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小說家筆名由來
『壹』 作家為什麼給自己起筆名 筆名的起源介紹
很多作家在出版自己的作品時,都喜歡用筆名署名,而不是真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筆名的來歷也有一定歷史淵源。因為在明、清時期,小說被認為是不入流的著作,登不上大雅之堂,所以作者為了自己的名譽就會起一個筆名,這樣方便隱藏身份。不過到了現代,小說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文學載體,但筆名依然沒有消失,反而很多著名作家都有自己的筆名,這又是為何呢?
(一)古人有沒有筆名的說法?
古代沒有筆名的說法,但古人略去真名,而使用室名(齋名)或別號的性質,就相當於今天的筆名。
圖片來自網路
如宋代蘇軾的《東坡樂府》、辛棄疾的《稼軒長短句》、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等,東坡、稼軒、白石等別號就相當於詞人的筆名;近代詩人黃遵憲的《人境廬詩草》、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等,人境廬、飲冰室等室名,就相當於這些文人的筆名。
最早的筆名出現於明清通俗小說的作者,例如《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今古奇觀》輯者抱瓮老人、《醒世姻緣傳》作者西周生,等等。作者隱去自己真實姓名,是因為通俗小老首猜說在當時被認為難登大雅,作者熱衷於創作,但又害怕遭到譏笑,故將真名隱去。
但蘭陵笑笑生之類署名卻成為筆名的前身。
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幾乎都遭遇到搜尋作者的尷尬。「蘭陵笑笑生」竟為何人?後世研究者不斷附會指認,截至目前,「候選人」已多達三十七八位,但迄今尚無定論,形成中國古代小說研究領域的「歌德巴赫猜想」。
(二)近代出現筆名蓋過了本名的形象
到了現代文壇,筆名方興未艾,而且影響深遠,甚至蓋過了本名。其原因是有利於發表自己的觀點,筆名是一種化名、代名,作者使用筆名,總有一些不願披露真名的原因,為避免引起文字麻煩,特用筆名行世。此類筆名通常見於學術爭鳴或表自以為尚不成熟的文章。而且通過作家的某類筆名,可以看到他們豐富復雜的思想性格和人生態度。
例如魯迅(原名周樹人)、茅盾(原名沈德鴻)、巴金(原名李堯棠)、老舍(原名舒慶春)、曹禺(原名萬家寶)、夏衍(原名沈乃熙)、冰心(原名謝婉瑩)、丁玲(原名蔣偉),等等。
(三)藝名與文人的筆名性質趨同?
過去的戲曲演員多有藝名,拜師學藝時由師傅根據字輩選取藝名,仍依原姓,中間為固定的字輩;後一字自由選取。如京劇科班「富侍型連成」字輩:喜字輩如雷喜福、侯喜瑞等,連字輩有馬連良、劉連榮等,富字輩如馬富祿、譚富英等,盛字輩有葉盛蘭、高盛麟等,世字輩如袁世海、李世濟等。
有的藝名具有濃厚的承傳宗師的色彩,通常在上輩藝名的前面冠以「小」字。如譚志道藝名譚叫天,其子譚鑫培就叫小叫天;蓋叫天之子張劍鴻師承蓋派,藝名為小蓋叫天;豫劇名演員常香玉的後人,藝名小香玉;評劇演員李再雯藝名小白玉霜,出自前輩評劇名演員白玉霜。
有的藝名是根據演員正式登台演戲那一年的年齡取名,具有紀念意義。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七歲時就開始演戲,初出茅廬,身手不凡,故名七齡童,後改為麒麟童。浙江紹劇著名演員章宗義藝名「六齡童」,兩個兒子章金星、章金萊,藝名分別為「小六齡童」、「六小齡童」。
中國人有忌諱用長輩名字為子女取名的習俗,但演藝界卻無此禁忌,如京劇界言菊朋的兒子叫言少朋,李桂春的兒子叫李少春,袁世海的兒子叫袁少海,馬玉良的兒子叫馬少良,等等。至於當代演員(包括廣播電視主持人)的藝名,已漸與文人的筆名性質趨同。
【作者簡介】芹滑譚汝為,天津師范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教授,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天津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天津市語言學會顧問。
『貳』 請教現代文學家的原名和筆名及其筆名的來歷
作家的筆名和原名
中國有許多文學家在發表作品時,不用自己的原名而用筆名。之所以用筆名,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作家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開始寫作,在當時白色恐怖的條件下,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免遭敵人的迫害,只能用筆名發表文章;有的作家發表文章用筆名是表達自己的某種感情或者嚮往;有的作家喜歡用自己書齋名作筆名;還有的作家發表文章取自己原名的諧音,等等。由於這些作家的文章長期以筆名相冠。久而久之,廣大讀者只能記住他們的筆名而不知道他們的原名。
