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淺談英美現代派小說經典敘事

淺談英美現代派小說經典敘事

發布時間: 2022-02-23 07:49:58

A. 以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為例,分析文學與哲學或文學與宗教的關系字數在1500左右

宗教與文學:
其實,我認為,要想了解世界,就必須了解宗教,尤其是西方世界,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歷史當中,宗教都是統治集團,它們幾乎絕對地控制了文化教育。下面是我知道里的一段話,算是補充!

文藝復興以來,始終存在著對宗教進行嚴厲批判、妄想消滅宗教的思潮和代表人物。但宗教始終沒能被消滅。事實上,除了象道教這樣缺乏改革沖動的宗教以外,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不但沒有衰亡,反而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象基督教神學在二十世紀就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產生了一批世界級的思想家。佛教和伊斯蘭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革。二十世紀初年的中國,曾經有人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以科學代宗教」的主張,但他們的論點不但從學理上站不住腳,而且也已為歷史事實所擊碎。值得注意的倒是這樣的一個事實:呂澄、李淑同和劉小楓等美學家和藝術家從美育走向了宗教。這說明了宗教有其本身不可代替的價值。現代工業社會的發展沒有也不可能摧毀宗教,其他文化形式也不可能取代宗教。
宗教是不可以被取代的。我們不能設想沒有宗教的文化會是什麼樣子。假如阿拉伯人沒有伊斯蘭教,假如西方人沒有基督教,假如中國人沒有佛教,那麼他們的文化會是什麼樣子?設想有一種文化會脫離了宗教而發展是愚蠢的。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蠢事,蠢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宗教是人的終極關懷,因而與人的生存本質相關。歷史上的宗教可能被意識形態的毒質所污染,但宗教的本質是不會被污染的。宗教的本質是永遠是純凈的。它既在於它自身之中,又內在於一切文化形式中。科學、哲學、文學、藝術皆不能擺脫宗教。
回顧一個世紀的中國現代文學及其研究歷程,可以看到宗教與文學的關聯。我們可以列舉出相當一批與宗教文化關系密切或有著不同程度關聯的現代中國的重要作家,諸如魯迅、周作人、巴金、老舍、曹禺、冰心、許地山、豐子愷、郭沫若、郁達夫、茅盾、沈從文、艾青、徐志摩、戴望舒、朱自清、林語堂、廢名、張愛玲、廬隱、蕭乾、宗白華、夏沔尊、馮至、施蟄存、張資平、何其芳、孫犁……等等。「可以說,中國現代文學各不同時期有特色有影響的作家都與宗教文化有著某種關聯。」(劉勇《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3頁)這種關聯的發生是很自然的。盡管五四時代及其以後的科學主義思潮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佔有壓倒優勢,但在人們的內心深處,宗教情結卻始終發揮著強有力的作用。近代傳入的基督教和固有的儒、佛、道傳統合流,在新的歷史情境下維系了中國人的終極關懷,並若隱若現地通過種種途徑表現出來。在觀念層次上,盡管與日本、與西方有很大的差距,也還是不乏對宗教的深入研究與探討。
二十世紀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宗教當屬基督教和佛教。基督教在近代中國的發展引起了許多復雜而深刻的矛盾沖突,對它的影響要做正確的評價和分析。從積極的意義上說,基督教激活了中國人已經氣息奄奄的信仰精神,使中國人從委頓中醒來,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一如當初佛教初傳時候一樣。中國新文學的先驅們就已經注視到了基督教文化的獨特作用和價值。陳獨秀1920年2月1日在《新青年》第七卷第3號上發表《基督教與中國人》一文,對基督教的平等博愛、犧牲奮進、至上人格、反思懺悔等精神品格表示了熱烈的頌揚。在他看來,「基督教是愛的哲學」,「基督教的根本教義只是信與愛,別的都是枝葉」。他呼籲「把耶穌崇高的、偉大的人格,和熱烈的、深厚的情感,培養在我們的血里,將我們從墮落在冷酷、黑暗、污濁坑中救起。」如果說陳獨秀還主要限於從社會政治革命的角度來鼓吹基督精神的話,那麼魯迅則直接切入了文化和文學的內核。他在著名的《摩羅詩力說》里高度評價了希伯來文學的殊勝意義:「雖多涉信仰教誡,而文章以幽邃庄嚴勝,教宗文術,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茲未艾。」他呼喚「精神界之戰士」在中國的出現,這裡面自始至終貫穿著一種深沉的基督教精神。周作人所提倡的「人的文學」和「平民文學」,以人道主義的「愛的哲學」通向了基督教的「博愛」主題。他說:「現代文學中的人道主義思想,差不多也都從基督教精神出來……近代文藝上人道主義思想的源泉,一半便在這里。」(《聖書與中國文學》)還從藝術發展的角度肯定「文學與宗教確有關系」,「文學的發達,大部出於宗教」。「人類所有最高的感情便是宗教的感情,所以藝術必須是宗教的,才是最高尚的藝術。」
從創作實踐來看,新文學中出現了一批深刻體現基督教精神的作家和作品。冰心 作品中的「愛」的主題,明顯來自作者對基督教的博愛精神的深刻體認。而隨著新文 學的不斷深化,基督教文化的更深層次的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如有的學者所指出:「郁 達夫作品中無休止的懺悔意念,曹禺作品中擺不脫的原罪傾向,巴金作品中醇厚執著 的人道主義責任感,老舍作品中無處不在的平民意識,以及郭沫若的泛神論思想等等, 這些蘊涵著基督教文化精神的藝術思考,無疑使中國現代文學在思想內涵方面具有了 某種新的文化特質。」(劉勇《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結》)

