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通俗小說作家
① 通俗小說的現代派別
20世紀中國通俗小說的海派、津派和港派
20世紀引領中國都市文化潮流並具有特色的地區主要有:上海及其周邊地區,它們被稱為「海派文化」;津京地區,它們被稱為「津京文化」;香港及其周邊的廣東地區,它們被稱為「港派文化」。在這三種文化的孕育下,中國20世紀通俗小說此起彼伏地形成了三大波段,形成了海派、津派和港派小說。這三派小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文章認為盡管這三派小說的特色是多方面的,其總體特色應該是:海派小說完成了通俗小說的市場轉型;津派小說構築了通俗小說的地域特色;港派小說有著更多的現代國際視野。在這三派通俗小說的共同打造下,中國通俗小說進行了現代性的改造,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型的通俗小說。
② 求現代中國最著名的十位小說家
魯迅,雖然小說不多,但篇篇精彩。
巴金,前期小說感情泛濫,後期小說,特別是《寒夜》,挖掘人心的深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成就了。
老舍,《駱駝祥子》,放在世界文學之林中,也是大師級的作品。
沈從文,邊城一曲是哀傷。
張愛玲,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精華,又用西方心理分析的方法擴展表現人心的深度。
張恨水,通俗文學的一面旗幟,作品是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產物。
茅盾,雖然人們說他的子夜只不過是高級的社會政治報告,但是他的腐蝕等一系列作品,抓住人們的幻滅情緒加以表現,也是很不錯的。
趙樹理,解放區的文攤作家,雖說政治對他產生很大影響,但是他的小說卻從民間土壤里吸收養分,妙趣橫生,不落俗套。
吳濁流,台灣文學家,《先生媽》敏感把握住殖民地人物的病態心理,並對以後的台灣文學創作有重要影響。
艾蕪,擴展了漢文學的表現范圍。
其他還有很多作家,比如台靜農,柔石,穆時英,蘇青,無名氏,徐吁等等,很難用十個來描繪出現代文學。
③ 為什麼說張根水是現代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1] ,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④ 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的作者簡介
范伯群(1931-),著名學者,浙江省湖州市人。1955年畢業於復旦大學。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1984年國家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證書。1990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曾與同窗曾華鵬合撰《魯迅小說新論》、《郁達夫評傳》、《冰心評傳》等多本專著。主編《上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中國近現代通俗作家評傳叢書》, 與朱棟霖合作主編《1989——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與吳宏聰合作主編《中國現代文滂史(1917——1986)》。在蘇州大學退休後,受聘於復旦大學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為該中心「古今演變」研究室專職研究員。
⑤ 誰能告訴我當代10個通俗文學作家和10部通俗文學作品
(1)金庸:《鹿鼎記》(武俠)
(2)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武俠)
(3)瓊瑤:〈窗外〉(言情)
(4)梁鳳儀:〈芳草無情〉(言情)
(5)倪匡:〈衛斯理系列〉(科幻)
(6)二月河:〈康熙大帝)(歷史)
(7)鄧友梅〈那五〉(社會)
(8)馮驥才〈神鞭〉(社會)
(9)鄭文光〈飛向人馬座〉(科幻)
(10)劉子龍〈中國神探〉(偵探)
⑥ 中國歷史上最早現身於通俗小說創作的作家是
是羅貫中。
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羅貫中被稱為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他的章回小說特色是分章敘事,分回標目,每回故事相對獨立,段落整齊,但又前後勾連、首尾相接,將全書構成統一的整體。且已經分卷分目,目錄文字也很講究。今見最早的嘉靖壬午(1522)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每回標題都是單句七字。他與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每回的標題已是雙句,大致對偶。除分回立目之外,他的章回小說還保存了宋元話本中開頭引開場詩,結尾用散場詩的體制。正文常以「話說」兩字起首,往往在情節開展的緊要關頭煞尾,用一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套語,中間又多引詩詞曲賦來作場景描寫或人物評贊等。
