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幻小說的主題
⑴ 常見科幻小說主題有哪些
星際戰爭
時空穿梭
未來世界
古武機甲
超級科技
進化變異
末世危機
⑵ 科幻小說的兩個基本特點是什麼
1、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2、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
3、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
在哲學主題上來說,科幻小說和人類上古的神話傳說有著相似的精神基礎,即對人類與宇宙關系的解釋、人類社會未來命運的關注與猜測。在文學譜繫上,浪漫主義的文學傳統應該是科幻小說最早的文學母體,早期的科幻小說往往帶有恐怖小說、冒險小說或奇幻小說的痕跡。
科幻小說代表著一種開放的系統,它不受傳統社會思想的束縛,可以無拘無束地探討各種各樣的社會概念和科學概念,當然,對科幻小說是不是開放的系統一直存在著爭論。
但科幻小說是充滿了不同的種族、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社會和變化多端的不同的環境,卻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它們為科幻小說的形式和內容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
因此麥克因泰爾說科幻小說是最有價值的文學方式,科幻作家正開始挖掘科幻小說無限的可能性,生產出文學領域里最激動人心的作品。
因此我們讀當代西方的科幻小說,必須擺脫傳統的閱讀方式,充分馳騁自己的想像,因為科幻小說本身就是與現實拉開距離的陌生化的作品,而西方現實又是我們感到陌生的現實。
換句話說,西方當代科幻小說是與我們拉開雙重距離的作品,以傳統的閱讀方式想像,很難理解其絕妙之處和真正的意義。
⑶ 科幻小說推薦
科幻小說推薦《海伯利安的隕落》、《銀翼殺手》、《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彩虹盡頭》和《萊伯維茨的贊歌》,具體內容如下:
1、《海伯利安的隕落》
28世紀,地球已被黑洞吞噬,人類在銀河系中建立了霸主政權,但一顆偏遠星球上的某個傳說,卻將帶給人類滅頂之災。在這顆被稱作海伯利安的星球上,據說潛伏著一種名為伯勞的嗜血怪物。
朝聖者們可以組隊去向它許願,一人能夠夢想成真,而餘下諸人都將失去性命。在人類末日前夜,最後一支由7人組成的朝聖隊伍出發了,他們每個人都有極度渴望之事,也有著隱藏心底的秘密,而其中一人正掌握著全人類的命運。
2、《銀翼殺手》
這本書的改編電影《銀翼殺手》比書本身更有名氣。但書卻比電影更深邃、更完整。
菲利普·迪克的小說作品,有很多已經或將要被好萊塢改編成電影,但至今最有名的,是1982年根據本書改編成的「Blade Runner」。這部電影以晦暗壓抑的氣氛、光怪陸離的特效和震撼人心的主題,在近年多種科幻電影排行評選中位列第一,在科幻史上的影響極其深遠。
3、《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核戰後,放射塵讓地球上的動物逐漸滅絕,地球已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為了鼓勵殘存的人口移民,政府承諾只要移民到外星球,每個人就可以自動配備一個仿生人幫助其生活。仿生人不滿足被奴役的現狀,成批逃回地球。
小說主人公里克·德卡德就是一名專門追捕逃亡仿生人的賞金獵人。在一次追捕仿生人的過程中,里克·德卡德發現自己對仿生人的態度和看法有了很大的變化,對一個女仿生人的手軟差點讓他命送黃泉。
4、《彩虹盡頭》
現代科技讓植物人羅伯特·顧重新煥發了生機,一個全新的、被高科技網路技術徹底改造的世界呈現在他眼前。
世界雖然天翻地覆,但邪惡卻依然存在。邪惡者掌握了此前人們無法想像的利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
對新世界和高科技懵然無知的羅伯特成了邪惡者可以輕易擺布的工具,通過他和他的家人,邪惡者可以進入監控嚴密的生化實驗室 ,竊取能夠控制人類心智的技術。
好在羅伯特還有朋友和親人:有的是在現代技術幫助下重獲青春的耄耋老人,有的是熟悉新世界種種游戲規則的少年。這群人老的老、小的小,他們要對抗的是策劃最周密的驚世陰謀……
5、《萊伯維茨的贊歌》
這是一本科幻小說,但是和大多數人想像的不同,這又不是一本傳統意義上的科幻小說。
起初,是核爆烈焰和輻射塵埃,人類退化到蒙昧時代。工程師萊博維茨創立了萊博維茨修道院,致力於保存人類的知識和文化。然後,是人類重新渴求知識的年代。萊博維茨修道院卻並不急於將自己手裡的藏書公之於眾,他們認為人類還沒有準備好,無法善用知識。
但是潮流無法阻擋,人類再次進入科技時代。最後,又是核爆烈焰和輻射塵埃。而萊博維茨修道院的僧侶們也同樣又一次踏上征途,擔負起數千年前教會初創時的職責:保存文化,留待未來。這是一個悲痛的輪回。
⑷ 科幻小說主題,急需!!!
