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徐則臣後現代短篇小說

徐則臣後現代短篇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8-11 09:15:24

Ⅰ 求作家徐則臣的短片篇小說《如果大雪封門》

http://m..com/from=1000312m/bd_page_type=1/ssid=0/uid=0/id=/w=0_10_%E5%A6%82%E6%9E%9C%E5%A4%A7%E9%9B%AA%E5%B0%81%E9%97%A8/t=zbios/l=1/tc?ref=www_zbios&pu=sz%401320_480%2Ccuid%40YaHJi08CH8_-8BaClavf8gOzS8_r8StYlavW808T2885av8ggavci_u_28_Oa2tWA%2Ccua%40_PvjhjatvhIDJEjPkJAiC_CX2NgUI2iTAqGkB%2Ccut%405ymy6fJ0ea_lavC-_C2DIgN028yFfHOy8wbmA%2Cosname%40boxapp%2Cctv%402%2Ccfrom%401000813a%2Ccen%40cuid_cua_cut%2Ccsrc%40app_mainbox_txt%2Cta%40zbios_2_4.1_6_5.3&lid=5987278252622206874&order=2&vit=osres&tj=www_normal_2_0_10_title&waput=4&waplogo=1&cltj=normal_title&dict=-1&sec=1862&di=b67ed1910db04eec&bdenc=1&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JBaOMmBH__GJBQQfw1lAgL_

Ⅱ 徐則臣《大雷雨》讀後感

因未閱讀過您所寫的文章,所以無法提供文章,但是可以提供讀後感的一般寫法方法,供參考: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簡述原文有關內容。讀後感重在「感」,而這個「感」是由特定的「讀」生發的,「引」是「感」的落腳點,所謂「引」就是圍繞感點,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長的,或摘錄「引」發「感」的關鍵詞、句,或概述引發「感」的要點。不管採用哪種方式引述,「引」都要簡練、准確,有針對性。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要簡練,而且要把重點寫出來.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亮明基本觀點。在引出「讀」的內容後,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既可就事論事對所「引」的內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現象到本質,由個別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對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後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點。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 聯——聯系實際,縱橫拓展。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寫讀後感最忌的是就事論事和泛泛而談。就事論事撒不開,感不能深入,文章就過於膚淺。泛泛而談,往往使讀後感缺乏針對性,不能給人以震撼。聯,就是要緊密聯系實際,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現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聯系現實生活中的相反的種種問題。既可以從大處著眼,也可以從小處入手。當然在聯系實際分析論證時,還要注意時時回扣或呼應「引」部,使「聯」與「引」」藕」斷而「絲」連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結——總結全文,升華感點。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後脫節。結既可以回應前文,強調感點;也可以提出希望,發出號召。不管採用哪種方式結尾,都必須與前文貫通,渾然一體。讀後感始終要受「讀」的約束,開頭要引「讀」,中間還要不時地回扣「讀」的內容,結尾也要恰當回扣「讀」的內容不放鬆。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Ⅲ 求06,07《小說月報》總目錄(含中篇小說專號增刊 )

中篇小說
喬葉小傳
打火機
格非小傳
不過是垃圾
李唯小傳
跟我的前妻談戀愛
遲子建小傳
第三地晚餐
楊少衡小傳
珠穆朗瑪營地
王祥夫小傳
尖叫
胡學文小傳
命案高懸
夏天敏小傳
北方,北方
徐坤小傳
野草根
羅偉章小傳
奸細
短篇小說
劉慶邦小傳
看秋
張抗抗小傳
北京的金山上
秦嶺小傳
碎裂在2005年的瓦片
蘇童小傳
拾嬰記
何玉茹小傳
勞動在1969年
李銳小傳
犁鏵·耬車
馮驥才小傳
抬頭老婆低頭漢
張笑天小傳
知恥而後勇
王蒙小傳
尷尬風流
石鍾山小傳
血紅血黑
葉兆言小傳
花開四季
范小青小傳
低頭思故鄉
談歌小傳
張子和
郭文斌小傳
吉祥如意
編後語
附錄:《小說月報》2006年總目錄
[中篇小說]
徐則臣小傳
跑步穿過中關村
楊少衡小傳
俄羅斯套娃
劉慶邦小傳
啞炮
方方小傳
萬箭穿心
萬方小傳
男女關系之悲喜劇
滕肖瀾小傳
奼紫嫣紅開遍
遲子建小傳
起舞
李鐵小傳
安全簡報
魯敏小傳
思無邪
[短篇小說]
馮驥才小傳
鬍子
徐坤小傳
銷簽
紅柯小傳
大漠人家
范小青小傳
父親還在漁隱街
郭文斌小傳
世界上最好看的手
陳忠實小傳
李十三推磨
談歌小傳
洗澡
王周生小傳
雲想衣裳
裘山山小傳
野草瘋長
肖鐵小傳
火車!火車!
畢飛宇小傳
家事
邵麗小傳
人民政府愛人民
讀好小說(編後語)
附錄:《小說月報》2007年總目錄

