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和白話小說
❶ 中國第一部白話小說和白話詩集是什麼
第一部白話小說是《狂人日記》,中國第一部白話詩集是《嘗試集》。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嘗試集》系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詩集,開新文學運動之風氣,是胡適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問世以來引起文學界、理論界的廣泛爭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作品影響:
《狂人日記》在中國現代文學史和中國現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代小說(文學)創作的基礎;它的深切的思想是中國現代啟蒙主義的高度概括。其在形式和思想方面都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和中國思想史。
《狂人日記》在擴大文學革命的影響,開拓現代小說的道路特別是在批判封建禮教的流毒方面,其影響仍然是巨大而深遠的。
《嘗試集》主要是表現了個性解放、人道主義和民主自由的詩,具有當時的反封建的時代色彩和積極意義。如贊揚反抗沙皇專制統治,為自由而斗爭的俄國囚徒《沁園春·新俄國萬歲》 ;歌頌那用炸彈作武器,「一彈使奸雄破膽」的《威權》一詩,歌頌鐵索鎖著的奴隸,大叫「我們要造反了!」等等。
❷ 白話小說的含義是什麼白話小說與現代小說有什麼區別
白話小說:
1.發祥期:唐代 當時,市人小說、寺院俗講成為白話小說的兩個發展源頭。
2.黃金期:宋、元時期,開封、杭州等瓦舍勾欄處,「說話」藝術盛行,由此產生「話本小說」。這也是最早的白話小說形式,這種小說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短篇白話故事,篇幅較短,基本用口語敘述,有虛構性。宋末及元代,在白話小說基礎上出現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創作的擬話本小說。
3.全盛期:明、清 這一時期,產生了演義小說、長篇章回體小說等。如明代四大奇書:《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第一部文人獨立創作的小說);明代的擬話本小說「三言」「兩拍」;「三言」即馮夢龍的《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二拍」即凌濛初」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清代「雙峰」:《儒林外史》《紅樓夢》。而《紅樓夢》更成為中國古代現實主義小說輝煌的頂點。(因此說,我國四大名著都是白話小說。)
現代小說:
現代的中國小說。其主體是「五四」文學革命聲中誕生的一種用白話文寫作的新體小說。它取法歐洲近代小說,卻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既不同於中國歷來的文言小說,也迥異於傳統的白話小說。和中國封建時代許多小說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內容相對立,現代小說以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和市民為重要描寫對象,具有現代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不少作品還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
我覺得,白話小說,可能就是指作者在寫小說時用的語言就是他那個時代的口語,所以像唐宋元明清時期的小說,雖然我們現在看起來感覺依然在讀古文,但是在當時讀來,卻是相當通俗易懂的;而現代小說應該是有時間限制的,像中國現代文學,傳統分法就是1917—1949時期內的中國文學。
❸ 請問 現代文和白話文有何區別
1、表達方式不同
現代文: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白話文:官話白話文(京白)、吳語白話文(蘇白,如右圖)、粵語白話文(廣白)以及韻白(明代官話——中州韻白話文)。除了以下四種,還有很多白話。未能識別屬於何種方言大類的,統稱為「土白」。我們生活中所常說的白話文,是指官話白話文。
2、文書載體不同
現代文:現在以紙、電子書作為載體。
白話文:古代在東漢以前,使用竹簡、絲帛等作為文書載體,必然要求文字簡潔。 東漢改進了造紙術,使用紙得到了普及,加上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後,這些都為白話文體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3、特點不同
現代文:准確、嚴密、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語言簡練、簡潔明了、言簡意賅、富有感染力、節奏感強、委婉含蓄、意味深長、發人深省、寓意深刻、引發閱讀興趣、說理透徹、有說服力。
白話文:白話文,淺顯通俗,在語言上,生動、潑辣、粗獷、生活氣息濃厚,富有表現力。綜觀「五四」白話文運動,它廣泛吸收了西方的詞彙資源、語法結構,在語言、文字、思想等多層面展開,
