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英國小說推薦書單
㈠ 求推薦英文書籍
《霧都孤兒》本人認為非常符合你的要求,反映的是19世紀英國社會現狀,裡面刻畫了很多生動的人物,並且讀完後能體會到人性的真善美,感悟到一點人生哲學。而且這書不長,讀起來比較好懂(*^__^*) 翻拍的電影也非常經典喲
㈡ 英國的文學名著有哪些
英國的文學名著有很多,比如《哈姆雷特》、《魯濱遜漂流記》 、《簡·愛》、《霧都孤兒》、《呼嘯山莊》、《傲慢與偏見》、《格列佛游記》、《威尼斯商人》、 《苔絲》、《道林・格雷的畫像》等。
一、《哈姆雷特》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㈢ 我讀大一,想看一本英文小說,要現代的,大家有什麼好書推薦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esar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19929256/answer/25427103
來源:知乎
1.The little prince (小王子)
難度:一星
內容:小王子的故事大家都熟了
觀後感:看的第一本原版書,作為個人入門打個基礎是最好的選擇。閱讀起來幾乎無障礙,但畢竟西方的語言表達和東方不一樣,先有一個適應的過渡是很必須的
2.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 (綠野仙蹤)
難度:一星
內容:小蘿莉多蘿西被大風吹到一個奇異國度(奧茲國)的奇遇記。貌似根據這個改編的電影票房僅次於《亂世佳人》。
觀後感:很可愛的一個小故事,善良的小蘿莉和一個稻草人,一個鐵皮機器人與一個獅子的故事,短小精悍,同樣沒什麼難度,適合小王子之後的過渡。
3.Flipped (怦然心動)
難度:二星
內容:同名電影的原著小說。女主角從小時候就喜歡鄰居家新搬來的小男孩,從此一直追逐著他的有趣故事。貌似就是我喜歡你的時候,你不喜歡我,這算不算泄底?
觀後感:看完電影特意找來書看的,而且之前了解過難度不是很大。小說要比電影有意思很多,以致我看的時候經常會笑出聲來。也是男孩和女孩視角的章節交錯進行,畫面感很強。強烈推薦。
4.And then there were none (無人生還)
難度:三星
內容:阿加莎克里斯蒂三大奇書之一!也是開創了孤島殺人模式的第一人。講述十個人收到邀請函到一座荒島上,但主人遲遲未出現,在晚宴時突然播放了一曲童謠,然後十個人按照童謠的歌詞相繼死亡的故事。
觀後感:代入感太強!不得不佩服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文字功力,當時每天睡前看這本書,最後連續好幾天做惡夢= = 書中的心理描寫刻畫的淋漓盡致,最後結局也是意想不到!精彩之至!同時也是西方推理小說排行前十的。
5.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芒果街上的小屋)
難度:二星
內容:居住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區芒果街上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就對弱的同情心和對美的感覺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圍的世界,用美麗稚嫩的語言講述成長,講述滄桑,講述生命的美好與不易,講述年輕的熱望和夢想,夢想著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夢想著在寫作中追尋自我,獲得自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
觀後感:不是我的style,樓主不是很喜歡....應該很合妹子們的興趣吧
6.Harry Potter and the 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難度:二星
7.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哈利波特與密室)
難度:二星
8.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
難度:二星
9.Harry Potter Harry and the Goblet of Fire(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難度:三星
哈利波特系列大名鼎鼎,內容就不多說了。四本的觀後感放在一起說。
決定看哈利波特原版系列是因為當時在考雅思,一個閱讀9分的大牛說,7部哈利波特的原版他看了好幾遍。從此提起興趣。電影還是中文版的內容早已爛熟於心了,所以閱讀不是障礙。書中的生詞其實是越看越少的,所以HP系列越看越入迷,雖然羅林阿姨7部小說的難度逐級遞增,但情節的精彩刺激已經讓生詞不是障礙,強烈推薦。
10.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 (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廠)
難度:二星
內容:窮孩子查理幸運拿到了可以進入巧克力工廠參觀的那張金券,於是奇遇開始了。同名電影是約翰尼 德普主演的,當年大熱啊。
觀後感:小說是屬於童話性質的,在旺卡的巧克力工廠奇幻游歷的同時,對於人性的描寫也很棒。比如金券可以拿去賣一筆錢能讓查理家裡生活好一些,但是家人扔支持查理去圓這個夢想。善良的人總是有好報啊。
11.Game of Thrones (權力的游戲)
難度:四星
內容:維斯特洛大陸上的血腥事兒 美劇大熱 不多贅述了
觀後感:喬治。啊。啊。馬丁的文筆不用多說,全書看的很爽,很刺激!POV的全新寫法既避免了防止讀者從書中推測出劇情走向,也開拓了全書的視角。感覺全書一點廢話都沒有,完全沉浸進去。原著還是可以完爆美劇的,電視劇刪掉了很多情節。強烈推薦!