■筆名「魯迅」的來歷
在用「魯迅」這一名字之前,我們的偉大作家曾有過阿張、周樟壽、豫山、周樹人等名字。
「阿張」為祖父周福清所取。魯迅1881年9月出生於浙江紹興,當時其祖父周福清在京做官,當抱孫的喜訊傳到他那裡時,恰巧張之洞來訪,於是其祖父便以所遇為孫取名「阿張」;之後又以同音異義的字取作大名「樟壽」,號「豫山」。魯迅7歲進私塾,即以此為名。
紹興話「豫山」和「雨傘」音近,魯迅上學時同學們常以此取笑他,於是他便請祖父改名,後改為「豫亭」,再改「豫才」。
1898年,17歲的魯迅離開了家鄉,來到南京,投奔一個名叫椒生的叔祖,入了江南水師學堂。
周椒生本人在水師學堂做官,卻對這種洋務學堂極為蔑視,認為本族的後輩不走光宗耀祖的正路,而跑到這里來准備當一名搖旗吶喊的水兵,實在有失「滑備名門」之雅。為了不給九泉之下的祖宗丟臉,他覺得魯迅不宜使用家譜中的名字,遂將「樟壽」的本名改為「樹人」,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之意。
1918年5月,在錢玄同的激勵和介紹下,魯迅在《新青年》第4卷第5號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首次使用筆名「魯迅」。在「魯迅」之前,還曾用過「迅行」的筆名。
魯迅一生用了140多個筆名,而以筆名「魯迅」聞達於天下。許壽裳曾對此作過解釋:
(一)母親姓魯,
(二)周魯是同姓之國,
(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但這是否是魯迅的本意,就不得而知了。
■筆名「艾青」的來歷
艾青原名蔣海澄。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艾青正在法國留學。他同許多留法的中國青年,在巴黎遭到歧視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館住宿登記時,旅館人員問他的姓名,艾青說叫蔣海澄,對方誤聽為「蔣介石」,便馬上嚷嚷開了。艾青一氣之下,就在「蔣」的草字頭下面打了一個「×」,又取「澄」的家鄉口語諧音為「青」,在住宿登記時填上「艾青」。此後,這名字一直沿用下來了。
參考資料:http://art.heut.e.cn/wenhua/wenhua_display.asp?id=449
■筆名「巴金」的來歷
巴金是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影響最大的長篇小說《家》是他的早期代表作。小說通過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生活內幕,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控訴了舊禮教、舊勢力罪岩喚惡,歌頌了五四初期知識青年的覺醒及他們與封建勢力的斗爭。它以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細膩獨到的藝術風格,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鼓舞知識青年反抗封建禮教、追求光明幸福,至今仍有反封建的重大意義。
巴金,生於四川成都一個大官僚地主家庭。原名李曉棠,字芾甘。他們輩分是「堯」字輩,巴金的大哥名堯杖,三哥名堯林。《詩經》中《國風·召南》有《甘棠》3首,共3章,每章句首均疊用「蔽芾甘棠」一句,巴金原名的末一字「棠」和字「芾甘」蓋出於此。「芾甘」和「李芾甘」是巴金早年發表文章和譯作的筆名,因此長期以來被人們誤認為是他的原名。
1927年,他在法國旅居時,認識了幾個朋友,其中的一個叫巴恩波。不久,聽說巴恩波在項熱投水自殺,他雖然不熟識這個朋友,但深感痛苦。後來取定的筆名「巴金」的「巴」字即用這個自殺的朋友之姓。至於筆名中的「金」字則是他的一個安徽籍朋友想到的。當時,他正譯完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前半部不久,這部書的英譯本還攤在桌上,那個朋友聽說他要找一個容易記住的字作為筆名的名(姓「巴」已有),就開玩笑地說出了「金」字。他採納了朋友的意見,從此,以一個少有的姓和一個常見的字合成的「巴金」這個筆名誕生了。
1928年8月,他首次在長篇小說《滅亡》上署用筆名「巴金」,並把小說寄給正在上海開明書店門市部當經理的朋友索非。索非接到這部書稿立即轉送葉聖陶先生,因當時鄭振鐸出國去了,葉聖陶正代理著編輯粗讓凱《小說月報》。葉聖陶讀了《滅亡》以後,覺得非常好,就把它發表了。於是,「巴金」的名字在文壇上開始不斷地放射出絢麗的光彩。
■筆名「老舍」的來歷
老舍,原名舒慶春,他把「舒」字拆成「舍」、「予」兩字,取名「舒舍予」,後來乾脆叫起「老舍」來。之所以這樣,是習慣於北方的朋友會面時親熱的叫法,如「老王、老馬」等。另外,又有舍己為人、奮發勵志、「舍我其誰」之意。
■筆名「冰心」的來歷
冰心以筆名發表作品以來,獲得無數榮譽,連她本人的真名謝婉瑩也被其筆名的風頭蓋過。究竟「冰心」筆名的來歷是怎樣?