Ⅳ 描寫北京的名人名著

現代作家徐則臣的中短篇小說挺不錯,都是以北京為背景,例如《跑步穿過中關村》《西夏》《居延》《小城市》

Ⅳ 為《中國文學名家推薦年選》寫的推薦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為《中國文學名家推薦年選》寫的推薦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長篇小說:
楊爭光:少年張沖六章,作家出版社
遲子建:白雪烏鴉,人民文學出版社
劉亮程:鑿空,作家出版社
夏 榆:我的神明長眠不醒,江蘇文藝出版社
韓 東:知青變形記,花城出版社
麥 家:風語,金城出版社
笛 安:東霓,長江文藝出版社
中篇小說:
東 紫:白貓《人民文學》第11期
滕肖瀾:美麗的日子《人民文學》第5期
阿 乙:那晚十點的事《人民文學》第10期
餘一鳴:不二《人民文學》第4期
張 翎:阿喜上學《江南》第1期
短篇小說:
魯 敏:鐵血信鴿《人民文學》第1期
黃驚濤:花與舌頭《人民文學》第8-10期
徐則臣:這些年一直在路上《收獲》第4期
於 堅:赤裸著晚餐《人民文學》第5期
張玉清:地下室里的貓《人民文學》第6期
張惠雯:我希望我是美麗的《中國作家》第4期
蔣 峰:遺腹子《人民文學》第11期
這是不合格的推薦:長中短都不夠十篇,湊不成「十景」或者「什錦」。湊不成不必硬湊,就這樣吧。
還有一層不合格:這里推薦的大多是《人民文學》發過……

Ⅵ 徐則臣的個人簡介

徐則臣是70後作家的代表人物。曾活躍於左岸文化網站,頗受好評。為《人民文學》編輯,上海作協專業作家。《如果大雪封門》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短篇小說獎。

Ⅶ 2010中國小說排行榜中篇和短篇分別是哪十部

2010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 (中國小說學會)

長篇小說

《少年張沖六章》 楊爭光(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麥河》 關仁山(作家出版社2010年11月)

《知青變形記》 韓東(花城出版社2010年4月)

《布偶》 陳河(《人民文學》2010年第11期)

《身體課》 秦巴子 (《花城》2010年第4期)

短篇小說

《春風夜》 鐵凝(《北京文學》2010年第9期)

《香草營》 蘇童(《小說界》2010年第3期)

《六月半》 付秀瑩(《人民文學》2010年第12期)

《赤裸著晚餐》 於堅(《人民文學》2010年第5期)

《我們都在服務區》 范小青(《人民文學》2010年第4期)

《鐵血信鴿》 魯敏(《人民文學》2010年第1期)

《白草地》 盛可以(《收獲》2010年第2期)

《低保》 石舒清(《人民文學》2010年第6期)

《這些年我一直在路上》 徐則臣(《收獲》2010年第4期)

《地下室里的貓》 張玉清(《人民文學》2010年第6期)

中篇小說

《沿河村紀事》 魏微(《收獲》2010年第4期)

《刀鋒上的螞蟻》 方方(《中國作家》2010年第5期)

《義薄雲天》 須一瓜(《人民文學》2010年第9期)

《顧博士的婚姻經濟學》 阿袁(《十月》2010年第4期)

《田園將蕪》 夜子(《長城》2010年第3期)

《長江為何如此遠》 林白(《收獲》2010年第2期)

《玫瑰的歲月》 葉兆言(《收獲》2010年第5期)

《白貓》 東紫 (《人民文學》2010年第10期)

