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反映廣州人文地理
① 有沒有有關人文地理風俗的小說
八十天環游地球
② 人文地理有關的英美文學
人文地理?。。。。
馬克吐溫的小說哈克貝瑞芬歷險記,就是以真實反映美國密西西比河中下游風土人情為特點的~俚語比較多~
③ 反映廣州生活的影視/文學作品
樓主是要寫論文么?下面是個例子哦,看看有沒參考價值。
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淺析王爾德作品中藝術風格和道德觀的關系
摘要:在作品中.王爾德對於他的道德觀經歷了一個從正面宣揚。到象徵隱喻。再到反諷這樣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則是由童話、小說和戲劇這三個不同的藝術形式表現。再進一步發現。王爾德道德觀的轉變促使其藝術風格的轉換.而他獨特的藝術風格又將他與世不同的道德觀得以充分的體現.其作品也由此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
關鍵詞:王爾德藝術風格道德觀
王爾德在生活和作品中所具有的獨特的藝術氣質使他成為世界文學史中獨具特色的作家之一。同時,王爾德也因其本身和作品中涉及的道德問題而飽受爭議。這也根源於他與當時社會的傳統倫理道德不同流的唯美道德觀。縱觀王爾德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他的藝術風格隨著其道德觀的變化而轉變,而其離經叛道的道德觀也由獨特的藝術風格得以極好的展現。藝術風格可分為藝術家風格和藝術作品風格兩種,本文將從三個創作階段將作者和作品結合起來對此進行論述。
童話:對唯美藝術的道德宣揚
王爾德於1888年出版童話故事集《快樂王子與其它故事》,其中收錄《快樂王子》、《夜鶯與薔薇》、《自私的巨人》、《忠實的朋友》、《了不起的火箭》等五篇童話。這時他的人生可以說正處於家庭和事業都順風順水的時期.任職一份出版物的主編,擁有一雙可愛的兒子;同時,在對所信奉的唯美主義文學創作中還致力於從正面宣揚自己的藝術主張。對當時社會的殘酷現實經過童話這種唯美的方式處理,一方麵塑造出快樂王子、小燕子和夜鶯等一系列正面的道德形象.宣揚真善美;另一方面還有一些諸如自私的巨人,經過從惡到善的人性轉變,警醒世人,不要被金錢和商業化的社會控制,不能過著虛偽而不真誠的生活,把人類原本的憐憫。愛情,友誼和寬容等美德丟棄。在藝術手法上面.王爾德的童話作品可以概括為三美,即幻想美、意境美和感傷美。這三美讓其童話作品獨樹一幟.成為適合孩童,更適合成年人看的童話。另外.王爾德身上還具有愛爾蘭民族獨有的機敏善言,他傑出的語言才能使其作品的藝術風格和他所要表達的道德觀相得益彰。
小說:唯美的惡之花
《道連格雷的畫像》是作者創作的唯一一部小說。這篇小說從一開始連載就將作者推上了藝術與道德矛盾焦點的風口浪尖。因為此時的王爾德已經基本全面接過了英國唯美主義大旗.並受到了來自法國的頹廢主義等當時各種提倡純藝術的文學主張影響。可以斷定本階段作者的唯美的藝術思想已經基本成形。另外就是作者本身受古希臘文化的影響.出於對美的追求,而陷入了與年輕男子的不敢明說的愛中。這種與當時的倫理道德絕對不融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觀.通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主張表現出來,使得《道連格雷的畫像》這朵惡之花絢爛開放。小說中,作者就將自己分裂成了三個主人公。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就是,自我一道連,本我一亨利,超我一貝澤爾。道連是作者想要成為的自我,身上聚集著美和快樂。也是作者在現實中極力想要成為的樣子,超脫世俗。永遠和美做伴,盡情地嘗遍快樂結出的所有果實,而不用付出任何的代價。但是超我卻是站到倫理道德一方的。貝澤爾誠實善良,且規行矩步,時時提醒著道連不要和亨利走得太近,希望他過受人尊敬的生活,名聲清白。一塵不染。貝澤爾對道連的愛戀都注入到藝術的創作中,認為道連的美給了他創作的活力。因此.貝澤爾同時象徵了作者現實中不得不安於道德,也想要追求藝術的一面。