《追不上的四次元白兔》
⑸ 科幻小說有哪些主題小說,好看的科幻小說有哪些主題
星際戰爭
時空穿梭
未來世界
古武機甲
超級科技
進化變異
末世危機
⑹ 《弗蘭肯斯坦》這部書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引言:1818年英國作家瑪麗·雪萊創造了長篇小說《弗蘭肯斯坦》,其中主角人物弗蘭肯斯坦是小說中的一位瘋狂科學家。他利用閃電將碎屍拼成的人激活,可真當這個怪物獲得生命的時候,弗蘭克斯坦卻被他嚇得逃離。它窮追不舍向弗蘭肯斯坦索要女伴和溫暖,緊接著引發了一系列的懸疑事件。
這是一部哥特式小說,內容多為神怪、暴力以及對中世紀生活的嚮往,其中小說刻畫的不僅是人類與科學進步之間的沖突,展現的更是技術濫用所造成的後果。小說揭示了資產階級在人文價值觀趨勢下人們自大狂妄的丑態,對於現在的社會造成的巨大傷害。反應了社會道德與個人追求之間的矛盾,告誡後人應當完善自我,走出自我的思想,應當融入現實社會與他人建立起友好關系。
⑺ 當代科幻小說的分類有哪些
軟科幻
軟科幻小說(英語Soft Science Fiction,簡稱Soft SF)是情節和題材集中於哲學、心理學、政治學或社會學等傾向的科幻小說分支。相對於「硬科幻」,作品中科學技術和物理定律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為它所涉及的題材往往被歸類為軟科學或人文學科,所以它被稱為「軟」科幻小說。
硬科幻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等自然科學為基礎的、以描寫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Hard SF)--無論我們現 在有了怎樣創新的理解,這都是硬科幻的原始定義
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歷史上在談及「硬科幻」時,還使用過另外一個詞Hardcore SF。按照科幻界的解釋,該詞與HardSF本不盡相同,它往往指那些「沿襲科幻黃金時代創作流派風格並重復某些主題的科幻作品」--從主題限制上講與上述硬科幻大同小異,而從「流派風格」上的限定來看實際是指一種敘述方式--也就是說,上述重置的定義更接近這個定義。
⑻ 中國科幻文學的主題
救國是第一個文化主題
從第一篇科幻小說《月球殖民地》開始,救國就成為了與中國科幻文學伴生的內容。典型的作品是清風在1923年創作的《10年後的中國》。小說中的主人公發明了一種WWW光。在這種光的引導下,中國戰勝腐敗,同時也戰勝了世界列強。
直到20世紀90年代,這種救國特徵逐漸轉淡,逐漸被尋找全球化狀態下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位置問題所取代。
嚮往理性是第二個文化主題
它認為中國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缺乏理性,需要更新。已故的著名作家鄭文光提出,「所謂科幻創作,就是用科學的方式去創作」(1982)。科學在認識世界上具有強大的能力。而魯迅也提出,科幻文學可以「導中國人以前行」(1902)。科幻小說中的科學其實不是科學教育,是導引理性的代名詞。
這只是從眾多的科幻文學中的文化主題中抽取出的例子。但即使從這兩個主題來看,中國科幻文學的主要問題,確實是一個與現代化相關的問題。如果把現代化看成是一個現代性逐漸增長的過程,那麼它本身就是現代性的問題。
⑼ 《三體》被譽為中國當代最傑出的星際科幻小說,其主題是
《三體》其主題是對時代的批判,對人性的展現,對眾多角色眾生相般的呈現;《三體》講述外星人截獲了來自地球的信號,並計劃侵略地球。面對外星人的企圖,地球人分裂為兩大陣營—一方期盼外星人能幫助他們掃除社會的黑暗,一方則決定抵抗入侵。故事最終化為這部格局龐大、視野恢宏的科幻神作。也表現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書中對人類歷史、生物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