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樂與中國現代小說
1. 求:近代比較有影響的交響樂作品
為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95周年,由華人女作曲家協會、中國交響樂團共同主辦的「華人女作曲家交響樂作品音樂會」3月12日晚在北京音樂廳舉行。此次音樂會,為內地首次以群體形式集中展示女作曲家交響樂作品的音樂會,也是首次以交響樂演出女性作曲家作品的方式慶祝婦女自己節日的音樂會形式。音樂會上,青年指揮家李心
草將指揮國交演奏六位女作曲家的管弦樂作品———蘇凡凌(台灣)的《粉墨登場》、李一丁(北京)的交響詩《可可西里的精靈》、林迅(香港)的《沙依坦克爾西》、張麗達(北京)的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茫諧》、何冰頤(加拿大)的《六翼天使》和王強(香港)的小提琴協奏曲《零號———獻給香港人》。曾經在國際比賽中獲得多項獎項、現定居香港的小提琴家何紅英應邀演奏音樂會的小提琴協奏曲,另一部小提琴協奏曲由小提琴家、樂隊首席劉雲志來演奏。
華人女作曲家協會計劃將「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音樂會」作為一個品牌,在中國以至世界各地定期舉行,不斷推出華人女作曲家的新作品,為振興華夏音樂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此次音樂會同時得到中國交響樂基金會的支持。(曉捷)
2. 怎麼欣賞交響樂交響樂到底好在什麼地方
其實音樂不分好壞,個人有個人的喜好,有些人喜歡流行音樂,而有些人喜歡搖滾,有些人喜歡古典,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但毫無疑問,交響樂時音樂表現得最高形式,正如偉大的德奧作曲家馬勒說的「一部交響樂就猶如一個世界」。
交響樂較其他音樂類型而言,它能表現出更多的東西。正如樓上眾多朋友的回答一樣,它是表現力最豐富的音樂形式,同時,它是最感人至深的。有時,聽一部交響曲,我都會流淚。
其實交響樂和流行音樂的不同,記得以前我的一位音樂老師說過,流行音樂一開始就覺得很好聽,但同一首聽多了就會覺得沒什麼感覺了。而交響樂恰好相反,可能一開始聽會覺得太吵,但是越聽越好聽,而且聽完後都會感覺到一種精神的升華,這種升華可以說很少能在塵世中感覺到的。就比如說,我聽《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已近有300多遍了,是四個樂章,30分鍾左右,現在每聽一遍,都會在音樂中發現更多的東西,那些東西的美食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我也不是搞音樂的,但這就是古典音樂的魅力。可以說是任何藝術形式都達不到的一種境界——感人至深。
至於剛開始聽,我建議先聽約翰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和波爾卡,這些也是我的入門曲目,因為這些旋律性很強,而且節奏也很優美,相對於其他交響作品簡單很多。通過這些可以讓你熟悉各種樂器。了解交響樂團的基本編制。但這些作品有個缺陷——思想性不深刻。之後就可以去聽貝多芬了,勃拉姆斯等等。
我的聽音樂的經歷,首先也是圓舞曲和波爾卡,之後就喜歡聽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因為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基本都是施特勞斯家族的圓舞曲和波爾卡,之後我就對一個指揮大師很感興趣,是小克萊博,他指揮了89年,92年的新年音樂會。,之後又了解到這個指揮大師指揮的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命運是最佳版本,又在網上找來聽,剛開始聽也是覺得很吵,但聽了10多遍後就覺得聽完內心裡有了點東西,而且比以往聽過的任何東西都好聽。之後就瘋狂的又聽了有100遍,之後開始大量接觸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等九首交響曲聽了1年半,都熟爛於心後,有開始接觸莫扎特,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孟德爾松,布魯克納等德奧作曲大師。之後又開始接觸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等俄羅斯大師。聽完這么多,到現在還是最喜歡勃拉姆斯和布魯克納。