佛教在近代中國的文化影響也許更加值得我們注意。以楊仁山先生為首的佛教居 士和僧人,使中國佛教從明末以來的極度式微的局面中擺脫出來,逐步走上了復興之 路,給中國近代文化以深刻的影響。佛教中本來所有的自由精神、獨立意志、進取精 神和犧牲精神與近代西方文化的自由精神相結合,使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動重 新煥發了活力。一方面是新的具有入世精神的「人間佛教」佛教的形成和發展,另方面是文學藝術活動中的佛教精神的新展現。以魯迅為例。魯迅可以說是現代中國作家 中對人生的認識和體驗最深刻的人物。他的作品中彌漫著死亡的氣息,而他對日常生 活中的平庸和卑微的小人物的描寫,常常使人喘不過氣來。他關注人的苦難,關注中 國人的國民性,其實都與他對佛教的偏好有關。佛教本來就起源於解脫人生苦難的要 求,而人生最難擺脫的當然是死亡的威脅。魯迅從自身的苦難中體會到了人的生存的 嚴酷,從而孳生出解脫的大願。他探尋過多種道路,包括外在社會政治革命。但魯迅對政治革命實際上並不報多大的希望。《阿Q正傳》典型地表明了這一點。所謂的「國民的劣根性」其實植根於人性的黑暗中,也就是佛家所說的「無始無明」中。所以魯迅始終是很悲觀的,這使他既擺脫了一般作家的膚淺的樂觀主義,也使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看穿人生的苦難,與政治操作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其他一些人那裡,佛教文化的表現採取了不同的形式。蘇曼殊的作品盡管不多, 卻能以驚才絕艷的文筆,寫出佛法追求與愛欲之間的深刻糾纏,突顯了悲劇性的意味。而周作人、廢名、豐子愷等人則以從容而優雅的筆觸,表現了一種禪的精神。寧靜淡泊、清幽曠遠的人生境地和舒緩雅潔、坦盪從容的心緒,使讀者在動盪混亂中依稀看到了一片古老的精神家園。但這決不是對傳統佛教和禪宗的簡單回歸,而是灌注了近代文化精髓、盪滌了傳統文化渣滓的新的精神意向。其他的作者如許地山、沈從文等則表現了一種把多種宗教結合起來的意向。許地山的《債》里即包含著三層意蘊:第一層是還債人的佛家慈悲為懷的心腸和儒家高度自覺的憂患意識;第二層是岳母所信奉的順著境遇做人,棄絕非分之想的道家人生哲學;第三層則是「還債人」那種深刻而莫名的基督教的懺悔意識和獻身精神。這種多重宗教意蘊還可以在林語堂等人那裡看到。