12-14The Hunger Games (飢餓游戲三部曲)
難度:二星
觀後感:看的時候電影還沒上映,大一外教老師推薦的,難度適宜,對於想靠原版書提高英語的筒子們,再適合不過了。看完這部還可以提前預知第三部電影的走向,何樂不為~
15.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與偏見)
難度:三星
觀後感:生詞不多,但處於簡奧斯汀所在的那個年代,這本書閱讀起來肯定要和現代暢銷書的感覺是不一樣的。當初英語課上,老師問你們最喜歡的小說是什麼,大家都說什麼哈利波特啊,暮光之城啊,樓主直接一句」Pride and Prejudice「It'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當時全班都鴉雀無聲....頓時逼格高起來了有木有.....開玩笑。不過簡奧斯汀也就這本書略簡單了...後面四部至今擱在書房不敢挑戰....
16.Sense and Sensibility (理智與情感)
難度:四星
內容:講的是一對姐妹,對待愛情方面,姐姐很理性,妹妹很感性。二人因為對待問題和擇偶觀的不同最後的境遇也不同。
觀後感:不愧是簡奧斯汀的作品,真的是很贊。看完此書尤其欽佩姐姐的為人處事。BBC也拍了同名電視劇,男主是唐頓庄園裡面的大表哥馬修主演~應該是早期的作品,但是依舊搶鏡。
17.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
難度:四星
觀後感:俗話說,理科生看了不起的比爾蓋茨,文科生看了不起的蓋茨比。哈哈。這本書是在小李子的電影上映前看的,看完再看小李子,覺得他在裡面演的太好了。看小說的時候,在描述到蓋茨比到尼克家裡面約黛西那種緊張與躊躇,真是讓人感慨啊。蓋茨比又何嘗不是作者一生的寫照。不過蓋茨比的確是很了不起,至少生於貧窮的他沒有甘於現狀,一直認為自己能成大事,並且最後他也做到了。
2014年閱讀記錄
18.The fault in our stars(無比美妙的痛苦) 2014.01.14✅
難度:三星
內容:講述的是兩個癌症少年相愛的故事。一個害怕被遺忘的男孩Gus,一個怕留下印記讓所愛之人傷心的女孩Hazel。一個紐約時報暢銷榜首的小說不會太差。
觀後感:個人認為比同為New York Times Bestseller的《燦爛千陽》要好一些。 我看完了沒什麼憂桑的感覺,倒是把故事梗概給我媽講的時候,把她講哭了= = 妹子應該會很喜歡這種純愛故事吧
19.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與海) 2014.01.15✅
難度:二星
觀後感:海明威的作品用詞都很簡單,曾經也因此被嘲笑。不過這本書的確很給人力量。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看老人與海,才知什麼叫硬漢。有機會再看看海明威其他的作品。
20.《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東方快車謀殺案)2014.01.19✅
難度:三星
內容:在暴風雪中,一列東方快車被迫停下,在車上的密閉車廂內死了一名乘客,車上的12名乘客人人都有嫌疑,人人都有作案動機,到底誰才是兇手?
