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都市小說小刀會

都市小說小刀會

發布時間: 2022-05-10 19:17:44

⑴ 2008北京奧運會會徽含義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劃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筆者想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一、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劃,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劃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二、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和《絲路花雨》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 更高 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三、會徽中的一座豐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列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⑵ 上海的弄堂 陳丹燕

要是一個人到了上海而沒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應該要覺得很遺憾。下午時
候,趁上班上學的人都還沒有回來,隨意從上海的商業大街上走進小馬路,馬上就
可以看到梧桐樹下有一個個寬敞的入口,門楣上寫著什麼里,有的在騎樓的下面寫
著1902,裡面是一排排兩三層樓的房子,毗臨的小陽台里暖暖的全是陽光。深
處人家的玻璃窗反射著馬路上過去的車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上海人,是住在各種各樣的
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開著一家小煙紙店,小得不能讓人置信的店面里,千絲萬
縷地陳放著各種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針線,本市郵政用的郵票,
各種居家日子裡容易突然告缺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穿著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
以跑出來買。常常有穿著花睡衣來買一包零食的女人,腳趾緊緊夾著踩塌了跟的紅
拖鞋,在弄堂里人們是不見怪的。小店裡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熱心,他開著一
個收音機,整天聽主持人說話,也希望來個什麼人,聽他說說,他日日望著小街上
來往的人,弄堂里進出的人,只要有一點點想像力,就能算得上閱人多矣。
走進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開始看上海的生活,商業大街、燈紅酒綠、
人人體面後面的生活。上海人愛面子,走在商店裡、飯店裡、酒吧里、公園里,個
個看上去豐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樣了。
平平靜靜的音樂開著;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傳出來燉雞的香氣;有陽光的地方,
底樓人家拉出了麻繩,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統統拿出來曬著,新洗的衣服散發著香
氣,花花綠綠的在風里飄,仔細地看,就認出來這是今年大街上時髦的式樣;你看
見路上頭發如瀑的小姐正在後門的水鬥上,穿了一件縮了水的舊毛衣,用詩芬在洗
頭發,太陽下面那濕濕的頭發冒出熱氣來;還有修鞋師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著
一個高跟鞋的細跟,補上一塊新橡皮,旁邊的小凳子上坐著一個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著一隻腳等著修鞋,他們一起罵如今鞋子的質量和那賣次品鞋子的奸商。
還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陽的地方坐著說話。老太太總是比較沉默,老先生
喜歡有人和他搭話,聽他說說從前這里的事情,他最喜歡。
弄堂里總是有一種日常生活的安詳實用,還有上海人對它的重視以及喜愛。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從十八世紀在外灘附近有了第一條叫「興仁里」的上海
弄堂,安詳實用,不卑不亢,不過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現了。
19世紀50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在老城廂起義,上海人開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國人為了掙到中國難民的錢,按照倫敦工業區的工人住宅的樣子,一棟
棟、一排排造了八百棟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發端,到1872年,瑪意巴建起
上海興仁里,從此,上海人開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個大都市,大到就像飯店裡大廚子用的桌布一樣,五味俱全。從前被
外國人劃了許多塊,一塊做法國租界,一塊做英國租界,留下一塊做上海老城廂,
遠遠的靠工廠區的地方,又有許多人住在為在工廠做事的人開辟出來的區域里,那
是從前城市的劃分,可在上海人的心裡覺得這樣區域的劃分,好像也劃分出了階級
一樣,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懷著不那麼友好的態度,彼此不喜歡認同鄉,因此
也不怎麼來往。這樣,上海這地方,有時讓人感到像裡面還有許多小國家一樣,就
像歐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人,仔細地看,就看出了德國人的板,法國人的媚,
波蘭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臉相。所以,在上海從小到大
住了幾十年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塊地方。
從早先的難民木屋,到石庫門里弄,到後來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樣分布
在全上海的九千多處弄堂,差不多洋溢著比較相同的氣息。
那是上海的中層階級代代生存的地方。他們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有溫飽的生
活,可沒有大富大貴;有體面,可沒有飛黃騰達;經濟實用,小心做人,不過分的
娛樂,不過分的奢侈,勤勉而滿意地支持著自己小康的日子,有進取心,希望自己
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識時務,懂得離開空中樓閣。他們定定心心地在經濟的空間里
過著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著可能有的機會,期望更上一層樓。他們不是那
種純真的人,當然也不太壞。
上海的弄堂總是不會有絕望的情緒的。小小的陽台上曬著家制乾菜、剛買來的
黃豆,背陰的北面亭子間窗下,掛著自家用上好的鮮肉腌的鹹肉,放了花椒的,上
面還蓋了一張油紙,防止下雨,在風里嘩嘩地響。窗沿上有人用破臉盆種了不怕冷
的寶石花。就是在最動亂的時候,弄堂里的生活還是有序地進行著。這里像世故老
人,中庸,世故,遵循著市井的道德觀,不喜歡任何激進,可也並不把自己的意見
強加於人,只是中規中矩地過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後門開著燒飯,香氣撲鼻,人們回到自己的家裡來,鄉下姑娘樣
子的人匆匆進出後門,那是做鍾點的保姆最忙的時候。來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
地胖起來,因為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來,有一點腫了似的。她
們默默地飛快地在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干著活,現在的保姆不像從前在這里出入的保
姆那樣喜歡說話,喜歡搬弄是非了。可她們也不那麼會伺候上海人,所以,廚房裡
精細的事還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調大閘蟹的姜醋蘸料,溫紹興黃酒,然後,
女主人用一張大托盤子,送到自家房間里。
去過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別處去,會看得懂更多的東西。
因為上海的弄堂是整個上海最真實和開放的空間,人們在這里實實在在地生活
著,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裡正穿著的塌跟拖鞋穿出來取信。