中國現代文學與宗教之間的關系不止體現在宗教情結上,還體現在敘事結構、藝術語言和藝術意境上。中國現代文學的濃烈的抒情性和深層次的隱喻性,顯然來自基督教文學的刺激。佛教文化對現代白話文運動的貢獻是眾所周知的。而藝術氛圍和意境的營造,則與宗教意識的流注密不可分。
文學與宗教是不可分割的,中國現代文學和宗教文化同樣是不可分割的。盡管四九年以後的中國對宗教採取了極端的態度,但改革開放以來宗教又明顯地呈現出自身固有的活力。在作家的筆下,宗教精神和宗教意識也多姿多彩地表現出來。賈平凹、張承志、張煒等人的創作,顯然自覺地走向了某種宗教追求。尤其是張承志的《心靈史》,極其悲壯地展示了一個民族為信仰而戰的歷史,在當代文學中具有震撼性意義。這也許象徵著未來中國的精神路向。

B.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C. 現代西方小說的「冷敘述」和古典敘述的區別何在

冷敘述:局外人的視點
熱抒情:「我 」的心態

中國式的冷敘述大概起源於後文革時期,歷史原因,「後文革徵象」對當代社會的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作家把自己放在社會,政治之外。有一種明哲保身的意思。冷熱敘述在詩歌以及小說表現上面清參照楊光老師的分析

