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英國現代暢銷小說家戰爭

英國現代暢銷小說家戰爭

發布時間: 2021-08-08 16:25:14

推薦外國一些著名中短篇小說家及其作品

奠泊桑,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著有300 篇短篇和長篇小說,代表作有《羊脂球》、《俊友》等,課文收有《項鏈》,《我的叔叔於勒》等。

莎士比亞,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和詩人。流傳劇本37 部,長詩兩首,十四行詩154 首,代表作品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等。

契訶夫,19 世紀末期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舉世聞名的短篇小說巨匠和著名的劇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套中人》、《變色龍》、《哀傷》、《苦惱》、《萬卡》等,劇本《萬尼亞舅舅》、《伊凡諾夫》、《海鷗》、《櫻桃園》等。

高爾基,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前蘇聯社會主義文學奠基人。著有《高爾基全集》69 卷。其中著名的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母親》是他的代表作。

馬克·吐溫,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晚年著有《敗壞了赫德萊保的人》。

歐·亨利,美國短篇小說家,著有《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贊美詩》、《最後的藤葉》等。

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民族英雄、新聞記者、作家,著有《親愛的國家裡》、《絞刑架下的報告》。

安徒生,丹麥童話作家。著有《皇帝的新衣》、《夜鶯》、《丑小鴨》、《賣火柴的小女孩》、《影子》、《老房子》、《母親的故事》、《園丁和主人》等。

❷ 英國小說家派特里克_歐布萊恩的暢銷航海小說_20部英文版txt全集下載

英國小說家派特里克_歐布萊恩的暢銷航海小說_20部英文版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確認後請採納

❸ 你心目中排前五的西方暢銷小說作家分別是誰理由有哪些

丹尼斯·勒翰:大師級的文筆,傑出的故事,總能打動人,哈蘭·科本:文筆出色,故事從未讓人失望傑弗里·迪佛:故事扣人心弦,人物刻畫傑出——邁克爾·康納利:傑出的故事構造能力,記者的文筆,擁有不被主流道德觀約束之俠氣的主角,以及讓我學到很多美國警界的相關知識(做個弊,這兩位並列)羅伯特·哈里斯:令人嫉妒的文筆,彷彿永遠知道下一句要寫什麼弗諾·文奇:數學家,文筆與構造故事的能力傑出,擁有無限制的想像力,CYBERPUNK大師

❹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❺ 國外作家寫的現代戰爭小說好看的有哪些

湯姆克蘭西小說唄 這是寫軍事小說最著名的作家了

❻ 哪位高手知道英國18世紀有哪些現實主義小說家,各自有何作品及特色

現實主義是十九世紀興起的文學流派。十八世紀還是古典主義盛行呢。浪漫主義都是十八世紀末興起的。

❼ 推薦好看的歐美小說

這個是近十年來被報刊評選出的100本好書
100 《道出真我)--切麗•布萊爾
英國首相夫人變身麥克白夫人。舉國上下頗感意外。
99 《特德•休斯書信集)--克里斯托弗•里德(特德•休斯的撩人文字,從刺蝟到星座十二宮,從亡妻Plath到詩人艾略特。
98 《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瑪嘉•莎塔碧(
描述一位愛聽朋克搖滾的少女在伊朗長大的插畫小說。
97 《昏迷者》(馬克•比林漢姆(探長Tom Thorne's的第一次出遊遭遇讓受害者陷入昏迷的連環殺手。
96 《應召女郎日記》(一個倫敦高級應召女郎的獨白。由博客日誌集結成書,據傳所有內容都是一位中年男記者杜撰出來的。
95 《萬物簡史》()--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
暢銷游記作家解釋宇宙大爆炸,黑洞和時間相關的一切。
94 《威徹爾先生的猜疑at Road Hill House--凱特•莎莫史克爾

有關維多利亞時期曾轟動一時的孩童謀殺案,一點兒也不煽情。獲得塞繆爾•約翰遜獎。
93 《雲圖》( Cloud Atlas)--大衛•米切爾(
一部關於克隆,啟示錄,同性戀作曲家,核電站和貪慕虛榮出版商的精彩絕倫的後現代小說
92 《家恨》(Bad Blood)--勞娜•塞奇(

已故評論家的感人回憶錄,關於戰後威爾士的一個不正常的家庭。
91 《深紅色花瓣和白花瓣》( The Crimson Petal and the White)--米歇爾•法貝爾(
有關維多利亞時期的粗俗小說,法貝爾通過一個會寫小說的妓女來描寫當時的倫敦生活。
90 《不差錢》(No Expenses Spared)--羅伯特•溫尼特&戈登•雷納(Robert Winnett and Gordon Rayner)
Bantam, 2009 £14.99
從護城河清洗到房屋轉手出售:攪動英國政壇的爆炸性丑聞。
89 《美味》(Appetite)--尼基爾•斯拉特(Nigel Slater)
Fourth Estate, 2000 £17.99
主廚絕妙的,充滿詩意的文字大力推薦國民烹飪跟著感覺走。
88 《該死的聯隊》(the Damned Utd)--大衛•皮斯(David Peace)

Faber & Faber, 2006 £7.99
完美闡述布萊恩•克勞夫執教英國利茲聯隊44天的悲情鬧劇
87 《法蘭西組曲》(Suite Française)--作者:伊萊娜•內米洛夫斯基(Irène Némirovsky)譯者:桑德拉•史密斯(Sandra Smith)
Chatto & Wins, 2006 £7.99
1940年後的法國悲慘生活,未完成的鴻篇巨制。
86 《斯圖爾特:逆向人生》(Stuart: a Life Backwards)--亞歷山大•馬斯特斯(Alexander Masters )
Fourth Estate, 2005 £7.99
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的倒敘傳記。 作者斯圖爾特反駁道「真他媽的沒勁」。才怪,這書棒極了。
85 《小朋友》(the Little Friend)--唐娜•塔特(Donna Tartt)
Bloomsbury, 2002 £7.99
情節豐富,娓娓道來,引人入勝的南方哥特式懸疑小說。
84 《吃,射擊,離開》(Eats, Shoots and Leaves )--琳•特拉斯(Lynne Truss)
Profile, 2003 £8.99