1919年,冰心在發表她的第一篇創作小說《兩個家庭》時,第一次使用了「冰心」作為筆名。據冰心表示,「當時我不願同學們知道文章是我寫的,而『冰心』筆劃既簡單好寫,又與我的本名謝婉瑩的『瑩』字含義『光潔、透明』相符。我出生後,祖父曾找算命先生為我算命,算命先生說我應該是男命,命中有文曲星,還說我的八字里缺火。所以二伯父給我取名『婉瑩』,『瑩』字頭上有兩個『火』字。」
■筆名「曹禺」的來歷
曹禺取自本姓萬的繁體「萬」,拆開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附一:作家筆名來歷
1.魯迅(周樹人)
1918年4月,他發表了《狂人日記》,在這上面他用了魯迅這筆名。他是這樣解釋自己的筆名的:一、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愚魯而迅速的意思。
2.巴金(李堯棠)
巴金在法國留學時,有一個姓巴的同學自殺了,他為了懷念他就以「巴」作姓。他的一位朋友還為他取了一個容易記住的名字叫「金」,於是「巴金」這筆名就誕生了,他在《滅亡》一書上就用了此名。
3.曹禺(萬家寶)
曹禺取自本姓萬的繁體「萬」,拆開便是草禺,草字不取,取曹,故名曹禺。
4.冰心(謝婉瑩)
冰心小時候她就接觸中國古典文字,特別喜歡唐詩。她對唐代詩人王昌齡作的《芙蓉樓送辛漸》一詩特別欣賞,其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壺」尤為喜愛。為了表明她不與黑社會同流合污,她就取「冰心」為筆名。
5.高爾基(阿列克賽·彼什希柯夫)
「高爾基」在俄文中有「痛苦」的意思,哪他又為何取這個名字呢?原來他從小父母雙亡,讀了兩年書就開始在社會上謀生了,遭受了很多的人間苦難,為了紀念自己的經歷,所以取了「高爾基」這個筆名。
6.張恨水(張心遠)
「恨水」一名是他17歲那年,在蘇州第一次投稿時取的筆名,是從南唐後主李煜《相見歡》詞「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東去」中截取出來的。張恨水幼年酷愛詞章,讀了李後主這首詞,想到人生有限,不能讓光陰如流水一樣白白流逝,就取了這個筆名。
7.朱自清(朱自華)
1917年,20歲的朱自清「感於家庭經濟情況不好,為了惕勵自己不隨流俗合污,改名自清。「自清」兩字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8.戴望舒(戴朝宗)
筆名「望舒」取自屈原《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望舒即神話中驅月駕車的神,後來成為月的代稱。月在古詩詞中可作為愛情的象徵,月光的朦朧與戴望舒詩歌的朦朧婉曲是相合的,筆名暗示了詩人的詩歌內容和詩風。
9.老舍(舒慶春)
老舍拆自本姓「舒」,其字「舍予」亦拆自姓氏。
10.金庸(查良鏞)
金庸是拆最後一個鏞字而來的。
11.劉白羽(劉玉瓚)
「白羽」的筆名出自唐代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這首詩描述的是《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的李廣射虎的傳說,「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詩中的「白羽」不是柔軟的鵝毛,而是箭鏃之羽,這個筆名寄寓了作家以歷史名將為楷模,征戰疆場,報效祖國的鴻鵠之志。後來,劉白羽還用「石棱中」為筆名發表雜文,也源出於此。
12.瓊瑤(陳喆)
瓊瑤出自《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一首甜美的愛情詩,筆名正是瓊瑤言情作家身份的絕好體現。
■附二:十一位名作家的筆名由來
一、魯迅好友許壽裳曾於1920年底,當面向魯迅問過「魯迅」這一筆名的寓意。魯迅的答復是:一、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
二、1927年8月,茅盾遭蔣介石政府通緝,不能用真名發表作品,在完成《幻滅》的寫作後,署名「矛盾」投寄《小說月報》。取「矛盾」這個名字,是因為看到了生活中和思想上的很多矛盾。代理《小說月報》編務的葉聖陶先生覺得「矛盾」二字一看便是假名,怕引起政府注意惹出麻煩,便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頭。
三、「巴金」這一筆名和無政府主義毫無關系。巴老曾在《談〈滅亡〉》一文中,介紹過這一筆名的來歷:「巴」來之於一個叫「巴恩波」的同學,巴老曾因他投水自殺而十分痛苦;「金」是一位學哲學的安徽朋友幫忙取的。巴老當時想要找個容易記住的字,這位同學便半開玩笑地說了個「金」字。
四、「曹禺」是由萬家寶的「萬」字分解而來的。「萬」的繁體字是「」,上面是「艹」,下面是「禺」。因「艹」字不像個姓,作家便按照諧音選了個「曹」字。
五、「徐志摩」這一名字,是由他父親取的。原來詩人在「抓周」時,家裡來了一個志恢和尚,在詩人頭上撫摩一圈,然後說:「此兒將來必成大器。」這話正合徐父的心意,於是便讓兒子又名「志摩」———志恢和尚摩過頭頂。