他的章回小說在體制上得以定型的同時,在藝術表現方面也日趨成熟。他的作品文學特點主要表現在:成書過程從歷代集體編著過渡到個人獨創;創作意識從借史演義,寓言寄託,到面對現實,關注人生;表現題材從著眼於興廢爭戰等國家大事,到注目於日常生活、家庭瑣事;描寫的人物從非凡的英雄怪傑,到尋常的平民百姓;塑造的典型從突出特徵性的性格到用多色、動感的筆觸去刻畫人物的個性;情節結構從線性的流動,到網狀的交叉;小說的語言從半文半白,到口語化、方言化;如此等等,都足以說明羅貫中的章回小說在中國的小說史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這也為明代中後期的白話短篇小說出現鼎盛的局面,發展得更為精緻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羅貫中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有特殊貢獻的作家。他所寫的小說很多,都是以亂世為題材,中國歷史上只有七個分裂的時代,羅貫中就寫了其中三個,除《三國演義》外,相傳還有《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和《三逐平妖傳》等著作,也曾參與了《水滸傳》的編纂、創作。他亦能詞曲,所作的雜劇,今所知者,有《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三種,後二種已佚去。羅貫中經歷了元末的社會大動亂,目睹現實的紛爭,對人民苦難深重的生活處境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也有所認識。他從事小說創作的動機,一方面「無過於泄憤一時,取快四載」,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當時話本藝術中存在的弊端,為民眾,為說話藝人提供一個好的、方便的說話底本。他從社會的、文學的需要出發,對幾種在民間影響較大的話本小說材,進行了搜集、整理、充實等扎實的新創工作。羅貫中的作品,尤其是《三國演義》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小說從「話本」階段向長篇章回體過渡的完成,揭開了中國小說發展歷史嶄新的一頁。
羅貫中不僅是公認中國最早的章回體小說之一、「歷史演義」類型的開山作《三國演義》的作者,而且分別被認為開創了章回小說中「英雄傳奇」和「神魔小說」類型的《水滸傳》和《三遂平妖傳》的作者都有包含羅貫中的說法,而另一大類「世情小說」則源自改編自《水滸傳》情節的《金瓶梅》。由此可以認為,羅貫中一人擔當了中國古典長篇章回體小說四大主要類別鼻祖(或至少鼻祖之一),對中國小說的發展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人甚至稱羅貫中為「中國古代小說之王」。
⑦ 十大現代文學作家
1、近代文學奠基人:魯迅
代表作《吶喊》、《徘徊》、《狂人日記》、《朝花夕拾》等。其中《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2、語言大師:老舍
代表作品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龍須溝》等。
3、鄉土文學之父:沈從文
代表作品:《邊城》、《長河》、《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
4、天才女作家:張愛玲
代表作品:《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
5、現代戲劇家:曹禺
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被譽為「四大名劇」。
6、文壇巨匠:巴金
代表作:《家》、《春》、《秋》。
7、民國第一才子:錢鍾書
代表作:長篇小說《圍城》。
8、新文化運動先驅:茅盾
代表作品:《子夜》、《林家鋪子》、《蝕》等。
9、通俗文學第一人:張恨水
代表作品:《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
10、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
代表作品:《紅高粱》、《豐乳肥臀》、《蛙》等。
⑧ 中國現代知名作家流派(小說、詩歌)有哪些
中國現代文學的流派主要有:海派、新海派、京派、現代派、七月詩派、七月派小說、荷花澱派、山葯蛋派。
海派
海派有多種含義,第一種指發生於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期時,活躍於上海地區的一群畫家,所從事繪畫創作的結果與風尚。第二種指以上海為代表的京劇表演風格,第三種指主要體現都市文化和商業色彩的文學流派,第四種指那些由海外跨國公司或海外機構派遣回國,擔任駐華機構代表或中高層管理人員。
新海派
新海派就是中國的一個藝術流派,它不局限於某個領域,可以是繪畫也可以是建築。是兩者的統一。
京派
京派是30年代前後新文學中心南移上海後繼續留在北京活動的一個自由主義作家群的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
⑨ 現代最多產和最受歡迎的通俗小說作家是
倪匡,就是寫衛斯理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