《美麗的日子》 滕肖瀾(《人民文學》2010年第5期)

《阿喜上學》 張翎(《江南》2010年第1期)

評委:
雷 達(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
何向陽(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研究員)
楊劍龍(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博導)
朱小如(《文學報》編審)
夏康達(天津師大文學院教授)
盧 翎(天津師大文學院教授)
林 霆(天津師大文學院副教授)
段守新(天津師大文學院講師)
李 星(賈平凹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
譚 湘(河北教育出版社編審/教授)
王春林(山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王達敏(安徽大學中文系教授)
汪 政(江蘇省作家協會創研室主任)
洪治綱(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導)
江 冰(廣東商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
李運摶(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畢光明(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特邀評委:
陳公仲(南昌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駿濤(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列席評委:
續小強(《名作欣賞》執行主編)
顏敏(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郭寶亮(河北師大文學院教授)
王侃(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劉階耳(山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黃萬華(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
張 明(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編審)

本人已閱讀了所有獲獎的中篇與短篇。本人以為寫得很好的是:短篇:1、《地下室里的貓》;2、《低保》;3、《春風夜》。中篇《顧博士的婚姻經濟學》。如果想挑幾篇讀,那就挑這四篇吧。至於其他的,我以為很一般。

Ⅷ 誰知道作家徐則臣《午夜之門》,《天上人間》

是一個70後的著名作家,其作品被認為"標示出了一個人在青年時代可能達到的靈魂眼界"。
他的作品構思精巧,內容充實,文筆從容而沉靜,字里行間流露著他對底層人群命運的悲憫和思考。他不僅寫出了這一人群的艱難和心酸、尷尬與無奈,更寫出了他們的正直和堅韌,善良與仁愛,寫出了他們面對困境不死的精神和做人的尊嚴,貼近生活,貼近現實。
想必他便是當年70年代走遍大山尋靈感的被別人罵的熱血青年之一。

Ⅸ 誰可以提供安妮寶貝在收獲上發表的南方全文

20世紀50年代中期,《收獲》雜志編委(左起)羅蓀、靳以、巴金、周而復在北京北海,他們共同努力創刊了《收獲》,並對這份雜志的前景充滿信心。

似乎轉眼間,《收獲》便迎來了它50周歲的生日。在它推出的一批批名篇、傑作的光環背後,這些作品的培育者——編輯們卻在漸漸老去,那些精心的編輯過程最終也將消失在歷史的深處,或許這就是這個職業的特點吧?但每一位讀者和作者似乎都不應該輕易忘記這樣一個舞台和這樣一批人——盡管,他們並不在聚光燈下,但在我們珍藏的中國文學50年的記憶中不應該缺少他們的篇幅。所以,當《收獲》五十華誕到來時,想打撈在那些閃光的文字背後的一點記憶,權作對它生日的祝福。



《收獲》是一份承續著五四新文學血脈的雜志,五四新文學精神是它的歷史傳統,也是它以一貫之的品格和與其他文學雜志最為不同的精神氣質。不論當今學界對所謂的「新文學」、「純文學」的概念怎麼反思,我認為這種不是將文學作為消遣,而是看重它的精神性,不媚時、不媚俗、拒絕商業化的文學精神仍然是最有意義的一種文學追求。