總之就是多聽,首先先別管其他的,先聽至少10遍。之後你就能感覺到什麼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了。
3. 交響樂和民族樂你更喜歡哪個
民族樂。
1、線性音樂的審美價值我國幾千年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線」型單聲織體的音樂表現體系。
使民族旋律不僅具有婉轉迂迴的曲線美,更具有深刻的表情意義。它不同西方音樂以旋律、和聲、復調共同完成音樂的表現內容,而是僅以單聲旋律完成音樂表現內容的全部。
它經過長期充分的發展,早已復雜而多樣,形成了人們獨特的單聲音樂審美觀念。
2、重意的音樂審美價值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多若繁星,其音調幽婉深邃、韻味悠長,是一種令人回腸盪氣、銷魂攝魄的音樂美。
因為具有重情、重自娛、重意的音樂審美特質,加上世界聽眾重視了它的價值功能和表現特徵,贏得了世界聽眾的歡迎。
4. 中國著名的交響樂作品有哪些
精選出我最喜歡的九首曲目,第一名為王西麟:《第四交響曲》,第九名為程大兆:《第二交響曲》,排列順序由下至上。個人評價,不代表他人。
程大兆:《第二交響曲》
金希文:《第二交響曲》
馬思聰:《第一交響曲》
盛禮洪:《第二交響曲》
丁善德:《長征交響曲》
郭祖榮:《第十四交響曲》
葉小綱:《第二交響曲》
朱踐耳:《第一交響曲》
王西麟:《第四交響曲》
5. 中國著名的交響樂作品有哪些請多介紹幾部
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羅忠銘的《第二交響曲》、施永康的交響詩《黃鶴的故事》、李煥之的《春節序曲》、何占豪與陳鋼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等。
1、《長征交響曲》
《長征交響曲》是我國著名鋼琴家、音樂教育家、理論家、作曲家丁善德先生於20世紀60年代所寫的代表性作品。他借用交響樂的藝術形式,成功地反映了「長征」這一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並在交響樂民族化的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和個性。
2、《第二交響曲》
《第二交響曲》卻講述著一種人生態度。交響曲意氣風發,全無惆悵陰霾,讓人看到更多的是對生命的歌頌。這首音符版本的宣言無疑讓前面說到的文字版本顯得真偽難定。
3、《黃鶴的故事》
《黃鶴的故事》是一首交響詩,大意應該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鄉,人們辛勤地生活著,在這些善良的人們中間,有一個豪爽樂觀的藝人——老馬,
他常以美妙的竹笛聲為人們娛樂、驅散他們的憂愁、帶給他們以歡樂。一天, 老馬要遠離鄉親,為了不使朋友們失去快樂,他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
4、《春節序曲》是
《春節序曲》是《春節組曲》的第一樂章,正式名稱為《春節組曲 第一樂章.序曲——大秧歌》。經常被抽出單獨演奏。是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李煥之基於延安時期的生活體驗,在20世紀50年代創作的一部作品,展現的是當年革命根據地的人們在春節時熱烈歡慶的場面。
5、《梁祝》
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首次公演,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這支中國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響音樂民族化的創世紀。
6. 中國交響曲的代表作是什麼
朱踐耳的交響曲比較晦澀難懂,曲式也比較激進,不容易接受,他最有名的交響樂作品應該是香港回歸時做的《百年滄桑》了。
譚盾、葉小綱、陳其鋼、郭文景的交響樂、交響詩,都應該是中國現代派比較知名的作品了。
比較老的冼星海、馬思聰也有管弦樂作品,和朱踐耳一代的羅忠鎔、杜鳴心、吳祖強、瞿希賢、辛滬光都寫過比較有名、又好接受的交響曲。
7. 中國交響樂與西方交響樂有什麼區別具體的從表現手法,音樂體裁,思維模式等
LS的這位。。。
。。。
我隨便說說,說得不對還望包涵!話說以前的時候中國本沒有交響樂的,是跟西方學來的,以前中國的民樂團都是大齊奏,N多種樂器演奏同一旋律,而且缺少低音聲部,但是現在看到的民樂團里都是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聲部的。而西方不同,西方的樂隊講究合作。
好吧,我跑題了。。。具體的這些我就說不準了
8. 當代中國交響樂作品有哪些
