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小說

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小說

發布時間: 2022-03-23 05:26:34

❶ 中國現代文學史三個十年中小說的異同

可以總體簡要概括如下:

「三個十年」中,小說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有很多題材或內容(如鄉土文學、問題小說等)貫穿了30年。

「第一個十年(1919—1929)」小說主要以短篇創作為主,風格迥異,創作小說的社團眾多,不過語言較直露,作品內涵挖掘不深。

「第二個十年(1929—1939)」小說主要以反映社會(尤其是農村)矛盾與抗日救亡為主,「左聯」、「東北作家群」等創作的小說很有特色,篇幅以中長篇居多。

「第三個十年(1939—1949)」小說可根據創作地點明顯分為「解放區小說」與「國統區小說」,前者以歌頌為主,後者以諷刺揭露為主,另外有些異域風情的小說作品有相當參考借鑒意義。

這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三個十年中小說的異同。

❷ 中國現代文學史

1.南國社:時間:1927年 文學藝術團體 主要人物:田漢創辦。社內分文學﹑繪畫﹑音樂﹑戲劇﹑電影五部,但以戲劇活動為主。1930年因參加左翼戲劇活動被國民黨查封。

2.身邊小說:時間:「五四」時期。代表人物及作品:郁達夫的《沉淪》《茫茫夜》《秋柳》《煙影》等身邊小說,郭沫若的未央》《殘春》《陽春別》《落葉》《漂流三部曲》和它的續篇《行路難》等等,陶晶孫的,《木犀》《音樂會小曲》王以仁《孤雁》…身邊小說不注重情節安排與人物塑造,是「隨筆式的」。

3.美文 :「文學、修辭、詩歌藝術的總體。」時間:1921年周作人發表《美文》提倡「記述的」、「藝術的」敘事抒情散文,「給新文學開辟出一塊新土地」。代表人物: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

4.新格律詩:詩體的一種。時間:「五四」時期 代表人物: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陳源 新格律詩講究三美:建築美、繪畫美、音樂美。其體結構自由,段數、行數、字數沒有一定規格;語言有自然節奏而不用韻。

❸ 現代文學史上堪稱「最早」、「第一」的作品,寫出作者、書名即可!

給你說沒了
回答者:OBELISKE - 舉人 四級 4-14 12:26

我國現代第一部新詩集—————————————--郭沫若《女神》
我國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體敘事長詩———————李季《王貴與李香香》
我國第一篇報告文學作品—————————————夏衍《包身工》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社會分析小說--------------茅盾《子夜》
回答者:過客而歌 - 試用期 一級 4-14 12:36

乖乖,個個都是學文的啊
回答者:蕭雯靜 - 初入江湖 二級 4-14 13:22

以上的我就不說了,其他的還有
1、《終身大事》胡適 中國第一部刊載在正式刊物的話劇創作
2、《嘗試集》 胡適 中國現代第一部新詩集(1920年3月) [《女神》(1921年)
3、《朋友》 胡適 中國現代第一首新詩
4、《賣蘿卜的人》 劉半農 中國現代第一首無韻詩
5、《窗紙》 劉半農 中國現代最早的散文詩
6、《鳥》 陳衡哲 中國現代最早的女性作家的新詩
7、《沖積期化石》 張資吾 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部長篇小說
8、《稻草人》 葉聖陶 中國現代最早的童話集
9、《沉淪》 郁達夫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現代白話短篇小說集 (1921年) [《吶喊》(1923年)]
10、《漂流三部曲》 郭沫若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三部曲。
11、《子夜》 茅盾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革命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12、《倪煥之》 葉聖陶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現實主義長篇小說

❹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小說《倪煥之》。

《倪煥之》是作者葉聖陶1923年發表的長篇小說。

《倪煥之》是葉聖陶惟一的一部長篇小說,1928年連載於《教育雜志》。它的問世是新文學的重大收獲,也是大革命失敗後,進步文藝界的星星之火。

內容簡介:

倪煥之是一個嚮往革命的青年知識分子,他在辛亥革命時期就熱情奮發,富有理想。經過「五四」的洗禮,走上了改良主義的道路,他想用教育改造社會,拯救民族,但他的雄心只能以幻滅告終。與此同時,新的愛情生活和家庭生活也是他追求的一方面。