對於新文學精神的承續和發揚,是《收獲》在醞釀創刊時有意識的追求。提議創辦《收獲》的人都是對鄭振鐸、靳以、巴金等人創辦的大型期刊《文學季刊》,以及後來巴金、靳以聯手編輯的《文季月刊》、《文叢》等系列期刊充滿感情的人,時為中國作協負責人的劉白羽在回憶錄中就明確地說想恢復《文學季刊》這樣「卓然不群」的刊物,為此,他去說服了中宣部領導同意創辦這樣一份雜志,並明確建議編輯部設在上海,由巴金、靳以主編。從刊物的篇幅、選稿的氣度、編輯風格而言,《收獲》與《文學季刊》等三十年代「文」字系列期刊的確一脈相承。《文學季刊》創刊的1934年,號稱中國的「雜志年」,當年定期出版的雜志約三百多種,百分之八十是文藝或半文藝性質的「軟性讀物」,用茅盾的話說,它們幾乎全是幽默與小品的「合股公司」。《文學季刊》卻不取媚市場、以純正的嚴肅的創作為主打,以切實從事文化建設的決心,贏得讀者的尊重和文學雜志的尊嚴。半個多世紀後,《收獲》也面臨著同樣內外交困的境況:1987年,全球性的紙價上漲,本來就微利甚至無利經營的文學刊物迅疾陷入了經濟困境;九十年代以後中國文學的市場化傾向越來越嚴重,文人下海,休閑文學、影視對純文學的沖擊,這使得許多文學刊物被迫改刊,但在困難中《收獲》沒有輕言「變革」,而是選擇了堅守。主編巴金非常堅定地表示:不希望《收獲》做商業化的改變。他鼓勵編輯部:《收獲》是大有希望的,文學是大有希望的。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憑著這樣的信念,《收獲》一如既往地堅持自己的精神追求。我常常想《收獲》真正輝煌可能不僅是發表了莫言、余華、蘇童等人的那些名篇,更重要的是在這樣時刻對於新文學精神堅持的象徵意義,從這個角度講,有了這種歷練之後,《收獲》已經不單是《收獲》,而成為一個符號,它承載著作家、讀者對於文學精神性追求的信心。在這一點上,《收獲》一下子就在讀者的心中擁有了不同的位置。記得好久,我都珍藏著《收獲》的一份征訂單,上面有這樣一句話:在世間所有虛妄的追求都過去以後,文學依舊是一片靈魂的凈土。

《收獲》這樣的努力,為文學贏得了尊嚴,也給了作家們以信心和勇氣,大家相濡以沫捍衛著一種文學精神。老作家蕭乾當時給主持工作的副主編李小林的信中談到:「收到你的來信,既佩服你們堅守陣地的勇氣,又為文藝前景感到憂慮。」「潔若和我近來採取用稿酬或版稅來捐獻。……目前浙江文藝出版社正在印我譯的《里柯克諷刺幽默選》,不久可出版,共十數萬字。我想把出書的稿酬(連同《堡》的——請千萬勿匯)一並捐給《收獲》。」「向(像)其他捐款一樣,我這點心意不外乎表示對《收獲》(它的前身是《文學季刊》《文季月刊》)的支持和擁護,並藉此推動一下。」(蕭乾1993年11月15日致李小林信,本信及下文中所引諸信均為首次公開的未刊稿。)這樣的支持不在於金錢,而是道義,是一份雜志的價值觀為更多熱愛它的人所認同。作為文學邊緣化時代中的一份文學期刊,《收獲》最為難得的是能夠將作家和讀者的精氣神兒凝聚起來,讓大家為了共同的文學理想而奮斗。



多少年來,在《收獲》的背後始終有著一個高大的身影,那就是巴金先生。談到與這份雜志的關系,他不斷重復的話是:我只是《收獲》的掛名主編,當初答應做主編也不過替老朋友靳以助陣而已。在這樣的輕描淡寫中顯示出的是一位傑出作家的為人本色,也讓我們看到了他對待朋友的純凈之心。哪怕老朋友靳以已經去世多年,但談到《收獲》,巴金必然首先想到他。在今年第四期《收獲》上,有一個小細節很讓人感動。那是《收獲》創刊30周年(1987年)時冰心的一段題詞,她談到對《收獲》的喜愛,其中有一句話原文是這樣寫的:「因為《收獲》是我的好友巴金創辦的,我一看到《收獲》就想起巴金一家。」現在刊出的手跡中,兩處「巴金」前面分別加上「靳以」的名字,而最後「一家」兩個字也劃掉了。這三處改動分明不是冰心的筆跡,仔細辨認原來這是巴老的改動!

