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現代小說重要作品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現代小說重要作品

發布時間: 2022-05-02 21:46:58

❶ 20世紀10部影響深遠的小說

馬可尼和波波夫發明了無線電通信(1900)
2萊特兄弟發明了動力載人飛機(1903)
3魯米埃爾兄弟發明了彩色照相機(1904)
4弗萊明和福雷斯特分別發明了電子二極體和三極體(1904~1906)
5德、美、英等國科技專家發明了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1910~1938)
6福特發明了汽車流水線生產(1913)
7美英科技專家發明了雷達和射電望遠鏡(20~40年代)
8歐美科技專家發明了電視(20~30年代)
9惠特爾和亨克爾發明了噴氣式飛機(1930~1939)
10布勞恩等發明了v—2液體火箭(1942)
小耗子嘀嘀
回答採納率:50.0%
2008-09-20
19:14
檢舉
20世紀的人類10項經典發明
20世紀100年來發明的東西當然絕對不只10項,進步的動力促使發明不斷地產生,不過這10項發明對於現代文明的形成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可以說少了哪一項發明,20世紀就不可能像現在這個樣子。
1原..子

1945年8月,毀滅地球的潘朵拉盒子在日本廣島與長崎被打開,當時國際強權一心只想以這種威力極大的致命破壞武器去壓倒對方。美國首先在1945年7月於新墨西哥州試爆成功,蘇聯緊接著在1949年成功試爆,英國是1952年,法國是1960年,中國是1964年。
2太空梭
1959年蘇聯的無人太空船首次成功登陸月球,並且拍回了大量的照片。而美國60年代末阿波羅登月的壯舉,卻是人類踏上地球以外星球的第一步,自此以後,美國在太空探險方面逐漸將蘇聯拋在後頭。太空梭出現後,人類前往外太空的成功幾率大為提高,科學家預言公元2000年之後人類將開展外太空旅行。
3電視
1923年,電視機的靈魂——顯像管誕生了。電視技術廣泛應用是在40年代,1954年則開創彩色電視的紀元,60年代以後幾乎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電視台。這個方盒子為人類製造了無數歡樂的時光。
4人造衛星
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由蘇聯於1957年10月4日試射成功的,緊接著美國的探險者1號在1958年1月31日試射成功,從此以後這些隨著地球自轉運行的人造衛星愈來愈多地漂浮在大氣層外。原來運用在軍事科技上的人造衛星,後來慢慢演化出通訊、繪圖、偵測、氣象等不同用途的衛星家族。
5阿斯匹林
早在15世紀的希臘醫生就用柳樹皮中研磨出來的粉末做為草葯版的阿斯匹林始祖。到了本世紀末,這個減輕身體疼痛的配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德國拜耳葯廠創立的「阿斯匹林」商標,成為這個葯方的專有代名詞,20世紀愈來愈忙碌的現代社會中,阿斯匹林這顆白色圓形葯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6民航客機
現代生活中國際旅行必備的交通工具——飛機,多是由軍用運輸機改良而成的商用客機。1949年第一架商用客機載36名乘客飛行於歐洲上空,開啟了民航世紀的新頁面。時至今日,交通運輸市場對於飛機旅行的需求越來越大,民航客機已成為人們便利的交通工具之一。
7個人電腦
電腦掀起的第三次革命,徹底改變人們工作與思考的形態,70年代末電腦廠商開始開發較小型的個人電腦,到了80年代初市場上有了大眾化的電腦消費產品。個人電腦加快社會數字化腳步,幾乎社會的每一個層面都被電腦完全感染,沒有人能夠拒絕電腦進入生活之中。
8行動電話
曾經是英雄電影中大哥專屬配備的「大哥大」,已成為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的一種私人通訊聯絡方式。全球經濟的發展,讓移動通訊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產業之一。而手機隨時隨地聯絡的便利性,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傳統的溝通方式。
9克隆羊
1997年初英國科學家讓一隻沒有父親的小羊成功地誕生,這項創舉說明了人類即將有可能用自然途徑以外的方法製造生命。克隆羊在生物科技上無疑是史無前例的一大步,但它所牽涉到人類道德觀念的層面,卻是科學所無法理清的難題。
10網際網路
最原始的電腦網路原本只是在學院研究室中連接不同電腦主機,當這項技術只需經由簡單的數據機和電話線的連接,就可為人所用時,網路瞬間成為世紀末影響力最大的發明。網路製造出的新的資訊傳播模式很快地影響到愈來愈多的層面,電子郵件、網上購物、網上交友等方式為網路重新定義塑型。人們只要一條細細的電話線,就可以將全