有點專橫,十分詼諧幽默的標點符號入門書,教咱們使用並熱愛標點符號。
83 《金斯萊•艾米斯的一生》(The Life of Kingsley Amis)--扎卡里•里德爾(Zachary Leader )
Jonathan Cape, 2006 £10.99
一代傑出的幽默小說家的全面傳記,嗜酒和他的其他特質。
82 《Speech! Speech! 》--傑弗里•希爾(Geoffrey Hill)
Counterpoint, 2000 £6
「博識。苦痛。光。」 詩人傑弗里•希爾後期繁盛之作精彩繼續。
81 《島》(the Island)--維多利亞•希斯洛普(Victoria Hislop)
Headline Review, 2005 £7.99
首部以希臘小島為背景的小說,理查德和朱迪夫婦倆的最愛。
80 《奧斯特里茨》(Austerlitz)--作者:溫弗里德•格奧爾格•澤爾巴德(WG Sebald)譯者:安西婭•貝爾(Anthea Bell)
2002, Penguin £9.99
對納粹大屠殺展開實驗性的虛構調查。
79 《女性福音》(Feminine Gospels)--卡羅爾•安•達菲(Carol Ann Duffy)
Picador, 2003 £8.99
一位未來桂冠詩人機智幽默,清晰易懂的詩歌作品集,主題為歌頌女性。
78 《夜巡者》(the Night Watch)--莎拉•華特斯(Sarah Waters)
Virago, 2006 £7.99
二戰時期三個女同性戀的故事,這部曾獲英國布克文學獎提名的小說鞏固了華特斯的聲譽。
77 《迷宮》(Labyrinth)--凱特•莫斯(Kate Mosse)
Orion, 2005 £7.99
在法國南部的一次考古發掘出的兩具骷髏和埋藏的秘密構成的一組「達芬奇密碼」。
76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the Time Traveler's Wife)--奧黛麗•尼芬格(Audrey Niffenegger)
Jonathan Cape, 2004 £7.99
穿越時空的愛情小說,催人淚下,盪氣回腸。
75 《我的回憶錄》(My Booky Wook )--拉塞爾•布蘭德(Russell Brand)
Hodder & Stoughton, 2007 £7.99
一個名人的出色回憶錄:浪盪江湖的自嘲之作。
74 《第五個女人》(the Fifth Woman)--作者:赫寧•曼凱爾(Henning Mankell)(瑞典) 譯者:史蒂芬•T•默里(Steven T Murray)
Harvill Secker, 2001 £7.99
厭世酗酒的警長韋蘭德屢屢破案的偵探小說。
73 《伊斯蘭教信徒》(The Islamist)--埃德•海珊(Ed Husain)
Penguin, 2007 £9.99
海珊在書中細述自己年輕時曾為狂熱信徒的日子,政治家喜歡援引書中內容。
72 《可愛的骨頭》(the Lovely Bones)--艾莉絲•希柏德(Alice Sebold)
Little, Brown, 2002 £7.99
冷酷的,可怕的,堅強的:少女遭強暴後被謀殺,在天堂關注著自己的家人。大家都愛讀這本書。
71 《地區與圓圈》(District and Circle) --西莫斯•希尼(Seamus Heaney)
Faber & Faber, 2006 £9.99
我們最愛詩人的又一暢銷作品集。一如既往的機智詼諧,文字優美。
70 《偽科學》(Bad Science)--本•戈爾達萊(Ben Goldacre)
Fourth Estate, 2008 £8.99
一名倫敦醫生兼記者揭露媒體宣傳中的偽科學的書,頗具影響力。
69 《項塔蘭》(Shantaram)--格雷戈里•大衛•羅伯茨(Gregory David Roberts)
Abacus, 2005 £9.99
曾經的銀行搶劫犯,毒癮者,羅伯茨描述印度生活的小說是基於自己的親身經歷,頗受間隔年學生的喜愛。
68 《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Faber & Faber, 2005 £7.99
克隆人的存在即為別人提供移植器官。一部細膩生動,感人肺腑的小說,主題則是關於人人都要直面的死亡。
67 《翡翠城的皇家生活》(Imperial Life in the Emerald City )--拉吉夫•錢德拉塞卡蘭(Rajiv Chandrasekaran)

Headline, 2006 £7.99
對美國重建伊拉克的評論,從突破艱難險阻,將權力移交伊拉克人民開始記述。
66 《防守》(My Defence)--阿什利•科爾(Ashley Cole)
Headline, 2006 £7.99
「當我聽到£55,000時,差點沒掉頭就走。」 對阿森納提出的月薪數目,科爾的反應反映出足球運動員的獅子大胃口。
65 《盲刺客》(The Blind Assassin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
Virago, 2000 £8.99
小說情節環環相扣,引人入勝。這部布克獎獲獎作品為這十年間的文學實驗性創作奠定了基調。
64 《撬動地球的Google》(the Google Story)--大衛•懷斯(David Vise)
Macmillan, 2005 n/a
極客致富記:控制世界信息的脈動。
63 《給男孩看的危險讀物》(the Dangerous Books for Boys)--康恩•伊戈爾登&哈爾•伊戈爾登(Conn and Hal Iggulden)