他的戀愛是幸福和美好的,但他的婚姻卻令人捻。雖然在革命者王樂山影響下,他參加過一些實際斗爭,但終於在大革命失敗後,悲觀失望,愁悶病死。

(4)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小說擴展閱讀

《倪煥之》這部作品應該歸為悲劇。作品講述了倪煥之為教育事業奮斗的一生,其間穿插著他的愛情故事,但不管開始得多麼美好,最終都以悲劇結尾。尤其是小說最後,倪煥之經受不住好友王樂山被捅死丟入河中的打擊而患病身亡,將這個悲劇推向頂峰。

《倪煥之》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關於教育的小說,它比較完整地寫出了從辛亥革命到大革命失敗這一歷史特殊時期的知識分子滿懷熱情上下求索救國救民的道路,卻不斷遭遇失敗的命運。

《倪煥之》寫於1927年北伐軍勝利攻佔南京以前,成章在1928年以後,全篇後來得以發表在當時的《教育雜志》第二十二卷第一至第十二號刊上。

❺ 中國現代文學的相關書籍

建國前的文學史教材主要有:
胡適的《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亞東圖書館,1924年1月)
周作人的《新文學的源流》(人文書店,1932年9月)
陳子展的《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中華書局,1929年4月)
王哲甫的《中國新文學運動史》(傑成印書局,1933年9月)
王豐園的《中國新文學運動述評》(1935年)
吳文祺的《新文學概要》(1936年)
趙家璧主編《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年)等
建國後的文學史:
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開明書店,上卷1951年9月,下卷1958年8月)
丁易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略》(作家出版社,1955年7月)
蔡儀的《中國新文學史講話》(新文藝出版社,1952年11月)
張畢來的《新文學史綱》(1955)
劉綏松的《中國新文學史初稿》(1956)
唐弢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許志英、曾華鵬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簡編》
孫中田等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年)
復旦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組學生集體編寫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冊,上海文藝出版社,1959)
吉林大學中文系現代文學史教材編寫組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第一冊,吉林人民出版社1959)
復旦大學中文系1957級文學組學生的《中國現代文藝思想斗爭史》(上海文藝出版社1960)
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文史教研室現代文學組的《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61年)
黃修己的《中國現代文學簡史》
楊義的《中國現代小說史》
錢理群等編撰的《現代文學三十年》
孔范今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
朱棟霖等編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胡國強、蘇光文等編的《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
十四院校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新編》等。

❻ 中國現代文學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是什麼

郁達夫的《沉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而《狂人日記》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說。

《沉淪》作為郁達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體現的沉淪精神體現了作為五四青年後的一代知識分子,對這個積貧積弱的國家的深深的憂慮及以大膽暴露的方式表達對殘酷現實的控訴。

可以說,在《沉淪》主人公身上體現的沉淪精神,不只是一個個體青年的表現,而是在當時國內危機重重之下的整個民族所表現的一種精神狀態。得出這一看法,是通過對文本中郁達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說 :我的消沉,也是對國家,對社會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淪精神看做是對當時整個民族精神狀態的一種描寫是有合理意義的。

(6)關於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小說擴展閱讀:

對於主人公身上的沉淪精神的含義,我們可以多角度分析 :

1、從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淪》中 20 歲上下的主人公無疑正處於人格塑定階段, 主人公在中國傳統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書齋里度過了十幾年春秋,這決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礎,儒家傳統文化的修齊治平觀念與倫理道德的約束, 使其個體意識有弱化傾向,

這使他不敢在自己愛慕的異性面前公開自己情感的社會習慣心理和採用用放情山水來迴避消解性本能的傳統意義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們民族一直以來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讓我們對打開國門後突如其來的變化應接不暇,我們一方面用自己幾千年來的正統文化看似執著的抵擋著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誘惑,但另一方面身體及心理的本能卻想去接受、去學習,這種種沖突,

在我們從近代以來對待外國來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這也是我們民族所在這一特殊的歷史時期所表現的出的,曾經不斷地反抗,在失敗後變為了無奈的掙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過程中,郁達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體意識的覺醒以及產生了對生命意識的危機感。