❷ 中國四十年代的文學作品有哪些

1、思索民族文化傳統與民族性格的優劣得失。
如:蕭紅《呼蘭河傳》、老舍《四世同堂》、曹禺《北京人》
2、探討戰爭環境中知識分子的苦難歷程與發展道路。
如:路翎《財主底兒女們》、沙汀《困獸記》、艾青《火把》
3、諷刺成為文學的主流手法。
如:錢鍾書《圍城》、陳白塵《陞官圖》、宋之的《群猴》、吳祖光《捉鬼傳》、張恨水《八十一夢》

小說: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孫犁《荷花澱》,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暴風驟雨》,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孔厥、袁靜《新兒女英雄傳》,柳青《種谷記》,劉白羽《無敵三勇士》, 柯藍《洋鐵桶的故事》,康濯《我的兩家房東》
戲劇:馬健翎的新秦腔《血淚仇》,新秧歌劇《兄妹開荒》,賀敬之等的新歌劇《白毛女》
詩歌:李季《王貴與李香香》,阮章競《漳河水》,張志民《死不著》

❸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短篇小說有哪些

沈從文 三四十年代,他是北方文壇領袖, 主要成集的小說有《龍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雛》《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駿圖》《如蕤(ruí)集》《從文小說習作選》《新與舊》《主婦集》《春燈集》《黑鳳集》等。
張愛玲的《傳奇》,短篇小說集。最早於一九四四年九月由上海雜志社出版 ,同月再版,加上一篇序言。
白先勇的《台北人》,此書是由十四篇短篇小說組成。
穆時英的《上海的狐步舞》
林徽因《九十九度中》
望採納

❹ 求現代小說作家的代表作品名單!

1、1949-1966年的十七年,小說創作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為基本特徵,強調反映社會本質和變革的趨向。長篇小說是這個時期最受讀者歡迎的形式,如柳青的《創業史》、杜鵬程的《保衛延安》、梁斌的《紅旗譜》、楊沫的《青春之歌》、羅廣斌和楊益言的《紅岩》、曲波的《林海雪原》、歐陽山的《三家巷》、李英儒的《野火春風斗古城》、周立波的《山鄉巨變》、浩然的《艷陽天》、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等。

2、1949-1966年的十七年,創作的優秀短篇小說有李準的《不能走那條路》、蕭也牧的《我們夫婦之間》、峻青的《黎明的河邊》、王願堅的《黨費》、茹志鵑的《百合花》、王蒙的《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等。

3、柳青的《創業史》是一部史詩性的作品,塑造了「新人」梁生寶等一批達到相當藝術水準的「典型人物」形象。

4、楊沫的《青春之歌》帶有「自敘傳」色彩,可以看作是一部知識分子的「革命成長史」。

5、姚雪垠的《李自成》既是歷史小說,又可稱為「革命歷史小說」。

6、文革結束後進入新時期,出現新的小說創作潮流,包括「傷痕小說」、「反思小說」、「改革小說」,還有「尋根小說」以及「新寫實小說」。

7、王蒙以50年代小說《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知名。80年代發表《風箏飄帶》、《春之聲》、《蝴蝶》等小說,多以共和國歷史的沉浮為題材,發掘人性的豐富性。他的有些作品追求意識流。

8、傷痕小說是文革後最早出現的揭露和控訴「四人幫」罪行、宣洩人民呼聲的小說類型,代表作有劉心武的《班主任》、盧新華的《傷痕》、葉辛的《蹉跎歲月》、從維熙的《大牆下的紅玉蘭》等。

9、反思小說是文革後繼「傷痕小說」之後出現的小說類型,作品具有更多的理性色彩和悲劇意味。如魯彥周的《天雲山傳奇》、高曉聲的《李大順造屋》、王蒙的《蝴蝶》、張賢亮的《靈與肉》等。

10、改革小說是出現在文革後的一種小說類型,主要是對80年代各個領域改革引起的社會震盪的直接反映,如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雲路的《新星》、張潔的《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

11、尋根小說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現的小說類型,特點是力圖用現代意識探尋民族文化的得失,以及民族精神重建的可能性,主要作家作品有韓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鄭義的《老井》、王安憶的《小鮑庄》等。

12、新寫實小說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現的小說類型,注重對日常生活「原生態」的還原復寫,以所謂客觀化的冷漠筆法來敘述現實的困厄與無奈。這類創作以池莉的《煩惱人生》、劉震雲的《一地雞毛》、方方的《風景》等為代表。

13、賈平凹自20世紀80年代起陸續發表有關陝西商州地區農民生活變遷的小說,如《雞窩窪人家》、《臘月·正月》等「商州系列」小說和長篇小說《浮躁》。1993年出版《廢都》,表現荒涼的「廢都」意識,引起極大爭議。