冷敘述的詩人逃離直接贊美、諷刺、憤怒或歡樂的抒情方式。在他們的詩作中熱烈、明朗、單純的情調不見了,詩人蓬勃生發的激情在極為平淡極為平靜的口氣中緩緩「流出」。他們力避抒情詩那種常見的、極富氣勢的句子,敘述成份大大加強了。詩人在詩中隱匿了愛憎,抒情以局外人的視點、以不動聲色的冷抒情格調,把詩人的個人心態隱遁於詩中,讓讀者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體會詩中的情感。如:「有一個默許總展示不了/於是一個病了/又一個病了/然而窗子總是不見亮光/四季沒有病 /……沒有目的笑最純真/而默許是陰謀/於是病毒開始流行了//(貝貝《默許》)。全詩除了「沒有目的的笑最純真」,「默許就是陰謀」尚有一些哲理點題,有一點愛憎之外,全部用平淡的敘事性句式表達。冷敘述(冷抒情)的手法在這里用得純熟自然干凈。「默許」作為詩人的內心渴望、期待與呼喚的寄寓,本來理應充滿熱情與焦灼才是。但由於以這樣一種冷抒情的方式寫出來,反而使詩獲得了更深邃的情感空間。又如「請把手放下盲人俯身/推拿腰部也象推拿石頭/生活的腰多麼空虛/引起疼痛/盲人一天又一天推拿按摩/推拿比石頭更硬的腰部//(翟永明《盲人按摩師的幾種方式》)詩人那麼平心靜氣地敘述盲人的生活,盲人離詩人很遠,又似乎很近。意境情感飄忽而又深邃。
冷敘述在敘事性得到加強的同時,還強調意象的淡化和口語化。先鋒詩人們從北島、舒婷意象紛呈的「花筒」中走出,以一種純口語、純世俗化的語言方式滲入詩中,讓讀者從中洞見詩人隱約而現的強烈情感。於是,口語成了反意象的銳利武器。詩人們以口語的純凈自然,簡潔朴實為審美標尺。他們這樣寫人生:「我想做一個好丈夫/可是紅腸總是賣完/這個世界不知為什麼/老和我過不去//(王小妮《紀念》)。這樣的語言,粗疏、信手拈來,而背後卻是對普通人生命的深刻挖掘。在詩人漫不經心的平靜敘述抒情中,蘊含著內心深處的躁動和悲哀。他們這樣寫人:「埋他那天/他老婆沒有來/幾個工人把他到山上/他們說他個頭小/抬著不重//(於堅《羅家生》),情感游離於平淡的口語和冷敘靜的敘述之中,又從中透析出來,讓人不能不為之動容慨嘆。
由於敘事性而易失去音韻、平仄、節奏等語言外在特徵,詩人們便特別注意語感語調語勢和語態。他們總是在耐心地尋找語言感覺,有了「感覺」,語言便氣韻通暢,心情便潸然生發出來。如:「他踩著那些灰塵/不回頭他在預計雨的到來/便望了天空 遇見雲朵和風/他昨天才生病/今天卻能走路並興奮//(陳家橋《人的慣性》),語態平淡舒緩,好象在敘述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一樣。讀者從中不僅能觀照出「他」的心態,也可以觀照出自己的心態。從上面所引的詩作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表現語言的語感、語調、語勢,以一種特異的語態,體現特定語境下的心態,詩中開始浸入了散文化筆法。
熱抒情:「我 」的心態
熱抒情是同語言表達慾望分不開的。詩歌語言從國家、民族語言空間轉向「個人的話語空間」,詩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本體意義,詩人也更加註意人的本體起來,於是表現個人的內心世界、反映個人對社會及宇宙的關系等就更為直接便當起來。這里的熱抒情不同於以往的直抒胸臆,它很少有直接的贊美、諷刺、憤怒。象冷抒情一樣,詩人們很少直接介入文字,而是盡量讓讀者同文字進行交流。語言的狂歡在熱抒情的表達方式中得到了發揮,「成群結隊的語言」又促成了散文化長句式的運用。這種散文化句式是同「我」的視點的插入、描寫性語言的組織和補充情調的修辭分不開的。隨著詩歌本體意義的回歸,最適於展現個人心態、個人話語的視點「我」,「我們」,開始大大量擁入詩歌。能寫多類人的情感、能溝通世界萬物的「我」被詩情所慫恿,在強烈的語言表達慾望的鞭策下,把每一個抒情句式和敘述語句建構為語言自由堆砌的場所。隨便翻翻韓東,車前子,西川、伊蕾等的詩集,便會發現,「我,」「我們」視點的插入,給詩歌語言的狂歡帶來了前所未有壯觀的場面。
由於強調「我」的視點,世界以「我」為中心任意構造、描寫,或抒發這個世界存在的狀況。定語、補語、狀語的大量堆砌,又無須遵循習以為常的邏輯規則,便組成了長向式的多元復合的語言情態。如:「每一件事物都可以在另一種事物中找到虛構/一支香煙最終將被另一個火從頭上點然/我無對話於是我們成為對話//(楊黎《對話》);「可是我不知道誰拿著箱子的鑰匙/我不知道是誰在黑暗中構思一隻鳥鴉藏在黑暗中的密碼/在第二次形容中它為一位裹著綁腿的牧師出現//(於堅《對一隻鳥鴉的命名》);「在這個世界做什麼都很難/我們努力做人如同石頭努力做石頭松柏努力做松柏/我們怕詩人做不了連人也做不了//(拙作《流浪的謬斯》)。世界的表達在一氣呼成的洶涌語言中流出來或是擠出來。在詩人營建的情感氣勢下,充沛的或者是過多的近義、同義或反義詞的隨意疊加,使抒情敘事得以更好的伸延,並且在這個瞬間獲得了具體情態。悠長的敘述抒情句式跨越錯綜的語言空間向前延展,便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順暢的語態。在強烈的自我表白的句式中,詩人紛繁的心態也同時得到了展現。
熱抒情為了能更形象、更具體、更充分地表達情感,往往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尤其表現在:「像」、「猶如」、「如同」等比喻結構的大量運用上。雖然它曾會使敘述抒情有沉迷語言游戲之嫌,但它不僅給予人物、事件或細節行動以特殊的情狀,而且使內心世界具有一種補充情調。正象那些意象紛呈疊加的長句式一樣,這個補充的句式在敘述抒情中生成附加的節奏沖力,它那伸展的力度和突然開啟的空間,讓情感的渲泄有了一個廣闊的場地。如:「這時的牧歌不會在街道上飄零」,「提三桶月光凈身子」,「一隻蟈蟈在夢中喊我」等,以一種修辭的敘述抒情烘托建構某種心境。「象」,「猶如」等所組成的抒情敘述的比喻句式之多,稍有不慎,便有泛濫和過剩之感。在李郁蔥的《那器皿成為我們》(組詩八首)中,「彷彿」、「猶如」「像」等就出現了23次之多,在汪峰的《大鍾》一詩上中,「象」、「彷彿」就用了9次。如此之多的比喻句式使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在意象的形象流淌中更具有張力。詩人一面將心敞開、一面又將鋪開的情緒半含半露於詩中,留詩味於詩歌和讀者。
冷敘述和熱抒情盡管造成的抒情格調會因襲相傳,泛濫無度或井然有序地為詩人們所運用,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詩歌的撞擊與混亂。但它作為寫作實踐的凸現,作為情感渲泄的表達方式,依然給詩歌創作帶來了一些活力,並給詩歌的探索作了一個方向性的嘗試,他將構成某段時期詩歌特徵的要素。這段時期的詩人能否游刃有餘地運用這種抒情格調,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詩歌創作本身成就的高下。

