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近現代著名的小說
A. 外國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好看
文學是不分國界的,尤其是經典好看的文學作品,更是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歡,近些年國外更有很多不錯的作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本近幾年的外國文學作品。
近代十大優秀外國文學作品
1.上帝懷中的羔羊
2.追風箏的人
3.偷書賊
4.三杯茶
5.刺蝟的優雅
6.金色筆記
7.殺死一隻反舌鳥
8.朗讀者
9.天黑前的夏天
10.巴別塔之犬
1. 上帝懷中的羔羊
故事的背景設定在南北戰爭爆發之前,主人公是來到南方墾荒的一家人,在生活的過程中遭遇了各種各樣的考驗,不過幸運的是,他們都沒有放棄過自己心中的希望。
2. 追風箏的人
追風箏的人是當代最暢銷文學作品之一,故事的主人公是2名阿富汗少年,因為一次意外,2個少年來到了美國,而在生存的過程中,他開始逐漸的迷失了自我。
3. 偷書賊
故事的背景設定殘酷的戰爭時期,主人公是一個小女孩,通過她成長的經歷,為人們巧妙地與時代的瘋狂聯合在了一起。
B. 歐美近代現代小說
《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玩偶之家》,《紅與黑》,《蘋果車》
C. 有什麼外國現代小說好看
恩,你可以去九九讀書網上看看,那裡應該有一些的,比如《歷史學家》講追蹤吸血鬼的。。
《時間旅行家的妻子》
《肖申克的救贖》這個絕對扣人心弦。。。但是我看的時候都津津有味的。。。
還有斯蒂芬金的一系列懸疑書,當時我的同學看這本看到流鼻血,,,那個叫激動啊啊啊啊
D. 英美現代文學作品有哪些
1、《古泉酒館》
《古泉酒館》是2011年12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國當代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
《古泉酒館》講述了一個陰雨綿綿的十一月早晨,古泉酒館照常開門,老闆唐和弗蘭克要面對狡猾的查賬人。
唐的腦海里縈繞不去的是若干年的一幕悲劇,弗蘭克的問題是拿不準自己的性取向,清潔工總懷疑地下室鬧鬼……酒館的常客們帶著各自的問題陸續光臨。
英國作家理查德·弗朗西斯在這家古老的英國酒館里。編織了現代人生活的種種況味,看似隨意,卻韻意豐富。
讀者通過文字步入酒館,融入那些小人物的談笑、希望和恐懼。感同身受地體驗生活的大問題和小快樂。
2、《轉吧,這偉大的世界》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是2010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美國當代作家科倫·麥凱恩編寫。
本書主要講述了作家用細膩、抒情的筆觸,串連起十位社會底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畫面,他們中有修士、妓女、護士、青年畫家、酒吧侍者、早期計算機黑客、陣亡士兵的母親等。
3、《曲終人散》
《曲終人散》是200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國當代作家弗里斯。
《曲終人散》以黑色幽默的調子、第一人稱復數「我們」的形式,講述世紀之交網路泡沫破滅時代芝加哥一家廣告公司里的故事。
描述了現代白領群體的辦公室生活:無處不在的流言蜚語,裁員的威脅,個人生活中的不幸與困惑,以及由此激發出來的深層思考和驚人之舉,令人忍俊不禁之後是淡淡的憂郁,縱是曲終,餘音猶在。
4、《亞瑟與喬治》
《亞瑟與喬治》是2007年1月1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英國)朱利安·巴恩斯。
該書作者深入調查,發揮想像,再現了這個被長期遺忘的著名案件,揭示了兩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成長環境。反映了罪過與無辜、民族與種族等人類固有的問題。
5、《基列家書》
《基列家書》是美國著名女作家瑪里琳·魯賓遜代表作,發表於2005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
這是一部宗教哲理小說,年事已高、來日無多的埃姆斯牧師給七歲的兒子寫下這部「家書」,歷數了小鎮基列一個牧師家族從南北戰爭到1995年一個世紀以來經歷的變遷與辛酸,使這封「家書」成為一部濃縮的美國近代史。
同時小說里有大量的宗教哲理討論,對於不了解基督教和《聖經》的讀者顯得深奧晦澀。
E. 現代中外著名作家及其作品
1、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1954——),日裔英國小說家。
1954年11月8日,石黑一雄生於日本長崎,1960年隨家人移居英國,先後畢業於肯特大學和東安格利亞大學,並於1982年獲得英國國籍。
1983年開始發表小說,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大英帝國勛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勛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