⑶ 尹揚明的主要作品


《伴我闖天涯》(1989)
《勇闖天下》(1990)
《賭聖》(1990)
《皇家鐵馬》(1990)飾 何國昌
《夢斷江湖》 Once A Killer(1991)
《火玫瑰》 (1992) 飾 方有為
《金蛇郎君(1993)飾 龍正
《馬場大亨》(1993) 飾 鄭繼鳳
《餐餐有宋家》(1994)飾 宋金
《黃飛鴻之無頭將軍》 (1996)
《皇家反千組》 (1997) 飾 林志豪
《雪山飛狐》 (1999) 飾苗人鳳
《刑事偵緝檔案4》(1999)飾 杜子明
《掃黃先鋒》 (1999) 飾 楊雄鐵
《金毛獅王》(1994)飾謝遜
《醫神華佗》(2000)飾關羽 《俠骨仁心》(ATV)(2001)飾 陳柱基
《楊門女將》(2004)飾 貝蒙多
監獄風雲Ⅱ逃犯 (1991)
一觸即發 (1991)
新精武門1991 (1991)
豪門夜宴 (1991)
92應召女郎 (1992)
英雄地之小刀會 (1992)
漫畫威龍 (1992)
四大探長 (1992)
越軌迷情 (1992)
何日金再來 (1992)
愛在黑社會的日子(1993)
獄鳳 (1993)
擋不住的瘋情 (1993)
獄鳳2 (1993)
千王情人 (1993)
驚心都市之似夢迷離(1993)
海角危情 (1994)
傻大姐翻轉瘋人院 (1994)
入魔 (1994)
飛虎雄師之極道戰士 (1994)
醉生夢死的灣仔之虎 (1994)
花月危情 (1994)
霓紅光管高高掛女子公寓 (1994)
冇面俾 (1995)
我是一個賊 (1995)
鬼巴士 (1995)
東方快車 (1996)
伊波拉病毒 (1996)
金榜題名 (1996)
第八宗罪 (1996)
黑獄斷腸歌之砌生豬肉 (1997)
完全失控 (1997)
97古惑仔戰無不勝 (1997)
奪舍 (1997)
飛一般愛情小說 (1997)
風雲—雄霸天下 (1998)
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 (1998)
98古惑仔之龍爭虎鬥 (1998)
怒吼狂花 (1998)
網上怪談之凶靈對話 (1999)
特技人之冷暖心聲冷暖情 (1999)
鑽石永恆 (1999)
半支煙 (1999)
布局 (1999)
罪加一等 (1999)
俠骨仁心(2000)
社團之捻位 (2000)
我在監獄的日子 (2000)
雙龍出海 (2000)
友情歲月山雞故事 (2000)
鐵男本色(2000)
爆裂危情 (2000)
冷戰 (2000)
英雄神話 (2000)
勝者為王 (2000)
夜鶯呼叫 (2000)
暴風少年之紐約教父 (2001)
15歲半 (2001)
黑暗時代之無證妓女 (2001)
暴風少年之鴻門宴 (2001)
獸性難馴 (2001)
危險關系 (2002)
手足情深 (2002)
皮篋拉屍 (2002)
生死線 (2002)
江湖篇之金牌打手 (2003)
無間道Ⅲ (2003)
阿龍的故事 (2003)
天地有情 (2003)
不停站的列車 (2004)
槍殺事件又名突務之旅(2004)
緝毒警花格日勒 (2005)
愛去情來 (2005)
愛·火花之沒有無言的世界(2005)
傷城 (2006)
伊莎貝拉 (2006)
踏遍天涯路 (2007)
古惑仔之火拚街頭 (2008)
清理門戶 (2008)
烈日當空 (2008)
線人 (2010) 《鐵男本色》 (2000) (首次自導)

