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毛姆小說是現代派嗎

毛姆小說是現代派嗎

發布時間: 2022-05-31 17:31:24

㈠ 毛姆為何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二流作家」

毛姆之所以被稱為“風靡全球的二流作家”,是因為他的作品在全球范圍內廣受歡迎,銷量極高,但同時,在當時的文學評論家眼裡,毛姆的作品直白簡單,因此毛姆被冠以此稱呼。其實,毛姆本人都曾對此進行過調侃,承認自己被貼上的這一標簽,但他也坦言到對文學的排位並不在意。

毛姆曾在自己的作品《刀鋒》里引用過這樣一句話:“被召喚的人多,被選中的人少。”在文學創造這方面同樣符合這一真理。無數擁有作家夢的人拿起筆來,以我手寫我心,但是能位列“一流作家”,並且被所有人承認的依舊是少數。不管是被評定為一流作家還是二流作家,只要能創作出好作品,都是一位好作家。

㈡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小說(作品)的寫作風格

他的文字,初看非常平淡,但是越讀越有味道,流暢、聰明,毫不乏味。去CNKI上面搜吧,有研究他創作風格的論文。

============================
毛尖老師寫的毛姆:必須是個情人

關於毛姆,有許多真真假假的傳說,有些是他自己在有生之年製造的,比如,19世紀末年輕女子求偶的唯一條件是,對方喜歡毛姆的作品;有些是書商、劇場和好萊塢炮製的,比如,1908年,看到他的戲同時在倫敦四家劇院上演,蕭伯納身心抓狂;有些呢,是他的狂熱讀者投票的,1956年,BBC調查誰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渴望見到的人,毛姆!

不過,真也好,假也好,發生在毛姆身上的事情夠他再活十個世紀,盡管皇家宴會上,連女王都想躲著他吃飯,知道他寫不出好話來,除非你是小男童。哎呀,毛姆真是歡喜小男童,他老婆因為他身邊的小混蛋傑拉爾德丟了夫人席位,而小傑的後任艾倫則忌妒從仰光一路到海防的那些小混蛋,說毛姆把他的心撒在遠東了。

且慢,艾倫的醋言倒是恰到好處地說出了《客廳里的紳士》的好。說此書是毛姆的游記,那絕對不會錯,而且他自己也證實,「它是一冊穿越緬甸、撣邦、暹羅與印度支那的旅行記。」不過呢,如果把毛姆視為「在路上」的先驅作家進行閱讀,把他那既精神又物質、既靈魂又肉身的路線納入英美文學地圖看,我們就會發現,這個在當代依然引起我們強烈八卦興趣的作家,掩藏在游記中的這些個毛姆分身,隨著時間流逝,似乎開啟出了越來越廣闊的傳記空間和文本價值。呵呵,讓我們數一數《客廳里的紳士》中,出現了多少個男童,而在《西班牙主題變奏》中,他又是如此罕見正面切入了同性戀問題,就能感覺得到,這個老男人情不自禁的時候實在有看頭啊!

當然,如果只在同性戀問題上糾纏毛姆,那是王八看綠豆,雖然我也不特別願意用「想像的異邦」這樣的後現代理論來理解他筆下的遠東和西班牙,但當艾倫凄涼地說出,毛姆把他的心撒在遠東了,我們完全可以把歐洲客廳看成遠東卧室的一個鏡像。

十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作家,很多出入兩個世界,也描寫兩個世界,比如亨利·詹姆斯,但毛姆明確表示看不上大作家詹姆斯,認為他是「連土語和客廳用語都分不清的拙劣寫字匠」。對詹姆斯的評價我們不能完全同意,但毛姆對「土語 」和「客廳用語」的區分顯然出自他的意識形態,而從這種區分出發,他對景棟對暹羅的感情,的確是由衷的表白:「令我有興趣形諸文字的,不是事物的外表,而是它們予我的感情。」這種感情,在《西班牙主題變奏》的尾聲,幾乎就是激情的最高級表達:在西班牙,人就是詩歌,是繪畫,是建築。人就是這個國家的哲學。

《西班牙主題變奏》像是一部藝術史和文學史的示範之作,毛姆悠遊小說林,出入大劇院,上得廳堂,入得廚房,陽春白雪到九個高音C,然後筆鋒一轉回到肉菜飯、烤乳豬,完全是眼下時髦的文化研究寫法,但又完全沒有文化研究的習氣,因為毛姆筆底有人。而當他用人的筆墨描述歐洲男和遠東女的故事時,我簡直想掩住這些章節不讓李銀河看到,因為故事主人公會赤裸地撞在現代槍口上。