觀後感:推理小說就不說過多,防止泄底。不過看了這本書真是大呼過癮,不愧是AC女王三大奇書之一,想不到的結局,精彩!.
21.《The ABC Murders》(ABC謀殺案)
難度:三星
內容:一個逍遙法外的連環殺手通過字母表一步一步實施犯罪。作為死亡標記,殺手在每個被害人的屍體旁留下一本ABC鐵路旅行指南,翻開的那頁就是殺人之地。
觀後感:阿加莎克里斯蒂為數不多的快節奏推理小說之一,名氣雖然不大,但很有意思的一部,這個案件被柯南原封不動的抄襲。貌似是第325-327集。
22.The Naked Face (裸面)
難度:三星
內容:極出名的心理學家在聖誕節的前夕,他的病人莫名其妙被人殺死,緊接著,女助手也被殘忍地殺死。而所有的線索都無不指向一個線索:原來是自己引起了他們的死亡,累及無辜。 於是,作為一名心理醫生,主人公開始了心理上與情感上的雙重大逃亡。他僱傭了私人偵探,卻仍難保朝夕,在種種情感的折磨下,差一點就要崩潰了,最後,機場里,一個義大利小男孩的一句話,拯救了一切……
觀後感:Sidney Sheldon的處女作,並且當年就拿下了愛倫坡獎。關於作者多提一句,Sidney Sheldon本人在音樂、電影和電視三大舞台獲得最高榮譽獎托尼獎、奧斯卡獎和艾美獎後,又在52歲時跨入小說作家行列,憑藉此書獲得愛倫·坡獎和《紐約時報》最佳年度Mystery小說獎, 幾乎每本小說都是出版不久就登上全美暢銷書排行榜,被譽為是」美國的金庸「。他的系列一共19本,因情節緊湊,精彩離奇,並且用詞簡單,值得一看。
23.Crooked House (怪屋)2014.05.04
難度:三星
內容: 我在埃及遇上了索菲婭,此後她成為了我心愛的女子,然而我對她的家庭背景等一無所知。有一次,她終於肯開口對我說,她住在倫敦郊外的一個富豪住宅區,住在一幢歪歪扭扭的畸形小屋裡……很快我就發現,怪屋之「怪」,並不單單指怪異風格的裝潢,而是整個家族中那種變形的壓抑氛圍。據說這個家族有著冷酷和殘忍的血統遺傳,殺人犯的出現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觀後感:先附上作者對此書的評價:」我有理由相信,這是我寫的最好的一本書(另一部是奉命謀殺),我想人們殺得更多的是他們所愛的人,而非他們所恨的人。或許是因為只有你愛的人才能真正地使你的生活變得無法忍受。這本書是我看的最開心的 一部,原因一是裡面用詞竟然大多數都是考研詞彙,這樣樓主一邊背單詞,一邊又可以在小說里復習一遍。原因之二是這部書並不能完全歸為偵探推理小說,而是一部探索人性的書。在怪屋裡,一家人性格各異,彼此冷漠,最後早就出了怪物一樣的兇手...兇手是可悲的,生在這樣的家庭之下。阿婆的很多書都讓人掩卷深思,這也是她作品成功的一點。
24.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羅傑疑案) 2014.05.15
難度:三星
內容:羅傑·艾克羅伊德是個知道得太多的人。
他知道他愛著的女人毒死了她的第一個丈夫。他知道有人在敲詐她——現在他知道她因服用過量葯物而自殺身亡。
晚班郵件很快就會讓他知道那個神秘的敲詐者是誰。但是羅傑沒能把信讀完就死了——他坐在書房裡被人用刀抹脖子……
觀後感:被譽為是「阿加莎三大奇書之一」屬於根本不可能猜到的兇手一類,看過的朋友跟我說當看到兇手是誰的時候,震驚的手裡的雞腿掉在了地上....經常被選為推理小說TOP3,也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作,強烈推薦,這個建議提前看,被泄底了就可惜了。
25.Endless Night(無盡長夜)2014.08.02
難度:三星
內容:美麗寧靜的吉卜賽庄,卻被傳言是一所遭受了詛咒的住所,許多擅自進入的人都會在一次「事故」中喪生,沒有人能夠逃脫。然而英俊瀟灑的窮小子邁克爾還是一眼看中了這里,他奢望成為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埃莉在這里愛上了他,他們在這里結婚,在這里定居。可那可怕的詛咒會放過他們嗎?有一天,她騎馬出去,沒有回來……
觀後感:不知不覺距離看的上一部原版小說已經過去快三個月了,與其說這是一部推理小說,不如說是一部愛情小說。全書的高潮發生在最後的四分之一。阿婆就是這么讓人又愛又恨。恨她的作品總是這么慢熱,愛她總會在最後結局讓你得到無比的震撼,等你再回頭細細品味,你會發現前面阿婆已經為結局埋下了伏筆...
