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界集大成的作家是

中國現代通俗小說界集大成的作家是

發布時間: 2022-05-05 18:55:13

『壹』 中國文壇最傑出的五位作家

魯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5月,首次用筆名「魯迅」,發表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陸續創作、出版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五傑之首的榮譽稱號。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筆名郭鼎堂、麥克昂等, 生於四川樂山沙灣。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積極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磐》、《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1920年出版了與田漢、宗白華通信合集《三葉集》。1921年出版的詩集《女神》,以強烈的革命精神,鮮明的時代色彩,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豪放的自由詩,開創了一代詩風。

南昌起義後,從1928年起,郭沫若流亡日本達10年之久。抗日戰爭爆發後,郭沫若隻身潛回祖國,籌辦《救亡日報》。其間寫了《棠棣之花》、《屈原》等6個歷史劇和大量雜文、隨筆、詩歌等。1944年,郭沫若寫了《甲申三百年祭》,總結了李自成農民起義的歷史經驗教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郭沫若曾任政務院副總理、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文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同時,繼續進行文藝創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郭沫若一生創作甚豐,涉及到詩歌、散文、小說、歷史劇、傳記文學、評論等現代文學的各個領域。他的許多作品,被譯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種文字,為中國文學,特別是中國革命文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又一面光輝的旗幟,堪稱中國二十世紀革命文學的旗手。所以,郭沫若當選為中國二十世紀文學五傑的第二位,
張恨水(1895-1967)原名張心遠,筆名恨水,祖籍安徽潛山,生於江西廣信。1918年任蕪湖《皖江日報》編輯,191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南國相思譜》。1924年主編《世界晚報》副刊《夜光》,4月,開始該副刊上連載長篇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1926年《金粉世家》的發表,進一步擴大了張恨水的影響,但真正把他的聲望推到最高峰的還是《啼笑因緣》。抗日戰爭爆發後,張恨水到重慶任《新民報》主筆,被推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寫於解放戰爭前後的長篇小說《八十一夢》和《五子登科》,是揭露國民黨腐敗統治的社會諷刺小說,巧於構思,富於想像,諷喻辛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文化部顧問、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

在二十世紀革命文學一統天下的時代背景下,張恨水一支獨秀,是通俗文學集大成者。可以斷言,在二十一世紀,中國進入小康社會新的時代背景下,革命文學已不再成為主流。在文化範式上,消費文學將超越革命文學成為時代主流。而張恨水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創作,在20、30、40年代中國文壇上影響很大。90年代中國現代文學邊緣化,張恨水卻異軍突起,影響日甚,為中國文學進入二十一世紀,提供了典型文學範式的先聲。所以,作為通俗文學的領軍人物,張恨水位居20世紀中國文學五傑第三,
茅盾(1896-1981)本名沈德鴻,字雁冰,出生於浙江省桐鄉縣烏鎮,十歲喪父,由母親撫養長大。讀完北京大學預科,因無力升學,入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成為文學研究會的首席評論家。國共合作破裂之後,自武漢流亡上海、日本,開始寫作《幻滅》、《動搖》、《追求》和《虹》。左聯期間,他寫出了《子夜》、《林家鋪子》、《春蠶》。抗戰時期,輾轉於香港、新疆、延安、重慶、桂林等地,發表了《腐蝕》和《霜葉紅似二月花》、《鍛煉》等。

建國之後,茅盾歷任中國文聯副主席、文化部長、作協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主要精力放在社會活動與文學評論上。文化大革命期間,茅盾挨批靠邊,秘密寫作《霜葉紅似二月花》的「續稿」和回憶錄《我走過的道路》,1981年辭世。茅盾是中國革命文學的領軍人物之一,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五傑中排名第四,
老舍(1899-1966)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1918年北京師范學校畢業後,任小學校長和中學教員。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漢語講師,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1930年老舍回國,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期間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樣子》等長篇小說。1926年加入文學研究會,抗戰爆發後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1946年應邀赴美講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等職。後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文化大革命初期,因受迫害棄世。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而聞名於世。老舍的創作,文學性、藝術性很強,他善於運用群眾口語贏得廣大讀者,從而開創了中國二十世紀文學雅俗共賞的新局面。