故事很簡單,駐緬甸的一個英國男人愛上了一個緬甸女子,男人非常愛女人,女人愛不愛男人,我們不是很清楚,反正女人要求和男人結婚,但是男人不願意,因為娶她的話,他就得在緬甸呆一輩子。他還是想回英國,回老家,想埋在英國的教堂墓地。書中有這樣一段:「我想腳下踩著英國鄉鎮的灰色人行道,我想可以走去跟屠戶吵一架,我想逛逛舊書店。我想小時候就認識我的人在街上跟我打招呼。」

看到這里,真是有保護毛姆的沖動,如此政治不正確的感情太經不起女權經不起殖民理論的體檢,但我保證,如果我們光顧著當批評家,那小說最深處的精神意義就會和我們擦肩而過。

1941年,衣修午德遇到毛姆,後來在給福斯特的信中,他說,毛姆讓他想到貼滿標簽的旅行箱,只有上帝知道裡面究竟是什麼。很顯然,雖然衣修午德搞不清他的旅行箱里是什麼,但作為上帝的讀者很清楚:要理解愛情必須是個情人。

於是,毛姆毫不猶豫地上路,他的風格既是極簡派,又很巴洛克,而兩者又彼此說明互相拆解。反正,對於聰明絕頂的毛姆而言,關於寫作,根本沒有靈感這回事,你必須上路,必須是個情人,這個,也可算他對讀者的要求。-

㈢ 現代英國文學是什麼

十月革命後,工人階級佔領政治舞台,無產階級文學開始蓬勃發展。除了寫《穿破褲子的慈善家》的特萊塞爾,還有工人階級作家奧凱西(1884~1964),他早年與著名的詩人葉芝(1865~1939)和著名的劇作家沁孤約翰·辛格(1871~1909),發動了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20世紀30年代加入共產黨,他的戲劇《星星變紅了》(1940)反映了愛爾蘭無產階級的斗爭。此外吉本(米契爾,1901~1935)的三部曲《蘇格蘭人的書》的第三部《灰色的花崗石》(1934)。考得威爾(1908~1937)的馬克思主義文藝論著、礦工作家劉易斯·瓊斯(1897~1937)寫威爾斯工人階級斗爭的自傳體小說《我們的生活》(1939)、索麥菲爾德(1908~)的《西班牙志願軍》(1937)、蘇格蘭詩人麥克迪爾米德(1892~)獻給列寧的詩,都是無產階級文學的碩果。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資產階級現代派文學在詩歌與小說中發展。托馬斯·艾略特(1888~1965)是現代英美著名詩人,他的《荒原》(1922)用象徵和多種文化因素表現戰後空幻的危機感。20、30年代英國出現「意識流」小說。詹姆斯·喬伊斯(1882~1841)的《尤利西斯》(1922)和吳爾芙(1882~1941)的《達羅衛夫人》(1925)、《到燈塔去》(1927)等揭示人物潛在的心理狀態,表現了絕望與混亂的情緒。勞倫斯(1885~1930)雖也用現實主義寫法,但在《兒子和情人》(1913)、《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中用精神分析法描寫了性心理。《天演論》作者的孫子阿爾多斯·赫胥黎(1894~1963)寫科幻的「概念小說」,表現科學將毀滅人類的悲觀思想,表達「迷惘的一代」的情緒。

20世紀前40年最有成就的還是傳統現實主義文學。除了蕭伯納和高爾斯華綏兩位大師,卓有成就的作家與文學名著非常之多。本涅特(1867~1931)用巴爾扎克手法描寫了小市民的生活,他的《老婦人的故事》(1908)、《克萊漢格》(1910~1915)三部曲等如實展示了英國社會現實。毛姆(1874~l965)的小說以東方為背景,寫海外英國人與當地人的生活。他的《月亮和六便士》(1919)及上百的短篇,既有異國情調,又表現了殖民主義者的卑劣。福斯特(1870~1970)的名著《印度之行》(1924)也以東方為背景,但側重揭示東方與西方兩種文化、意識的不同。著名女作家曼斯菲爾德(l888~l923)是「英國的契訶夫」,小說集《鴿巢》(1923)、《幼稚》(1924)等寫黑暗社會婦女不幸。克羅寧(1896~)被稱為「20世紀的狄更斯」,他的《群星俯視》(1935)、《城堡》(1937)表現了礦工的悲苦與斗爭。奧爾丁頓(1892~1962)的長篇《英雄之死》(1920)寫了知識分子對帝國主義戰爭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絕望。此外著名的還有批評家普里斯特利(1894~1984)批判社會、同情群眾的小說《天使人行道》(1930)、衣修午德(1904~)反法西斯的《再見吧,柏林》(1939)等等。

