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現代當代小說對比

現代當代小說對比

發布時間: 2022-03-20 02:30:08

A. 中國當代小說排行

官方好像沒有排這種榜,說說我心目中的感覺

1 陳忠實《白鹿原》,作者以其深厚的生活和藝術功底構建了一個獨特的時間,史詩品格很能打動人。
2 王安憶《長恨歌》,難得的很大氣的一個女作家。創作了很多精品。
3 汪曾祺《受戒》,玲瓏剔透的美,純的讓人感動。
4 賈平凹《廢都》
5 余華《活著》

中國當代的小說,總體來說水平一般啊,跟現代的那些大家有段差距,還真不好說~

B. 中國當代小說和現代小說的區別

古今小說有許多相通之處,但古代小說也有其自身特點。因而欣賞時,應根據古代小說自身的特點來加以欣賞,具體可以從了解古代小說的特點、欣賞古代小說的人物形象、鑒賞古代小說的語言三個角度入手。

古代小說來自民間,是人民群眾思想、願望以及生活實際的反映;古代小說有現實主義的傳統,立足現實,反映現實,表達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古代小說重情節,通過情節表現人物,通過人物語言動作表現人物心理;古代小說繼承了史傳文學的傳統,描寫人物,一方面有善惡、是非之分,一方面好人身上也有缺點,壞人身上也有長處;古代小說由「話本」發展為章回小說,結構上形成一種模式,回目往往是一副對子;古代小說的語言有文言白話之分,就是古代白話,與現當代小說語言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現代小說只是沖破傳統「現實主義」的規范,使人物形象除簡單的社會學意義上的「典型化」人物外,又有「原生態」典型形象、心理型「內向化」典型形象與抽象化「象徵性」典型形象等。因此,無論是池莉的《煩惱人生》,王安憶的《小鮑庄》,方方的《風景》等,抑或是王蒙的《海的夢》《雜色》,徐星的《無主題變奏》,殘雪的《阿梅在一個太陽天里的愁思》等,或者是宗璞的《泥沼中的頭顱》,王鳳麟的《野狼出沒的山谷》,周立武的《巨獸》等都絕不能因沒有傳統的「典型人物」而否認其中各具風格的人物形象的存在。在情節安排上,許多現代小說也與傳統故事型小說不同:或淡化情節,如鐵凝的《哦,香雪》,史鐵生的《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劉震雲的《塔鋪》,以及殘雪、阿城、汪曾棋的一些作品;或追求情節的詩化,以意境取勝,如何立偉的《白色鳥》,何士黨的《喜悅》,彭見明的《那人那山那狗》等;或使情節抽象化,如張承志的《大坂》,黃燦的《孤島》,韓少功的《飛過藍天》等,所有這些小說,雖沒有了傳統小說起伏跌宕的故事情節,動人心弦的沖突、懸念,但以此證明小說可以不要情節,無疑是淺薄無知的。這里有一個對故事、情節的理性認識問題。英國小說家伊麗莎白·鮑溫論述這個問題時說:「凡是小說就一定包含有故事。但是這些故事可能是在一個你所不熟的或是沒有料到的平面上:它們寫的可能是心理的,情緒的或內在的事物。……而我們應該知道,故事的檢驗標准,正在於它是否是向前發展的。」如果我們擺脫傳統觀念對情節與故事的束縛,而承認只要是動態過程就含情節與故事這一新理解,就自然會對現代小說的情節要素的體現有正確的把握與認識了。
同時,對現代小說中環境背景的抽象化、虛化或怪誕化;對現代小說主題改變過去內涵的單一性(即只將主題理解為思想觀念)而呈多樣品格(即信息、情感、意境、思想觀念等均可成為主題);一反過去圖解說教式、單向指定式,而呈模糊性、多義性與含蓄性體現,也應有科學理解。不能以此為據,認為小說可以不要背景環境,可以不要主題意旨。
簡言之,小說是以人物、情節、環境這三要素有機融合的生動、具體。逼真、自然的藝術畫圖來反映社會人生的散文體敘述文學樣式。

C. 當代小說與現代小說的差別是什麼

可以說我覺得現代小說跟當代小說完全沒有可比性了,尤其是因為他的文筆可以看出非常大的差距。當代小說的作者都是一些名家,他們寫的書都非常的好,質量非常的高,但是現代小說的作家都是些網路作家,都特別的混雜,質量不怎麼好。

