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都市小說
① 求寫《快時代與慢生活》的高中優秀作文
材料一:富蘭克林說:「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可以用這五個字來表達——我沒有時間。」他的「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對絕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還是至理名言。
材料二:「上世紀8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快餐以及快餐文化在歐洲大行其道。1989年,「國際慢餐運動」在巴黎正式開始。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簽署了《慢餐協約》,鼓勵人們放慢節奏、享受生活。
材料三:廣州有一群人在蘿崗區的帽峰山下成立了一個「懶人部落」,過著愜意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慢生活家」卡爾。霍若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全面理解以上三則材料提供的信息,請以「快時代與慢生活」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詩歌之外,文體不限;②不少於800字。
[思路導航]
品味當今時代萬象,反思生活之本源。「快速時代」成名要快,致富要快,內心彷彿總有一個聲音驅使著人們賣力地工作,拚命地賺錢,快餐果腹,行色匆匆。然而,人們的靈魂卻往往跟不上身體的步伐,當大自然的野趣和閑情逸致離人們越來越遠,當過勞死、抑鬱症、亞健康開始籠罩職場陰魂不散,當急功近利的育兒方式開始剝奪寶貴的童年,當暴戾的情緒在整個社會迅速蔓延……諸多不正常的狀況,讓有識之士不得不反省這種「生命中不能承受之快」,從而遵從內心的需求,投身於全球「慢生活」潮流,慢慢吃,慢慢走,慢慢看,慢慢思考,慢慢地享受人生……本文的難點在於如何把握快時代與慢生活的「度」,既要提高速度,講究效率,也要提升品位,有條不紊。
[立意參考]
這是相對於當前社會匆匆忙忙、紛紛擾擾的快節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種生活方式,自1989年在義大利出現後,便風靡世界。這里的「慢」,並非速度上的絕對慢,而是一種意境,一種回歸自然、輕松和諧的意境。
「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積極的奮斗,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
「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
「慢」是「快」的基礎。
你只有習慣「慢生活」,才能夠快速准確找到定位,而不會迷失自己。
要慢下來(Slow),是因為「快」讓人錯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慢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積極的奮斗,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是一種高智、隨性、細致、從容的應對世界的方式。它只會讓你更高效,更優雅,更接近幸福。
[素材鏈接]
1.慢餐飲
城市的快節奏正以生產力的名義扭曲我們的生命和環境,我們要以慢慢吃為開始,放慢快節奏的生活。慢生活的第一要義就是慢餐飲,換言之,美妙慢之旅,由唇齒間開始。慢慢吃,這是慢一族最顯著的行為主義。所謂的慢餐運動是為了喚醒人們遭快餐催眠的味覺,提倡回歸對食物及用餐環境品質的要求,主調不過是「來,慢慢吃吧,沒有太特別的事情要趕的」。既然美妙的生活開始於緩慢的吃法,習慣了快速度的我們該怎樣在平日里培養慢餐態度?比如適當調整一下生活習慣,提早20分鍾起床准備早餐,至少為自己煎一個雞蛋、調制一杯新鮮果汁。與自己約定12點准時去吃午餐,因為上午沒做完的工作下午還可以繼續做。
2.慢睡眠
睡眠好的人不是沒有煩惱,只是他們懂得放棄,最起碼要放棄一晚,等到明天再想。所以,在我們決定睡覺的那一刻,沒有人可以打擾我們的美夢。慢生活的推崇者總能慢條斯理地入睡,一夜安眠,第二天醒來,容光煥發、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中,睡出了情趣,睡出了健康。