六、取「秦牧」為名,意在抨擊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推翻「秦」即國民黨政權,建設田園牧歌式的和平生活。
七、蕭紅和蕭軍是一對情侶,當時他們曾和魯迅通信,並分別用了「蕭紅」和「蕭軍」作筆名。兩個筆名連在一起是「小小紅軍」的意思,表現了他們對革命的嚮往。
八、張恨水自1914年起便用這一筆名,取自李後主的詩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有勉勵自己抓緊時間、珍惜生命的意思。
九、1930年高仕自美回國,國家滿目瘡痍,他為此痛心疾首。改名高士其是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扔掉人旁不做官,扔掉金旁不要錢!」「高士其」後來成了他的正式用名。
十、楊沫自小喜愛茉莉花,她曾跟三妹白楊商量,兩人按排行分別取名楊君茉、楊君莉。後據諧音寫成「楊君默」,又舍「君」字寫成「楊默」。但她總覺得「默」字和自己的爽朗性格不合,再據諧音改為「楊沫」,意思是願做革命海洋中的細細飛沫。
十一、嚴文井是湖北人,普通話里前鼻音的「錦」和後鼻音的「井」,用他的家鄉話讀起來沒有分別,「嚴文錦」常被讀成「嚴文井」,他的一批文友索性刪繁就簡寫成「嚴文井」。後來他本人也接受了這個帶有家鄉色彩的名字。
『叄』 老舍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
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革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2、人物生平
1899年老捨生於北京。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戰爭中。全家靠母親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歲,得人資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師第三中學(現北京三中),數月後因經濟困難退學,同年考取公費的北京師范學校。
1918年畢業,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學當校長。兩年之後,晉升為京師教育局北郊勸學員,但是由於很難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舊勢力共事,很快便主動辭去了這份待遇優厚的職務,重新回到學校教書。
1921年,在《海外新聲》上發表《她的失敗》的白話小小說,署名舍予,這是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僅有700字。
1922年,受禮加入基督教,後在天津南開中學教國文,並在北京教育會、北京地方服務團工作。在此期間,他熱衷於社會服務事業,同時還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學補習英文。
1923年,在《南開季刊》發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
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講師。
1926年,在《小說月報》上連載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第1期署名「舒慶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後三年繼續創作,在英國共創作發表了長篇小說三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5] 英國的教書生涯使老舍成為一名合廳衫攜格的作家。
1929年夏,離英回國,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學教員。
1930年,回國任齊魯大學教授,邊寫作邊教學。
1931年,與胡絜青女士結婚,同年發表長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創作《貓城記》,並在《現代》雜志連載。此後幾年,老舍陸續創作了《離婚》和《月牙兒》等在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1934年,任山東大學文學系教授。
1936年,老舍辭去山東大學教授一職專心從事寫作。9月,《駱駝祥子》在《宇宙風》連載,1939年該書由人間書屋正式發行。
1937年,8月返齊魯大學任教。11月隻身奔赴武漢。
1938年,老舍被選為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對內主持日常會務扮伏,對外代表「文協」,並全面負責總會的領導工作。同年7月,隨文協西遷重慶。
