰,至今在古典小說領域內,沒有可超越者,四大名著皆發於此;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舶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小說發展出現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21世紀(2003年以後),網路文學的出現,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大批網路作品涌現,如玄幻文學(起點為代表)、新言情(晉江和紅袖為代表)等等,也出現了大批網路作家,玄幻領域如蕭鼎、我吃西紅柿、血紅、夢入神機等,言情領域如四小天後、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等。

熱點內容
撒旦小說言情古代 發布:2025-08-17 16:18:02 瀏覽:484
起點小說怎麼全部免費 發布:2025-08-17 16:13:47 瀏覽:887
2015年以後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8-17 16:10:49 瀏覽:696
小說推薦女現代男主風流 發布:2025-08-17 16:09:18 瀏覽:480
古代言情穿越小說虐戀情深 發布:2025-08-17 16:06:46 瀏覽:468
東野圭吾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17 15:49:01 瀏覽:751
掌閱閱讀器看小說 發布:2025-08-17 15:39:48 瀏覽:982
言情冷門推薦虐心小說 發布:2025-08-17 15:39:46 瀏覽:203
季寒蘇蔓穆玫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17 15:32:01 瀏覽:301
四月的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8-17 15:11:50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