《無盡長夜》就是一部經典的阿婆作品,同時也被譽為是阿婆晚年生涯最出色的作品之一。全書看完,給人壓抑的同時,又是遺憾,或許人性就是如此,人們總是直到為時已晚的時候,才能認識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時刻。失去了,才知道彌足珍貴。有人生來甜蜜歡暢,暮暮又朝朝,有人生來無盡長夜。這種凄婉的愛情故事,妹子應該會很喜歡吧,推薦之。
26. the CATCHER in the RYE (麥田裡的守望者) 2014.08.07
難度:兩星
內容:主人公是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菲爾德是當代美國文學中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形象之一,霍爾頓出身中紐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學校里的老師和自己的家長強迫他好好讀書,為的是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在學校里一天到晚乾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 根本沒心思用功讀書,因而老是挨罰,到他第四次被開除時,他不敢回家。便隻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游盪了一天兩夜,住小客店,逛夜總會濫交女友他在電影院里百無聊賴地消磨時光,糊里糊塗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的與虛榮的女友摟摟抱抱,與此同時,他的內心又十分苦悶,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批純潔與真理的經歷與感受。這種精神上無法調和的極度矛盾最終令他徹底崩潰,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觀後感:怎麼說呢,怎麼說呢,這本書有人喜歡得不得了,有人就看不下去,樓主剛好就是後者...不過看這本書有種突然回到了看《綠野仙蹤》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麼生詞,句子也都很簡單,有生詞也基本上是垃圾話= = 對,這本書垃圾話非常多,男主是叛逆的少年。所以說么。。。男主這種感覺看什麼都不順眼的叛逆脾氣把看書的樓主弄的那幾天都莫名奇妙的暴躁。有些文學經典真的是欣賞不來。。。喜歡的人求勿噴。
27.《Stranger in the Mirror》(鏡子里的陌生人) 2014.08.15
難度:三星
內容:中學生托比與女同學發生了性關系,致使女方懷孕。為逃避結婚,離家出走,到處流浪,一文不名,為了生計,先後在馬戲團跑龍套,在酒吧充當業余滑稽演員,但他一心想著成為一名電影明星。終於在好萊塢電影經紀人克利夫頓的提攜下,成為紅極一時的超級明星。托比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然而內心卻十分空虛。
一心想出人頭第的女演員吉爾,在好萊塢歷經坎坷,她周旋於製片人、導演和經紀人之間,被迫出賣色相,並被情人誘騙拍攝裸體電影,淪為等外演員。為了改變低下地位,吉爾博得托比的歡心,二人結為夫婦,成為聲名顯赫的坦普爾夫人。托比因為長期縱欲,病發癱瘓。吉爾為了鞏固已經取得的地位,以驚人的毅力幫助托比恢復了健康。吉爾隨托比在各大都市演出,所到之處,盡皆轟動。但托比再次癱瘓,恰值吉爾始終眷戀的情人戴維突然出現,吉爾感到托比再無恢復的希望,害死了托比,並仰仗托比生前的巨大聲望,成功登上了明星寶座。但托比的經紀人克利夫頓為了報復吉爾,設計讓戴維看到了吉爾在裸體電影中的不堪場景,戴維痛苦離去,吉爾也徹底絕望,墮身大海...