另一個被認為是反道德的本我.亨利是世人眼中的王爾德。玩世不恭,秉持著反理性,反道德,反社會的享樂主義原則。鼓動和誘惑著自我道連藐視原則,藐視道德,盡情於感官享受,驅策支配著自我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d這三個人物的心理塑造完全與現實中的王爾德相對應。王爾德想要過道連那種只要縱情享樂不用理會靈魂的生活,卻由於超我的影響。不得不考慮到現實中的道德,同時還有對藝術的追求,最後只能像亨利一樣只是在言論上,在生活方式上實踐一下無傷大雅的享樂主義。藝術創作手法上,作者通過「畫像」這一象徵載體將小說所要表達的藝術與道德的主題巧妙展現。畫像即象徵著道連的靈魂,也象徵著高於生活的藝術。小說的結尾,自我和超我都不復存在,而畫像卻留了下來。只能說作者想要表達的是藝術具有超越生活的強大生命力。另外?作者在小說整體氛圍方面,大量使用了哥特式元素。比如,道連祈禱和畫像用靈魂交換青春的願望實現;把畫像放在閣樓上陰暗恐怖的描述;道連殺死貝澤爾並消屍毀跡:最後道連拿匕首向畫像刺去,卻是自己中刀死亡。更離奇的是。死亡後的道連容貌蒼老,而畫像卻光亮如新。這些超自然。超現實的設定,充滿懸念,恐怖刺激的故事情節,都賦予了作品獨特的魅力,同時也使作者所想要表達的主題——在道德和非道德之間的掙扎更具張力。
戲劇:浪盪子的反論
王爾德創作的盛期就是四部社會喜劇的創作。這個階段最能將其藝術風格和道德觀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就是一系列的浪盪子形象。小說中的亨利也箅浪盪子.但尤以戲劇中的幾位人物形象結合作者大量使用的反論手法更為精彩。這些浪盪子致力於將自己塑造成一件耐人尋味的藝術品:衣著,服飾,飲食,起居,談吐,風度等方面務求優雅漂亮之餘.再加上鬆弛懶散的舉止,漫不經心的神情,游戲似的心態.這一切都構成了浪盪子的審美人生。更重要的就是這些獨具特色的人物用反論代作者講出的對人生,愛情,家庭,政治,尤其是對道德的一些觀點,使得作品更加深了思想深度。在《溫德米爾夫人的扇子》第二幕中,達林頓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如果你裝好人,人家就得對你認真;in果你裝壞人。人家就不會對你認真。這就是樂觀主義驚人的愚蠢之處。」意思是指當時的社交界.人人都得正派嚴謹,彼此都得受拘於虛偽的社交規范。只有隨便一些,才能超脫出來。這是一種聰明的做法。對話中「驚人的愚蠢之處」的反意就是突出驚人的「聰明之處」。似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乍聽可笑,思之有刺。所以在上流社會混跡的人們為了適應社交的需要,就得趨炎附勢。《一個理想的丈夫》中,戈林子爵說:「我很喜歡政治宴會。它們是留給我們惟一人們不談政治的地方。」在《真誠的重要性》中。深刻展示人物個性、幽默風趣而又巧妙機智的對話比比皆是。例如布雷克耐爾夫人談到她曾經推薦一個經驗豐富的法國女僕給一個貴婦人梳妝打扮時說:「三個月以後.她的丈夫竟不認識她了。」傑克連忙說:「六個月以後.那誰都不認識她了。」布雷克耐爾夫人的話無非是想吹噓法國女僕妙手回春的美容術,但同時也暴露出上流社會的空虛無聊;傑克則順水推舟,諷刺揶揄得可謂巧妙自然。以上幾個簡單的例子雖說是四部戲劇作品中的九牛一毛,這些看上去自相矛盾,荒誕可笑。不合邏輯的反論,卻蘊含著堅實的真理,沖擊當時社會問題的本質。更能充分地證實作者通過運用喜劇語言,人物形象等藝術手法。對維多利亞時期的虛偽道德,商業主義的社會風尚和資產階級現存秩序的批判和攻擊。本文通過對王爾德主要作品的縱向梳理.可以看出作者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經過從藝術風格到思想內容上的清晰進化。說是進化,就是意味著作者不止在藝術手法上成熟的運用,運用文字的魅力為世人展示了其獨特的藝術主張和文學功力;另一方面更能說明作者在自己與當時社會已經腐朽的舊倫理道德觀的斗爭中,從開始的正面宣揚.到中期的象徵隱喻,再到最後能巧妙運用喜劇——這一雅俗共賞,大眾易於接受的藝術形式。將自己所要表達的和想要重新建構的新道德觀充分的展現。這是王爾德在當時所做出的努力,百年後的今天得到肯定。
參考文獻:
[1]王爾德著.錢之德譯.王爾德戲劇選[M].廣州:花城出