⑷ 陳丹燕《上海的弄堂》

上海的弄堂(陳丹燕)
要是一個人到了上海而沒有去上海的弄堂走一走,應該要覺得很遺憾。下午時候,趁上班上學的人都還沒有回來,隨意從上海的商業大街上走進小馬路,馬上就可以看到梧桐樹下有一個個寬敞的入口,門楣上寫著什麼里,有的在騎樓的下面寫 著1902,裡面是一排排兩三層樓的房子,毗鄰的小陽台里暖暖的全是陽光。深處人家的玻璃窗反射著馬路上過去的車子,那就是上海的弄堂了。
整個上海,有超過一半的住地,是弄堂,絕大多數上海人,是住在各種各樣的弄堂里。
常常在弄堂的出口,開著一家小煙紙店,小得不能讓人置信的店面里,千絲萬縷地陳放著各種日用品,小孩子吃的零食,老太太用的針線,本市郵政用的郵票, 各種居家日子裡容易突然告缺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穿著家常的衣服鞋子,就可以跑出來買。常常有穿著花睡衣來買一包零食的女人,腳趾緊緊夾著踩塌了跟的紅拖鞋,在弄堂里人們是不見怪的。小店裡的人,常常很警惕,也很熱心,他開著一個收音機,整天聽主持人說話,也希望來個什麼人,聽他說說,他日日望著小街上來往的人,弄堂里進出的人,只要有一點點想像力,就能算得上閱人多矣。
走進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開始看上海的生活,商業大街、燈紅酒綠、 人人體面後面的生活。上海人愛面子,走在商店裡、飯店裡、酒吧里、公園里,個 個看上去豐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樣了。
平平靜靜的音樂開著;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傳出來燉雞的香氣;有陽光的地方, 底樓人家拉出了麻繩,把一家人的被子褥子統統拿出來曬著,新洗的衣服散發著香 氣,花花綠綠的在風里飄,仔細地看,就認出來這是今年大街上時髦的式樣;你看 見路上頭發如瀑的小姐正在後門的水鬥上,穿了一件縮了水的舊毛衣,用詩芬在洗頭發,太陽下面那濕濕的頭發冒出熱氣來;還有修鞋師傅,坐在弄口,乒乓地敲著 一個高跟鞋的細跟,補上一塊新橡皮,旁邊的小凳子上坐著一個穿得挺周正的女人, 光著一隻腳等著修鞋,他們一起罵如今鞋子的質量和那賣次品鞋子的奸商。
還有弄堂里的老人,在有太陽的地方坐著說話。老太太總是比較沉默,老先生喜歡有人和他搭話,聽他說說從前這里的事情,他最喜歡。
弄堂里總是有一種日常生活的安詳實用,還有上海人對它的重視以及喜愛。這 就是上海人的生活底色,自從十八世紀在外灘附近有了第一條叫「興仁里」的上海弄堂,安詳實用,不卑不亢,不過分地崇尚新派就在上海人的生活里出現了。
19世紀50年代,由於上海小刀會在老城廂起義,上海人開始往租界逃跑, 在租界的外國人為了掙到中國難民的錢,按照倫敦工業區的工人住宅的樣子,一棟棟、一排排造了八百棟房子,那就是租界弄堂的發端,到1872年,瑪意巴建起上海興仁里,從此,上海人開始了弄堂的生活。
上海是一個大都市,大到就像飯店裡大廚子用的桌布一樣,五味俱全。從前被 外國人劃了許多塊,一塊做法國租界,一塊做英國租界,留下一塊做上海老城廂, 遠遠的靠工廠區的地方,又有許多人住在為在工廠做事的人開辟出來的區域里,那 是從前城市的劃分,可在上海人的心裡覺得這樣區域的劃分,好像也劃分出了階級 一樣,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彼此懷著不那麼友好的態度,彼此不喜歡認同鄉,因此也不怎麼來往。這樣,上海這地方,有時讓人感到像裡面還有許多小國家一樣,就像歐洲,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人,仔細地看,就看出了德國人的板,法國人的媚, 波蘭人的苦,住在上海不同地域的人,也有著不同的臉相。所以,在上海從小到大住了幾十年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了解上海的,只是了解上海的某一塊地方。
從早先的難民木屋,到石庫門里弄,到後來的新式里弄房子,像血管一樣分布在全上海的九千多處弄堂,差不多洋溢著比較相同的氣息。
那是上海的中層階級代代生存的地方。他們是社會中的大多數人,有溫飽的生 活,可沒有大富大貴;有體面,可沒有飛黃騰達;經濟實用,小心做人,不過分的娛樂,不過分的奢侈,勤勉而滿意地支持著自己小康的日子,有進取心,希望自己 一年比一年好,可也識時務,懂得離開空中樓閣。他們定定心心地在經濟的空間里 過著自己的日子,可一眼一眼地瞟著可能有的機會,期望更上一層樓。他們不是那種純真的人,當然也不太壞。
上海的弄堂總是不會有絕望的情緒的。小小的陽台上曬著家制乾菜、剛買來的 黃豆,背陰的北面亭子間窗下,掛著自家用上好的鮮肉腌的鹹肉,放了花椒的,上面還蓋了一張油紙,防止下雨,在風里嘩嘩地響。窗沿上有人用破臉盆種了不怕冷的寶石花。就是在最動亂的時候,弄堂里的生活還是有序地進行著。這里像世故老人,中庸,世故,遵循著市井的道德觀,不喜歡任何激進,可也並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人,只是中規中矩地過自己的日子。
晚上,家家的後門開著燒飯,香氣撲鼻,人們回到自己的家裡來,鄉下姑娘樣子的人匆匆進出後門,那是做鍾點的保姆最忙的時候。來上海的女孩子,大都很快地胖起來,因為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吃,和上海女孩子比起來,有一點腫了似的。她 們默默地飛快地在後門的公共廚房裡干著活,現在的保姆不像從前在這里出入的保 姆那樣喜歡說話,喜歡搬弄是非了。可她們也不那麼會伺候上海人,所以,廚房裡精細的事還是主人自己做,切白切肉,調大閘蟹的姜醋蘸料,溫紹興黃酒,然後, 女主人用一張大托盤子,送到自家房間里。
去過上海的弄堂,大概再到上海的別處去,會看得懂更多的東西。 因為上海的弄堂是整個上海最真實和開放的空間,人們在這里實實在在地生活著,就是上海的美女,也是家常打扮,不在意把家裡正穿著的塌跟拖鞋穿出來取信。
上海的弄堂(王安憶)
站一個制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它是這城市背景一樣的東西。街道和樓房凸現在它之上,是一些點和線,而它則是中國畫中稱為皴法的那類筆觸,是將空白填滿的。當天黑下來,燈亮起來的時分,這些點和線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後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那暗看上去幾乎是波濤洶涌,幾乎要將那幾點幾線的光推著走似的。它是有體積的,而點和線卻是浮在面上的,是為劃分這個體積而存在的,是文章里標點一類的東西,斷行斷句的。那暗是像深淵一樣,扔一座山下去,也悄無聲息地沉了底。那暗裡還像是藏著許多礁石,一不小心就會翻了船的。上海的幾點幾線的光,全是叫那暗托住的,一托便是幾十年。這東方巴黎的璀璨,是以那暗作底鋪陳開。一鋪便是幾十年。如今,什麼都好像舊了似的,一點一點露出了真跡。晨曦一點一點亮起,燈光一點一點熄滅。先是有薄薄的霧,光是平直的光,勾出輪廓,細工筆似的。最先跳出來的是老式弄堂房頂的老虎天窗,它們在晨霧里有一種精緻乖巧的模樣,那木框窗扇是細雕細作的;那屋披上的瓦是細工細排的;窗檯上花盆裡的月季花也是細心細養的。然後曬台也出來了,有隔夜的衣衫,滯著不動的,像畫上的衣衫;曬台矮牆上的水泥脫落了,露出銹紅色的磚,也像是畫上的,一筆一畫都清晰的。再接著,山牆上裂紋也現出了,還有點點綠苔,有觸手的涼意似的。第一縷陽光是在山牆上的,這是很美的圖畫,幾乎是絢爛的,又有些荒涼;是新鮮的,又是有年頭的。這時候,弄底的水泥地還在晨霧里頭,後弄要比前弄的霧更重一些。新式里弄的鐵欄桿的陽台上也有了陽光,在落地的長窗上折出了反光。這是比較銳利的一筆,帶有揭開帷幕,劃開夜與晝的意思。霧終被陽光碟機散了,什麼都加重了顏色,綠苔原來是黑的,窗框的木頭也是發黑的,陽台的黑鐵欄桿卻是生了黃銹,山牆的裂縫里倒長出綠色的草,飛在天空里的白鴿成了灰鴿。
