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中國現代小說專題試卷

中國現代小說專題試卷

發布時間: 2022-03-04 19:23:45

⑴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試題及答案(電大考試)最新版考試必過講解

我覺得你可以考慮一下在考試的時候用「大象找答案」或者「電大題酷」小程序去搜答案呀,考試也不怕掛科啦,直接搜就ok啦
幫你也找了一些題,希望能夠幫到你~
【單選題】( )以憤怒激烈的感情色彩去諷刺、暴露和寫實,在民族文化的背景上剖析舊北平「文化」的種種弊病及在這種文化的土壤上培植的市民性格弱點,充分表現了戰爭對「民族遺傳病」的療治。
A.《駱駝祥子》
B.《離婚》
C.《二馬》
D.《四世同堂》

【單選題】1945年,由賀敬之、丁毅執筆,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集體創作的( )的出現,標志成熟的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新歌劇的產生。
A.《藍花花》
B.《白毛女》
C.《劉胡蘭》
D.《好男兒》

【單選題】( )故事發生在白洋淀地區,在水生嫂等幾個年輕的農村婦女和她們參軍入伍的丈夫間展開,成功地塑造了既為丈夫擔心,又成熟穩重、深明大義的戰爭時期平凡女性的人物形象。
A.《白洋淀》
B.《囑咐》
C.《光榮》
D.《荷花澱》

【單選題】( )的小說突破了當時解放區文學的「政治—功利」敘述模式,而以詩情畫意見長,表現出獨特的審美風范。
A.孫犁
B.趙樹理
C.丁玲
D.柳青

【單選題】周揚在1946年的《論趙樹理的創作》中稱贊《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和( )是「三幅農村中發生的偉大變革的庄嚴美妙的圖畫」。
A.《實幹家潘永福》
B.《登記》
C.《李家莊的變遷》
D.《三里灣》

【單選題】趙樹理1943年創作的中篇小說( ),得到「反映農村斗爭的最傑出作品」、「解放軍文藝的代表之作」等高度評價。
A.《小二黑結婚》
B.《李有才板話》
C.《李家莊的變遷》
D.《三里灣》

【單選題】解放區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農村合作社題材的作品,也是當時第一部將反對革命隊伍內部「左」的教條主義、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作為主要情節貫徹線的作品,是歐陽山的( )。
A.《太陽照在桑乾河上》
B.《小二黑結婚》
C.《暴風驟雨》
D.《高幹大》

【單選題】七月詩派重要的詩論家是著有《詩與現實》、《人與詩》、《詩是什麼》的( )。
A.胡風
B.阿壠
C.艾青
D.田間

【單選題】現代詩派出現於30年代的中國詩壇,起因於1932年施蟄存受現代書局委託創辦的文藝刊物( )。
A.《現代》
B.《現代月報》
C.《新詩》
D.《星火》

【單選題】《新月詩選》的編選者是( )。
A.徐志摩
B.陳夢家
C.饒孟侃
D.卞之琳

⑵ 哪位朋友有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的試卷啊

這科並不完全是按照課後的大綱出題,大題會考綜合型的,需要結合整篇課文的內容來回答,不能只背單個問題的答案,這樣會吃虧。
出題有可能會偏,所以一定要看書,書上寫的大概要有個印象,這樣即使出的題真的不會,就靠記憶寫上一些與題意相同的答案,也是有可能得分的。
加黑體的部分是考試大綱中要求掌握的部分,每章後面的是結合全文綜合性的大題。