觀後感:簡直是太!!好!!看!!了!!!雖然這本書還不是大師評價最高的一本,但樓主我看完前言就被深深的吸引了!全程無尿點!兩個主人公的經歷跌宕起伏,尤其到了後面女主開始對以前虐待她的人一一復仇,不能更精彩!西德尼謝爾頓不愧是米國最會講故事的人,作為全世界唯一一個集奧斯卡獎、托尼獎、愛倫坡獎於一身的人,他用真實的經歷描繪了一幅從草根到好萊塢巨星成長的血淚史。看完全書,不禁感慨人生就是這樣,在不斷的挫折中漸漸變成了另一個自己,正如書里說的那樣,你休想從鏡子里認出你自己,因為那隻有個陌生人的影子。
附上書里我最喜歡的一句話:Only in this life you made your own miracles,because God was busy elsewhere.
PS:書里露骨的色情描寫讓沒見過市面的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驚呆了....第一次看到原版書這么黃...果然應該14x嗎哈哈
28.《the Rise and Fall of Adolf Hitler》(希特勒的興與衰) 2014.09.05
難度:三星
內容:一位美國記者記錄的希特勒從童年到死亡的歷程。
觀後感:首先,本書生詞不是很多,因為目前正在背專四、專八詞彙,倒是發現了很多裡面背過的單詞,但是總體來說,書不難,很好於閱讀下去。其次,從書的內容來看,感覺寫的還是很客觀的,很多地方都引用了很多希特勒自己的日記以及手下將士的記錄。最後,不得不說,希特勒的人生很傳奇,生在一個公務員家庭,卻一心想當個藝術家,藝術家沒當成,去參軍逐漸建立了第三帝國,成為元首。與自己的外甥女談戀愛,愛得死去活來卻又因控制欲生生害死愛人,初期失敗了很多次,但都能運用計謀與手段化險為夷。畢竟能成為一介梟雄,自然有他的道理啊。。。不過從他屠殺猶太人來看,童年真的很重要啊,看過《辛德勒名單》覺得真是太殘忍了。
29.《Master of The Game》 (謀略大師) 2014.10.03
難度:三星
內容:她是淘金者的女兒,幼年的經歷即讓她懂得權力的重要。她有足夠的精明,紛亂的戰爭年代成為她發跡的最佳時機;她有足夠的野心,步步為營直至締造龐大的鑽石王國。在權力的棋盤上,每一個人都是她手中的棋子,無論是她的情人還是她的兒子……
觀後感:全書14.4萬詞,耗時10小時左右。這可能是繼《冰與火之歌——權利的游戲》之後我看的最長的一本書了,不過竟然出乎意料的高效。這大概要歸功於謝老寫書實在是精彩絕倫、情節跌宕起伏,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書中以Kate為主線,講述了一個百年的家族史,在這裡面你能看到富一代Jamie的挖鑽石發家的驚險刺激、富二代Kate女強人的控制欲、對公司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機關算盡、富三代Tony不求繼承家業只求作畫卻受母親百般操縱阻撓的掙扎、富四代雙胞胎姐妹相愛相殺...真是不得不感嘆,身為一個合格的上位者,使命感責任感以及無情都缺一不可。謝老曾說Kate這樣的追求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她總是不讓Kate如願,一次又一次的讓她的繼承人之夢破碎,不過又何嘗不是創業容易守業難呢?如果Tony和Robert沒有生在富貴的時候,而是在家族存亡之際,恐怕也會激起那種責任與使命吧....總而言之,還是比較佩服Kate的。強烈推薦。
下一部....未完待續.....
30.《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
難度:三星
內容:
知乎問題:有哪些人生經歷精彩程度超過小說,卻不廣為人知的傳奇人物?