1939年,老舍翻譯完成的英文版《金瓶梅》在倫頓出版,譯名為"The Golden Lotus",此版是為西方比較權威的《金瓶梅》譯本,先後發行四次。
1944年,創作並由良友復興印刷公司出版《四世同堂》第一卷《惶惑》。
1946年,受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同年出版《四世同堂》第二卷《偷生》。
1949年,接文藝界三十餘位友人信後決定回國,10月離美,12月抵達天津。
1950年,中國民間文學研究會成立,任副理事長。
1951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1953年,當選為全國文聯主席,作協副主席。
1957年,《茶館》發表於《收獲》第一期。
1966年,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196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且獲投票第一,由於老舍已不在人世,遺憾頒予川端康成。
1978年,老捨得到平反,恢復「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象徵性的墓碑上刻寫著老舍的一句話:「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里。」
3、人物評價
胡風:「舍予是經過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沒有被這些所湮沒,反而顯得更凸出,更難能而且可愛。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復雜的枝葉所襯托著的果子。他底客客氣氣,談笑風生裡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話還是笑話的那一種幽默。現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裡面正閃耀著他底對於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時卻要為國事,為公共事業,為友情傷心墮淚,這恐怕是很少為人知道的。塌帶」
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在悶著頭構思寫作。很嚴肅、很封閉。但是只要有人來,一聽見朋友的聲音。他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熱情周到,很談得來。仔細想來,父親也矛盾。因為他對生活、對寫作極認真勤奮;另一方面,他又特別有情趣,愛生活。」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樊駿評價幽默之於老舍:「在某種意義上, 失去了幽默,,就沒有了老舍, 更談不上他在文學史上取得那樣的成就與地位。」
4、人物影響
文藝影響
老舍致力於文學的普及和曲藝的改造,是民間曲藝改革的一位先驅者。
政治影響
老舍和郭沫若等人組織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並擔任常務理事兼總務部主任,負責領導日常會務,對外代表「文協」,老舍在擔任總務部主任期間團結了全國的抗戰文人,使這一時期成為現代文學史上文藝界團結得最好的時期之一。
文學獎項
為紀念老舍先生以及鼓勵創作優秀的文藝作品,北京市文聯和老舍文藝基金會於1999年創立了老舍文學獎,該獎項主要獎勵北京籍作者的創作和在京出版和發表的優秀作品,每兩至三年評選一次。
推薦於 2017-09-26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27個回答
性疾病的早期症狀_初期症狀圖片_點擊查看
在線咨詢性疾病的早期症狀,一般是由不潔性接觸,下面感染了或者包皮長導致的,龜頭白斑白點多,及早檢查預防感染加重!
本月1757人已咨詢相關問題
咨詢
上海九龍男子醫院廣告
2021行書書法入門視頻_零基礎入門到精通_點擊查看
根據文中提到的老舍為您推薦
行書書法入門視頻足不出戶就能學到專業科班老師的書寫技巧,0元搶16節課!
北京知金大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老捨生平簡介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AKA 正在咨詢一個數碼問題
4條評論
熱心網友3
不對
查看全部4條評論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男性常見性疾病圖片_多年看診男科疾病_經驗豐富
F男性常見性疾病圖片?上海看男科好的醫院,上海長虹醫院用心致力男性健康,為男性朋友答疑解惑,地鐵2號線直達,交通便利,看男科,選長虹,男性常見性疾病圖片,點擊咨詢!