代表作品有《群山淡景》、《浮世畫家》、《長日將盡》等。
2、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
斯韋特蘭娜·亞歷山德羅夫娜·阿列克謝耶維奇(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又名S.A.阿列克謝耶維奇。
1948年生於蘇聯斯坦尼斯拉夫(現為烏克蘭的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她畢業於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新聞系(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
白俄羅斯記者、散文作家,擅長紀實性文學作品。她用與當事人訪談的方式寫作紀實文學,記錄了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切爾諾貝利事故等人類歷史上重大的事件。
2015年10月8日,因她對這個時代苦難與勇氣的寫作,獲得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品有《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鋅皮娃娃兵》等。
3、帕特里克·莫迪亞諾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國小說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國的布洛涅-比揚古,是法國評論界一致公認的當今法國最有才華的作家之一。
莫迪亞諾的作品探索和研究當今人的存在及其與周圍環境、現實的關系。前期小說大都以神秘的父親和二次大戰的環境為主題,運用大量的回憶、想像,把現實和虛構結合起來,描寫並未經歷過的故事。
2014年10月9日19時,獲得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原因為帕特里克·莫迪亞諾的作品「喚起了對最不可捉摸的人類命運的記憶」 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戰法國被佔領期間普通人的生活。
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4、莫言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省高密市東北鄉文化發展區大欄平安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2011年憑借小說《蛙》獲得茅盾文學獎。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莫言因一系列鄉土作品充滿「懷鄉」「怨鄉」的復雜情感,被稱為「尋根文學」作家。據不完全統計,莫言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40種語言。
代表作品有《紅高粱家族》、《檀香刑》、《豐乳肥臀》、《生死疲勞》、《蛙》等。
5、劉心武
劉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紅學研究家。筆名劉瀏、趙壯漢等。曾任中學教師、出版社編輯、《人民文學》主編、中國作協理事、全國青聯委員等,並加入國際筆會中國中心。
其作品以關注現實為特徵,以《班主任》而聞名文壇,其長篇小說《鍾鼓樓》曾獲得茅盾文學獎。
20世紀90年代後,成為《紅樓夢》的積極研究者,曾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進行系列講座,對紅學在民間的普及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2014年推出最新長篇小說《飄窗》。
代表作品有《班主任》、《鍾鼓樓》、《劉心武揭秘紅樓夢》、《飄窗》等。
F. 最經典的現代國外小說…
屠格涅夫的《
初戀
》,文筆干凈
現代外國流行通俗小說《
百年孤獨
》,奇幻怪誕
威廉·斯泰龍]
蘇菲的選擇
[卡爾-傑拉西]
諾貝爾的囚徒
[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婭]
青春禁忌游戲
[艾倫·紐哈斯]
一個狗.娘.養的自白
[
崔仁浩
]
火鳥
[
丹尼爾·凱斯
]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海倫·格莉·布朗]
單身女孩
...展開屠格涅夫的《初戀》,文筆干凈
現代外國流行通俗小說《百年孤獨》,奇幻怪誕
威廉·斯泰龍]
蘇菲的選擇
[卡爾-傑拉西]
諾貝爾的囚徒
[柳德米拉·拉祖莫夫斯卡婭]
青春禁忌游戲
[艾倫·紐哈斯]
一個狗.娘.養的自白
[崔仁浩]
火鳥
[丹尼爾·凱斯]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海倫·格莉·布朗]
單身女孩
[
維克多·葉羅菲耶夫
]
俄羅斯美女
[
楊二車娜姆
]
七年之癢
收起
G. 現代美國文學作品有哪些
外國的現代文學主義流派及代表:
(一)存在主義文學:薩特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惡心》,開創了無神論存在主義的文學先河。他於1943年發表的《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哲學綱領。阿爾貝·加繆,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另一員大將,他的作品彌漫著濃厚的存在主義氣息。小說《局外人》(1945)和《鼠疫》,劇本《誤會》《卡利古拉》等,為他贏得了遠遠超過前輩的榮譽,他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存在主義的女將,是20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是薩特的學生和伴侶。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
(二)荒誕派戲劇:荒誕派戲劇家提倡純粹戲劇性、通過直喻把握世界,他們打破了傳統戲劇的寫作手法,放棄了形象塑造與戲劇沖突,運用支離破碎的舞台直觀場景、奇特怪異的道具、顛三倒四的戲劇對白、怪誕、模糊、病態、醜陋的人物,若有若無的劇情,混亂不堪的思維,來表現現實的丑惡與恐怖、人生的痛苦與絕望,達到一種抽象的荒誕效果,而這種怪誕的手法,貼切地表現了荒誕的主題。1961年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埃斯林發表《荒誕戲劇》一書,將這類作品作了理論上的概括,並予正式命名。此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階段,並以其「反戲劇」、「反文學」、「先鋒派」的面貌,出現在世界文學之林。尤奈斯庫:荒誕派戲劇創始人,1950年劇作《禿頭歌女》問世,1952年劇作《椅子》。薩繆爾·貝克特:1953年劇作《等待戈多》,轟動法國舞台,並確立了他在法國劇壇上的地位,也使他的名聲享譽世界。貝克特於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阿達莫夫:1953年《一切人反對一切人》,《塔拉納教授》。熱內:1947《女僕》,1956《陽台》,1958《黑人》等。哈羅德·品特:是一位英國劇作家,早期作品經常被歸入荒誕派戲劇。劇作《看房者》(1960),為他贏得了國際性劇作家的聲譽,也是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三)新小說派:是20世紀50至60年代盛行於法國文學界的一種小說創作思潮,也被稱之為「反傳統小說」。新小說派的基本觀點認為,傳統小說中無所不知的敘述者,總是試圖賦予生活以秩序和意義,但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20世紀以來小說藝術已處於嚴重的停滯狀態,其根源在於傳統小說觀念的束縛,墨守過時的創作方法,因此他們主張摒棄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寫作方法,從情節、人物、主題、時間順序等方面進行改革。同時,新小說派認為傳統現實小說中的慣用語言,也必須徹底改革,因為這些語言由於長期重復使用,已變為「陳套」或「僵化」,失去了表達現代人復雜多變生活的能力。阿蘭·羅布-格里耶:《橡皮》(1953),《在迷宮中》(1959)。娜塔麗·薩洛特(女):《馬爾特羅》(1953),《天象儀》(1959),《黃金果》(1963)。米歇爾·布陶:《路過米蘭》(1954),《變化》(1957)。克洛德·西蒙:《弗蘭德公路》(1960)。為他贏得了「新小說」柱石的稱譽,奠定了在文壇上的地位。瑪格麗特·杜拉斯(女):《夏天晚上十點半》,電影劇本《廣島之戀》(1959)
(四)垮掉的一代:是二戰後風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是出現在美國的、一群鬆散的、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及作家的集合體。該流派的作家都是些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的男女青年,他們生活簡單,不修邊幅,喜穿奇裝異服,厭棄工作和學業,拒絕承擔任何社會義務,也蔑視社會的法紀秩序,反對一切世俗陳規和壟斷資本統治,抵制對外侵略和種族隔離,討厭機器文明,並以浪跡天涯為樂。他們永遠尋求新的刺激,尋求絕對自由,縱欲、吸毒、沉淪,以此向體面的傳統價值標准進行挑戰,因此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傑克·克魯亞克:小說《在路上》(1957)艾倫·金斯堡:詩歌《嚎叫》(1956)威廉·博羅斯:小說《裸體午餐》(1959)