上海的弄堂是形形種種,聲色各異的。它們有時候是那樣,有時候是這樣,莫衷一是的模樣。其實它們是萬變不離其宗,形變神不變的,它們倒過來倒過去最終說的還是那一樁事,千人千面,又萬眾一心的。那種石庫門弄堂是上海弄堂里最有權勢之氣的一種,它們帶有一些深宅大院的遺傳,有一副官邸的臉面,它們將森嚴壁壘全做在一扇門和一堵牆上。一旦開門進去,院子是淺的,客堂也是淺的,三步兩步便走穿過去,一道木樓梯出現在了頭頂。木樓梯是不打彎的,直抵樓上的閨閣,那二樓的臨街的窗戶便流露出了風情。上海東區的新式里弄是放下架子的,門是鏤空雕花的矮鐵門,樓上有探身的窗還不夠,還要做出站腳的陽台,為的是好看街市的風景。院里的夾竹桃伸出牆外來,鎖不住的春色的樣子。但骨子裡頭卻還是防範的,後門的鎖是德國造的彈簧鎖,底樓的窗是有鐵柵欄的,矮鐵門上有著尖銳的角,天井是圍在房中央,一副進得來出不去的樣子。西區的公寓弄堂是嚴加防範的,房間都是成套,一扇門關死,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牆是隔音的牆,雞犬聲不相聞的。房子和房子是隔著寬闊地,老死不相見的。但這防範也是民主的防範,歐美風格的,保護的是做人的自由,其實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誰也攔不住的。那種棚戶的雜弄倒是全面敞開的樣子,牛毛氈的屋頂是漏雨的,板壁牆是不遮風的,門窗是關不嚴的。這種弄堂的房屋看上去是鱗次櫛比,擠擠挨挨,燈光是如豆的一點一點,雖然微弱,卻是稠密,一鍋粥似的。它們還像是大河一般有著無數的支流,又像是大樹一樣,枝枝杈杈數也數不清。它們阡陌縱橫,是一張大網。它們表面上是袒露的,實際上卻神秘莫測,有著曲折的內心。黃昏時分,鴿群盤桓在上海的空中,尋找著各自的巢。屋脊連綿起伏,橫看成嶺側成峰的樣子。站在制高點上,它們全都連成一片,無邊無際的,東南西北有些分不清。它們還是如水漫流,見縫就鑽,看上去有些亂,實際上卻是錯落有致的。它們又遼闊又密實,有些像農人散播然後豐收的麥田,還有些像原始森林,自生自滅。它們實在是極其美麗的景象。
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膚之親似的。它有著觸手的涼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積著油垢的廚房後窗,是專供老媽子一里一外扯閑篇的;窗邊的後門,是供大小姐提著書包上學堂讀書,和男先生幽會的;前邊大門雖是不常開,開了就是有大事情,是專為貴客走動,貼了婚喪嫁娶的告示的。它總是有一點按捺不住的興奮,躍躍然的,有點絮叨的。曬台和陽台,還有窗畔,都留著些竊竊私語,夜間的敲門聲也是此起彼落。還是要站一個制高點,再找一個好角度:弄堂里橫七豎八晾衣竿上的衣物,帶著點私情的味道;花盆裡栽的鳳仙花、寶石花和青蔥青蒜,也是私情的性質;屋頂上空著的鴿籠,是一顆空著的心;碎了和亂了的瓦片,也是心和身子的象徵。那溝壑般的弄底,有的是水泥鋪的,有的是石卵拼的。水泥鋪的到底有些隔心隔肺的,石卵路則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感覺。兩種弄底的腳步聲也是兩種。前種是清脆響亮的,後種卻是吃進去,悶在肚裡的;前種說的是客套,後種是肺腑之言,兩種都不是官面文章,都是每日里免不了要說的家常話。上海的後弄更是要鑽進人心裡去的樣子,那裡的路面是飾著裂紋的,陰溝是溢水的,水上浮著魚鱗片和老菜葉的,還有灶間的油煙氣的。這里是有些臟兮兮,不整潔的,最深最深的那種隱私也裸露出來的,有點不那麼規矩的。因此,它便顯得有些陰沉。太陽是在午後三點的時候才照進來,不一會兒就夕陽西下了。這一點陽光反給它罩上一層曖昧的色彩,牆是黃黃的,面上的粗礪都凸現起來,沙沙的一層。窗玻璃也是黃的,有著污跡,看上去有一些花的。這時候的陽光是照久了,有些壓不住的疲累的,將最後一些沉底的光都迸出來照耀,那光里便有了許多沉積物似的,是黏稠滯重,也是有些不幹凈的。鴿群是在前邊飛的,後弄里飛著的是夕照里的一些塵埃,野貓也是在這里出沒的。這是深入肌膚,已經談不上是親是近,反有些起膩,暗地裡生畏的,卻是有一股噬骨的感動。
上海的弄堂感動來自於最為日常的情景,這感動不是雲水激盪的,而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這是有煙火人氣的感動。那一條條一排排的里巷,流動著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東西,東西不是什麼大東西,但瑣瑣細細,聚沙也能成塔的。那是和歷史這類概念無關,連野史都難稱上,只能叫做流言的那種。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一景觀,它幾乎是可視可見的,也是從後窗和後門里流露出來。前門和前陽台所流露的則要稍微嚴正一些,但也是流言。這些流言雖然算不上是歷史,卻也有著時間的形態,是循序漸進有因有果的。這些流言是貼膚貼肉的,不是故紙堆那樣冷淡刻板的,雖然謬誤百出,但謬誤也是可感可知的謬誤。在這城市的街道燈光輝煌的時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盞燈,帶著最尋常的鐵罩,罩上生著銹,蒙著灰塵,燈光是昏昏黃黃,下面有一些煙霧般的東西滋生和蔓延,這就是醞釀流言的時候。這是一個晦澀的時刻,有些不清不白的,卻是傷人肺腑。鴿群在籠中嘰嘰噥噥的,好像也在說著私語。街上的光是名正言順的,可惜剛要流進弄口,便被那暗吃掉了。那種有前客堂和左右廂房裡的流言是要老派一些的,帶薰衣草的氣味的;而帶亭子間和拐角樓梯的弄堂房子的流言則是新派的,氣味是樟腦丸的氣味。無論老派和新派,卻都是有一顆誠心的,也稱得上是真情的。那全都是用手掬水,掬一捧漏一半地掬滿一池,燕子銜泥銜一口掉半口地築起一巢的,沒有半點偷懶和取巧。上海的弄堂真是見不得的情景,它那背陰處的綠苔,其實全是傷口上結的疤一類的,是靠時間撫平的痛處。因它不是名正言順,便都長在了陰處,長年見不到陽光。爬牆虎倒是正面的,卻是時間的帷幕,遮著蓋著什麼。鴿群飛翔時,望著波濤連天的弄堂的屋瓦,心是一刺刺的疼痛。太陽是從屋頂上噴薄而出,坎坎坷坷的,光是打折的光,這是由無數細碎集合而成的壯觀,是由無數耐心集合而成的巨大的力。