工人階級的文學,除了奧凱西後期的創作,主要成就在傑克·林賽(1900~)的《被出賣了的春天》(1953)等4部小說中。「具有傑出才能的無產階級一位小說家」格溫·托馬斯(1913~)寫了反映威爾斯工人運動的《眾叛親離》(1949)。工人出身的蘭伯特(1922~)的小說《他應當如此生活》(1956)、《沒有時間休息》(1957)寫了共產黨員領導的工人斗爭。西利托(1928~)的《火上的一棵樹》(1967)寫毛澤東思想信仰者參加阿爾及利亞的反法解放革命斗爭的故事。

進步的現實主義作家在揭露批判現實方面繼續作出貢獻。女作家多麗斯·萊辛(1919~)的《青草在歌唱》(1950)和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1969)抨擊了南非殖民主義者。奧爾德里奇(1918~)的《外交家》(1949)、《荒漠英雄》(1954)寫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格萊姆·格林(1904~)的《沉靜的美國人》(1955)寫了越南戰爭中帝國主義的重重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戈爾丁(1911~)在《蠅王》中,女作家艾麗斯·默多克(1919~)在《一個砍掉的頭》(1961)、《黑王子》(1973)中用寓言探討人生的存在,女詩人西特韋爾(1887~1964)在戰後的《詩集》中表現了對核戰爭的恐懼。英國現代派文學,突出表現在「憤怒的青年」的創作中,韋思的《每況愈下》(1954)、艾米斯的《幸運兒吉姆》(1954)、布萊思的《向上爬》(1957)、西利托的《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早上》(1958)、伯吉斯的《帶發條的桔子》(1962)反映了一代青年對社會的不滿與頹廢精神,其中奧斯本(1929~)的《憤怒的回顧》(1956)影響了戲劇的新浪潮。自法籍愛爾蘭人貝克特(1906~)的《等待戈多》(英文版,1954)在倫敦上演轟動,1962年英國評論家出一版《荒誕派戲劇》一書,「荒誕派戲劇」在英國也風行開來。其代表作家是品特(1930~),他的《生日晚會》(1958)、《看房者》(1960)等寫下層人失去「自我」的迷惘與恐懼。故他的荒誕戲又名「威脅戲劇」。

70年代以後,現代派文學衰落,特雷弗的《代思茅斯的孩子們》、安東尼·鮑威爾的《聽見了秘密的聲音》等又塑造起典型人物和描繪中產階級的現實主義生活畫面來。

㈣ 毛姆的寫作特點有哪些

長篇小說《刀鋒》是其代表作,試圖通過一個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與實利主義之間的矛盾沖突。另外,他的短篇小說風格接近莫泊桑,結構嚴謹,語言簡潔,敘述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㈤ 請問毛姆屬於西方現代主義文學流派嗎是的話屬於哪一個「謝謝

不算,他是典型的現實主義作家。

㈥ 毛姆的主要作品有些什麼,它們反映了什麼現象

毛姆的主要作品有戲劇《周而復始》、《比我們高貴的人們》和《堅貞的妻子》等,揭露了上流社會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墮落生活。小說主要有反映現代文明扼殺藝術家個性和創作的《月亮和六便士》,諷刺文壇不良現象的《尋歡作樂》等,長篇小說《刀鋒》是其代表作,試圖通過一個青年人探求人生哲理的故事,揭示精神與實利主義之間的矛盾沖突。另外,他的短篇小說風格接近莫泊桑,結構嚴謹,語言簡潔,敘述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㈦ 毛姆是什麼人,代表作有哪些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國小說家、劇作家。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說集《葉的震顫》、《阿金》等。

毛姆作品:

1、長篇小說

中文名——英文名——出版時間

《蘭姆貝思的麗莎》——Liza of Lambeth——1897年

《一個聖徒發跡的奧秘》——The making of a saint——1898年

《英雄》——The hero——1901年

《克雷杜克夫人》——Mrs. Craddock——1902年

《旋轉木馬》——The merry-go-round——1904年

《主教的圍巾:一個大家庭的來龍去脈》——the bishop's apron——1906年

《探索者》——The explorer——1908年

《魔術師》——The magician——1908年

《人生的枷鎖》——Of human bondage——1915年

《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1919年

《彩巾》——The painted veil——1925年

《尋歡作樂》——(Cakes and ale)or (Th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1930年