廣告2021-01-28
作家老舍先生的生平簡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 (3)現代小說家筆名由來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老舍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尤其是長篇小說)、劇本、散文、詩歌(新式之外包括歌詞、古詞和舊體詩等),幾乎什麼形式都涉及了。已經出版的《老舍文集》19卷,總共有一千萬字之多。 談現代長篇小說的生成,你不能超越他;回顧現代諷刺幽默精神,離不開它;講到中國話劇的民族化,自然不可繞開老舍;而要認認真真地總結中國現代白話的歷史,想像我們每個人今天嘴裡說的或筆下寫的現代語言文字,更是不可忽視他的存在。 可以說,老舍的作品的確稱得上是「經典」:它的以一擋百、一以擋千的無可爭辯的分量;他在歷史上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無法逾越的典範性、代表性;產生的時候是重要的,之後又擁有持久的影響力,一代一代有它的讀者,甚至迷戀者;它值得人們再三回味,可以不斷感受、不斷驗證,不斷有新的發現。 參考資料:網路:老舍
217贊·4,325瀏覽2019-11-10
老舍的生平簡介
2贊·1播放
老捨生平簡介
老舍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家,一生筆耕不輟,寫下了一千多部作品,涉及范圍包括長、中、短篇小說、戲劇、童話、散文等多種文學形式。老舍先生是現代文學創作題材最多形式的作家之一,是文藝家的勞動模範。他以通俗易懂、直白的文學語言,促進了我國大眾文學的發展,為現代文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老舍是我國享譽世界的文學大師,他的作品以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見長,往往嬉笑怒罵間展現人間百態。而他語言幽默詼諧的背後,有更深層次的藝術表現力,能使讀者從看似平常的生活幽默中,感受和領悟人生真諦。老舍先生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有這么幾個特點:(一)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二)悲喜交融,互為變奏;(三)自然中尋求「原生態」的幽默;(四)靈活運用修辭手法增強幽默效果。 來源:《西部學刊》
2瀏覽2020-10-23
求老舍的生平簡介和主要作品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字舍予。因為老捨生於陰歷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主要作品: 1、《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在中國現代文學歷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2、《櫻海集》裡面的短篇小說大部分虛構故事,有湊字之拼,但仍能從容應付當時對短篇小說很不客氣的文壇,實也是了不起之作。 3、《月牙集》是老舍先生的自選集,由老舍先生作於1935-1944年間。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是一個病態社會,病態社會造出許多病態的人和事,罪惡的舊社會不讓人們有出路,引起人們的深思。 4、《我這一輩子》是老舍先生創作於1937年抗戰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說,描寫了一個舊時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 5、《四世同堂》是中國作家老舍創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表現抗戰北平淪陷區普通民眾生活與抗戰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 (3)現代小說家筆名由來擴展閱讀: 老舍的一生: 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1966年,由於受到文化大革命運動中惡毒的攻擊和迫害,老舍被逼無奈之下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國現代文學長篇小說經典《四世同堂》由東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這是該作自發表以來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老舍致力於文學的普及和曲藝的改造,是民間曲藝改革的一位先驅者。 在中國現代作家之中,老舍是唯一一個能夠身體力行地將文學與曲藝進行結合,長時間地關注曲藝發展,並且在新中國成立後親自參與了曲藝,尤其是主要曲種(相聲)的社會主義改造的作家。 參考資料:網路-老舍 網路-駱駝祥子 (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 網路-櫻海集 網路-月牙集 網路-我這一輩子 (作家老舍著作小說) 網路-四世同堂 (老舍著長篇小說)
189贊·10,796瀏覽2019-09-02
老捨生平簡介50字
舒慶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朴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3)現代小說家筆名由來擴展閱讀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他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關於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於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在現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他是現代中國文壇上傑出的風俗、世態(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卻把歷史和現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表現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罪行,從不同側面描寫它們的經濟、文化、宗教滲透和種族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他表現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同時抨擊在這些侵略和滲透面前卑躬屈節、為虎作倀的洋奴漢。寫於60年代初的話劇《神拳》,再現了北京居民抗擊八國聯軍的壯烈情景。
757贊·11,570瀏覽2019-11-17
北京十大排名畫室北京【周達畫室】家長認可的好畫室
根據文中提到的駱駝祥子為您推薦
zhoudahs.com廣告
杭州畫室美院附中班,小班制教學,文化專業雙保障!
值得一看的非凡畫室相關信息推薦
杭州青少教育科技有..廣告
什麼會造成寶寶吸入性肺炎?
0播放
匿名用戶
有沒有偏法式少女風的小裙子推薦?
法式風的顯著特點就是簡單、隨性、性感,能同時具備這幾個特點的裙子真的不多,不過以下這幾條都是能幫你穿
1條回答·5人在看
傳說中的佛系是怎樣的?