『貳』 中國現代文學的九位大作家

魯 迅

魯 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創造社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家。「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小說代表作有:《狂人日記》(1918年發表,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葯》、《孔乙己》、《故鄉》、《阿Q正傳》、《祝福》、《孤獨者》、《傷逝》等。小說集有:《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詩集)有:《野草》。回憶性敘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雜文集有:《熱風》、《墳》、《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且介亭雜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過客》、《秋夜》等。
茅 盾

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文學研究會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發表《幻滅》時起使用的筆名。小說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虹》、《子夜》、《腐蝕》、《霜葉紅於二月花》;短篇小說集《野薔薇》,短篇小說「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楊禮贊》、《風景談》等。

巴 金

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滅亡》及續篇《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說集《復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隨筆》、《生之懺悔》、《點滴》、《隨想錄》等。

老 舍

老 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飢荒》三部)、《鼓書藝人》等;短篇《月牙兒》、《斷魂槍》等。

錢鍾書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現代著名學者、作家。文學創作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鬼。獸》;長篇小說《圍城》。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從創作新詩步入文壇,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感情真摯,往往取材者小,所見者大,情景交融,語言華美而質朴,顯示出嚴禁洗練、樸素清新的創作風格。他最早創作的散文名篇有《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溫州的蹤跡》等,後又創作了《白種人-上帝的驕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頗具影響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結集主要有《蹤跡》、《背景》、《你我》、《歐游雜記》、《標准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
林語堂

林語堂(1895~1976),原名林和樂,林玉堂。現代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話》;散文名篇《祝土匪》、《論趣》、《說文妖》等;小說代表作有《京華煙雲》、《紅牡丹》、《風聲鶴唳》、《朱門》等。

胡 適

胡 適(1891~1962),現代著名學者、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拉開文學革命的序幕。1920年3月,出版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新詩集《嘗試集》,另有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公開發表的話劇劇本《終身大事》。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現代新詩的開拓者、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代表詩集有《女神》(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現代意識的新詩集)、《星空》、《前茅》、《瓶》、《恢復》等;詩歌名篇《鳳凰涅盤》、《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親》等。歷史劇代表作有《三個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聶嫈》)、《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等。小說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後》、《創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煉獄》、《十字架》)等。

『叄』 張恨水小說為什麼受歡迎 結合《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緣》分析

張恨水

原名張心遠,筆名愁花恨水生、恨水。
《張恨水小說經典:啼笑因緣》的精緻在於作者講故事的技巧和對「因緣」二字一環扣一環的鑲嵌,它的滄桑在於故事結束後的餘味和縈繞於腦海的那一段凄凄婉婉的大鼓書。章回小說的部局更為作品增添了一份古色古香的意蘊。
二十世紀中國最為轟動的文學巨作,六次被搬上銀幕,七次被改編成電視劇。

《張恨水小說經典:啼笑因緣》採用一男三女的愛情模式為故事的核心結構。北京青年樊家樹到天橋游樂,認識賣藝為生的關壽峰,壽峰女秀姑更暗戀家樹。其後家樹偶遇唱大鼓的少女鳳喜,相互愛慕,樹更助喜擺脫賣唱生涯,供她讀書。家樹雖得富家女何麗娜垂青,亦專情如一。其後,鳳喜三叔貪圖富貴,使喜親近劉大帥,劉更迫喜作妾,喜不知如何是好。劉大帥以殺家樹威迫鳳喜作妾,喜含淚應允。其後樹與喜重聚,二人余情未了,一次私會後,事情為大帥知悉,喜被拷打成瘋。壽峰與秀姑冒險助樹救出垂危的喜,更把大帥殺死,可惜壽鋒亦中槍而亡,臨終將秀姑託付家樹照顧。最令人間嚮往的愛情模式,落入凡間的夢幻情人,二十世紀中國言情小說的里程碑。
作為中國大眾文學的最精緻的範本,《張恨水小說經典:啼笑因緣》歷來被認為是最適合搬上銀幕的文學作品。富家子弟與平民女子,部長千金、江湖俠女間的愛情糾葛,曲折多變的悲喜戀情,善惡交鋒的曠世傳奇,七十年來魅力依然的不朽巨作。
青年學子樊家樹游北京天橋時,結識了武師關壽峰、關秀姑父女,又同天壇鼓書藝人沈鳳喜一見鍾情,他的表嫂則撮合他和財政部長的千金何麗娜的姻緣。後來軍閥劉將軍霸佔了沈鳳喜,關秀姑扮作傭人深入劉宅,把劉將軍誘到西山極樂寺刺殺。
《金粉世家》是張恨水早期新聞生涯積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噴發,以一個豪門棄婦為貫穿線索,極寫平民女子冷清秋與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國務總理金銓的小兒子金燕西從戀愛、結婚到婚變、出走的悲劇過程。