第一章:先秦兩漢文論
第一節 尚書•舜典(節錄)
1、《尚書》是我國上古歷史與典章文獻的匯編。「尚」即上,「尚書」即上古之書,故名《尚書》。《尚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尚書》是儒家經典,稱《書經》。
2、詩言志的觀點:
答:「詩言志」是我國上古時期人們對詩的本質、特徵、作用的認識和概括,也是我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史上關於詩的最早的一個定義,它對我國詩歌創作與批評的影響源遠流長。「志」指意志和感情。詩的本質在於言志抒情,詩的特徵是通過語言的媒介來表達感情,抒發志向,詩的作用表現在它的認識意義和教育意義上。
3、詩歌的教育作用的觀點:
答:從《尚書•舜典》中「教胄子,直而溫,寬而傑,剛而無虐,簡而無傲」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已經認識到詩歌、音樂、舞蹈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它可以使貴族的子弟正直而溫和,寬宏而庄嚴,剛毅而不苛刻,簡易而不傲慢,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這種對於文藝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認識,成為對中國文藝理論批評產生深刻影響的一種主導性認識。
4、詩、樂、舞三者之間的關系:
答:「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和「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描述,反映了上古時期詩歌、音樂、舞蹈三位一體的關系。《尚書•舜典》中的描述,也為後代研究文學藝術自身的發展規律提供了依據。
5、了解《尚書•舜典》中記載的上古時期人們對藝術的一些基本認識:
答:①帝命令夔主管音樂,說明在當時已經有了官辦的樂隊,也可能就是後代「學在官府」 的前身。②「教胄子」說明當時已經把音樂作為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種手段,也就是後世「詩教」的前身。③文中指出詩(歌辭)、歌(演唱)、聲(音樂)、律(伴奏)之間的相互關系,強調了藝術的整體和諧性,開啟了對藝術本身規律研究和探討的先河。④文中「擊石拊石」和「百獸率舞」描繪,說明當時歌舞可能已經有了統一指揮的形式以及簡單的化裝。
有可能出現的綜合性的大題
一、了解《尚書•舜典》中記載的上古時期人們對藝術的一些基本知識:
「學在官府」「詩教」「藝術的整體和諧性」「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統一指揮形式及簡單化裝。
二、《尚書•舜典》中記載的我國早期對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
文中記載了我國早期對文學的一些基本認識。如原始文藝的形態、詩歌音樂的特點、文藝的社會作用等,這些認識對我國文藝理論與批評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1、詩言志的觀點。2、詩歌的教育作用的觀點。3、詩、樂、舞三者之間的關系。
第二節 論語(節錄)
1、《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儒家「經典」,記錄了孔子及其門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資料。
2、了解孔子的「論文」的觀點:
答:孔子常說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學術,具體則指《詩》《書》和六藝。其概念和後世的文學或文章的概念不盡相同,雖然也包括文學、文章在內。
孔子對這個包括文學在內的廣義的文或文學是極為重視的。不但自己熟悉,而且還把這些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
3、了解「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答:在孔子的文學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對詩樂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孔子把詩、禮、樂相提並論,確立了文藝在禮冶中所佔據的重要位置,他提倡「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這是說在教授弟子詩、書、禮、樂的教育順序上,應先從容易感動學生,情志的《詩經》開始,然後才是禮和樂。
4、掌握「論詩」中的「興觀群怨」說:
答:「興觀群怨」說,是孔子對詩的功能和系統總結。孔子特別重視詩的效果,即社會作用「興」就是說詩用比興的方法抒發感情,使讀者感情激動,對讀者有啟發和感染作用,從而影響讀者的意志。「興」-孔子已經意識到詩在感情上打動人的力量,但重點仍在理性上的啟發。
「觀」詩歌是反映社會現實生活的,因為通過詩歌可以幫助讀者認識風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說詩能起到幫助讀者認識社會現實生活的作用。「觀」-孔子把握到文藝反映現實生活的實質,但落腳點仍在政治教化。
「群」說明詩可以幫助人溝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礪,起到提高修養,增強團結作用。
「怨」詩能起到諷刺時政,批評指責執政者為政之失,抒發對苛政的怨情,起到表達民情的作用。「群」「怨」-體現了孔子的禮冶思想。
「興」「觀」「群」「怨」對文藝的社會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據文藝的特點,指出了文藝具有美感作用,認識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盡善盡美」和「文質彬彬」的觀點:
答:「盡善盡美」:美指藝術形式,善指政治內容,說明孔子已懂得對文藝作品的評價要從政治和藝術,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衡量,是文藝批評的一大進步。
「文質彬彬」:完整表達了孔子的質文觀,強調文學既要文采,又必須以達意為主,要恰到好處,不過又無不及。孔子這個文質並重,辭意兼顧的看法,對後世的文學理論批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6、理解「思無邪」的觀點:
答:「思無邪」:孔子對詩的思想標准和藝術標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思想內容方面可以認為,孔子提出的「思無邪」的本意,未必就像漢儒、宋儒那樣保守和偏狹。相反,他的尺度還是比較寬泛的。
7、掌握「中和之美」說:
答:「中和之美」在詩的藝術標准方面,孔子很重視詩和樂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審美理想。在孔子的言論中,則體現在「思無邪」一語。孔子所說的「思無邪」實際上就是「中和」的原則,孔子認識詩三百合乎這個標准,故立於範本,稱之為「思無邪」。
孔子的美好思想把個休與社會聯系起來,把內容與表現聯系起來,把藝術與教化聯系起來,把文體與對象聯系起來,因此盡管他關於藝術的審美的觀點只是只言片語的,卻有著內存的邏輯性,在中國美學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大意義。
一、孔子的「論文」的觀點:
泛指文化和學術,具體則指《詩》《書》和文藝。與後世文學或文章的概念不盡相同。
二、孔子的「論詩」的觀點:
1、「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和「興觀群怨」。2、「盡善盡美」和「文質彬彬」。3、「思無邪」和「中和之美」。
第三節 毛詩序
1、《毛詩序》是我國第一篇較完整的詩論,是兩漢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學理論篇章,可以看作是從先秦到漢代儒家詩論的總結。
2、了解關於《毛詩序》作者的不同看法:
答:東漢鄭玄《詩譜》認為《大序》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小序》為子夏,毛公合作;宋代以來的學者,認為是東漢衛宏所作;今天看來,這篇文字很可能並非一時一人所作,而是大約完成於漢代學者之手的一篇結集成果,它應是漢儒綜合先秦儒家和漢代有關的批評而寫成的。
3、《毛詩序》論述了詩歌言志抒情的特徵:
答:「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行於言」。
這說明詩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現,情和志是統一的。也就是說,詩歌既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認識,又表現出人的感情色彩。後人把情志分途,言志,緣情分立,與《毛詩序》大相徑庭。
4、《毛詩充》闡述了詩歌感人化人的特徵:
答:「風,風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這說明詩歌的社會作用,強調其教化作用,與孔子「興觀群怨」的觀點,《荀子•樂論》中的論點,一脈相承。儒家這些觀點,在封建社會中一直起指導作用。
5、理解《毛詩序》論述了詩歌與時代的關系:
答:「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家殊俗,而變風變雅作矣。」這說明詩歌反映著各個時代的不同的社會政治情況,從而產生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說明了詩歌反映時代的冶亂,興衰的變化,基本正確。
6、《毛詩序》闡述了詩歌的分類和表現手法:
答:《毛詩序》提出「六義」說,這也是根據《周禮•春官》的舊說而來,但對六義的解釋,卻成為古代詩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六義」中的風、雅、頌是詩的體裁,賦、比、興只是詩的表現手法。《毛》對風、雅、頌三類詩歌的區別和理解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第四節 史記•太史公自序(節錄) [西漢]司馬遷
1、《史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通史,開創了紀傳體史書和傳記文學的形式。是創造性的歷史著作,其中許多人物傳記又是富於獨創性的傳記文學作品。本文是《史記•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記》的動機,說明了自己的歷史觀,以及《史記》一書的創作精神,對我國古代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有深遠的影響。
2、理解作者對「春秋筆法」的概括:
答:「春秋筆法」就是《春秋》的創作原則和寫作方法,通過敘述歷史而為現實政治服務,在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褒貶中,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采善貶惡」,明辨是非,秉筆直書,愛憎分明。這就是司馬遷從理論上對《春秋》創作原則和寫作方法的概括,並且宣告他寫作《史記》就是繼承這種「春秋筆法」。
3、了解作者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觀點:
答:司馬遷非常重視言論的作用,本文中,他對《春秋》《詩》和《書》等的作用給予高度的評價,並把撰寫《史記》當作終生奮斗的事業。司馬遷在本文中強調寫作《史記》是「成一家之言」,他認為要成一家之言,就是要考察和吸取大量的思想資料和歷史資料,研究興衰成敗的道理,探討歷史發展變化的規律。司馬遷認為創作要有對歷史、社會負責的責任感,以進步的政治思想,對黑暗現實進行大膽批判,敢於批判現實,抒發激憤的感情,既有膽,又有識,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盡管這樣不能見容於當時,也要「藏之名山」,而不能發違心之論。
4、掌握「發憤著書」說:
答:這是司馬遷文論最有價值的觀點,是在「生活是創作源泉」探討的基礎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創作與生活的關系,捕捉住了創作的根本動力。
在司馬遷看來,作者對生活必須有特別的感受,要經歷磨難,達到愁苦憂思,疾痛慘怛,蓄憤積於心胸,非發不可的地步,才能創作出偉大的作品,這就是「發憤著書」(參看課本最後一段)。司馬遷從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孫臏、呂不韋、韓非、《詩》三百篇以及自己的《史記》創作中,總結出作者「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概括了先秦以來中國文學的一種普遍現象,符合進步文學的創作規律,這曾經啟示和鼓舞後世的進步作家。