HarperCollins, 2006 £17.99
書中突出強調了十年間對異想天開的渴望和過去假想的快樂。
62 《半輪黃日》(Half of a Yellow Sun )--奇瑪曼達•恩戈奇•阿迪契(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奈及利亞)
Fourth Estate, 2006 £7.99
將奈及利亞醜陋的一面變成一部感人小說。
61 《瓦解》(Dissolution)--CJ•薩姆森(CJ Samson)
Viking, 2003 £7.99
結合十年間的兩大熱門主題:犯罪和都鐸王朝。
60 《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作者: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德國) 譯者:邁克爾•亨利•海姆(Michael Henry Heim )
Harvill Secker, 2007 £9.99
作者揭露自己曾參加武裝黨衛軍的經歷。
59 《家有女神》(How to Be a Domestic Goddess )--尼格拉•勞森(Nigella Lawson)
Chatto & Wins, 2000 £15.99
美味可口的食物和精美文字的俏皮組合。
58 《美麗曲線》(The Line of Beauty )--艾倫•霍林赫斯特(Alan Hollinghurst)
Picador, 2004 £7.99
將同性戀小說推向主流世界,嘲諷撒切爾夫人當政時期的英國。
57 《海邊的卡夫卡》--作者:村上春樹(Haruki Murakami)譯者:菲利普•加布里爾(Philip Gabriel)
Harvill Secker, 2005 £7.99
會說話的貓,巨大邪惡的鼻涕蟲,不明飛行物,神話中的無人荒地和模稜兩可的性慾,讀者們為之欣喜若狂。
56 《陷入混沌》(Descent into Chaos)--阿哈瑪•拉希德(Ahmed Rashid)
Allen Lane, 2008 £10.99
洞悉9/11後的阿富汗。
55 《狼廳》(Wolf Hall)--希拉里•曼特爾(Hilary Mantel)
Fourth Estate, 2009 £16.99
將歷史小說放在文學界的聚光燈下,一部不可思議的都鐸王朝長篇小說。
54 《反美陰謀》(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
Jonathan Cape, 2004 £7.99
羅斯影響廣泛的小說影射當代美國政治,虛構有納粹主義傾向的查爾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譯者註:,美國著名飛行家,曾駕駛一架「聖路易斯精神」號飛機,不間斷飛行33.5小時,完成了人類首次從紐約到巴黎橫跨大西洋的壯舉,成為世界航空史上劃時代的英雄人物。)成為美國總統。
53 《白熱化:動盪六零年代的英國》(White Heat: a History of Britain in the Swinging Sixties)--多米尼克•桑德布魯克(Dominic Sandbrook)
Little, Brown, 2006 £11.99
歷史書中的領袖講述六零年代的故事。
52 《路》(the Road)--科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
Picador, 2006 £7.99
一部發生在毀滅世界的末日小說,定義了這一個十年的恐懼情緒和對希望的渴求。
51 《愛維娜•嘉莉的日記1987-1992》--愛維娜•嘉莉(Edwina Currie)
Little, Brown, 2002 n/a
誰會想到呢?揭秘愛維娜•嘉莉與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的風流韻事。
50 《繪畫大師馬蒂斯》(Matisse the Master)--希拉里•斯珀林(Hilary Spurling)
Hamish Hamilton, 2005 £12.99
對繪畫大師奇跡一生的探尋第二卷。斯帕林的傳記乃是藝術界的一塊豐碑。
49 《經歷》(Experience)--馬丁•艾米斯(Martin Amis )
Jonathan Cape, 2000 £9.99
馬丁•艾米斯原汁原味的生活寫照,包括他同父親的關系。
48 《最好年月:丘吉爾的戎馬生涯》(Finest Years: Churchill as Warlord )--馬克斯•哈斯丁(Max Hastings)
HarperPress, 2009 £22.99
大煙槍丘吉爾被描寫成拯救英國與水深火熱之中的大英雄。
47 《非常瘦身》(I Can Make You Thin)--保羅•麥肯納(Paul McKenna)
Bantam, 2006 £7.99
如果還需要證明我們是如何痴迷於減肥瘦身,這本書是不二選擇。
46 《原味主廚的回歸》(The Return of the Naked Chef)--傑米•奧利弗(Jamie Oliver)
Michael Joseph, 2000 £12.99
金童的廚藝展示。讓男人們繫上圍裙下廚房,燒烤箱靠邊站(廚房才是王道)。同女權鬥士傑梅茵•格里爾一樣具有號召力。
45 《重返艷陽下》(It』s Not About the Bike )--蘭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
Yellow Jersey, 2000 £8.99
他是來自得克薩斯州的自行車手,他戰勝了癌症,贏得環法自行車賽冠軍。過去十年他頑強抗爭癌症的事跡激勵過無數運動員。
44 《我們需要談談凱文》(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萊昂內爾•施賴弗(Lionel Shriver)
Serpent』s Tail, 2003 £7.99
一個女人的兒子在學校大開殺戒,頗具爭議性的桔子文學獎獲獎作品。
43 《琥珀望遠鏡》(The Amber Spyglass )--菲利普•普爾曼(Philip Pullman)
Scholastic, 2001 £8.99
《黑暗物質》三部曲精彩絕倫的終極之作,讓我們對兒童文學刮目相看。
42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H•G•馬修&布萊恩•哈里森編著(H•G Matthew and Brian Harrison)
OUP, 2004 n/a
全書分60冊,包含50,000份人物傳記,共6000萬字。記錄不能被遺忘的人物。
41 《音樂房間》(the Music Room)--威廉•法因斯(William Fiennes)
Picador, 2009 £12.99
記錄了作者和他患有癲癇症的哥哥在布勞頓城堡度過的童年時光,一本美麗質朴的回憶錄。
40 《傻瓜的金子》(Fool』s Gold )--吉蓮•邰蒂(Gillian Tett)
Little, Brown, 2009 £16.99
邰蒂認為是銀行家的貪婪,而非金融衍生產品引發了信貸危機。
39 《王室職責》(A Royal Duty )--保羅•伯勒爾(Paul Burrell)
Michael Joseph, 2003 £6.99
王室生活揭秘。
38 《百萬碎片(歲月如沙)》(A Million Little Pieces )--詹姆士•弗雷(James Frey)
John Murray, 2004 £7.99
在奧普拉的脫口秀中承認其回憶錄的內容都是謊言,弗雷說出了痛苦回憶錄的真相。
37 《終點前某處》(Somewhere Towards the End)--黛安娜•阿西爾(Diana Athill )(91歲)
Granta, 2008 £7.99
毫不煽情的描寫老年生活,其坦率清晰的散文實乃十年間回憶錄的登峰之作。
36 《生命的奇跡》(Miracles of Life)--詹姆斯•格雷厄姆•巴拉德(JG Ballard)
Fourth Estate, 2008 £7.99
這部回憶錄向人們展示了巴拉德非同尋常的經歷對其作品和心靈的影響,飽含深情,令人震驚。
35 《局內人》(the Insider)--皮爾斯•摩根(Piers Morgan)
Ebury, 2005 £7.99
星探摩根成名前是怎樣的人,跟著作者去窺探一番。
34 《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大衛•斯達克(David Starkey )
Chatto & Wins, 2000 £8.99
成為「榮光女王」前公主的動盪歲月,給這部傳記增色不少。
33 《第二人生》(Second Lives)--蒂姆•蓋斯特(Tim Guest)
Hutchinson, 2007 £7.99
已故蒂姆•蓋斯特對虛擬世界的自由模式的透徹解析。
32 《暮色》(Twilight )--斯蒂芬妮•梅耶(Stephenie Meyer)
Atom, 2005 £6.99
散文技巧匱乏。吸血鬼愛情小說掀起年輕人的閱讀風潮。
31 《情色度假村》(Platform)--作者:米歇爾•維勒貝克(Michel Houellebecq)(法國)譯者:弗蘭克•韋恩(Frank Wynne)
這部描寫買春旅遊的小說引起了有關伊斯蘭教的爭議,概括了我們所處時代死氣沉沉的道德觀。
30 《丑聞筆記》(Notes on a Scandal )--佐伊•海勒(Zoë Heller )
Viking, 2003 £8.99
不可靠的敘述者為這部扣人心弦的小說注入新的活力,內容關乎女性之間的迷戀,未成年性行為和壓抑的激情。
29 《一生的工作》(A Life's Work)--蕾切爾•卡斯克(Rachel Cusk )
對母親身份坦誠而又些許無奈的敘述,向人們介紹了家庭寫作的一種新體裁。
28 《柏林》(Berlin)--安東尼•比弗(Antony Beevor )
Penguin, 2002 £9.99
二戰末期柏林淪陷的悲壯歷史。
27 《磚石小徑》(Brick Lane)--莫妮卡•阿里(Monica Ali )
一個孟加拉女人在倫敦東區的生活。作者阿里被譽為新一代的扎迪•史密斯。
26 《向蓋亞致敬》(Homage to Gaia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
地球是個會呼吸的有機體:這是眾多關於環境,關於地球末日中的一本科普書。
25 《殺人犯》(Homicide)--大衛•西蒙(David Simon)
Canongate, 2008 £8.99
《火線》創作者的最新力作,在犯罪猖獗的巴爾的摩市隨同警察一起破案進行報道。
24 《糾正》(the Corrections)--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
Fourth Estate, 2001 £8.99
美國中西部的一對夫婦和他們三個成年子女:具有時代特徵的充滿爭議性的家庭長篇小說。
23 《布萊爾的時代》(The Blair Years )--阿拉斯代爾•坎貝爾(Alastair Campbell)
Hutchinson, 2007 £11.99
這本日記不夠審慎,非常粗俗,有點自負,但是相當引人入勝。
22 《影子寫手》(The Ghost)--羅伯特•哈里斯(Robert Harris)
Hutchinson, 2007 £7.99
一部關於首相代筆者的扣人心弦的政治驚悚小說。
21 《魔鬼經濟學》(Freakonomics)--史蒂文•萊維特 & 斯蒂芬•J•杜布納(Steven Levitt and Stephen J Dubner)
Allen Lane, 2005 £9.99
將「枯燥無味的科學(經濟學)」寫得通俗易懂,寫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0 《肖特的原創文集》--本•肖特(Ben Schott)
Bloomsbury, 2002 £10.99
這些價值不大,僅供消遣的資料可以在《每日電訊報》周末版上找到來源。
19 《雪》(Snow)--作者:奧爾罕•帕慕克(Orhan Pamuk)(土耳其) 譯者:莫琳•弗雷麗(Maureen Freely)
Faber & Faber, 2004 £8.99
一個政治流亡者回到土耳其,直面一個日益衰敗的國家。
18 《追風箏的人》(the Kite Runner)--卡勒德•胡塞尼(Khaled Hosseini)
Bloomsbury, 2004 £7.99
笨重的文字描述一個悲痛酸楚的故事,這本關於一個阿富汗男孩的應景小說成為暢銷書。
17 《麥道夫:盜走650億的人》(Madoff: the Man Who Stole $65 billion)--伊•恩亞溫盧德(Erin Arvedlund)
Penguin, 2009 £9.99
被忽視的告密者深入調查巨騙背後的故事。
16 《第一夫人偵探事務所》(The No 1 Ladies』 Detective Agency )--亞歷山大•麥考爾•史密斯(Alexander McCall Smith)
Abacus, 1998 £7.99
平裝本的小說也會如此大受歡迎。書中女主角蘭馬翠1998年問世,至今仍魅力不減當年。
15 《薩繆爾•畢博思》(Samuel Pepys )--克萊爾•托瑪林(Claire Tomalin)
Viking, 2002 £10.99
人人都愛的復辟時期日記作者的權威傳記。
14 《童年》(1997),《青年》(2002),《夏日時光》(2009)--JM•庫切(JM Coetzee)
Harvill Secker £7.99 each
挑戰傳統小說體裁的虛構式回憶錄三部曲,文字優美。
13 《9/11調查報告》(9/11 Commission Report)
WW Norton, 2004 £6.99
兼具文學可讀性和寫實性,好評連連。
12 《我的自傳》(Jade: My Autobiography )--傑德•古迪(Jade Goody)
HarperCollins, 2006 £7.99
我們恨她,但也愛她。這位「非名人」名人的眾多回憶錄的開篇之作。
11 《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 )--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Malcolm Gladwell)