D. 「當代」和「現代」有什麼區別

近代,從1840到1919
現代,從1919到1949
當代,從1949年至今
這是中國文學的時代劃分
並不是歷史領域的劃分

http://..com/question/942791.html

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中,有一個問題越來越醒目,即對於「中國現代文學」這一概念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理解。筆者在北京大學中文系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課程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幾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觀點。在中國的通常語境里,1840年以來的歷史被劃分成三大階段。1840-1919年是「近代」,1919-1949年是「現代」,1949年迄今是「當代」。以此為參照,那麼「中國現代文學」就是基本上對應著中國現代史的文學。目前學術界大多採用1917年到1949年的教學/研究框架。通常簡稱為「現代文學三十年」。但是,這樣使用「 現代文學」概念越來越多地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在國外的非漢語學術界,很難從語義上區別「近代」、「現代」和「當代」。比如日本就把「現代化」稱為「近代化」。在國內,一般情況下,「現代」和「當代」是同義詞,只有專門學習過現代文學史和當代文學史的人才能區別這兩個概念。所以對現代文學的范疇問題發生越來越多的質疑。特別是21世紀的到來,使這個問題更加凸顯。當我們說「現代」的時候,不是指包括說話時的「現在」,而是指半個世紀以前。這已經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不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個范疇加以清理。

可是,當我們試圖清理「現代文學」這一概念的時候,就會發現問題的復雜性。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是,「現代」這一概念具有多義性。它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概念,同時也是一個價值概念。比如現在同是2004年,我們卻可以說歐洲比非洲「現代」,還可以說某件東西很「現代」。因此,對現代文學的理解不僅僅是時段上的差異,而且包括空間上的差異。

讓我們分別列舉並進行簡評。

從時間上說,首先存在一個「現代文學」的上限與下限的問題。

關於「現代文學」的上限,有很多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1919年,劃分點是「五四」運動。理由是文學與政治應該一致,「五四」運動使整個中國文化得到更新,中國文學的性質當然也發生了質變。這種觀點目前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界很少,但是學者以外的很多人都這樣認為,特別是中學語文課本就是這樣教的。筆者給一年級大學生上現代文學課時,第一天問他們現代文學什麼時候開始,他們全部說是1919年。這個觀點思路明確,缺點是過於簡單,因為實際上還是要去追溯1917年的文學革命和1915年的《新青年》。

第二種是1917年,劃分點是文學革命,理由是文學的獨立性,強調從文學自身的發展線索來判定時段。目前大學教學體制基本採用這個上限。但是這樣就等於說現代文學只是新文學,它忽略了通俗文學的發展脈絡。

第三種是1911年或1912年,劃分點是辛亥革命與中華民國建立。理由是現代文學應該是現代民主國家的文學,推翻了皇帝,才真正有個人的精神空間。這也是把文學與政治相聯系。從通俗文學的發展來看,這個上限倒是一個分界點。但是從文學運動來看,這個年份的意義不是特別突出。

第四種是1898年,劃分點是戊戌變法,理由是思想變革是文學變革的內在動因。北京大學一些學者的「20世紀中國文學」概念,實際上就是以1898年為起點。謝冕先生主持的「百年文學總系」,挑選十幾個年份進行分寫作,第一本書就是1898年,謝冕先生親自寫的。1898年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成立,從現代教育史上可以說是一個開端。

第五種是1840年,劃分點是鴉片戰爭。理由是在古代與現代之間不存在獨立意義的「近代」。這實際是把近代文學合並到現代文學。近代文學是歷來教學的薄弱環節,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第六種是周作人等人的意見,認為現代文學是從明朝開始的,理由是個性解放、人的覺醒。這一觀點無法在教學上實現,只能當作一種學術參考意見。

關於「現代文學」的下限,分歧倒不是很多。

第一種觀點是1949年。這既是正統的,也是大多數人的觀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文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但近年也出現了一些不同的看法,理由是從文學自身來看,1949年沒有什麼重大事件。

第二種觀點是1976年「文革」結束,從新時期以來是「當代文學」。這種觀點認為50-70年代的文學基本是解放區文學的延續,應該屬於「現代文學」,文革以後才進入了所謂「翻天覆地」的歷史新階段。

第三種觀點是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認為此前的文學是以五四精神為主導的,此後進入了以共產黨思想為核心的當代文學。