⑸ 求文檔: 趙麗宏《我的母親河》

我的母親河(趙麗宏)
人們聚集在江河畔,靠水為生,以水為路。水的流淌,猶如生命繁衍和律動,水的波光,映照著人間哀樂疾苦。江河,猶如母親哺養了城市。
上海有兩條母親河,一條是黃浦江,一條是蘇州河。黃浦江雄渾寬闊,穿過城市,流向長江,匯入海洋,這是上海的象徵。而蘇州河,雖是黃浦江的一條支流,但她和上海的關系卻似乎更為密切。她曲折蜿蜒地流過來,流過月光鋪地的沉睡原野,流過炊煙繚繞的寧靜鄉村,流過兵荒馬亂,流過飢饉貧困,流過晚霞和晨霧,流過漁燈和螢火,從荒涼緩緩流向繁華,從遠古悠悠流到今天……
一百多年前,人們就在蘇州河畔聚集、居住、謀生,大大小小的工廠作坊,猶如蘑菇,在河畔爭先恐後滋生。蘇州河就像流動的乳汁,滋潤著兩岸香煙旺盛的市民。在我童年的記憶中,蘇州河是一條變幻不定的河。她清澈時,河水黃中泛青,看得見河裡的水草,數得清浪中的游魚。江南的柔美,江北的曠達,都在她沉著的濤聲里交匯融和。這樣的蘇州河,猶如一匹綠色錦緞,飄拂纏繞在城市的胸脯。
我無法忘記蘇州河給我的童年帶來的快樂,我曾在蘇州河裡游泳,站在高高的橋頭跳水,跳出了我的大膽無畏;投入無聲的急流中游泳,游出了我的自信沉著。我還記得河上的檣桅和槳櫓,船娘搖櫓的姿態儀態萬方,把艱辛的生計,美化成舞蹈和歌。我還記得離我家不遠的蘇州河橋頭的「天後宮」,一扇圓形的洞門里,隱藏著神秘,隱藏著往日的刀光劍影。據說那裡曾是「小刀會」的指揮部,草莽英雄的故事,淹沒了妖魔鬼怪的傳說。我還記得河邊的堆貨場,那是孩子們的迷宮和堡壘,熱鬧緊張的「官兵捉強盜」,將歷史風雲濃縮成了孩子的漫畫。
少年時,我常常在蘇州河畔散步。我曾經幻想自己變成了那些曾在這里名揚天下的海派畫家,任伯年、虛谷、吳昌碩,和他們一樣,踩著青草覆蓋的小路,在鳥語花香中尋找詩情畫意,用流動的河水洗筆,蘸漣漣清波研墨,繪樹繪花,繪自由自在的魚鳥,畫山畫河,畫依山傍水的人物……然而幻想過去,眼簾中的現實,卻是濁流洶涌,河上傳來小火輪的喧嘩,還有彌漫在空氣里的腥濁……
蘇州河哺養了上海人,而上海人卻將大量污濁之物排入河道。我記憶中的蘇州河,更多的是混濁。她的清澈,漸漸離人們遠去,漲潮時偶爾的清澈,猶如曇花一現,越來越難得。蘇州河退潮時,渾黃的河水便漸漸變色,最後竟變成了墨汁一般的黑色,散發著腥臭,污染了城市的空氣。這條被污染的母親河,就像一條不堪入目的黑腰帶,束縛著上海,使這座東方的大都市為之失色。人們無休無止地吸吮她,沒完沒了地奴役她,卻沒有想到如何把她愛護。她的黑色濁浪,是上海臉上的污點。
我曾經以為,蘇州河的清澈,將永難恢復。20年多前,我在一首詩中為母親河哀嘆,並一廂情願地以蘇州河的口吻,無奈地吶喊:「把我填沒吧,把我填沒/ 我不願意用甩不脫的污濁/破壞上海的容顏/我不願意用撲不滅的腥臭/污染上海的天廓/哪怕,為我裝上蓋子/讓我成為一條地下之河」。
20多年過去,再看我的這首詩,我發現,我的吶喊,可笑之極,我的悲觀,幼稚而淺薄。蘇州河沒有被填沒,也沒有成為地下之河。這些年,我一直在各種傳媒報道中看到關於蘇州河改造的各種消息。我懷疑過,認為要使一條混濁的河流變清,談何容易。然而為使被污染的蘇州河重返清澈,上海人想盡了一切辦法,疏清河道,切斷污染源,改造兩岸的環境。輕諾寡信的時代,早已過去,無數人在默默地為此行動。這些年,常常經過蘇州河,河岸的變化很明顯,破舊的棚屋早已不見蹤影,河畔的垃圾碼頭和雜亂的吊車也已絕跡,河岸已經被改建成花園,綠蔭夾道,草坪青翠,綠蔭縫隙中水光斑斕。我甚至不知道,這些變化,發生在什麼時候。這兩年過端午節時,在電視上看到蘇州河裡舉辦龍舟競賽,波光粼粼的河面上,鼓聲震天,萬槳揮動,兩岸是歡聲雷動的人群。電視里看不清河水的清澈度,但是給人的聯想是:在一條污濁的河流中,怎麼能舉辦這樣有詩意的活動呢?
終於有了像童年時一樣親近蘇州河的機會。前不久,上海舉辦一個謳歌母親河的詩會,請我當評委。組織詩會的朋友說,請你從近處看看今天的蘇州河吧。昔日的雜貨堆場,成了一個現代化的遊船碼頭,踏著木質的階梯登上快艇,河上的風景撲面而來。先看水,水是黃色的,黃中泛綠,有透明度。遠處水面忽然濺起小小的浪花,浪花中銀光一閃,竟然是魚!沒有看清楚是什麼魚,但卻是活蹦亂跳的水中精靈。童年在河裡游泳的景象,突然又浮現在眼前,40多年前,我在蘇州河裡游泳,常有小魚撞擊我的身體。現在,這些水中精靈又回來了。河道曲曲折折在鬧市中蜿蜒穿行,兩岸的新鮮風光,也使我驚奇。花圃和樹林,為蘇州河鑲上了綠色花邊。河畔那些不知何時造起來的樓房,高高低低,形形色色,在綠蔭中爭奇斗艷,它們成了上海人嚮往的住宅區,因為,有一條古老而年輕的河從它們中間靜靜流過。
生活中有一條江河多麼好,沒有江河,土地就會變成沙漠。江河裡有清澈的流水多麼好,江河污染,生活也會變得渾濁。蘇州河,我親愛的母親河,我為她正在恢復青春的容顏而欣慰。一條污濁的河流重新恢復清澈,是一個夢想、一個童話,然而這卻是發生在我故鄉之城的真實故事。
一個能把夢想變成現實的時代,是令人神往的時代。