「發憤著書」說,代表了古代進步創作動機的一個主要特徵,「憤怒出詩人」「哀怨起騷人」。他們對黑暗社會怨憤越深,其氣就越盛,作品內容就越豐富,其藝術價值就越高。
兩千年,司馬遷總結的創作批評,至今仍激勵著中國的進步作家在創作中與社會保持密切的關系。
一、《史記•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內容:
1、對「春秋筆法」的概括。2、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觀點。3、總結「發憤著書」說。
第五節 楚辭章句序[東漢]王逸
1、《楚辭章句》是現在最早的《楚辭》完整注本,其中《楚辭章句序》關於屈原及其作品的評論尤其值得重視。
2、了解歷史上對屈原的不同評價:
答:歷史上很多對屈原有不同的評價,漢代劉安,司馬遷,楊雄,班固,王逸諸人對屈原的不同評價,構成我國文學批評史上一次重要的文藝論爭,反映了兩各不同的文藝思想。交鋒的結果,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歷史地位,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批判現實的精神,肯定了屈原作品的藝術成就。但雙方對屈原開拓的積極浪漫主義傳統都缺乏理論認識。
3、理解屈原作品的藝術性:
答:屈賦文采珍奇,辭藻華美,為歷代所師法,「取其要妙,竊其華藻」(屈原之詞,誠博遠矣。自終漢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範,取其要妙,竊其華藻,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來者矣。)
4、掌握作者對班固的駁斥:
答:文章是直接對班固《離騷序》而發的,《離騷序》對屈原其人及作品進行了無端的詆毀和批評,基本否定了劉安和司馬遷原來對屈原所作的崇高的評價,他所依據的是《五經》經義,作者「以子之矛,攻子這盾」引經據典,同樣用《五經》經義批駁班固的錯誤論斷。
「人臣之義,以忠正為高,以伏節為賢,古者危言以存國,殺身以成仁」其標准在論語中「謀國之忠」「人臣之義」「殺身之勇」反對「懷道迷國」「逡巡避患」的可鄙。贊美屈原「直若砥失,言若丹表,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反對班固「露才揚己」「苟欲求進」「怨刺其上,強非其人」,是完全違背《五經》經義的。作者徵引《詩•大雅•抑》中衛武公刺周厲王的詩句和伯夷叔齊「讓國守分,不食周粟」的故事,駁斥了班固對屈原的詆毀和批評。
5、掌握作者對屈原的評價:
答:①王逸認為劉安對屈原的評價「大義粲然」,屈原的創作精神是滿腔忠貞的愛國熱忱,是關心國家人民命運的政治熱情,是對丑惡勢力至死不妥協的斗爭意志,是堅持氣節,殺身成仁的高貴品質。
②作者對屈原作品的題材與藝術特色作出了自己的評論:把《離騷》的許多題材、用語同儒家經典一一對照,想以此肯定作品的價值。結果是牽強附會、窒礙難通。這是王逸受儒家思想局限的明顯反映。
③對屈原作品的藝術性,王逸也作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屈賦文采珍奇,辭藻華美,為歷代所師法「取其要妙,竊其華藻」。
④最後,王逸對屈原作品對後世產生的影響,還作了極其熱情的贊頌和期待。歷史的發展,已證明了王逸的預見。