雖然巴老不曾參與到雜志的具體編輯工作中,但這位從未領過工資的「掛名」主編,卻對《收獲》一直非常關心,哪怕在多病的晚年,自己閱讀困難的情況下他還是不斷聽身邊的人讀《收獲》,余秋雨、李輝等人的專欄,還有一些小說,他都認真地讀完了。對於《收獲》的編輯而言,巴金是這份雜志的靈魂,是將五四新文學精神帶到這份雜志中一面旗幟。這樣的影響是虛的,也是實實在在的。巴金也會如同當年拍板鼓勵靳以消除顧慮推出曹禺的《雷雨》一樣,在一些重要時刻和關鍵作品上給予編輯部以明確的支持。著名作家從維熙就曾滿懷深情地回憶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的中篇小說《遠去的白帆》在被其他雜志拒絕的時候,是巴老親自拍板讓《收獲》發表了它。他也談到《大牆下的紅玉蘭》在《收獲》上發表後遭到一些思想保守的人的批評,而此時巴老鼓勵編輯部要「百無禁忌更進一步」,「因而使當年的《收獲》,成了歷史新時期解放思想的一面文學旗幟。」他還舉了張一弓的《犯人李銅鍾的故事》的例子,「也是在《收獲》死而後生的,這又是巴老在文學新時期勇往直前、義無反顧的一個佐證。」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在《收獲》發表後,上海當時一位主要領導在一次幹部萬人大會上,點名批評了這部作品,編輯部的同志感到壓力很大,巴老得知此事後,立即閱讀全文,他說:我覺得這部作品沒有什麼問題。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浮躁》還在國外獲了大獎,也被文學界公認為是反映城鄉時代變遷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巴老簡短的一句鼓勵,給編輯部的是做好工作的更大的信心和動力,《收獲》副主編蕭元敏就曾說過:「巴老在時,他是我們的主心骨;有了他的護佑,我們的勇氣會更大一些。現在他不在了,他的精神始終在激勵著我們,如何選擇,如何取捨有時卻會變得難以想像的艱難,但無論如何我們不能偏離前輩們創建的這個圓心和跑道。」

巴老不是一個喜歡張揚的人,他對作家和雜志的支持常常是那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老作家陳荒煤寫了散文《夢之歌》,以此抒發內心積郁的情感,原來並不打算立即發表。但巴老了解陳荒煤的心境:新時期以來,荒煤一直支持和鼓勵青年作家的寫作和探索,然而,他的做法一度不被人理解甚至遭人非議。巴老沒有多說什麼安慰他的話,只是指示《收獲》立即發表荒煤的這篇散文。得知這一情況,荒煤很激動,1984年3月1日給巴金的信上說:「我的散文《夢之歌》,原未打算就發表。沒想到,卻得到您的鼓勵,認可。既然您批准了,就稍作修改寄小林發表吧。」「我很高興,到今天為止,您還鼓勵我寫點東西!」同日給李小林的信上他又寫道:「文化部整黨仍在進行中,大部時間都去開會。我今年也七十一了,總想擠點時間寫點東西;但實在是疲勞不堪。」「此篇原不準發,既然你爸爸覺得還可以,就發吧。我覺得大概不致被認為有污染吧。」荒煤的感動不是毫無緣由的,他也一定會想起50年前,作為一個無名的投稿者巴金將他的作品看後又交給靳以決定在《文學季刊》第三期發表,從此將他領入文壇的往事。想不到,年逾古稀,巴金還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

有了陳荒煤、從維熙、賈平凹這樣的經歷,我們才能夠體會到青年作家李洱這段話的分量:「對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的中國文學甚至中國文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如果沒有巴金,其情形都很難想像。這不僅是指巴金給後來的中國文學提供了道德基石,也是指巴金以自己的偉大存在給中國文學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發展空間。經歷了這個時期的文學史家當然會注意到這一點,但未來的文學史家卻未必會留意。」《收獲》因為「主編巴金」讓人感受了一種歷史的滄桑和文學的尊嚴,在人們的心中也有了不一樣的位置。



《收獲》的這期50周年的紀念號,目錄的上方醒目位置刊發的是巴金先生的一段題詞:「《收獲》是向青年作家開放的,已經發表過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還要發表青年作家的處女作。」這段第一次公開發表的手跡,是1979年巴老回答外國記者提問時寫下的,當時《收獲》剛剛復刊不久。無論在當時,還是多年後公開這段話,都表明了《收獲》雜志的一貫的開放態度,那就是「不惟名家,不薄新人」。最新一期的《收獲》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一期推出的主要是一組青年作家的作品,長篇小說是何世華的《陳大毛偷了一枝筆》,中短篇的作者是於曉威、丁伯剛、喬葉、須一瓜、葉彌、田耳、戴來、徐則臣等人,都不是什麼文壇宿將,但卻是有創作實力的青年作家。瀏覽《收獲》50年的目錄,你能夠看到很多在文學界閃光的名字,但你也會發現,其中很多人在《收獲》上發表作品的時候並非已經在文壇上紅得發紫,包括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的余華、蘇童這樣一批當年的先鋒作家。但這話或許可以這樣說,是《收獲》給許多優秀作家提供了展示才華的機會,通過《收獲》這個舞台,他們才閃光起來了。

