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現代小說之父
1. 為什麼法國作家巴爾扎克被譽為「法國現代小說之父」
我們都知道法國巴爾扎克他最大的成就就是被稱為現代小說之父,那麼他為什麼會被稱作現代小說之父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傢具體的講一講。
最後,巴爾扎克非常的執著,頑強又堅持不懈,他的毅力是非常驚人的,在他面臨有巨額的欠款之下,他還能夠頂住壓力,沒有放棄,也沒有自甘墮落,而是發誓要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所以這一點也是令我們大家都很敬佩的。他的代表作有很多,如《貝姨》,《邦斯舅舅》,《伏脫冷最後的化身》,《蘇城舞會》,還有1934年發表的《高老頭》,也是他眾多小說當中很優秀的作品之一。
2. 巴爾扎克,莎士比亞,愛默生是什麼國家的的什麼學家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華人社會常尊稱為莎翁,清末民初魯迅在《摩羅詩力說》(1908年2月)稱莎翁為「狹斯丕爾」,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戲劇家,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最偉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學家之一。
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03年5月25日-1882年4月27日),生於波士頓。美國思想家、文學家,詩人。愛默生是確立美國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國前總統林肯稱他為「美國的孔子」、「美國文明之父」。1836年出版處女作《論自然》。他文學上的貢獻主要在散文和詩歌上。1882年4月27日在波士頓逝世。
3. 《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貝姨》,作者是哪個人
《高老頭》、《歐也妮.葛朗台》、《貝姨》的作者都是巴爾扎克,其作品主要收錄與《人間喜劇》
《貝姨》是巴爾扎克晚年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故事圍繞著埃爾維男爵一家人展開。男爵曾在共和國時代擔任軍事審核官與軍需總監,現在是陸軍部門的重要領導,又身為國務參事。在小說里,描繪了他如何一步一步在失去理智道德的情慾驅動下,敗壞了整個家族的名聲與軍隊的榮譽,做出盜用軍款的犯罪之舉,最後身敗名裂的整個過程。於洛.德.埃爾維這個人物的墮落也意味著舊時代輝煌的終結,映射出了整個上層社會的腐敗現象,富有代表性意義和現實批判性意義。
4. 巴爾扎克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代表作有什麼呢
"巴爾扎克的代表作,《沃特林的最後化身》、《戈爾尼耶里老闆》、《丈夫和妻子》、《一個路人的自白》、《歐也妮· Grandet, Aunt Bé, Uncle Bones, The Comedian Who Doesn't Know Himself, Parisians in the Provinces, The High Old Man, The Abandoned Woman, Uncle Bones , "The Crossroads in Bloom, "The Sioux City Ball, "The Donkey's Skin, and many more. "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 "法國現代小說之父",出生於法國中部圖爾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1816年進入法學院學習。
5. 法國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是
有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羅曼·羅蘭、莫泊桑等。
1、司湯達
司湯達(1783~1842)。原名馬里-亨利·貝爾(Marie-Henri Beyle),「司湯達」(又譯斯丹達爾)是他的筆名,19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代表著作為《阿爾芒斯》、《紅與黑》(1830年)、《帕爾馬修道院》(1839年)。
1783年1月23日,司湯達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少年時代在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氛圍中長大,崇敬拿破崙,並多次隨拿破崙的大軍征戰歐洲。
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後僑居米蘭,同義大利愛國主義者有來往,後被驅逐出境,回到巴黎。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在1831年後寫成的。 1842年3月23日逝世於巴黎。
2、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
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
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1834年,完成對《高老頭》的著作,這也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
《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網路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
3、福樓拜
居斯塔夫·福樓拜,法國著名作家。1821年12月12日出生於法國盧昂一個傳統醫生家庭。福樓拜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對19世紀法國社會風俗人情進行真實細致描寫記錄的同時,超時代、超意識地對現代小說審美趨向進行探索。
福樓拜的「客觀的描寫」不僅有巴爾扎克式的現實主義,又有自然主義文學的現實主義特點,尤其是他對藝術作品的形式——語言的推崇,已經包涵了某些後現代意識。
新小說作家極力推崇福樓拜對現實主義的創新,並進一步加以發展。他們對藝術形式的追求已呈現出後現代文學特有的「崇無趨勢」,從這個意義上說,新小說作家正是繼承了福樓拜的現實主義,才可能大大地跨越了一步。
19世紀自然主義的代表作家左拉認為福樓拜是「自然主義之父」;而20世紀的法國「新小說」派又把他稱為「鼻祖」。
4、羅曼·羅蘭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年1月29日-1944年12月30日),1866年生於法國克拉姆西,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的人道主義作家。
他的小說特點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另外,羅曼·羅蘭還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民主與光明進行不屈的斗爭,他積極投身進步的政治活動,聲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並出席巴黎保衛和平大會,對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5、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
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等。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羅曼·羅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居伊·德·莫泊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居斯塔夫·福樓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批判現實主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湯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6. 19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及他們的作品有哪些