14、汪曾祺只寫短篇小說,代表作《受戒》、《大淖記事》等,繼承的是「京派作家」的風格。

15、王安憶有「尋根小說」《小鮑庄》。1986年以後,她發表了「三戀」(《小城之戀》、《荒山之戀》、《錦綉谷之戀》)小說。八九十年代之交,她的《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傷心太平洋》匯入這一時期的「家族敘述」小說潮流。90年代中期以後,她的《長恨歌》等作品引領了「老上海懷舊潮」。

16、張承志的小說有一種散文化傾向,其作品《旗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黑駿馬》、《北方的河》、《金牧場》等,都與蒙古族歷史、回族歷史和現實生活有關。

❺ 20世紀40年代,矛盾先後發表的長篇小說主要有哪些

20世紀40年代,
矛盾先後發表的長篇小說主要有:
(《腐蝕》《霜葉紅似二月花》《鍛煉》)等。

❻ 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有哪些

《堂吉訶德》、《追憶似水年華》、《情感教育》、《尤利西斯》、《瓊斯皇》等。

1、《堂吉訶德》

《唐·吉訶德》(又譯作《堂吉訶德》《堂·吉訶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於1605年和1615年分兩部分岀版的長篇反騎士小說。

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諾(唐·吉訶德原名)卻因為沉迷於騎士小說,時常幻想自己是個中世紀騎士,進而自封為「唐·吉訶德·德·拉曼恰」(德·拉曼恰地區的守護者)。

拉著鄰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僕人,「行俠仗義」、遊走天下,作出了種種與時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徑,結果四處碰壁。但最終從夢幻中蘇醒過來。回到家鄉後死去。

文學評論家稱《唐·吉訶德》是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之一。

2、《追憶似水年華》

《追憶似水年華》(又譯為《追尋逝去的時光》)是20世紀法國小說家馬塞爾·普魯斯特創作的長篇小說,先後出版於1913—1927年間。

這是一部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七大卷,以敘述者「我」為主體,將其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融合一體,既有對社會生活,人情世態的真實描寫,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認識的內心經歷的記錄。除敘事以外,還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議論。

整部作品沒有中心人物,沒有完整的故事,沒有波瀾起伏,只有貫穿始終的情節線索。它大體以敘述者的生活經歷和內心活動為軸心,穿插描寫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猶如一棵枝丫交錯的大樹。

可以說是在一部主要小說上派生著許多獨立成篇的其他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交織著好幾個主題曲的巨大交響樂。

該小說被譽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文學作品之一的長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靈追索描寫、宏大的結構、細膩的人物刻畫以及卓越的意識流技巧而風靡世界,並奠定了它在當代世界文學中的地位。

3、《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法國小說家居斯塔夫·福樓拜創作的長篇小說。該小說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走向精神幻滅的人物形象弗雷德里克·莫羅。

弗雷德里克的悲慘人生經歷也表明了虛無主義所帶來的危害。弗雷德里克產生精神幻滅的原因是沉湎在失戀的世界當中,他最終發現自己戀慕的只是逝去的自我。

主人公弗雷德里克所產生的精神幻念,實際上也是很多年輕人可能曾經迷茫和失落的真實寫照,至今在真實的世界裡仍然存在。幻滅是一種成長,但是幻滅太遲,結局就如同弗雷德里克一般,陷入到無邊的痛苦之中。

因此,對待內心世界的幻想,讓人們自己真正感受世界的真實與虛偽,才是真正理解人生的方式。這也是福樓拜通過主人公弗雷德里克的人生悲劇所闡發的一個重要的思考,對於人性的弱點是一種深刻的批判。

4、《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是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斯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22年。

該小說講述的是青年詩人斯蒂芬尋找一個精神上象徵性的父親和布盧姆尋找一個兒子的故事。斯蒂芬已經有了一個生理上的父親西蒙·迪達勒斯,但是斯蒂芬只把他當成肉體上的父親,他認為自己有能力變得成熟,也可以成為一名父親。

然而,由於父親西蒙·迪達勒斯的批評和缺乏理解並沒有成功。因此斯蒂芬所尋找的父親只能是一個象徵性的父親,這個父親可以允許斯蒂芬自己也成為一名父親。

布盧姆尋找兒子從很大程度上講則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後代來鞏固自己的身份和延續香火。由此可見,斯蒂芬和布盧姆兩人都希望通過尋求為父之道來鞏固他們各自的身份。

喬伊斯通過描述一天內發生的單一事件向人們展示了一幅人類社會的縮影,通過對一個人一天日常生活和精神變化的細致刻畫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悲與喜,英雄與懦夫的共存以及宏偉與沉悶的同現。

5、《瓊斯皇》

《瓊斯皇》(The Emperor Jones)是美國現代著名戲劇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尤金·奧尼爾(Eugene O'Neil)代表作之一,於1920年首演,作品首次為劇作家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和觀眾。

該劇是奧尼爾以表現主義手法創作的第一部作品, 它的問世不僅開創了美國表現主義戲劇創作的先河, 也奠定了奧尼爾在美國戲劇界乃至世界文壇上的傑出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代主義文學