支持青年作家的創作,並非是沒有原則的捧場,而是為他們提供舞台、創造機會,是讓他們不斷完美而不是曇花一現,為此,《收獲》的編輯們與作者反復溝通、不斷修改稿件,這成了文學界出了名的「編輯特色」。作家格非曾在14年前撰文談到過這些:「……但是當作品寄往編輯部之前,稿件中仍會有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情通常比較矛盾。完成一件工作後的喜悅與輕松常使明知存有缺陷,仍然硬著頭皮送往編輯部。但是,我的僥幸心理很快就會破滅。」《收獲》的編輯不會將這些缺陷輕易放過的。「我的小說,比如《迷舟》,《邊緣》,《湮滅》等作品都經歷了這樣一個修改過程。如果說我從改稿中所學到的東西往往超過創作所得,這也並非是一種誇張之語。」格非還說,就他所知,余華、洪峰、孫甘露等作家都經歷過與他相似的改稿經歷,在交談中,他們曾多次談到編輯們對刊物以及作品一絲不苟的精神給他們留下的深刻印象。都說「文章是自己的好」,都說作家們最忌諱別人動他的稿子,但也不盡然,關鍵是作者與編輯之間要建立起一種互信,一種坦誠的溝通,還有一點更重要,那就是編輯們的奉獻精神、敬業精神也會打動作家們,同時為雜志贏得尊嚴。在這樣一種平等、互信、開放和坦誠的氣氛中,《收獲》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著每一位作者,也和每一位作者一起成長。



在《收獲》創刊的時候,被巴金形容「像母親對待子女一樣」捧著新雜志的靳以曾經有過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他以激動的心情給尚在北京開會的巴金寫信,信上說:

《收獲叢書》事還望你負責,許多什事我可以幫助你做。現在我們正計劃把家璧抓過來,將來搞一個「上海作家出版社」,專出創作,獨立經營,不設上海作協和北京作家出版社領導,由上海宣傳部領導。三個刊物都由這里出。家璧的叢書(約有四套)以外,「收獲叢書」,《文藝月報》也可以理論小叢為主出一個叢書。《萌芽》也可以來一個叢書,編輯部人不要了,主要是依靠外力編叢書。只要把印刷發行搞好就定了。你看如何?……(靳以1957年7月11日致巴金信)

半個世紀前的宏偉計劃到今天仍然有很多實行的價值,可是「反右」正酣的時候,這些又怎麼可能實現呢?更令巴金痛心的是第一個《收獲》在靳以去世後不到一年就停刊了,靳以可謂壯志未酬便撒手西去。但後來者並沒有辜負前輩們的苦心,風風雨雨中《收獲》走過了半個世紀,迎來了一個又一個可喜的收獲。我聽說,最近《收獲》要編一套叢書,將它這50年來的精品之作盡納其中,這真是一件喜訊,我盼望著能夠盡早看到它,珍藏這樣一套書,那是珍藏著前輩們的文學心願,珍藏著一代代編輯的奉獻身影,也是珍藏著半個世紀以來的文學記憶。對於多年來喜歡《收獲》的讀者來說,這不是一件最為值得期待的事情嗎?

熱點內容
十大經典古風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1 12:35:09 瀏覽:778
免費小說腹黑蛇妃七個寶 發布:2025-07-01 12:34:20 瀏覽:472
末日言情好看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1 12:32:32 瀏覽:233
上門女婿小說本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1 12:25:04 瀏覽:633
好看的總裁言情男主很寵女主小說 發布:2025-07-01 12:17:52 瀏覽:341
好看的gl小說御姐女王 發布:2025-07-01 12:10:17 瀏覽:179
免費全本小說瀏覽器 發布:2025-07-01 12:03:42 瀏覽:872
言情帶娃小說 發布:2025-07-01 11:53:15 瀏覽:679
言情小說微虐知乎 發布:2025-07-01 11:46:09 瀏覽:652
重生香港商業排行小說 發布:2025-07-01 11:41:38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