《偏僻的角落》——The narrow cormer——1932年

《戲院》——Theatre——1937年

《聖誕節》——Christmas holiday——1939年

《別墅里紅運高照之人》——Up at the villa——1941年

《黎明前的時分》——The hour before the dawn——1942年

《刀鋒》——The razor』s edge——1944年

《時常》——Then and now——1946年

《卡塔琳娜—— 一段羅曼史》——Catalina.A Romance——1948年

2、短篇小說集

中文名——英文名——出版時間

《東向禮拜》——Orientations——1899年

《一片樹葉的顫動》——The trembling of a leaf——1921年

《阿申登故事集》或《一個英國間諜》——Ashenden——1928年

《象從前那樣的雜拌》——The mixture as before——1940年

《環境的產物》——Creatures of circumstance——1947年

《這里和那裡》——1948年

3、戲劇

中文名——英文名——首演時間

《一個體面的男人》——a man of honour——1898年

《拓荒者》——The explorer——1899年

《弗雷德里克夫人》——Lady Frederick——1903年

《傑克·斯特洛》——Jack straw——1907年

《朵特夫人》——Mrs.Dot——1904年

《珀涅羅珀》——Penelope——1908年

《第十個人》——The tenth man——1909年

《史密斯》——Smith——1909年

《可指望的土地》——The land of promise——1913年

《比我們高貴的人們》——Our betters——1915年

《不可企求的人》——The unattainable——1915年

《陌生人》——The unknown——1920年

《周而復始》——1919年

《家庭和美人》——Home and beauty——1919年

《凱撒之妻》——Caesar's wife——1918年

《蘇伊士之東》——East of suez——1922年

《忠實的妻子》——The constant wife——1926年

《信》——The letter——1927年

《聖火》——The sacred flame——1928年

《養家活口的人》——The bread-winner——1930年

《因為效了勞》——For services rendered——1932年

《謝佩》——Sheppey——1933年

(7)毛姆小說是現代派嗎擴展閱讀:

毛姆名言名句

1、愛情中需要有一種軟弱無力的感覺,要有體貼愛護的要求,有幫助別人、取悅別人的熱情——如果不是無私,起碼是巧妙地遮掩起來的自私;愛情包含著某種程度的靦腆怯懦。——毛姆

2、人生是個艱辛的歷程,讓我自己的一生過得完美一點兒已經很不容易了,怎麼能指望去教導別人如何過好他的一生呢?——毛姆

3、兩個戀人當中總是一方愛另一方,而另一方只是聽任接受對方的愛而已。這一點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條必須服從的痛苦的真理。可是偶爾也會有兩個彼此熱戀而同時又彼此被熱戀的情況。——毛姆

4、改變好習慣比改掉壞習慣容易的多,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毛姆

5、一竅不通的人以為無竅可通,因而也就可以以為他已無所不通,於是心滿意足;要叫他相信並非無所不知,還不如他相信月亮是用未熟的乾酪做成的來得容易。——毛姆

6、良心是守護個人為自我保存所啟發的社會秩序的保護神。——毛姆

7、一個人因為看到另外一種生活方式更有重大的意義,只經過半小時的考慮就甘願拋棄一生一事業前途,這才需要很強的個性呢,冒然走出這一步,以後永不後悔,那需要的個性就更多了。——毛姆

8、為樂趣而讀書。——毛姆

9、由於時光轉瞬即逝,無法挽回,所以說它是世間最寶貴的財富。濫用時光無疑是人們最沒有意義的一種消磨方式。——毛姆

10、女人們不斷為了愛情而自尋短見,但是一般說來她們總是做得很小心,不讓自殺成為事實。通常這只是為了引起她們情人的憐憫或者恐怖而作的一個姿態。——毛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㈧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的人物思想