3.慢工作
這代表了一種更為自由、開放、彈性的工作方式。盡管還要為工作和業務拼搏,但可以把努力工作當作一件很愉快的事。很多自以為看起來很苦的事情慢下來欣賞,也是很美的。也許有人會迷惑不解,工作怎麼可以慢呢?現代化的工作節奏的確是「慢」的大敵,但是你可以用更自由、更開放、更彈性的工作方式來對待,讓工作更有計劃性,避免很多重復性的工作,讓自己工作著,快樂著。
4.慢讀書
對於好書的興趣,一如對於各色美味。善待自己的生命,也用心守候著自己靈魂的家園。這個世界上很多事都可以追求快,但閱讀卻是一件需要慢慢做的事情,而且越慢越好。對於追求優雅和舒適生活的慢一族,閱讀指的是「觸動心靈」的「讀」,不是泛泛地看。
5.慢運動
運動對於一般人而言,享受的是過程,而不是目的或者結果,我們運動的標准不是速度快了多少,也不是肌肉又增強了幾分,我們的目的是使自己更健康、更快樂。對於平時疏於運動的都市人來說,高強度的運動可能反而對自己的身體有害,而慢運動才能真正提高生活品質,帶來健康。那種形式上的慢速度、慢動作,所帶來的是內心本質加速度的放緩。柔韌、平衡、放鬆才是現代都市生活中最佳也是最快樂的運動方式。
6.慢休閑
無論跑到哪一個城市,就如回到自己的家:黃昏走到街市買菜,在住處周遭閑逛,不帶任何東西兩手空空、瀟灑走過。這樣的旅遊絕對比「到達、拍照、話題」這樣的模式要痛快。休閑是什麼?就是身體和靈魂放輕松,讓平時勞碌的身體停歇,讓緊張的神經徹底放鬆,讓浮躁的心態沉澱下來。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就夠了,至於形式可以隨心所欲。
7.慢音樂
拒絕雜訊,我要健康,我要我的慢音樂。喜歡慢生活的人通常喜歡聽輕柔的音樂,慢音樂不僅能陶冶人的氣質修養還能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每每聆聽那些高山流水一樣的曲調,我們就能明顯感覺到心靈在舒緩,所謂天籟之音,就包含著一種不可思議的神秘慢力量。
8.慢社交
職場如江湖,算計別人不如修煉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反而可以輕松打通人脈,以四兩撥千斤。即使在職場上,主張慢社交的人也總是不溫不火,不慌不忙。在他們眼裡,職場中的人際關系說復雜也復雜,說簡單也簡單。主張快社交的人往往主動出擊,為自己假想了很多危機,時時處於「備戰」狀態准備撲火,而主張慢社交的人卻總是堅信,練好內功是根本,因此他們不做小動作,只是本分地做最好的自己,與人為善。
9.如今,正有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開始流行———這就是棄快從慢的都市「慢生活」。「慢生活」的崇尚者們有一個新鮮的代稱———「悠客」。因為「慢生活」的本質就是要讓人「悠然自得」,在工作和生活中適當地放慢速度,以豁達和欣賞的心態來感受周圍的人和事。如今,在許多時尚達人的心目中,「慢」的理念已經深入到各個角落。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無數厭倦了繁忙生活的人們發起了「慢生活」的運動,他們希望生活的腳步慢下來。這是個容易讓人焦躁的時代。並不是因為一定就有多大的工作壓力,只是人們的心態上讓自己過於緊張。試著改變生活的節奏,一切可能會換個模樣
10.節奏:對快的叛逆 對慢的神往
「快生活讓我們失去了太多。不僅是健康,還包括對生活的熱愛、激情和享受,對周圍的一切喪失了新鮮、好奇、體會與感動,生活的細節已被完全的忽視。」剛上班的小王這樣告訴記者。他說,大學里自己可以欣賞藝術、培養個性、發展興趣愛好,可是飛快的生活節奏磨滅了他的個性和愛好。
「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有些跟不上。哪裡還有時間放慢腳步呢?日子活得真是太累了,好想慢下來。」陳小姐抱怨道。在哈爾濱像陳小姐這樣的人更是不計其數。其實,要放慢生活的腳步並不難。「只要你有心,時間總能擠出來。工作再忙但心不忙,就是說要學會控制情緒、放鬆心靈。隔幾天我就約幾個朋友去爬山,有時還用節假日釣魚、放風箏、自駕出遊,其樂陶陶,讓人羨慕。」一位網友在博客中這樣寫到。
哈爾濱有一群人成立了一個「懶人部落」,過著愜意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發起人之一的龍先生說,長期的城市快節奏生活讓人很累,他們要返璞歸真,不再「搏命」,要讓生活變成「慢板」,靜下心來細細體會和品味生活的細節。