這場運動不只是「語言內部的自足變革」,它同整個思維觀念的革新及國家現代化運動緊密聯系。「白話」與「文言」的較量,很大層面上也是兩種不同價值體系與社會意識形態的撞擊。
(3)現代小說和白話小說擴展閱讀
清末開始的文體改革可以分為「新文體」、「白話文」和「大眾語」三個階段。清末的「新文體」是夾用口語的「通俗文言文」。「五四」時期的「白話文」象小腳放大的「語錄體」。三十年代的「大眾語」提倡徹底的口語化,文體改革趨於成熟。
言文脫節、格式束縛,早在唐宋時代就有人出來反對。唐代韓愈(768-824)提倡散文,反對駢體,史稱「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駢體起源於漢魏,成熟於南北朝,講究對仗和聲律,四字六字相間,稱「四六文」。
韓愈反對這種注重形式、束縛思想的文體,提倡接近口語、表意自由的文言散文,使文體恢復到未受駢體束縛以前的時代,所以稱為「古文運動」。「古文」其名,「革新」其實。
唐代寺廟,宣傳佛教,用講故事的方法吸引群眾。一邊展示圖畫,一邊說唱故事。圖畫稱為「變相」,說唱底本稱為「變文」。有散文韻文相間的,有全部散文的。後世發展成為鼓詞和彈詞。這是早期的白話文學。
宋代的「語錄」是又一種早期的白話文學。起初,禪宗佛徒輯錄師傅言談,用口語體。後來,宋代理學家程顥、程頤的門人,也用口語體記錄老師的言論。 「語錄體」是一種白話文,具有小腳不敢放得太大的「半大腳」風味。
宋元間又有「話本」。這是說書人講說故事的底本。「話」是故事,「本」是底本,分為小說和講史兩類。前者多為白話短篇,後者是淺近文言的長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白話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現代文
❹ 白話小說的含義是什麼白話小說與現代小說有什麼區別
白話小說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短篇白話故事,篇顫早胡幅較短,基本用口語敘述,有虛構性。
現代小說以日常生活中普通的農民、工人、知識分子和市民為重要描寫對象,具有現代民主主義的思想色彩,不少作品還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思潮的影響。
兩者相比白話小說半茄攔文言版白話,睜扮同時篇幅較短,而且內容上相比虛構性較大
❺ 現代文就是白話文嗎
不是。現代文主要指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建立起來的語言體系,此敬特別是語法體系。可以說白話文和現代文的區別本質上並不是很大,只是用法不同而已。白話文和現代文最主要的區別是,拆睜白話文是口頭的,現代文是書面的。
現代文學代表作家
1、魯迅
(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他的作品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曾留學日本,後棄醫從文,意在改變國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師大任教。
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義者向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偉大轉變。魯迅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7本、小說集3部、散文和散文詩集各1部。
2、周作人
(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30年代和林旅扒歲語堂一起倡導「閑適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園地》、《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
3、胡適
(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作家、學者。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後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影響很大。曾在古代文學史、哲學史方面做過一些開創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
❻ 清白話小說與現代小說的用字差別
以老殘游記和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例子。
1、我們統計老殘游記中一描寫段落的句尾詞:
有個遊客--名叫老殘---原性鐵----一個英字-----號補殘---的故事-----殘字做號-----頗不討厭-----的意思----叫他老殘----別號了 -----三十多歲------江南人士------幾句詩書=-----做得不通------進得一個----沒人要他----歲數大----不中用了-----三四品的官-----性情迂拙-----二十年實缺----做的盤川----應用呢?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一描寫段落的句尾詞:
讀書-----壞脾氣-----握著高前配鉛筆------畫小人------沒有研究過-------不甚感興趣-----一著紙-----一彎一彎的---人臉的側影----那一個臉-----永遠是向左-----畫慣了----區別是-----畫的圓潤些-----比較生澀----角度較大---顯得瘦-----之後的側影。
如果是受古典文學影響較大的人,寫作就會像清白話。下面舉鄧文初《歷史學家的作坊》中一段。
歷史知識----普羅大眾-----社會心理學家-----俯視與漠視------普通讀者-----特定需求------的話------社會心理動機-----在根本上說-----人類好奇----本性使然-----歷史學家-----憑其直覺-----民眾心理-----芸芸眾生。
2、對話段落句尾詞統計
老殘游記一段:
此計甚妙----幾營人去----這么糊塗----性命交關-----一時救急-----三個人去-----給你帶去-----頭二百人-----要去殺他----只會送死-----以為如何-----該怎麼樣----看他們死嗎?-----並未曾錯-----兩個緣故----狼狽不堪了------兩個緣故呢?----走太平洋的-----太平日子-----浪靜的時候-----自如之妙----這大的風浪-----毛了手腳----預備方針。悔薯
從汪曾祺小說《大淖記事》一段看:
很奇怪---叫做大淖-----認得這個淖字-----的地方----這是蒙古話----元朝留下的-----有沒有---無從查考了---一片大水-----似還戚指不夠----可要大得多---頗為浩淼的---的河源---的沙洲----茅草和蘆荻-----灰綠色的蔞蒿---一片翠綠了----雪白的絲穗-----不住地點頭----全都枯黃了---被人割去----屋頂上去了----別處先白---別處化得慢----晶晶地堆積著-----分界處----西面北行----幾家炕房----不值什麼錢的---兩三個銅板。
從音韻學和認知科學角度看,韻文的優勢和不足是什麼?3字詞和4字詞、兩字詞的差別是什麼?為什麼現代漢語要用一個語氣詞來化解4字的詞?
❼ 「白話小說」是什麼意思
白話小說用簡單語言反映廣泛的社會生活內容的文學形式。
白話小說,發源於唐代的一種文學形式。中國白話小說的前身是民間故事和所謂的「街談巷語」,在古代中國文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小說經歷了不斷的豐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話本階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才迎來了真正的繁榮,成為與抒情文學分庭抗禮的一大文學體系。
發展:
白話小說長時期在民間傳播,其故事是生鮮的、同時又是稚拙的,版刻也很粗率。直到明代嘉靖前後,情況才發生重大變化。
文人突然看好這種俗而又俗的文學樣式,他們不只是評論,而且參與其間,進行搜集、整理、加工、編輯、出版。接著還有模擬這種樣式的文人創作,如馮夢龍的「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和陸人龍的《型世言》,等等。
❽ 現代文和白話文有什麼不同
1、表達方式不同現代文: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白話文:官話白話文(京白)、吳語白話文(蘇白,如右圖)、粵語白話文(廣白)以及韻白(明代官話——中州韻白話文)。除了以下四種,還有很多白話。未能識別屬於何種方言大類的,統稱為「土白」。我們生活中所常說的白話文,是指官話白話文。2、文書載體不同現代文:現在以紙、電子書作為載體。白話文:古代在東漢以前,使用竹簡、絲帛等作為文書載體,必然要求文字簡潔。 東漢改進了造紙術,使用紙得到了普及,加上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後,這些都為白話文體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❾ 小說的分類是什麼
1、按篇幅及其容量分: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和微型小說;
2、按內容分:可分為歷史小說、現代小說、科幻小說、公案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傳奇小說等;
3、按寫作體例分:可分為章回體小說、日記體小說、書信體小說、自傳體小說等;
4、按語言形式分:可分為文言小說、白話小說等。
❿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是什麼
《沉淪》
《沉淪》是20世紀20年代郁達夫創作的早期短篇小說,亦是他的代表作。出版時即震撼了當時的文壇。該小說以郁達夫自身為藍本,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弱小的悲哀。1915年,郁達夫考入名古屋第八高等學校(現名古屋大學)。1919年畢業後,郁達夫從名古屋前往東京。途中,他以在名古屋讀書四年的生活體驗寫下了此篇作品《沉淪》。
(10)現代小說和白話小說擴展閱讀:
郁達夫由於所處的社會黑暗透頂,周圍的環境光怪陸離,個人遭遇又頗多挫折與磨難,所以顯得比常人更復雜一些,因而作品中往往激憤與哀怨並存,有時甚至流露出某種程度的感傷情調。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種性格的復雜性,其實就是(或者說標志著)人性的豐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