⑶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 填空題

1.1917年秋,《 新青年》.胡適《文學革命論》.在創刊號上,陳獨秀發表創刊詞《 警告青年 》1919年第6卷第1號陳獨秀發表《 本志罪案論辯書 》,
2.張天翼最優秀的短篇小說代表作:《 包氏父子 》
3.獨幕《獲虎之夜》的作者:( 田漢 )
4.葉聖陶長篇小說:《 倪煥之 》
5.1921年,郭沫若郁達夫組建社團:( 創造社 )
6.五四影響最大的文學社團:( 文學研究會 ),主張:( 「為人生」而創作,以《小說月報》為陣地 )
7.《拜堂》的作者:( 台靜農 )
8.丁西林戲劇文學的作品:( 獨幕劇《壓迫》《一隻馬蜂》《三塊錢國幣》 ) 藝術特色:( 獨幕劇是一種幽默喜劇,"二元三人"模式、軟沖突、"欺騙"手段,"雙贏"結局是其顯著特點,丁西林追求的是"中和"之美 )
9.沈從文代表作:( 邊城 )、( 長河 )、( 丈夫 )
10.吳茹甫是《 子夜 》中是主人公。
11.《地球我的母親》----詩集《 星空 》----作者:( 郭沫若 )
12.郭沫若詩歌接受 ( 西方浪漫主義 )的影響,特別是:( 惠特曼和泰戈爾 )?
13.新感覺派小說的作品:( 《都市風景線》、《上海狐步舞》、《梅雨之夕》 )
14.三十年代臧克家著名短詩:( 《難民》 )
15.戴望舒的詩歌代表作:( 《 雨巷》 )
16.《小二黑結婚》的作者:( 趙樹理 )
17.《白毛女》素材來源於:( 民間傳說 )
18.《金粉世家》的作者:( 張恨水 ) 刻畫的主要人物:( 冷清秋、金燕西 )

請給分。

熱點內容
dnf穿越小說推薦2015 發布:2025-08-22 05:52:49 瀏覽:959
全本免費閱讀小說書誠下載 發布:2025-08-22 05:47:15 瀏覽:372
未婚先孕小說推薦貼吧 發布:2025-08-22 05:40:37 瀏覽:793
免費聽夜天子小說 發布:2025-08-22 05:23:48 瀏覽:819
武俠類的言情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22 05:18:06 瀏覽:917
關於重生的言情小說現代 發布:2025-08-22 05:18:05 瀏覽:217
原澤祝窈小說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5-08-22 05:17:59 瀏覽:38
求推薦婚外情的小說 發布:2025-08-22 05:17:24 瀏覽:465
都市言情類小說男版第一人稱 發布:2025-08-22 05:04:22 瀏覽:400
聶世宇慕蓮小說叫什麼名字 發布:2025-08-22 04:53:09 瀏覽: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