Abacus, 2000 £7.99
對文化現象如何發生的精彩闡述。書名已成為流行新詞彙。
10 《帶龍紋身的女孩》(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作者:斯蒂格•拉森(Stieg Larsson)(瑞典) 譯者:雷格•基蘭德(Reg Keeland)
Maclehose Press, 2008 £6.99
一個記者和一個朋克女孩組成的最不靠譜的偵探搭檔,一同探尋瑞典社會的陰暗深處。
9 《贖罪》(Atonement)--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
Jonathan Cape, 2001 £7.99
布里奧妮•塔麗斯撒了個謊並為此後悔終生。元小說式,充滿鄉村氣息的戰爭小說一躍成為暢銷文學作品。
8 《白牙》(White Teeth )--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
Hamish Hamilton, 2000 £7.99
史密斯用尖銳詼諧的筆法描寫兩個朋友在倫敦緊密相連的生活。移民的困窘遭遇嘲諷與同情。
7 《荒野偵探》(The Savage Detectives )--作者:羅貝托•波拉尼奧(Roberto Bolaño)(智利) 譯者:娜塔莎•維穆爾
Picador, 2007 £8.99
這本引人入勝的小說講述的是一段探尋「本能現實主義」發起者的旅程,充分展示了波拉尼奧充滿神奇魔力的文字之美。他將此書稱之為「寫給我這一代人的情書」。
6 《成為喬丹》(Being Jordan)--凱蒂•普萊斯(Katie Price)

John Blake, 2004 £7.99

凱蒂•普萊斯正向出版界發展,創作了兒童書,小說和四部自傳,這是第一部,也是最露骨的一部。

5 《上帝的錯覺》(The God Delusion)--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

Bantam, 2006 £8.99

理查德•道金斯說,信仰上帝不僅是毫無道理可言,而且還危害社會。不管你贊同與否,這本書都是對全世界最普遍信仰的巨大沖擊。

4 《怪才的荒誕與憂傷》(A Heartbreaking Work of Staggering Genius )--戴夫•艾格斯(Dave Eggers)
Picador, 2000 £7.99
「創作型」回憶錄的先驅之作,此書記錄了在父母罹患癌症去世後,艾格斯同他年幼兄弟姐妹的生活。大膽的創作,荒誕不經,一種全新的寫作風格。
3 《達芬奇密碼》(The Da Vinci Code)--丹•布朗(Dan Brown)
Corgi, 2003 £7.99
丹•布朗也許不擅長寫作,但卻懂得如何吸引讀者的眼球。將有關耶穌的陰謀論融合一起構成的驚悚小說,其銷量堪比《聖經》,讓世界為之亢奮激動。
2 《我父親的夢想》(Dreams from My Father)--貝拉克•奧巴馬
Canongate, 2007 £8.99
該書最早於1995年在美國面世,在第一位黑人總統登台前此書在英國引起巨大反響。這部回憶錄是對父親(奧巴馬兩歲時離開的)和種族認同感的探尋。此書為未來政客出書的衡量標准。
1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❽ 現代英國文學是什麼

十月革命後,工人階級佔領政治舞台,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蓬勃發展。除了寫《穿破褲子的慈善家》的特萊塞爾,還有工人階級作家奧凱西(1884~1964),他早年與著名的詩人葉芝(1865~1939)和著名的劇作家沁孤約翰·辛格(1871~1909),發動了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20世紀30年代加入共產黨,他的戲劇《星星變紅了》(1940)反映了愛爾蘭無產階級的斗爭。此外吉本(米契爾,1901~1935)的三部曲《蘇格蘭人的書》的第三部《灰色的花崗石》(1934)。考得威爾(1908~1937)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礦工作家劉易斯·瓊斯(1897~1937)寫威爾斯工人階級斗爭的自傳體小說《我們的生活》(1939)、索麥菲爾德(1908~)的《西班牙志願軍》(1937)、蘇格蘭詩人麥克迪爾米德(1892~)獻給列寧的詩,都是無產階級文學的碩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產階級現代派文學在詩歌與小說中發展。托馬斯·艾略特(1888~1965)是現代英美著名詩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徵和多種文化因素表現戰後空幻的危機感。20、30年代英國出現「意識流」小說。詹姆斯·喬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吳爾芙(1882~1941)的《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狀態,表現了絕望與混亂的情緒。勞倫斯(1885~1930)雖也用現實主義寫法,但在《兒子和情人》(1913)、《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寫了性心理。《天演論》作者的孫子阿爾多斯·赫胥黎(1894~1963)寫科幻的「概念小說」,表現科學將毀滅人類的悲觀思想,表達「迷惘的一代」的情緒。