對毛姆而言,面對復雜的人性和不可知的人生,他更願意做一個。無所偏袒的觀察者」。在創作小說時,了解人性,暴露人性的弱點,成為毛姆關注的焦點。生理上的缺陷帶來的自卑感以及與周圍環境的沖突,讓他更加客觀、包容地看待人性.從而也使他得出人性是復雜的、不可知的.而且善惡兼容的結論。因此在創作時,毛姆其所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其作品內容的客觀性與真實性,既不揚善,也不隱惡,讓讀者自己去觀察、去體會揣摩,來判斷人物的好與壞、善與惡,因此,他筆下的人物各具風采、各具特色。
作為一名跨世紀的作家,毛姆帶著19世紀傳統作家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批判意識進入20世紀,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不斷探索,追問人性的價值。他獨特的創作個性在語境中呈現,並在語境中生成意義,反過來又構成語境中的一道風景。在他的小說中,既有對19世紀傳統價值現的反叛與否定,又無可奈何的眷戀與緬懷;既有對風園一時的現代主義文學的反駁與批判,又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與共鳴。
這些互為矛盾的因索充分體現了文化語境與作家創作個性之間的互動關系,同時構成毛姆小說的二重性特徵。表面上,毛姆繼承了批判現實主義的傳統.對社會的丑惡與人性的墮落進行揭露;在更深層面上,毛姆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現代人的孤獨、荒誕與幻滅感。毛姆這種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現代主義主題的方式是其區別於其他作家的一個顯著特徵。
針對各種各樣的小說。「教化論」與「宣傳論」。毛姆明確提出了反對觀點。他認定藝術的目的是娛樂。教育只是其次要功能。而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的小說,一定要為讀者提供愉悅的享受。他極力反對將小說當成講壇的陋習,認為「讓讀者以讀小說可以輕松獲取知識「是一種誤導,因為知識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獲得。而讀小說就是為了尋開心,「假如讀一本小說很辛苦的話,那還不如乾脆別讀了。」為此,他甚至提倡大篇幅的跳讀或者對原若進行大膽刪減,因為這樣能夠在不毀損原著大致精神的基礎上,有效增添閱讀的快感。
毛姆本人常因寫作非經世致用的文字而被評論家們貶入二三流,他對受到「全然罔顧時代背景和社會狀況」詬病的契訶夫自是惺惺相惜,「作家的職責就是敘述事實然後全部交給讀者,讓他們去定奪該如何處置」,而不應鼓動藝術家去解決問題。毛姆在此釐定了作家與社會改革家或公共知識分子的界限,反對將小說當作「佈道的講壇」,因為好的小說自己就能說話,不需要別人添油加醋或者標舉意義,就如契訶夫「超脫個人悲喜」地描寫生活,卻讓人「強烈感覺到人們的殘忍和無知,窮人的赤貧及墮落還有富人的冷漠和自私,這一切都不可避免地指向一場暴力革命」。
而對於那些想要了解當下最迫切現實問題的讀者,毛姆建議他們不要讀小說而是讀專業著作,他也提醒想要理解客觀世界的讀者,最好別去看那些獨樹一幟的作家,而去讀那些平庸的作家,因為才氣越大個性越強的作家,他的人生圖畫就越是光怪陸離,而平庸作家正因其平庸反而能把周圍環境描寫得更忠實。而龔古爾兄弟、儒勒·勒納爾、保羅·萊奧托受到毛姆這般推崇(《三位日記體作家》),未必好受。但毛姆把他們定位為「日記體作家」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無論寫什麼,都無可救葯地「以自我為中心」,他們的有限視角和自鳴得意反而成就了他們編年史作家的地位。

㈨ 極具大眾號召力的作家毛姆,為什麼會被稱作「二流作家」

對於自稱是二流作家的毛姆來說,自嘲的部分原因是小說的結構及其精神使命。我們會發現,最好的小說家都是滿腹經綸,充滿了哲學和宏觀的思考,充滿了人類的同情心和洞察力。就像諾貝爾文學獎在評判作品時也是如此。



不可否認的是,毛姆在敘事風格、寫作技巧和寫作水平上確實有很深的造詣。毛姆經常以第一人稱講故事,有強烈的共鳴感。他的故事總是很吸引人,因為他是一個成熟的人,對世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而且他很幽默,富有諷刺意味。因此,結合以上種種,說毛姆是二流作家中的佼佼者,這是一個公平的評價。這個評價不僅是我們的看法,也是毛姆自己的理解和判斷。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熱點內容
外國很甜的言情小說 發布:2025-08-22 13:14:04 瀏覽:822
有關青春校園的小說名字 發布:2025-08-22 13:07:30 瀏覽:56
輕松詼諧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2 13:03:21 瀏覽:808
蘋果小說軟體免費下載 發布:2025-08-22 13:03:21 瀏覽:57
校園青春黑社會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2 13:03:17 瀏覽:912
建設流魔王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8-22 12:53:04 瀏覽:342
驚艷小說免費閱讀答案 發布:2025-08-22 12:50:06 瀏覽:168
小說言情短片作者 發布:2025-08-22 12:43:31 瀏覽:448
不虐的古言情完結小說 發布:2025-08-22 12:34:43 瀏覽:511
非種馬的仙俠小說推薦 發布:2025-08-22 12:29:04 瀏覽: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