❼ 巴金 矛盾 老舍 曹禺30年代40年代的主要作品及主要人物

巴金:
20年代中後期到30年代初期的《滅亡》(處女作)、《新生》(《滅亡》的續篇)和《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是巴金小說創作的初步嘗試,顯示了巴金創作的基本風格,主要以家庭為題材背景,以年輕一代的命運抉擇為主要內容,作品充滿了熱忱的情感。
30年代中後期到40年代初期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標志著巴金的創作的成熟,達到了現實主義的高峰。這一時期巴金的創作,家庭的題材更加典型,更具有象徵意義,人物描寫更具有典型化內涵,藝術表現日趨成熟。
40年代中後期的《憩園》、《第四病室》、《寒夜》(最後一部作品)顯示了巴金小說的深入發展和深刻的變化。發展體現在繼續採用家庭典型題材,繼續表現家庭中人物的命運,表現人與家庭、社會的沖突;變化在於作家先前所具有的熱情和理想,此刻化做了沉靜的思考和冷峻的批判,由過去的控訴到現在的無話可說。 巴金的文學創作給文學發展帶來的新質
巴金的小說創作塑造了一大批家庭關系中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既有身處封建大家庭的,如:《家》中覺新、覺慧等年輕一代;也有身處社會底層普通家庭的,如:《寒夜》中的汪文宣、曾樹生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人物的性格往往充滿矛盾性,人與人的性格之間往往具有強烈的反差和鮮明的對比。顯示了巴金獨特的審美追求,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表面上把這些人物放在家庭的背景中,而實際上是將人物放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中來加以刻畫,這樣的描寫更生活化,生活氣息濃,使讀者感到親切、真實。
巴金善於在生活的對比當中、矛盾沖突當中,來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命運,如:《家》中覺新和覺慧,《寒夜》中的汪文宣、曾樹生就各是一對矛盾,在現文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茅盾:
茅盾的文學創作一直實踐著現實主義的主張,這一主張始終體現在他的文學創作中,從《蝕》三部曲到《腐蝕》,始終追隨中國現代社會歷史的風雲變換,他的創作是中國現代社會歷史的藝術記錄,作品中充滿了對中國現代社會歷史重大事件真實而客觀的反映。如:《蝕》反映的是大革命前後的風雲變換,《子夜》反映了30年代中國最動盪時期的社會本質,《腐蝕》則是表現皖南事變國共合作危機的政治小說。
老舍:
30年代中後期,老舍連續創作了《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大明湖》(書稿毀於戰火)等長篇小說,《陽光》、《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趕集》、《櫻海集》等短篇小說集,顯示了旺盛的創作力,這些作品標志著老舍小說創作的成熟。 40年代以後,有長篇《火葬》、《四世同堂》(由《惶惑》、《偷生》、《飢荒》三部組成)、《鼓書藝人》等問世,這些作品在人物塑造、情節結構、語言風格等方面都顯示出進一步的成熟與突破,標志著老舍小說創作的深入發展。
曹禺:
曹禺的主要戲劇作品:《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改編的《家》;抗戰題材的劇本《黑字二十八》、《蛻變》等。

❽ 20世紀40年代的散文,小說,詩歌,分別有哪些阿舉例說明

20世紀40年代:
王佐良
陳敬容
杜運燮
穆旦
羅寄一
鄭敏
唐祈
袁可嘉
牛漢
屠岸
《星雨集》(散文集)1946,文生
陳敬容譯
《交響集》(詩集)1947,星群
《盈盈集》(詩集)1948,文生
《詩四十首》(1946)
《探險隊》(1945)、《穆旦詩集(1939-1945)》(1947)、《旗》(1948)

❾ 中國著名文學小說

有:《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儒林外史》等等。

1、《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以及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相的史詩性著作。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2、《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3、《水滸傳》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

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斗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4、《西遊記》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5、《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先以抄本傳世,初刻於嘉慶八年(1803年)。

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

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於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採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

熱點內容
校園言情小說帥哥封面圖 發布:2025-07-08 21:27:12 瀏覽:757
一劍無敵秦川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7-08 21:26:22 瀏覽:194
好看的老少戀小說 發布:2025-07-08 21:24:09 瀏覽:313
閱讀雙世寵妃小說 發布:2025-07-08 21:17:50 瀏覽:461
小說有聲閱讀 發布:2025-07-08 21:09:26 瀏覽:824
甲午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8 21:04:18 瀏覽:294
斗破bl完結小說 發布:2025-07-08 20:57:50 瀏覽:317
英語看什麼小說推薦 發布:2025-07-08 20:57:47 瀏覽:927
心毒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7-08 20:56:16 瀏覽:148
懶漢聽書是嗎 發布:2025-07-08 20:55:27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