20世紀前40年最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除了蕭伯納和高爾斯華綏兩位大師,卓有成就的作家與文學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爾扎克手法描寫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婦人的故事》(1908)、《克萊漢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實展示了英國社會現實。毛姆(1874~l965)的小說以東方為背景,寫海外英國人與當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異國情調,又表現了殖民主義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東方為背景,但側重揭示東方與西方兩種文化、意識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爾德(l888~l923)是「英國的契訶夫」,小說集《鴿巢》(1923)、《幼稚》(1924)等寫黑暗社會婦女不幸。克羅寧(1896~)被稱為「20世紀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視》(1935)、《城堡》(1937)表現了礦工的悲苦與斗爭。奧爾丁頓(1892~1962)的長篇《英雄之死》(1920)寫了知識分子對帝國主義戰爭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絕望。此外著名的還有批評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會、同情群眾的小說《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法西斯的《再見吧,柏林》(1939)等等。

工人階級的文學,除了奧凱西後期的創作,主要成就在傑克·林賽(1900~)的《被出賣了的春天》(1953)等4部小說中。「具有傑出才能的無產階級一位小說家」格溫·托馬斯(1913~)寫了反映威爾斯工人運動的《眾叛親離》(1949)。工人出身的蘭伯特(1922~)的小說《他應當如此生活》(1956)、《沒有時間休息》(1957)寫了共產黨員領導的工人斗爭。西利托(1928~)的《火上的一棵樹》(1967)寫毛澤東思想信仰者參加阿爾及利亞的反法解放革命斗爭的故事。

進步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揭露批判現實方面繼續作出貢獻。女作家多麗斯·萊辛(1919~)的《青草在歌唱》(1950)和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1969)抨擊了南非殖民主義者。奧爾德里奇(1918~)的《外交家》(1949)、《荒漠英雄》(1954)寫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格萊姆·格林(1904~)的《沉靜的美國人》(1955)寫了越南戰爭中帝國主義的重重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戈爾丁(1911~)在《蠅王》中,女作家艾麗斯·默多克(1919~)在《一個砍掉的頭》(1961)、《黑王子》(1973)中用寓言探討人生的存在,女詩人西特韋爾(1887~1964)在戰後的《詩集》中表現了對核戰爭的恐懼。英國現代派文學,突出表現在「憤怒的青年」的創作中,韋思的《每況愈下》(1954)、艾米斯的《幸運兒吉姆》(1954)、布萊思的《向上爬》(1957)、西利托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伯吉斯的《帶發條的桔子》(1962)反映了一代青年對社會的不滿與頹廢精神,其中奧斯本(1929~)的《憤怒的回顧》(1956)影響了戲劇的新浪潮。自法籍愛爾蘭人貝克特(1906~)的《等待戈多》(英文版,1954)在倫敦上演轟動,1962年英國評論家出一版《荒誕派戲劇》一書,「荒誕派戲劇」在英國也風行開來。其代表作家是品特(1930~),他的《生日晚會》(1958)、《看房者》(1960)等寫下層人失去「自我」的迷惘與恐懼。故他的荒誕戲又名「威脅戲劇」。

70年代以後,現代派文學衰落,特雷弗的《代思茅斯的孩子們》、安東尼·鮑威爾的《聽見了秘密的聲音》等又塑造起典型人物和描繪中產階級的現實主義生活畫面來。

❾ 求現代戰爭小說

以下來自維基網路

湯姆·克蘭西(Tom Clancy,全名Thomas Leo Clancy Jr., 1947年4月12日-)是美國的暢銷小說作家,擅長寫作以美蘇冷戰時期為背景的政治、軍事科技、諜報故事,他的名字顯然已經成為軍事小說的代表。

當某些評論家批評湯姆·克蘭西的作品單調一成不變時,相反地他的作品在市場上卻大為被推薦且熱賣,書迷們喜愛他作品中糾結的陰謀、對於軍事科技認知之准確以及諜報活動的生動描寫。

湯姆·克蘭西是作品在九零年代中首刷熱賣二十萬本的兩位作家的其中之一(約翰·葛里遜是另外一位)。他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創下單一作品蟬聯榜首數周、上榜數十周之久的佳績。克蘭西在1989年出版的《迫切的危機》賣出了1,625,544本精裝本,使他成為80年代暢銷小說作家的第一名。多部克蘭西的作品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或電子游戲。

《獵殺紅色十月號》 (Hunt for Red October, 1984,又譯追擊赤色十月)
最新銳的蘇聯核子動力潛艇「紅色十月號」計劃往美國投誠。得知此情報的美國計劃秘密接收紅色十月號。本作於1990年改編為同名電影。
《赤色風暴 》 (Red Storm Rising, 1986,又譯紅潮風暴)
因國內的油田受到破壞而發生能源危機的蘇聯決定要侵略中東。為了牽制北約而攻擊了冰島及西德。本作並非傑克·雷恩系列的作品。
《愛國者游戲》 (Patriot Games, 1987)
在英國旅行中的傑克·雷恩偶然遭遇受到恐怖份子襲擊的英國皇太子並阻止悲劇的發生。因此恐怖份子計劃於美國襲擊雷恩一家人。
《克里姆林宮的樞機主教》 (Cardinal of the Kremlin, 1988)
潛伏在蘇聯高官身邊,代號樞機主教的間諜陷入危機。為了救出樞機主教,雷恩前往蘇聯。
《迫切的危機》 (Clear and Present Danger, 1989)
為了消滅哥倫比亞毒品組織而秘密潛入的美國特種部隊,因為政治的因素而被舍棄。為此決心將他們救出的傑克·雷恩與約翰·克拉克四處奔走著。同名電影原著。
《恐懼的總和》 (The Sum of All Fears, 1991)
歷史上使中東和平動盪不安的恐怖份子在美國引爆核彈恐怖攻擊。在恐怖與疑惑中面臨與蘇聯全面宣戰的危機。同名電影原著。
《冷血悍將》 (Without Remorse, 1993)
為了深愛的少女而單身與毒品組織挑戰的約翰·凱利,因此事件改名為約翰·克拉克。
《美日開戰》 (Debt of Honor, 1994)
美國訂立貿易改革法案,針對日本與日本關稅同步。因次陷入危機的日本經濟的支配者對美國有著戰爭的陰謀。
《總統命令》 (Executive Orders, 1996)
美國政治核心崩壞,由雷恩繼任總統。此時發生伊朗為了並吞伊拉克所發動的戰爭。
《虹彩六號》 (Rainbow Six, 1996)
冷戰後針對國際恐怖活動,北約組織成立機密的多國籍組織虹彩六號。在一連串偶然且不相關,頻頻發生的恐怖事件,在背後似乎有著什麼陰謀。同名射擊游戲原著。
Net Force系列(Net Force,1999~)
《熊與龍》 (The Bear and the Dragon, 2000)
梵蒂岡大使被中國警官所殺,各地發動的拒買運動使中國經濟不景氣。對此中國覬欲於西伯利亞的資源,准備進攻西伯利亞。
《紅兔子》 (Red Rabbit, 2002)
在蘇聯的影響下,波蘭的反政府活動日益活躍,波蘭出身的羅馬教宗感到同感,考慮著辭掉教宗的職位並回到波蘭支援,得知此消息的蘇聯計劃要暗殺教宗。
《老虎牙》 (The Teeth of the Tiger, 2005)