版社.1983.
[2]張介明.從《道林格雷的畫像》看王爾德的唯美主義
[J].外國文學研究,2000,(4).
[3]王爾德.王爾德作品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0.
[4]黃俏.試論王爾的童話的三.美[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7。(2).
④ 求一部現代小說,女主和男主是高中同學,女主去了廣州讀大學,姓宋男
找到了😁,小說名《時擦》
⑤ 鬧書荒!!!求玄幻,網游,嚴謹的書籍。最好穿越有人文地理介紹的小說。
《海怪聯盟》末世異能,有分析地理海洋生物以及社會關系學等…很不錯啊!
⑥ 小說種類隨意 內容要穿插豐富的歷史內容人文地理.搞笑風趣. 類似於回到明朝當王爺 這種的
當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兒》
⑦ 請問,有哪些比較好看的人文地理的小說啊
三國演義,它講人文地理戰爭歷史,並且很好看。拿破崙傳,水滸傳。
⑧ 沙市人文地理的文章
1.1人地關系論作為人文地理學研究核心的地位進一步得到提升人地系統是地球表層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形成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1]。人地關系地域系統始終被視為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永恆主題與核心[2]。從古代「天人合一」的協調思想演進到近代的人地關系協調思想,再升華到現代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演進主線基本圍繞人地關系和諧這一核心伸展。特別是近年來,伴隨全球性人口、資源、經濟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加劇,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開展人地關系研究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和緊迫,人地關系系統的性質及人地關系理論內涵在演進中不斷深化,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五個統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資源節約型經濟、環境友好型經濟等等都是新形勢下人地關系理論的具體實踐形式,充分體現出人地關系論在指導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與重大作用[3]。以全新視角研究人地關系,從哲學思辨轉向理性升華,是近年來人地關系研究出現的新動向。近年來一大批學者分別從哲學、歷史學、社會學、地理學、經濟學、生態學、環境學、管理學、倫理學等多學科不同層面,和技術進步、制度變遷、知識經濟和信息化、全球化等不同切入點思考人地關系的本質與內涵、基本特徵、客觀規律和學科分支等問題,實現了人地關系研究視角由單源切入向多源轉化,從哲學思辨轉向理性升華的轉變[4]。
1.2新型人地關系理論不斷出現,正在逐步形成理論體系 近年來,一大批致力於人地關系研究的專家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人地關系研究的相關理論,包括人地系統優化論、人地關系異化論、人地關系辯證論、人地太極圖論、人地關系沖突論、人地關系危機論、人地關系錯位論、人地關系協同論、人地差異協同論、人地協調共生論、人地協調階段論、人地關系構型論、天地人系統論和人地關系分形論等。這些理論從正反兩方面詮釋人地關系的本質與內容,促使中國人地關系的研究正在逐步形成理論體系[5]。