古典敘述你問的是中國古典敘述還是外國古典敘述?
中國古典白話小說中的時間結構,說話情景的貢獻在於以連續的現場感(continuous present)來控制敘事時所延續的時間。這是說作家企圖濃縮並定位時間的流動,不論故事有多長,至少在表面上必須讓讀者有種在一定時間內嘎然而止的完整感。事實上,中國古典小說敘事文體的結構被認為是『間隙』的(interstitial),與西方18及19世紀小說具有『連貫結構』(architectonic)的特質對照。雖然在最基本的層面而言,中西方的敘事
文體均是以前後連續的時序出現,中國古典小說卻經常避免將各事件順序發展,而喜好將各事件重疊,或將事件與非事件(non-event)並敘,以強調它們之間平等的重要性,也因此反映了人生同時存在的經驗。

中國古典的敘事文體與中國哲學一般,將存在(existence)以不斷流動、變化、往復的方式構思。------這一點我個人認為有點誇大。但是強電連續流動的『整體性』(totalization),使得中國古典敘事文體去除了明顯的方向感而產生了一種『靜止』的印象(motionlessness)。

簡單在結構上來說,冷敘述很不拘泥,因為有事不關己的意思,但是古典敘述強調故事完整。
在感情上說,冷敘述就是他人的感情,古典敘述自己,他人,都有

D. 結合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作品談談文學對現代生活的影響

同學,你這個問題問反了吧,應該是現代生活影響現代主義文學啊! 好吧,你非要這么問的話我就說道說道。 首先,文學是現實生活的反應,一部作品,是作者對所能接觸到的社會的認知,或者說表達。現代文學是現代生活反映到精神層面的產物,現代生活的特點是節奏快,喧嘩,浮躁,表現形式是人們對安全舒適生活的追求,產生的結果是人們終於變得急功近利,最求金錢和名利,並且不擇手段。綜上所述,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現代主義文學會跟傳統文學大相徑庭。現代主義文學講究的是內心的表達,對荒誕世界的描寫,恐懼,猶豫,甚至變態。如荒誕派作家作品,意識流,魔幻現實主義等。 最後重點來了,要說現代主義文學對現代生活的影響,那就是讓人從另一個從未有過的角度了解這個世界,給人以啟發,在一定程度上引領時代的走向,另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文學可以預愉悅身心,給人以撫慰和精神的享受。 完了