另外我建議可以去看下《狼群》《彈痕》《第五部隊》《狙擊王》和《國之利芒》

❿ 請大家幫我找找外國暢銷書作家名稱和書名

2.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之妹,安妮·勃朗特之姐。出生於貧苦的牧師之家,曾在生活條件惡劣的寄宿學校求學,也曾隨姐姐去比利時學習法語、德語和法國文學,准備將來自辦學校,但未如願。艾米莉性格內向,嫻靜文雅,從童年時代起就酷愛寫詩。1846年,她們三姐妹曾自費出過一本詩集。《呼嘯山莊》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說,發表於1847年12月。她們三姐妹的三部小說——夏洛蒂的《簡·愛》、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和小妹妹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是同一年問世的。除《呼嘯山莊》外,艾米莉還創作了193首詩,被認為是英國一位天才的女作家。三人並稱勃朗特三姐妹。
《呼嘯山莊》(「WutheringHeights」)的作者是英國十九世紀著名詩人和小說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1818-1848)。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僅僅度過了三十年便默默無聞地離開人間。應該說,她首先是個詩人,寫過一些極為深沉的抒情詩,包括敘事詩和短詩,有的已被選入英國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中二十二位第一流的詩人的詩選內。然而她唯一的一部小說《呼嘯山莊》卻奠定了她在英國文學史以及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她與《簡·愛》(「JaneEyre」)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D,1816—1855),和她們的小妹妹——《愛格尼斯•格雷》(「AgnesGrey」)的作者安妮•勃朗特(AnneBronteD,1820—1849)號稱勃朗特三姊妹,在英國十九世紀文壇上煥發異彩。特別是《簡·愛》和《呼嘯山莊》,猶如一對顆粒不大卻光彩奪目的貓兒眼寶石,世人在瀏覽十九世紀英國文學遺產時,不能不驚異地發現這是稀世珍物,而其中之一顆更是如此令人留戀贊嘆,人們不禁惋惜這一位才華橫溢的姑娘,如果不是過早地逝世,將會留下多少璀璨的篇章來養育讀者的心靈
3.------你有理由懷著一顆驕傲的心而腹中空空的去睡覺。驕傲的人自討苦吃,然而,如果你為自己的心胸狹窄感到內心不安的話,那麼,你就必須請求寬恕。
------我很想駐留在那個光輝燦爛的世界去,永遠沒有煩惱,不是以朦朧的淚眼去看它,也不是以痛苦的心情去追求它,而是真正的和它在一起,在它之中。
------你愛我——那麼有什麼理由要離開我?什麼理由——回答我——是因為你對林頓懷有一種不切實際的憐愛嗎?因為苦難,屈辱,死亡,以及上帝魔鬼所能降罪於我們的一切都休想使我們分開,而你,出於你的一廂情願,卻這么做了。不是我傷透你的心——是你使自己心碎。你使自己心碎,也使我心碎,這樣對我打擊更重,因為我很堅強。我想活下去嗎?那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呀。如果你——啊,上帝!如果你芳魂已經埋入墳墓,你還想活嗎?
------時間的流逝給他帶來的是對命運的屈從和一種比尋常的歡樂更甜美的沉思。
------在這個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厲夫的悲痛,而且我從一開始就注意並且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思想的中心。如果別的一切都毀滅了,而他還留下來,我就能繼續活下去,如果別的一切都留下來,而他給消滅了,這個世界對於我將成為一個極陌生的地方。我就不像是它的一部分。我對艾加的愛像是樹林中的葉子:我完全曉得,在冬天改變樹木的時候,時光便會改變葉子。我對希刺克厲夫的愛恰似下面的恆久不變的岩石,雖然看起來它給你的愉快並不多,可是這點愉快卻是必需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厲夫!他永遠永遠地在我心裡……」
補充:
夏洛蒂·勃朗特是《簡愛》的作者,她出生於1816年英國約克郡索恩托鎮的牧師家庭,排行第三,前面有兩個姐姐,後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姐弟妹共6個。由於自小失去母親,父親因為經濟與精力兩不俱足,便不得不把夏洛蒂和她的兩個姐姐及弟弟,送進由慈善機構創辦的寄宿學校。那裡的環境和生活條件很差,加上創辦人苛刻的管束和嚴厲的處罰,凍餓和體罰便成了孩子們慣常的生活。不久,肺病奪去了兩個姐姐的生命,父親趕緊讓夏洛蒂和弟弟逃離死亡的魔窟,返回家中。
1831年夏洛蒂進入羅赫德寄宿學校,這里的情況截然不同,夏洛蒂不但學業上很有長進,而且日子也過得十分愉快。雖然只呆了一年零四個月,但這兒溫馨的生活給她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後來夏洛蒂在1835年返回羅赫德任教,兩個妹妹跟隨讀書,抵去部分酬金,三年後離去。1838至1842年她與妹妹們輾轉各地,以家庭教師為生。但因為這一職業地位低下,薪金微薄。又使姐妹們天各一方,難以相聚;她們便毅然放棄,決心自己創辦學校。經過種種努力雖然它們熱衷於辦學,並做了種種准備,但最後依然沒有成功。而這時父親病倒了,頗有才氣的弟弟染上了酗酒和吸毒的惡習,淪為廢人。而家庭經濟的重壓越來越大,於是就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夏洛蒂和妹妹們開始了寫作。
她們姐妹三人經常在一起寫詩,夏洛蒂還把幾首認為最好的幾首寄給了當時最好的作家羅伯特·騷塞,但是卻被騷塞嘲笑『不是婦女的事業』。這時,她們姐妹三人決定寫書。
她們姐妹三人經常在聚在一起,如飢如渴的讀書,繪畫和寫作。書本開啟了她們的心扉,提高了她們的學養;多難的生活使她們早熟,善於洞察世情;獨特的經驗為創作提供了充足的源泉;於是當她們的創作熱情噴薄而出的時候,世界文學史上便奇跡似的在同一年,同一個家庭誕生了三部傳世之作;夏洛蒂的《簡·愛》,艾米莉的《呼嘯山莊》和安妮的《艾格尼斯·格雷》。
除《簡·愛》外,夏洛蒂還創作了《雪莉》《維萊特》《教師》,這些都是她之後的作品雖然評價都很不錯但都不及《簡·愛》的影響力大。
但誰知天妒英才,上帝毫不吝嗇的塑造了這個天才之家,又似乎急不可耐的向他們伸出了毀滅之手。他們的才情才剛剛被人們所認識,便一個個流星似的消失了。先是多才多藝的弟弟夭折了。接著撰寫不朽之作《呼嘯山莊》的艾米莉於同年12月亡故。隨之,次年五月另一個妹妹安妮離世。五年後的1854年,夏洛蒂在與丈夫出去散步時遇雨得病,於1855年3月31日故去,年僅39歲。
追問:
我還要一些作家的名字 和一些作品,不要生平和片段
回答:
柏拉圖《共和國》

世界哲學歸根溯源只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希臘哲學。了解希臘哲學,首先要談柏拉圖。柏拉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他把哲學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哲學不是那種空洞言詞的游戲,也不是宗教和意識形態的教條。哲學要對一般概念和理論進行發揮和論證。