其實,茶樓是一個放慢節奏、輕松神經的好地方。它提供的配套服務越來越多,休閑功能也越來越全,既滿足了飲茶,又有棋牌等娛樂項目,甚至可以做按摩、足浴等。目前,哈爾濱多數茶座的生意全天候紅火,其中不少人是「泡茶一族」,在這里一坐就是一天,這些人大多喜歡安靜,要上幾個飲料點心,手捧文件、書籍,不急不忙,像在辦公,又似休閑。一個茶客告訴記者,適度放慢節奏,對人自身來說,是一種和諧。
針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反對「快餐」的「慢餐文化」也開始盛行。他們放慢了飲食速度的同時,更放慢了心態,以慢餐引導那些被物慾橫流的大潮包圍著的人們放慢腳步,形成一種健康的心理態勢。
傳統觀念認為「慢生活」要有足夠厚的「家底」,起碼生活無憂才行。其實消費不是奢侈,沒錢也不缺少快樂。生活質量和快樂心情完全不靠金錢衡量
11.消費:富的充實 窮的快樂
哈爾濱的「懶人部落」就是由一群在事業上已小有作為的人組成的,他們都有著一段段「搏命」的奮斗史。部落族員的年齡介於30歲至45歲,學歷較高,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樣的人一般都經歷了一門心思撲在事業上的日子,所以格外渴望放下勞累的生活,回歸自然。」作為發起人之一的張小姐說,能否像他們這樣過「懶人」生活,並不是非要有經濟基礎做後盾,這更多是一種生活理念和追求。說到經濟壓力,這只是個人的觀念問題。
「我喜歡騎著自行車出遊,還不確定具體的遊玩地點,沿途看到哪裡好玩,就把車靠在一邊,盡情地享受,從來不趕時間。」大學生小劉得意地告訴記者,「這樣既省錢,又玩得盡興。」「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在以前,上海人總是奔著「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景去旅行,而現在去杭州的人更多的不怎麼玩,連相機都不想帶。他們直奔西湖邊,找一家茶樓,一個下午就喝茶,有時還到湖上泛舟幾小時,晚上就沿著湖邊散步。不管窮人還是富人,一到這里,心情都放鬆了。
隨著青藏鐵路的全線開通,入藏遊客數量大大增加。以前人們多數選擇「飛」去西藏,而現在他們更願意放慢生活的節奏,坐著火車慢騰騰地「游」西藏。據哈爾濱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關人士介紹,去西藏遊玩的人多數是中青年人,他們愛玩,也喜歡探險。花有限的錢跑更多的地方,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愉悅。這樣不僅節約了錢,還享受了都市快節奏下的「慢生活」。
除此之外,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瑜伽、太極拳等慢運動也如火如荼地展開。這些運動成本不高,甚至零成本,但是讓疲憊的人群身心都得到了放鬆。其實,不管經濟實力怎樣,在工作之餘給自己身心放鬆,享受「慢生活」,這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
「慢生活」不是懶散,而一種由生活態度轉變而形成的健康心態。
12.生活:積極的態度 健康的心理
「慢生活」的倡導者王豐退休後開了一間漫塑工作室,本來輕松休閑的他一下子忙碌起來,可他說,他現在潛心研究漫塑藝術,心無雜念。雖然忙碌,可心裡依然在享受「慢生活」。他認為,「慢生活」不是要人懶惰,而是更積極的生活態度。
在機會愈少、競爭愈烈的今天,要避免「超載」、「超速」,就要學會「慢生活」,使自己身心得到平衡。80高齡的金庸先生就相信「樂觀豁達養天年」。他說:「人要善於有張有弛。要像《如歌的行板》韻律一樣,有快有慢。我的性子很緩慢,不著急,做什麼都是徐徐緩緩,最後也都做好了,這樣對健康很有好處。」徐徐緩緩的金庸做出了自己的事業,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2001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一顆小行星命名為「金庸星」。
「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當然,工作重要,但閑暇也不能丟。」大學生小高說,「就是因為現在的節奏太快,我們都有點感覺累了,所以才要學著放慢腳步呀,讓自己不至於太辛苦。這樣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支點。」
