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都市小說盲人摸象

都市小說盲人摸象

發布時間: 2022-05-06 01:37:12

1. 35個經典成語故事+100個必背文學常識,孩子更聰

【《盲人摸象》】
大街上有人牽過一頭大象。四個瞎子聽見了,都想知道這奇怪的野獸是個什麼樣兒。可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
有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長牙齒。他說:「我知道了,原來大象就跟又粗又長的蘿卜一個樣兒。」另一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大耳朵。他說:「不,大象就跟大簸箕一個樣兒。」第三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說:「不像簸箕,也不像蘿卜,大象就跟舂[chōng]米的木棒一個樣兒,不過粗一點兒罷了。」第四個瞎子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說:「你們都錯了,大象就像一根繩兒。」大象到底是什麼樣兒的呢?四個瞎子爭了半天,結果還沒弄清楚。
「盲人摸象」和「瞎子摸象」都是從這個故事來的。
有人觀察事物,只看到了事物的一小部分,就自以為看到了整個事物,可以說他是「盲人摸象」或「瞎子摸象」。

2. 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這是一個老成語了。也可能有的人不知道,那麼,其實跟它相關聯的表達方式還有:管中窺豹、坐井觀天、一葉障目……當然,說「刻板印象」或許會更易於接受。
這個詞是個貶義詞,代表了一種觀念上的不良習慣。人類,很容易有這種不良思維慣性,只是未必能自己意識到,或者勇於承認。這就好比,我們曾經學習《東郭先生和狼》、《拔苗助長》、《掩耳盜鈴》這些寓言故事的時候,會不屑地嘲諷主角是真傻子,呵呵!而事實上,後來,很多人又何嘗不是感慨到自己或多或少地成為了故事中的人。
先輩們很睿智,我們活幾十年才看穿的道理,他們也不是在只會玩過家家的年代就總結出來的,指不定是歷經了幾輩人,這些「道理」方演變成簡單、詼諧、有趣,甚至是「荒誕不經」的故事,為的是便於流傳。而個中道理,自然是靠聽者自己領會了。不過,也不能排除歷史上確有其人,畢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噢,對了,那個寓言故事,還可以再列舉一個《自相矛盾》
現實中容易出現盲人摸象的情況很多,
舉例1:內地的學校,要是有一個是新疆來的,初次見面大家就一擁而上,熱情關切到,「喂,新疆來的嘛,跳舞很厲害吧,快跳個舞讓我們開開眼啊」。同樣,有的在國外留學的中國學生,也有過被一些外國同學邀請表演中國武術或者輕功,卻只能痛苦解釋的尷尬場面。當然,再過分一點,就可涉及到地域黑的那一類了,極不和諧。
例2:認為古代夏天比現在涼爽,現在動不動夏天就飈40°那都是近代工業進步、汽車尾氣等造成「溫室效應」後氣候變暖了。而且理由是,古人沒有空調,不也過的上好嗎?
那麼怎麼來改變這樣一種現狀,或者說風氣呢。想要避免,只能說,首先要多讀書(不是指讀小說),多看電視節目(不是追連續劇),多上網(不是瀏覽八卦),多聊天(不是瞎吹牛),多游歷(不限於景區)……專業問題多請教行業內人士。這樣的目的是拓寬視野和擴充知識儲備,不至於犯一些常識

3. 都市小說,主角叫陳長生,有一雙天眼會風水之類的

民間風水怪談,前面寫陳長生的一千年後,後面寫陳長生一千年前

4. 盲人摸象這個寓言故事很有趣,我要講給爸爸媽媽聽

盲人摸象 ( máng rén mō xiàng )
解 釋 比喻看問題總是以點代面、以偏概全.
出 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洪進禪師》:「有僧問:'眾盲摸象,各說異端,忽遇明眼人又作幺生?'」
用 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分句;含貶義
示 例 清·劉獻廷《廣陽雜記》第四卷:「廣收雜物,金矢一囊,四呼如~,僅得一肢,以為全體。」
近義詞 管中窺豹、坐井觀天
反義詞 洞察一切、仰視觀察
燈 謎 舜父撫愛幼子
原文:
《大般涅盤經》三二:「爾時大王,即喚眾盲各各問言:『汝 見象耶?』眾盲各言:『我已得見。』王言:『象為何類?』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瓮,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譯文: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有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卻嘟嚷:「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四個盲人爭吵不休,都說自己摸到的才是真正大象的樣子。而實際上呢?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寓言諷刺的對象是目光短淺的人。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 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應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實情況 。