E. 對西方文學的認識

介紹幾本書給你。《西方美術》,《女王和她的情人們》,哲學的可以 看《蘇菲的世界》,要不就看看《聖經》。

F. 一戰後英國現代派文學主要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產階級現代派文學在詩歌與小說中發展。托馬斯·艾略特(1888—1965)是現代英美著名詩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徵和多種文化因素表現戰後空幻的危機感。20、30年代英國出現「意識流」小說。詹姆斯·喬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吳爾芙(1882—1941)的《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狀態,表現了絕望與混亂的情緒。勞倫斯(1885—1930)雖也用現實主義寫法,但在《兒子和情人》(1913)、《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寫了性心理。《天演論》作者的孫子阿爾多斯·赫胥黎(1894—1963)寫科幻的「概念小說」,表現科學將毀滅人類的悲觀思想,表達「迷惘的一代」的情緒。

G. 結合一位作家作品淺談近現代中國短篇小說對西方文學的借鑒和融合(800字上下)

魯迅作品在現代中國排名第二,全球穩坐三流 全文教授的教授 紫硯齋


我寫過許多個炮轟魯迅的網帖,但並不意味我對魯迅的全盤否定.他是現代中國一個不可繞過的人物。之所以批判,是因為一大批學閥把他捧得漫無邊際,令人暈倒,讓許多知識學人搞不清東南西北。所以以往的批評基本上以撕開魯迅的思想龍袍為主.對魯迅作品的技術含量未作過多分析。
總體上說,魯迅作品的技術含量較高。他的小說成就超過了他所有的文字。雜文成就最低,,摻雜了太多的私己短識和偏激窄見。這種雜文的所謂深刻,是小河小港中的深濯,缺乏聖賢哲人的澎湃氣勢和偉大智慧。比如被粉絲們捧為經典銘言的:想作奴隸而不成的時代,便是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其實這是一句對黑暗現實發瀉的一句平常的憤怒文字,拿今天的話說白一點就是:馬屁精想拍馬屁而拍不成的時候,這種人便是地道的馬屁精和當權者的奴才。所不同的是魯迅採用巧妙有力的文字,顯示出了文學語言的力量和精彩。
當今天涯網有許多牛人超過了魯迅.如頭撞南牆的四色定律狂人黎鳴,為振動論獨自瘋狂的中國楊神經,開創智業文明新思維的野外閑人,中國社會一千個細節的一千種思維空間的世紀嬰兒300,窮究遠古神秘浪漫易學的江南樵夫,筆法犀利笑談古今事的慾海漱石生.雖然他們在文字能力上比魯迅遜色一籌,但他們的思維空間完全擺脫了魯迅式的媚外束縛,獨成一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防忽悠咨詢顧問>的雜文,不僅僅在思維能力,而且在文字語言的三步跨藍動作上,精彩絕倫。他的網文<魯迅是靈動而入戲的看客>深邃.機靈.充滿人性哲智。毫無誇張的說,僅此一篇,便可以打敗魯迅的所有雜文。魯迅的雜文看似深刻,其實較窄,不過把常人看得到的道理,用精妙的文字來加以表述.他的思維方式是偏執一詞的直線向前,而天涯牛人的思維定式是曲線運動波濤滾滾。
美籍學者夏志清說,魯迅雜文啰啰嗦嗦,愛搬弄是非,是他創作枯竭的表現.諾貝爾獲獎者高行健說,魯迅晚年陷入打派仗,葬送了他的極高文學才華。充分說明魯迅雜文的入世政治功利和思維有限生命力。