奇怪的科普增加了
希臘神話的眾神之戰大家都在看
帶你了解北歐神話大家都在看
戰爭與和平大家都在看
追憶抗戰時期的崢嶸歲月大家都在看
中華上下五千年大家都在看
195播放
孩子愛玩手機游戲的12個原因
0播放
匿名用戶
林心如終於向周傑道歉,網友說她毀了他半輩子,他倆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林心如詆毀周傑在拍吻戲的時候占她的便宜。《還珠格格》熱播後,本來周傑有很好的發展前途,但是因為林心如
16條回答·33,827人在看
書法多少錢_20年最新報價
根據文中提到的駱駝祥子為您推薦
dapenge.cn廣告
駕照科目三滿分下車動作怎麼做?
0播放
匿名用戶
正在載入
評論
『肆』 老舍是我國的著名作家,他的筆名是怎麼來的
老舍是中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他像是文藝界的巨星,為文壇和中國未來的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老舍是我們熟知的小說家,但大多數人不會知道老舍的原名是什麼。老舍,原名舒慶春,是他父母給他取的,春情不是空的。它的名字也包含了一些含義。當時老捨出生在最後一個冬季,正當春天來臨握悶念之際,老舍的父母給他起了這個名字,代表著迎春的意思,象徵著美好。他的父母希望他有一個像春天一樣光明的未來。然而老舍的未來就像他的名字一樣,迎接著生生世世的榮耀。
其實老舍里的舊詞並不是因為老舍一直叫他老舍,而是因為他的原詞叫「佘語」,也就是忘記,加舊詞就是永遠忘記,也是然而大多數人並不理解這罩漏一點。他們只知道老舍這個名字,卻不知道背後的真正含義。但作為後世的文學愛好者,雖然和老舍不是一個字,但也要努力老舍的精神,勇往直前,放棄知識和文學,做到無私。
『伍』 作家筆名的由來
金庸 查良鏞 鏞=金+庸
老舍 舒慶春 字舍予 就那個舍如叢春字 有舍棄自我的意思
茅盾 沈雁冰不便出門,又沒有工作,生活上便出現了問題,於是就動手寫起小說來。可有許多的報社都不登他的文章,於是他寫文章的時候內心十分矛盾,所以他在手稿上署的筆名是「矛盾」。渣耐後來,他把寫好的小說手稿給葉聖陶看,葉聖陶看後非常高興,就決定在《小說月報》上發表。 可葉聖陶認為「矛盾」是個哲學名詞,不像一個人的名字,且「矛」不像是姓鄭並氏,並且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下使用如此尖銳的筆名不太好,就自作主張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字頭,改作「茅盾」。沈雁冰對這一改動也很滿意,以後就一直以此為筆名了。
還有好多。。。。怎麼寫得完啊~~有興趣的人你就網路吧。
『陸』 請教我國近代文壇大家們筆名的由來
巴金名字的由來
關於「巴金」這一筆名的由來曾有過許多訛傳,巴金曾在1985年回答香港中文大學校刊編輯時表示:「1928年我在法國沙多—吉里城拉封丹中學寫完了《滅亡》,想取個筆名,剛好當時的中國同學『巴恩波』投水自殺了,為了紀念他,我便取了『巴』字。而我當時正在翻攜碼譯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我就取了一個『金』字,合成『巴金』的筆名。
老舍名字的由來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1899年2月3日生於北京。因為老捨生於陰歷年底,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老舍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棄;予,我。含有「舍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舍」。這個「老」並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辯碰哪忘我」。他用「老舍」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至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慶春是誰。
老舍的一生,總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他自己說:「我終年是在拚命地寫,發表也好,不發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筆。」正國為如此,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贏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崇高贊譽。「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魯迅名字的由來