土樓回響 邊寨音畫 紅旗頌 黃河 梁祝 江姐 其實 作品很多 但能真正的拿出來演奏的很少 成名的更少 這和我們中國的國情有一定關系 ,不太重視交響樂的發展
9. 試論《吶喊》與《彷徨》對中國現代小說的貢獻
《吶喊》與《彷徨》: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標志
一、「表現的深切」----獨特的題材、眼光與小說模式
1、開創「表現農民與知識分子」兩大現代文學的主要題材。
2、始終關注著「病態社會」里人(知識者與農民)的精神「病苦」。
3、「看/被看」與「離去--歸來--再離去」兩大小說情節、結構模式。
二、「格式的特別」----「創造新形式的先鋒」
1、借鑒西方小說形式,通過自己的轉化、發揮以及個人的獨立創造,以建立起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例如:《狂人日記》(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等。
2、追求表達的含蓄、節制以及簡約、凝練的語言風格。例如:《故鄉》里那幅「神奇的圖畫」、祥林嫂最後的「肖像」等。
總上,魯迅的《吶喊》、《彷徨》通過獨特的取材,視角和模式,向人們展示了其「反抗絕望」的魯迅哲學內蘊;所建立的中國現代小說新形式,既是自覺地借鑒外國小說形式的結果,也是由不自覺到自覺地借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經驗的結果。因此,不愧為中國現代小說的開端與成熟標志。
(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_^)
10. 中國還有哪些交響樂
關於你括弧中的問題,其實你只需要理解什麼叫交響樂的可以解決了!交響樂即管弦樂。指由各種管弦樂器為主組成的規模較龐大的樂隊合奏。依樂器種類分為「弦樂組」、「木管組」、「銅管組」、和「打擊樂組」。各組內不同樂器自成聲部。弦樂組約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木管組次之,打擊樂組人數最小。按音樂作品要求有時候加入豎琴、鋼琴等其它樂器。交響樂的體裁包括有:交響曲、交響詩、協奏曲、小協奏曲、狂想曲、隨想曲、幻想曲組曲、歌劇或芭蕾舞劇序曲和間奏曲、管弦樂小品等。其中交響曲是具有奏鳴曲體裁特點的,由管弦樂隊演奏的大型器樂組曲。交響曲象新文學中的戲劇或小說一樣,具有規模宏大、結構嚴謹、色彩絢麗、音響豐滿之特點。它擅長運用多主題呈示、發展、變化、再現來表現具有戲劇性矛盾沖突的內容。協奏曲是由一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樂隊協同演奏的器樂套曲。17世紀以後形成為獨立的器樂體裁,某一件器樂主奏另由管弦樂隊協同演奏的稱為近代協奏曲,如小提琴獨奏樂隊協奏的稱「小提琴協奏曲」。
《春江花月夜》本是中國傳統民樂,後來有改編為交響樂的版本,類似的改編還有《二胡映月》、《陽關三疊》等。《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在我聽過的版本中個人認為最精彩的是薜偉與俄羅斯愛樂樂團合作的那個。
以下是我聽過的「國產」交響,有些搞不清作者就推薦所演奏的樂團吧!
《大夢敦煌》
《第一交響序曲》關峽
《文城公主》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鳳凰涅磐》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草原兒女》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祝福》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玄鳳》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傷逝》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
《二泉映月》中國交響樂團
《嘎達梅林》中國交響樂團
《紅旗頌》呂其明
《風暴》張治榮
《秋收起義》張治榮
《紅軍勝利到達陝北》張治榮
《雪蓮 》張治榮
《萬歲,偉大的祖國 》張治榮
《詠雪》陳培勛
《第一二胡協奏曲》關乃忠
《第二二胡協奏曲-追夢京華》關乃忠
《鬧春》關乃忠
此外你可以找這些專輯聽聽……
中國唱片:《龍跡》《清明上河圖》中國管弦樂紀念名盤系列《華立韻》《風之情》《龍之吟》《沙家浜》《長征組歌》
雨果唱片:中國民族管弦樂《紅樓夢組曲》《兵車行》《月兒高》《三笑》《二小放牛郎》
亞洲愛樂樂團《中國抒情音樂經典60年-並非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