1915年出生,先後就讀於燕京大學以及留學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後來在上海就職於過殼牌公司,父親曾任高管。家產豐厚,國內外都有存款,在那個年代住著小洋房並配有女傭、園丁等等,可為一代名媛。
本該是貴族小姐平平淡淡的生活,但丈夫於1957年去世(「鄭念」這個名字就是為了紀念丈夫),1966年文革爆發,被抄家,被關進監獄長達五六年,出獄後才得知自己女兒被紅衛兵殺害。
從擁有一切到一無所有,鄭念女士並沒有一蹶不振,她在監獄中經歷了許多折磨可仍舊不屈不撓。最後移民到國外寫了自傳「Life and Death in Shanghai」(上海生死劫)。
她在獄中會背唐詩來平緩內心和鍛煉記憶力,被反手拷著好幾天的她會冷靜思考如何完好保全雙手,她拒絕釋放協議要求為無罪並且要當局道歉。
鄭念女士曾在她的自傳中寫道:
「在我看來,無罪而虛假地承認有罪是一件愚蠢的事情。更合乎倫理和聰明的方法是:面對迫害而不予理會,有的事情必須忍耐。 當我考慮自己的境遇時,我意識到迫害我的第一步即將結束。無論今後處於什麼狀況,我將不得不加倍努力,以阻止迫害者控告我的企圖得逞。只要他們不能殺死我,我決不投降。因為,當我坐在吉普車上時,我心裡想的不是恐懼和失敗,而是一種決心。」
我沒有經歷過文革,但在那段時期被抓進監獄的人長期待在裡面後精神多少是有些問題的,還記得鄭念女士在書中描述到獄中另一人每天磨牙刷,就為了把牙刷磨尖然後自殺。
所以真的很佩服鄭念女士,能在那種情況下,還保持著理性,保持著那種貴族精神,更何況之前還是一位什麼都有的名媛小姐。
也佩服她寫的那本書中,不只是揭露了黑暗的文革時期所發生的事,沒有讓該有的憤恨情緒淹沒她,而是用一種十分清醒的目光去看待那個時期,並寫下這些文字。
就像羅志淵說的:她體現了中國「最後貴族」的一種精神與堅守。
㈣ 10部有名的外國文學名著
一,《戰爭與和平》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故事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反映了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事件,包括奧斯特利茨大戰、波羅底諾會戰、莫斯科大火、拿破崙潰退。通過對四大家庭以及安德烈、皮埃爾、娜塔莎在戰爭與和平環境中的思想和行動的描寫,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風貌。
二,《巴黎聖母院》作者:維克多·雨果
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內容環繞一名吉卜賽少女愛斯梅拉達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羅養大的聖母院駝背敲鍾人卡西莫多而展開,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鍾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的故事。
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慾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舍己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
三,《呼嘯山莊》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
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超現實氣氛,驚悚恐怖之中感人至深,帶有部分哥特文學的奇幻恐怖色彩。
四,《童年 》作者:馬克西姆·高爾基
《童年》是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前蘇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五,《大衛·科波菲爾》作者:查爾斯·狄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是狄更斯的帶有自傳性的扛鼎之作,正如狄更斯自己所言「在我心底深處有一個孩子最為我寵愛,他的名字叫大衛·科波菲爾」。這部長篇小說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的一部傑作,曾被列夫·托爾斯泰譽為「一切英國小說中最好的一部」。
六,《紅與黑》作者:司湯達
小說圍繞主人公於連的個人奮斗及兩次愛情經歷的描寫,揭示了復辟王朝時期的波瀾的階級大博斗,反映了政治黑暗、教會腐敗,貴族反動和資產階級利慾熏心的廣闊生活畫面。
七,《悲慘世界》作者:雨果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崙戰爭和之後的十幾年的時間。
故事的主線圍繞主人公土倫苦刑犯冉·阿讓(Jean Valjean)的個人經歷,融進了法國的歷史、革命、戰爭、道德哲學、法律、正義、宗教信仰。
八,《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品。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卧軌自殺、陳屍車站的下場。
庄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九,《約翰·克利斯朵夫》作者:羅曼·羅蘭
是一部通過主人公一生經歷去反映現實社會一系列矛盾沖突,宣揚人道主義和英雄主義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主人公奮斗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後在事業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後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