《沉淪》引起人們對覺醒了的自我的關注,而對其賴以存在的生命本體予以重新審視的同時,主人公在試圖塑造與完善自己人格過程所深受的痛苦與悲劇性結局,也促使當時青年知識分子在肯定與張揚自我意識的努力中產生一種巨大的生命意識的危機感。

當面對日趨激化的社會矛盾和錯綜復雜的政治動亂時,青年知識分子一時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進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淪入消沉,思想上處於苦悶、感傷、憂郁、頹廢之中。事實上,這是當時的社會通病,是知識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緒。

這種苦悶,是一種時代的苦悶,這種頹廢同時也列印著深沉的時代烙印。最後作者的對主人公的描寫中,表達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雙重悲哀與失望。通過對比主人公與郁達夫本人,我們會發現兩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❼ 現代文學史的相關書籍

基本信息
作者:劉勇 編著
ISBN:10位[730307919X] 13位[9787303079193]
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1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部吸收最新研究成果、採用嶄新教學理念編寫而成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教材。它清晰而詳細地敘述了中國現代文學從1917年前後到1949年間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介紹了其間各種文學運動、文學思潮、文學創作的基本情況及其主要成就,深入闡發了現代文學的思想文化含蘊。本書致力於培養和提高廣大學生閱讀、鑒賞、分析和評價現代文學作家作品及文藝現象的能力,使他們能夠繼承五四新文學的優秀傳統,服務於當代的文化事業。
本書的撰寫者都長期從事現代文學的研究與教學,既有在現代文學研究領域的專長,又具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因此,本書顯示了以下的突出特點:
首先,全面系統地覆蓋了現代文學所有的重要領域,無論是對作家作品,還是社團流派,以及文學論爭,都進行了應有的評價。尤其是以往一般現代文學教材忽略的通俗文學創作部分,本書亦給予了客觀詳細的描述和評價,強調了通俗文學與新文學的並存及其實際影響,這也與最新的學術研究成果保持了應有的溝通和銜接。
其次,結構清晰,層次分明,既突出重點內容,又具有廣泛的知識覆蓋面,點、線、面結合,追求敘述歷史的深度和力度,立體化地展現了現代文學的直實形態。這體現了我們體例編排上的一些新的想法和追求.我們力圖在相對簡約的篇幅中,盡可能展示中國現代文學豐富而完整的面貌,其中包括對現代文學發生過程的描述以及上述提及的對通俗文學存在價值的關注等等;同時又盡可能地對相關內容按照歷史時段或文體的分類加以相對集中的介紹和論析。以我們的體會,作為教材,這樣可能更有利於教學層面的實際操作。
目錄
緒論中國現代文學的歷史進程及主要特徵
第一章從晚清到五四: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第一節晚清啟蒙運動與文學的變革
第二節報刊與新小說的繁榮
第三節晚清白話文運動的興起
第四節《新青年》與五四文學革命
第五節外國文藝思潮的引進
第二章五四新文學的理論探討與創作實踐
第一節現代文學觀念的確立
第二節白話新詩的最初嘗試
第三節現代小說的全面創新
第四節新式散文的應運而生
第五節話劇品種的逐步引人
第六節新文學社團的蜂起
第三章魯迅
第一節生平與思想發展
第二節 《吶喊》與《彷徨》
第三節 《阿Q正傳》
第四節 《野草》與《朝花夕拾》
第五節 《故事新編》
第六節雜文創作
第四章茅盾及文學研究會
第一節文學研究會的現實主義文學主張
第二節 《蝕》與《虹》:茅盾寫實風格的初成
第三節 《子夜》:現代長篇小說成熟的標志
第四節 《腐蝕》:茅盾小說風格的深化
第五節茅盾短篇小說及散文等創作
第六節葉聖陶與王統照的創作
第七節冰心與許地山的創作
第八節朱自清與文學研究會其他作家的創作
第五章 郭沫若及創造社
第一節創造社的浪漫主義文學主張
第二節郭沫若的生平及創作道路
第三節 《女神》:新詩是可以這樣寫的
第四節 《屈原》:對歷史的再創造
第五節 《沉淪》:郁達夫自敘傳的抒情小說
第六節創造社其他作家的創作
第六章 「新月」與「語絲」等社團流派的創作
第一節新詩格律化及聞一多、徐志摩等人的詩作
第二節 「語絲文體」及周作人等的散文
第三節馮至與淺草一沉鍾社
第四節李金發與初期象徵詩派
第五節早期鄉土田園小說的興起
第七章革命文學的倡導與左翼文學的創作