[22] 亞里士多德《工具論》

亞里士多德是許多學科的開創者。與柏拉圖不同,他是學科的體系化者;後來許多哲學、科學體系的建立是以他的體系為模式來做的。《工具論》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論文的匯編。邏輯和語言一樣,平時感覺不到它有多重要,而只有在思想混亂一團時才感到其必不可少。邏輯是整理思想和知識的框架,沒有它,理論和科學都無從產生。

[23] 薛定諤《生命是什麼?》

20世紀生命科學最重要的事件是分子生物學的產生,分子生物學來自沃森和克里克的DNA雙螺旋模型。而這兩位科學家恰巧都受到薛定諤這本小冊子的深刻影響,他們的成就,使其後五十年生物學完全改變面貌,而且還將在下一個五十年、一百年改變世界的面貌。這條路恰巧是一位連化學都不太懂的物理學家打通的。

[24] 維納《控制論》

該書實際上預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整套新學科的產生。控制論所包括的內容十分龐雜;20世紀晚期發展起來的一套理論,如非線性科學、渾沌理論、復雜性理論、人工生命、直接或間接的與控制論特別是維納的思想有關。

[25] 威爾遜《社會生物學:新的綜合》

正如威爾遜所說,社會生物學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個普遍理論,使之能夠依據群體的各種參數關系以及由物種遺傳結構所產生的行為在受到制約的情況下,來預見社會組織的特徵。顯然,這在理論上是一個非常大膽的嘗試。正如達爾文一樣,只要把動物同人類聯系起來,終將會受到挑戰。

[26] 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對人的本質的洞察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從古到今,人最感興趣的問題還是人本身,人希望認識自己;而這恰巧是人本主義或人文主義的實質。但人是復雜的,這種認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文藝作品為我們提供一個最佳的場所。

[27] 陀斯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們》

陀斯妥耶夫斯基在作家當中是最偉大的思想家。如果說,「文學是人學」,那他就是人類心靈最為深刻的探索者。或許,是人心的洞察者。俗話說「人心叵測」,這似乎有貶義,但人心的確難以用科學的方法、理性的方法來度量,而文學作品卻可以彌補科學的不足。

[28] 孔德《實證哲學教程》

孔德的《實證哲學教程》可以看成是19世紀初思想狀況的一個網路全書,從這里勾畫出未來發展的藍圖。這本網路全書的大綱就是科學分類。學科的不斷分化與專門化是一種不可遏制的趨勢,只有科學分類才能告訴我們它們發展的邏輯線索和歷史線索。

[29] 邊沁《道德與立法原理引論》

邊沁在國內不大為人所知,但不少人對他的「功利主義」應該有所耳聞。邊沁的功利主義主要問題在於他過於強調個人幸福與公共幸福的一致性,而且事在人為,總可以使其一致。雖然邊沁的每一種理想都遭到許多反對,但是在英國本土卻漸進地得到貫徹,這也許是19世紀英國得到和平發展的原因所在。

[30] 《奧義書》

世界哲學歸根溯源只有兩種,其中之一是印度哲學。但印度哲學過於抽象、過於脫離現實和現世,它沒能繁衍出健康的自然哲學和社會哲學,而只是停留在純哲學的層面,更多的是塑造印度人乃至印度宗教的精神。《奧義書》是印度哲學的源泉。它首先從巫術、儀式中過渡到哲學性質的問題,並謀求其解答;它開辟了印度哲學的先河。

[31] 歌德《浮士德》

歌德用「古典的」形式創造一個嶄新的,完全屬於新時代的理想的人。在歌德的浮士德身上,最主要的是為求知識的無盡的探索精神,這個精神可稱之為浮士德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西方的科學昌明與文化鼎盛的時代。

[32] 塞萬提斯《唐·吉訶德》

名著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有助於精神的提升,精神提升的關鍵在於人生意義的認同。唐·吉訶德和他的僕人桑丘以及書中的其他人物對每個讀者來說都不陌生,一個人在他生活中,總會遇到類似的人物和情景。除了技術進步之外,你會發現現代的人性與塞萬提斯描寫的16世紀的人性與非人性何其相似乃爾。

[33] 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資本主義必將滅亡,20世紀沒能滅亡恐怕得歸功於凱恩斯,是他拯救了資本主義免遭滅頂之災。戰後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也是他奠定的。

[34] 凡勃侖《有閑階級論》

階級的劃分除了馬克思的經典定義之外,一般使用比較隨便,但劃分的依據不外乎政治、經濟與身份地位。但凡勃侖是一位另類的思想家,他把人按「閑暇」來分類,分成有閑階級和無閑階級。由於有閑階級越來越成為現代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有必要對有閑階級的地位和存在價值做一番探討。

[35] 福柯《詞與物》

很難用一句話概括這本書,實在要說,那就是「學科分類與演化的科學框架」。在學科肆意泛濫的今天,科學的分類實屬當務之急。

[36] 羅爾斯《正義論》

羅爾斯的《正義論》於1971年出版。其中討論的主題沒有一樣是新的,也就是說,這些都是啟蒙運動時期的問題,但是,他卻是在新的環境之下來考慮的。換句話說,這本書標志著道德哲學由現代到後現代的轉變。

[37] 卡西爾《符號形式的哲學》

「人是什麼?」——人們對哲學本來應該解決的最根本問題一直沒有給出像樣的答案。卡西爾解決這個問題的出發點與眾不同,那就是「人是符號的動物」。這打開了一個新的通道。由於所有的文化的基礎都是建立在人有形成概念的能力之上,這種能力使我們能夠發明和使用人工記號和符號。卡西爾認為這些「符號形式」正是哲學所應該集中研究的對象。

[38] 喬姆斯基《句法結構》

語言是21世紀最主要的研究對象之一。人的一生都在用語言同人打交道,也通過語言進行思考;但是圍繞語言有許多老大難問題至今不能理解。1957年出版的《句法結構》引起一場語言學上的喬姆斯基革命;這是一場對整個語言理論的正本清源。它不僅在語言學界激起強烈反響,而且影響到許多周邊領域,涉及許多基本問題。

[39] 馮·諾伊曼,摩根斯坦《對策論與經濟行為》

馮·諾伊曼的工作從方法上標志著數理經濟學的新時代。他的方法證明,現代數學的公理思想,抽象的概念對於實際問題一樣有著巨大的應用價值。他的哲學觀點預示著未來數學家的工作——數學家可以在極其廣泛的領域中選擇課題進行研究,無論是對策論還是與經濟學的結合已經取得而且必將取得重大進展。

[40] 微耳和《細胞病理學》

現在的西醫被稱為「科學的」,歸根結底,有賴於把疾病的原因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而這正好是德國醫學家微耳和的主要貢獻。他是細胞病理學的締造者。1858年他發表了《細胞病理學》,其中完整地闡述細胞學說,並聲稱「所有細胞來自細胞」。

[41] 湯因比《歷史研究》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有識之士總要考慮當前與過去的關聯,將來的發展趨勢等等;而這就需要通過學習和研究歷史,建立一種歷史哲學或歷史觀。而史論就是為這些人打造航海羅盤的。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在眾多的史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包含大量的理論概括及創新。

[42] 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

到了20世紀,史學界出現一次大的革命,那就是「年鑒學派」的興起。年鑒學派反對把歷史局限於政治史范圍之內,主張研究歷史的全貌。布羅代爾就是年鑒學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由於他的工作,年鑒學派在二戰後佔主流地位,其影響也從法國擴大到全球。