⑹ 有沒有武俠小說的主角是大魔頭反派的

《逆天邪傳》


道消魔長,魔門人才輩出,其中三大勢力之一的「冥岳門」在「閻皇」君逆天的領導下,儼然已成為魔道第一大派,並隱有襲卷天下之勢。白道武林雖然對前者殘暴無情的統治手段感到不滿,卻自認無人是君逆天之敵,只能苟且偷生,也有人暗中聚集殘存的反抗勢力,靜候一個「時機」的到來。

君天邪,史上最惡劣的男主角,背負著伊底帕斯的悲劇宿命,逆父亂母,這樣的「他」!可會是天下的唯一救星?

玄武歷三四三年,有人說這是最光明的年代,也有人說是最黑暗的時代。

過去已經隱沒在歷史的洪流中,未來仍是一片渾沌不明。


人物介紹:

君天邪:十六歲。武學為「邪道涅盤」、「夢幻空花」。暗戀上自己的生母,因而仇恨天下第一人的父親,堪稱史上最惡劣的男主角。

君逆天:「閻皇」君逆天,年齡不詳。武學為「地獄行」、「誅神印」、「絕世魔刀」。被喻為天下第一人,統領魔道第一大派「冥岳門」。手段殘酷,嚴格奉行「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信條,不論敵我都對他畏懼三分。與君天邪是父子,卻有如死敵。

玉白雪:三十六歲,武學為「天子劍道」、「行雲流水」。號稱武林第一美人,溫柔賢淑、內外俱秀,卻因被君逆天看上,而致「玉皇宮」遭攻破,無奈下嫁,並為君逆天產下一子一女。她的美麗,是君氏父子反目成仇的最大原因。

君天嬌:「鳳凰」君天嬌,道魔雙修的武學奇女,四秀之首,十八歲。任性嬌縱,因年幼時遭受生父凌辱,而對男性採取仇恨的態度,對與自己同樣命運的母親亦抱著超越孺慕的不正常感情。

天下第三:君逆天的入室大弟子,三十歲。武學為「地獄行」、「絕世魔刀」。沉默寡言,武功極高,卻從不讓人得知他的內心世界,是君逆天命令最忠實可靠的執行者。

譚子龍:「雙槍」譚子龍,四十七歲。武學為「狂天輪回」。行事低調,修為卻可以排入天下五強,對玉白雪痴情一片。

丁神照:「縱劍橫刀」丁神照,十六歲。武學為「刀劍雙行」。在踏入武林的第一天便碰上了君天邪,不知是他的幸或不幸。外冷內熱,對朋友毫無保留的信任。

丁塵逸:「天劍絕刀」丁塵逸,年齡不詳,估計將近兩百歲。本是一百五十年前的天下第一高手,因修練白日飛升之道而真氣走岔,遴入「不入樹海」與世隔絕,是丁神照在世上的唯一血親。