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張恨水是在當時打環境下的傑出者,他寫的又何止是小說,是當時環境下千千萬人民的生活。他的藝術成就高就在於記錄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肆』 為什麼說張根水是現代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1] ,原名心遠,恨水是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張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說家,也是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作品情節曲折復雜,結構布局嚴謹完整,將中國傳統的章回體小說與西洋小說的新技法融為一體。更以作品多產出名,他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其中絕大多數是中、長篇章回小說,總字數三千萬言,堪稱著作等身。

『伍』 為什麼說張恨水是現代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

因為張恨水寫得最好,超出了鴛鴦蝴蝶派為言情而言情的范圍,他繼承了世情小說的傳統,又有自己獨特的創新,稱之為繼往開來的宗師不為過

『陸』 張恨水被評為民國第一寫手,他都有哪些我們熟知的作品

張恨水寫了一百多部小說,其中有很多都被改編成為了影視劇作品。

《金粉世家》

《秦淮世家》

這部《秦淮世家》是張恨水非常重要的小說之一,1940年就被拍成同名電影,1963年再次拍攝。講述的是在秦淮河畔歌妓唐大嫂的兩個女兒被欺辱,後來秦淮河的下層人民聯合起來反抗的故事。

其它作品

《白蛇傳》是1955年張恨水的改編小說;《大江東去》1940年連載於香港《國民日報》,是張恨水抗戰三部曲之一,這可能是最早把南京屠城反映出來的文藝作品。另外還有改編成電視劇的《紙醉金迷》、還有改編為電視劇《紅粉世家》的張恨水的作品《滿江紅》等等。

張恨水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民國第一寫手」。共完成作品不下3000萬言,堪稱著作等身。他的作品深入淺出,很好的將章回小說與通俗小說進行了有機融合。可謂雅俗共賞。張恨水的小說,把嚴肅的主題用詼諧的語氣表達出來,雖然是平實的語言,但非常富有詩意。值得我們一讀再讀。

『柒』 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有哪些

中國現當代著名作家有魯迅、郭沫若、葉聖陶、朱自清、老舍:

1、魯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新文化運動的主將。魯迅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小說集有《吶喊》、《故事新編》、《彷徨》等。

2、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開貞,四川樂山人,我國現代文學家、詩人、戲劇家、歷史文學家,新詩的奠基者。詩歌代表作為《女神》,歷史劇有《屈原》、《王昭君》等。

3、葉聖陶(1894-1988年)原名葉紹鈞,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為《倪煥之》,另有短篇小說名作《多收了三五斗》、《夜》,葉聖陶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寫童話的作家,童話集有《稻草人》等。

4、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現代傑出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著名篇目《春》、《匆匆》、《荷塘月色》。

5、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

『捌』 誰能告訴我當代10個通俗文學作家和10部通俗文學作品

(1)金庸:《鹿鼎記》(武俠)
(2)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武俠)
(3)瓊瑤:〈窗外〉(言情)
(4)梁鳳儀:〈芳草無情〉(言情)
(5)倪匡:〈衛斯理系列〉(科幻)
(6)二月河:〈康熙大帝)(歷史)
(7)鄧友梅〈那五〉(社會)
(8)馮驥才〈神鞭〉(社會)
(9)鄭文光〈飛向人馬座〉(科幻)
(10)劉子龍〈中國神探〉(偵探)