十,《飄》作者:瑪格麗特·米切爾
小說中的故事發生在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前夕。生活在南方的少女郝思嘉從小深受南方文化傳統的熏陶,可在她的血液里卻流淌著野性的叛逆因素。
隨著戰火的蔓廷和生活環境的惡化,郝思嘉的叛逆個性越來越豐滿,越鮮明,在一系列的的挫折中她改造了自我,改變了個人甚至整個家族的命運,成為時代時勢造就的新女性的形象。
㈤ 英國十大名著
英國的十大文學名著如下
1、《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Hamlet)》是由英國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於1599年至1602年間的一部悲劇作品。戲劇講述了叔叔克勞狄斯謀害了哈姆雷特的父親,篡取了王位,並娶了國王的遺孀喬特魯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為父王向叔叔復仇。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篇幅最長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具有深刻的悲劇意義、復雜的人物性格以及豐富完美的悲劇藝術手法,代表著整個西方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最高成就。同《麥克白》、《李爾王》和《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2、《魯濱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
該作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出生於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一生志在遨遊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風暴,隻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上,開始了段與世隔絕的生活。他憑著強韌的意志與不懈的努力,在荒島上頑強地生存下來,經過28年2個月零19天後得以返回故鄉。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
笛福便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使「魯賓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者。
該小說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於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
3、《大衛·科波菲爾》狄更斯
《大衛·科波菲爾》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被稱為他「心中最寵愛的孩子」,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
全書採用第一人稱敘事,融進了作者本人的許多生活經歷。小說講述了主人公大衛從幼年至中年的生活歷程,以「我」的出生為源,將朋友的真誠與陰暗、愛情的幼稚與沖動、婚姻的甜美與瑣碎、家人的矛盾與和諧匯聚成一條溪流,在命運的河床上緩緩流淌,最終融入寬容壯美的大海。
其間夾雜各色人物與機緣。語言詼諧風趣,展示了19世紀中葉英國的廣闊畫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間充滿善良正義的理想。
4、《呼嘯山莊》艾米莉·勃朗特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5、《簡·愛》夏洛蒂·勃朗
《簡·愛》(Jane Eyre)是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創作的長篇小說,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
作品講述一位從小變成孤兒的英國女子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最終獲得幸福的故事。小說引人入勝地展示了男女主人公曲折起伏的愛情經歷,歌頌了擺脫一切舊習俗和偏見,成功塑造了一個敢於反抗,敢於爭取自由和平等地位的婦女形象。
6、《苔絲》托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絲》是英國作家哈代的長篇小說,是「威塞克斯系列」中的一部。
小說講述了女主人公苔絲生於一個貧苦小販家庭,父母要她到一個富老太婆家去攀親戚,結果她被少爺亞歷克誘奸,後來她與牧師的兒子克萊爾戀愛並訂婚,在新婚之夜她把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卻沒能得到原諒。
兩人分居,丈夫去了巴西,幾年後,苔絲再次與亞歷克相遇,後者糾纏她,這時候她因家境窘迫不得不與仇人同居。
不久克萊爾從國外回來,向妻子表示悔恨自己以往的冷酷無情,在這種情況下,苔絲痛苦地覺得是亞歷克·德伯使她第二次失去了安吉爾便憤怒地將他殺死。最後她被捕並被處以絞刑。
哈代在小說的副標題中稱女主人公為「一個純潔的女人」,公開地向維多利亞時代虛偽的社會道德挑戰。
7、《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於1726年。