笑問天:「玄宗」笑問天,九大奇人之首,道家當代第一武學宗師。身兼白道精神領袖及「破獄」幕後籌畫人,堪稱正道第一人。

龍步飛:「天敵」龍步飛,三十歲。武學為「翻手為雲覆手為雨」。豪邁瀟灑、任俠正義,被白道武林視為可與君逆天為敵的後起之秀,故被封上「天敵」之名。

笑詩情:「破獄」之主,「玄宗」笑問天的孫女,二十五歲,修為不詳。冷靜美麗、足智多謀,對龍步飛懷有好感。

楚天涯:「離劍」楚天涯,「破獄」三大高手之一,四十五歲。武學為「天涯離劍」,與「冥岳門」有滅派抄家之仇,嗜酒如命的外貌下隱藏著傷心的往事。

孫楚倩:「女流箭」孫楚倩,「四秀」之一,十七歲。隸屬「武功院」,武學為「無心之矢」。天真善良、心機單純,迷糊的性格常為周遭人帶來不少麻煩。

禪念:「神僧」禪念,四十一歲。隸屬「武功院」,武學為「法滅盡經」。身為「武功院」僧道俗異四大高手之一,佛法與武學同樣精湛,一旦決定便絕不會改變。

李無憂:「飛刀」李無憂,「小刀會」會主,「風流刀」蕭遙之師,四十一歲。武學為「小李飛刀」、「點石成金」。與「劍聖」封虛凌並列為白道上的刀劍雙壁,武功高,性格相當仁慈。

蕭遙:「風流刀」蕭遙,二十九歲。師承「小刀會」飛刀神技,外表放盪不羈,內心古道熱腸。

孔悲回:「智儒」孔悲回,「中書府」本代府主,四十三歲。武學為「中庸之道」。有白道第一智囊的美譽,盡平生之力與魔門周旋,知其不可為而為。

楚靈月:「紫衣」楚靈月,「四秀」之一,十九歲。隸屬「中書府」,武學為「劍及履及」。性格溫柔婉約,似乎暗戀著「天敵」龍步飛,但深受殘酷命運的折磨,有情人難成眷屬。

舞彩仙:「鳳蝶」舞彩仙,「衣蝶盟」盟主,三十九歲。武學為「心有靈犀」。駐顏有數,年近四十仍貌美如花。

席春雨:「雙飛劍」席春雨,二十三歲。隸屬「衣蝶盟」,武學為「鳳翼子母劍法」。性格原為嬌蠻潑辣,但在遭逢大變之後,成為無情的殺人傀儡。

樓雪衣:「劍侯」樓雪衣,「三英」之一,二十八歲。隸屬「劍樓」,武學為「君子聖劍」。表面誠懇仁厚,實則陰險深沉,有雙面性格。

帝釋天:「天王」帝釋天,「天宮」之主,魔門三大巨頭之一,年齡不詳。武學為「天界光明火」、「光明不滅體」。武功非常高強,甫一出場就讓君天邪吃盡了苦頭。

白魔:「蒼邪」白魔,二十五歲。隸屬「天宮」,拜帝釋天為師,武學「披雪刀法」。除了君天邪外唯一練成「不動邪心」的人,臉上水遠掛著微笑,但卻是因為除了「喜」之外沒有辦法表達其他的情緒。

刑無咎:「鐵劍大將軍」刑無咎,三十二歲。武學為「十字霸劍」。身為「天宮」三大將軍之一,劍法極高,為私仇參與圍剿天下第三的行動。

聞太師:「右相」聞太師,四十九歲。隸屬「天宮」,武學為「鯨吞蠶食」、「十方俱滅」。號稱魔門第一智者,以其耿直敢言的個性而深受帝釋天敬重。

魔陀佛:「地藏」魔陀佛,「地府」府主,魔門三大巨頭之一,年齡不詳。武學為「冰火九重天」。笑裡藏刀,心機深藏。

邪嵐:「幻魔」邪嵐,二十三歲。隸屬「地府」,武學為「夢摸大法」。在「五魔子」中排行第四,擅幻術。

狂雲:「絕斬」狂雲,二十五歲。隸屬「地府」,武學為「皇者之刀」。在「五魔子」中排行第三,悍勇好鬥,善於刀法。

子鷹:二十四歲,「地府」五魔子之首。天縱之資,雖魔門嫡傳卻無絲毫魔心,是魔陀佛最器重的大弟子。

雲覆月:「人算勝天」雲覆月,年紀不詳。武學為「成住壞空」,是「閻皇」君逆天唯一禮遇為門內上賓的外來者,可算是君天邪的半個師傅,真實身分卻是「六道界」人道的式神!