「慢生活」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積極的奮斗,是對人生的高度自信。都市精銳們所追捧的「慢生活」,不是簡單的「減速」,而是讓自己在繁忙工作之餘,在生活節奏上形成一種放慢的習慣,多些時間休閑娛樂、放鬆身心,讓有限的快樂得以加倍放大。在以「數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今天,少數人仍然保有快樂人生的能力。美國社會學家傑里米·里夫金指出,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歷史的新階段—一個以工作不斷和不可避免地減少為特點的新階段。
看來,「慢生活」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將會體驗「慢生活」。在以「數字」和「速度」為衡量指標的今天,「慢生活」理念的存在,正是都市精銳們保持快樂人生動力的一大重要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講,「慢生活」將是社會生活的大勢所趨。從現在開始,不妨放慢你的腳步吧。體驗「慢生活」,享受好心情,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13.慢生活並非散漫和慵懶,而是自然與從容。
用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像心臟一樣工作,有忙有閑,尊重科學;像蜜蜂一樣生活,有勞有逸,懂得生活。心臟的設計之妙,耗能之少,優於任何一種高科技,它是節能的榜樣,是慢生活的典範。再看看蜜蜂,更神奇了,2億年的自然進化,同時代的恐龍早死了,它還活的很好,家族龐大,人丁興旺,而且天天藍天白雲,清風送行,和百花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蜜蜂從不加班,在規律有序的生活中,以勤勞和智慧用普通的花粉和花蜜釀出高科技含量的蜂蜜和蜂王漿,創造出幾十倍的科技附加量。反觀螞蟻,加班加點,早出晚歸,風里雨里,卻只是機械搬運,滿頭大汗卻效率很低。
[學生習作]
1.慢是一種生活態度。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逐步加快,我們與其匆匆忙忙地過日子,不如放慢腳步,享受生活。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我們表達感情的方式也增多了。可是一通電話,幾條簡訊是不能替代我們常回家看看帶給的父母臉上的笑容。一根電話線拉近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疏遠了人與人的真實情感。科技時代里,無處不快,有可能讓我們漸漸失去自我,最終變成被抽空了靈魂的軀殼。放慢腳步,讓生活多一絲溫情。
2.快時代需要慢生活。慢是一種豁達,淡定的心境,它可以使你達到「世間浮華萬千,而我心靜然」的境界。天下三足鼎立,兵家干戈不息。而卧龍先生能在深山依舊酣睡,這難道不是對「慢」的詮釋嗎?正是由於這種「慢」心境使他做到了「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世界變化日新月異,明星代言數見不鮮。而「亞洲飛人」劉翔的精力仍舊集中在110米的跨欄跑道上。這是一種淡定的心境。快時代需要慢生活,我們只有慢下來,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擁有了豁達、淡定的慢心境,才不會淹沒於快時代的滾滾洪流中。
3.快時代需要慢生活,因為慢是快的基礎。當你正習慣於慢生活時,生活的三維坐標也自然將你定格於恰當的位置。青黴素的發現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慢的協調給了快的跨越。如果科學家急於一種目標的探索,而忽視了慢步的發現,那麼機會也就隨之而去了。慢一些,不要因匆忙而拒絕晚霞的相約,不要因急追而忽視余暉的挽留。
4.品味生活,伴著一種慢的心境----平和、優雅。體味生活,帶著一種慢的態度-----從容、淡定。特蕾莎修女用善良與博愛向世人傳遞著愛和上帝的旨意,她用一種平和心去掉了宴會的奢侈快感,代之以利用與幫助。大江之上,羽扇揮起東風,燒紅了半壁江山。蘇軾以其曠世的豁達和那驚人的淡定慢慢地定格於歷史的畫卷中。是他的從容揮去了物慾橫流的追求,代之鵬飛九萬的眺望。的確,生活需要慢下來,快給我們帶來了刺激便捷,然而慢更讓我們擁有了更多美好的事物。如果修女去做總統,恐怕她也會無暇顧及貧窮病痛的非洲難民。如果蘇軾去做高官,恐怕赤壁將隱沒於海濤之中。我們需要慢的生活,它總有一種輕松和諧的感覺,給人以回歸自然的體味。