1.3人地關系的理論研究趕上西方發達國家同期的研究水平在經歷了長達幾個世紀有關人地關系理論研究與爭論的過程後,西方發達國家近年來逐步淡化了對人地關系理論本身的創新性探索,轉而將人地關系思想植入到解決全球性或地區性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等重大問題中去。而在中國,除了將人地關系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發展戰略型新興產業等方式體現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之外,仍在繼續探索人地關系理論的創新與發展。研究者們普遍把「以人為本」作為人地系統優化調控的切入點與重點,提出了人地系統中「人圈」與「地圈」相互作用的動態機理是模擬人地「最佳距離」,認為只有同時實現了人地系統的產業組織與空間組織的雙重協調,消除了區域盲目競爭與沖突,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對空間區位的合理占據,才能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和空間共生。這些理論探索和實踐印證在推動人地系統由低級優化向高級優化轉變、並與國際人地系統研究接軌的同時,也推動中國人文地理學向更高更深層次發展。可以認為,中國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在過去的幾個世紀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但通過漫長的趕超之後,在今天已經趕上了西方發達國家同期的理論研究水平。
2、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人地系統研究的新方法與新手段廣泛應用於解決國家及區域發展問題。隨著新型人地關系理論的不斷出現,與理論相適應的研究方法與方法論體系趨於多元化,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與數學模擬方法、系統集成研究方法、人地系統的動力學模擬方法、非線性人地系統動力學分析方法、3S技術研究方法、綜合集成方法、制度創新方法越來越多地應用於人地系統的研究與區域發展的實踐應用中[6],解決不同時空尺度的國家、城市與區域發展問題及不同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3、研究內容的擴展
3.1開始進一步挖掘文化景觀背後的多重意義中國文化地理學者研究除繼續關注聚落、建築、農田等物質文化景觀外,還關注地名、飲食、音樂、美術、摩崖石刻等非物質文化景觀,開始挖掘這些文化景觀的多重意義[7],尋求文化多樣中的一致性,透過物質景觀表象探尋其背後的抽象文化,識別文化基因和文化「遺傳」因子,解讀內含的深層次文化理念。
3.2嘗試解讀電影、小說、建築等「文本」所表徵的地方文化特徵文化地理學的索爾學派主要研究生計文化層面的景觀,例如谷倉、加油站等,通過這些景觀在地表的分布來反映某種生計類型的空間分布。但新文化地理學者開始將文化景觀視作文本,認為它們如同文字、圖畫、影像等其他文本形式一樣,表達了人們的某種文化理念。受西方新文化地理學的影響,中國學者開始嘗試研究電影、小說、建築等所要表達的地方性或區域文化特徵[8]。
3.3開始關注小尺度文化空間及文化生產的研究中國大陸以往的文化地理學研究往往將文化空間中的實體空間與抽象空間割裂開來,即便是研究世俗民風等抽象文化事物,也只是停留在大尺度的區域框架中,缺乏對小尺度文化空間及空間生產的關注。近幾年學者對小尺度文化空間研究開始增多,如對城市公共文化場所、鄉村公共空間、城市廣場、城市文化街區、傳統商業區等進行研究。從這些研究中可以看到,學者們不再僅僅注重空間的物質形式,而是開始探討抽象文化的生產。文化空間所生產的文化不單體現在文化企業的產品中,還體現在地方的文化形象上。
⑨ 誰給推薦幾本介紹各地人文地理的書籍。
眭澔平探險世界
⑩ 廣州大學人文地理學研究生就業怎麼樣啊
廣州大學,非211,屬於二流學校吧,其實這類大學就業都差不多,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主要就業渠道都是當老師,如果真的喜歡地理這個專業,可以試試報考中山、武大、浙大、北師大這類,大師之所在,才能學到真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