第一節革命文學的倡導與「左聯」的成立
第二節蔣光慈等人的早期革命文學創作
第三節蕭軍、蕭紅及「東北作家群」
第四節各具特色的左翼小說家
第五節左翼詩歌的蓬勃興起
第八章巴金
第一節生平與創作歷程
第二節無政府主義文化思潮與巴金的創作
第三節 《家》:悲憤的控訴與青春的贊歌
第四節 《寒夜》:多重內蘊的人生悲劇
第九章老舍
第一節生平與創作歷程
第二節 《駱駝祥子》:庶民文學的典範
第三節老舍作品的文化意蘊及「京味」特徵
第十章沈從文與「京派
第一節 「鄉下」與「湘西」:沈從文的文化選擇
第二節牧歌:沈從文小說的美學至境
第三節散文創作:情繞湘西
第四節其他「京派」作家
第十一章新感覺派及其他小說作家的倒作
第一節劉吶鷗與新感覺派小說的出現
第二節施蟄存、穆時英對「新感覺」的深化
第三節李動人及中國的「大河小說」
第四節張天翼、沙汀和艾蕪的小說
第十二章曹禺與現代話劇地位的確立
第一節曹禺的生平與創作歷程
第二節驚天動地的《雷雨》
第三節不同凡響的《日出》《原野》
第四節意蘊深藏的《北京人》
第五節曹禺劇作的藝術特色及意義
第六節歐陽予倩與洪深的創作
第七節田漢與夏衍的創作
第八節丁西林與李健吾的創作
第十三章詩歌與散文的新發展
第一節戴望舒與現代詩派
第二節雜文的再度興盛
第三節小品散文的豐收與危機
第四節報告文學的全面興起
第十四章抗戰文藝運動與解放區文藝運動.
第一節抗戰文藝運動的特點及意義
第二節延安文藝座談會及解放區文藝的新天地
第三節國統區、上海「孤島」及淪陷區文學
第十五章艾青及現代新詩的又一次高潮
第一節艾青:眼中常含淚水的詩人
第二節田問、臧克家等人的探索
第三節胡風及「七月派」的追求
第四節穆旦及「中國新詩派」的崛起
第十六章解放區的刨作
第一節趙樹理:真誠的農民作家.
第二節孫犁:開掘生活的詩意
第三節 《太陽照在桑千河上》和《暴風驟雨》
第四節長篇敘事詩和民族新歌劇
第十七章淪陷區與國統區的創作
第一節張愛玲及其《傳奇》《流言》
第二節錢鍾書及其《圍城》
第三節路翎及其《財主底兒女們》
第四節陳白塵及其諷刺喜劇
第五節 《馬凡陀的山歌》等政治諷刺詩
第六節張恨水與通俗小說的發展
結語 從文學史到學術史
附錄 中國現代文學大事年表(1915―1949)
後記
--------------------------------------------------- 基本信息
作者: 程光煒 等著
出 版 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1-1
版次: 2
頁數: 428
I S B N : 9787300078342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文學 >> 文學理論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學史》是二年來本學科「重寫文學史」的成果之一。在此期間,曾有《現代文學三十年》、《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等多種文學史著作出版,另有一些文學史著作也在計劃出版之中。這些情況,都說明中國現代文學這一學科本身的活力和文學史觀方面的變化。社會變遷和歷史意識的調整,促使人們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資源、社團雜志和發展規律的認識變得更為豐富和復雜,對它的「重評」,不光在一般平面上展開,而且也在多種側面上立體地展開,以至可以說中國現代文學的「外部研究」,越來越受到了研究者的關注。
本教材堅持一貫的敘述風格,即不是居高臨下的敘述姿態,那種帶有「教訓」意味的為文風格,而是以一種與學生平等「對話」的方式來展開對各種文學現象、創作和作品的細致敘述,以一種力圖逼近文學史真實的態度,跟閱讀者一起「重回」文學史「現場」,在掌握必要的知識的同時,獲得文學的美的享受。為體現上述效果,本書還對一些插圖作了調整。
目錄
緒論
上篇(1917——1937.6)
第一章 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
第二章 文學革命與白話文學
第三章 中國現代文學的先驅者——魯迅
第四章 多種小說形式的探索
第五章 現代散文的建立和發展
第六章 新詩流派的多樣化探尋
第七章 現代話劇的孕育與進展
第八章 曹禺與現代話劇藝術
第九章 時代激流中的左翼文學
第十章 現代派文學思潮
第十一章 茅盾、巴金及現代長篇小說
第十二章 老舍與現代市民小說
第十三章 沈從文及京派小說家
第十四章 禮拜六派的通俗小說
下編(1937.7——1949)
第十五章 戰爭時代文學的書寫和選擇
第十六章 東北作家群及流亡文學
第十七章 張愛玲、錢鍾書及淪陷區作家
第十八章 艾青與七月詩派
第十九章 穆旦與西南聯大詩人群
第二十章 國統區的歷史劇和諷剌喜劇
第二十一章 國統區的長篇小說
第二十二章 都市通俗文學的新局面
第二十三章 趙樹理:文學轉型的一個標志
第二十四章 戲劇、詩歌的新天地
第二十五章 小說和散文的創作