5.她是戲劇班裡赫赫有名的程蝶衣,他是娛樂圈裡大紅大紫的張國榮,他是文學史上譽為天才的海子。在快時代這艘行進的船上,美麗執著的程蝶衣選擇了血濺戲台,敬業熱忱的張國榮選擇了高樓躍下,嚮往幸福的海子選擇了卧軌自殺。在快時代的滾滾洪流中,他們沒能找到慢生活的真諦,最終留下一個令人嗟嘆的結局。而奧斯卡影後——蘇珊,一個融入快時代卻也能寵辱不驚的女性,一個將快時代與慢生活巧妙融合的演員。她握住了快時代的利劍,用不屈的意志、不變的信念創造出《華爾街》的神話。當今世界,快時代與慢生活,似水火不容,卻也能鑄造美麗的奇跡。
6.作家周寧說:「慢慢地走,穩穩地走,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自己是那走得慢的人。」阿爾卑斯山谷中,在一條風景極佳的大路上有一條標語:「慢慢走,欣賞啊!」對此朱光潛先生寫道:「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疾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情啊!」
慢慢走,欣賞啊!我們的生活何嘗不需要這樣呢?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不停地奔波、麻木的表情、飛快的腳步~你已經被你所追求的東西所累了,因為總因為前面有一個巨大的幸福在等待著你。當你回頭來看時,卻發現,幸福,原來在路途的點滴之中。時間不能停滯,可是我們可以駐足,也許偶爾的一瞥,你就能看到生活的笑靨。
7.慢,是穩如泰山的氣勢;慢,是時光積淀的厚重;慢,是天人圓融的和諧。在當時社會,「慢」慢與這個社會的快節奏依然是統一的,它中和了「快』的不穩定,又為「快」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我們處在這個社會,節奏快了,心應該更加沉靜和從容。現在人們在社會中所做的每件事,都應該是在自己的步伐和節奏,使之更符合社會的規律。比如人們強調的可持續發展,為的就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慢下來,為更長遠的發展做打算。人也是一樣,就如同行車一般,跑得太快也別忘了適當地慢下來一些。人生也就是「快」與「慢」的一種統一。「快」是前進、發展,「慢」是思考、總結、銘記、欣賞。對弈需要「慢」,寫作業需要「慢」。當我們向前進發的時候,也別忘了停下來總結過去、欣賞現在,人生因「快」而激情,因「慢」而深沉。社會的統一,需要我們更慢一些才是。
② 什麼叫都市慢生活它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呢
就是讓在都市裡快節奏的生活有意的放慢,適當放鬆心情緩解城市的壓力,比如更多的時間去享受和感悟生活,適當的放下工作,不要經常加班,多做做戶外的活動,和家人一起參與活動等等。當然你也可以睡覺,只要你能保持心情舒暢的方式都可以。
③ 求問[原創]中國哪座城市的慢生活最經典我要推薦
哪座城市的慢生活最經典?揚州的慢,甚至在宋朝時就成為詞牌了,應該說是比較經典的。城市的性格可能會影響到居民的性格,揚州人,普遍喜歡泡茶館,喜歡一遍又一遍地沏著茶打發時光,喜歡悠哉游哉地過日子。有一句俗語,專門用來形容揚州人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寥寥幾筆,替揚州人勾勒出一幅最傳神的漫畫。 揚州慢■ 洪燭 重遊瘦西湖,發現新開的一家叫揚州慢的茶社,我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彷彿不這樣就對不起這好聽的名字。我對書法沒什麼研究,辨認不出牌匾是哪位大腕題寫的,但是那裡面飄出的茶香卻很有誘惑力。我想,縱然旅行的日程安排再緊,也無妨進去坐一會兒。或許能因之而認識到另一個揚州。一個超脫了霓虹燈、廣告牌與電子表的古老而閑適的揚州。
揚州慢,是宋朝就有的詞牌。姜夔曾寫過:「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詩人們用溫柔的舌頭舔著,像要把口中的一塊糖含化,可直到今天,它還是甜絲絲的。唐詩里的揚州,宋詞里的揚州,元曲里的揚州,乃至明清小說里的揚州,濃得化不開。
坐在藤椅上,捶捶酸痛的雙腿,泡一壺茶,揚州真的慢下來了。漂浮在水面,返老還童般呈現出碧綠的顏色。現代化城市所特有的噪音與空氣污染,遠了。
這家仿古建築的茶社,從廳堂的擺設到服務員的打扮,都彌漫著懷舊的味道。老式留聲機里放出的音樂是《梁祝》,一下子就把我的心給拴住了。彷彿有兩只看不見的蝴蝶,伴隨我的小憩,在水霧中抖擻著濕漉漉的翅膀。遠足而來的我,長嘆一聲:總算是回到江南了。