[43] 羅素《自由與組織》

在18世紀末,可以說所有國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卻因為各種原因產生了如今如此驚人的差距。過去的歷史哲學也許能指明歷史發展的方向和動力,但無法預測歷史發展的速度。而19~20世紀與以往歷史的不同之處正好在於速度的變化。羅素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指出引向這種變化的因素。

[44] 霍布斯鮑姆《極端的年代》

在整個歷史長河中,20世紀究竟是繼往開來走向進步走向輝煌的時代,還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一個小插曲,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但作為一個極端的時代,肯定會遺留下相當多的後遺症,值得我們反思。

[45] 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21世紀,各種文明的命運是我們首先要關心的問題。本書就是在歷史轉折關頭反思的結果。亨廷頓害怕伊斯蘭文明與儒教文明聯手打敗基督教文明,但是前兩者是不可能結合的,這點上他的判斷顯然有誤。然而文明的沖突是否能造成新一輪的「西方的沒落」,卻不是沒有可能。

[46] 加繆《鼠疫》

從古到今,人類不斷面對各種災難,但他們很少能夠對災難有所准備。這本講人類如何面對災難的書創作於希特勒時代,許多人感到無望。在這關鍵時刻,加繆看到面對災難的惟一正確態度,就是不要聽從命運的擺布,也不要聽從權威與利益集團的煽動。

[47] 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這是一本「禁書」,也許是最著名的、名副其實的禁書。盡管它因「性」被禁,卻並不等於說它的題材只是性。在書中,勞倫斯不僅要求一個人真正「性」的解放,更要求從工業文明、傳統文化以及精神束縛中解放出來,成為「解放的人」。這些才是勞倫斯思想的深義。

[4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19世紀兩位大思想家對20世紀有著持續的影響:一位是馬克思,一位是尼采。這本書是尼采著作的頂峰。它包括尼采過去的一切思想,這些思想用兩個新的概念,即超人和永遠輪回來加以貫穿。

[49] 波普爾《科學發現的邏輯》

波普爾的《科學發現的邏輯》是科學哲學的一次革命。波普爾說:「經驗科學就是理論體系,我們可以把認識邏輯稱做理論的理論。」「科學的理論就是普遍的命題。」按照他的學說,科學理論「不是由觀察開始,而是由問題開始」。波普爾的整個科學理論的出發點是劃界問題,也就是找出一個判據來區別科學與「偽科學」的界限。

[50]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人們對未來有所企盼,但同時又對未來充滿恐懼;在一個變化劇烈的世界中有著大量的不確定性,人們希望駕馭它。到20世紀後半,未來學應運而生。對未來學家的評價首先在於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或僅僅處於萌芽狀態的東西能否做出比較准確的預測。托夫勒做到了這點。他的這本書在1980年出版,而20世紀後二十年正是按照這個藍圖來實現的。

[51] 波伏瓦《第二性》

女性占人類的一半,但研究與思考女性問題的著作卻少得可憐;英譯本《第二性》1953年出版後立即成為暢銷書。盡管時隔半個多世紀,女性主義和談論女性的書出版無數,但是沒有一本書像這本書一樣,使人感受到如此濃郁的學者氣息。

[52] 紀德《偽幣製造者》

在大眾文化如此昌盛的今天,紀德的書不會出現在休閑讀者之中。但是,文化也是兩極分化的,在高雅文化發展而且存在發展土壤的地方,紀德不會消失,相反,會維持著他那至高無上的地位。他的作品很觀念化。在本書中,他試圖成為真的人,但什麼是真的?

[53] 薩義德《知識分子的代表》

盡管關於知識分子的理論著作難以產生,但我們還是選擇了薩義德的這本書。因為我們也許可以從思想自由和知識分子看到文明的未來。在書中,薩義德提出的問題令人深思,1987年賈可比的《最後的知識分子》出版,以後是否還有知識分子?

[54] 莫諾《偶然與必然》

生命科學存在著許多謎!至今我們還對生物體的精巧別致莫名其妙,我們還不知人是不是一台機器,也不知生物進化是不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也不知道生死界究竟在何處?而這本書闡述就是法國生物學家莫諾對生物進化的哲學思考。

[55] 蕭伯納《人與超人》

蕭伯納是僅次於莎士比亞的英國(愛爾蘭)劇作家,在世界戲劇史上大致也處於同等地位。他的大部分劇本可以稱之為「思想劇」,而其中頂尖之作可以說是《人與超人》,該劇真正表現了蕭伯納自己特有的哲學——生命力哲學。

[56] 西蒙《人工物的科學》

近二百年實驗科學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一個人工的世界;而製造人工物就是發明、仿造、改進、組合直至本書所說的設計。盡管現在設計科學已成為一個專業領域,但未來需要的恰巧是西蒙這樣的博家而不是狹窄領域的專家。只有他們才能設計出未來人工物的世界。

[57] 泰勒《原始文化》

「文化」一詞在媒體上的運用真是泛濫成災,可是沒什麼人對它哪怕有最粗略的界定;是泰勒給他的研究對象「文化」以一個比較確切的定義,他的《原始文化》被公認為文化人類學的奠基之作。表面上看,它是純學理的研究;然而,自然語言與原始思維對於21世紀人工智慧的探討有著重要意義。

[58] 懷特海《科學與近代世界》

數學在近代科學產生與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許多人也知道,也說,但並不理解。其實,歐洲人領先也就三百年,可為什麼老跟不上呢?中國怎麼拿個諾貝爾這么困難?這可以說是「新李約瑟疑難」。其實,照懷特海那樣研究一下這三百年的歷史,就會有八九不離十的答案。

[59] 格勞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格勞秀斯的偉大著作已經問世將近四百年了。今天戰爭與和平仍是世界的頭號問題。格勞秀斯已經考慮到對於戰犯、損害和戰費不加追究以換取有保障的和平。遺憾的是,人們似乎並沒有從歷史中學會足夠的智慧,來處理戰爭的後果。

[60] 埃柯《玫瑰的名字》

隨著技術的進步,過去靠指紋破不了的案今天可用DNA破案了;但是,心靈的事情就說不準了。符號表達是極為復雜的一件事,符號技術遠沒有基因鑒定那麼方便。但是,符號學會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難以想像的世界。埃柯的小說神奇之處就在於此。

熱點內容
以柔閱讀小說宜婚 發布:2025-07-30 19:11:03 瀏覽:431
阿彩的完結小說百度雲盤 發布:2025-07-30 18:52:04 瀏覽:524
小說摩登情書全文 發布:2025-07-30 18:49:39 瀏覽:546
泰國晚娘小說閱讀章節 發布:2025-07-30 18:36:26 瀏覽:989
校園女神逆襲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30 18:36:24 瀏覽:629
小說男主角恆校園類 發布:2025-07-30 18:30:44 瀏覽:180
文學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7-30 17:56:48 瀏覽:392
丹葯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30 17:47:59 瀏覽:341
求虐身虐心現實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30 17:33:53 瀏覽:916
2017推薦小說 發布:2025-07-30 17:14:24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