『玖』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你認為哪幾位作家最厲害

魯迅:魯迅對這個社會的洞察力透徹到可怕。今天讀魯迅,仍然是非常必要的,今天社會里的種種現象魯迅的書里早就都寫了。魯迅一生創作最多的是雜文,不過畢竟雜文是應時而作,現在理解起來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困難。魯迅的詩成就很高,不管是古體詩還是現代詩。魯迅的現代散文詩集叫《野草》,比較晦澀難懂,建議最後閱讀。我覺得最值得讀得是魯迅的小說,魯迅的小說並不多,只有三十多篇,且都是中短篇,只讀情節的話一個半天就能讀完,理解卻需要一生。如果只打算讀幾篇的話,我推薦《在酒樓上》《孤獨者》《傷逝》。值得一提的是《故事新編》,以前人們不太重視,不過的今天對其評價越來越高。

白羽、鄭證因、王度廬、朱貞木:加上前面的還珠樓主,被稱為武俠小說的「北派五大家」。我國的武俠小說不是只有「金古溫黃梁」,這些民國時期的武俠作家可以說是他們的前輩。今派武俠和老派武俠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民國時期的武俠小說作家往往都是真懂武術的,有不少人就喜歡這種老派的風格(近年來表現民國時期的功夫片增多可見一斑)。王度廬可能是其中比較有名的,那部有名的電影《卧虎藏龍》就是改編自其同名小說。


附一些簡評:

蘇曼殊的古體詩我很喜歡,「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胡適是現代文學開先河的人物,但在文學方面成就不高,入門可讀《胡適文存》。

葉聖陶擅長寫知識分子,暴露過不少當時教育界的黑暗(現在也一樣),代表作《潘先生災難中》《倪煥之》。

廢名(馮文炳)風格和沈從文類似,質朴、典雅,寫田園,寫鄉村,有《桃園》《竹林的故事》,是小說,也是散文。

朱自清:家喻戶曉的散文家,《歐游雜記》值得讀讀。

丁玲早期的作品值得讀讀,《夢珂》《莎菲女士的日記》。

廬隱、凌叔華、蘇青、梅娘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女作家,尤其是蘇青的《結婚十年》《續結婚十年》依然不少人在讀。

台灣方面,吳濁流的《亞細亞的孤兒》影響至今不息。

最後補充幾點:本文的推薦有一條最高標准,就是今天仍然值得讀的作品。現代文學畢竟距今已經半個多世紀,有些作品今天的人已經讀不下去了,可能文學史意義大於其文學意義,不過仍有很多作品是能夠超越時代的。

關於現代文學的分期,學界一般認為是1917至1949,即新文化運動到建國,不過這種界定往往經不起推敲,1917年之前也有白話小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是政治事件,以政治界定文學並不嚴謹,何況還有港澳台文學的存在。現在學界有一種傾向,就是把現代文學的時見上限往前推,有推到清末的,最早的還有推到晚明的,即與世界同步。本文不糾結這些,還是採用一般標准。

熱點內容
殺手長篇有聲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7 21:45:27 瀏覽:135
名字有至尊的小說 發布:2025-07-07 21:44:28 瀏覽:952
找一本僵屍之類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7 21:44:18 瀏覽:248
有華什麼的小說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7-07 21:31:47 瀏覽:92
驕縱的青春小說閱讀 發布:2025-07-07 21:29:00 瀏覽:462
推薦一本小說的作文 發布:2025-07-07 21:28:14 瀏覽:502
異國奇緣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7 21:26:57 瀏覽:290
遮天小說免費讀 發布:2025-07-07 21:26:03 瀏覽:105
玄幻虐心言情催淚小說完結 發布:2025-07-07 21:11:39 瀏覽:998
男變女校園百合小說 發布:2025-07-07 21:09:08 瀏覽: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