推開雕花木窗,水景如畫:瘦西湖上沒有快船,只有小小舴艋舟(俗稱「瓜皮艇」),慢條斯理地劃著。劃船的人以及坐船的人,一點也不著急。我知道上世紀三十年代,揚州的船娘很有名的:「虹橋迤北為長春湖,或曰瘦西湖,畫舫笙歌,在昔為盛。風雲一變,人事遂遷。環湖漁家,以瓜皮艇載客,夕陽明月,雲影波光,著一二亂頭粗服者於其間,綺語風情,半鳴天籟,雖非昔日美人名士之高懷,倘猶勝市儈*之俗抱乎!」(引自《小遊船詩序》) 以女子來劃船並接待遊客,曾是此地之特色。漁女撐篙不會很魯莽,而且生意做得頗細心:邀你坐入艙中,總會沏一壺茶,並捧出瓜子之類零食,供一路上享用。我想,坐在輕巧的小船上,邊喝茶邊看風景,順便跟眉清目秀的船娘有一句沒一句地聊天,揚州,會顯得更慢一些,更美一些。 只是如今,瘦西湖上只有艄公而無船娘了,更缺乏沏茶添水、噓寒問暖的優質服務。當然也可以說:真正有閑情逸致的遊客,越來越少了。大多數人的腳步,都是匆匆的。而無論遊船、品茶還是看風景,都需要人能慢得下來,有一種慢的願望和慢的情懷。但在現實中,慢比快更難做到。
這么看來,揚州確實是一座與茶道的精神頗吻合的城市。揚州不愛爭上游,揚州追求的不是快而是慢,多多少少給人以落伍的感覺。揚州的慢,甚至在宋朝時就成為詞牌了,應該說是比較經典的。城市的性格可能會影響到居民的性格,揚州人,普遍喜歡泡茶館,喜歡一遍又一遍地沏著茶打發時光,喜歡悠哉游哉地過日子。有一句俗語,專門用來形容揚州人的:「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寥寥幾筆,替揚州人勾勒出一幅最傳神的漫畫。 泡茶館與泡澡堂,似乎是揚州人一天中頂重要的兩件事。你如果了解揚州人(尤其舊時代的),會覺得並不誇張。揚州人骨子裡就是閑散的,不以慢為恥,反而充分地享受著慢的樂趣。若與揚州人的生活方式相比,其他地方的人會覺得自己活得太累了、太匆忙了,或者說不好聽點:簡直白活了。
難怪瘦西湖總是那麼瘦呢!湖水都被揚州人用來泡茶和洗澡了。揚州人一生,全靠水的滋養。這跟魚的屬性倒挺相似。 難怪《紅樓夢》里的林黛玉水靈靈的模樣,她是在揚州長大的嘛。到了乾燥的北京,她水土不服,年紀輕輕就香消玉殞。
朱自清是揚州人,他說揚州著名的是茶館,早上去下午去都是滿滿的。「北門外一帶,叫做下街,茶館最多,往往一面臨河。船行過時,茶客與乘客可以隨便招呼說話。船上人若高興時,也可以向茶館中要一壺茶,或一兩種小籠點心,在河中喝著,吃著,談著。回來時再將茶壺和所謂小籠,連價款一並交給茶館中人。」 他覺得揚州茶館不僅選的位置好,風景如畫,而且起名字也頗下功夫,如香影廊、綠楊村、紅葉山莊,讓人事隔多年猶記得。尤其綠楊村的幌子,掛在綠楊樹上,隨風飄展,復活了「綠楊城郭是揚州」的詩意,而且裡面有小池、叢竹、茅亭,格外幽靜。朱自清給予揚州茶館很高的評價:「這一帶的茶館布景都錯落有致,決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樓可比。」
二十四橋,是一天中的二十四個時辰。鍾擺過來了,可還沒有擺過去。鳥兒都在途中。為傾聽遙遠的評書,我下意識地踮起腳尖。太陽遲遲不肯落山……看來我在這家揚州慢茶社逗留片刻還是對的:不去茶館里坐一坐,等於沒來過揚州。或者說,只有坐在茶館里,才能見識到真正的揚州,才能體會到揚州所特有的慢。
環顧周圍,其餘的顧客都在慢吞吞地喝著茶,互相交談或獨自想著心事。估計都是本地人吧? 據洪為法先生說,揚州是出閑人的地方,真正的茶客必是閑人無疑,不屑於在茶館里談生意的:「過去繁華,配合著舊時享樂方式,征歌選聲,弄月吟風,迄今所能遺留給揚州人的卻只剩下一派悠閑之態。看去似乎還有不少人保持著共同的人生觀,即在飲食方面,但求稍能舒適,而在事業方面,卻不必定圖進取。在這不少人中間,更有若干終日出入茶社、卻終年不作一事的閑人。」 熱衷於「早上皮包水」者,不僅早間赴茶社,午後也多是去的:「每天早間九時左右到茶社,會坐到十一時以後才離開,午後三時以外,便又到了茶社,直待暮色蒼然,這才安步當車的施施離去。不計寒暑,亦不計晴雨,一年四季的光陰除了睡眠以外,幾乎有一半是消磨在茶社裡的。」
當然,他所描繪的是大半個世紀前的揚州。如今,揚州還有閑人嗎?即使有的話,數量也大大減少了吧?畢竟全社會都是快節奏的,閑人會感到加倍的壓力。除非他骨子裡就是熱愛慢並堅持慢的。慢,其實是在跟快較勁。熱茶還需慢慢飲,所謂的閑人,是以「慢工出細活」的態度對待人生的,只求活得更精緻些,更滋潤些。 幸好街頭巷尾茶館猶存,為日漸孤單的閑人提供了最後的陣地。揚州的慢,才不至於失傳。揚州的茶道,才不至於失傳。比時代慢半拍的揚州,在茶館里打瞌睡。不知今夕何夕。