5. 求紀實類小說

議論文 由盲人摸象想到的
古代有個「盲人摸象」的故事,講的是盲人摸到象的不同部位,就以為整個象就是他摸的那個樣子.這種例子在人們認識事物過程中經常發生.關於岩石的成因,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兩大學派,一派是火成說,他們抓住岩漿岩有氣孔,呈流動狀態的性質,認為岩石來自地球內部,是火山噴發造成的;一派是水成說,他們看到沙岩、石灰岩的層理就認為岩石都來自水的沉積作用.兩派地質學家不僅在會上爭吵,甚至動手打了起來.在電的發明史上,伽伐尼把青蛙腿掛在銅鉤子上,再用一根鐵絲接觸蛙腿,發現了蛙腿的抖動,於是伽伐尼宣告他發現了生物電,得到科學界的一片喝彩.但幾年之後,伏打指出蛙腿抖動的真正原因是伽伐尼的鐵絲同時接觸了銅鉤子,是兩種金屬相接觸產生的接觸電,並由此發明了伏打電池.火成說和水成說,生物電和接觸電,還有光的波動說和微粒說,生物中的進化論和突變論在一定上程度都和盲人摸象有些相似,都只是事物的一個側面.歷史上是如此,現實也是這樣.每個人所觀察、感覺的對象都是真實的,每個人對自己實驗所得的局部結論也正確,但是上面的例子除伏打外,其他人在把自己從某一角度觀察實驗所得的結論進行推理時都比較片面.這就告訴我們,只從一個角度去認識是不行的,事物越復雜,越需要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對於一個三條棱不相等的長方體,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它,看到的形狀都不一樣.人們選用了沿長方體的長、寬、高三個方向來觀察,用這三個方向上的投影來描述長方體的通用照系.參照系是我們研究一個事物的立足點和出發點.立足點不同,看到事物的性質就會不一樣.用通俗的話來講,參照系就是研究角度.我們在物理課中學習過運動和參照系的關系.汽車上的一個人手持一個重物,當他松開手,重物下落時,汽車上的人和道路旁邊靜止的人觀察重物運動,由於參照系不同,會得到不同結論.在化學學科發展的初期,人們曾對金屬在燃燒後重量增加的現象進行研究.那時氧氣還沒有被發現,波義爾(曾經發現氣體所受壓強與體積規律的科學家)認為火也是一種元素,叫著「燃素」具有重量,燃燒過程是燃素和金屬的結合過程,因此金屬燃燒後重量增加,而俄國的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則指出波義爾的實驗做錯了.他重新做波義爾的實驗,在瓶里裝上金屬加熱.不同的是波義爾是打開瓶口,用火焰加熱然後稱重的;而羅蒙諾索夫是封閉瓶口,用火焰加熱的,燃燒後稱量時也不打開瓶子,兩個人瓶子里的金屬雖然都變成了渣滓,但兩個人的結論卻完全不相同,波義爾提出了錯誤的燃素學說,而羅蒙諾索夫發現了質量守恆定律.羅蒙諾索夫的成功在於他選擇了對外界空氣封閉的體系研究燃燒.波義爾的失敗在於它選擇了開放的體系,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干擾.對於社會問題,人們的立場不同,看問題產生的結論也會不一樣.在法庭上,原告和被告的看法是對立的;在企業里,管理者和職工也經常發生矛盾;在生產能力被限定的情況下,數量增加與質量降低,經濟發展與環境破壞是矛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矛盾,大國與小國、強國與弱國之間有矛盾,往往都是由於立場不同,各自站在矛盾的一個方面.對於自然科學的某個問題,人們一般選擇規定的一個或幾個最適宜的參照系.只有參照系一致了,對問題的研究才可能一致.對待社會問題,立場不可能統一,一般用協商的辦法來解決問題,但也可能通過暴力、戰爭的手段解決問題.無論如何,在研究一個問題之前,先選好自己的立足點十分重要.不同的人對一個問題看法不同,也應當先檢查各自的立足點的否相同.

6. 有沒有學心理學的朋友幫忙推薦些資料(書電影)

我是學心理學的,如果你是感興趣,以前沒有接觸太多過的話,推薦你看一本叫做《心理學與生活》的書作者是Richard Gerrig 和Philip Zimbardo,這本書不像中國的很多心理學教材那樣枯燥,比較有趣,而且也比較權威全面,夠你享受好一陣了

電影方面推薦你看沉默的羔羊系列、愛德華醫生,這都是很經典的片子
還有一部叫做致命ID,我想應該符合你的口味,是「有關變態的電影」
這些電影在迅雷上或者veryCD上都很容易找到。

如果有多餘時間的話,你可以看一點心理學名家的著作,比如弗洛伊德、阿德勒、榮格或者馬斯洛等等,對你以後的學習會很有幫助。

熱點內容
小說浪盪江湖魂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6:39:30 瀏覽:847
長篇末日類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5:59:29 瀏覽:250
大主宰聽書上 發布:2025-07-05 13:57:08 瀏覽:813
小說男主角名字叫楊天 發布:2025-07-05 13:56:22 瀏覽:349
推薦穿越養娃小說 發布:2025-07-05 13:46:54 瀏覽:951
種田桃花多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3:23:08 瀏覽:296
合集言情長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3:05 瀏覽:577
男配角嘯天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2:29 瀏覽:415
男主開始不愛女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44
現代虐文悲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3:04:55 瀏覽: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