魯迅」這個筆名,歷來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是指「吵哪魯」字乃魯迅先生母親的姓,他的小說中常提到的「魯鎮」,就是他母親的老家;「迅」是他的小名,所以在他的小說里也出現過「迅哥兒」一詞。另一種解釋是先生摯友許壽裳所說,他親自問過魯迅先生,先生笑道:「取愚魯而迅行的意思。」此乃先生自謙之辭。這兩種說法,都是從字面上解釋,也切合魯迅的生平,都說得通。
可最近又有人發現了第三種解釋。認為「迅」字,古義為狼。出處見《爾雅•釋獸》:「狼子絕有力者曰迅。」照這樣註解引申出來,「魯迅」是指狼的一個勇敢有力的兒子。持此一說的是歷史學家侯外廬。他說,魯迅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他的小說代表作《狂人日記》就是抨擊封建社會「吃人」制度的,他取用這兩個字為名,正是鮮明表示他甘以「狼子」自居,與封建社會制度徹底決裂之心聲。
據說侯外廬的這種解釋,曾向魯迅夫人許廣平提起過,許廣平連連稱謝,表示首肯。
茅盾名字的由來
茅盾原名沈雁冰,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他從武漢回到上海,一時無以為生,聽從朋友的勸告,花了四個星期寫成了他的名作《幻滅》,准備在葉聖陶代編的《小說月報》上發表。可當時,他正被蔣介石政府通緝,如果用真名,將會給聖陶招來麻煩,而且《小說月報》的主人、商務印書館的老闆也不會允許,他當時思想也確實處在一個苦悶痛苦的矛盾中。於是他隨手寫了「矛盾」二字作筆名,可葉聖陶認為「矛盾」二字顯然是假名,仍然會招來麻煩,於是便在「矛」字上加了一個草字頭。以後沈雁冰便一直沿用這個筆名。
冰心名字的由來
現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原名謝婉瑩,乳名瑩哥。她曾寫了《寄小讀者》、《小桔燈》、《超人》、《去國》等散文及小說。「冰心」取自唐朝詩人王昌齡的詩:「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所以選擇「冰心」作筆名,據她自己解釋:「一來因為冰心兩字,筆書簡單好寫,而且是瑩字的含義。二來是我太膽小,怕人家笑話批評,冰心這兩個字,是新的,人家看到的時候,不會想到這兩個字和謝婉瑩有什麼關系。」所以,盡管人們稱之為謝冰心,但她總是署名冰心,從不冠以「謝」姓
『柒』 誰知道一些有趣的文學作家的筆名的來歷
分類: 文化/藝術 >>兄敗 文學 >> 小說
問題描述:
越快越好,拜託拜託!
解析:
筆名,是作家發表作品時用的別名。作家的筆名各有內涵各有來歷,妙趣橫生。
有的筆名化用典故,含義精深。偉大的文學作家魯迅原名周樹人,筆名何用魯迅?他改姓為「魯」,自謂有兩個理由:一是自己母親姓魯;二是先秦亂塵茄時,周魯乃同姓之國。那他嘩察又何以名「迅」呢?《爾雅釋獸》解釋「迅」說:「狼其子繳絕有力,迅。」原來「迅」的古義是矯健的狼子。魯迅用它作筆名,表現了他誓作封建制度逆子貳臣決心。
有的筆名是作家一段心境的寫照。著名作家茅盾原名沈德鴻,在大革命失敗之後,轉入地下以寫作為生,寫出了《幻滅》等小說。作家處於「動搖」與「追求」交織的矛盾之中,為應付反動書報機關的檢查,乃署名「矛盾」。因為沒有姓「矛」的,這個筆名容易被發現是假名,於是他接受葉聖陶的建議,給「矛」加了一個草頭。「茅盾」,後來成了中國現代文壇的一個極為響亮的名字。
有的筆名是為了紀念作家一段難忘的人生歷程。前蘇聯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原名阿歷克謝.克馬西斯莫維奇.彼什科夫。他童年父母雙亡,11歲就到社會上去謀生,當過學徒,做過更夫,飽嘗了人生的痛苦。為了紀念這段人生經歷,他取了筆名「高爾基」。因為在俄文中,「高爾基」的意思就是「痛苦」。
有的筆名帶有作家曾經干過的某項職業的特徵。美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馬克.吐溫,原名塞莫爾.克萊門斯。他當過密西西河的領航員,其筆名「馬克.吐溫」原意是「兩口尋」,領航員術語:水深兩口尋,航船可以順利通過。
有的筆名表現了作家對自己崇拜的人物的敬意。巴金原名李堯棠,他早年旅居法國時結識了一個朋友巴恩波。後來巴恩波投水自殺了,巴金十分悲痛。這時他剛翻譯完克魯泡特金的《倫理學的起源和發展》(上卷),懷著對亡友的哀思,題下了「巴金」的筆名,(『金』採用的是克魯泡特金譯名中的一字)。