坐在揚州慢茶社裡,我彷彿也接受了某種心理暗示:慢一點,再慢一點……恍惚之間,如同回到了遙遠的富春茶社:「這富春在揚州人看來,不但點心好,茶好,桌子也清潔。茶是用龍井、珠蘭、魁針三種茶葉攙和起來的,龍井取其色,珠蘭取其香,魁針取其味。如是一杯茶能色香味俱全,這不夠人贊美嗎?至於桌子,一般茶社裡的都是油膩不堪,可是這在富春,卻可使茶客們放心。潔白的衣袖即使久壓在桌上,也不會被玷污了。因為那裡對於每張桌子,每天都要刮垢磨光的。」(洪為法語) 在這窗明幾凈的環境里,我不禁想再多呆一會兒。於是又點了一壺龍井。在瘦西湖邊,喝西湖的龍井,多有趣味呀。就當「偷得浮生半日閑」吧。也算是在揚州做一回「冒牌」的閑人。
減肥的西湖,瘦瘦的西湖,不在杭州,在揚州。春天,我很容易鬧一些誤會:以為杭州變樣了,以為西湖生病了,抑或把自己,當成了另一個人。幸好月亮也開始節食,努力保持少女的體型。今天晚上,它比紙還薄,剪貼在客店的窗口。瘦西湖並不孤獨。而詩人同樣沒有發福的跡像,詩人只能體會到衣帶漸寬的感覺。在二十四橋的這一端,我系緊鞋帶,彷彿為了更好地拴住自己。是的,風太大了(可我又不甘心被風吹走)。是的,我有點神情恍惚。揚州,我又來了。我比瘦西湖還要瘦……
一壺龍井使我成了詩人,產生了以上的聯想。好啊,在揚州的茶館里,我又有了寫詩的慾望。寫詩跟品茶一樣,也是需要慢的,低斟淺酌。夢想的誕生,需要慢慢地呵護,因為它是易碎品,必須輕拿輕放。
杜牧說得好:十年一覺揚州夢。一個珠圓玉潤的夢,可以做十年,百年甚至千年,這才顯出揚州的偉大。揚州啊,你有著偉大的慢,不變的慢。你因為慢,因為不變而偉大。
我漸漸愛上了揚州的慢。越是慢的地方,越令人難忘。連忘卻,都會變得很慢、很慢……
④ 宅女慢生活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宅女慢生活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我今年28歲。我的父母在老家,離我現在的地方也不遠,一上午就能到。母親原來是教師,父親在音樂學校教拉二胡,也算是老師。現在兩老都已經退休,唯一的工作就是幫她們的女兒我介紹男朋友。一到過年過節就一定要我回家相親。我不想相親,但是我一定會回家。中國的政策導致他們二老只有我一個女兒,我不孝順,他們就沒指望了,更何況他們把我培養成人。至於相親,去我是回去的,但是成不成······
我是個不擇不扣的宅女。只要能不出門就絕對不出門。
我的工作是室內設計,不用去公司。張佳是我的上司,她把任務交給我,我做好了直接發給她。我的生活很慢,很悠閑,跟這個城市的快節奏不相對應。
我喜歡安靜,但是,我住在市中心最繁華的地方。因為我雖然不愛出門,但是出了門一定要是最方便什麼都能買到的地方,
我……
⑤ 什麼是所謂的「都市慢生活」
所謂都市慢時光,應該就是嗯,在一個城市中,自己的生活節奏很慢,比如說自己上班時間很短,然後其餘的時間都在家裡慢慢的消磨自己可以做飯吃,或者或者可以購物,一個人在廣場上聽歌愉快的玩耍,生活,其實我對慢生活的理解就是慢慢的生活,不至於生活節奏那麼快索一天除了上班睡覺吃飯,沒有任何事情可干,one生活對於我來說就是除了上班吃飯,我還有自己的空閑時間我可以看你不自己喜歡的電影或者購物,好朋友在一起聊聊天呀,或者跟交個男朋友更多的時光是。
⑥ 國內最適合慢生活的城市,究竟有哪4座
國內最適合慢生活的絕對是美麗的麗江,充滿佛教文化的拉薩,繁華背後寧靜的成都以及自由的廈門。在這些城市裡面,其實麗江以及拉薩是比較有爭議的,畢竟麗江雖然適合慢生活但是這里的黑暗歷史太多,消費水平也是比較高,相反拉薩雖然屬於國內最神往的慢生活城市,但因為高原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體會。
其實國內適合慢生活的城市很多,選擇適合自己的城市才是正確的選擇。
⑦ 享受慢生活(記敘文)
享受慢生活
一個閑暇的晴日,一張舒適的躺椅,一本泛黃的舊書,一頁經典的唱片,就可以享受一個慵懶愜意的午後;幾張電影票,三兩要好的知己,一杯香甜的爆米花或一袋鬆脆炒板栗,就可以度過一個美好閑適的時光;一個繞膝發嗲的小孩子,一朵路邊盛放的小花,一群忙著貯存食物的螞蟻,就可以留下一段溫馨甜美的回憶;一段幽靜的林蔭道,兩個相扶相攜的老人,一幕柴米油鹽的討價還價,就是一個豐富完滿的煙火人生……
想不起已有多久,沒有好好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了。也不記得從什麼開始,是自參加工作以來,結婚以來,還是自生小孩以來,便再沒有了這樣的閑情逸致?只記得,我們總對自己說:等忙過這陣子,我要如何如何。後來卻發現,忙完了這個項目,又有了更多更難的目標和任務在前面堆積著等著你一一攻克。又有多少次,你一再向父母、愛人和孩子許諾:等忙過這陣子,我一定讓你們如何如何。殊不知,這個自欺欺人的借口早已成了張口就來哄騙家人的連篇謊話。我們就像是圍困在鋼筋混凝土和玻璃屋的木偶一般,總是被現實的生活牽著鼻子走,腳步越來越匆忙,節奏越來越緊迫,壓力越來越沉重。