(五)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小說家們,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納博科夫: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在195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洛麗塔》,此後又出版《普寧》(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說,成為事實上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約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使他成為公認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庫特·馮尼格特:以充滿幽默和奇特風格的長篇小說而著稱,他的《第五號屠場》(1969),使黑色幽默小說的創作影響,達到頂峰。另外他的《貓的搖籃》(1963),和《時震》,也是優秀的黑色幽默作品。托馬斯·品欽:受業於納博科夫,以長篇小說《萬有引力之虹》(1973),成為黑色幽默派的後起之秀。威廉·蓋迪斯:他的小說《小大亨》(1975),以誇張的諷刺,描寫一個大發投機財的孩子形象,獲得1976年美國全國圖書獎。托馬斯·伯傑:他的小說《小巨人》(1964),是對看似強大實則渺小的西方社會的諷刺。約翰·霍克斯:他被認為是「當代最有獨創性的小說家」。代表作《血桔》,描寫了一對夫婦在假想的海島上,過著原始的性愛生活,成為「反小說」的典範。約翰·巴斯:他在代表作《牧羊童賈爾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寫手法,通過對大學生賈爾斯,受到來自兩個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經錯亂的描述,影射冷戰時世界兩大政治集團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六)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於拉丁美洲文壇、賦有撼動世界轟動效應的重要文學流派,至今仍在世界文壇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它以小說為主要體裁,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就是「將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及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去,做到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將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因此,人們將這種寫作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委內瑞拉—烏斯拉爾·彼特里:短篇小說《雨》(1948)。他率先將此術語,運用於拉美文學。古巴—阿萊霍·卡彭鐵爾:長篇小說《這個世界的王國》(1949)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長篇小說《總統先生》(1949),《玉米人》(1950)。他於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墨西哥—胡安·魯爾福:中篇小說《佩得羅·帕拉莫》(1955)。秘魯—阿格達斯:《深沉的河流》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長篇小說《百年孤獨》(1970),《家長的沒落》(1981)。他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智利—伊薩貝爾·阿連德(女):長篇小說《幽靈之家》(1982),被譽為是穿裙子的馬爾克斯。
H. 國外現代小說有那些
尼爾·蓋曼算是一個,作品有《睡魔》(Sandman)系列漫畫,與《碟形世界》的作者、幽默奇幻大師特里·普拉切特合作撰寫的《好兆頭》,長篇小說《美國眾神》(一舉囊括2001年所有幻想類小說大獎),童書《卡蘿琳》(獲得幻想文壇最高榮譽雨果、星雲兩項大獎,以及恐怖小說大獎布拉姆·斯托克獎),《蜘蛛男孩》
喬治R.R.馬丁,一九四八年出生於美國貝約恩市,二十七歲以小說《萊安娜之歌》摘下象徵幻想小說最高成就的雨果獎。此後他不僅在文學上獲獎連連,更曾在好萊塢擔任編劇長達十年之久。至今,他已獲四次雨果獎,兩次星雲獎,一次世界奇幻文學獎,十一次軌跡獎等等。最出名的作品為《冰與火之歌》。具體的在網路上面有,可以去看一看
I. 西方現代派文學的代表作有哪些
【美國】塞林格
《麥田裡的守望者》
【捷克】昆德拉
《玩笑》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美國】海明威
《老人與海》
【英國】勞倫斯
《兒子與情人》
【美國】海勒
《第二十二條軍規》
【哥倫比亞】馬爾克斯
《百年孤獨》
【法國】普魯斯特
《追憶似水年華》
【奧地利】卡夫卡
《變形記》
【德國】愷撒
《從清晨到午夜》
這些是比較常見的,你還可以參考資料
http://proct.dangdang.com/proct.aspx?proct_id=9216842
J. 推薦幾部有名的外國現代愛情小說
《時間旅行者的妻子》作者:奧德麗.尼芬格,《伊甸園的鸚鵡》作者: [美]帕克絲特,《男人、女人和孩子》、《母與 子》、《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