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又譯為萊繆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遊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
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
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格列佛游記》1726年在英國首次出版便受到讀者追捧,一周之內售空。出版幾個世紀以來,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
在中國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學作品之一,被列為語文新課程標准必讀書目。根據其內容改編的電影分別於1977年、1996年、2010年被搬上大熒幕。
8、《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亞
《威尼斯商人》 是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創作的戲劇,是一部具有諷刺性的喜劇。大約作於1596~1597年。
該劇的劇情是通過三條線索展開的:一條是鮑西亞選親;一條是傑西卡與羅蘭佐戀愛和私奔;還有一條是「割一磅肉」的契約糾紛。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貸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這部劇作的一個重要文學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這一惟利是圖、冷酷無情的高利貸者的典型形象。
9、《傲慢與偏見》簡·奧斯汀
《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是英國女小說家簡·奧斯汀的創作的長篇小說。
小說描寫了小鄉紳班納特五個待字閨中的千金,主角是二女兒伊麗莎白。她在舞會上認識了達西,但是耳聞他為人傲慢,一直對他心生排斥,經歷一番周折,伊麗莎白解除了對達西的偏見,達西也放下傲慢,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以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
10、《失樂園》彌爾頓
《失樂園》是英國政治家、學者約翰·彌爾頓創作的史詩。《失樂園》講述詩中叛逆之神撒旦,因為反抗上帝的權威被打入地獄,卻毫不屈服,為復仇尋至伊甸園。
亞當與夏娃受被撒旦附身的蛇的引誘,偷吃了上帝明令禁吃的知識樹上的果子。最終,撒旦及其同夥遭譴全變成了蛇,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
該作說明人類從不識不知的原始社會進入生產勞動的文明社會,必須依靠知識和勞動。同時,宇宙間本身就有正反相對、相互矛盾的兩種勢力存在,人類歷史上也反復出現過變革、斗爭的流血事件,出現過失樂園的悲劇。
《失樂園》與荷馬的《荷馬史詩》、阿利蓋利·但丁的《神曲》並稱為西方三大詩歌。
㈥ 外國名著書籍推薦排行榜
外國文學名著,引領您登堂入室,啟迪心智,使您獲得無窮的樂趣。
第1部 《神曲》但丁·阿利基埃里(義大利1265~1321)
第2部 《十日談》喬萬尼·薄伽立(義大利1313~1375)
第3部 《堂吉訶德》米蓋爾·德·塞萬提斯(西班牙1547~1616)
第4部 《哈姆雷特》威廉·莎士比亞(英國1564~1616)
第5部 《失樂園》約翰·彌爾頓(英國1608~1674)
第6部 《偽君子》莫里哀(法國1622~1673)
第7部 《懺悔錄》讓·雅克·盧梭(法國1712~1778)
第8部 《浮士德》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德國1749~1832)
第9部 《紅與黑》司湯達(法國1783~1842)
第10部 《唐璜》喬治·戈登·拜倫(英國1788~1824)
第11部 《高老頭》奧諾雷·德·巴爾扎克(法國1799~1850)
第12部 《三個火槍手》亞歷山大·大仲馬(法國1802~1870)
第13部 《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法國1802~1885)
第14部 《包法利夫人》居斯塔夫·福樓拜(法國1821~1880)
第15部 《惡之花》夏爾·波德萊爾(法國1821~1867)
第16部 《萌芽》艾米爾·左拉(法國1840~1902)
第17部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居伊·德·莫泊桑(法國1850~1893)
第18部 《約翰·克利斯朵夫》羅曼·羅蘭(法國1866~1944)
第19部 《安徒生童話全集》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麥1805~1875)
第20部 《玩偶之家》亨利克·易卜生(挪威1828~1906)
㈦ 推薦一些經典的外國文學書籍 經典的!
安娜 卡列尼娜
紅與黑
葉甫蓋尼·奧涅金
其中人物心理描寫相當經典
像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感覺很不一樣的那些
你可以看看薩特的禁閉 體會一下「他人即地獄」
㈧ 有什麼現代外國文學書籍推薦
《柏林記憶》,《民國了》,「尋找中國」叢書(《環繞上海》《行將消失的中國景象》《運河人家》),《樞紐:3000年的中國》,《大國憲制:歷史中國的制度構成》,《沈從文的前半生》,《一生愛好是天然》,「機村史詩」六部曲(《隨風飄散》《天火》《達瑟與達戈》《荒蕪》《輕雷》《空山》),《從大都到上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