最後一種就是主張不分現代與當代,打破下限,籠統稱之為20世紀中國文學。這個主張影響很大,實際上許多學者都進行了跨越「現代」和「當代」的研究。但是這個主張也受到了一些學者的質疑,認為它忽略了許多應該得到重視的差別。20世紀中國文學實際上的階段性還是不能迴避的。

從空間上講,「現代文學」的所指經歷了范圍上的多次變化。從50年代王瑤先生等開創這門學科始,「現代文學」長期指以無產階級為核心的、團結其他階級參加的新文學。所以各種版本的現代文學史著作中,革命文學占的比重最大,其他文學處於邊緣,或者是同路人,或者是受批判的對象。

新時期以後,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邊緣和中心開始對換。經過20年的演變,革命文學已經佔比重很小,所謂「人性論」的和「具有永恆藝術價值」的文學得到重視。但基本框架還是新文學的框架,而且產生不少新的問題。比如忽略了現代文學史上重要的思想斗爭,忽略了當年大眾的閱讀選擇,變成一種個別專家趣味等等。

關於現代文學應該不應該包括通俗文學,很早就有過不同意見。嚴家炎先生與唐弢先生就曾經爭論過。嚴家炎先生認為應該包括舊文學,包括舊體詩詞。唐弢先生則強調「現代」的價值意義,反對包括舊文學。但隨著學術界對「現代」這一概念理解的拓展,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應該包括通俗文學。也就是說,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學都發揮了不同的作用,它們是一個整體,而不是簡單的先進戰勝落後的關系。199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再版了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這本書在每個10年都專門設立了通俗文學一章。這表明了一個極大的變化。曠新年先生批評這個框架有不妥之處,但這已經是一個趨勢。200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新版現代文學史,也專章講授了通俗文學。

所以,目前關於「現代文學」這個概念,出現了許多課題。一是在中國20世紀產生了各種文學,如何對待。以某一種價值觀念進行取捨後,對不符合自己的標準的文學乾脆不講,恐怕是不妥的。比如有的當代文學教師不講文革文學,有的連十七年也不講。「空白處理」恐怕不是歷史研究的最佳方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同文學的價值區分。張恨水與魯迅就是不好隨便比較的。要把這些問題研究清楚,我們就要回到文學史中去,仔細考察當時的文學生產、流通和接受的狀況,包括考察出版、報刊、文學教育和各種亞文學的狀況。這樣我們或許會盡快找到妥善處理「現代文學」這個概念的方法。

http://..com/question/6530500.html

E. 中國當代小說排行榜推薦一下吧

中國現當代經典小說排行榜

1、
錢鍾書:《圍城》

幽默源於智慧,智慧寫盡人生!

2、 路 遙: 《平凡的世界》

正視苦難,震撼心靈;平凡的世界,偉大的人生!

3、 金
庸:《倚天屠龍記》、《射鵰英雄傳》、《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神鵰俠侶》、《鹿鼎記》、《飛狐外傳》

「凡有井水飲處,皆看金庸」,金庸的武俠雅俗共賞,是一道百看不厭的風景!

4、 王
朔:《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浮出海面》、《動物兇猛》、《過把癮就死》

痞子是一種誤讀,其實王朔深藏不露,是地道的言情高手!

5、
王小波:《黃金時代》、《未來世界》、《革命時期的愛情》、《似水流年》

黑色而幽默,特立而獨行,一把獨立思考的匕首,扎進時代的肺中!

6、 張愛玲: 《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

又世俗,又貴族,又虛無;風情萬種的智慧女人,筆下字字珠璣!

7、 沈從文: 《邊城》

如一幅極具東方神韻的水墨山水,怎一個美字了得!

8、 默 默: 《四十大惑》、《我在夢見你》

靈性的默默、夢幻的默默是又一個天才;默默的世界,透著純凈!

9、 尹麗川: 《賤人》

迷茫的靈魂,穿著反叛的外衣,加上骨子裡抹不掉的性感!

10、石 康: 《晃晃悠悠》

久違的青春和曾經滄海的初戀,就這么晃晃悠悠的過去了!

11、顧 城: 《英兒》

童話詩人的另類人生,純粹的愛情,無法承受,生活之重!

12、安妮寶貝:《彼岸花》

灰色、憂郁又自戀,如暗夜裡的春光,有一點頹廢,有一點旖旎!

13、賈平凹: 《廢都》

平凹是個才子,《廢都》是鍋雜燴;世俗百態,原形盡露!