羅剎:「六道界」修羅道的式神,二十八歲。武學為「六道神力」。冷酷無情,武功極高,對戰斗有一種近似狂熱的執著,為確定聖帝的轉世靈童身分而入世殺戮。

夜魅邪:「魔靈」夜魅邪,九大奇人之一,年齡不詳。武學為「百兔夜行」。亦男亦女,邪魅無雙。

易水寒:「刺客」易水寒,九大奇人之一,年齡不詳。武學為「無所不在大法」。擁有「神出鬼沒,殺手第一」的封號,為爭奪天下第一殺手之名而與「暗修羅」獨孤碎羽成為宿敵。

白雲:九大奇人之一,年齡不詳。手段陰毒狠辣,為蒼狗的師兄。

蒼狗:九大奇人之一。無恥卑鄙,與白雲為一對無惡不作的拍檔,不知為何對師兄非常畏懼信服。

安逸意:「靈狐」安逸意,四十五歲。武學為「翻天掌印」。表面上是「多惱江」上的黑道大亨,真實身分是「四飛天」之一的多聞天,詭計多端,笑裡藏刀。

太史丹青:當代太史世家之主,五十一歲。修為成謎,不參與武林爭斗,只對歷史有興趣。

太史真:太史丹青之女,十七歲。在純真任性的外表下,隱藏著神秘的第二性格。

刁:年紀不詳,武學為「計都羅喉·暗劍殺」。「獵人會社」會長,武功極高,行事目的不明。

無垢:「獵人會社」的成員。氣質與玉白雪極為相近。

梵心諦:「觀音仙女」梵心諦,白道聯盟的種子高手,武道聖地「菩提法座」千年來唯一正式在江湖上行走的傳人。

浮沉之主:「菩提法座」聖主,名符其實的佛門第一高手,武學為「大梵天心法」,為阻止聖帝轉生而踏足紅塵。

⑺ 重生都市類小說

都市]重生之激情燃燒歲月 作者:肖申克
[都市/娛樂明星]娛樂韓國 作者:紫雨寒風
[都市]重生傳奇 作者:紫簫
[都市]重生 作者:紅酒賭徒
[都市]重生之天下異能 作者:壇子胡同燜(寫的那麼好竟TJ了,我 靠)
[都市]重生之明月捧眾星 作者:藏劍隱士
[都市]重活之漫漫人生路 作者: 曲封
[都市]重生之金融戰爭 作者:霧漫青山
[都市]重生之輝煌一生 作者: 極情極道
[都市]重活 作者:布老虎吃人
[都市]重生追美記 很純很曖昧 作者:魚人二代

[都市/]重生之商途 作者:小刀鋒利
《重生之官道》官場文
《星光時代》娛樂文 正在追看。滿足我YY明星的心理。
《天才醫生》這個有點一般,裝1B橋段太多主角也不是太NB,不過無聊可以看看。
《重生之我能升級》這個是異能類的,握估計合你胃口。
《重生之平行線》這個主角一點裝深沉,不過女豬刻畫的很不錯。
《最終智能》這個也是軟體升級類異能小說。主角是相當N1B。
《最輪回》主角會武功,也是相當相當N1B。
《殺手之王》這個作者寫的書都推薦一看。都是主角很N1B那種。
《近身保鏢》柳下揮的老書,看著還行。
重生之官道、宦海無涯 官場的
重生之官路商途 商場的
1.低調重生

2.再生之生物帝國

3.再世人生

4.重生當村長

5.重生之不再虛度人生

6.重生之法神傳說

7.重生之經濟強國

8.重生之骷髏人生

9.重生之龍神傳說

10.重生之武林新史

11.重生之仙欲

12.重生之意外人生

13.重生之壯志凌雲

14.重生之最強法師*

15.唐朝好醫生

16.重生1990之官運亨通

17.重生1994之足壇風雲*

18.重生成樹

19.重生傳說

20.重生大唐

21.重生到原始部落*

22.重生的幸福傳說

23.重生洪荒之猴

24.重生順治十四年*

25.重生之不再虛度人生

26.重生之大有作為

27.重生之二代富商*

28.重生之風流大明星

29.重生之官路商途

30.重生之混在美國娛樂

31.重生之金融戰爭

32.重生之民以食為天*

34.重生之歐美縱橫

35.重生之破爛之神

36.重生之齊人之福*

37.重生之強者傳說

38.重生之玩轉異界

39.重生之網路帝國

40.重生之仙欲

41.重生之衙內

42.重生之艷帝修真

43.重生之異能群芳

44.重生之縱橫宇宙

45.重組DNA

46.轉世小太監之亂世稱雄

⑻ 都市艷帝txt全集下載

都市艷帝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品書網
各位書友不好意思,艷帝是我以前在小說閱讀網上傳的黑道帝君,但是由於後來
輕微的靜脈曲張,經過醫生檢查,認為是我坐的時間太久所致,沒辦法,為了保命,偶
只能斷更。
在斷更的這段時間里,小刀每天也不敢在電腦前多坐,每天就坐那麼一兩個小時
,而這一兩個小時內,看看新聞,關心一下國家、國際大事,再看看NBA球訊,再看看
娛樂界的那些八卦新聞,基本一個小時就過去了,再剩下的一個小時便用來碼字,怎奈
小刀碼字速度一般,到目前為止,艷帝才有三十來萬的存稿,所以更新大家不用怕,只
要成績好,小刀會拍馬加鞭,一日千里。
另外向大家強烈推薦小刀已經完結的《都市天龍》,當初這本書在小說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鬧書荒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小刀還有一本玄幻類的小說《殺戮修神》,這算是小刀的處女作,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另外嚴重申明一點,本文中所提到的人物名字事件等等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品書網
品書網
香港。……

⑼ 幫忙找一本小說

天少年
作者: 潭雅姑娘
簡介:
為了奪回心愛的女孩,他毅然決然的選擇重生。為了守護自己的愛人,他毅然決然的選擇殺戮。吳恩,天元大陸注冊三系異能者,聯合中學不滿18歲的老師,本書講述他在天龍帝國的恩恩怨怨……

熱點內容
大主宰聽書上 發布:2025-07-05 13:57:08 瀏覽:813
小說男主角名字叫楊天 發布:2025-07-05 13:56:22 瀏覽:349
推薦穿越養娃小說 發布:2025-07-05 13:46:54 瀏覽:951
種田桃花多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7-05 13:23:08 瀏覽:296
合集言情長篇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3:05 瀏覽:577
男配角嘯天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22:29 瀏覽:415
男主開始不愛女主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7-05 13:17:26 瀏覽:344
現代虐文悲劇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7-05 13:04:55 瀏覽:262
沉寂校園小說 發布:2025-07-05 13:04:51 瀏覽:199
重生女主排行榜小說 發布:2025-07-05 11:18:42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