相比,魯迅的短篇小說顯得優秀,散文文字功底非凡。
<在酒樓上><孔乙己>和<祝福>是魯迅小說的上乘之作。<在酒樓上>
"緯甫為了一朵剪絨花,竟然特意去濟南,可見呂是真正地想讓阿順快樂。"讓人讀來淚水涌目。緯甫在小說里既曾是個革命青年,又是一個革命意願消沉的頹廢者。既是一個做事馬虎隨便的人,為了一朵剪絨花竟也有掛記阿順於千里之外的熱血柔情.這種冰天雪地中的人性溫情,是魯迅小說唯一擺脫政治道德陰霾的多彩人生小說。<孔乙己>和<祝福>則把舊知識分子和舊中國婦女的深重災難敘述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深度。
<狂人日記><阿Q正傳>是魯迅小說技術含量最低的作品.<狂人日記>把四千年文明史歸納為吃人,不僅是對歷史的虛無,而且是對人性採取性本惡的一種簡單的絕對化的單向思維判斷。誰都明白,人的屬性是善惡並存, 美醜同在,七情六慾天生地埋. <狂人日記>把人的慾望僅僅歸納為吃人,鮮露其他欲求,顯然有悖人性的本質屬性 。<狂人日記>不僅思想上有嚴重缺陷,藝術上也有抄襲的嫌疑。
<四大名捕>在我看《狂人日記》中說"魯迅的《狂人日記》是一篇拙劣的模仿之作,從內容到形式完全是模仿俄國著名作家果戈理的《狂人日記》,就是文章的名字也是完全照搬果戈理的《狂人日記》,一字不改,文章結尾的「救救孩子……」已經不是屬於簡單的模仿了,完全是抄襲(或叫剽竊)果戈理。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記》結尾,「狂人」(波普里希欽)說:「媽呀!救救你可憐的孩子吧!把眼淚滴在他熱病的頭上!瞧他們是怎樣地折磨他啊!把可憐的孤兒摟在你的懷里吧!這世上沒有安身的地方!大家迫害他!——媽呀!可憐可憐患病的孩子吧……」。魯迅的結尾,「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何等相似!完全照搬!完全抄襲!"這段文字雖然批評過激,但不缺道理.
阿Q的精神勝利法是四百年前《唐·吉訶德》的騎士精神的進口組裝,改頭換面,塞萬提斯式的喜劇風格和辛辣調侃的黑色幽默,與他的國外前輩同行有著太多的雷同和相似:唐·吉訶德的末世精神英雄----阿q的末世精神勝利法;不合時宜的騎士崇拜國度----愚昧的國民劣根性;辛辣諷刺的喜劇敘述手法----辛辣諷刺的喜劇敘述手法。魯迅是坦誠無愧的:他毫不掩飾他的拿來主義創作手法,他認為不僅自已不夠拿諾貝爾獎,其他人也沒有資格。他十分崇拜他同時代的西方作家,說,看人家的東西作的多好,隨便拿一本也比我們的強,那些東西我們是做不來的。
二十世出現了喬伊斯,卡夫卡,福克納,馬爾克斯,高行健等一批從內容到形式對十九世紀文學進行全面解構的頂尖作家。作為一個固守十九世紀文學老套路的魯迅,毫無建樹站進一流作家行列。