14、古
龍:《多情劍客無情劍》、《七種武器》、《楚留香傳奇》

狂放不羈的浪子,瀟灑落寞的劍客;留給世界一道孤傲的背影!

15、羅 珠: 《黑箱》、《巫河》

又一個詩人在編織著陷阱,要小心,再小心,別走了火,別入了魔!

16、蕭 紅: 《呼蘭河傳》

寫得乾乾凈凈,又美又心碎!

17、陳忠實: 《白鹿原》

一部具有史詩氣質的長篇,作者努力想達到的,正是扉頁上的那行字:民族的秘史!

18、王安憶: 《長恨歌》、《荒山之戀》

一半是孤獨,一半是慾望;一不小心就是又一個張愛玲!

19、張賢亮: 《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在反思中批判,在性愛里升華!和王小波一道,將時代的荒誕,揭露的淋漓盡致!

20、姜 戎: 《狼圖騰》

文筆很業余,內容很精彩;值得一讀的不僅是故事本身,更是故事背後!

F. 現代小說和當代小說的區別

現代小說就是現代人寫的,當代小說就是當代人寫的,具體地說就是當下這一代人寫的小說。

現代小說一般是從五四算起,發行出版的小說,包括當代小說。當代小說屬於現代小說。

G. 「當代」和「現代」的區別

「當代」和「現代」的區別:

1、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是對人類發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從全球來看,當代應該是指以第三次世界科技革命為標志以後的時期延續至今後。

2、現代即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歷史學上通常指無產階級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時代,稱「現代」,也就是說赤色革命,用鮮血換回的年代,應該是鮮血和汗水凝結的時代,為「現代」。

(7)現代當代小說對比擴展閱讀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和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主要標志,涉及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生物技術、空間技術和海洋技術等諸多領域的一場信息控制技術革命。其當代大體界定時間應該是20世紀40-50年代以後的時期。

1、中國

文學界認為:

現代,指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而其後,為當代(1949年10月1日至今)。

2、歐美

歐美所指的時間跨度為:公元1936年—公元1968年

H. 現代小說和當代小說有什麼區別

現代小說一般是近現代的,多是上世紀的。而當代小說就是二十一世紀的,近幾年的。

I. 和中國現代文學相比,中國當代文學發生了哪些新的變化

和中國現代文學相比,中國當代文學發生了走向大眾、面臨快餐化的變化。

1、走向大眾

在文學架構中,存在著純文學、大眾文學等細分結構。長期以來,純文學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由於我國知識教育水平相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文學期刊不再是知識分子、成功人士的專享物,已經走向了大眾。

2、面臨快餐化

在新時代中,「快」似乎已經成為了人們的必然追求。快速的網路傳媒技術為網路文學和大眾文學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也為各色人群提供了必要的寫作環境。但也由此帶來了現當代文學快餐化的問題。



中國當代文學的源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中國作家,主要分為傳統文學作家、新時期作家、中國先鋒文學作家、中國自由作家和中國通俗流行文學作家等五大類。中國當代文學,首先指的是1949年以來的中國文學;其次指的是發生在特定的社會主義歷史語境中的文學,

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到現今主要分為「社會主義初期文學」、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文學」、「中國先鋒文學」、「中國自由文學」、以及「通俗流行文學」等五大類。

J. 中國當代文學和現代文學相比有何特點(作品,流派,思想....)

現代文學毫無社會、人性等針砭時弊可言,以小言見長;
當代文學揭露社會弊端、展現當代青年的生活風貌。

熱點內容
完結宅斗小說txt下載 發布:2025-08-13 01:57:25 瀏覽:57
空染染梵音小說免費 發布:2025-08-13 01:33:36 瀏覽:421
紙玫瑰2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8-13 01:31:51 瀏覽:683
穿越有系統的小說完結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3 01:01:19 瀏覽:539
官場小說在閱讀器裡面搜什麼 發布:2025-08-13 01:00:14 瀏覽:921
丁墨校園小說txt下載微盤下載 發布:2025-08-13 00:48:50 瀏覽:70
小說作者排名榜古言情 發布:2025-08-13 00:48:48 瀏覽:738
長篇武俠無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3 00:47:42 瀏覽:544
手腳銬繩捆SM小說閱讀 發布:2025-08-13 00:46:52 瀏覽:815
可以15倍聽書 發布:2025-08-13 00:35:37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