1、亞歷山大·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稱大仲馬,法國19世紀浪漫主義作家。
大仲馬信守共和政見,反對君主專政。先後參加了1830年「七月革命」、1848年推翻七月王朝革命、加里波第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征戰等活動。2002年,大仲馬去世132年後遺骸移入了法國先賢祠。
大仲馬小說大都以真實的歷史作背景,情節曲折生動,往往出人意料,有歷史驚險小說之稱。結構清晰明朗,語言生動有力,對話靈活機智等構成了大仲馬小說的特色。大仲馬也因而被後人美譽為「通俗小說之王」。
大仲馬各種著作達300卷之多,以小說和劇作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宮廷》(劇本)、《基督山伯爵》(長篇小說)、《三個火槍手》(長篇小說)等。
2、亞歷山大·仲馬
亞歷山大·仲馬(1824年7月27日-1895年11月27日)是法國小說家大仲馬任奧爾良公爵秘書處的文書抄寫員時與一女裁縫所生的私生子,因與其父重名而被稱為小仲馬。
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茶花女》,表達了人道主義思想,體現出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也曾寫劇本:《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私生子》、《放盪的父親》、《歐勃雷夫人的見解》、《阿爾米斯先生》 和《福朗西雍》、《克洛德妻子》等。
3、阿納托爾·法朗士
阿納托爾·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本名蒂波·法朗索瓦,生於巴黎一書商家庭。「法朗士」是他父親法朗索瓦的縮寫,又因他愛祖國法蘭西,故以祖國的名字作為自己的筆名。
少年時的法朗士經常替父親編寫書目、圖書簡介等,置身於書海之中。187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金色詩篇》,爾後以寫文學批評文章成名;1881年出版《波納爾之罪》,在文壇上聲名大噪。
以後他寫了一系列的歷史題材小說。由於受法國唯心主義歷史學家列南的「人類永遠也不能接近真理」的影響,他的這些作品均流露出歷史循環論、社會改造徒勞無益論的悲觀情緒,但更多的是充滿對社會丑惡的嘲諷和抨擊。法朗士的散文平如秋水,含蓄雋永,韻味深長。
代表作品有《金色詩篇》、《波納爾之罪》等。
4、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Henri René Albert Guy de Maupassant,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後半葉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俄國契訶夫和美國歐·亨利並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莫泊桑1850年出生於法國上諾曼府濱海塞納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曾參加普法戰爭,此經歷成為他日後創作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
他一生創作了六部長篇小說、三百五十九篇中短篇小說及三部游記,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莫泊桑患有神經痛和強烈的偏頭痛,巨大的勞動強度,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後,莫泊桑於1893年7月6日逝世,年僅43歲。
代表作品有《項鏈》《漂亮朋友》《羊脂球》和《我的叔叔於勒》等。
5、愛彌爾·左拉
愛彌爾·左拉(法語:Émile Zola,1840年4月12日-1902年9月28日),法國自然主義小說家和理論家,自然主義文學流派創始人與領袖。
1840年,左拉誕生於法國巴黎,主要創作作品為《盧貢-瑪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會史》,該作包括20部長篇小說,登場人物達1000多人,其中代表作有《小酒店》、《萌芽》、《娜娜》、《金錢》等。
左拉是19世紀後半期法國重要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自然主義文學理論,被視為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遺產的組成部分。
7. 《歐也妮葛朗台》的作者是誰
《歐也妮葛朗台》的作者是奧諾雷·德·巴爾扎克。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Honoré·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
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主要作品有人間喜劇、朱安黨人、驢皮記。歐也妮·葛朗台。
《歐也妮·葛朗台》作品鑒賞
《歐也妮·葛朗台》是一場愛情悲劇,然而,這場悲劇的兩位青年主人公卻不是故事中的第一主角。換句話說,巴爾扎克竭盡全力濃墨重彩加以描繪的,既不是悲劇中的負心漢,甚至也不是痴情女,而是這場悲劇的主要製造者老葛朗台。
勝利者是無可指責的,看來這句話頗有道理,老葛朗台就是他的那個時代的勝利者,他所代表的那股新生力量手中握有的最大王牌武器就是金錢,金錢的法力無邊,金錢的力量不可抗拒。
8. 法國的著名作家名字
1.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
法國十八世紀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懺悔錄》、《新愛洛伊絲》、《植物學通信》等。
莫泊桑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作數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其三百餘篇短篇小說的巨大創作量在十九世紀文學中是絕無僅有的。
他的短篇所描繪的生活面極為廣泛,實際上構成了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風俗畫,更重要的是,他把現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說的成就所奠定的。
9. 法國現代小說之父是誰
法國現代小說之父是誰?我來回答,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
10. 福樓拜譽為現代小說之父的是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法國小說家,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小說和神怪小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1829年,他發表長篇小說《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3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1834年,完成對《高老頭》的著作,這也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崙,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小說,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網路全書」。但他由於早期的債務和寫作的艱辛,終因勞累過度於1850年8月18日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