❽ 哪三大名家創造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優秀的一批長篇小說

茅盾,長篇小說代表作:《子夜》,《子夜》是茅盾長篇小說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社會分析小說。
巴金,長篇小說代表作:《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老舍,長篇小說代表作:《駱駝祥子》、《趙子日》、《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

❾ 中國現代文學代表作有哪些

這個問題比較大,得細分:一、散文類的作家主要是以下幾位在文學上比較有造詣:
1、席慕容:主要散文作品
《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寫給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席慕蓉和她的內蒙古》(攝影+文字),《貝殼》選入初中課本.《蚌與珠》(與小思的《蟬》收入中學生課本人版短文兩篇)、《鄉愁》(詩歌)。《外婆和鞋》被選入小學課本短文.
2、林清玄:代表作有:《心靈上的百合花》、《心的菩提》、《情的菩提》
3、劉白羽:《紅瑪瑙集》 《海天集》 《秋陽集》 《臘葉集》
4、楊朔:他的作品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萊仙境》、《雪浪花》、《櫻花雨》、《香山紅葉》、《泰山極頂》、《畫山綉水》、《茶花賦》、《海市》、《鐵騎兵》等。楊朔是當今文壇一再精闢闡述散文詩化理論,並認真實踐,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散文作家。
5、秦牧:我國著名文學大師,散文家,作品集有《秦牧散文選》,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長河浪花集》二、小說類作家作品1、巴金《愛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霧、雨、電),《寒夜》2、老舍《四世同堂》,《駱駝祥子》3、矛盾《子夜》4、錢鍾書《圍城》5、孫犁《白洋淀紀事》…………………………太多太多……………………

❿ 中國現代有那些經典的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指在1919到建國之前的歷史階段,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很多,最為著名的就是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這其中以小說聞名的是魯迅代表小說《吶喊》《彷徨》。茅盾《子夜》《霜葉紅於二月花》等。巴金《家》《春》《秋》《霧》《雨》《電》。老舍《駱駝祥子》《二馬》《趙子曰》《離婚》等。其餘的作家和作品還有很多,沈從文《邊城》等,張恨水《春明外史》等等。

熱點內容
欲屋宅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8-12 07:05:25 瀏覽:649
最新的穿越架空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2 07:05:18 瀏覽:799
小說推薦男主重生愛女主 發布:2025-08-12 06:53:06 瀏覽:690
人魚末日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12 06:46:19 瀏覽:60
校園神級少年親校花小說 發布:2025-08-12 06:43:40 瀏覽:251
推薦文科學霸小說 發布:2025-08-12 06:41:32 瀏覽:349
湛清言情小說在線閱讀 發布:2025-08-12 06:35:14 瀏覽:227
好看的商場小說完本推薦 發布:2025-08-12 06:31:19 瀏覽:280
男主後宮肉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12 06:29:39 瀏覽:518
短劍小說txt免費下載 發布:2025-08-12 06:29:07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