都市生活總是那麼千篇一律:每天清早起床,忙著一家人的早餐,然後各自四散著,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中午為了省事省時間,常常不是在食堂將就,就是一個快餐打發,隨即又投入了緊張的工作或學業,晚上一家人即使是聚到一起,也無暇拉扯些家常,各自用了晚餐洗漱完,做做家務、陪陪孩子或上上網,又該到了萬籟俱寂的深夜時分了。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日又是今日的重復。即使是周末,大多數人也總是流連在網路或棋牌室。或者下載一個電子文檔快速瀏覽,只挑重點去看,全然沒有了手捧一本書細細研讀,邊看邊想像著書中意境的閑情和耐心;或者看一部電視劇,電視機是基本不開的,因為網路上的信息更新速度不比電波頻率來得慢,網上看電視劇不僅免去了植入式廣告的狂轟濫炸,還可以跳過冗長的贅述只看劇情重點,只是一口氣順著劇情看下去,一個個廢食忘寢的,全落下了熊貓式的黑眼圈這一現代富貴病,也失去了等待下集揭曉的翹首期待的心情;或者買一個物件,也不再出門,只需在網上輕點滑鼠就可以當一回「凡客」,上一回「夢巴莎」,玩一回「淘寶」;就連談一場戀愛,都成了一檔檔「一對多」的快餐式電視相親直播節目,全然沒有了傳統男女初識約會的羞赧和含蓄,更多的是明目張膽的炫耀和吹噓。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不再是擁有諸多工具的高級勞動者,我們更多地被賦予「蘋果控」、「網蟲」、「拍客」、「播客」等新興名詞——其實不過是一群新世紀智能玩具的奴役。
在日益激烈的生存競爭中,在工作和生活雙重壓力下,在忙碌的奔波和征服的求索中,我們成了翻滾在漩渦中心的一葉扁舟,我們成了被物價抽打得連軸轉的陀螺,甚至我們中還有些人成了暴風雨中追逐閃電的狂人。每一個應當屬於家人孩子的夜晚,我們都交給了誰?不是徜徉在這樣那樣的晏會酒席,假意應酬著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就是迴旋在各娛樂城的四方麻將長城邊,再者就是混跡於紛繁雜亂的虛擬空間,與銀幕那一頭的陌生人說著曖昧的「親~」。於是乎,我們贏得了金錢,卻失去了財富;我們贏得了名望,卻失去了尊重;我們贏得了曖昧,卻失去了真情;我們學會了保養,卻失去了健康;我們學會了享受,卻失去了快樂;我們學會了浪漫,卻失去了真心;當我們真的學會了珍惜時,卻已經變得一無所有。
為什麼我們總要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末失本,忘記了原本簡單的初衷?為什麼總是在虛無的名利追求中放棄了自己曾有的理想和抱負?為什麼我們總是在快節奏中冷落了最親近的人,忘記了最初許下的承諾?
那麼,當我們還擁有這一切的時候,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呢?在急速飛躍的信息高速公路上,我們不防略停下匆忙的腳步,讓眼睛休息一下,讓心態修整一下,就當充充電、打打氣、加加油,得以更好的姿態去迎接更強勁更激烈的競爭。在充斥著豐富繁雜的娛樂活動中,我們不防留一兩天空白,好把這個寶貴的閑暇用來看望你兩鬢漸白的雙親,陪伴你冷落已久的愛人,或者與家中兒女玩玩游戲,打打水戰……
工作或許是為了生活,但生活從來不只是為了工作。何不偶爾打亂一下工作的快節奏,放鬆一下生活的慢步調呢?
⑧ 我的慢生活,我的慢潮小說txt全集免費下載
我的慢生活,我的慢潮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西溪濕地 ,繁忙都市的一帖寧靜劑
最近一直都在忙著拍戲,很久沒來博客了,大家還好嗎,今天有人突然問我,「潮」是什麼?其實「潮」對我來說就是生活,在我生活中可以見到的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可以是潮流。 有一種生活叫做慢生活,有一種潮叫慢潮,「杭州的潮」就屬於此,由於最近在杭州拍戲的緣故,我漸漸地熟悉了杭州的潮和他們與生俱來的人文氣息緊密結合,人們尋找內心的平靜,用心體驗生活的細節。所以我很喜歡杭州,我會給杭州打100分。
說到杭州,我第一聯想到的是「西湖」,「斷橋」,「許仙」,「白娘子」…我想這些詞算是杭州的象徵關鍵詞吧!先會細細的觀察,然後會深入最市井的角落,搭最便宜的交通工具和司機聊天,吃最路邊的地道當地美食,用心品味他們的生活態度,偶爾也會用相機記錄城市中最打動自己的生活畫面。這就是我探索與挖掘城市的方式。當發現自己與身邊經過的路人打扮說話方式類似,生活習慣融為一體時,我就會覺得自己擁有了一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