與世界其他優秀作家相比, 魯迅缺乏肖洛霍夫氣勢磅礴的敘述氣質,缺乏海明威天地人感的哲學氣度,缺乏薩特站在人類高度拷問個體的人性視野,缺乏路遙冷峻客觀真實豐富的社會生活畫面。
作為一個中國作家,魯迅骨子裡是俄羅斯批判文學的門徒,缺乏中華文化的底色和豪氣。
一個缺少本民族文化骨氣的作家,獨霸一國文壇,是文革文化專制帶來的惡果,在張揚以人為本社會的今天,必定被一路向前的人類文明所不齒。
一個脫離本民族文化根基甚至徹底打倒民族文化的作家,他的作品無疑是貼著西方標簽的二手貨。看起來非常漂亮,卻缺乏本民族的精神和豪氣。
在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中,沈從文以土生土長的中國氣派,成為我們這塊土地的驕傲。他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境界和藝術價值上都在魯迅之上。
Chilly在《重讀〈邊城〉:敘述的潛流》里說,魯迅的《祝福》、《阿Q正傳》等篇打通了觀和想、個體經驗與社會現實,愛意雖很多,可是欠缺化合萬物的愛意,他的愛藏於陰冷(非貶義)的下面,因為看得太透、用心太急,便如虎狼葯一般,短時間救了人,最後卻傷了整個的身體,是一種功利的寫法,陰冷與急躁也傷了魯迅自己,其人道主義乾巴巴。如果說魯迅像黃庭堅的話,那麼沈從文近於蘇東坡,他把一方天地的時間做整個人類的時間,《邊城》的語境,是淡朴自然的老莊思想的折射,但又不是無為的。其俏皮、自適可以在陶潛那裡找得到,又揉合了人生的憂傷,生命通融無滯,與萬物一切融合,對所有人物都那樣愛著。
沈從文較之魯迅有三處高明:
一、哲智高遠。桃花源式的天國,人類精神的彼岸,少說萬把年的生命力。
二、母體文化的張力,土生土長的中國氣派。
三、人性的牧歌,而非概念的強加。
隨著社會的進步,沈從文的文學和思想價值不斷被世界認識。由他開啟的中國現代鄉土文學,透發著中華文化的勃發生機和無比豪氣。孫犁、汪曾棋、劉紹棠、古華、譚談、曹乃謙、高行建等都無不師源沈從文的中華文化氣質。沈從文幾曾進入諾貝爾文學獎視線,在他去世的那一年獲獎幾成定局,但他卻在幾個月以前離開了人世。

H. 如何評價現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初主流文學是歐美現代派文學又稱現代主義文學,它包括後期象徵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等幾個重要文學流派。
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已呈現城市化、工業化、機械化的面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產生了劇烈的改變。
人際關系: 孤獨感和無所依靠的心境是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
社會關系的特徵: 「非人化」 過程,
文藝家與讀者關系的疏離
戰爭和革命
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科學研究 的理論發現
非理性主義哲學
思想特徵
首先,現代主義具有強烈的文化批判傾向。
其次,現代主義文學突出地表現異化主題。這種異化主題,主要從自然與個人、社會與個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自我的關系4方面表現出來。
藝術特徵
首先,現代主義文學強調表現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具有主觀性和內傾性特徵。
其次,現代主義文學普遍運用象徵隱喻的神話模式,追求藝術的深度模式。
第三,現代主義文學提倡「以丑為美」、「反向詩學」,大量描寫丑的事物。
第四,現代主義文學熱衷於藝術技巧的革新與實驗,某些作家的創作具有形式主義傾向。

I. 推薦幾部經典的有關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文學理論書

昆德拉的其實寫得比較文學,比較趣味,老外的理論書和國人在觀念上還是有差別的……

系統介紹現代主義文學的,《20世紀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徐XX編的,還行吧,挺系統的

其實隨便翻本文學史就有了啊。。。。

熱點內容
阮白慕少凌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8-24 05:27:00 瀏覽:922
現代言情甜寵總裁完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4 05:17:00 瀏覽:988
好看動漫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4 05:10:03 瀏覽:119
霸道影帝的偏執寵愛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24 04:47:59 瀏覽:305
為什麼言情小說主角一般都是女性 發布:2025-08-24 04:39:07 瀏覽:21
推薦言情污小說 發布:2025-08-24 04:38:58 瀏覽:507
女寵男的穿越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4 04:22:04 瀏覽:949
有沒有恐怖帶點黃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4 04:16:13 瀏覽:904
好看軍事完本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4 04:15:22 瀏覽:272
不必看經典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4 04:13:44 瀏覽: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